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自我总结

2024-05-14

职教自我总结(通用8篇)

篇1:职教自我总结

职教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校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要求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取得一定的成绩。现就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1、排查 摸底,了解在家孩子的情况,抓好春秋季的招生工作,努力完成了区教育局下达的招生指标。

2、做好职业学校招生宣传工作,使学生及家长认识。职业教育对学生一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3、抓住时机,上半年对升学无望的学生及其家长召开一次动员会,下半年进行一次考察。

4、配合教学搞好绿色证书发放教育。

5、完成了教育局下达的招生指标,(1)、七中专招生5人。

(2)、其他技校招生28人。

总之,一年来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以后还需更加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职教工作总结

长春市164中学

2011年12月

篇2:职教自我总结

依照《河北省教育综合督导评估组关于容城教育工作的评估意见》中对我县教育工作的要求,为进一步落实县政府教育工作“一年打基础,两年变面貌,三年争先进”的总体要求,针对我校2008年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经学校各部处室及校委会探究论证,我校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将放在深化教育

教学体制改革、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加大联合办学力度、积极谋划和参与职教集团建设及加大毕业生就业工作力度等方面,力图职教中心的大发展,将我校打造成一流的中等职业学校。

一、2008年工作小结

这一年是县政府教育工作总体要求实施的开局年,又适逢河北省教育综合督导评估检查,在省市有关部门及县委政府和文教局的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下,经学校班子成员和全校教职工的不懈努力,2008年我校主要在招生工作、校园环境建设和校园和谐管理工作及实习实训基地改造和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令人较为满意的成绩。同时,借助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形势,我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亦获得了长足发展,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获得了极大提升,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计划。

但作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虽经多方努力,然而我校与很多兄弟学校相比,特别是与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相比,在一定程度上还存有明显差距:教育教学活力有待进一步激活;专业设置还需进一步调整与完善,特别是要打造精品专业以适应社会需求;校校联办、校企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围绕县委政府、文教局所制定的教育教学工作思路,坚持“面向市场,彰显特色,服务学生,回报社会”的办学理念,立足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进一步研究解决学校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以学校专业建设为重点,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切实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二)、工作重点

切实贯彻职业教育思想,实施教育教学改革

1、办学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根据国务院“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体制,政府加大统筹力度,在继续发挥我校主导地位和作用的同时,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将企业的工厂搬进我们的学校,将车间搬进学校,将企业专家请进教室,将学生变成学徒,将作业变成产品,由企业提供教室、实习车间,彻底解决基地缺乏问题,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同时,按照国务院“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指导原则,融县城各种职业培训为一体,资源共享;在专业类别上根据条件和需要来扩展专业类别。实行职前职后教育兼顾,以工学交替勤工俭学的方式,实行多种学制并举。下大力气,把半工半读、工学交替项目做大做强。

2、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要压缩理论课的时间,课堂教学中,要轻理论讲解,真正重视学生技能操作能力的训练;二是要压缩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增加学生在企业开展与专业、就业相一致的实习时间。通过上述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以顺利实现就业。

3、结合职教的实际,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1)、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文化素质,研究和改进文化课、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过程的设计,使学生肯学、爱学、善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形成文明、健康的课堂教学氛围。

(2)、积极开展专业技能课(实习实训课)的教学研究,实训流程的研究与探索,逐步建立各专业实训流程方案。

(3)、组织专门力量开展教学、实训过程的督查,结果纳入教师教学业务考核,同时作为教师评先评优、晋级的主要依据之一,违反教学常规情节严重者将作为教学事故处理。

4、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学生管理方法。

(1)、要坚持教育在先,处理在后的原则,自觉地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要不断地同学生谈话,交流思想,联络感情。同时加强值日值周管理,使学生管理不留死角。

(2)、各专业要以班为单位,建立问题学生(家庭困难的、有心理障碍的、品行不良的学生)档案,对问题学生多加关爱、沟通,多与家长联络。

(3)、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办法,针对职校各专业学生的实际状况,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要从质与量上进行评估,要从班主任工作的付出和实际班级情况上进行综合考核,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转变运行机制,优化专业结构,进行专业调整。

1、建立部系负责制,转变办学模式。

篇3:职教自我总结

第一张名片——有序教育

我校的有序教育打破学校传统教育管理模式, 推陈出新, 注入了时代管理特色, 注重全员育人, 细节育人, 保证时间上不留空隙, 空间上不留空白, 管理上不留空档, 逐步形成了有序的行为、有序的习惯、有序的心理等三个重要内涵, 从而实现了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大管理。

全员育人机制是实施有序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传统的德育工作主要依赖班主任管理线和德育处督查线这两条线, 其弊端是单一化, 管理者疲于奔命却收效不佳。假如全校师生都是管理者, 则管理效果不言而喻。为了有序教育的正常开展, 学校认为必须建立全员育人机制。去年上半年, 学校决定实行全校教职工全员全方位值班制度。基本要素是定人、定时、定岗、定责任。谁值班, 谁负责, 实行责任追究制, 并与评职、晋级、奖励挂钩。学校把管理划分为三个管理时段, 即上课时间段, 课余时间段, 学生就寝时间段。上课时间段由该班课任老师负责上课及课间休息时间的教室及相应楼道的管理;课余时间段由职员在规定的区域实施管理, 就寝时间段由寝管员及相关管理人实施管理。这种制度的好处在于:管理者对自己管理的对象相对熟悉, 便于管理;防范于未然;能在第一时间处理学生的突发事件, 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便于追责, 有利于增强教职工的管理责任心;同时这一制度充分体现了我校德育工作的系统性、连续性、深入性和实效性。

