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6s管理

2024-04-21

幼儿园班级6s管理(共9篇)

篇1:幼儿园班级6s管理

“6S”班级管理实施方案

总则参照幼儿园6S标准化管理,结合各班实际情况特制定幼儿园6S 推进实施方案。从早上入园、晨检、早餐、盥洗、入厕、早点、区域活动、集教、户外活动、午餐、午睡、起床、游戏、晚餐、离园等每一个环节进行自我检查。对物品要常整理,对教师和幼儿的行为要常规范。

一、活动室整洁有序、布局合理

1、班级的卫生、物品的排放要随手整理,多余的东西不要留、墙面上零散东西不要乱贴,活动室不但要整洁有序,墙面创设要既美观又有教育意义,体现主题思想并能够根据主题的进展及时更换。

2、活动区的设置要合理,动静有序,保持干净卫生,区域里面的材料分门别类摆放。所有的物品用图片、图形、颜色等作为标记,方便拿取。

3、活动区材料投放的改变。

①活动区材料要有目的地进行整理,哪些是本学期或本月针对幼儿发展水平所需的,按计划来投放;②材料、玩具的选择要适合幼儿手部小肌肉的操作,排除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东西;③物品摆放目视化,(用颜色进行管理就是目视管理)大量使用各种颜色进行区分现场、物品、设备状态等信息,每种教师投放在活动区的材料或玩具要让幼儿一眼便知道它的操作方法,并减少因物品过多堆放而影响幼儿专注操作、探索的干扰:○4幼儿已经掌握或没有兴趣的玩具或操作材料,要立即进行调整或换除。

4、培养有序的意识,养成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

○1通过物品摆放、活动区材料的调整,让孩子们从活动现场的视觉感官上就建立一种秩序感,无论是自己的鞋子、书包,班级中的玩具、成长档案、工具材料等,孩子们从小班起就能根据照片、图标提示,自己取拿、归放,不会造成混乱;喝水、洗手、入厕的时候,孩子常出现争先恐后的现象,老师就在以上的区域用图示的方式设立“等待区”,一条线或一个圆点,让孩子学习等待;在阳台上,为了解决孩子们在排队和换鞋子的时候出现的队伍拥挤、椅子凌乱等问题,老师就以红色(女孩子)和兰色(男孩子)的线条设立“排队区”、“换鞋区”等,让孩子懂得按序排队和摆放椅子,使班级形成有序的生活氛围。

材料可采用鞋盒、塑料筐装,但是要有名称。如玩具:雪花片。另外鞋盒和桌面的图案要统一吻合,就是拼图,如两个半圆和上就是整园。○2教师通过变换角色来考虑幼儿的需求,“整理”掉一些成人要求的“条例”,孩子们的常规要求就不再让他们觉得束缚和难以达到;③常规培养是“永无止境”的一项工作,教师要在提出要求后,及时的辅导和监督,否则要求会变成空口号。教师应加大平时的观察,争取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好的行为转化成习惯,减少坏的方面的负影响。

二、教师上班前6S

(1)更换工作服。(2)室内通风、打扫室内卫生。

(3)检查安全隐患。

(4)填写记录表。

(5)摆放好当天的活动材料及教具。

(6)做好迎接孩子入园的准备。

三、教师下班前5S:

(1)婴幼儿的药品、衣物、物品清理、检查是否整洁、卫生、数量足够。婴幼儿的仪容是否干净、衣服有无打湿或者污秽。

(2)活动室各类物品、玩具、桌椅是否归类。

(3)教师小结,交流当天班级情况,准备第二天教学玩具。

(4)垃圾收否倒掉。

(5)电源、窗户是否切断、关闭好。

四、婴幼儿离园前5S:(1)玩具物品要带回。

(2)学习整理自己的衣物。(3)学习清洁自己仪容仪表。(4)学习整理书包、桌椅。(5)耐心等候家长到来。

篇2:幼儿园班级6s管理

完成了第一天的理论学习,接下来就是动手操作了,要想把6S实施起来,真的是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一个班级十五名教师,我们首先进行了分工,把任务划分好,这样每组有了目标和方向做起来会更容易一些。教室被划分为七个区域两个人一组:美工区、建构区、音乐区、娃娃家、图书区、盥洗室、桌椅以及衣架。大家分好任务后,就开始忙碌起来了!

我和曹老师一组,划分的区域为建构区,建构区多为孩子们的积木、桌面操作材料、玩具等物品,它们都被堆积在筐筐里,未区分、组别和颜色。先要整理和整顿,把孩子们经常玩的玩具留下来,合理利用空间,进行标记区分。

6S的实施原则为定点、定容、定量。留下来的桌面操作玩具和积木要把位置地点定下来,这样孩子们取用玩具,结束后能够按位置及时送回原位。定点,我们商量过后用的材料为红色的立体小圆点,可是材料的取用忽视了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不方便孩子们的取用,最后改为边线组筐,这样孩子们一看就能明白玩具筐放置的位置。说做就做,马上行动起来。定容和定量,把筐里的玩具进行区域划分分为四个位置分别放置不同颜色的积木,孩子们拆完玩具,区分颜色送回,最后在筐上和边线前粘贴上筐里玩具的图片就完成了操作。结束之后,了解其他组的学习任务,讨论沟通更利于孩子们操作的方法。

