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班级管理案例

2024-05-09

幼儿教师班级管理案例(共9篇)

篇1:幼儿教师班级管理案例

如何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

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无论是大中小班的幼儿都要建立内在的秩序感,形成集体规范,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总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经验。

一、班级管理中要有爱心。

爱孩子,爱每一个孩子。教师无私的,公正的爱每一个孩子,才有利于形成善于与幼儿交往的能力,才能更合理的对幼儿实施教育。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对幼儿充满爱心。在我从教的十几年的班级管理中,有无数爱的实例,说明里这一点。

我们不难看到,孩子需要爱,班级管理工作更离不开爱。在工作中我们心中要时时心中有爱,用爱这一无可代替的教育手段拉近幼儿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使孩子感到老师的可亲可敬,从而热爱老师。

二、班级管理工作要严。

严,一是对老师要严格遵守幼儿园的一切规章制度,二是对培养幼儿常规要严格管理,一丝不苟。

幼儿园的规章制度涉及了幼儿园工作的方方面面,它规范着每一位教师的言行,是幼儿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作为幼儿园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应无条件的遵守。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应该以身作则,严格按制度办事,自觉严守“不串岗、不离岗、不脱岗”“不体罚幼儿”等工作纪律,认真学习现代化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我们教师遵章守法换来的不仅仅是工作顺利,而且还有孩子们的喜爱和家长的信任。

对于集体而言与幼儿园的规章制度的作用大同小异,那就是幼儿一日生活常规了,它规范着幼儿的言行,体现在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良好的一日常规是班级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没有一个好的班级常规,孩子们就会像一盘散沙,抓不住,聚不拢,班级工作出现混乱局面,教育活动将无法开展。因此在抓幼儿常规管理上要求严格。对孩子的要求坚持一贯,不朝令夕改,严格管理。孩子们会逐渐明白了该怎么做,不该这么做,常规不仅仅被幼儿接受而且渐渐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班级管理工作要细

幼儿园的班集体就像一个大家庭,几十个孩子都要老师来负责,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细心、细心、再细心,细心的关注每一个幼儿,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关注幼儿生活中的一切细节。也就是说,在有幼儿一日生活中细心的老师会时时处处站在为幼儿负责的高度,细心观察幼儿的表现,即使发现和消除不安全因素,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确保幼儿的安全,对待班级工作要事事细心,时时细心。例如走路时怎么样保证幼儿的安全?细心的老师会告诉孩子不拉手跑,手不能插裤兜里、抬起头,慢慢走。(班级管理)游戏活动时检查孩子的鞋带有没有系好或鞋穿反的情况,看似小事,其实不小,如果孩子绊倒摔伤了怎么办,只要细心去观察,使有可能出现的隐患彻底消除。

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细的程度,不仅关系着幼儿的安全,还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声誉,体现着师德教风。因为只有对孩子充满爱的教师,她才会对工作事事细心,对孩子时时关心。

作为一名班级管理者,只要勇挑重担,认真负责的工作责任心,加上一个密切合作,团结向上的教师集体,班级管理工作一定会稳步扎实的开展。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健康活泼的成长!

篇2:幼儿教师班级管理案例

3月10日—3月12日,山东省幼儿园班级管理实务与教师专业提升研讨会在济南百花剧院举行,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的董旭花教授就幼儿园班级管理问题与思考向来自全省各地的幼教工作者做了深入的剖析,淄博市直机关第三幼儿园的几位同行也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做法,现将主要内容及体会整理如下:

一、班级管理的核心目标

有效的班级管理应该能帮助幼儿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最好的社会人。

二、反思班级管理的误区

不是教师太惟我独尊下的孩子如机器人般大多数孩子个性被压抑,就是教师管理不到位引起的班级混乱不堪。

三、有效的班级管理从哪儿来

1、了解幼儿,对幼儿需要保持敏感

作为老师,要了解幼儿心理特点,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教育管理。要知道,小孩子是好游戏、好模仿、好奇心大、喜欢成功、喜欢野外生活、喜欢合群和得到称赞的,还要知道家庭生活经验、饥饿困倦、疲累、需要关注、感官刺激缺乏或过量、缺乏交往技巧、渴望加入团体而被拒绝等等因素是会影响幼儿情绪和行为的。老师应该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一旦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

2、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良好的关系胜过任何教育。教师要有足够的爱和宽容悦纳幼儿,要能积极应对幼儿的恼人行为,教育幼儿从错误中学习,对幼儿要有耐心,同时要让自己保持情绪的稳定和生活的平衡,不要带着负面情绪进活动室。比如和家人闹了不愉快,和路人怄气,和家长生气,和领导同事闹别扭,还有女人每月中那些特殊的日子……想发怒的时候离开孩子一会儿(当然要有另一个老师看护孩子),甚至去趟厕所或倒杯水转移一下即将爆发的“情绪”,让激动之火暂时熄灭,让沸腾热血冷却一下。对待孩子如此,对待家长,对待领导同事,对待自己的家人,也可采用此法。学会控制自己,不让自己丧失理智,努力建立良好的关系,尽量不要对立,这是非常重要的。