准军事化管理是实施有序教育的有效途径

以军人的标准要求中职生, 对于改变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行为习惯意义重大。学校没有回避中职学生学习成绩普遍不佳, 生活行为习惯普遍不良的现实。准军事化训练就可以规范学生的言谈举止。我校的准军事化管理大致分为新生入学的准军事化训练和常规的准军事化管理两部分。新生入学第一周, 学校邀请当地驻军部队、武警官兵到学校进行集中训练, 内容涉及站姿、坐姿、队列、行走、有事打报告, 内务整理等诸方面。实现两个目标:一切行动听指挥;纪律是胜利的保证。通过集中军训, 为学校的有序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常规的准军事化管理主要是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以专业部为单位, 把常规整治和重点整治相结合, 定时或不定时规范学生行为。学生行为有反复, 我们就反复强化;学生行为有反弹, 我们就重点整治反弹行为。有序化的管理实现了全校学生在《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框架下学习和生活。在准军事化管理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 又被班主任们争相聘用为班主任助理, 以协助该班进行有序管理, 效果相当不错。

注重细节育人是实现有序教育的关键

“优雅的举止是你人生第一张名片”, 这是我校对细节育人提出的初步尝试。去年下半年, 我校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等系列活动, 其中一项内容就是打理好自身形象。为此, 全校从整理学生头发入手。起初, 学生抵触情绪较大, 有人公开喊出“让我剪头发, 我就不读书”, 学校迅速作出反应, 全面启动德育管理线, 拿出打一场“战争”的姿态对待这个简单的事情。在反复抓、抓反复的过程中, 事情办好了。谁能想到有的学生是连续剪了五次头发才基本符合中学生头发的基本要求。事情很简单, 但做好了它就不简单。

学生集会是学校细节育人又一个重点。快、静、齐是学生集会的基本要求, 而中职生却感到困难。懒散的人总是漫不经心, 更不说有序地入场、有序地坐下, 静静地参会。为了改变这种习惯, 学校从队列提凳入手, 做好一件简单的事情。按口令:“提凳、跨凳、放凳、坐下”, 学生经过反复训练, 最终实现了有序。现在的集会上, 主持人喊着洪亮的口号, 学生做着整齐划一的动作, 在放凳口令下达后几千人的凳子只听得“啪”的一声, 响彻校园, 随即几千人的队列“刷”的一声, 坐得端端正正, 那场面谁都会刮目相看, 那时刻, 哪里找得到中职生散兵游勇式的影子?唯一可以感受到的是中职学生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行为习惯。

教会学生说话是学校细节育人的重中之重。具体要求是:尽量使用普通话, 不说脏话粗话, 强化“会说话”。纵观学校出现的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 许多人都把原因归咎为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其实, 问题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复杂, 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学生不会说话。比如:一个学生走路不小心撞到了另外一个同学。对此一般学生会怎样对话呢?“你妈……的, 走路瞎了眼啦!”撞人的学生一听, 马上回敬“该遭, 你要啷个做嘛!”被撞的声音更大“啥子呀, 你要啷个做, 老子会怕你呀!”, 这样的说话结果是使矛盾升级, 不打起来才怪。因此我校有序教育工作在这方面强化的重点是:学会心平气和地说话;学会恭敬谦让地说话;学会自我批评式地说话;学会得理且饶人地说话。这种注重细节强化的效果很快就凸现出来了, 现在的校园面貌是既有序, 又和谐。

我校有序教育成果的最好证明就在2008年12月9日。这一天, 学校在县城人民广场举行“有序教育及‘三创’成果汇报会演出”, 4200余名学生的超凡表现震撼了梁平县城。谁都没有想到, 一群貌不惊人的中职生, 一群在人们心目中的低差生, 会有如此巨大的能量, 从县级领导到教育主管部门再到普通群众, 都领略到了我校德育管理的风采。数千人的庞大学生观众群体, 愈千人的庞大演出阵容, 只听得威风锣鼓阵阵, 整个演出广场犹如一个整齐的军团, 一个号令, 就有一场精彩的表演, 台上台下, 演员观众浑然一体, 疯狂体育、疯狂英语、疯狂语文、疯狂技能, 所有的人都是演员, 所有的人都是观众, 所有的学生都是参与者, 所有的学生都是管理者。整个晚会过程, 在号令声中进退自如, 张驰有道。结束时, 正如我悄悄地来, 我又悄悄地去, 不留下一片纸屑。许多学生家长观看了这一幕, 高兴地对周围的群众说:“我的娃儿就在职教中心读书”, 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现在学生以在校内外佩带我校校卡为荣。这就是有序教育的魅力所在, 它改变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印象, 梁平职业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崛起。

第二张名片——德育实践周活动

“在管理别人中, 学会管理自己”, 是我校德育实践活动的核心内容。这种模式是有序教育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极具特色的独立章节。将偌大一个学校交给学生自己去管理, 这是我校对全员育人理念的最生动的诠释。学生是学校理所当然的被管理者, 但学生能不能成为校园中的管理者?在德育研究中我们发现, 学生有一种巨大的管理潜能, 如能有效利用, 学校德育管理定能上一个新台阶, 德育实践周活动模式也就应运而生了。

德育实践周活动的主体

德育实践周活动的主体是德育实践班。每个中职生在校学习期间都能获得一次为期一周的德育实践活动机会。按优先原则, 管理有序, 纪律优良的班级会率先成为实践周的主体。学生在学校德育实践周领导小组指导下经过岗前培训后, 组建师生“三创”督查大队, 让执勤学生和课间值班的老师联合执勤。学校还专门设置了德育实训室、实践周活动办公室、实践班值班接待室。学生在班主任和课任老师带领下实行“五统一”——统一着装, 统一佩带“文明督查”袖标, 统一站姿, 统一行走队形, 统一文明管理用语, 分组、定岗、定时进行实践活动, 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全校师生中和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德育实践周活动的内容

