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倾职教

2024-04-19

情倾职教(精选4篇)

篇1:情倾职教

心系桑梓,情倾教育

——港澳中山黄圃同乡会澳门首席永远会长刘永良

“悠悠桑梓情,拳拳赤子心。”像世界各地的海外同胞一样,中山市黄圃镇旅港、旅澳乡亲对祖国对家乡都怀有深厚的感情。澳门中山籍实业家刘永良先生一直牵挂家乡的发展,为了家乡的建设和公益事业慷慨解囊,惠泽家乡,赢得了家乡人民的称颂。祖籍中山市黄圃镇的刘永良先生热心于社会活动,历任港澳中山黄圃同乡会澳门首席永远会长、黄圃镇多所学校的永远名誉校长等职务。刘先生一家人更是热心家乡教育事业的典范,他们热心家乡教育事业的感人事迹,被家乡人民广为传颂。“事业有成,回报社会”,这是刘先生早已立下的心愿。当刘先生得知母校——培红小学的校舍破旧落后时,为表赤诚之心,带头捐资40多万元,扩建教学大楼,添置教学设备,全面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在他的积极带动下,其他海外侨胞们纷纷慷慨解囊捐款,共筹得一百七十多万元。如今,培红小学面貌焕然一新,校园更宽阔了,环境更美丽了,设备更完善了。置身于宽敞明亮的教室和优美雅致的环境中,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有着说不出的喜悦。

心系教育,情系培红,捐资助学,造福后代,功德无量!刘永良先生深知单改善办学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不断有动力鞭策、鼓励师生。

于2007年决定成立“培红小学刘永良奖教奖学基金”。每年 1

拿出5万元奖励突出贡献的师生。由于刘永良先生身体行动不便,近年代表丈夫刘先生出席颁奖礼的刘梁棋芬女士,面对着朝气蓬勃的学生们一张张如花的笑脸,慈爱为怀的她深感欣慰。她激励培红学子,在老师的教诲下,勤奋学习,把自己铸造成有用之才。刘永良为了把这项事业延续,把这事业作为一种责任交给自己的孩子刘广雄。刘广雄先生秉承父母的优良传统,一样大力支持教育事业。

刘永良先生胸怀壮志,德才兼备,热心公益,心系桑梓,情倾教育,道济天下的伟大情操,他的善行义举、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令人敬仰!

篇2:情倾职教

提起以后想上的大学,中国当代的中学生多半会想起清华北大,那两所承载着全国人民骄傲与期望的高等学府,千万高中生心中的圣地,中国的学术中心。不知为何,现在的我却对这众人趋之若鹜的大学敬而远之,太过庄严凝重的学术氛围不适合于我。于是我想到了杭州,西子湖畔,清新脱俗的浙江大学。

有着百年校史的浙大是全国教授数量最多的大学。坐落于西子湖畔的东校区竺可桢学院便是我神往的地方。享誉中外的浙大竺可桢学院同样有着不输于清华北大的精英群。然而其中却有无比轻松的研究氛围,高效率的学风。于云大的“会泽百家,至公天下”不同,浙江的“博学笃行,开放兼容”使我身心愉悦。我欣喜能有这样一所友好和善,慎学严谨的学府使我倾情。

吴越的温婉秀丽孕育出了杭州的.贤良与纯善。在没有帝王之气的杭州建造的一所学府,是何等的相得益彰,别有风致。在闷燥的夏季,捧一本泰戈尔的诗集漫步苏堤,小憩于长亭,或在长廊的某个角落静坐时多么的诗情画意啊。冬季走进知味馆,在精美的甜点与饮品前流连,偶尔满足一下味蕾的需求,再回到校园某个树荫浓郁处,扫开积雪,静坐冥想。在如此的景致着中学习,创作,怎么会没有激情,怎么会没有灵感,心中的境界不止一次地被升华。这也就难怪自古才子处于江南,也就难怪太白放白鹿于青崖,也就难怪东坡“多情唯解苏小小”了。在身心愉悦中得到的成果自然比在某地正襟危坐中得出的结论要高出不止以个档次,且作品也有了融入其中的情感,思维也不是成日埋头苦读的学者所能拥有,所能领悟的。

浙大是那样的美好,使我在遐想中都如此愉悦。呵,三年的高中学习为的是进入浙大深造,而我的目标――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但为了这个美好的梦想,我情愿付出。