盥洗室,孩子们如厕的位置,将孩子们的便池前贴上防水胶带固定,这样孩子们既能够知道自己的站位还不容易将排泄物弄到便池外。另外把手纸的长短用箭头标记上长短,这样孩子们更容易知道拉臭臭时所用手纸的多少。

美工区,美工区的材料最为丰富,水彩笔、水粉笔、超轻黏土、水粉颜料、蜡笔等等,这些都需要分组进行,每一组请一位小朋友取用这样既方便了老师更节约了孩子们的时间,老师们为这些材料盛放的容器多为废旧材料奶粉桶、八宝粥罐头、泡沫地垫、鞋盒等等,将这些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一个个美美的放材料的盒子就出来了。

音乐区,音乐区有很多的乐曲,铃鼓、响板等一些乐器,乐器的存放则需要一个简单的泡沫地垫就可以了,利用地垫边沿的齿线,一个贴一个放置,既节省空间又收取便利。

娃娃家里的的娃娃们玩偶们则可以挂起来,这样地面的位置孩子们能够充分利用进行区域游戏活动了。

篇3:幼儿园班级6s管理

一、观察背景

幼儿在小班阶段, 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 每次画画或数学操作都要老师铺桌布, 发放材料, 收取材料等, 感觉操作活动的过程, 过于混乱, 存在时间的隐性浪费, 幼儿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但从幼儿开展通向数学的经验来看, 幼儿有自主管理的能力, 比如, 每次收放学具, 与同伴合作等。幼儿进入中班, 在自主管理方面有了很大提升的空间, 可以尝试从区域设置、日常教学等多方面, 提高幼儿参与6S自主管理的能力, 让幼儿真正成为班级小主人, 并将这种有秩序的行为方式, 迁移到自己的家庭生活中等。

观察实录1:

第一次开始游戏时, 孩子们在一种自由的状态下拿取区域牌, 但由于人数较多, 幼儿出现了哄抢的现象, 插卡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有的孩子在一个格子里插入了多个区域牌, 出现了重复现象, 有的孩子把照片插在了益智区, 却选择了美工区的材料, 区域选择不明确, 在交换游戏时, 我发现表演区的人数较多, 幼儿参与区域游戏的秩序还不是太好。

经过一阶段的调整和游戏经验的积累, 我观察到幼儿参与区域游戏的秩序有了明显的好转, 比如在选择区域牌时, 我们按照小组轮流的方式, 比如, 这一次是绿色组先选择, 下一次红色组先选择, 这样就给了孩子均等的机会, 能让每个孩子都有优先选择区域的机会。在区域牌的使用上, 幼儿也明确了基本的规则, 并通过区域游戏的空间设置, 给幼儿提供了固定的区域场所, 明确了某个区域的游戏空间, 避免了区域的混淆和材料的混合等。在交换区域时, 我们应用了音乐的参与, 并在表演区设置了一名管理员, 经过几次自主管理之后, 幼儿也减少了争抢的现象。

观察分析1:

1.创设区域管理的环境。在每个不同的区域, 我们都通过和幼儿一起讨论, 绘制了区域规则牌, 幼儿通过图文并茂的规则牌, 直观地了解了参与区域的注意事项和方式方法, 每个筐子上的对应图片, 让幼儿明确了区域材料的放置点, 创设了幼儿自主管理的外部条件。

2.建立区域游戏的秩序。秩序的建立, 需要通过多次的尝试和磨合后, 才能让幼儿了解区域游戏的内涵, 真正建立良好的游戏秩序, 区域牌的设置、区域牌的拿取、区域规则的建立、区域交换的管理, 其实就是在多方面建立幼儿参与6S自主管理的秩序, 提高了幼儿自主管理的能力。

3.内化幼儿自主的管理。通过建立了良好的秩序, 就能让幼儿在参与游戏中, 体验到自主管理的成就感, 如, 表演区小小管理员, 就是让幼儿“管理”幼儿, 从不同的层面促进了幼儿个体能力的发展。

观察实录2:

学期初, 我们就在幼儿的操作活动, 逐渐融入了“6S管理”的理念和“小小管理员”的制度。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标记, 如, 红色1号、绿色1号等, 根据小组的颜色和不同的号码, 幼儿都有了自己的不同标记, 从刚开始的教师绘制到现在的幼儿绘制, 逐渐放手, 不断提高了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小小管理员”要负责拿取绘画的蜡笔和记号笔, 合作铺桌布、收取桌布等, 从孩子们的分工与合作, 我看到了孩子的无限可能。

观察分析2:

1.隐形浪费or自主管理。在操作活动中, 准备材料和收取材料有很大的学问, 如何利用好这短短的几分钟, 是将它隐形浪费掉, 还是充分利用它, 提高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 需要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情况, 不断探索、不断提高。

2.教师主导or幼儿主体。从幼儿参与自我管理的过程来看, 幼儿充满了参与的愿望, 几乎每个孩子都很愿意帮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也很愿意表现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充满了成就感, 也充满了喜悦。

3.虎头蛇尾or持之以恒。从我班幼儿参与管理的过程来看, 幼儿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看着他们将蜡笔、记号笔和桌布, 整理的整整齐齐, 我不得不说, 孩子们的管理能力正在得到充分的彰显和提高。

