体育“教学五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4-04-10

体育“教学五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精选6篇)

篇1:体育“教学五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体育“教学五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体育教师想上好体育课,让学生们喜欢自己的课堂,在课堂教学 中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就必须抓好“课堂五环节”。但部分体育 教师平日教学中,“课堂五环节”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接下来我就 谈谈我区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现象及建议。

一、备课方面存在问题、现象及建议。问题:

1、教学内容随意选择,脱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

2、有的课教学目标的制定仍然过于空泛,不明确、不具体,难 以进行检查评价。

3、对课题的理解不到位,把教学目标中的体能目标作为课题。现象:

1、教学计划不完整;

2、教案格式和形式不统一;

3、教学目标 不具体、教学内容不详实,脱离学校实际;

4、重难点不突出;

5、备教不一致。

6、场地器材的布置不太完善。建议:

1、教师节节都要认真备课,教案的内容要实用,不要脱离教材 随意安排,不要只写讲授提纲,随意简化,特别是年轻教师,每 节课教学都要有系统、详实的教案。

2、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不要面 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

3、上课之前一定要了解场地情况,包括上课的班级、场地的质 量等等,同一时间,上课的班级越多,每个班级占用的空间越小。体育课不同于其它课程的教学,它大都要借助一定的教学器材来 完成,所以要保证器材的数量与安全性,最好做到一物多用。

二、上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象及建议。问题:

1、忽视了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和学生的身体锻炼,运动负荷 明显不足。

2、有些课的课堂教学气氖显得不够活跃。

3、组织教法有待改进,组织无序或单调,教法单一。现象: 没能做到关注差异。建议:

1、要重视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

2、要重视学生的身体锻炼。

3、适度强调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设计、教材处理、组织教法 的选择与运用,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都起到了主导的作用。教师关心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倾听学生意见;学生尊敬教师,自觉积极地学习;师生之 间、同学之间互帮互学、教学相长。

4、教法手段实用、有效,教学步骤明 确、清晰。要继承我国体育课的优良传统,并注意将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运 动兴趣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重视运用学习方式 的目的性与实效性。教师能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有目的地选择与运用了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给学生 恰当的提示和引导,努力提高学习效果。

6、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关注每一个 学生,根据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目标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自 己的进步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课后作业方面存在问题、现象及建议。问题:很多体育教师从来不布置作业,这以成习惯。有的老师布置作业也 是随口一说。不仅是体育教师,就是学生们及家长们,对体育作业也是置 之不理。其实体育作业的作用对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建议:《有效的作业设计,促有效的课堂教学》(太平路小学体育组的做 1.布置有针对性体能的作业。对身体较胖或运动能力差的学生,每天布置身体素质的练习,例如跳绳2 分钟、原地高抬腿跑1 分钟两次、仰卧起坐30 个一组两组、有条件的学生可以进行慢跑5 分钟或一千米。

2、结合课堂学习内容布置练习作业。例如在课堂上学习的踢毽子,跳绳等,仅仅利用课堂时间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个学生布置每天回家踢毽子 100 个,跳绳200 3.亲子作业。这部分作业要求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通过练习既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能增进家长与学生们的亲情。《体育课课前预习的策略研究》(嘉峪关体育组的做法)预习活动的设立,也是一种学导式教学活动的延伸和完善,预习需要教师 做好预设,抓住课堂上出现的资源生成,有针对性的有所突破,使之达到 举一反三的效果。预习需要教师的教更“精”,应该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预习使学生的学,学的有趣味,对于学生在预习中出现的疑惑,通过在课 堂上的反馈,教师的点拨、师生的互动,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集 体的聪明才智,在教师的“点睛”中,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找到开启问题的 钥匙。在学生经历同时这一过程后,知识、技能与团队精神也到得进一步 提升,教与学更加流畅、生动,体育课堂在学与导的教学活动中产生良性 循环,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效果。体育课的预习,关键是要有针对性,预习的目标要明确,通过预习应达到 什么样的效果?还可以完善那些方面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四、课后辅导方面存在问题、现象及建议。问题:我们平日教学中,教师上完课后,就算完成任务,根本没什么课后 辅导,其实课后辅导对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有很大的好处。建议:1.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后辅导,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2.可以通过学生带学生的办法,进行有效的辅导。

五、检测反馈存在问题、现象及建议。问题:

1、没有一所学校体育教师能针对一节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及时地 进行检测与反馈。

2、单元检测形式单一,测查内容不全面,学生兴趣不高。建议:

