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学前教育文献综述

2024-05-13

外国学前教育文献综述(精选8篇)

篇1:外国学前教育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北华大学

项目名称:学前教育研究

负 责 人: 王腾云

班级:师范一班

学号:15

完成日期:2012-10-11 1

学前教育研究综述

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第一步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还是比较相对落后的。就学前教育发展史来看来说,从以前单纯的幼儿园到现在双语幼儿园的普遍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相比国外学前教育发展还是很缓慢的而且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学前教育存在幼儿培养片面化;学前教育城乡发展不均衡等。

崔方方;洪秀敏在《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区域不均衡:现状、原因与建议》提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存在区域不均衡状况,表现为中西部地区毛入园率低、幼儿教师数量和质量参差不齐等。因此,促进我国学前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应当加大学前教育的宣传力度,提升幼儿教师的待遇和准入门槛,加大政府政策及财政支持力度并适度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东北师范大学的 汪冬梅《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研究》体现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发展整个教育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陕西师范大学的 姚国辉在《中国学前教育政策史系统分析研究》也谈到中国学前教育变革的历史就是中国学前教育政策不断调整发展的历史,对中国学前教育政策发展历史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既是学前教育研究的需要,也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他把学前教育划分为三个大时期,分别为: 解放前、解放初至“文革前”和改革开放至今.针对各个时期的特点来分析学前教育政策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从他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个时期对学前教育发展状况来指导现在的学前教育发展。

司富春在《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给出了最详细的做法就是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并制定学前教育法,规范全国的学前教育活动。并指出以法律的形式约束学前教育活动,是解决我国当前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诸多突出问题,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和根本保障。在这一点上,我非常赞同。现在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既然,学前教育这么重要,为什么不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呢? 李玉峰在《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发展对我国学前教育规划实施的启示》通过对比国外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特出在这样一个启示:提高幼儿入园率,努力普及学前教育;积极发展公立幼儿园;建设高素质幼教师资队伍;逐年增加政府幼教经费投入;尽早出台学前教育法,保障各项基础工作顺利实。

吴琼;林筱彬在《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与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相比,远远落后于美国和发达国家。从这个角度看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对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从美国发展学前教育的制定政策和法规、持续投入资金、提供适宜的教育服务等方面经验看,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向应是:政府应加强投入和管理,承担起发展学前教育的主要责任;加快学前教育立法,以立法保障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关注处境不利的儿童,推进我国学前教育公平。

西北大学的王亚新在《我国学前教育的政府职能分析》主要分析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还相对缓慢,还存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还很不到位。本论文主要立足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实际,以陕西的 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为主要分析对象,运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进行了客观描述和理论分析。通过作者的进一步分析,可见政府对于学前教育的职能也很重要,我国现在学前教育的发展跟政府有很大一部分关系。

刘炎在 《对我国学前教育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兼谈我国学前教育未来发展思路》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即学前教育事业的性质是什么、政府在发展学前教育中应承担什么责任、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应如何确定、有限的学前教育公共财政资源应如何分配。在深入探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促进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建议,给我们对于学前教育未来的发展确定了思路。

我们通过研究我国学前教育现状,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给我们的启示以及对未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思路。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过去,而且能够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现在、预见未来,更好地认识学前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好地把握学前教育发展的时机。时代变了.我们今天的国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们的学前教育实际也已经发展到新的水平。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开始关注学前教育这一块领域,使我们国家的学前教育逐步向着全面化,系统化进行。

参考文献:

1.崔方方;洪秀敏《发展研究 期刊 2010-12-25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区域不均衡:现状、原因与建议》教育2.汪冬梅 《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2006-05-10 3.姚国辉《0

4.司富春.《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 中国政协2012第七期

5.李玉峰.《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发展对我国学前教育规划实施的启示》现代教育管理.期刊。2010-07-15 6.吴琼;林筱彬.《2010-11-15 7.王亚新.《

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教育探索 期刊

中国学前教育政策史系统分析研究》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08-05-1

我国学前教育的政府职能分析》 西北大学.2008-06-30 8.刘焱.《对我国学前教育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兼谈我国学前教育未来发展思路》.教育发展研究.期刊 2009-04-25 9.庞丽娟;胡娟;洪秀敏

.论学前教育的价值.2003-01-25

10.侯莉敏.我国幼儿园课程标准的演变及其启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2)11.张春霞.陈鹤琴的课程思想对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兼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教育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2002(06)12.曹能秀.究 2008-03-15 全人发展的幼儿教育——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学前教育研13.卓玛巴毛.关于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J].成功(教育)2012-02-23 14.庞丽娟;胡娟;洪秀敏15.彭俊英;高群;肖杰.研究

2011-07-01

16.王回澜..论学前教育的价值.2003-01-25

西部农村幼儿园教育效益分析与政策建议.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发展的对策.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11-30 17.施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8.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19.幼儿园教育课程指导丛书·社会.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0.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导·社会.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篇2:外国学前教育文献综述

当代外国道德教育改革综述

青少年道德水平下降、违法犯罪突出是现代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表现为思想意识倒退、违法犯罪现象突出、毒品泛滥、离家出走、自杀、性犯罪等.为改变这种状况,各国政府采取了诸如加强对道德教育的调控职能、改革道德教育内容、探索道德教育新途径、重视道德教育理论研究等措施.分析研究外国道德教育改革,能为我国德育改革提供学习经验和思路.

