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教师探索论文

2022-04-16

摘要现代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对职业教育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的现状和问题,以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了下企业提升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的做法,总结了下企业提升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的成功启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职教教师探索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职教教师探索论文 篇1:

EIP—CDIO理念下提升高职教师专业能力探索

摘 要: EIP-CDIO强调的是只有将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有机结合,才能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更有发展前景的高级专业工程人才。我们认为在EIP-CDIO理念下通过以下途径可以提升高职教师专业能力:转变职业教育观念,树立大工程教育理念、融入EIP-CDIO,提高职业技术教学能力、具有教研科研能力,全面提高专业发展能力、搭建学校教育教学平台,发展专业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树立EIP-CDIO本土化过程中的人文素养观。

关键词: 高职教师; EIP-CDIO工程理念; 专业能力

随着CDIO工程理念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中的不断深入,汕头大学在2005年又将渗透了EIP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进行了改革,迄今为止效果比较明显。杨叔子院士评价EIP-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中国本土化的CDIO,它继承了中国优秀教育、文化传统,紧密结合中国的现实,同时还需要实践。面对新的形势下,高职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成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瓶颈。本文主要是研究将EIP-CDIO工程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师的专业能力中,更好的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质量。

一、EIP-CDIO概念的界定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EIP-CDIO:渗透EIP理念的工程教育模式,EIP表示注重职业道德(Ethics)、讲诚信(Integrity)和职业素质(Professionalism),强调做人与做事相结合,注重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二、高职教师专业能力的内涵

教师的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在特定的方法引导下有目的、合理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并评价成果的能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中阐明,高职教师的专业能力(专业技能)主要反映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1]教师的专业知识由其所教的专业知识和学科知识组成;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教师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包含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能力和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以及所教学科的实践能力所构成;教师的专业品质要比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来的抽象,很难定义。但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原动力,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生、对学校、对自身发展和对教育的基本态度和理念。因此,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点不在于学习专业知识,而在于提高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这就是要求高职教师既要具备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能力又要具备执业技术方面的专业能力,还要具备专业品质方面的专业能力,即我们讲的“双师型”教师。根据目前的高职院校的调查以及高职教育的专业能力的标准,我们认为高职教师的专业能力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一)专业的理念

作为高职教师首先正确认识高职教育和高职教师在高职教育体系以及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作用,确立自己对高职教育和自身的专业的一个理性认识,从而发自内心的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高职教育。专家认为,教师只有自身树立了正确的专业理念,才能够由衷的提高自身的教育行为,寻求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使自己逐渐走向专业成熟。

(二)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能力

这是达到高等职业院校任职的最低学历标准。高职教师自己必须掌握比较宽的综合理论知识,能够精通自己所教授的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的技能和扎实的基本功;同时作为高职教师还必须具有专业相关的专业实践能力,持有相关的专业技能证书,能够解决生产第一线的相关技术方面的疑难问题,有产业服务的能力。

(三)教学与科研的能力

高职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精通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能够制定教学计划、撰写教案、选择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同时还应该具有编写教学讲义、校本教材,立项开展教研和教改以及专业课题的研究能力,还具有撰写教研教改论文、专业学术论文等科研能力。

(四)专业建设与专业发展能力

这项是针对高职教师中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的。要求高职骨干教师关心本专业的建设具备专业建设的理念和方法;专业带头人具有专业建设的能力,能根据市场进行专业调研、确立专业培养方案、建设实验实训室、指导学生就业和课外实践等能力。

(五)组织协调和人际交往能力

高职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高职教育必然与行业、产业、企业等建立广泛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高职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人际交往沟通的能力。故高职教师应时刻关注社会发展动向和行业的发展状况。

三、高职教师专业能力现状

随着高校教师队伍的规模不断壮大,结构也不断优化,但是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很多院校还是从中专校发展而来的,发展快,但是起点低、底子薄,使得高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遭遇瓶颈。随着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到高等教育,这种缺失越来越明显。[3]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教师严重缺乏工程教育的理念和产业经验

很多教师缺乏丰富的工程职场实践经历和企业的产业经历,有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对高职教育的激情,培养的学生很难成为企业的工程师。