1、学校教导处要根据体育教师的教学计划,有目的性的对课堂 教学效果进行随机检测与反馈。

2、单元检测中,对学生的检测内容要全面,既要有体能、技能 等方面的测试,还要有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情意表现进 行理论测试。总之要改变以前的单一式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方 细化”五环节”过程管理,促进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市南区实验小学)学校依据教学五环节的常规要求,制订了具体的评价标准,通过 每月备课常态检查、干部联席听课等多种方式,结合区、校的质检分 析,对体育教师落实“五环节”的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和全程量化,借此 提高了管理的时效性,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篇2:体育“教学五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万州区教科所高中室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教”轻“学”。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包办代替较多,“满堂灌”随处可见,课堂缺乏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机会;二是教师缺乏对《考纲》、考题的研究,忽视高三复习教学的阶段性,教学起点偏高,脱离学生实际,总想 “一步到位”,使用的例题、练习、考题难度过大,多数学生不能完成,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复习效果较差;三是教学方法呆板,课堂缺乏激情与生气,教师提问缺乏技巧和思维含量,学生失去兴趣,课堂效率较低。

2、重“资料”轻 “课本”。课本是复习依据,是任何资料不能替代的。课本中例题、习题、插图、阅读材料等常作为高考命题的背景材料,但没有引起教师的高度关注。部分教师缺乏对课本的研究,个别教师甚至没有课本,复习过程不仅完全按资料进行浅层次机械操作,而且个别学科资料是过去“3+2”高考模式的翻版,从板块内容到练习设计都存在“繁、难、偏、旧”现象,不能与现在的高考对接,教学效果较差。

3、重“练习”轻 “方法”。部分教师在高三教学中非常关注练习,缺乏对学生方法的指导。表现在教学中贪多求全,课内课外花大量时间做题讲题,让学生在 “题海”中苦渡,课堂教学单一,缺少变化;评讲练习“滥”、“多”,不重视错误原因、易错易混点的分析,缺乏方法思路的归纳小结与指导,缺乏答题技巧的训练;教学效果较差。目前高三课堂教学实际上浪费了不少时间,做了很多的无用功。

4、重“个体”轻“协作”。有的学校非常重视高三教师个体工作,忽视团结协作,高三备课组缺乏研究气息,缺乏教师间配合,缺乏教师间学习交流,备课组在进度、资料,命题、质量分析等协调作用上发挥不够,活动落实较差,高三备课组形同虚设。

5、麻痹松懈轻“常规”。部分学科教师自以为长期教高三,轻车熟路,产生了麻痹松懈思想,教学工作落实不够。表现在:课前准备不够,复习目标不明,教学随意性大,放弃教材依赖资料,例题练习设计缺乏针对性,课后练习布置多批改少,教学常规落实不够。

6.新手较多经验不足。部分高三“新手”由于缺乏教学经验,缺乏把握教材的能力,缺乏对《考纲》的研究,导致标高把握不准,重难点不明确,内容缺乏综合,缺乏梳理整合,迫切需要学校老教师的悉心指导。

二、高三工作建议

(一)研究高考,掌握主动

1、考纲:熟悉研究近几年《考纲》。认真研究《考纲》确定的命题范围、试题结构、题型示例,明确能力考查、知识内容的层次要求,《考纲》是最权威、最具启示性价值的高考信息,学校要认真组织高三教师,特别是高三新教师进行研究,从而掌握复习主动权。

2、考题:组织教师研究近几年高考重庆卷、全国卷、其他省市卷,明确高考的命题模式及变化。历届高考题,无论从题目结构、设问方式、难易程度都是高三复习备考最好的“样题”,备考过程讲好、用好这些“样题”,发挥其作用,有利于提高复习质量。

3、课本:课本是主体,资料为辅助,不能以资料代替课本,要研究近几年高考题与课本直接或间接联系。课本中例题、练习,插图、阅读材料、研究性学习的相关内容,理、化、生三科的演示实验、小实验常作为命题素材,教学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充分发挥课本在复习中的作用。

(二)夯实基础,培养能力

高三各科教学目标——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复习过程中要依据考纲和课本,将考纲所列知识点问题化题型化,做到考点知识一个不漏,单元知识,板块知识检测到位。在概念、规律、例题、练习、试卷的评讲过程中要落实能力培养,分层次、分阶段逐步培养学生的读题审题能力,推理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理综学科要重视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从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操作、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全方位进行,近几年理综实验部分得分不理想,与我们平时的复习教学重视不够有很大关系,可以说,理综部分谁抓好了实验复习,谁就会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理综学科实验复习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精心安排,过程落实

第一阶段(08年9月——09年3月底):本阶段是课本内容过关阶段,主要针对单元及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重点是 “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题型。本阶段的复习工作任务繁重,事关全局,做好了此阶段的复习,就会赢得高考。本阶段主要突出一个“细”字。

(1)复习计划,周密详细。复习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制定科学详细的复习计划(学年计划、学期计划、章节计划、课时计划等)。备课组要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做到进度、练习、检测基本统一,学科教师应按复习计划、进度进行,避免前松后紧。(2)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依据《考纲》要求,将课本知识逐个过关,包括课本中的插图、旁批、阅读材料、思考讨论、小实验都不能放过。