作 者:严正辉 作者单位:西昌师专教育系,四川西昌,615000刊 名:四川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COLLEGE OF EDUCATION年,卷(期):18(7)分类号:B82-051关键词:道德教育 青少年 违法犯罪 教育改革

篇3:审美教育文献研究综述

一、国内关于审美教育的研究

在我国, 许多美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都积极倡导美育, 把美育看作是完善和提高人的品格、实现人类自我发展的一条主要途径。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是强调寓教于乐的艺术感化作用。在《论语•泰伯》中提出:“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的著名的美育理论。荀子在《乐论》中着重探讨了“乐教”的特殊功能。他说:“夫声乐之入人心也深, 其化人也速, 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则平和而不流, 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民和齐则兵劲城固, 敌国不敢婴也, 如是, 则百姓莫不安其处, 乐其乡, 以至足其上矣。然后名声于是白, 光辉于是大, 四海之民莫不愿得以为师。是王者之始也。”又说:“君子以钟鼓道志, 以琴瑟乐心。动以干戚, 饰以羽族, 从以磐管。故其清明象天, 其广大象地, 其俯仰周旋有似于四时。故乐行而志清, 礼修而行成, 耳聪目明, 血气平和, 移风易俗, 天下皆宁, 美善相乐。荀子探讨了“乐”的艺术感染力和对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荀子认为只有善民心, 感人深, 陶冶了人的性情, 才能移风易俗, 天下皆宁, 美善相乐。我国古代先秦时期的关学著作《乐记》也十分重视音乐的情感教育。《乐记》中提出“致乐以治心”的观点, “君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 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则乐, 乐则安, 安则久, 久则天, 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 神则不怒而威。”

20世纪初到“五四”运动前后, 是我国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随着西方近代哲学、美学、教育思想的传入, 我国著名学者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等人, 也积极宣传和倡导审美教育。他们把西方审美教育思想和中国传统的审美教育思想结合起来, 作了有益的探索。梁启超首次提出“趣味教育”的概念。“趣味”在西方指人的鉴赏力, 梁启超的“趣味教育”实际上指审美教育。他进一步指出“趣味教育”是情感教育, 艺术是趣味教育的“最大利器”。王国维明确地把审美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并提, 肯定审美教育的独特价值。1906年, 他在《论教育之宗旨》中说, 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完全之人物”, “完全之人物”需“身体能力”和“精神能力”全面发展, 因此教育应分“体育”和“心育”而“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具备真善美三德”, 所以“心育”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 (即意志) 、审美教育 (即情育) 是也。他还认为审美教育的作用在于“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 以达完美之域, 一面又为德育、智育之手段。”这实际上涉及到审美教育的特殊性及与其他教育的关系。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审美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 他不仅在审美教育理论上多有建树, 而且是颇有成就的审美教育实践家。1912年, 他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 把审美教育定为新式教育的重要内容。他开办音乐、美术的专门学校, 亲自登出授课。1917年,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期间, 提出了“以审美教育代宗教”的主张, 坚决主张审美教育与宗教分离, 取而代之, 认为审美教育是自由的、进步的、普及的, 取代强制的、保守的, 有界的宗教是历史的必然, 这一主张因其强烈的民主主义色彩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外, 蔡元培还身体力行, 在北大亲自开设美学课。蔡元培还全面地论述了审美教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这些看法至今仍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通过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审美教育的研究发现:现代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首先, 整个审美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审美活动的过程, 是一个情感活动的过程。审美者就是伴随着审美感知萌发的审美情感反过来对这种感知又起了规范、导向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 审美教育充当了一个中介的作用。其次, 审美教育是以美的巨大召唤力、感染力来教育人和影响人的, 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 自觉的规范和引导审美者的行为。审美教育的力量还取决于情感的力量, 效果取决于以情感人的效果。审美教育源于受教育者情感的萌发, 也最后完成于受教育者的情感的塑造与定位。对人的情感的塑造与定位说到底就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定位。因此, 审美教育是在情感教育中最后完成的。

从上可以看出, 现代意义上的美育是指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 以艺术美和各种美的具体形态作为中介方式, 通过展示审美对象的的价值, 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 从而潜移默化的塑造人的心理活动并完善人的品格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行为。

二、文献研究述评

从国内学者对于审美教育的研究中可以看出, 国内对于审美教育非常重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 也不断的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 从而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产品。因此, 在学校教育中必须要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对学生实施必要的审美教育, 让其成为一个综合素质健全的人。

参考文献

[1]赵淑桦, 徐冶.美育基础[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6.