3、建立班级规则,帮助幼儿坚守规则

老师应该让幼儿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由与规则是对立而统一的,只有人人遵守规则,才能让人人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比如遵守交通信号灯规则。如果一个人打破规则放任自己所谓的自由,就会破环、限制、影响很多人的通行自由,甚至给他人和自己造成不可预知的伤害。所以教师要告诉幼儿必须遵守六条基本规则:①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②别人的东西不可以随便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③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④幼儿园里的玩具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⑤不可以随便打扰别人。⑥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别人道歉。这六条规则其实是建立了最基本的社会化的秩序。老师们要智慧地帮助幼儿遵守这些规则:①示范说明。②在游戏、学习、生活等各种活动中反复练习,提高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能力。③有效设计和利用简单的规则标识。④巧妙利用幼儿影响幼儿。⑤尽可能采用分组活动,减少拥挤和等待时间。同时,教师要注意表扬、奖励的灵活运用:表扬具体,指向幼儿良好的行为;幼儿已经形成习惯,就无需表扬和奖励;避免表扬成为教师权利控制的工具;避免对其他幼儿形成压力和伤害;不滥用,尽可能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形式灵活,多样,选择幼儿喜爱的;(班级管理)态度真诚,避免形式化和敷衍。老师们更要注意批评、惩罚的灵活运用:不滥用,坚决不体罚;教师情绪应平和而严肃;即时进行,不要算“总账”;事先和幼儿商量惩罚的实施;最好使用自然结果惩罚;惩罚之后要让幼儿学会适宜的行为;讲道理是必须的,但不必“苦口婆心”;对事不对人,不随意给幼儿贴标签。

4、有效应对个别幼儿的行为问题

个别幼儿的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欺负与暴力、争抢玩具、不遵守秩序和规则三方面,采取的措施应注意教孩子学会:理解公平、公正;用语言表达需要或者情绪;轮流、协商和等待;维护自己的权益;控制自己激烈的负面情绪;寻求关注和帮助;倾听和理解别人的感受;参与同伴游戏或发起游戏。

5、积极预防,避免幼儿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的发生

对问题,要有预见性,事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前备课讲究备教材、备学生、背教法,是很有道理的。不吃透教材,不了解孩子,就难以确定最佳的方法,方法不对或不妥当,就完不成任务,甚至出问题。

因此,作为老师必须注意四点:①布置合理的活动室环境,不宜太空旷,也不宜太拥挤;玩具和材料要充足,因为孩子之间的冲突有90%以上是由所有物而引发的;创设一个安静、不受干扰的独立空间。②要制定稳定、有序、合理的一日生活,流程科学,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怎么做,怎么做才能做好,师生都要一清二楚,并努力形成习惯。③要有幼儿参与的、执行良好的班级常规。④教师良好的榜样和对幼儿积极地接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幼儿,父母和老师就是最直接的榜样。

6、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用环境教育孩子,以文“化”人。

老师应积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把班级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并能和孩子、其他老师和谐相处,努力让班级成为师生向往的地方。

老师们可以试着从十件小事做起:①孩子入园,老师主动向孩子问好并给孩子一个拥抱。②对没入园又没请假的孩子主动打电话询问一下情况,表示出对孩子的关爱。③观察幼儿衣着是否合适,提醒增减衣服。④每天至少与两名幼儿单独交流。⑤活动前准备好教学具。⑥建立班级或个人博客,增加积累,增强交流。⑦下班不急于回家,想想还有什么要做的。⑧每天给孩子读或者讲好听的故事。⑨离园时把个别孩子情况及时反映给家长。⑩休息或下班回家,坚持读书学习。

7、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爱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把孩子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来看待。努力给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的童年。

8、让教室的环境干净,舒适,有序,安全,创设家的感觉。

9、把家长当作帮手,千万不要成为对手

真诚对待每一位家长,不和家长对立;了解孩子每一位家长的情况,建立档案,让班里的每一位老师都熟知每一个孩子每一位家长的基本情况,尤其是性格情况,做到知己知彼,因材施教,因人制宜;学习沟通艺术,理解家长,宽容家长,感动家长,向优秀的销售员学习,即使解决不了“上帝”提出的问题,但也能让“上帝”高兴地离开,切忌把一般问题激化、扩大化,或者不动脑筋直接推向领导——那是让家长告你的状。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和形象,把家长化为自己的帮手,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为班级服务。良好的关系能让家长扩大对你的宣扬,也可以原谅你工作中偶尔的失误,这是你积累的无形的财富,甚至惠及家人。

篇3:幼儿教师班级管理案例

那么,让孩子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是不是意味着老师就可以撒手不管?我们老师要在尊重、相信、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他们共同参与班级各项工作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学会“自治”。

一、民主协商,让每一个孩子参与班规的制定

陶行知先生说“学生自治,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守法。”

关于“立法”,陶行知先生认为“有时候学生自己共同所立的法,比学校里所立的更加近情,更加易行,而这种法律的力量,也更加深入人心。”因为孩子们自己制订的规章,“大家既然都有切肤的关系,所定的办法,更易或更能合乎实在情形了。”所以,在孩子们刚从中班升入大班时,我便和他们一起商讨管理班级的办法,并就班级里的方方面面制订了一系列的新班规。他们还通过自己手中的画笔,为教室、盥洗室、午睡室等都画了相应的标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鼓励孩子们自己去想、去讨论、去尝试。