(3)注重变化,落实训练。练习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知识、规律和方法的内化、深化、活化。本阶段要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形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重点难点热点知识做到融会贯通,通过构建章节知识网络,整理易错易混知识,章节检测,最终达到掌握知识灵活应用的目的。

第二阶段(09年3月底—09年5月上旬)。本阶段在知识板块内通过专题讲练,突破重点难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升学生能力。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注重过程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解题能力。本阶段着要突出一个“精”字。落实好“精讲、精练、精评”工作。

讲:准备充分,针对性强。讲重点、关键,讲规律和方法,讲存在的问题。

练:定时练习,有效性强。练题型、练能力、练速度。抓好板块知识练习、综合训练。题目难度靠拢高考要求。不练偏、难、怪题。

评:了解学生、分层进行。评思路、评方法、评错误。

第三阶段(09年5月上旬—09年6月初)。本阶段主要是回到基础、适度训练、讲求规范、多讲思路。本阶段重点突出一个“活”字。

(1)构建知识网络。根据知识的内在规律,结合《考纲》要求,以知识主干为“经”,以规律方法为“纬”,挖掘其间纵横联系,将学科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结构化。

(2)考试技巧训练。特别是综合学科时间分配与做题顺序方面,要求学生自己有一种比较稳定的方式。

(3)保持良好心态。具有良好的状态是高考成功的保证,而良好的状态来自于学生有良好的心态。本阶段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调整好学生的应考心态,使他们轻松愉快上考场。

(四)年级管理,细节落实

高三教育教学管理中要发挥年级组在学科应考复习中的组织、协调、督查功能。年级组要统筹兼顾各个学科的备考工作,科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不要以频繁的考试来冲击学科复习,否则会影响学科复习进度,影响教师、学生在复习中主体性、主动性的发挥,会让他们变成消极应考的机器人。年级组要定期召开班主任会、备课组会、学生座谈会,协调解决教与学中出现的问题。对 “月考”、“一诊”、“二诊”等大型考试,年级组要认真做好考务、阅卷、质量统计分析、教师会、家长会等工作。备课组是学科应考复习的组织者、协调者。备课组长要调动组内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个体在资料、编题、阅卷、反思、信息等各方面的积极作用,使他们各展其才、各尽其能。在整体进度同备课组进度、资料等协调一致的前提下,学科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分层推进。

规范学生行为。学生行为规范对高三没有特殊。高三年级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包括言行举止、课堂纪律、就寝秩序、清洁卫生、体育锻炼)等要严格要求和管理,为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创造条件。

(五)教学常规,环节落实

1、课前准备落实。课堂教学要撒得开收得笼,能够吸引学生,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能够有效控制课堂容量,首要工作就是课前准备要充分。课前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考纲、课本、资料、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只有这样高三复习课才可能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最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强化检测落实。落实单元检测、月考制度。综合学科最好两周一次合卷练习,逐步让学生形成自己解答综合学科的习惯。

3、培养新手落实。本届高三,新手较多。新手对高三教育教学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学校要加大对这部分教师的培养力度。一是要发挥高三年级组、备课组的作用,做好集体备课和以老带新的工作;二要认真组织“新手”深入研究《考纲》、考题、课本,把握高考考查的重点、热点,减少复习过程中的盲目性,不做或少做无用功。

4、督促检查落实。加强对高三教学“六认真”的检查工作,特别是备课环节一定要重视。重点检查那些学生反映较大,教学效果较差的高三新手和所谓有经验的老手的“六认真”落实情况,发现问题限期整改,不能讲人情,否则会影响学生情绪和学习效果。

(六)关注时政,开阔视野

高三各科教学,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发展变迁。如“国家大政、金融危机、空间技术、纳米科技、基因工程、环境保护”等常作为高考命题背景的时政热点、重大事件、现代科技成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搜集和加以研究,并在复习过程中恰当应用。另重庆特色如“三峡工程、桥粱建设”,高中新课程理念在07年、08年重庆考题中已有体现,这些都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七)指导学法,提高效率

1、树立学法指导也是教学内容的思想。教师要树立学法指导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讲掌握方法比获取单一知识更重要。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的原生态本质即方法,学生思维素质在方法的掌握中不断形成,又通过方法表现出来,抓住学法指导即抓住了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就会增效提质。因此在高三复习教学的全过程中要始终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篇3:体育“教学五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提问,对策

“课堂提问”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教师的课堂组织、学生的语言习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大学英语教师都或多或少地利用“课堂提问”这一环节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造英语学习氛围, 提高教学效果。目前, 大学英语课堂和其他课堂一样, 逐步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 “课堂提问”这一环节在教学模式的这一转变中所起的作用尤为突出。

作为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课堂提问”被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广泛使用, 通过“课堂提问”, 学生获得口头上练习英语的机会, 同时培养用英语思维方式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教师则通过“课堂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及时获得反馈信息, 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 这一环节并不是简单的“问”和“答”。实践证明, 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 “课堂提问”环节的应用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果利用得不好, 不仅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还浪费了大量宝贵时间。