篇4:关于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文献综述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文献综述

学前教育——人终身发展的起点,美术教育——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的音乐、舞蹈、美术、队列操练及口语表述等基本技巧和能力,是决定教育活动开展成败的重要因素,尤其美术教育,直接影响着儿童对美的感知。有关美术能促進人发展的研究,一直是众多专家所关注和研究的。而作为人的发展之启蒙阶段的幼儿美术教育更是备受关注。从美术活动能全面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基本假定出发,心理学家们运用各种实验结果、基本原理、方法,去观察、解释美术活动的促进作用。我们尝试对学前美术教育领域内主要贡献者的观点进行归纳,并梳理其理论逻辑,进而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实质。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

1.以发展人格为基础的美术教育

以发展人格为基础的美术教育,强调美术教育的教育价值,通过美术创作促进儿童健全发展。这是工具论的倡导者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和英国美术家里德提出的。罗恩菲尔德对创造性推崇备至,里德主张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儿童人格的发展,认为儿童生来就有艺术潜能,并具有不同的表现类型,教师应按儿童的类型进行指导,以发展儿童个性。奥地利的儿童美术教育家齐塞克将注重发展儿童的创造力、注重儿童人格的发展,作为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目的。

楼必生和屠美如指出美术教育有助于一般智力和创造性的发展。美术活动中所整合的各种知识经验,所发展出来的直觉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抽象、逻辑思维起互补作用,有助于一般智慧的发展。杨黎明、刘志红、李建春和陈彤都认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不仅是智能培养,更在于通过美术教育来发展儿童自己,促进儿童完整、健康人格的发展,可以对儿童在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形成方面产生潜在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学前美术教育在人格教育方面有独特优越的功能,因为在教育情境中美术活动可以将儿童带入一个丰富多彩的美的世界,使他们从感受领悟中体验、创造中获取实现自我的潜能、智慧、价值和乐趣,获得真、善、美高尚的人格素质的熏陶和锤炼。

2.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

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主要价值在于它对个人经验的独特贡献。儿童美术能力不是自然发展的结果;美术学习由创作、批评和历史三方面构成;必须经过学习才能获得,而严格的课程设计是美术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对美术教学效果要尽力进行评价。这是本质论的提倡者艾斯纳提出的,与他观点相似的格里主张以美术学科的基本内容作为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W·迪文格内尔的观点与艾斯纳相近,格内尔倡导DBAE大纲,他曾在文章《一种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将美术作为一种学科研究的方法》中首次使用了“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The 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的术语。这一流行的教育思想简称“DBAE”。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实践研究

1.以传统的技能的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1)国外的教学方法

在古希腊时代,儿童学习美术主要在文法学校中进行,儿童模仿教师描画字母轮廓。在20世纪早期,英国美术教师史密斯他认为绘画教学要像书写一样,从基础开始,循序渐进。德国的美术教育和英国、美国的教育实践在形式上基本相同,教师示范,让儿童模仿和练习线和形。日本在明治初期,美术教育也十分重视实用功利,绘画局限于用笔描绘正确的图形。

(2)我国的教学方法

由于受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幼儿美术教育实践中最主要的方法是临摹和记忆,不能发挥幼儿创造性及自我表现的价值,重结果,轻过程,讲究功利性目的。传统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出示范画、讲解、示范。上世纪70年代风行的简笔画教学更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以培养学前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1)国外的教学方法

教育家杜威采用进步主义教学法,指出在美术课中应让儿童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认为应重视和欣赏儿童的发展过程的有限经验,因此在美术教育中教师不必提供指导,更不应干涉,他提倡培养儿童创造性的智能。卢梭、德国柯思修泰纳和齐赛尔提倡让儿童到优美的环境中去,反对临摹。视觉艺术是一种语言;艺术不以一条准则、一门学科、一些抽象的技巧,或被视为其他任何关注技巧本身的方式教幼儿。在瑞吉欧·艾米利亚学前学校,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对于还没有具备正式书写和阅读能力的幼儿,使用视觉和图像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探索和理解是很容易的。但这并不表示在幼儿使用工具、材料和图像、视觉表现方式时,不给予任何指导。在开始画画前,交流他们真实看到的事物,交流他们的想法和观察的早期经验,能为孩子的绘画和创造带来一定的好处。儿童的作品被谨慎地储存和展示,让幼儿们感受到成人对其作品的重视,激励幼儿更投入和认真地进行他们的创作。加登纳也认为,那些已经掌握了符号系统而又能不受其束缚的人,“易于获得最新鲜的概念,最原初的行动和最独特的情感组合”。幼儿园应任凭儿童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想法画画,而不是过早地教导儿童线和形的画法。

(2)我国的教学方法

朱家雄和孔起英认为,学前美术教育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和欣赏来开展。通过欣赏来培养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力,通过绘画、手工来培养审美创造能力,通过绘画、手工和欣赏来培养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在情感方面的教育,孔起英指出应通过美术教育对幼儿进行审美情感教育,重视儿童审美经验的积累,她认为技能与创造性的发展不矛盾,技能为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在个性方面的教育,刘志红、李连春和高明认为,学前儿童教育活动应从儿童个性心理发展特点入手实施美术教育,根据儿童个性发展特点因势利导,创设有利于儿童个性发展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西方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中的工具论和本质论.