一旦制订了“班规”就需要大家共同遵守这就是“守法”。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都比较容易接受和遵守这些经过自己参与制订的班规。

二、搭建平台,让每一个孩子参与班级的管理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应该“为学生预备种种机会,使学生能够大家组织起来,养成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1. 设立“小老师”的职务

根据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我们可以在幼儿园大班班级管理中, 充分利用“小老师”角色的作用,不仅能锻炼幼儿的管理能力, 强化幼儿的自律意识,发挥幼儿的个性特长, 而且能有效提高班级的管理效率。

考虑到每个孩子都有当管理者的欲望,为了使幼儿经常能感受到做管理者的乐趣,班上除了有管理班级纪律的“小老师”外,还有负责检查幼儿玩具收拾情况的“小老师”,检查孩子们喝水排队、饭前洗手的“小老师”,监督午睡时脱衣服、摆放鞋子情况的“小老师”等。“小老师”们的职务给幼儿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管理平台。

2. 创设管理角色轮流制

幼儿担任了一定时间的某个领导角色,他们总是好奇尝试其他的领导角色,所以班上建立了管理角色轮流制,这样的管理角色互换,有利于他们认同感的形成,他们可以通过担任其他朋友的角色,进行换位思考,感受其中的困难与乐趣,从而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行为,这也是他们学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对他们的终身都是有益的。

三、营造氛围,让每一个孩子成为班级的主人

参与事务治理的学生越是广泛,就“愈宜学生共同负责,愈宜学生共同自治”。陶行知认为,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到同学们的自治实践活动中,易于得到同学的帮助和切磋,再加上老师的指导,即使一时疏忽犯了错误,也会容易改良纠正。参与是学生自治训练的良方之一。作为教师,我们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努力做到尊重、信任每一个孩子,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引导每一个孩子参与到“自治”的队伍中来。

关注、尊重每一个孩子是教师的天职。作为教师,心中要有一轮太阳,要把阳光洒向每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民主气氛。只有给孩子以民主,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孩子的个性不同,采取的方法措施也应不一样。因为,他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得到班集体的认可。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自觉加入到班集体管理工作中来。比如,以往我们的小组长大都由那些聪明伶俐、乖巧懂事的孩子来担任,使得大部分表现平平或纪律不够好的幼儿失去了锻炼的机会,产生了自暴自弃的心理,非常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民主精神和自主管理意识。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采用小组长轮流当的办法,让每个孩子都可以尝试管理的苦和乐。

篇4:幼儿班级管理精细化

一、以对幼儿广博的爱心,创造教师与幼儿间的和谐

教师与幼儿是教育过程中两个最主要的要素,二者之间关系如何,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的成与败。只有在二者之间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方有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其能力,并能促进教师与幼儿共同的身心健康,而建立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是教师必须不断地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状况,信任和理解孩子,对他们一视同仁,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幼儿,防止情绪和行为偏激,从而在二者之间建立交流互动的平等关系,这不仅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品格,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广博的爱心。俗话说:“爱自己的孩子容易,爱别人的孩子难;爱漂亮的孩子容易,爱丑陋的孩子难;爱聪明的孩子容易,爱愚笨的孩子难。”要做到对每一位孩子平等施爱,确非易事,但要达到教师与幼儿间的和谐,我们必须做到博爱。教师只有具有广博无私的爱,才能与幼儿建立起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塑造出一个平等互爱,健康向上的班级风貌。

二、以对琐事足够的细心,创造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和谐

教师与家长之间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到保教质量。设想一位对你冷眼相视,尽找毛病的家长肯定会使你反感和不快,也会影响到你对其孩子的教育。要在教师与家长之间创造和谐,需要做到两点:一是站在家长的角度上对待他的孩子,二是不要忽视家长向你提出的任何一个要求和建议,不要因为都是一些琐事而不认真对待。最好建立一个记事本,将每一天家长的交代都记录下来,然后逐条解决。

曾经有一位家长,送孩子时面色不悦,将孩子送到老师手中转身就走,开始我们很纳闷,马上反思自己的工作,想来想去问题找到了:前几天,家长向我们反映孩子爱破鼻子,让我们提醒孩子多喝水,我们当时答应了下来,因为没有记录,就忘记了家长的提醒,家长一定认为我们根本不关心他的孩子,所以不高兴。我们便及时约这位家长进行沟通、道歉,说明原因,家长这才释然,表示理解。答应的事没有做到,显得教师没有责任心,容易失去家长对教师的信任。

为了把家长的嘱咐能随时挂在心上,我们便建立了记事本。所以在家长交代的琐事上一定要细心,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从而保证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和谐。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只要具备了对幼儿广博的爱心,对琐事有足够的细心,对班级事务做到处处用心,就能创造出和谐,使教师、幼儿、家长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这样,班级工作才能在和中求稳,稳中求胜,从而把班级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作者单位 山东省高密市夏庄幼

篇5:幼儿教师班级管理实习总结

一、对幼儿进行班级管理,爱与夸奖最重要。

托尔斯泰曾说:“如果教师把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多么的重要,而幼儿感受到老师“爱”的最直接方式就是——老师的夸奖!本着这个原则,在对小一班的班级管理实习工作中,我在班上开展了“把爱心小兔带回家”的活动。