从大学英语教师方面来看, 由于对“课堂提问”环节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 问题随口而出, 没有认真设计, 或者设计过于随意, 目的性不强, 提问覆盖面小, 不能保证大部分学生的积极参与, 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首先,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过于简单或者过于繁难, 缺乏针对性、有效性。比如, 教师经常会问一些只要求学生简单回答“Yes”或“No”的问题, 或答案极其简单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的有效性很低, 无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实际上是浪费时间。对于已具备了一定英语基础的大学生来说, 这样的问题幼稚无趣, 学生的积极性无法被调动起来, 提问的目的无法达到。而对于教师提出的比较复杂的问题, 学生常常不予回应, 教师只能自问自答, 使得课堂提问无法顺利进行。

其次,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课堂提问”往往覆盖面不广, 被提问的对象分布不均匀。一般来说, 教师在提问学生时都有一定的偏好, 比如有的教师喜欢提问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有的教师喜欢提问坐在教室前面的学生。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一般都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 教师很难全部记住学生的名字, 提问的时候, 往往被提问的学生总是被提问, 不被提问的学生总是不被提问, 时间长了, 不被提问的学生感觉课堂提问环节与自己无关, 慢慢脱离了这一环节。

另外,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往往不给予积极的反馈, 或反馈不适当。教师在学生给出答案后经常不明确地给出答案, 有时不置可否, 不明确表态, 有时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给予批评, 因而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破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以上原因,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课堂提问”往往就流于形式, 不但不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还浪费了时间。但是, “课堂提问”是教学尤其是语言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是语言交流和推进教学思维的手段。这一环节如果利用得好, 就能够促使学生通过积极的发言而参与课堂教学中, 增进师生间的交流, 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因此, 作为大学英语教师, 必须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环节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那么,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在“课堂提问”环节上, 教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三个“性”:针对性、科学性、参考性。教师要注重有效提问, 问题的提出, 要围绕着课堂重点精心设计。Cole and Chan (1994) ①通过潜心研究, 提出了“课堂提问”环节中关于问题设计的八条原则:1.提问的问题应当由易到难, 由浅层问题到深层问题, 体现出层次性。2.问题应多样化, 体现出所涉及内容的不同方面。3.问题应与所学的内容相关。4.提问学生大多数都能正确回答的问题,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5.问题的语言应简单、清楚, 运用学生所熟悉的词汇。6.提问与学生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相符的问题。7.提问重点突出的简短问题。8.根据学生的水平提问不同的问题。将这些原则融合起来, 结合班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大学英语教师不断总结经验, 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双向交流的目的, 通过“课堂提问”锻炼学生的表达和思维能力。

第二,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问题提出后, 要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去思考。在大学英语课堂上, 由于担心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不成教学任务, 教师往往在提问后不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一名学生答不上来, 马上换另一名学生, 或者干脆匆匆忙忙给学生答案。研究表明, 当等待时间只有1秒钟时, 学生将没有思考的余地, 回答的质量则难以保证, 而将等待时间提至3—5秒时, 学生的回答相对延长, 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回答的准确率也提高, 学生的自信心也增强 (Orstein, 1995) ②。但等待时间也不宜过长, 应根据问题的种类和难度进行调整。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设计好“课堂提问”所需时间, 带领学生从容完成在这一环节的任务, 而不是匆匆提问, 草草结束, 既达不到“课堂提问”的目的, 还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第三,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课堂提问”环节, 教师要注意给学生以平等的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的机会, 扩大“课堂提问”的覆盖面, 对不同基础和学习状况的学生给出不同的问题, 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其中。课堂上学生有了均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 积极性就会提高, 就能够将压力变为动力, 将课堂真正看成是自己的课堂。另外, 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对于学生的回答, 教师应该给予积极的、明确的反馈。教师不仅要选择合适的时机, 与学生互动,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引导学生努力给出好的答案, 而且要对于思考问题的思路、过程、答案给出明确的反馈。另外对于回答问题的学生, 多赞扬、鼓励, 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尊重。

“课堂提问”, 课堂教学活动中看似简单、普通的一个小环节, 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英语运用能力。教师要不断摸索探究, 掌握好“课堂提问”的技巧,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为学生营造语言实践的氛围, 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语言输出的机会, 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语课堂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大学英语教师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课堂提问”技巧, 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课堂教学内容并加以灵活运用, 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提问”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Brock, C.The effect of referential questions on ESL classroom discourse[J].TESOL, 1986.

[2]马铁川, 刘晓霞.课堂英语教学中提问的艺术[J].中国英语教学, 2003 (04) .