篇3:情倾职教

1 实施背景

三峡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以其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生态等综合效益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三峡移民搬迁属世界级难题。目前, 百万移民的搬迁安置胜利完成, 移民基本实现了“安居”, 但总体上离“乐业”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移民搬迁后, 面临新的生产生活方式, 人力资本发生结构性改变, 难以适应新环境下的就业需要, 在一定程度上变成社会中的弱势和困难群体, 并随着代际传递有扩展的趋势。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三峡移民生计问题。2011年5月18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三峡后续工作规划》明确提出:在后三峡阶段, 要以“三峡库区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试验区建设为契机, 在国家加大普适性政策基础上, 重点支持移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促进移民群众就业能力提升, 实现劳动就业有着落。为实现移民稳定致富、生态屏障区人口转移创造有利条件”。

2 主要目标

2.1 预期目标

构建三级培训网络体系, 形成立体培训格局, 改善培训条件, 扩大培训受众, 创新培训方式, 加强培训管理, 提高培训质量, 实现“职教移民、职教助民、职教富民”。

2.2 创新点

构建三级培训网络体系的创新点在于政府统筹、资源整合、县域全覆盖, 完善了“专业化培训、品牌化输出、城镇化转移、社会化服务、自主化创业”五位一体的移民转移就业培训体系, 为破解国家三峡工程移民难题做出了积极贡献。

3 实施过程

3.1 整合培训资源, 组建十大培训基地, 实现六大统筹

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强力支持下, 整合教育、农业、移民、扶贫、安监、人社等部门、行业的培训资源, 在我校组建三峡移民培训基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转岗再就业培训基地、青年创业培训基地、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基地、特种行业培训基地等十大培训基地, 集中开展培训, 实现县域内培训任务、资源、经费、师资、鉴证、输出六大统筹。

3.2 建立三级培训网络体系, 实现县域全覆盖

第一级培训平台, 以巫山县职教中心和巫山职教工业园为主体, 以数字化校园和培训网络平台为载体, 为县域开展各类培训提供物质和技术支持, 使其成为全县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动力源和辐射源。

第二级培训基地, 在地理位置相对适中的官渡镇、大昌镇建立培训基地, 对江南、江北两大片区进行规模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使其成为片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核心。

第三级培训网点, 依托25个乡村、街道的中小学、成人学校、村文化活动室建立培训网点, 实现有培训需求的地方就有网点, 有网点的地方就有培训。

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体系的建立, 使培训实现县域全覆盖。

3.3 坚持四个贴近, 优化培训方式, 形成十大培训模式

坚持四个贴近。一是贴近市场。坚持市场导向, 培训引路, 按照市场用工需求实施专业培训和就业输出。二是贴近移民。通过统筹规划, 分类实施, 灵活培训时间和地点, 采取送教下乡、送课上门、工地跟班等方式帮助学员掌握技能, 方便移民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减少支出。三是贴近企业。坚持校企合作, 积极探索输出地与输入地培训就业的沟通合作机制, 变技能学习为上岗培训, 变单一培训为复合培训, 帮助移民学员培训结业即可实现上岗就业。四是贴近产业。结合巫山实际,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移民转移输出, 探索以培训专业带动产业发展之路, 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

优化培训方式。坚持用“有利于移民素质提高, 有利于移民就业, 有利于移民增收”来指导培训工作, 一是在移民技能培训中, 根据移民自身意愿和就业需求实施分层梯次培训;二是实行中介委托管理。充分发挥劳务经纪人的中介作用, 进行有效的培训组织与实施;三是根据移民培训的需要, 以校本部和重点移民乡镇为重点, 采取校本部集中培训、送课下乡, 整村推进等方式, 主动实施移民后期扶持培训、青年创业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训、农村移民城镇化转移培训、移民下岗工人技能再生培训、城镇移民职业资格培训;四是根据巫山职教园区入驻企业需要, 主动为园区企业员工开展职前、职后培训。

形成十大培训模式。一是面向初高中毕业生新生劳动力, 重点培养长期输出型劳务技师、技能人才, 形成“广东助学扶贫”“零学费入学”“初高中2.5+0.5分流”等培养模式, 实现“职教移民”。二是面向务工人员的劳务输出培训, 根据用工需求和劳务转移需要开展培训, 形成“校企无缝连接”“订单定向”“异地跟踪培训”等培训模式, 实现“职教助民”。三是面向下岗职工、行业企业职工的技能再生培训, 重点培训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人员, 形成“转岗培训”“充电提高培训”“产业结构调整培训”等培训模式, 实现“职教富民”。