(二)重理论轻实践,专业实践教学能力不足

重视教授过程中理论知识的传输,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且缺乏对教学法研究和实践,无法成为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中的榜样。

(三)缺乏专业团队,欠缺沟通与交流

受传统的教育机制影响,教师难以形成专业的团队,教授的课程面很狭窄,且缺乏从事职业教育管理工作应具备的处理公共关系能力,年轻的老师本身缺乏情感教育。

(四)教研、科研能力缺失

研究能力仅仅停留在写写论文、做做学校里的课改等,很少能够立项省部级课题、企业技术项目等,多数在完成学校的任务而已,缺乏创新,甚至还抄袭。

(五)对专业建设与专业发展关注不够

大多数高职教师认为专业发展和专业建设只是系部领导、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事情,不能及时学习跟进专业的前沿发展,没有高职教师应有的职业情感和职业服务精神。

四、融入EIP-CDIO的高职教师专业能力的解决对策

高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的缺失,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高职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借鉴汕头大学CDIO工程教育的理念,将EIP(职业道德Ethics、讲诚信Integrity、职业素质Professionalism)的思想融入到培养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提出以下几点解决对策:

(一)转变职业教育观念,树立大工程教育理念

朱自清《教育的信仰》文中写道:“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教育者须有健全的人格,尤须有深广的爱;教育者须能牺牲自己,任劳任怨。”当前社会经济对工程师在职业道德(Ethics)、诚信(Integrity)和职业素质(Professionalism)方面有着特别要求,故要将EIP-CDIO创新培养模式设计贯穿于高职教师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职业素质提升的全过程。[4]树立大的工程教育理念,打破学科与专业局限性,拓宽基础、开阔视野,坚持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工程观。从而得以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团队合作和管理能力的工程师。

(二)融入EIP-CDIO,提高职业技术教学能力

首先高职教师必须是本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具备从业资格),其次必须具备职业技术教学能力。职业技术教学能力是指专业教师培养学生技术能力和方法能力的教育能力,对专业老师来讲,主要是包含理论课程、实训课程和实践教学的开发能力,专业理论教学能力,技能教学能力。而技能教学能力往往是职业技师教学能力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高职教师大多数都是经过传统的高等学校教育取得学历和学位的,课程的教育印象都是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教学方式。更换教学思想,采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的工程理念,将自己对专业的热情和对专业的精神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 。教师只有先把自己用新的理念武装起来,做到集理论与实践一身的典范,才能够培养出理论与应用能力俱佳的学生;只有老师自己做到讲诚信与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并重,才能以身作则的影响学生成为新时代的具有工程理念的遵守职业操守职业素质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5]

(三)具有教研科研能力,全面提高专业发展能力

在CDIO的工程教育模式下必须掌握本专业件事的理论基础和专门知识,能够正确分析和评价该专业领域的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将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融入到课程开发中,具有专业教材开发和编制能力,具有将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法的新的专业课程开发和改革的能力。始终保持对职教理论最新发展的跟踪学习,保持对教学实践最新改革的不断反思。

此外,高职教师还用具备科学研究的能力,有一定的专业发展能力。CDIO的工程理念要求教师具有“学校专业学者”的专业意识。高校专业教师必须具有进行相关应用型研究和开发型研究的能力,不能只写写论文,或申报一些简单的课题就觉得自己已经是在搞科研了。[6]要有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创业和科技推广的能力,比如和企业开展横向课题研究,或者开发某项专利技术研究等;

(四)搭建学校教育教学平台,发展专业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要想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除了上述教师本身应该改变的外,学校也应为教师寻找专业发展的着力点,比如重点搭建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通过教研、科研部门进行科研项目的立项申请,鼓励引导教师参与企业科学技术项目的研发工作和学校课程教学研究项目,通过结题验收来认证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过程。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推出多项鼓励引导教师提升专业研究能力的举措:开办科技节,举行各种科研讲座,组织申报专业团队建设,与企业合作加大老师参与横向课题的机会等等,大大提高了专业教师对教研和科研的兴趣。在课题申报中也实现了巨大突破:上半年有两项横向课题被立项为江苏省教育厅重点课题。