实践班的活动从周日晚开始到周五下午结束, 实践班分成若干小组, 实践小组渗透到校园各个角落, 主要包括前后校门、公共区域、教学大楼、学生寝室, 内容几乎涉及学校管理的全部。整个活动做到“三有”——有专职教师, 有专门教材, 有特色教案。其实践活动教材是我校自主研发的《梁平职教中心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其实践活动的教案是全天全方位的过程管理, 主要包括:早晨6:20 (冬季) 在校门口清理迟到学生, 作好登记, 督促佩带校卡, 检查着装是否得体。6:45分若干小组分赴学生寝室, 督促起床, 检查卫生, 内务整理, 是否锁好寝室门, 作好登记并向寝管员交换信息。用餐时间, 除全校固定设置的执勤岗位和流动巡查外, 主要任务在学生食堂进行督查, 内容包括文明就餐, 反对浪费。上课时间, 执勤小组工作分两部分, 一部分同学手持清洁工具对校园进行全面保洁, 另一部分深入到教学楼进行巡视, 督查上课情况。每小组设组长一人, 负责本小组执勤人员行为规范, 并作好执勤登记;当天执勤完毕的晚自习时间为实践班工作小结时间, 各小组通报督察情况, 找出存在问题, 在带队教师指导下调整执勤方案。

在整个实践周活动中, 师生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作息要求、学习规范都是督查范围。

一周实践结束后, 实践班需向德育实践周活动小组递交一份详细数据统计及分析表。以去年下半年第16周为例, 记录违纪现象包括插队打饭、就寝、吃零食、迟到、抽烟、打游戏、顶撞“三创”人员、没戴校卡、没做眼保健操、没锁门、随地吐痰、睡觉等27项, 违纪次数最严重的包括08电器1班、07办公班等10个班级, 违纪现象较突出的是迟到、没佩带校卡、没做眼保健操。这些信息, 会迅速反馈到以上违纪严重的班级, 班级整治目标很快就确定下来了。

德育实践周活动的自我评价

学会管理别人的同时学会管理自己, 是实践周活动的宗旨。每个人在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中都有收获, 或体会到老师管理的艰辛, 或行为习惯得到纠正, 或领导能力得以提升。面对违纪同学, 值勤者首先得端正自身形象, 语言要文明, 说话要得体, 有时面对冲突, 还要学会忍让、学会宽容, 对一部分值勤学生而言, 平时就是老师经常观注的对象, 要做好其实不容易。实训室是端正学生行为的特殊场所, 值勤人员在纠正别人行为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修正自己。一周结束, 每个参与实践周活动的同学在自查、互评的基础上, 要向德育实践周活动领导小组递交一份不少于600字的自我评价报告, 这是从行为到思想深化的过程。通过总结, 相当一部分学生找出了自身的弱点, 提出了整改方案, 这对于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07数控2班谭XX同学, 平时脾气暴躁, 喜欢动粗, 现在成了班上纠纷调解员;07数控1班赵XX同学, 平时一头长发, 一身怪服, 见谁都不顺眼, 现在一身清爽, 人见人爱;07电器班李XX同学说话总是爱带脏字, 经过参加活动, 说话得体, 举止优雅。以上典型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第三张名片——大课堂教学

大课堂教学是我校原创的教育品牌, 在县内外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的最大特点是将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完美结合起来了。如果说有序教育模式是从程序上规范学生的言行, 让学生按程序好好说话, 好好做事, 好好生活, 那么大课堂教学则是让学生从程序化的管理中苏醒过来, 张扬个性, 独抒性灵, 激发学生潜能, 创造性地学会说话, 学会做事, 学会生活。其基本做法是:全校学生有序地集中在操场, 学校通过整合教育资源, 集中全校的优良师资, 进行语文、英语、体育、技能等方面的实训。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 学校形成了疯狂语文、疯狂英语、疯狂体育、疯狂技能等四项大课堂教学模式。比如语文大课堂让学生们记住了数十篇经典诗文和十数篇优秀短文等;英语大课堂让学生们能进行100多句英语对话, 能唱英文歌曲, 背诵英文诗歌。学生在大课堂活动中尽情释放自己潜能, 疯狂地说, 疯狂地唱, 疯狂地跳, 疯狂地技能演练。在这里, 学生不仅享受了优质的教育, 也享受了快乐学习、快乐健身、快乐实作、快乐成长的乐趣。

总的来说, 德育实践周活动不但真正实现了学校全员育人的目标, 而且在学生自我管理探索中辟出了一条新路。现在学校的德育机制是管理四条线 (班主任管理线、德育处督查线、教职工管理线、学生自主管理线) 互动, 既相对独立, 又相互交叉, 真正实现了德育的全方位管理。去年, 我校被市教委授予“安全文明校园”荣誉称号;学校校长李少军同志获得重庆市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先进个人;学校德育工作多次受到重庆电视台、《重庆法制报》、《梁平报》等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在2008年11月28日, 梁平县教委在“三创”工作培训会上, 介绍并推广了梁平职教中心的“三创”工作经验。

有序教育带给我们的最大成果, 是学校获得了迅猛发展, 办学特色日益彰显。学校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引起了重庆市教委的关注, 普教有高考, 职业教育的高考就是技能大赛。2009年1月, 重庆市教委确定我校为重庆市第二届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职业技能大赛承办单位, 这是直辖以来大赛组委会第一次将市级职业技能大赛安排在主城区之外的县级职教中心承办。