篇4:体育“教学五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键词】低温冷藏药品;流通环节;冷链断链;冷链管理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5-0119-02

1.低温冷藏药品的定义及概述

低温冷藏药品是指对储存、运输有温度要求的药品。在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配送、销售等过程,一直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中,都必须全程保证温度控制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绝大多数要求是指2~8℃条件下低温、冷藏)。主要是指生物制品,或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的药品。

冷链管理是指低温冷藏药品在药品流通的整个链条(生产药厂-铁路或航空运输-商业公司-汽车运输-医院药库-药房-临床-患者)中的管理,必须在各个环节都保证冷藏或冷冻效果[4]薄弱现状。

2.我国低温冷藏药品在流通环节存在的问题

2.1全社会医药冷链管理意识淡薄

我国全社会对医药冷链管理的意识淡薄。这体现在政府层面,也体现在流通环节各环节、消费者层面。

2.2缺乏冷链管理的行业标准及执行力的监管机制

截止到目前,仅有2008年11月浙江省颁布的《药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和2010年5月江苏省发布的《江苏省药品冷链物流实践》,以及2013年国家卫生部发布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15年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取代)(简称新版GSP),两个地方标准和一个国家标准专门对医药冷链管理进行了规范。

2.3医药冷链管理的设备严重不足

根据新版GSP对低温冷藏药品的管理要求,一个冷藏药品批发企业,至少应配备存储设备、运输设备、温湿度检测设备,包括冷库、保温箱、冷藏箱、冷藏车、温湿度自动监测、记录、报警设备、红外测温枪等,还应配备不间断电源等。这些,是保证低温冷藏药品温度的基础设备。但就是这样的基础配置,我国也严重不足。很多生产企业长途运输低温冷藏药品,采用泡沫箱加冰块或冰排的被动降温方式,箱内温度受路途远近、环境温度高低、在途时间等因素影响,以致很难使低温冷藏药品质量得到保证。

2.4物流技术和信息化程度低

全程冷链管理和实时温控,是摆在低温冷藏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冷链物流企业、使用单位及监管部门面前急需破解的难题。

2.5缺乏医药冷链运营管理和物流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高素质的人才是我国医药冷链管理发展所急需的,要促进行业发展,必须重视培养高素质的医药冷链管理人才和物流技术人才。目前我国也没有一所高校开设这样的专业 。

3.低温冷藏药品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3.1提高全社会对医药冷链管理的关注

药品冷链的质量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发展健康的医药冷链管理乃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我国应尽快确立发展健康医药冷链管理的全新概念。

首先,政府应重视完善医药冷链管理。制定医药冷链管理的宏观发展战略和政策;

其次,全社会重视医药冷链管理。

再次,监督部门重视冷链法规和知识宣贯。

此外,强化社会监督力。可以由各行各业的人们建立大众监督团,对身边的冷链管理进行监督,一方面弥补政府监督管理人员不足的情况,另一方面,也通过全员参与监督,提高人们对冷链管理的认识。

3.2制定冷链管理的行业标准,加强政府调控力度

政府应当制定冷藏药品冷链发展的扶持政策和鼓励措施,加强行业规划的方向性和引导;行业协会应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制定并落实行业整体规划和行业规范;企业应根据市场规则具体运作,合理推动中国冷藏药品的冷链管理的健康发展。针对冷藏药品冷链管理行业标准严重缺失的现状,我国应尽快制定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冷藏药品冷链管理标准,实现从生产要使用的全程监控体系。

3.3改善医药冷链管理的设备

建立冷链流通环节,所有企业的准入门槛。企业应配备相应的冷藏、冷冻储运设备、温湿度自动监测、记录、报警系统,并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管理,包括使用前、中、后的验证等。基础设备的配备,作为冷链企业的准入条件之一。

同时,要做好备用制冷剂、备用设备的准备工作,当出现应急情况时,可以即时调拨使用。

3.4推进冷链物流技术的创新和信息化系统的应用

我国应大力推动医药冷链信息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大力普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射频识别技术(RFID)、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等在医药冷链物流体系的应用,以实现对低温冷藏药品质量的实时监控和透明化管理,从而根本上提升我国医药冷链管理水平。

3.5鼓励扶持第三方医药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

(1)财政支持。由于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前期投入大,回收成本周期长。政府应对第三方医药冷链物流企业提供低息甚至无息贷款,以及资金补助政策。

(2)技术指导。目前,我国缺乏专业的医药冷链物流专业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政府可以指派专家对第三方医药冷链物流企业进行业务指导以及人员培训。同时,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技术咨询和服务。

(3)政策引导。政府鼓励第三方医药冷链物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并购规模小、业绩小的冷链物流企业,实现优胜劣汰。

(4)法律保障。政府需要制定细化、规范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处罚措施,以保障合法、规范的第三方医药冷链物流企业的法律地位、经营环境。

3.6加强专业冷链人才的培养

可通过医药流通企业在职人员的培训,在社会领域加大医药冷链行业职业资格认证。提升我国医药冷链整体行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冷链管理的作业活动能力,以满足目前医药冷链正在运行的急需第一线人才。