(五)树立EIP-CDIO本土化过程中的人文素养观

高职专业教师必须深切理解EIP-CDIO的工程教育理念,这是在CDIO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了职业诚信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E代表职业道德,I代表职业诚信,P代表职业素质。从EIP-CDIO教育理念的培养构架中我们可以看到:高职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以及责任感是培养具有工程理念的国际化标准的工程师的首要条件,在某种程度上比工程理论知识和个人能力还要重要,而且企业在选择用人时也特别注重这一点。由图1可知:包含诚信、道德、人格和奉献等方面的职业道德是位于整个框架的核心位置,而工程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则是分布在两边的。这说明只有将职业道德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顶梁柱,高职专业教师自己必须树立这种工程师典型。比如我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人文基础、选修和专业三个层次的课程,分梯度培养工科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样对老师的专业能力相应就有了要求。另外,对于外语和艺术类学科,也可通过通识选修的方式扩大学生的视野,陶冶情操。[7]

五、结束语

EIP-CDIO强调的是只有将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有机结合,才能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更有发展前景的高级专业工程人才。融入EIP-CDIO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我院已深入人心,目前我院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具有较大的提升。但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也不存在终点,对高职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有效途径的探索也是要与时俱进的。除了借助政府、学院等外在干预,教师自身需不断学习不断提高。选择适合并能够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成长的方法和策略,无论对高职教师自身还是对整个高职教师队伍来说,都是意义深远的。

参考文献:

[1] 杨晓陶. 高职教师专业能力探析[D]. 济南:济南大学,2008.

[2] 阚亚玲.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研究[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29-32.

[3] 李凤娟.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现状研究[D]. 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12.

[4] 曹淼孙,梁志星. 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专业教师的角色转型[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88-91.

[5] 陈学凤. 提升高职教师专业能力有效途径探索[J].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96-99.

[6] 陈桂梅. 高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有效途径的探索[J].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106-108.

[7] 李芳丽. EIP-CDIO理念下高职工程图学课程改革探索[J].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2(6):92-95.

[8] 徐丹琦,杨林生.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师专业能力探讨[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2):42-44.

Key words: vocational teachers; EIP-CDIO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ability

(责任编辑:程勇)

作者:李芳丽

职教教师探索论文 篇2:

下企业对于提升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的探索

摘 要 现代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对职业教育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的现状和问题,以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了下企业提升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的做法,总结了下企业提升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的成功启示。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 实践能力 探索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设一支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普遍不足,而下企业实践锻炼,则是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1 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的现状和问题

1.1 现代职业教育观念还未深入人心

教育部提出,职业教育要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下,作为高职院校,应树立现代职业教育观念,准确把握自身定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但在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仍然更多偏重于理论教学,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相应地忽视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师而言,缺乏在企业工作的经验,实践能力先天不足,而职后又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也使得他们在教学上“扬长避短”,不得不偏重于理论传授。从总体上看,现代职业教育观念还未深入人心。

1.2 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结构性缺失

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应不低于50%,实践性教学也应占50%,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師比例尚未达到这一要求,加之受到事业单位编制等相关制度的制约,高职院校难以从有关企事业单位引进富有实践经验和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工作,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存在较大困难。同时,由于实践教学师资数量严重不足,不少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比例偏低。

1.3 教师提升实践能力存在制度障碍

教师提升实践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但不少学校在教师提升实践能力方面的制度设计比较空泛,配套政策不细,保障措施不力,不能有效解决教师提升实践能力的实际问题,教师提升实践能力缺乏有效途径,也使教师对提升实践能力有心无力,裹足不前。

2 下企业提升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的做法——以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近年来,高职院校对提升教师实践能力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大从企业聘用教师力度,完善以老带新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推行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等,有力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在这些措施中,教师下企业实践是培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最佳渠道,是培养教师双师素质的有效途径。2014年以来,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制定实施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360计划”,即:从2014年起至2016年,组织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每年暑期到企业或工程管理单位挂职、顶岗及见习,3年不少于60人,后期实现专业教师全覆盖。“360计划”实施两年来,已安排60多名教师轮流到企业锻炼,有力提升了教师队伍实践能力。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精心谋划,周密制定实施方案。学校为加强下企业锻炼教师管理,制订了《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实施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360计划”管理办法》,规定“ 360计划”在学院的统一领导下,由相关系部具体组织实施。系部的职责主要是做好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的人员选派、单位联系及协议签订、日常指导、总结考核、经验交流等工作,并负责建立教师实践锻炼专项档案,保证资料完备可查。各系部要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以“楚天技能名师”、职教集团、实习实训基地等为依托,作好总体规划,每年6月制定年度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方案报学院审批后实施。