篇4:职教自我总结

在中等职业教育优先发展、规模发展、强力推进的今天,特别要注重其内涵的提升;在强化中职学生技能培养和能力提升的同时,特别要注重加强其思想道德教育。这样才能促进中职教育全面育人功能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中职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尤为重要。

一、增强中职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当前,广东省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阶段。省委、省政府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新起点上,提出全面实施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发达地区转移的“双转移”战略,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传统优势产业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这对全省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以实现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国务院2009年初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年)》明确要求,广东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集约化职业教育培训基地,面向更大区域配置职业技术教育资源,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

要实现这一发展目标,中职学校的规模发展和内涵提升必须并驾齐驱。中职学校在扩大学生规模、强化技能培训的同时,更要注重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为此,我省高度重视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创新工作机制,狠抓队伍建设,强化实践德育,破解改革难题”的工作思路,采取充实机构人员、设立专项经费、构建政策体系、开展主题教育和专题调研以及队伍培训等一系列措施,有力推动了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依托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成立的“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就是为了整合高校和社会资源,构建起行政主导、专家指导相结合的机制,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决策的科学性,增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

为加强和改进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工作,进一步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教育部在认真总结2001年以来中职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启动了新一轮的德育课课程改革,明文规定“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道德与法律” “经济政治与社会” “哲学与人生”四门课为德育必修课,“心理健康”为德育选修课,并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实施并使用新的教学大纲和教材。2009年6月,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也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新课程实施作了具体的部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势必对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工作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为配合新课程的开设和新教材的使用,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组织编写了与国家规划新教材相配套的学习指导系列用书。这套书的编辑出版,就是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工作,为广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的阶段性成果,是该中心在成立一周年之际回报社会的一份厚礼;也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所取得的一项可喜成果;还可以看作是广东省教育厅学习贯彻2009年6月召开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

三、学习指导系列用书特色鲜明,科学性、趣味性强

本系列用书紧密联系广东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和中职学生的实际,区域特色鲜明,栏目设置有特色,重点突出,科学性、趣味性强,符合中职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学习心理,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特点一: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原则,按照“示范—教化—实践体验—养成”的方法路径,来设计总体框架。除按新教材的体系和结构编排外,每一本书各单元的内容均包括“激趣园” “领航灯” “体验坊” “粤海风”四大板块。

“激趣园”用情境创设、典型示范的方法导入每节课的主要内容,起到“创境激趣”的作用,启发学生“自我反思”。

“领航灯”用网络结构图的形式梳理每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把握“知识脉络”;用案例或一些社会现象分析说明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达到“学海问津”、把握精髓的目的。

“体验坊”通过“我夯基我达标” “我明理我进步” “我综合我发展”等专题对学生进行“素质演练”;通过阅读名篇名著、演讲辩论、参观调查、小组讨论、办网站、做手抄报、画漫画、技能比赛等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知识、长才干,在实践中“体验养成”品德。

“粤海风”则以发生在广东省的案例为主,用现实生活中的先进典型或反面事例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示范、教化和养成教育,力求既满足学生的就业成才需求,又反映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先行者的地域特点和岭南文化特色。

特点二:在每一单元具体板块的选材上,尽量讲述学生自己的故事,并力求真实新颖、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富有启发,让学生感到可敬可亲可信,在愉悦的交流对话中学习、领会教材内容,生发兴趣爱好,增强自信心态,激发思想感悟,提高品德素质。从书中介绍的赵广军、高燃和邹庆红等一批优秀毕业生身上,我不仅看到了他们的才能和成功,更看到了他们的勇气和毅力。我由此看到了广大在校学生的美好未来,看到了职业教育的光明前景。

特点三:本系列用书是高校的专家学者和中职教师精诚合作的结晶,共有《职业生涯规划学习指导》《职业道德与法律学习指导》《经济政治与社会学习指导》《哲学与人生学习指导》和《心理健康学习指导》五本。参加本系列用书编写的人员,绝大多数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总主编由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员罗海鸥博士,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研究部主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社会科学部主任张辉教授担任,他们都是广东知名的德育专家。他们提出了整套书的编写思路、篇章结构和写作要求,并具体负责组织编写。

由于时间比较紧,本套书的编写难免存在某些不足,但总体上看,还是准确把握了新大纲的精神,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贴近实际,特色鲜明,质量较高。我相信其将成为广大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师从事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成为广大中职学生学习德育课程、养成高尚人格的良师益友。同时,我也希望广东各中等职业学校高度重视德育新课程的实施,积极使用这套书,不断加强和改进德育课教学;广大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师要把这套书作为重要的教学参考资料,不断提高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广大中职学生要认真学好这套书,从而不断提高思想品德和人格素养,健康成长成才。

(作者系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博士)

篇5:职教工作总结

为了加强对初中学生的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初中学生实用技术水平,圆满完成11年职教招生任务,今年,我校做了一些工作,先汇报如下:

一、安排专门时间,开展职业技术教育

按照课程计划设置,初中学校从地方课程中安排一节实用技术课,从综合实践课中安排一节、劳动技术课,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二、采取措施,确保完成11年中职招生任务