二、观察措施:

1.环境创设为基础。环境创设是一切开展6S管理的基础, 通过多次学习和领导的指导, 我们在创设6S环境时, 也开始考虑美观与实用, 不同的年龄段也有不同的特点, 如中班幼儿已经从直观形象性思维向逻辑抽象性思维过渡, 我班采用的标记就是不同数量的动物匹配, 既形象又有一定的思维练习。线条的区域创设, 也从显性逐渐向隐性过渡, 既不影响物品排放的外观, 又让幼儿学会有秩序的摆放。

2.教师创新为主线。6S的环境创设是固定的, 但是, 从中可以体现出教师的观点和理念, 每周一本6S管理书籍的学习, 也激发了我们不同的灵感, 增强了管理的水平, 如何结合幼儿游戏和学习的需求, 在班级活动中融入6S管理的价值, 是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的结果。学习是永无止境的, 更何况6S管理的理念是第一次走进幼儿园、走进教师的日常管理, 我还需要多学习、多思考, 多与搭班老师共同合作、创造出适合本班幼儿的6S管理模式。

篇4:班级管理中运用6s管理实践

目前职业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往往会出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高,有下降的趋势,而且还有一个问题是管理难;另一个是培养的毕业生走上工作不能够很快的适应企业要求的熟练工人,难以融入企业的管理,不能实现“无缝对接”。职业院校作为一个为企业培养技术工人的主要地方,不仅肩负着培养学生掌握高级能,同时也担负着学生的素质教育。因此,职业教育是否能直接的引入企业的管理模式,根据企业的要求去培养学生是一个值得去探讨的问题。

为此,在班级管理中引进了企业管理模式中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为主题的班级“6S”教育管理,作为对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个新尝试。“6S”管理起源于日本企业广泛推行的“5S”管理。“5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和素养(shitsuke)这5个词的缩写。因为这5个词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5S”,后来加入安全(safe),因此把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素养和安全为内容的活动,称为“6S”管理。

“6S”管理的对象是现场,它对生产现场或办公现场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与实施细则,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要求。“6S”管理的核心和精髓是素养,如果没有师生队伍素养的相应提高,“6S”活动就难以开展和坚持下去。下面就如何推行“6S”管理的工作方法做些粗浅的探讨和分析。

一、实施“6S”管理的流程

组织学习,提高认识:在学生中广泛开展“6S”管理,班主任编写了《“6S”规程》,通俗易懂的介绍了“6S”的定义、目的、效用,推行步骤及措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充分利用主题班会、网络、qq群,组织同学们学习和讨论,在此基础上组织了主题演讲比赛,通过活动,使学生深刻理解“6S”的内涵,提高实行“6S”管理的认识。

强化实践,持之以恒:在日常的学习和宿舍生活中,要求同学们多思考、勤实践,并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断规范自己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班委联合起草了班级“6S”实施细则及岗位责任制,并每日检查、自省,促使“6S”活动从口头形式走向参与其中,最后向习惯自然演变,为实现学生生与企业的“无缝链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根据“6S”的要求,在班级和宿舍管理中,注重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有较强的团队精神、严格的时间观念、优秀的身体素质等。

卫生习惯:倡导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在“6S”实施过程中全班同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室干净、整洁、有序,为学习提供了一个优雅的生活情境。同时提升了自身的修养,养成现代化大生产所要求的遵章守纪、严谨认真的做事习惯,这将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送给学生的一段非常精彩的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種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从日常点滴开始播种好习惯。记住,好习惯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

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核心是协同合作,通过运用“6S”管理,使全班同学形成更高的向心力、凝聚力,并进而保证班级的高效率运转。在完成6S目标时全班同学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每位同学都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完成任务目标,形成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

现代企业十分需要有团队精神员工。在“6S”管理中,要重视学生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活动中加以培养和提高,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需要。

时间纪律观念:严格的时间纪律观念是现代人重要品质之一,也是现代企业十分重视的一个要求。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经常看到学生迟到、早退现象,这说明我们的学生还没有形成一个很强的时间纪律观念,迟到、早退几分钟认为无关紧要,殊不知长此以往,将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针对这些现象,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利用我校毕业生中的反面典型加以劝诫和引导;2、利用班级黑板报加大宣传;3、围绕“守时”召开一次主题班会;4、通过 “6S”管理实施细则强化管理、引导。

通过管理、引导,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遵守时间纪律的重要性,自觉地与自己的未来联系在一起,从而克服时间概念淡薄的缺点。

总之,班级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安全”为主题的 “6S”教育管理模式的理念和方法只是一种尝试,真正要做好一个班级的高绩效管理,我们还应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对“6S”管理不断的改进、补充和完善、持之以恒实施下去,使之制度化、规范化。从学生的角度去管理学生,用管理者的角度去积极引导教育学生,一个好的管理者不仅自身有一个博大的爱心,还要有宽容的胸怀,充满活力的激情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动力、高度的责任心,对每一个你所管辖的学生负责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当然还要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的终生学习的动力。因此,班级管理要能达到高绩效班级的管理目标,可以运用“6S”管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素养和道德品质,使学生今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能够很快适应企业的管理要求,达到学校教育与企业管理的“无缝链接”。

(作者单位:济宁技师学院)