3.4 规范培训过程, 保障培训质量, 实现培训就业一体化

制定三级培训网络体系实施方案、三级培训网络平台管理办法、培训服务管理制度、培训学员管理制度、培训评价制度、培训投诉处理制度等规章制度, 规范培训行为。每个培训项目都按照“调研—设置培训专业—编制培训工作方案—组织招生—编制课程培训计划—提交培训开班申请—培训方案批复—签订培训合同—组织开展培训—技能鉴定—推荐就业—档案整理—申请验收—申请拨款”的步骤进行实施。

创新组织形式, 组建移民培训项目部, 实施项目经理制;聘请社区居委会主任、村主任担任培训班班主任, 全程参与培训过程管理;建立以专业部为载体、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

坚持四个结合, 即培训内容与受众需求相结合、远程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理论指导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训时间与农闲时节相结合, 着力提高培训质量。

依托巫山县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组织培训者参加技能等级鉴定, 夯实就业基础;创办巫山县新理念人力资源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建立就业网络, 畅通就业渠道;探索出“输出式、哺乳式和自主式”三种培训就业方式, 实现培训就业一体化。

4 保障条件

4.1 组织保障

成立以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为组长, 由巫山县教委、经贸委、农委、财政局、人社局、移民局、职教工业园区管委会、职教中心为成员单位的三峡库区移民就业转移培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于职教中心, 全面实施三级培训网络体系建设。

4.2 制度保障

制定并实施《三峡库区移民就业转移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三峡库区移民就业转移培训基地建设资金管理办法》《三峡库区移民就业转移培训基地建设设备采购及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 实现规范运作, 确保了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

4.3 经费保障

1)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落实世界银行贷款, 足额配套地方资金。

2) 相关部门大力支持, 及时落实培训项目资金, 保障了培训项目顺利实施。

3) 制定学员生活补助办法, 及时发放到位, 保障了学员参培积极性。

4.4 人力保障

组建培训部, 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 聘请项目管理人员30名, 聘请行业协会管理人员、专家、技术人员以及能工巧匠80名担任培训教师。

5 主要成效与推广情况

5.1 主要成效

1) 增强了培训能力。三级培训网络的搭建, 增强了全县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的能力, 两年培训22 197人次 (其中创业培训1 238人, 致富带头人256人) , 鉴定12 530人次, 转移就业率达85%, 培育小微企业12家。

2) 提升了培训质量。坚持四个结合, 制定培训标准, 开发特色教材, 规范培训过程, 实施技能鉴定, 培育了“巫山建工”“巫山缝纫”“巫山家政”等知名劳务品牌。学校获移民培训五个主题年重庆市先进单位;连续两届获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移民职业技能大赛团体优胜奖, 个人获等级奖37项。

3) 助推了产业发展。结合县域“1+3”经济发展实际, 创新培训内容、优化培训方式, 承担实用技术和创业培训任务, 助推全县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经济格局。

构建“专业化培训、品牌化输出、城镇化转移、社会化服务、自主化创业”五位一体的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体系, 形成立体培训格局, 实现了培训县域全覆盖。

5.2 推广情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于2013年6月7日到校视察, 对我校移民培训工作经验给予肯定;三级培训网络体系先后被《中国新闻》《中国教育报》《重庆日报》、华龙网和重庆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国务院三峡办、教育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发文推广。

6 体会与思考

构建三级培训网络体系, 形成立体培训格局, 实现“职教移民、职教助民、职教富民”, 离不开上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 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协作。我们所取得的成绩, 是多方努力的结果。今后, 我们还将继续探索, 不断实践,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继续创新培训理念和模式, 力争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

摘要:巫山县职教中心在创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过程中, 开展了“三峡库区移民转移就业培训基地”特色项目建设, 构建了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体系, 形成了立体培训格局, 实现了“职教移民、职教助民、职教富民”的功能。