我国高校应积极开设医药冷链管理专业的课程,实施职业技术培训、专科、本科甚至硕士等多层次教育,为我国培养专业人才和高级管理、科研人才。

总结

而有效的医药冷链管理模式,单靠任何一方都无法有效推动,它需要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及民众合力。有完善的管理模式,有效的监督管理,才能彻底解决冷链“断链”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浩,许慎思,王朦,《药品冷链物流断链问题研究》[A]研究与探讨2015年第34卷8月刊

篇5:体育“教学五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探究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广大一线科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本学科知识为依托的科学探究教学的积极尝试与探索。目前中学科学探究课堂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师对科学探究教学缺乏真正的理解和把握,对科学探究教学缺乏应有的指导,将科学探究教学等同于科学家搞研究,不愿开展科学探究教学等。针对这些情况,学校应为开展科学探究教学创设基本的条件;开展科学探究教学时,做整体规划设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完善考核制度。另外,问题、假说、求证是科学探究必不可少的核心部分,澄清这一点,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科学探究教学。

[关键词]理科课程;教学改革;科学探究教学

一、科学探究教学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开展探究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物理、化学、生物等以实验为主要学科特点的理科课程实施过程中,科学探究教学是其主要形式。广大的一线科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本学科知识为依托的科学探究教学的积极尝试与探索,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有些科学探究教学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然而,目前在中学科学探究课堂教学实践中,科学探究教学的开展状况并不乐观,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有效开展科学探究教学,我们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与分析。

教师对科学探究教学缺乏真正的理解和把握。很多教师在开展科学探究教学中,对科学探究教学的理论认识尚不明晰,对科学探究教学的核心要素还缺乏应有的把握。有些教师认为将原来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学生实验,就等同于实施了科学探究教学。教师讲解占用了大量时间,主要关注的是实际教学知识内容的发展、教学任务的完成、实验活动的监控、实验材料与程序的组织,而很少把重点放在科学探究的实践上。

教师对科学探究教学缺乏应有的指导。有些教师在开展科学探究教学时,不知如何把握自己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将科学探究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放任学生“自由”探究,出现了“放羊现象”。甚至有些教师实际上不开展科学探究教学,不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只是让学生机械地背诵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步骤――提出问题,形成假说,收集资料,制订研究方案,实验检验,得出结论,讨论与交流等,用以应付考试。教学中出现了教师脱离科学探究实践孤立地传授科学方法的现象。

将科学探究教学等同于科学家搞研究。有些教师在开展科学探究教学时,倡导单纯化的科学实验,刻意追求正确性和技术效率,使得科学教学局限于小规模的研究框架之中,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像科学家搞研究那样学习科学,脱离了探究教学多样性的特点,模糊了科学探究教学与科学研究之间的界限和区别。

有的教师不愿开展科学探究教学。由于受实验室条件、课时、教师培训、考试评价等方面的原因影响,有些教师不愿开展科学探究教学,认为开展探究教学麻烦、耗时,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影响学生的成绩。

此外,教师对科学探究教学理论方面的认识与把握是目前制约广大教师有效开展科学探究教学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科学探究教学的核心要素分析

针对科学探究教学,一线教师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此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疑问和困惑,如怎样界定科学探究教学、其核心要素有哪些、探究的本质是什么等。对这些问题学术界在积极地进行着研究、探讨。笔者认为以下三个方面是开展科学探究教学必不可少的核心要素。

(一)问题

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正是问题才激励我们去学习,去发展我们的知识,去实验,去观察。一个不善于提出问题和捕捉问题的人,其动手操作的技能再强,也无法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能够捕捉到或发现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一项最基本的技能,是科学探究教学的核心要素之一。

1.探究的问题可来自不同的渠道

在科学探究教学过程中,问题可以由教师、教材、教辅资料等直接给出;也可由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师生在此情境中针对一定的现象和事实,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师生共同提出;也可由学生针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现象提出,但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经过教师或师生共同讨论,筛选,最后确定是否值得探究或是否具有可行性。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阅历、经验等方面尚不成熟,可能会提出在中学阶段还无法探究或缺乏可行性的问题。如某学生在喝矿泉水时,发现某品牌的矿泉水含有许多元素,如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提出能否设计实验来检验水中所含有的离子。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矿泉水中所含有的是微量元素,在中学阶段用常规的化学方法还无法进行鉴别,需要用到原子吸收、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等现代仪器才能检测。对学生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给予表扬、鼓励,肯定学生善于观察、思考与提问的精神。

2.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融于情境的

探究的问题必须是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学生的生活情景、经验相关的。教师在开展探究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在所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提出欲探究的问题。如某教师在讲碘遇淀粉变蓝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先让学生用碘酒给手指头消毒,然后请学生做用手抓米饭的实验,当学生观察到用消毒的手抓米饭时颜色变黑了,学生提出了疑问:

“米饭为什么变黑了?”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 3.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探究价值