姜坤,1981年,男,济宁技师学院,讲师,机械工程系机修技师教研室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学位,研究方向:现代加工技术、机械维修与装配。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崇文大道3166号济宁市技师学院 邮编:272000

篇5:幼儿园6s管理教学反思

在园所的6S管理中,“安全”推动着6S管理里前5个“S”的运作。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入、离园可谓是重中之重,入园时,家长一定要将孩子送入老师的手中;离 园时,老师一定要准确地将孩子送入家长(监护人)的手中,确保入、离园的安全。 6S管理不是知识,不是技术,而是应该做的事。

对幼儿园来说,6S管理是一种态度,是有执行力的 文化;对管理者来说,6S管理是基本能力,是管理的根本;对教师来说,6S管理是事业上的成就, 是工作的意义和乐趣。 6S管理不仅是一种现场管理,也是一种行为管理。园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持续完善制度, 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特色。

只有把6S管理理念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并做到长期坚持自上而下地去落实,才能实 现良性循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孩子和家长提供更 优质的幼儿教育服务。

篇6:幼儿园班级6s管理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026-02

幼儿园工作由于其特殊性,不仅对要幼儿进行保教管理,还要对幼儿进行一日三餐午睡的管理。因此,日常用品项目繁多杂乱:储物间里有各班废弃的玩教具、老师们总是感觉柜子不够用、教室里各个台面上经常有随意摆放的物品、每周都进行卫生大检查,可卫生工作依然不能保持……面对上级部门的临时检查时,还需要动员全体人员进行大扫除。这些常见的现象,极大地降低了幼儿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影响了教师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也有着负面的消极作用。

针对幼儿园管理常见的问题,6S管理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改善“良方”。可以说,提高保教质量――教师是关键;提高教师素质――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是关键;提高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要从推行6s管理法开始。

(一)6S管理法的来源

所谓的6S管理法,是集中6个环境管理步骤的概念。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这管理6步骤的英文字母第一个字都是S,因此,称其为“6S”。它是源自于日本的一种管理方法。1955年,日本企业对工作现场提出了整理、整顿2S,后来因管理水平的提高陆续增加了后3个S,从而形成了目前广泛推动的6S架构。也将6S活动从原来的品质环境扩展到安全、行动、卫生、效率、品质及成本管理等诸多方面。

(二)关于6S管理法的认识误区

提起6S管理法,不明所以的人总是避之惟恐不及,因为,在传统的认识中,人们对6S管理法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误区1――6S管理就是打扫卫生、折腾人。这类人群,简单把6S管理看成是机械式地环境卫生管理,没有深入地去发现其对人的素养、习惯所带来的影响;误区2――6S就是框框条条死规矩。还有一部分人,他们只了解6S给员工带来的规章制度上的约束,而忽略了这些制度的灵活变通,以及制度为环境、工作效率带来的变化。实质上,从6S管理法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体验到,6S管理法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幼儿园形象的提升、资源的节约、安全的保障以及效率、品质的提升,更能够带动全体员工提升自身归属感。教职工在简洁、明亮的工作环境中找到尊严和成就感,以此来带动其继续改善的意愿,并能对自己的工作付出爱心与耐心。

(三)如何将6S管理法应用于幼儿园管理

步骤一:整理

整理,即按照标准区;分开必要的和不必要的物品,对不必要的物品进行处理。其目的是,腾出空间;减少误用、误送;营造清爽工作环境。

步骤二:整顿

整顿,即:将必要的物品按需要量、分门别类、依规定的位置放置,并摆放整齐,加以标识。该步骤的实施既可以避免寻找时浪费时间,物品摆放一目了然,也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它是杜绝浪费的开始,高效率的基础,也是6S管理应用中至关重要的。整顿时应遵守以下原则:

1.规定放置场所:所有物品都应在最便捷、美观的基础上,寻找最合适的放置场所。

2.确定放置容量:放置物品应考虑现场空间的大小,搬运难易程度、使用频率的多少等,减少摆放使用率低的物品。

3.规定放置方法:确定放置方法应考虑的几个方面:简单、易行;取拿方便。

步骤三:清扫

清扫,顾名思义就是清除工作场所的脏污(灰尘、污垢、异物等),并防止脏污的再发生,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

步骤四:清洁

清洁,就是将前面3S(整理、整顿、清扫)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及维持,意即“标准化”。要作到标准化,就应形成制度,定期检查评比。

步骤五:素养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的实施都有一个通过规范的流程培养教职工良好的工作习惯,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革除马虎之心,养成凡事认真的习惯。当然,6S的实施不仅影响的是教职工的素养,更在无形中对孩子的品德、习惯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步骤六:安全

幼儿园的所有的工作都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从近些年媒体报道中常见的幼儿园安全事故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师管理不到位及环境存在安全隐患。从6S角度实施角度,就能够从源头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避免孩子装伤、跌倒。首先,应清理不必要的物品;其次,各班合理考虑幼儿坐、站、活动的场所,定点定位;注意班级物品摆放高度合理,最后,还应教给幼儿认识幼儿园的每个角落、每个标志、学习保护自己的方法。