[2]王洋,赵英辉.从彼此颉顽抗衡到相互借鉴发展——对工具论与本质论的评价及二者对中国美术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网络财富,2010-11-23.

[3]西方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中的工具论和本质论.

[4]苏慧红.高等学校美术教育如何作用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探索,2006-12-30.

[5]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6]林琳,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张念芸.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篇5:生命教育文献综述

生命教育是近几年来在国内越来越受重视的研究问题, 不仅理论界热衷于讨论“ 生命与教育”、“ 生命教育”、“生命化教育”的话题, 而且在实际工作中, 上海、湖南、辽宁等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颁布了有关生命教育的指导性文件, 大规模地在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短短几年, 生命教育已经在国内生根、发芽。然而, 何谓“ 生命教育 ”, 如何有效实施生命教育, 还没有形成明确一致的观点。

一、生命教育的提出

美国学者是杰·唐纳·华特士最早提出了生命教育, 于1968 年在美国加州“阿南达村”阿南达学校, 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 并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提出必须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i

我国台湾地区把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生命教育在台湾开始蓬勃发展。20世纪末香港对生命教育也予以极大关注,开办了“宗教与人生—优质生命教育的追寻”等网站,出版了《香港的生命教育》等专著,取得了一些成果。

从我国来看,近十年来的德育理论和实践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围绕生命教育的主体展开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感到教育应当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他们提出了一些生命教育的见解。上海2004年开始制定并即将出台《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这说明“生命教育”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已开始进入我国中小学校园。但是,严格意义上的生命教育的研究在我国只是刚刚起步。

二、生命教育内涵的界定

总上体说,我国的“生命教育”研究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研究者们在“生命教育”的内涵方面存在诸多分歧,未达成一致观点。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生命教育”的内涵作出了界定。

有不少研究者将“生命”定位为“教育的内容”,认为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学校生命教育是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使中小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或者,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培养的教育,从肯定、珍惜个人自我生命价值,到他人、社会乃至自然、宇宙的价值,并涉及生死尊严、信仰问题的探讨,包括生死达观教育、认

识哲学教育、情绪辅导教育、创造思考教育、多元智慧教育、终身学习教育、生活伦理教育、两性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社会公益教育、环境教育等多个方面。狭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人生观教育,教育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进而珍惜生命。ii

有的学者认为,全人的教育包括自然生命的教育、精神生命的教育和社会生命的教育。“生命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王云峰等认为,“生命教育”的核心就是“全人教育”的概念。iii

西方的研究者认为生命教育是一种身心健康的教育。生命教育的主流, 重视了解人体生理结构, 给人以生命的孕育、发展的知识, 教人以增进健康、疾病预防、面对危机的技能以及保护环境的相关知识。iv

综上所述,我认为生命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内涵是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还包括理解生命、保护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以至敬畏生命,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生命.并尊重他人的生命.进而珍惜人类所共同生存的环境。

三、生命教育的内容

有的学者把学校生命教育的内容分为“六大主题”和“四大领域”。即“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的六大领域和“生命与自我”、“生命与家庭”、“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的四大领域。v

有的学者认为,生命教育的内容应该从五个维度展开:第一, 人与自我关系的教育。第二, 人与他人关系的教育。第三, 人与社会关系的教育。第四, 人与自然关系的教育。大自然是人赖以生存的环境, 自然界的其他物种都是与人类息息相关的“ 朋友”。第五, 人与宇宙的关系教育。从终极意义上说,生命以死亡为终点。vi

有的学者研究美国的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包括:直面生命的死亡教育;珍惜生命的健康教育;尊重生命的品格教育;张扬与发展个性的个性化教育;正确对待逆境的挫折教育。vii

四、生命教育的实施

在实施途径方面,有的学者认为,香港地区的“生命教育”主要建立在“社会互动”的基础之上,即各种社会团体积极倡导,并与学校形成良好的教育互动。台湾学者张振成认为,可以按照九年一贯课程纲要,将“生命教育”的内涵融入各课程学习领域中教学,具体实施途径包括:认知的、讯息的教导;个人的、情感的经验分享。viii

有的学者认为,学校“生命教育”必须从课程、教学方式、教师素养、学生文化等方面着

力:第一,以思想教育课为主体,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第二,实施分享与体验的教学,使“生命教育”触及灵魂;第三,启发教师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智慧,实施生命化的教育;第四,遵循儿童的天性,关注儿童的生活。就其六大主题和四大领域来说实施生命教育主要通过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学科渗透,专题教育活动几种方式。ix