实习的第一周是见习周。我首先听取了幼儿园指导老师给我介绍的幼儿园情况和对教师的要求,听取了小一班原班老师给我介绍的班上幼儿情况,也见习了小一班老师给幼儿组织的一日活动情况。在实习第一周,我了解到:这个班的幼儿比较好动,平时纪律较差,班上的孩子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甚至责骂,家长们对于这种情况也颇有微言,认为班上老师管理不力。面对这种情况,我该如何管理好这个班呢?是采取原来班上老师的一贯做法——批评教育?甚至罚站、罚蹲?还是另外想个最好的办法来改变这种局面呢?而最好的方法又该如何去做呢?哪几天,我脑袋里一直回旋着这些问题,我总在想:假如我是孩子,我最希望得到老师什么?假如是我的孩子,我最希望老师怎样做?思索的结果,我想,这或许就是答案——爱与夸奖。我决定就这答案来尝试改变当前的局面,于是,在又一轮的思索后,一个想法在我脑中出现了。

实习的第二周,按计划该由我开展小一班的班级管理工作了。这周星期一的班会课上,我微笑着拿出了一个手制小白兔,并模仿着小兔的动作及语气对小朋友说:“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一只神奇兔吗?我呀!可以听到人在心里说的话?小朋友们你们相信吗?”小朋友们都瞪大了好奇的双眼看着这只“神奇兔”。这时“神奇兔”又说话啦:“小朋友要是不相信,我现在就来听听*老师的心里在说什么,好吗?”这时小朋友的兴趣可完全被调动起来啦,他们齐声说:“好!”“神奇兔”来到我的胸口听了听,然后神秘的说:“呀!小朋友,*老师心里在说——我最爱小朋友啦,最不喜欢做的事情是批评小朋友,如果以后哪位小朋友在哪一方面表现得有进步了,比如上课比以前认真啦,或者不打架啦,*老师就会送给他一份“爱的礼物”!”“爱-的-礼-物?”

“是什么呀?”小朋友纷纷议论开啦。这时我拿出了我提前预备好的,用各种不同颜色bb纸做成的小兔贴纸,对小朋友说;“爱的礼物就是*老师亲手做的,哪里也买不到的,哪个老师也没有的小兔贴纸,这小兔贴纸以后听到*老师最爱哪位小朋友,它就会跟谁回家,还会送这位小朋友红花贴在我们的红花台上。到时候我们来比比看,小兔最喜欢跟谁回家,谁的红花最多,*老师最爱哪一位小朋友,好不好?”小朋友涨红了小脸直嚷到:“好!”

这“爱的活动”在小一班开展以后,我仔细地观察每位小朋友的表现和他们的变化,如我所盼望的,情况果然渐渐好转了:经常打架的**逐渐减少了打架的次数,上课爱讲话的**上课也变得专心了,连最麻烦的**也在这爱心小兔贴纸的威力下得到了根本的改变。**是个调皮小朋友,上手工课,他喜欢拿剪刀去偷偷剪旁边小朋友的衣服;上画画课,他喜欢用蜡笔直接在桌子上画画;吃饭时,他把他碗里的饭偷偷倒到别人的碗里……,这样一位小朋友真的让老师伤透了脑筋。每当**一回幼儿园,我就抓住一切时机来表示对**的“爱”:“哇,**,你今天真帅,*老师喜欢你!”“**,今天你做操时不拉小朋友裤子啦,我又喜欢你多一点啦!”“**,你今天午睡有进步,小兔也跟我说好爱你,今天要跟你回家”……,“越来越喜欢**的结果”就是:他的“麻烦事”一件件减少了,终于有一天,他的妈妈特意来到幼儿园,就近期**的可喜变化来对我这位实习老师表示了感谢。

这一次活动使我明白到,老师对小朋友的教育管理是无穷无尽的,我们必须本着一颗孜孜不倦的心来从事这一份工作,而在这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我们对孩子的爱与夸奖。

二、对幼儿进行班级管理活动要有创新精神,要勇于突破,敢于创新,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管理的需要。

在平时教育管理孩子时,我们许多人不喜欢动脑子,喜欢遵循惯例,将平时一些老办法套用。作为刚实习没有经验的新老师,我也总是套用原来老师的旧方法。

用铃鼓敲着开始上课,这是幼儿园的惯例。有一次上音乐课,我像往常一样,敲打着铃鼓,试图让小朋友安静下来,但单调的铃声让幼儿感到一点儿也不新鲜了,小朋友肆无忌惮,吵闹声依旧。音乐课就要开始了,怎么办呢?