科学探究的问题必须是难易适中的,具有一定的探究价值。问题过易和过难都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问题过易无法激发起学生的探索兴趣、探索欲望,学生觉得索然无味;问题过难,学生易产生畏难情绪,觉得可望而不可及。只有那些难易程度适度、有助于学生形成“心求通而未得”的问题,能够达到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才具有探究价值。尤其在目前中学课时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问题的设计要能够突破教学中的难点,突出重点。如在学习沉淀的转化、溶度积等方面的内容时,绝大多数教师设计的是AgCl→AgBr→Agl,学生能够观察到白色沉淀转化成了浅黄色沉淀,之后转化成了黄色沉淀。学生通过一系列沉淀颜色的变化也能够理解沉淀的转化,但印象不够深刻,因前后颜色的变化对比不明显,没有给学生一个感官上的刺激。某教师在学习同样内容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实验:先将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Cu(OH)2沉淀(NaOH要过量),将沉淀用离心泵过滤分离(学生了解此方法是一种物质分离的方法即可),取上层的部分清液,滴加Na2S溶液;接着向有Cu(OH)2沉淀和清液的试管中滴加Na2S溶液。学生观察到单独盛有清液的试管几乎没有观察到黑色沉淀,而盛有Cu(OH)2沉淀和清液的试管中瞬间出现了黑色沉淀,给学生视觉上一种强烈的刺激,沉淀一下子由蓝色变成了黑色。学生对此产生了极大兴趣,急切地想探究黑色沉淀哪来的,是什么,为什么清液中并没有产生黑色沉淀。这个前后沉淀颜色对比非常明显的实验,通过探究使学生一下子突破了沉淀转化和溶度积这一概念上的难点,印象尤为深刻,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可见,设计出一个好的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探究教学所设计的问题还应是开放的,能够引出其他的问题,使探究持续下去,如上面所介绍的案例,可以请学生继续探究还有哪些沉淀可以转化,由此能够引发出更多的探究课题。

(二)假说

面对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情境和一定的现象、事实,当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无法解释时,就需要学生运用想象、猜想,针对一定的问题,试图提出自己的假设。

假设必须依据事实材料、科学原理等,按照一定的逻辑经过推理而得出,是对实验将要出现的结果所做的一种推测性的结论。

学生应该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收集信息,针对所提出的问题整理信息,依据已有的科学知识、经验和所获得的信息等,通过思考提出猜想和假设。在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猜想和假设不是凭空的、不着边际的瞎猜、乱猜,而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所掌握的信息等方面,积极调动各种思维方法,提出假设和猜想。猜想和假设必须经过实验的验证、实验结果的检验才能得出是否是科学定律、科学理论或者是符合科学的结论。

(三)求证

探究教学就体现在“探”与“究”,究根溯源,不断探索,努力求证。

在科学探究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所提出的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制订计划,来验证假设和解决问题,包括所采用的实验原理、目的、实验条件的控制、仪器设备、药品、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操作步骤等具体实验方案;针对如何观察、收集哪些信息,如何记录数据和处理数据等必须要制订出详细的计划。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有时需要设计多种方案,反复研讨、实验、探索,才能得出结论,而这个结论还需要继续接受实践的检验。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求索的过程。 总之,笔者认为问题、假说、求证是科学探究必不可少的核心部分。澄清这一点,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科学探究教学。

三、有效开展科学探究教学的建议

第一,为开展科学探究教学创设基本的条件。科学探究教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方式,需要具备基本的实验条件、课时的.保证和班额的限制。目前有很多学校实验室条件较差,缺乏最基本的实验仪器、设备和药品,缺乏专任的实验教师,应该为教师开展实验探究教学创设基本的实验条件。中学教学面临着课程门类较多,教学任务重,课时相对有限的实际情况,在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应为开展科学探究教学提供一定的课时保证;班额要有一定的限制。我们应该提倡小班化教学,为教师开展科学探究教学创设基本的条件。

第二,开展科学探究教学时,要做整体规划设计。针对目前课时紧张的情况,开展科学探究教学需要基于学生未来终身发展需要来整体规划,如初中主要培养学生使用常用仪器、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等方面,为高中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高中三个年级,侧重于不同的探究培养重点,针对不同的内容进行学科整体单元设计,将相关内容整合起来。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和学校的条件设计不同的探究内容,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第三,重视对教师的培训。自从推行新课程以来,有关部门进行了大量的教师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过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培训的内容与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首先,对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不仅仅要针对课程改革的通识理念进行培训,更要针对理科教师进行科学探究理论方面的培训,如:科学探究的内涵、本质、基本要素,与科学研究的区别;在科学探究中教师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教师如何发挥指导作用;如何通过科学探究教学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科学探究教学案例解析;等等。培训要针对教师的需要,解决教师的困惑与问题,培训方式也应灵活多样,能够使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其次,要针对学科方面的内容,对教师进行引领与指导。经过几年的课程改革实践,我们已经意识到成功地实施探究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教师对所授学科知识的理解、深度及广度的把握,直接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而这一点在培训中往往被忽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课堂教学设计、知识点的理解等都需要同行、专家的引领与指导。最后,要重视职前培训(大学师范生的课程培训)。培养未来教师的高等院校可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大学教师―教研员一一线教师的三级培训模式。