(四)巧用方法,打造环保整洁6S环境

在幼儿园的环境管理中,除了常见的行迹管理法、图线标识法、文字标签法、照片标识法、连线标识法等方法外,还有一些小窍门,能使环境看起来更加整洁美观。

1.巧用收纳工具,更加简洁

可利用现成的收纳工具,将各中不同大小的物品分类整理:如收纳箱、收纳筒、收纳盒、收纳罐等。较大的收纳箱可用于整理较大的物件。

2.采取措施,互相监督

6S管理的运用中,互相监督是极其重要的。可以运用红牌作战法、定点摄影法等,对存在问题的环境给予张贴红牌,要求整改。对于有较大改善的环境位置,给予定点摄影,将杂乱的旧环境与整理后的新环境给予对比,激发教职工更大的改善热情。

3.用心发现,废旧物品巧收纳

篇7:幼儿园班级6s管理

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无论是大中小班的幼儿都要建立内在的秩序感,形成集体规范,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总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经验。

一、班级管理中要有爱心。

爱孩子,爱每一个孩子。教师无私的,公正的爱每一个孩子,才有利于形成善于与幼儿交往的能力,才能更合理的对幼儿实施教育。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对幼儿充满爱心。在我从教的十几年的班级管理中,有无数爱的实例,说明里这一点。

我们不难看到,孩子需要爱,班级管理工作更离不开爱。在工作中我们心中要时时心中有爱,用爱这一无可代替的教育手段拉近幼儿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使孩子感到老师的可亲可敬,从而热爱老师。

二、班级管理工作要严。

严,一是对老师要严格遵守幼儿园的一切规章制度,二是对培养幼儿常规要严格管理,一丝不苟。

幼儿园的规章制度涉及了幼儿园工作的方方面面,它规范着每一位教师的言行,是幼儿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作为幼儿园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应无条件的遵守。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应该以身作则,严格按制度办事,自觉严守“不串岗、不离岗、不脱岗”“不体罚幼儿”等工作纪律,认真学习现代化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我们教师遵章守法换来的不仅仅是工作顺利,而且还有孩子们的喜爱和家长的信任。

对于集体而言与幼儿园的规章制度的作用大同小异,那就是幼儿一日生活常规了,它规范着幼儿的言行,体现在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良好的一日常规是班级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没有一个好的班级常规,孩子们就会像一盘散沙,抓不住,聚不拢,班级工作出现混乱局面,教育活动将无法开展。因此在抓幼儿常规管理上要求严格。对孩子的要求坚持一贯,不朝令夕改,严格管理。孩子们会逐渐明白了该怎么做,不该这么做,常规不仅仅被幼儿接受而且渐渐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班级管理工作要细

幼儿园的班集体就像一个大家庭,几十个孩子都要老师来负责,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细心、细心、再细心,细心的关注每一个幼儿,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关注幼儿生活中的一切细节。也就是说,在有幼儿一日生活中细心的老师会时时处处站在为幼儿负责的高度,细心观察幼儿的表现,即使发现和消除不安全因素,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确保幼儿的安全,对待班级工作要事事细心,时时细心。例如走路时怎么样保证幼儿的安全?细心的老师会告诉孩子不拉手跑,手不能插裤兜里、抬起头,慢慢走。(班级管理)游戏活动时检查孩子的鞋带有没有系好或鞋穿反的情况,看似小事,其实不小,如果孩子绊倒摔伤了怎么办,只要细心去观察,使有可能出现的隐患彻底消除。

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细的程度,不仅关系着幼儿的安全,还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声誉,体现着师德教风。因为只有对孩子充满爱的教师,她才会对工作事事细心,对孩子时时关心。

篇8:幼儿园班级6s管理

关键词:6S班级管理模式,班级文化,主题班会,理念

班级文化, 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指的是课堂的硬件配备、环境布置等, 制度文化指的是班级的纪律、卫生、考勤制度等, 精神文化则包括班级内部形成的价值观念、奋斗目标、行为方式、集体舆论和人际关系等。概而言之, 班级文化的实质, 就是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引领下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是班级整体风貌的重要体现。为了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软性约束作用和强大的激励功能, 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运用“6S班级管理模式”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性工作, 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

一、“6S”管理模式简介

“6S”是源自日本企业的一种现代管理理念, 其主要内容可归纳为整理 (SEIRI) 、整顿 (SEITON) 、清扫 (SEISO) 、清洁 (SEIKETSU) 、素养 (SHITSUKE) 和安全 (SECURITY) 六个方面, 其目标是为企业创造整洁、优美的工作环境, 使企业的生产秩序、生产安全、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都得到切实的保证。“6S管理”提倡从小事做起, 通过做好每一个细节来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 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后来, 该理念被逐步拓展延伸到教育领域, 由此衍生而来的“6S班级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 获得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致好评。