篇4:情倾天河潭

“因为今天有位员工过生日,所以项目部白天先给他放首歌提前帮他庆祝庆祝,晚上再做桌生日宴给他过生日。”贺凯解释道。

如此温情的项目部,笔者还是第一次见到。

天河潭,一个风景独特、气候宜人的旅游胜地,那一片片人文荟萃的归隐山林,那一群群由苗、侗、布依等多民族融合,充满传奇色彩的乐土,一直深受游客的喜爱。经过中铁五局贵州公司天河潭景区提升项目员工近一年的日夜奋战,一个融山水风光、民族风情、人文历史、现代科技为一体的“升级版”天河潭景区再次以全新的面貌在2016年国庆“十一”开门迎客。

“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将游客服务中心、地面广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逐步改造,提升景区服务能力。”这是贵阳市旅游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对天河潭景区一期项目提出的主要目标。为了完成这一目标,项目部员工一年来以满腔的热情、激昂的斗志和最快的速度,在黔中大地书写了天河潭景区大变身的传奇。

然而,在具体实施中,他们却遇到了项目工期紧、任务重、并且在开工的几个月时间里没拿到业主资金的困难。鉴于天河潭旅游提升项目是中铁五局贵州公司第一个旅游类施工项目,为了在这个领域开个好头、占领市场,公司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2015年9月29日,项目正式开工,但此时的工地,没有一张正式图纸、没有一块征下来的土地、更没有一分钱预付款,整个外围景区是一片沟壑纵横、荆棘丛生的蛮荒之地。是等还是干?项目部决策层遇到了第一个难题。经过慎重分析研究,他们认为:天河潭景区提升项目是一项造福后代的利民工程,兑现工期目标,是对数百万贵阳市民的郑重承诺,只能干好,不能失败。按照既定规划,项目部只能边征拆、边设计、边施工。

2016年2月29日,贵州省第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贵阳市天河潭旅游提升项目现场举行。天河潭旅游提升项目成为贵州省重点旅游项目,对贵州省的旅游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具有如此重大的意义,助推着项目快上快进。

4月,项目部正式掀起施工大干热潮。为了保工期,项目部实行各作业队交叉作业施工。由于景区提升是一个综合型施工项目,包含的施工工序多种多样,如土建、房建、桥梁、隧道、涵洞、公路、消防、智能化、室内装修、绿化等。最多时,一天有28支队伍同时交叉作业。项目部50多个管理人员要管理28个专业分包作业队,不仅要清楚各种施工顺序,还要做好各队之间的协调工作。为了加强管理,项目部各部门不分分内分外地干工作。园区6万多平方米的面积被划分成若干块,由各部门按块监管。白天,大家坚守在自己的责任田,中午吃饭由项目部送,部门的有关资料只能晚上回去抽时间做;工程部的小伙子们还直接将资料图纸带到现场,有问题就在现场交底。

“施工生产绝不能以污染环境和破坏景区风景为代价,干损害社会和人民利益的事。”这是项目部确定的基本原则。项目部进场之初,就制订了“做好景区环境保护,不破坏一草一木”的措施,把施工环境治理和景区风景保护列为工作重点,与安全质量、工程进度、经济效益等同检查、同布置、同考核、同奖罚。

在“谁施工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指导下,项目部制订了景区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与各架子队和工点施工队层层签订环境、水土、风景保护包保责任状,确定奖罚标准,严格贯彻执行。

为了防止污水直接进入土壤、影响植被的生长环境,项目部兴建了三级沉降池,对拌和站、隧洞和桥梁施工中的渗水、钻孔泥浆污水等含有悬浮物的施工污水和生活污水,进行过滤、沉淀、消毒三级处理,达到规定合格标准后才能排放。

针对混凝土生产、输送和制作过程中容易产生污染的情况,项目部明确“三不准”规定:不准乱倒废弃砂浆(含废件),不准乱排水泥灰和含有灰类的水,不准随处清洗罐车及预制模板模具。

在多项环保举措的推动下,项目从开工到2016年9月30日一期工程顺利结束,景区未遭受任何破坏,未出现一起施工污染源点和乱砍乱伐现象,被当地政府誉为“绿色施工与环境保护单位”。

如今的天河潭景区已经焕然一新,正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游客。

(责任编辑:李万全)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情倾职教】相关文章:

职教期刊职教论文04-16

上报职教中心职教周开放日汇报05-11

职教需求04-30

职教联盟05-08

职教明珠05-10

职教中学05-14

成人职教论文04-15

职教论文范文05-08

重庆职教范文05-18

职教论文提纲11-15

上一篇:天易成上网行为管理软件内网管理插件的安装方法下一篇:等高线地形图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