1、加强领导

成立领导小组

2、明确职责

学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为第二责任人。

3、分解任务

根据县教育局下达的任务,领导分班进行。

4、加强宣传

(1)个班利用班会、中考誓师会,想广大学生宣传国家政策和职

专优势,学校组织开展了主题班会活动,对学生进行理想和

前途教育,鼓励学生报考中职。

(2)将清丰县职业学校招生简章张贴到学校醒目处,并发到学生

手中,做到尽人皆知。

5、奖罚分明

把中职招生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调动参加人员的积极性。

三、完成情况

篇6:职教工作总结

争先进位 务实创新 力图职教中心大发展

依照《河北省教育综合督导评估组关于容城教育工作的评估意见》中对我县教育工作的要求,为进一步落实县政府教育工作“一年打基础,两年变面貌,三年争先进”的总体要求,针对我校2008年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经学校各部处室及校委会探究论证,我校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将放在深化教育

教学体制改革、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加大联合办学力度、积极谋划和参与职教集团建设及加大毕业生就业工作力度等方面,力图职教中心的大发展,将我校打造成一流的中等职业学校。

一、2008年工作小结

这一年是县政府教育工作总体要求实施的开局年,又适逢河北省教育综合督导评估检查,在省市有关部门及县委政府和文教局的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下,经学校班子成员和全校教职工的不懈努力,2008年我校主要在招生工作、校园环境建设和校园和谐管理工作及实习实训基地改造和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令人较为满意的成绩。同时,借助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形势,我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亦获得了长足发展,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获得了极大提升,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计划。

但作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虽经多方努力,然而我校与很多兄弟学校相比,特别是与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相比,在一定程度上还存有明显差距:教育教学活力有待进一步激活;专业设置还需进一步调整与完善,特别是要打造精品专业以适应社会需求;校校联办、校企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围绕县委政府、文教局所制定的教育教学工作思路,坚持“面向市场,彰显特色,服务学生,回报社会”的办学理念,立足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进一步研究解决学校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以学校专业建设为重点,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切实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二)、工作重点

切实贯彻职业教育思想,实施教育教学改革

1、办学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根据国务院“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体制,政府加大统筹力度,在继续发挥我校主导地位和作用的同时,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将企业的工厂搬进我们的学校,将车间搬进学校,将企业专家请进教室,将学生变成学徒,将作业变成产品,由企业提供教室、实习车间,彻底解决基地缺乏问题,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同时,按照国务院“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指导原则,融县城各种职业培训为一体,资源共享;在专业类别上根据条件和需要来扩展专业类别。实行职前职后教育兼顾,以工学交替勤工俭学的方式,实行多种学制并举。下大力气,把半工半读、工学交替项目做大做强。

2、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要压缩理论课的时间,课堂教学中,要轻理论讲解,真正重视学生技能操作能力的训练;二是要压缩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增加学生在企业开展与专业、就业相一致的实习时间。通过上述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以顺利实现就

业。

3、结合职教的实际,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1)、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文化素质,研究和改进文化课、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过程的设计,使学生肯学、爱学、善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形成文明、健康的课堂教学氛围。

(2)、积极开展专业技能课(实习实训课)的教学研究,实训流程的研究与探索,逐步建立各专业实训流程方案。

(3)、组织专门力量开展教学、实训过程的督查,结果纳入教师教学业务考核,同时作为教师评先评优、晋级的主要依据之一,违反教学常规情节严重者将作为教学事故处理。

4、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学生管理方法。

(1)、要坚持教育在先,处理在后的原则,自觉地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要不断地同学生谈话,交流思想,联络感情。同时加强值日值周管理,使学生管理不留死角。

(2)、各专业要以班为单位,建立问题学生(家庭困难的、有心理障碍的、品行不良的学生)档案,对问题学生多加关爱、沟通,多与家长联络。

(3)、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办法,针对职校各专业学生的实际状况,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要从质与量上进行评估,要从班主任工作的付出和实际班级情况上进行综合考核,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转变运行机制,优化专业结构,进行专业调整。

1、建立部系负责制,转变办学模式。

篇7:职教中心总结

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以树品牌、创特色、争当示范为目标,以服务沿海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为宗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围绕年初制订的工作要点,凝心聚力,求真务实,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有序推行精致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招生和培训成绩突出。本地全日制中高职招生1522人,省外全日制招生318人,农民工、退役士兵学历技能双提升招生 人,成人本专科开放教育和奥鹏远程教育招生916人。各级各类非学历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18000余人次,其中驾校培训 人;新开拓了化学危化品安全培训和知识产权助理工程师培训项目。

2.内部管理逐步规范。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考核措施不断细化和改进。各部门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校部和系部二级管理进一步强化。食堂、商店、文印室等管理流程得到规范,管理环节得到优化,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得到提高。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就业管理、财务管理和后勤管理逐步走上了正轨。校园安全文明状况有所改善,校风、教风、学风明显好转,学校形象在不断上升,教职工满意度不断提高。

3.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中级工合格率达97.%,获取高级工的有

人。中职部学生参加盐城市教学检测合格率达91%;综合高中154名学生参加省对口高考,公办专科达线率94.81%,本科达线率27.9%,有42人被本科院校录取。高职部14人参加五年制“专转本”考试,录取13人。技能教学成绩突出,在盐城市职业学校师 1

生技能大赛中,有望获得7个一等奖、个二等奖、个三等奖;在江苏省职业学校师生技能大赛中获得3个三等奖。学生取得各种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 人次以上。学校获得全国职业学校学生文明风采大赛组织奖。

4.教科研工作有效推进。各系部教科研活动正常开展,效果明显。教师踊跃参加第六届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意论坛”活动,上交征文 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37篇。有3个国家级课题子课题、3个市级课题结题,4个省级立项课题开题。有 名教师在盐城市“五课教研”和“两课评比”中获奖,1名教师在全省教学研究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5.毕业生就业质量进一步改观。毕业生主要安排在南京LG电子公司和本地的金风科技、远大机床、利丰机电、海纳机械、三晶新能源、联鑫钢铁、明进机械等工作环境、待遇较好的企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8.6%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达87%,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满意率较高。