突然,我的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办法,决定用这个新的办法作为幼儿安静下来的“镇静剂”尝试一下:我边拍着手中的铃鼓,边唱着“找朋友”这一首歌,并用铃鼓拍一下坐得端正的小朋友,对其唱到:“你是我的好朋友!”哈,这一招果然奏效,小朋友用新奇的眼光看着我,很快的安静下来,我也很快的由“找朋友”这一首歌开始了那一天的音乐活动。

从这件事上,我慢慢体会到,任何事情并无定性,有一些事情一直是这样做,但并不意味着这是最好的,我们要敢于突破,勇于创新,这才是我们这一代年轻教育管理者所应具备的精神。

三、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在对小一班进行班级管理之外,我也对其他班级老师的管理作了细心的观察,觉得这间幼儿园真的不愧为**市鼎鼎有名的幼儿园,这里的老师在管理幼儿时都有她们一套属于自己的好方法,这足以让我学习的心应接不暇,学习的脚步更是不能停下来。但在这期间我也发现了实习幼儿园老师管理幼儿时的一个不太好的现象——老师们对孩子的要求过于严格,这多少给幼儿形成一股压力。比如有一次,一个班上的一个女孩子在练习新早操时,由于没按老师的要求站好位置,就让老师狠狠的批评了一顿。或许对孩子严格要求是一件好事情,但我想,我们作为老师也要认识到我们的教育对象还是个几岁孩子这个事实,在教育管理中不能过于急进,而是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来。

在实习期间,我在小一班的班级管理中获得的心得体会有:

第一、老师的思想道德素质、行为习惯都是幼儿学习的直接典范,我们必须从这两方面严格约束自己。

第二、在管理幼儿时,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思想,对待幼儿要做到“多表扬,少批评,多赞扬,少责骂”,要用自己的爱心,尽量发掘小朋友的优点。

第三、教育管理活动要有创新精神,要勇于突破,敢于创新,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管理的需要。

第四、对孩子的教育管理中,触觉要敏锐,要随时随地抓住时机适时教育孩子,并做好教育记录。

实习在紧张而又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啦,回顾在**幼儿园实习的这六个星期,我知道我是尽了我的所有努力,但尽力不一定就可以说取得了完满的成功,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这是我在以后真正进行教育管理工作中需努力改进的:

第一、怕破坏师生关系,还不敢理直气壮的对小朋友提出我的要求,这会为日后教育管理小朋友带来困难;

第二、欠缺经验,还要在以后的真正教育管理工作中去累积经验,探索教育管理小朋友的真理;

第三、与家长进行的积极沟通与联系,这也是教育管理好小朋友重要的一方面,但我在这方面还做得不够,在以后的真正工作中必须在这方面加以改进。

范文网【】

第四、还不能及时将小朋友的进步反馈给家长,这会挫败小朋友的自信心。

但我相信,只要我勇敢的迈出了为师的人生第一步,接下来的每一步将会更加坚定。一滴汗水,一级台阶,一分耕耘,一成秋色,我的生命会因孩子们的欢笑而永远年轻、永远美丽!

篇6:幼儿教师班级管理工作总结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50名幼儿,男孩26名,女孩24名,其中有19名新生。新生旧生年龄差别大,个体差异也存在较大差距。总体来说,大部分孩子回园后生活自理能力有较大进步,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很多,但由于新生插班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情绪焦虑,部分旧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因此开学后一段时间幼儿生活学习方面的常规还没有很好地形成,到中期才渐渐稳定下来。

二、教研工作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分析本班孩子情况,根据《纲要》和教材要求,认真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准备好每一次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我们注重发挥班级的环境作用,定期更换班级的主题墙内容,为孩子开辟动手的小天地,充分利用班级的小栏目、小角区,使他们有动手动脑的场所。我们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初步的学习能力。通过教师一年的努力,他们对幼儿园的各项活动都充满了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类教学活动,喜欢参与操作性较强的活动,如美工活动,音乐活动等,并能学习用普通话进行简单的表达和交流,大部分幼儿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对自己动手操作进行的探索活动和表演活动充满了兴趣和热情,乐于勇敢地在集体面前发言和表演。幼儿在兴趣爱好的驱动下,积极参与各项娱乐表演活动。

一个学期下来,我们先后完成了3个主题活动,“花儿朵朵”、“我爱我家”、“夏天到”三个主题,幼儿了解了不同的季节,初步感知不同季节环境的不同变化,也萌发了爱护环境,喜爱自己家庭的情感,这些都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帮助他们获得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另外,我们还尝试把音乐作为班级的特色教学。小班时期,我们把“歌唱”作为音乐活动的重点和出发点。为了保证每节课的质量,首先,我们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轻松的氛围,让幼儿有一个愉快的心情参与。其次,我们认真备课,设计好每个活动,通过各种教育手段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小班教学内容以游戏为主。因此,在很多音乐活动中我们都融入了“游戏”的元素。如歌唱活动《迷路的小花鸭》,提供图谱,引导幼儿尝试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让幼儿扮演“迷路的小花鸭”,萌发幼儿的同情心,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再如,音乐游戏《找小猫》,游戏贯穿歌曲始终,教师、幼儿分别扮演“猫妈妈”,其他幼儿扮演“小猫”,在“躲”、“藏”“找”的不断循环中,幼儿理解了歌词,熟悉了歌曲,也掌握了游戏的要求,感受了音乐的快乐等。

总之,在所有教学过程中,我们都努力成为孩子学习活动中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我们把“课”当成“游戏”上,把“游戏”当成“课”来做,从而来调动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吸引他们学习的注意力。