为了保障下企业教师的生活需要,学院还明确了下企业实践锻炼教师的待遇,规定市外的按照差旅费开支规定报销一次往返交通费。在企业、单位锻炼期间,凭考勤表每人每天发放入企补助150元。在企业、单位锻炼期间,住宿由所在系部与相关单位协商解决,原则上在所在企业、单位提供的临时住房住宿,实在无法解决的,也可就近在宾馆住宿。

二是明确纪律,集中开展动员培训。系部制定的年度下企业实践方案经学院批准后,各系部召集下企业教师,集中开展动员培训,进行思想纪律教育、安全教育等。学院规定,教师下企业期间要明确工作岗位及工作职责,虚心向企业技术人员学习,认真填写工作日志,由企业进行考勤,并及时收集技术资料。同时,明确了下企业工作纪律,不定期对教师下企业情况进行抽查。抽查不在岗的,脱岗一次,扣除本期实践锻炼入企补助的20%,脱岗二次,扣除本期实践锻炼入企补助的50%,脱岗三次以上,直接终止实践锻炼,不发实践锻炼入企补助和报销任何费用。教师确因有事、病请假一天以上的,须经企业、系部同意报人事处备案后,方能生效。

三是严格管理,全程掌握入企动态。学校人事处专门建立了下企业锻炼QQ群,便于教师及时交流情况,了解工作动态。学院和系部组成联合小组,不定期深入相关企业,对教师在企业的实践情况进行抽查。暑假期间,入企教师有的在工程施工现场,参与施工管理、质量监理;有的在电厂,跟班熟悉生产流程,参与技术改造;有的考察当地水利工程,完成技术考察报告;有的在生产车间与工人一同安装接线,到现场参与设备调试,经历了不同岗位的专业训练。

四是总结考核,广泛开展汇报交流。教师实践锻炼结束之后,下企业实践教师及时进行了总结,系部进行了考核,建立了教师实践锻炼专项档案。各系部先后分别举办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汇报交流会,下企业实践锻炼教师均在各自所属系部进行交流汇报。汇报会上,入企教师简介了各自所下企业的概况、实践工作岗位等内容,展示了收集的规程规范、技术图纸及劳动生产成果,分享了自己的收获,也深入分析了自身实践能力的不足,同时对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五是三方共赢,实践锻炼成效显著。教师下企业锻炼工作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教师、学校和企业三赢。常言说,实践出真知。对于教师而言,通过锻炼,开阔了视野,了解了最新的行业规范、工艺、设备、技术,更新了知识,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把这些来自第一线的资料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讲课有了“货”, 增强了实践教学的底气,不少老师了解了企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能力的新要求,调整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同时,通过参与企业生产和技术改造等工作,积累了实践经验,提高了科研能力和行业影响。对于学校而言,下企业锻炼工作开展以来,学校双师素质比例快速提高,不少下企业教师及时把企业的真实项目融入教学中,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践性,课堂讲授更加生动活泼,教学效果明显增强,有的在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获奖明显增多。对于企业而言,下企业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帮助企业技术攻关,开展职工培训,推荐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工作,为企业解决难题,受到企业欢迎,不少教师与企业建立了长期而紧密的联系,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3 高职院校开展教师下企业实践工作的启示

3.1 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实践意识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院校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现代职业教育要求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师着眼职业教育的现代性、职业性和实践性,通过下企业锻炼等方式,深入了解企业需求,摸准企业发展脉搏,探索其发展趋势,掌握实践技能。高职教师要充分认识教师下企业实践是提高自身专业实践技能的必经之路,是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的重要举措,是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的实现形式,从而树立强烈的专业自我发展意识。