6.合作办学得到加强。与陕西、贵州等外省职业学校的联合办学有了实质性进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与谷登机械、达泰宁电子、金风科技的校企合作进一步巩固。师生下企业实践锻炼正常进行,校企互动、工学交替正常开展。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以创建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为目标,加强品牌、特色建设,提高了办学的实力

一是加强学科建设,打造优秀教师团队。选送多名教师参加省级以上骨干教师培训、新课程培训,选送3名教师出国研修。组织专业 2

课、实习课教师赴校外实习基地参观和实践锻炼,推进教师朝新兴专业“双师型”方向转变,有力地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教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了教师在教育观念、理论知识、能力素养方面实现转型。二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强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加大了骨干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设施的投入力度,配齐了各类配套设施和工具软件,使骨干专业实习基地达到了先进性、实用性、仿真性和配套性要求。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获得了中央财政资助。实训楼及设备购置项目纳入了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三是瞄准大丰产业发展的方向,加强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巩固已有的示范专业建设的成绩,加强重点专业群建设,调整专业方向,在加强数控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等符合产业提升需要的专业建设基础上,大力发展风电、港口物流管理等新兴急需的“沿海型”专业,努力培养支撑大丰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成了江苏省品牌专业,15个专业被盐城市教育局评为合格专业。

二、以盐城市“三项管理规范”视导为契机,强化内部各项管理,提升了学校的形象

1.完善制度,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按照精致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的原则修订制度,并逐步试行。制定了各部门工作职责,进一步区分了中心处室、校部与专业系的职能,形成既分工又合作,条块互补,职责明确的管理网络。抓好党员干部经常性学习教育,充分发挥了他们在在教育教学、教科研和各项管理工作中模范带头作用。加强了以班主任为主的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关心班主任的成长,通过培训、汇报、交流、研讨等多种方法提高班主 3

任的业务水平和师德修养,尊重班主任的劳动,保证班主任的辛苦费按月考核发放,保障和提高了班主任的待遇,有效调动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2.严抓细管,实行全程、全面管理

一是重视常规管理。将常规管理的要求分类细化,使责任落实到了每位职工,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局面。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契机,加强了食堂、宿舍、车间、厕所及校园周边的环境整治和卫生管理。加强了学生出勤人数的清点核查,对迟到、早退、早晚自修课随意走动行为进行了有效防控,对乱停乱放车辆、住宿生私出校门等行为进行了有力查处。常规管理做到了项项检查,日日公布,周周汇总,月月考核。二是抓好教学和教科研管理。教学部门每天安排人员开展值日巡查;每月组织备教改检查,组织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测评;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对口单招月考分析会、五年制高职教学质量分析会、开放教育网上教学与考试工作辅导会,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校长室组织教务处、教科室、督查室的同志及系部代表,成立了督导小组,对各系部的教学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评出优秀课 节、良好课节、问题课节,及时将督导结果通报到系部,反馈到个人,明确了整改意见并实施了奖惩兑现。各系部每周集中组织业务活动,认真落实教科研计划,开展教学业务指导和教学质量检查活动,督促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反思总结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鼓励教师承担国家、省、市的科研课题。学校还利用承担江苏省对口单招联合体研讨会、盐城市技能教学有效训练现场会等契机,营造浓烈的教研氛围,鼓励青年骨干教师积极参与,勇当主角,使他们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三是强化安全管理。细化了水电安全、校舍安全、活 4

动安全、实验实习安全、食品安全管理要求,夯实了管理措施,落实了管理责任。每逢双周二都举办全校性的专题安全教育,通过举办法制讲座、健康知识讲座、消防知识讲座,组织观看安全警示片等方式,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定期召开班主任、门卫、辅导员、学生会干部会议,提高他们的安全管理能力。强化了校园24小时值班制度,进一步加大了对校园内部值班、坐班人员的考核力度。加强了校园大门等重点部位防控,加强了关键时段的防范,密切家校联系,严格执行了请销假制度,学生寻衅滋事的现象大为减少,违纪率大幅下降。

三、以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育人的质量

1.坚持育人为本,推进教育创新

坚持以生为本,不断创新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感化。组织开展了“当文明学生、创文明班级、建文明校园”的主题活动,以“日常行为讲规范、人际交往讲礼仪、说话做事讲文明”的“三讲”活动和“扫好地、做好操、行好路、敬好礼、上好课”的“五好”活动为切入点,培养学生文明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充分利用班会课、板报、报廊、校信通等阵地加强文明守纪方面的宣传教育,通过评星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使文明礼仪之风在全校盛行。学校。赏识、激励、引导学生成长,定期检查督促班主任批阅学生成长日记,充分发挥成长日记的作用,真正使成长日记记载学生成长的轨迹,反映教师的辛劳、学生的收获。组织学生参加了大丰市阳光体育活动,表演了大型团体操,先后获得大丰市第届中小学生篮球赛

等奖,大丰市第届中小学生体育运动会

等奖。成功举办了校园体 5

育艺术节,使学生的集体意识得到提高,道德风尚得到了发扬,才艺得到了展现,个性得到了张扬。加强了校内外德育阵地建设,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2、坚持按需办学,推进教学改革