三、家长工作

学期的家长工作与上学期相比又再上了一个新台阶。因为经过了上学期,在老师的积极鼓励下,本班大部分的家长都比较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而且对老师能给予充分的信任,这给我们开展各项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我班老师与家长们共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家长也积极配合班级工作。如:根据每月主题的更新,我们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相关的图片和材料,并给幼儿丰富相关的知识。在组织各种活动时家长也提供支持,我们老师、阿姨也及时将活动开展及幼儿的情况与家长交流,使得家园合作能同步、一致地进行。

本学期我们召开了家长会,并在平时及时与家长电话交流反馈幼儿的情况,增进家园的沟通与理解,每天利用幼儿入园、离园的时间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园在家情况。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对于没入园的幼儿也及时打电话了解情况。我们也建立了“家园互动”及时地传递幼儿在园信息,也及时地反馈幼儿在园的表现及老师的评语。

我们陆续开展了“三八妇女节”、“国际劳动节”、“端午节”、“六一”儿童节等,引导幼儿感受节日的热闹氛围。

另外,幼儿园很多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家长们动手为孩子们提供教育资源,因此我们更注重各项活动开展的质量,只有让家长们真切地体会到了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以后,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对我们开展教学活动需要提供的资源给予大力的支持。开学初,许多家长就参与到我们区角活动教玩具的制作中来,幼儿的户外活动也因此变得更加精彩。另外,主题的开展与更换,也少不了家长的配合支持,很多家长都对教师的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如“花儿朵朵”单元里很多家长为孩子们提供春天里不同的花,如“迎春花”、“水仙花”、“兰花”等;在健康活动“夹亮片”中,孙炜翔的妈妈主动提供镊子,使所有幼儿都能够动手进行操作,锻炼小手肌肉群的发展。

篇7:幼儿教师班级管理案例

做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每天都和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只要和幼儿打交道,最能打开局面的就是“情”,而班级的管理中,“情”更应是始终贯穿其中的主线。我觉得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要有:爱心、细心、真心,而且要用心。

一、对幼儿要有爱心、细心。

对孩子多一份赞美。对于幼儿来说,能得到老师的赞美,就如同吃到一

颗甜甜的糖果一样开心,所以面对幼儿,我们要多用正面、积极、恰当的语言来肯定并赞美他们在学习、生活方面的良好表现,这是一种最简单的爱的表达方式。如:“聪聪你真棒!会自己穿鞋子了。”“丁竹的小手可能干了,看他捏的蜗牛真好看。”教师的一句贴切的赞美语言可以使孩子保持一天或几天的良好情绪,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细心呵护,关心孩子的生活细节。我们面对的是年龄很小的孩子,特别是小班的孩子,在幼儿园他们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生活困难,这时他们需要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我们在工作中若能注意观察孩子,主动接近孩子,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并给予及时的帮助,就能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让他们对老师产生信任并保持愉快的心情。如:刚入园的孩子,不会穿衣服、鞋子,我们帮助他们穿;睡觉的时候,我们帮他们盖好被子,午睡起床后,给孩子梳好辫子等,这些虽是非常琐碎而繁杂的细节照顾,可是却最能让孩子体验到教师慈母般的爱

3、用微笑、拥抱、眼神来滋润孩子的心田。老师的微笑是鼓励﹑是赞许,是宽容。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老师的微笑能增加他的信心,帮助他克服困难;当孩子获得成功﹑做了好事时,老师的微笑使他觉得获得认同,倍加高兴;而当他们不小心犯错时,老师的微笑又能减轻他们的恐惧感和心理压力。

二、对家长要有真心。

1、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现在,家庭都是一个独苗苗,有些父母老怕孩子在幼儿园不习惯,会吃亏,对老师总是不信任,我们要“以心换心”真心与家长交朋友。在平时的工作中,孩子的衣服穿反了、鞋子穿反了等,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引起家长对我们工作的不信任和不放心。我们班级的三位保教人员齐心合力,把家长的小事当成一件大事来做,一分辛苦一分收获,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满意程度提高了,彼此的关系也亲近了。

2、以平等谦虚的态度和家长对话。

一个班级管理工作的成功与否,还要看教师的家长工作做的是否到位。因为家长是幼儿园与社会联系的桥梁,是窗口,是宣传栏。因此,对家长的要做到热情周到,要真诚接待每位家长,笑迎家长,笑送家长。早晨,孩子入园时,要走上前去主动与家长打招呼,并热情拥抱每一个孩子,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情绪,下午孩子离园时,要主动告诉家长孩子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学习情况。家长有错也要敢于提出,同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平时及时沟通共同切磋育儿经验。我相信只要老师能热诚地接待家长,每位家长都会满意而来,满意而归。

三、对班级事务要处处用心。

班内教师之间的关系是班级顺畅的基础,其关系是否和谐、配合是否默契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的好坏,也将影响幼儿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发展。教师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补位是和谐相处的关键。保教人员相互信任,相互帮助是和谐的关键,在相处中必须做到“真诚”二字。保教人员的关系和谐,就会营造一个宽松的,愉悦的工作环境。如: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能坦诚对待同班保教人员,而同班保教人员也都能积极地配合班主任做好工作,保育员能认真协助教师开展好每一次的教学活动,照顾好每一个幼儿,认真完成各项清洁工作。班级事务杂而乱,仅凭一个人孤军奋战,根本无法完成任务,只有班内人员团结互助,方能顺利完成各项工作。