二、“6S”管理理念下班级文化的创建

1.整理、整顿———从教室空间的科学布置到班级物质文化的有效构建

所谓整理, 原指对工作场所中的物品进行分门别类, 将必需的物品保留下来, 不必要的则予以清除, 以便腾出空间、减少堆积;整顿, 强调的是“物归原处”, 加上标识, 做到有条不紊、一目了然, 以便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所需之物, 减少时间损耗, 提高工作效率。对班级文化的创设而言, 整理和整顿的理念主要应用于物质文化的建设中, 其目标是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一个洁净优雅的学习环境, 这对于学习任务特别繁重的高三学生来说无疑更为重要。然而, 笔者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 不少高三学生甚至班主任的头脑中都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认识:高三只要狠抓学习就可以了, 生活、行为上的要求都可以降低。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 学生惯于我行我素, 班级纪律日益松散, 学习用品摆放凌乱, 教材试卷堆积如山。如果任由这些负面现象积少成多, 甚至成为主流, 就必然会造成学生做事严谨性的降低, 其学业成绩也会随之受到影响。为此, 笔者在连续三年的高三班主任生涯中, 一直要求学生增强自身的主人翁意识, 关注各项生活细节, 尽快改正不良行为习惯, 为创建良好的班级学习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具体的做法是:第一步, 宣传发动。利用主题班会, 向学生渗透“6S”思想, 同时, 强调高三课室环境布置的重要性, 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带来的严重危害。第二步, 明确要求。一是“教室总体布置”, 班主任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 适当参考学生的意见, 绘制一幅详细的教室布局平面图, 设计好讲台课桌、班训标语、学科园地、目标墙、图书角的分布格局, 使之疏密合理、错落有致;规定好清洁工具的摆放位置以及各小组的大件物品 (如书箱等) 的存放地点, 做到各归其位、整齐划一;遥控器、麦克风等由专人负责保管, 如有遗失则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二是“个人物品保管”, 要求学生对书籍和其他物品进行一次全面的“盘点”, 将之划分为“必要”和“不必要”两大类, 对于“必要”的物品又可细分为“十分常用”、“偶尔用”、“不常用”等小类别, 并贴上醒目的标记;整理教辅资料时, 可购买不同规格的燕尾夹、文件夹和各种颜色的标签、书签, 对各科试卷 (包括大型模拟考、课堂训练、周末小测等) 分门别类, 然后配以封面、加以装订, 以便日后查找;严格限制课桌上书籍与杂物的数量, 以保证学生拥有足够的书写空间和开阔的视野。第三步, 付诸实施。要求每位学生在离开自己的座位时要立即把桌子整理干净, 书本放归原处, 桌椅拉回原位;值日生每天要做到“两检”, 即在早读前和晚修后进行两次例行检查, 一旦发现物品放置错乱的现象, 应立即将相关人员的名单登记在班级日志上, 对于违反次数较多的学生, 则由班主任进行个别谈话, 敦促其及早改正。第四步, 跟踪强化。一是要持之以恒, 坚持每天追踪检查, 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遇到优秀事迹应大力褒扬;二是实行“承包制”, 开展全员管理, 教室的每一区域都有相应的人员负责, 班主任要不定期地进行巡视, 多向值日生了解情况, 确保各项措施得到真正落实。

2.清扫、清洁———从整洁卫生环境的努力创建到班级制度文化的逐步形成

所谓清扫, 原指将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清理, 保证工作场所无垃圾、无灰尘;清洁, 是指将相关措施制度化, 保持环境的洁净、亮丽。对班级文化的创设而言, “清扫、清洁”的理念适用于制度文化的建设, 具体的实施过程是:第一步, 前期准备。班主任在开学一个月内掀起“教室卫生死角大家找”的活动, 广泛收集学生的意见, 然后组织一次彻底的大清洁。第二步, 合理分工。每天安排一定数量的人员扫地、倒垃圾、整理桌椅、收拾讲台、擦黑板和检查清洁效果等, 安排时应注意使每位学生的工作量趋于均衡, 脏活累活可以分单双周轮流干, 避免厚此薄彼。第三步, 奖勤罚懒。班主任必须加大对班级卫生管理条例的执行力度, 通过“令出必行”来凸显制度的威严, 通过“公正严明”来提升自身的威信。对于各小组的工作质量, 笔者采用“6S积分”的形式进行细致的量化评定, 每周一小结, 每月一总结, 对成绩突出的小组要在班里公开表扬, 并给予适当的物质鼓励, 例如, 奖励一些小文具、笔记本等;对不负责任、马虎应付的小组则要严格监督, 必要时应对之施以适度的惩罚, 例如, 制作一期班刊、创作一期黑板报、摘录几篇范文等。最后, 可将一些有益的做法推广到各项制度 (包括奖惩制度、学习制度、选举制度等) 的建设与完善过程中, 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从而引领整个班级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3.素养———从浓厚人文氛围的积极营造到班级精神文化的系统建设

所谓素养, 原指企业中的每位员工平时要严于律己、按章办事、顾全大局、团结互助。对班级文化的创设而言, “素养”的理念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的建设中, 具体措施如下:第一步, 确立目标。班主任要认真研究本班学生的特点, 包括家庭背景、思想意识、性格特征、知识基础、思维习惯等, 做好对班级的准确定位, 要求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我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我们要建立怎样的一个班级”。第二步, 组织活动。班主任应制定详尽的计划, 选择适当的时机, 举办形式多样、独具特色班级活动, 如班级辩论赛、时事沙龙、读书交流会、微型音乐欣赏会、优秀范文展览会、班级之星评选等, 要注意定好课题、形成系列, 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班主任要做一个有心人, 要充分利用校运会、校园歌唱和朗诵大赛、科技节等活动来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活动结束后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客观的总结, 借此树立典型, 督促后进。第三步, 反复深化。班级精神文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隐性文化, 更需要班主任用心感悟, 尽可能采用多种方式, 促使这种文化真正融入到学生日常的言谈举止之中。笔者通过比较发现, 在诸多的形式中, 创办班刊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一期成功的班刊, 往往凝聚着教师的汗水与智慧, 承载着班级的灵魂与文化;它为学生构筑起心灵的港湾, 也发掘了学生的天赋与才华。另一方面, 学生在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 懂得了群策群力、精诚合作的重要性, 学会了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养成了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随着时间的推移, 班级的书香气息日益浓厚, 人际关系也会变得更加和谐。