有的学者认为生命课程的实施, 要按九年一贯课程纲要, 将生命教育的内涵融人各课程学习领域中教学。实施的方式可分为认知的、讯息的教导以提供文章、资料、书籍或视听媒体的呈现, 向学生介绍。个人的、情感的经验分享以学生为主, 用各种经验、情绪分享的方式, 来探索生命的价值。至于实施的方法则要交互运用阅读指导法,亲身体验法,欣赏讨论法,随机教学法等,以期获致良好的教育效果。x

有的学者认为,生命教育的实施, 要树理念为先, 课程实施为主, 学科渗透为辅,课程内容由“ 四个向度” 和“ 五种取向” 组成, 课程目标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课程的实施要重学生体验和学生实践, 重学生个别差异, 注意统整和街接原则。xi

要想真正实施生命教育应该做到:

1.教育领导部门重视生命教育的实施生命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育领导部门应把生命教育的内容通过教育目的、教育方针、课程计划、课程大纲分年龄阶段按年级有针对性、系统开展。

2.强调实践在生命教育中的作用生命教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 是在现实生活中主要不是通过语言或理论,而大都是通过行为举动表现出来, 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人格的陶冶, 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因而, 生命教育是一种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 以具体的行为或举动教育人, 才能真正影响人、感化人。所以,在生命教育中, 通过课外活动进行生命教育。如小学的“生命的旋律”教学, 让学生参观产房、婴儿室、手术室、安宁病房等, 使之了解生命的起源, 体验生命的喜悦和理解生命的尊严。在初中“温馨你我他”的教学中, 则主要是通过课外活动来完成, 学校组织学生到养老院、孤儿院等机构去参观、访问。通过这些活动, 培养学生对社会及他人, 尤其是对残疾人的关心, 使他们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生命教育必须在生命活动亦即活生生的实践中进行。也就是说, 在生命教育中, 应当关注每一个生命体, 应当让每一个生命体都积极参与教育活动, 成为教育活动的动力, 成为教育活动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反之, 在生命教育中, 如果看不到鲜活的生命体, 如果剥夺鲜活生命体的参与权, 那么, 这种教育活动就会变得死气沉沉、缺乏创造性。

3.加强大、中、小学生命教育师资的培育“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生命教育在教育领域是一

个新生的事物, 没有现成的教师, 加强师资培育就成了生命教育实施的首要任务。把与大、中、小学中教授与生命教育有关科目, 如生物、健康道德、生活伦理等科目的教师, 乃至教师全体, 集中起来, 进行生命教育培训。选订甚至编写生命教育教材, 供教师们教学运用。加强生命教育师资的培育, 是大、中、小学生命教育成功的重要保证xii

4.积极开展大、中、小学生命教育研究生命教育在我国还处于萌芽阶段,在推普及的过程中, 会出现很多问题和困难, 这需要不断克服和解决, 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总结, 因此要想把生命教育得到实施和推广必须把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 才能使生命教育更具有科学性。

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重点

目前,我国学者对生命教育的提出、内涵、途径等作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探讨,但是生命教育研究仍然还处在起始阶段,对于生命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全方位探索。

一是理论上需要作艰苦的探索。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还不够坚实.需要通过古今轴线的纵横分析和中西轴线的比较研究。进一步挖掘生命教育的资源。一方面,生命、生命教育应是历久弥新的教育.可以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丰富的资源.为生命教育的研究提供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的生命教育积累了一些经验.研究和借鉴他们的生命教育研究的相关成果.对于我们实施生命教育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是要注重生命教育的实践。目前.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有待继续探索。希望通过探索.推动生命教育的改革实践。生命教育的推行、开展和实施,将会引起我国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目前,上海已经开始了生命教育的改革实验.希望这种改革能把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从而大力推进我国的生命教育。

注释 i 雷静、谢光勇:《近十年来我国生命教育综述》,《教育探索》,2005年第5期。

王学风:《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及实施途径》,《教育评论》,2001 年第6 期;蔡巍然:ii

《不可缺席的生命教育》,《中国科学教育》,2004 年第6 期;李素娟、杨洪芳:《心理健康呼唤“生命教育”》,《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4 年第7 期;杨月:《我国生命教育面面观》,《中国教师》,2005 年第2 期。

iii

iv李高峰:《国内生命教育研究述评》,《教育研究论坛》,2009年第2期。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第11期。

v侯晓明、胡修金:《学校生命教育课程的背景内涵及实施》,《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12期。

vi冯建军:《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走好人生之路》,《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第6期。

陈丹萍、刘莎:《美国青少年生命教育对我国心理辅导课程改革的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vii

2009年第5期。

viii徐秉国:《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实施特点》,《教育评论》,2006年第4期。

ix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第11期;杨乃虹、王丽:《论学校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实施策略》,《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7期。x张振成:《生命教育的本质与实施》,《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第10期。

篇6:教育文献综述

陶红、杨东平著《我国高中学生学业成就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28卷第1期。研究表明,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业成绩与父母职业、教育程度有显著相关性。在家长能够强烈影响子女成长的低幼龄阶段,家庭背景对学生学业成就的作用很明显。