篇6:体育“教学五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 要:在高中阶段的教育中展开高中体育的选项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后的新型教学理念,同时也是新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开展体育选项教学让学生选择学习一项或者几项体育技能,是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自高中体育选项教育实施至今,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提出相关教学实施建议。

关键词: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建议

新体育课程改革后,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开展体育选项教学,让学生有选择的学习一项或者几项运动技能,是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高中阶段的学生是从未成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对学生的身心将康发展要全面的关注。如果能够在这个时期,让学生对一项或者两项运动技能产生兴趣,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能让他们体验到一定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激发学生的体育积极性,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最终达到终身体育教育的目的。本文针对目前体育选项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实施建议。

一、体育选项教学的界定及意义

体育选项教学是指在“健康第一”的健康理念基础上,在学校现有的体育教学环境和条件下,根据学生的兴趣及特长,结合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由学校决定开设的体育项目,再让学生从开设的体育项目中选择一项或多项体育项目,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以这种方式组织并开展的体育教学形式,称之为体育选项教学。

在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中开展体育选项教学,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其教学意义体现在以下两点:

(1)体育选项教学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符合学生的心理和个体特征。选项教学是学校在自身教学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项目的开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项目。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身体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

(2)体育选项教学有利于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选项教学是有学生自主选择学习项目,此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刺激学生的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高中阶段是学生良好体育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二、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1)教学模块设设置不合理。选项教学是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或者特长开设的,但是由于体育教师自身教育水平有限,学校的体育教育基础设施等问题,学校在设置模块时不够合理,不能适应学生的体育兴趣差异。比如有些学生比较喜欢街舞、保龄球等运动项目,但是条件受限,学校无法开设学生比较喜欢的。由于各种条件限制,最终的结果是“少数服从多数”,导致部分学生没有选择到自己好喜欢的项目,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盲目选择,水平差异带来教学的难度。学生在进行项目选择时,会有很大部分学生存在“跟风”心理,跟随周边人的选择,因此就会造成学生不同水平、相同项目选项教学中,差异较大,增加教学的难度。学生水平不一,但是期末体育考试是要是是一样的考核标准,这样就更加增加教学过程的难度。

(3)教师自身的问题,不重视选项教学。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分析,高中体育教师不够重视选项教学,随意性较大。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没有认真制定教学目标、计划等,或者是制定了却并未认真实施,只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还存在教师的专业水平与课程不符的现象,如田径出身的教师开设了羽毛球、乒乓球等选项课,这样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选项教学效果。

总的来看,选项教学存在着教学模块设设置不合理、学生盲目选择以及教师不重视选项教学等问题,而影响选项教学开展的因素主要有:

(1)学校领导不重视。在高考的压力之下,高中体育课程仍然是高中教育的薄弱环节。学校领导对于体育教学理念的认识较为落后,对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意义认识不够,体育教学管理混乱,不重视体育选项教学的开展,直接降低了高中体育管理者、教师从事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改革的热情,阻碍了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发展。

(2)教学场地、器材、设施不足。体育选项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兴趣与选择开设的课程,为了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体育选项教学需在在同一课时开展多个项目供学生选择学习,部分高中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在满足体育选项教学上表现不足。

(3)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是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的主力军,这类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是对新兴体育了解甚少,缺乏创新精神。年轻的教师虽有较强的创新精神,但教学经验和专业技能跟不上,师资力量薄弱是影响目前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改进建议

(1)转变学校领导观念。在目前的高中学校体制中,学校领导作为学校教学建设和发展的组织者和决策者,决定教学方向的制定,因此,转变学校领导的体育选项教学观念,重视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营造出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2)加强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建设。教师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加强高中体育教师师资力量建设,使现在在岗位上的高中体育教师深刻地认识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意义,促进教师对当前选项教学的适应,主动成为选项教学实施的推动者。此外,教育相关部门和学校应该定期组织体育老师接受体育专业技能培养和教学心理学的培训,增强教师的体育技能,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创新精神。提高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质量,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3)引导学生的主体观念。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应该摒弃原有的课程结构,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选项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去选课,选择权是学生的。而在实际的选课时,有的学生缺乏主见,不知道要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标准去选择,“跟风” 现象严重。还有的学生往往去选择容易的项目,比较困难的体育项目课程几乎没有人选择,这也就造成了选课人数不协调的现象,导致选项教学开展较为困难,教师应采取措施引导学生的主体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提高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上一篇:小林和大林读后感小学生作文下一篇:5s与现场管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