毋庸置疑, 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要素, 它直接影响着班级成员的思想品位和班级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对学生进行精神层面的教育时, 绝不能停留在冰冷的条文与空洞的说教上, 必须选择适宜的形式与载体,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良好文化氛围的熏陶;制定措施时绝不能随心所欲、率性而为, 要特别讲究“传承”, 即在指导思想上要呈现一定连续性;绝不能一成不变, 疏于更新, 某种形式的持续时间不宜过长、使用频率不能过高, 否则, 不仅会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 还会给人以形式主义的感觉, 带来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的消极影响;绝不能急于事功, 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需要经历一个积累、沉淀与升华的漫长过程, 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 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4.安全———从安全意识的全面培养到全体班级成员的健康成长

所谓安全, 原指每位员工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 建立安全的生产环境, 避免事故的发生。基于这种理念, 班主任要注意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渗透人文关怀的思想, 强调一切从学生的健康、安全出发, 加强法制教育, 向学生宣传饮食卫生、交通安全、防偷防盗、医疗急救等方面的知识。笔者在担任班主任的头两年, 也曾因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时的意外受伤、放假时暴饮暴食所导致的肠胃不适、教室和宿舍里的充电行为、贵重物品的偶然失窃而感到忧心忡忡, 虽然多次强调, 但效果并不理想, 甚至还会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后来笔者改变了教育策略, 尝试利用典型视频和班级成员生活中的具体案例 (例如让体育生现身说法, 教会同学们如何避免运动创伤) , 或者结合各门学科的相关知识 (例如食品安全涉及到化学知识, 运动安全涉及到生物和体育知识、用电安全涉及到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困惑则要用到心理学知识等) 进行讲解, 减少枯燥的说教,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良苦用心, 并自觉地将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这样上述现象自然就会减少, 免除了一些后顾之忧, 班主任的管理压力就会随之减轻, 对班级的管理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三、运用“6S 班级管理模式”创建班级文 化的注意事项

在运用“6S”管理模式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 有些班主任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一些认识或操作上的误区:例如, 忽视了“6S”班级管理模式的深层次内涵, 将该理念与搞好卫生、放好物品这些具体的事务完全等同起来;又如, 班主任制定的措施过于零碎繁琐, 可操作性不强, 学生将之视为负担, 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各项工作流于形式, 甚至半途而废。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笔者认为:第一, 要进行周密的前期准备工作, 对“6S”的核心理念进行深入的剖析, 制定详细的“宣传计划”, 开展必要的“专题培训”, 以端正学生的思想, 培养学生对该管理模式的认同感。第二, 要建立强有力的班级管理团队, 教师自身也要身体力行, 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第三, 要注意营造氛围、落实监督,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如张贴“6S”行为规范和具有鼓动性的标语、定期公布对各小组的阶段性评价、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等等。只有形成制度, 常抓不懈,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6S”管理模式为整个班级带来的巨大变化, 学生才会由衷地将“6S”视为自身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的管理工作才能收到“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 “6S”班级管理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值得尝试的管理方法, 对班级文化的建设颇有裨益, 只要我们在实际操作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学会反思自我, 力求精益求精, 就一定能在通往班主任工作理想境界的道路上欣赏到更美的风景, 收获到更多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张丽萍.论6S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广西轻工业, 2010 (9) .

[2]龙冰.中职学校班级6S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中等职业教育, 2011 (14) .

篇9:幼儿园班级6s管理

摘要: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为了确保毕业生能够满足市场的用人需求,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本文从班级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阐述校企文化,同时将企业6S管理融入班级管理,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进而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管理模式校企结合班级管理

0引言

6S管理是建设优秀企业的需要,是适应企业科学管理的需要。与企业对接是高职教育的必然之路,通过企业文化的渗透和企业6S的制度模拟管理,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的培养,能使学生在毕业后很快熟悉企业制度并进入工作的角色。

1校企文化融合促进企业人才的培养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固然有不同之处,如果能很好的将企业文化融入班级文化中,那么学生在毕业时就很快的熟悉企业,并能依托精神文化引领工作。笔者所在班就是企业订单培养的班级,笔者将湘电集团企业文化融入班级文化促进了班级的管理,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1.1校企文化融合可以在培养人才方面进行有效的沟通,达成统一的人才培养意识和方案,对大学生的个人发展有较大意义。

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确定了学生择业和就业的方向和位置,在班级的前面、侧面和后面的墙壁上,笔者粘上了公司的愿景———行业翘楚世界新锐;公司的精神———严谨、创新、感恩、自强;公司的目标———领军中国制造业等宣传标语,通过企业标识、文化渗透班级文化,达到育人目的。