学校坚持以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要求为导向,推进教学改革。一是分层次、分类型实施教学计划。进一步完善了奥鹏和开放教育的导学模式,加大了网上教学指导、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前辅导的力度,为学员提供了更加便捷有效的服务。非学历培训加强了短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辅导。五年制高职教育将考证考级的要求融入正常的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 “专转本”考试辅导,消解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综合高中一手抓文化课,一手抓专业课,积极组织教师参与校内外教研活动,研究考试动向,优化复习模式,有效提升了本科录取率。中职班加强学生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更多学生取得中级以上专业技能证书,获得社会需要的职业素养。二是强化学生的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加大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力度,广泛征求行业、企业专家对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意见,着力调整教学计划,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突出职业技能训练这一中心任务。贯彻 “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推行任务式课程和项目课程,实行理实结合、做学一体教学模式。通过各种级别的技能大赛、创新大赛、文明风采大赛提升技能训练的水平,成立了“五创”竞赛工作领导小组,搭建了工作班子,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技能大赛成绩稳步提升;有

个项目入选参加省创新大赛。学校大力推广“多证书”制度,尝试让学生掌握多种职业技能,增加 6

了学生就业的选择性,适应性,提高了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

四、以追求办学效益最大化为出发点,狠抓招生培训工作,稳定了办学的规模

学校营造舆论氛围,强化招生宣传。不仅重视对中高职等全日制招生宣传,而且重视培训、成人学历教育等招生宣传。采取阶段宣传和突击宣传相结合、集中宣传分散宣传相结合的方式,真正把招生宣传工作做到每位考生、每位家长,深入家庭、企业和社会的每个角落。依据不断变化的招生形势,谋划新的招生策略。借助各种力量,多渠道吸引生源发动教职工抓住生源,以提高教学和就业质量赢得生源,以品牌、特色吸引生源。寻求新的突破,全方位拓展生源空间。积极开展东西合作办学和联合招生,在陕西、贵州等地联合办学上有了新的突破。坚持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并重,充分发挥省级社区培训学院的资源优势,积极与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合作,开展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培训,扩大了办学规模,增强了办学功能,提高了办学效益。

五、以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营造了团结的局面

加强了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大家团结协作,求真务实。校领导班子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工作决策上,坚持集体领导、集体会办、集体决策,保证了中心日常工作公正、公平、透明、规范。在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充分利用周一学习日、党员活动日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国家、省和盐城市教育工作会议和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围绕主题,抓住精髓,注重实效,坚持把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真正起到思想政治工 7

作统领全局、促进日常工作的作用。各校部认真学习贯彻学校《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决定》精神,要求教师依法从教、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严禁歧视、体罚学生,真正把办人民满意职教的要求落到了实处。学校切实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使干部职工真正做到廉洁从政,廉洁从教。进一步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并切实体现在具体工作中。以维护教职工切身利益为根本点,切实保证教职工的基本工资、基本待遇、基本福利。除工资按月足额发放外,还依据教职工工作考核条例,强化了工作实绩的考核,及时进行了奖惩兑现。学校组织退休老同志座谈、去新校区参观;对困难教职工进行了慰问。通过这些活动,把温暖送给教职工,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

篇8:职教自我总结

1 实施背景

三峡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以其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生态等综合效益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三峡移民搬迁属世界级难题。目前, 百万移民的搬迁安置胜利完成, 移民基本实现了“安居”, 但总体上离“乐业”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移民搬迁后, 面临新的生产生活方式, 人力资本发生结构性改变, 难以适应新环境下的就业需要, 在一定程度上变成社会中的弱势和困难群体, 并随着代际传递有扩展的趋势。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三峡移民生计问题。2011年5月18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三峡后续工作规划》明确提出:在后三峡阶段, 要以“三峡库区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试验区建设为契机, 在国家加大普适性政策基础上, 重点支持移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促进移民群众就业能力提升, 实现劳动就业有着落。为实现移民稳定致富、生态屏障区人口转移创造有利条件”。

2 主要目标

2.1 预期目标

构建三级培训网络体系, 形成立体培训格局, 改善培训条件, 扩大培训受众, 创新培训方式, 加强培训管理, 提高培训质量, 实现“职教移民、职教助民、职教富民”。

2.2 创新点

构建三级培训网络体系的创新点在于政府统筹、资源整合、县域全覆盖, 完善了“专业化培训、品牌化输出、城镇化转移、社会化服务、自主化创业”五位一体的移民转移就业培训体系, 为破解国家三峡工程移民难题做出了积极贡献。

3 实施过程

3.1 整合培训资源, 组建十大培训基地, 实现六大统筹

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强力支持下, 整合教育、农业、移民、扶贫、安监、人社等部门、行业的培训资源, 在我校组建三峡移民培训基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转岗再就业培训基地、青年创业培训基地、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基地、特种行业培训基地等十大培训基地, 集中开展培训, 实现县域内培训任务、资源、经费、师资、鉴证、输出六大统筹。

3.2 建立三级培训网络体系, 实现县域全覆盖

第一级培训平台, 以巫山县职教中心和巫山职教工业园为主体, 以数字化校园和培训网络平台为载体, 为县域开展各类培训提供物质和技术支持, 使其成为全县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动力源和辐射源。

第二级培训基地, 在地理位置相对适中的官渡镇、大昌镇建立培训基地, 对江南、江北两大片区进行规模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使其成为片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核心。

第三级培训网点, 依托25个乡村、街道的中小学、成人学校、村文化活动室建立培训网点, 实现有培训需求的地方就有网点, 有网点的地方就有培训。

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体系的建立, 使培训实现县域全覆盖。

3.3 坚持四个贴近, 优化培训方式, 形成十大培训模式

坚持四个贴近。一是贴近市场。坚持市场导向, 培训引路, 按照市场用工需求实施专业培训和就业输出。二是贴近移民。通过统筹规划, 分类实施, 灵活培训时间和地点, 采取送教下乡、送课上门、工地跟班等方式帮助学员掌握技能, 方便移民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减少支出。三是贴近企业。坚持校企合作, 积极探索输出地与输入地培训就业的沟通合作机制, 变技能学习为上岗培训, 变单一培训为复合培训, 帮助移民学员培训结业即可实现上岗就业。四是贴近产业。结合巫山实际,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移民转移输出, 探索以培训专业带动产业发展之路, 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