篇8:教师文化与班级管理风格关系探析

1. 教师文化

人们普遍认为, 教师文化是教师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它包括一个学校内教师团体所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习惯以及行为规范等, 代表着学校的文化状况, 是学校精神的体现。由于教师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不同的生理条件, 其必然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质, 即拥有个体特殊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道德意识和行为方式等。本文所指的教师文化是一种教师的个体文化, 它与教师群体文化的最大差别在于个体文化的个性化, 即教师个体文化浓烈地表现出其文化负荷体的个人特征和人格特点。诚然, 在班级管理中, 教师群体文化与个体文化是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但由于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特殊作用, 有必要将班主任的个体文化从教师群体文化中独立出来, 以揭示班级管理行为背后那只看不见的文化之手, 正是这只看不见的文化之手, 使得班级管理呈现出千差万别、各具特色的管理风格。

2. 班级管理风格

在我国, 对班级管理风格的界定, 同样也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笔者认为班级管理风格指的是教师在其个体文化及管理哲学思想影响下, 在带领班级学生为实现班级发展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作风、格调及行为模式。在这里, 我们按照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不同, 把班级管理风格分为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等三种类型。一般来说, 班级管理者的文化特质及管理理念的不同, 必然会导致班级管理风格上的差异。多年的教育实践也表明, 班级的管理风格植根于班级管理者的文化中, 也就是说, 不同教师所具有的文化特质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班级管理风格上的差异。影响教师班级管理风格形成的因素有很多, 如教师个人的人格特质、教师的专业知能的水准、教师群体文化、性別差异、楷模学习、经验的累积、成长团体的激励、外界的压力、時代的趋势、政策的导向等。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地作用在教师个体身上, 就构成了千差万别的教师个体文化。

二、教师文化对班级管理风格的影响

1. 教师的教育信念是班级管理的基石

教育信念是指教师自己选择、确认并信奉的有关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思想、观点、理论及假设。对教师来说, 教育信念是教师生活中重要的精神向导。教育信念是一种文化, 教师不容易意识到和报告出, 它常常作为一种无意识的先验假设引领和指导着教师的教育行为, 对教师的班级管理风格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有完整的教育信念, 在班级管理中就会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导致民主型的班级管理;反之, 教师的教育信念缺失、动摇或瓦解, 不仅会导致教师精神失落, 也会造成教育实践中的许多失误, 专制型、放任型的班级管理风格就很容易形成。

2. 教师的专业精神是班级管理的动力

教师的专业精神贯穿着教育活动的始终, 支撑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是教师投入到班级管理的动力。具有执着专业精神的教师, 会淡泊名利, 不为个人利益斤斤计较, 会自觉地把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事业;他们会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生和班级管理, 把关爱学生当成自己全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基本出发点, 会感动和激发学生的良心和智慧, 尽心尽力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而教师专业精神的缺失会使教师产生消极懈怠情绪, 把教育工作仅仅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或可以应付与敷衍的例行公事, 表现在班级管理上就是缺乏对学生的理解与爱的感情、缺乏对班级的投入与奉献精神、缺乏自省与自律、缺乏自我提高与发展的意识, 缺乏创新精神与能力。由此带来的是放任型的班级管理作风。

3. 教师的能力素质是班级管理的保障

教师的能力尤其是教师的管理能力如何, 直接影响到班级管理的质量, 决定班级建设和发展的成败。美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家班尼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在教师从事的一切任务中, 没有比管理技巧更为重要的了。”缺乏班级管理经验和能力的教师, 只能按书本所教的管理理念、方式方法去管理班级, 其结果常常是班级秩序混乱散漫、师生关系矛盾冲突、班级气氛紧张压抑, 从而加重教师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 严重影响教师对班级管理的热情, 导致班级管理的放任自流。而具有较强管理能力的教师不仅对班级管理充满信心和热情, 而且讲究管理的方法, 强调班级秩序的建立, 班级管理以人为本, 把学生当作班级的主人, 注重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民主型的班级管理风格自然形成。所以, 教师能力素质的高低决定班级管理的质量。

三、塑造良好的教师文化, 提升教师的班级管理水平

教师文化的形成是个动态或持续发展的过程, 其发展受社会、学校、教师个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但学校、教师个人无疑是影响教师文化形成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1. 从学校管理层面, 优化教师文化

学校管理者要重视教师文化的培育。首先, 管理者要树立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 教师管理要以人为本。教师文化是一种以教师为本的发展战略, 塑造教师文化应该把教师置于学校管理的最高位置, 视教师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关注的是教师、教师的需要及教师的发展, 在管理过程中, 学校管理者应采取各种手段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挖掘教师的潜能, 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性, 以教师为核心, 对教师实施人文关怀, 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个人的发展。其次, 要注重培育教师文化自觉的意识和能力。教育通过文化传承造就人性, 培育新人, 教育者的职责就在于以其所感悟和领会到的教育智慧与力量去启迪学习者的心智。教师应对自己群体的文化状态、自己所处的学校环境的文化状态、民族的传统文化结构和心理结构及其社会发展的趋势了然于胸, 有意识地根据社会发展趋势选择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文化内容, 并且结合实际状况改造自身, 使外在的先进文化内化为优秀的个性品质, 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使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现代化。再次, 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系统中最具权威性的因素, 它规定着学校文化整体的性质, 是学校教育教学得以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成熟的学校制度文化营造的是民主、和谐、合作、奋进的氛围, 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能够使教师增强自我发展的专业情意, 激发出潜能、激情, 朝着理想境界不断地努力奋斗。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主要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确保制度的优质生成。学校制度的生成要充分完善, 合理合法, 符合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 简单易懂, 可操作性强, 便于理解执行;二是确保制度的高效执行。学校制度文化建设能否到位, 主要取决于制度执行是否落实。通过制度执行, 促进“文本化”制度文化向“人化”制度文化的迁移, 并在执行过程中, 不断地检验和修正制度, 使其不断得到完善, 从而真正发挥出制度激励人、鼓舞人的作用。