1.2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了解、更快地接受企业文化。订单式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企业,越早的了解企业就越早的熟知企业。了解企业不仅仅是了解目前的发展还要看见深层次的发展,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和支持力,很好的将企业知识进行宣传让大学生更快的接受企业文化。

1.3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意识的培养,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企业文化的渗透,能让学生很好的明白以后的发展,并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以后在公司的生涯规划,形成自我职业规划,培养自我发展定位的意识。

1.4有助于大学生实习及毕业后较快地融入企业,追求职业发展。通过三年的企业文化有机的融入班级文化,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融入了企业。学生在三年中无形的接受了企业后,又将很快的将角色转化融入到企业中心工作,无需过多的时间来适应企业,可直接上岗,有利的开展工作。

2企业6S管理融入班级管理

6S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六个项目,因均以“S”开头,简称6S。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它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高职教育要对接企业,他的教育特质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笔者通过不同形式推进6S管理,积极融入班级管理探索出班级管理的新模式。

2.1将6S管理融入教室。营造氛围是学生接受6S管理的关键,许多班级没有使用这个管理,笔者所在班渗透了这个管理办法,很多同学有点不理解,甚至觉得麻烦有抵触的心理。

首先要召开班级的班会,要同学们理解什么是6S管理,6S管理对学生有什么好处,在班级管理中如何遵循6S管理。

其次,加强班级黑板报和标语的宣传,将企业的6S标语贴到教室侧面,营造氛围。

再次,邀请湘电集团6S管理中做的比较好的单位来我们班级实地讲学,启发学生的思维。

2.2将6S管理融入实训室。对于实训室和企业车间来说,虽然都是学生实习实践的基地,但是,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由于师生与企业员工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6S管理与实训室管理进行结合,实事求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6S管理。

在推行6S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细节和规范,由于车间的工作量比较大,并且较为繁琐。因此,在推行6S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对师生的接受程度进行充分考虑,然后进行推行,否则会造成师生产生反感。因此,在制定实验实训室6S管理细则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把6S管理融入日常工作中,逐项落实。

从大二,开始我就在实训室推出6S管理细则,通过和实训教师的沟通将6S管理很好的融入日常的工作中,为此,我们班的学生在实训中很好的注重了职业素养的培养,得到了学院领导的高度肯定,并且作为重点表扬班级,多次评为优秀班级。

2.3将6S管理融入宿舍。宿舍是学生的“幸福家园”、“大本营”。除了学习,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宿舍,那么宿舍的文化是影响学生价值方向和行为方向的关键。巧妙的将6S标准与寝室要求对接,形成:一叠即清洁,要求叠整齐,与枕头统一置于床的一头,铺面平整,无杂物;二有即安全,要求有值日表有寝室长;三净即清扫,要求地面净、桌面净和门窗及门前净;四无即整顿,要求无蜘蛛网,无涂画,无脏衣,无异味;五齐即整理,要求床下、毛巾、桶等整洁;六养即素养,要求寝室氛围好。

2.46S管理的实施方法

2.4.1广泛宣传,提高认识。6S管理的推广首先要学习和掌握6S管理的基本知识,即它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如何推进和实施6S管理等,还要结合学生宿舍管理的实际,在学习借鉴时活学活用,明确6S在宿舍管理中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做到一叠、二有、三净、四无、五齐、六养。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使广大师生树立6S理念,实践6S管理。

2.4.2机构健全,职责明确。活动如果没有有效的领导和组织,行动就会各行其是,毫无章法。高职院校在班级、实训场、宿舍等推进和实施6S管理时,为加强领导,确保效果,须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统筹安排、考核督查6S管理工作。根据实践,可以考虑建立三层6S管理推进领导工作小组,即以学校相关领导、学生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院系部负责人组成领导层,形成领导高度重视并参与6S管理的态势;以院系部相关负责人及辅导员、班主任组成执行层,主要负责本院系部6S活动的组织落实和考核评比;以辅导员班主任所负责的班级学生的相关干部如班委、寝室长、团总支学生会等组成操作层,主要是组织和带领全体学生,积极投身到学校、院系部开展的各类6S活动中,形成领导重视,人人参与的局面。

2.4.3真抓实干,突出典型。实施6S管理,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好宣传、培训、实施、推进、检查、考核、评比等每项工作。在推进和实施的过程中,必须抓好重点活动,要以重点活动为抓手,在学生中全面铺开,在抓好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应依次抓好教育培训月、强化月、创新月等重点做到层层推进,通过开展这些重点活动要让全校师生了解为何要做和如何去做。

36S班级管理意在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3.1有利于高职生职业习惯的养成。职业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熏陶积累。从“懂6S”到“明6S”再到“执行6S管理”,需要在校期间通过不同的载体、平台为抓手,让高职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进入企业就很容易零距离上岗。

3.2有利于高职生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形成。一个人的职业素养还包含其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把6S管理巧妙的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学生的日常管理结合起来,形成学校即企业,实训场地即车间的无形概念。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安全的意识,让学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6S的管理要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自觉接受,从文化中熏陶,平台为抓手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这样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更容易让企业接受,他们也能在毕业后很好的进入工作角色,迈入社会。

参考文献:

[1]单作民.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变革研究———以J职业学院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4(03).

[2]兰小云.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03).

上一篇:缴费人员跨省(市)转出、转入下一篇:大脑记忆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