林淑玲、马信行著《家庭社经背景对学前教育机会的影响及学前教育对小学学业成绩的影响》,教育与心理研究,1983年6期,P19-39。不同社经地位的儿童,其接受学前教育的年数有差别。低社经地位子弟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比高社经地位的少,这形成了教育机会上起步的不平等。

周新富著《社会阶级对子女学业成就的影响——以家庭资源为分析架构》,台湾教育社会学研究,2008年,8卷1期,P1-43。研究发现,影响学业成就最主要的变项为家庭经济成本,其次是社会阶级等背景变项。

刘笑飞,卢珂著《学生学业成绩与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相关性研究》,天中学刊,第24卷第1期,2009年2月。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家庭社会经济背景(SES)之间呈正向影响趋势,即SES指数越高,学生就越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数学成绩或语文成绩。

谭承红著《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学业成就影响的相关分析》,卫生职业教育。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学业成就有重要影响,应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林清江著《家庭文化与背景》,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集刊,1972年,14卷,P89-108。研究表明,家庭文化是一个基本的判定学生的学业成绩、职业教育抱负、以及行为的模式。学校教育的成功条件是适当的家庭文化。

黄富顺著《影响国中学生学业成就的家庭因素》,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集刊,1974年16卷P383-486。研究发现,父母的态度和对孩子教育学术成果的期望对孩子的学业成就具有重要的影响。

张新劳著《家庭因素对学生学业成就影响的调查研究》,其研究发现,家庭因素对孩子的学业成就影响在个体上的影响差异较明显。

篇7: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文献综述

【摘要】:经济结构和教育结构作为一对相互影响的因素,二者常常并行出现,本文借助经济结构和教育结构方面的探索及研究,对二词的概念进行综述,并结合自身的理解与认识,对什么是经济结构和教育结构这一问题进行解答和详细阐述,旨在更加清楚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关键词】:经济结构;教育结构

在我国,对于教育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各种研究中,许多研究者都对教育结构和经济结构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其中涉及到此方面内容的文章分为两类,一类文章研究范围只涉及到教育结构或经济结构,因此只对其中一种概念进行了解释;另一类文章则是将二者联系起来,分别解释,并进行不同角度的研究和探讨。其中,涉及到教育结构的概念探讨的硕博士论文有程方文的《论高中阶段教育结构的优化》,吴新业的《中等职业教育结构与功能》,袁安娜的《美国研究生教育结构研究》,丁继勇的《教育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研究》等,相关的小论文有麻丽娟的《高等教育结构文献综述》,傅征的《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袁岳驷、胡建忠的《论区域产业结构与教育结构的关系》。对经济结构进行探讨的硕博士论文有王兆生的《能源结构、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邢凡辉的《当代中国经济结构视域下大学生就业研究》,小论文有对二者兼有讨论的有的小论文有靳希斌的《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练小荣的《经济结构与教育结构的协同发展研究》,李能武的《论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熊卫平的《论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苏萌的《浅析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等

1关于教育结构的内涵

关于教育结构的概念,国外学者的研究重点是高等院校的课程结构,专业结构,权利结构等具体概念,很少对教育结构作直接的概括。国内学者对教育结构的定义说法虽有不同,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袁岳驷、胡建忠、李能武认为教育结构是指教育社会现象总系统中,各子系统、各部分之间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即教育纵向子系统的级与级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衔接,教育横向子系统的类与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它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方面性。简单地说,教育结构就是指教育的层次结构和类型结构。这是对教育结构概括性的说法。丁继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教育结构进行了划分,主要指教育的类别结构、程度结构、型式结构、布局结构和体制结构等。他将教育结构归结为了体系内的各种结构。袁安娜从哲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教育结构是由教育和结构组成的复合词,因此借助马克思的理论,从结构二字入手进行解释,认为结构即“系统组成要素的联系方式和相互作用形式相对稳定的形态,它由组成要素的性质、数量和要素间的联系方式、作用形式来决定。从苏萌对高等教育内涵的理解来看,她将教育结构理解为各级各类教育相互间的组合关系及其与经济等外部环境诸系统的相互关系,主要包括:层次结构“形式结构”种类结构和地区分布结构四个方面,这种理解将教育结构与经济联系在了一起,程方生与苏萌对教育结构的定义一致,但他认为教育结构的构成分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并从狭义角度对教育结构各个构成部分进行了详细阐述。傅征对对教育结构的理解分两部分,即纵向层次结构,主要指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和横向层次结构主要指构成教育结构总体系的各个部分的类别结构。

2关于经济结构的内涵

到目前为止,不管是西方经济学学术界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术界,尚未对经济结构的定义达成一致,但各种定义都体现出经济结构是指经济系统中的各个部门、地区、领域以及社会再生产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的组成和构造。并且,经济结构要体现出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制约的关系。