3.2 作好顶层设计,加强政策引导

首先,要改革现行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在职称评审上分类指导,分类要求。如湖北省将高职院校与本科教师职称分开,并重新制定了评审条件,明确规定教师申报中级及以上职称必须有相应的下企业实践经历,同时将科技成果转化、技术革新等实践创新能力纳入评审条件。其次,学校要制定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规划,对教师下企业作出制度安排。学校应该根据教师队伍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师培训计划,特别是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加强组织协调指导,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三是要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学院要将下企业锻炼情况作为系部考核和教师业务考核的指标,给予下企业教师的必要的经济待遇保障,及时解决下企业教师的现实困难,为教师下企业打造良好工作平台。

3.3 加强过程管理,注重总结交流

相对于学校教学工作而言,企业情况比较复杂,特别是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管理方式、企业文化都相差很大,學校要加强对教师下企业的过程管理,经常进行督查指导,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保证下企业的实际效果。要及时开展总结交流,通过教师交流自身经历和真实感受,开阔教师视野,引发教师共鸣,提高教师对下企业锻炼的认识。

3.4 深化校企合作,形成良性互动

以教师下企业为契机和纽带,可以深化校企合作,形成良性互动。学校可以通过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完善实践教学条件,也可以从企业选聘富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做兼职教师。教师通过下企业,在向企业学习的同时,可以随时掌握行业的最新动态,及时更新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应新形势和企业需要的人才。企业是一本书,企业也是一个“实验室”,教师下企业在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同时,把企业遇到的问题用于教学、科研,形成下企业与教学、科研良性互动,实现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 李春燕.提高高校教师实践能力的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

[2] 王素艳.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育探讨[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3(2).

[3] 李春燕.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发展研究[J].中国大学教育,2014(5).

[4] 武俊梅.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职后培养研究——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9.

作者:庹祖明 余毅

职教教师探索论文 篇3:

专业化视野中高职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摘要:高职教师的教学技能与素质已经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应从高职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技能与基本素质的角度出发,探讨教师自我发展、学校培训与培养相结合的新思路,造就一批适合时代要求的知识型、技能型、研究型教师。

关键词:高职教师;技能与素质;培养

迅猛发展的高职教育对教师队伍的质量与数量提出了挑战,高职教师的教学技能与素质逐渐成为高职教育的热点而受到重视。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我国高职教育体制走向开放以及教师来源多样化的趋势,山东威海职业学院从战略的高度深刻理解与把握时代的大趋势,提出了教师自我发展、学校培养与培训相结合的高职教师教学技能与素质的培养模式,旨在深化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与研究型教师培养相结合的改革,为当地经济建设和学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职教师队伍的现状与分析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包括高等专科学校)与学生的数量剧增,高职院校多是由地方或行业的专科学校、电视大学、教育学院以及相关的职业中等学校合并或升格而成,教师的来源较为复杂。下面就以我院的教师组成情况为例进行分析与说明。

我院目前有专任教师286人,“双肩挑”教师21人,外聘教师43人,共计350人。全日制在校生5256人,生师的比例为15∶1。在286名专任教师中,青年教师196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72人,占青年教师总数的36.7%;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9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4%;“双师型”教师89人。在191名专业课与实践指导教师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有123人,兼职教师40人,兼职教师所占比例为20.9%。在兼职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15人,具有中级职称的有1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所占比例为37.5%。2003年以来,我院教师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74篇;取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1项;编写教材45部。

从以上情况的分析看,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与高职教育迅猛、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和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其一,专任教师数量不足,生师比例偏高;其二,教师结构不合理,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比例偏低,且有相当比例的非高师系列职称的人员(中专系列、中学系列、企业系列等);其三,“双师型”教师的引进与培养力度不够,特别是实践指导教师中来自生产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中的兼职教师数量不足;其四,教师学历层次不高,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主要是青年教师;其五,“半路出家”现象严重,有相当数量的专业教师是来自相近学科或非本专业人员,高职教育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功底不够深厚;其六,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较差,没有值得称道的科研成果。

高职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而高职教育教师的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教育机构在我国举办了以“职业教育教师教育的模型与问题”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共同开展高职教师教育课程开发的国际合作课题的研究。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深化,高职教师教学技能与素质的基本内容也在不断创新与丰富。

教学设计、实施与调控的能力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只有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才有坚实的基础。高职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素质相对来说水平较低,同时还存在普高生(普通高中生)与对口生(三校生)学生的差别。因此,教师在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育资源、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有較强的课程开发、课程整合能力。在教学实施中要有处理意外情况与问题的机智,随机应变、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巧组织教学,这些都是教师教学艺术性与创造性的体现。