2. 从教师的主体层面, 提升个人的文化品性

班级风格的形成是教师自身素质修养在班级的延伸和展现。教师自身修养决定他的班级管理水平, 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学识水平、个性气质、业余爱好、思想观念等直接影响其班级管理风格。对教师而言, 形成何种班级管理风格, 取决于他们自己的选择, 学校只是对他们的选择提供一定的条件。因此, 教师要形成有效的班级管理风格, 必须从自身出发, 加强品性修养, 提升自己的素质及人格魅力。首先,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不断学习, 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能水平。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是教师管理班级的关键, 只有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才能顺利完成班级管理的目标。教师职业的特点及学习化社会的到来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加深对自身专业及相关学科的钻研, 加强教育科学、心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习, 加快教育理论、观念与技术的吸纳和更新, 使自己的从教行为更适应学生的学习。只有这样, 才能赢得学生对你的信任、尊重和爱戴, 在班级管理中才能树立起真正的教师威信。其次, 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专业道德水平。教师的专业道德集中地体现在教师的责任心、爱心等方面, 班级管理需要爱和责任。有爱心和责任心的教师, 会认真研究和把握班上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差异;会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和选择, 并对其因势利导;会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并善于从学生的种种表现中发掘其中蕴藏的“亮点”、“骄点”, 并及时加以鼓励、赞美;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班主任在某种程度上是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印记, 影响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并最终影响班级建设和发展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邬志辉.教师教育理念现代化及其转化中介.东北师大学报 (哲社版) , 2000 (3) .

篇9:优化班级管理 转变教师角色

一、创建良好的班风,做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作为组织者,教师要使自己的班级成为文明团结、积极向上、有亲和力的班集体。教师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信条,帮助学生制定适合学生个人的学习生活目标。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天中都知道“我是谁,我要做怎样的人,我应该做什么”。使学生每天的生活都目标明确、充实有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律能力,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教师要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以伙伴、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往,与他们建立民主、平等、互助的关系,焕发亲和友善的人文精神,创造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以及来自班集体的温暖。英语课堂上,我设计了读出单词,得到好吃的水果(卡片)的练习。同学都争先恐后的读着所学的单词,得到了想要的水果(卡片)。练习快要结束时,一直没有举手的小瑞同学竟然哭了起来。询问原因,他说:“我不会读草莓这个单词,但是,我想要……呜呜……”我连忙说:“是这样啊,怎么办呢?直接把草莓(卡片)送给你呢,不符合游戏规则;看着你伤心,大家也很难过,这样吧同学们,我们来实施“爱心圆梦”吧,如果有十个人能帮助小瑞同学读出这个单词,老师就送给他草莓(卡片)。我先报名……”同学们也纷纷举起了他们的小手,小瑞同学如愿得到了草莓(卡片)。他说:“老师,我记住了,草莓是strawberry,thank you my friends……”小瑞又流泪了,但我知道,这一次他的眼泪不是在诉说焦急与无奈,而是在倾诉喜悦、温暖与鼓舞。

二、培养创新意识,做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求教师以所教学科为载体,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获得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过程,学生参与教学成为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的主体,是保证教学获得成功和创新意识得以培养的基本途径,而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就要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根据学情加以指导,是学生有目的、有层次、有实效地学、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察、思考、探索,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联想、转换、组合及迁移。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是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教师要充分发挥民主,在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中对学生点拨学习方法、开启思维和智慧,是学生成为积极、乐观、不断进取、有创新精神的人。

三、为人师表,做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在思想上、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我在我校200名学生中做了这样的调查:“某老师在校内教育学生要衣着整洁得体,讲文明、讲礼貌,做品学兼优的人。”生活中某老师个人穿着暴露、爱说脏话、刻薄自私。你认为这样的老师对你的教导你会信服吗?结果显示:答“会”的占百分之零点五;“绝对不会”的占百分之九十一点五,可以考虑的占百分之八。可以看出教师若不重视自身思想品德修养,在言行上出现双重人格,学生对教师关于做人的教诲就难以信服,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在言、行、举止、学各方面做学生学习的榜样,做优秀的“平等中的首席”,摒弃站在讲台上俯视学生的教者的身份,走到学生中间成为“意见的倾听者、善意的提醒者、资料的提供者”;在学习活动中与学生相互合作,各尽所能,各有所长,与学生共同进步。

上一篇:池州市政务信息网下一篇:建筑雨季施工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