在李能武看来,经济结构具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经济结构,二是国民经济结构。在经济结构系统中与教育结构关系密切的有产业结构、经济技术结构、地区经济结构、投资结构、产品结构、经济体制结构、经济组织结构等。练小荣在其文章中对众多学者在经济结构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佩卢认为,经济结构是表示一个经济整体在时间和空间里具有确定位置的各种特性所表现出来的比例和关系,而潘恩强在研究经济结构时将经济结构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本经济制度,实际上就是社会生产方式;二是经济体制;三是经济结构。熊卫平认为从社会经济结构就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看,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如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及其它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结构关系。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与社会再生产各个方面的结构看,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等等。苏萌认为在熊卫平对教育结构理解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专门研究的需要来分,经济结构又可分为经济组织结构"人员结构和产品结构等。邢凡辉借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认为经济结构即生产要素在行业、地区、企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或是国民生产总量在部门、地区、企业之间的分布,生产力结构和生产关系结构有机地结合构成了国民经济结构。

综上,教育结构指教育机构总体的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及组合方式。即教育纵向系统的级与级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衔接及教育横向系统的类与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从宏观层面分,教育结构包括程度(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学制结构、布局结构和管理体制结构;从微观层面看,主要指学校的办学形式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和组织结构等。对各级教育的内部而言,又有各自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从一个地区的办学格局看,还有各级各类学校的规模及布局组成的地域结构。从狭义的角度看,比较重要的教育结构主要有这样几类:(1)教育程度(层次)结构:在我国,主要由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相互衔接的不同层次构成。(2)教育类型结构:按学制形式分类,有全日制、半日制和业余制,以及函授、广播电视学校和网络学校等构成。按教育内容分类,主要由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等类型构成。(3)教育管理体制结构:现时主要由公办、民办和私人办学等构成。

经济结构就是国民经济的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和方式,主要包括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组织结构、需求结构和地区结构。经济结构是一个由许多系统构成的多层次、多因素的复合体,有多重含义:(1)从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来考察,则主要通过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经济成分的比重和构成来表现。(2)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组成和构造考察,则包括产业结构(如一、二、三次产业的构成,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构成等)、分配结构(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及其内部的结构等)、交换结构(如价格结构、进出口结构等)、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等。(3)从所包含的范围来考察,则可分为国民经济总体结构、部门结构、地区结构,以及企业结构等。(4)

从不同角度进行专门研究的需要来考察,又可分为经济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能源结构、材料结构,等等。

篇8:教育投资理论文献综述

一、理论渊源: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成果

1.亚当·斯密 (A.Smith, 1723-1790) :现代经济学之父, 1776年完稿出版的《国富论》其核心观点之一即提出了劳动价值论, 提到劳动分工是提高效率的关键。在第一篇论劳动力增加的原因就明确了一国国民所需, 受到两种情况支配, 一是国民运用劳动的熟练程度, 二是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和不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比例。他还指出“精巧艺术和自由职业的学习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大的费用, 所以, 画家、雕刻家、律师和医生的货币报酬当然要大得多”。通过对当时欧洲各国经济制度和发展状况的调查得出了“一国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的价值, 只有两种方法, 一为增加生产性劳动者的数目, 一为增加受雇劳动者的生产力”的结论。

2.大卫·李嘉图 (D.Ricardo, 1772-1823) :大卫·李嘉图奉行经济自由主义, 他的经济学理论包括三个最主要的论点:劳动价值理论、自由贸易理论、分配理论。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817) , 本书共计六章, 而基础就是劳动价值论, 提出了劳动是创造价值并使价值增值的源泉, 论述了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对于亚当斯密提到了商品价值取决于劳动耗费的理论, 他做了更深入的阐述, 不仅包括直接劳动, 还应该包括间接劳动, 即商品的价值不仅取决于直接施于商品上的劳动, 那些为了协助这种劳动而施于器具、工具和建筑物上的劳动 (即间接劳动) 也影响着商品的价值。

二、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提出教育的重要作用

1.萨伊 (Jean Baptiste Say, 1767-1832) :法国庸俗经济学家, 具有人力资本思想的萌芽, 提出了“累积资本”的概念, 实则是对劳动价值论间接成本的认可, 他指出受过教育与培训的人的工作报酬不仅应包括劳动的一般工资, 应该还要包括培训时所垫付的资本的利息, 因为培训教育是资本投资, 科学知识是生产力的一部分。

2.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A.Marshall, 1842-1924) :新古典经济学家, 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 把教育投资提到了一个新的认识高度, 他认为经济生产要素除了土地、资本、劳动力外, 应加上教育的因素。主张最有效的投资就是教育的投资, 提出了教育投资的主体是国家。

三、核心成果: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对“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1.雅各布.明塞尔 (Jacob Mincer) :《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 (1958) 中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 并用这一理论解释个人收入差别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他把个人收入差别归因于接受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和工作中经验积累形成的人力资本差别, 并把受教育年限作为衡量人力资本投资的最重要标准, 建立了说明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之间关系的人力资本收益率模型, 建立了个人收入分析与其接受培训量之间关系的经济数学模型。明塞尔的这些研究既有理论模型, 又有资料的实证分析, 其研究结论影响到经济理论与政策制定。