优化培训方式。坚持用“有利于移民素质提高, 有利于移民就业, 有利于移民增收”来指导培训工作, 一是在移民技能培训中, 根据移民自身意愿和就业需求实施分层梯次培训;二是实行中介委托管理。充分发挥劳务经纪人的中介作用, 进行有效的培训组织与实施;三是根据移民培训的需要, 以校本部和重点移民乡镇为重点, 采取校本部集中培训、送课下乡, 整村推进等方式, 主动实施移民后期扶持培训、青年创业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训、农村移民城镇化转移培训、移民下岗工人技能再生培训、城镇移民职业资格培训;四是根据巫山职教园区入驻企业需要, 主动为园区企业员工开展职前、职后培训。

形成十大培训模式。一是面向初高中毕业生新生劳动力, 重点培养长期输出型劳务技师、技能人才, 形成“广东助学扶贫”“零学费入学”“初高中2.5+0.5分流”等培养模式, 实现“职教移民”。二是面向务工人员的劳务输出培训, 根据用工需求和劳务转移需要开展培训, 形成“校企无缝连接”“订单定向”“异地跟踪培训”等培训模式, 实现“职教助民”。三是面向下岗职工、行业企业职工的技能再生培训, 重点培训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人员, 形成“转岗培训”“充电提高培训”“产业结构调整培训”等培训模式, 实现“职教富民”。

3.4 规范培训过程, 保障培训质量, 实现培训就业一体化

制定三级培训网络体系实施方案、三级培训网络平台管理办法、培训服务管理制度、培训学员管理制度、培训评价制度、培训投诉处理制度等规章制度, 规范培训行为。每个培训项目都按照“调研—设置培训专业—编制培训工作方案—组织招生—编制课程培训计划—提交培训开班申请—培训方案批复—签订培训合同—组织开展培训—技能鉴定—推荐就业—档案整理—申请验收—申请拨款”的步骤进行实施。

创新组织形式, 组建移民培训项目部, 实施项目经理制;聘请社区居委会主任、村主任担任培训班班主任, 全程参与培训过程管理;建立以专业部为载体、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

坚持四个结合, 即培训内容与受众需求相结合、远程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理论指导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训时间与农闲时节相结合, 着力提高培训质量。

依托巫山县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组织培训者参加技能等级鉴定, 夯实就业基础;创办巫山县新理念人力资源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建立就业网络, 畅通就业渠道;探索出“输出式、哺乳式和自主式”三种培训就业方式, 实现培训就业一体化。

4 保障条件

4.1 组织保障

成立以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为组长, 由巫山县教委、经贸委、农委、财政局、人社局、移民局、职教工业园区管委会、职教中心为成员单位的三峡库区移民就业转移培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于职教中心, 全面实施三级培训网络体系建设。

4.2 制度保障

制定并实施《三峡库区移民就业转移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三峡库区移民就业转移培训基地建设资金管理办法》《三峡库区移民就业转移培训基地建设设备采购及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 实现规范运作, 确保了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

4.3 经费保障

1)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落实世界银行贷款, 足额配套地方资金。

2) 相关部门大力支持, 及时落实培训项目资金, 保障了培训项目顺利实施。

3) 制定学员生活补助办法, 及时发放到位, 保障了学员参培积极性。

4.4 人力保障

组建培训部, 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 聘请项目管理人员30名, 聘请行业协会管理人员、专家、技术人员以及能工巧匠80名担任培训教师。

5 主要成效与推广情况

5.1 主要成效

1) 增强了培训能力。三级培训网络的搭建, 增强了全县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的能力, 两年培训22 197人次 (其中创业培训1 238人, 致富带头人256人) , 鉴定12 530人次, 转移就业率达85%, 培育小微企业12家。

2) 提升了培训质量。坚持四个结合, 制定培训标准, 开发特色教材, 规范培训过程, 实施技能鉴定, 培育了“巫山建工”“巫山缝纫”“巫山家政”等知名劳务品牌。学校获移民培训五个主题年重庆市先进单位;连续两届获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移民职业技能大赛团体优胜奖, 个人获等级奖37项。

3) 助推了产业发展。结合县域“1+3”经济发展实际, 创新培训内容、优化培训方式, 承担实用技术和创业培训任务, 助推全县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经济格局。

构建“专业化培训、品牌化输出、城镇化转移、社会化服务、自主化创业”五位一体的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体系, 形成立体培训格局, 实现了培训县域全覆盖。

5.2 推广情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于2013年6月7日到校视察, 对我校移民培训工作经验给予肯定;三级培训网络体系先后被《中国新闻》《中国教育报》《重庆日报》、华龙网和重庆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国务院三峡办、教育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发文推广。

6 体会与思考

构建三级培训网络体系, 形成立体培训格局, 实现“职教移民、职教助民、职教富民”, 离不开上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 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协作。我们所取得的成绩, 是多方努力的结果。今后, 我们还将继续探索, 不断实践,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继续创新培训理念和模式, 力争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

摘要:巫山县职教中心在创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过程中, 开展了“三峡库区移民转移就业培训基地”特色项目建设, 构建了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体系, 形成了立体培训格局, 实现了“职教移民、职教助民、职教富民”的功能。

上一篇: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下一篇:高中数学必修5第三章不等式单元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