教学评价与反思的能力教师的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各种评价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判定自己是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任务,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的学习目标,从而根据反馈的信息补救或改进教学工作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观以及在学习中的各种表现、发表的意见、提出的问题应能做出恰当的、积极的评价,并能在课后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活动程序等方面适时进行反思与总结。

教学研究的能力教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开展教育研究,对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与素质具有长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是逐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教学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不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不管其实际教龄有多长,只能是一个“教书匠”。高职教育在我国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教师要不断研究才能了解其发展趋势,准确把握科学的教育规律,提高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理性认识,形成对自身教学行为反思的自觉意识。

科学实验与实习、实训指导的能力高职教育特别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是否具有过硬的实验技能特别是实际动手能力,对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高职教师实验、实习、实训等方面的技能要求主要包括设计实验的能力、实验教学的组织能力、仪器和设备的选用能力、仪器和设备的实际操作能力、实验指导的能力、指导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等六个方面,此外,教师不仅要能做课堂和实验室的实验,还要能指导学生生产一线的实践,不仅要能做课本上现成的实验,还要能设计出与实际生产相适应的新实验。

高职教师培养体系的构建

营造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文化环境高职院校多是由相关学校合并或升格而成的,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专业性质的组织文化(高职、高专、电大、教育学院、技工学校、职业中专等文化)非良性的碰撞,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把多样性的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相关的鼓励与激励政策,逐步形成在高职教育框架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文化,创建师资队伍建设的大学学术平台,积极营造和谐、共赢的具有本校特色的文化环境,以潜在的规范性支配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产生潜在的教育作用,使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成员不断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以获得群体的肯定。

构建多元化的培养模式为更多地培养“双师型”、应用型、技能型的优秀教师,缩小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之间的距离,构建合理、科学的教师队伍,使教学很好地为生产建设与经济发展需要,高职院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其主要培养方式有:选派和鼓励年轻教师到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挂职实践锻炼;选拔优秀的教师到著名高校进行脱产进修学习;开展以专题为主的校本培训;鼓励教师自主参加脱产或在职的研究生、教育硕士等层次的职后培训等。其中,开展以专题为主的校本培训是很有效的一种教学反思与创新模式,可以使参与者自主地并有针对性地解剖、反思、研究自己的教学过程,从而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

探索“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高职院校在培养与使用教师方面应根据“以事业凝聚人,以创新吸引人,以爱心团结人,以机制稳定人”的原则,全面实施以“稳定、培养、引进、借智”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工程,大胆地探索“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与管理体系。教师的工作既要达到学校的管理要求,又要接受系、部的考核量化,同时,还要符合联合办学单位或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工作目标,使教师的教学技能与素质在这种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的管理中得到促进、提高与发展。

整合教育资源,确立模块化培养目标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与素质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前提。高职教师的教学技能与素质具有鲜明的独特性,不同于师范类和普通本科类院校对教师的要求,必须适合高职教育的发展特点,必须在教师的使用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必须通过对教师周边的各种教育资源(包括优秀的企业)合理有效的整合,促进教师的教学技能与素质的发展。本人认为,在教师教学技能与素质的培养上,可以设置如下模块:(1)教师基本功模块,如口语、书写技能、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心理学等;(2)教育理论模块,如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原理、德育工作(含班主任工作)、心理咨询与辅导等;(3)教育实践模块,如专业操作技能,实习实训的指导、毕业设计等;(4)自主选修模块,如科研、课题研讨与研究等。这种模块化的培养方式不仅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易于操作,而且能够充分考虑各学科的特点与个人的兴趣爱好,教师选择的自由度大,有利于教师自主的与全面和谐的发展。

提高与培养高职教师的教学技能与素质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进行反思与创新,才能探索出适合时代要求、面向未来的新路子、新模式、新方法。教育部已对高职教师的教育与培养进行了部署与实施,建立了高职教育培训基地,并在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试办了高职专业教师硕士学位课程班,这将为我国构建新型的、健康的、持续发展的高职教师教育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

[2]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金旭东(1962—),男,威海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作者:金旭东

上一篇:国际工程材料论文下一篇:教师初中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