2.西奥多·W·舒尔茨 (T.W.Shutlz) :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 首次明确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 被誉为人力资本之父, 他提出了除自然资源、土地, 还有其他导致经济发展的要素, 而这个要素就是人力资本。这样就能解释缘何战后国民收入的增长远大于国家投入资源的增长, 尤其是一些在战争中物质资本遭到极大破坏的国家, 如西德、日本。他在1960年出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时指出:人们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这些知识和技能就是一种资本形态, 这种资本是慎重投资的结果。

3.加里·贝克尔 (Gary.S.Becker) :人力资本理论的推动者, 其著作《人力资本》 (1964) 正式定义了“人力资本”的概念, “所有用于增加人的资源并影响其未来货币收入和消费的投资为人力资本投资”。他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突出贡献表现在对人力资本的微观经济分析上, 系统地阐述了形成人力资本的各类投资支出及产生的收益。提出教育是人力投资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还提到特殊人力资本和一般人力资本与组织的关系不同, 特殊人力资本因具有特殊的知识而成为组织资本, 如果双方关系解除, 组织需要再投资才能获得, 而一般人力资本不需要。他还提到教育是人力资本存量, 分析了正规教育的成本和收益问题, 重点讨论了在职培训的意义。研究了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

四、扩展:新增长理论、劳动经济学与教育经济学

1.新增长理论:在纵向考察各国经济的发展和横向比较各国的经济的差距的基础上, 研究知识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其代表性人物有卢卡斯 (Robert Lucas) 罗迈尔 (Paul M.Romer) 。新增长理论的贡献在于在古典的生产函数模型中加入人力资本的投入, 从而确立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地位。卢卡斯的研究成果之一就是证明了人力资本增长率与人力资本投入产出率的关系、社会平均人力资本与私人人力资本的关系, 他还提出知识是人力增长的重要因素。而罗迈尔进一步的提出专业知识和一般知识对经济增长的不同效用, 一般知识只是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专业知识能产生递增的收益。

2.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这一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效益的学科, 最开始源于对劳工问题的研究, 主要是研究劳动者的经济行为, 作为独立学科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 在60年代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的收入大于成本的理论后, 人力资本成本劳动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劳动经济学尤其提到了教育的重要, 教育投入的可测量, 如以微观主体 (个人、家庭) 作为投资者, 如何来衡量教育投资的收益率。

3.教育经济学:也是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而形成的, 是指把教育支出作为对人的长期性投资来研究其分配和收益问题的学科。厉以宁 (1984) 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在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既然是投资, 则必有收益。教育投资收益的主要分为社会直接收益、社会间接收益、个人直接收益、个人间接收益, 当然这并不包括教育投资产生的外部效益。教育投资的收益相比较其他投资而言有其特殊性, 一是间接性, 不能直接从生产过程中得到;二是滞后性, 周期超过一般投资;三是长效性, 收益期很长, 但提高了人力资本的存量, 使其在长期的经济活动中能发挥作用产生效益。在对教育投资的性质分析上, 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 教育投资应该是兼具消费性和生产性的二重性质。从消费性来看, 有的教育投资不提高生产力, 只是为了满足人的嗜好, 从生产性来看, 投资教育能提高生产力。

五、方向:知识经济对教育投资的要求

知识经济的定义来源于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6年发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 报告认为以知识为核心的新经济将改变全球经济发展的形态, 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 (Ptere F.Drucker) 就曾预言:知识将取代资本、机器、原料与劳动力等经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经济的特征体现在电脑以及网络的使用;无形资产的重要;经济全球化等, 尤其是终生学习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势所趋。由此, 教育投资、培训以及对知识的管理必然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提到知识经济对教育投资的要求, 尤其是对高等教育的投资, 因为知识经济所谓的知识其实更多的是指高新技术。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 在知识经济时代, 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高等教育的投资目的更集中在对高新科技的投入, 教育的内容更专业, 教育的模式、教育的手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识经济必然引导和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两者之间的互动性、互补性更为凸显。

六、结论

教育投资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教育投资理论与各时期经济理论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纵观看来:劳动价值论———提出“劳动者是最重要的生产力”;早期人力资本理论———明确“教育是一种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教育投资是一种存量”、“教育投资是可以测算的”。这些经典理论的发展一直到劳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专门学科的出现, 都证实了到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 教育投资无疑是最重要、收益最大的投入。教育投资的研究无论是对国家政策的制度、企业发展, 还是个人和家庭的延续, 都是最重要的决策内容。作为一名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人员, 我们不仅需要学习国内外的理论研究成果, 还需要在微观上对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进行更多有行动研究。

摘要:教育投资的概念是伴随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提出的, 本文对教育投资理论做了一个完整的文献综述, 剖析了教育投资的经济内涵, 重点是“教育投资是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重要生产因素”这一理论的发展历程, 以劳动价值论、人力资本理论、知识经济为背景。

关键词:教育投资,人力资本理论,成本收益分析

参考文献

[1]宁光杰.劳动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上一篇:物流师考试历年真题下一篇:巧用口诀记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