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班级教师总结

2024-05-14

幼儿园小班班级教师总结(通用13篇)

篇1:幼儿园小班班级教师总结

XX幼儿教师小班班级总结

我班幼儿都是刚入园的新生,在幼儿入园前我们班三位老师进行了家访,在家访中,我们对每一个幼儿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和生活自理能力及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调查,使幼儿还没来园,我们就对他们的情况有了一个了解,为幼儿入园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幼儿入园以后,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为了缩短幼儿的分离焦虑,我们班三位老师齐心协力,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玩耍。在游戏:我是小司机、大家都是好朋友等活动,引导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同时在家教园地中,指导家长做好幼儿的入园的各项工作,使家长们能够在家也帮助幼儿尽量缩短分离焦虑,通过一系列活动我班幼儿很快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家长们也都放心的把幼儿放在这里。

本学期刚开始,我们班的宿舍在三楼,幼儿年龄小,走路不稳,情绪波动大,每次到了午睡时间,我们都忙得不可开交,三位老师任劳任怨,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去安抚每个幼儿的心,让她们逐渐适应幼儿园的午睡环境。平时,我们以大局为重、积极工作、不分彼此,处处以幼儿园的工作为重,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施老师的腰不太好,家里的母亲卧床不起,孩子正在读高中,家里的事情全落在她一个人的肩上,但她还是兢兢业业、工作抢着干,从不叫苦叫累。王老师每天早早到园把教室内外打扫的干干净净,尽职尽则的把工作做好。正是由于老师这种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及奉献精神,半年来,我班的孩子快乐茁壮地成长着。

1、本学期,我和施老师负责教学工作,学期初,我们根据大纲的要求和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

幼儿园是幼儿生长学习的场所,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易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围绕这一纲要精神,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上学期针对幼儿自我服务意识不强的特点,开展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大大提高了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和施老师紧密结合、互相沟通,针对我班幼儿的情况,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进行安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团结友爱教育,使幼儿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针对家长们的意见并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我们班推出了幼儿讲故事、幼儿英语律动等活动,大大提高了我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英语律动的兴趣,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和关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班的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家长们也都很满意。

2、教室环境的布置

环境是为教育教学活动服务的。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和本班的特点,老师们选择了一些有特点的装饰布置,同时为节省纸张,还利用一些废旧物品。在布置中,我们让孩子们参与到其中,让他们动手去制作。

1、卫生保健

我们与全脱班共用一个教室,给卫生打扫工作带来很多麻烦,王老师尽心尽责地进行卫生保健工作,她严格按照园里的要求执行各类物品的消毒工作,踏踏实实从不因全脱班给我们带来的不便而影响工作。让幼儿生活在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中。因为我班幼儿刚入园,所以我班的卫生保健工作一向也较为细致。我们三位老师每天都兢兢业业、细心、耐心的观察记录。如:晨检时注意观察幼儿脸色,幼儿有不舒服现象及时通知家长,因小班幼儿还不能及时的表达需要,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幼儿脸色及表情及时了解她的要求。特别在幼儿吃饭方面,我们三位老师更是细心照顾,不怕麻烦,引导幼儿吃好吃饱。半年来,我班幼儿基本上都学会了独立吃午饭,养成了良好的进餐习惯。在幼儿喝水方面,家长们也比较关注,我们开展了“给汽车加油”的活动,每天保证幼儿喝够三杯水。让幼儿明白口渴时应及时补充水分。

2、常规教育

我们十分重视孩子常规的培养。在幼儿入园后不久我们进行了一日常规教育,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如:入厕、洗手喝水、吃饭、午睡等都有秩序的进行。此外,我们还教幼儿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由于我们三位老师统一要求、统一管理,我班的幼儿使幼儿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幼儿教育中,家庭教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个好的班级离不开老师们的密切配合,更离不开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为此,我班把家园配合工作作为重点来抓。通过家访、家园联系册、电话等方式,让家长们了解幼儿园的情况。在早晚接待中,及时与家长沟通幼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在家教园地中,把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及时解答,得到了家长的好评。

在这个学期中,我班三位老师 尽心尽力,较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尽管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新的学期中我们会更加努力,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取得更大的进步!

篇2:幼儿园小班班级教师总结

当年,刚刚毕业的我,自豪而又兴奋来到孩子们中间时,几许羞涩,几多紧张。在同事们的鼓励和“传、帮、带”下,我很快摆脱了内心的恐慌,进入了角色,将自己融入到孩子们学习与生活中。那时的我,常常着眼于孩子们学的象不像,做的好不好,而对孩子的长远发展,缺少全方位的考虑。我常常在心里悄悄的问自己:“我是一名好老师吗?”回答是:“不全是,离好老师还很有差距”。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首先要具备的是什么?可能有人会说:是扎实的基本功,是爱。这些我都赞同,但我觉得最应该具备的是强烈的责任心,责任感,没有强烈的责任感,责任心。一切都无从谈起。

我是幼儿教师,我就要对孩子负责。我就要平等地欣赏、对待身边的每一位孩子。我没有理由以貌取人厚此薄彼,助长孩子的自负或伤害孩子的自尊。我唯一能做的是关爱有加,为每一位孩子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让每一位孩子幸福得像花一样健康成长。记得我班有个叫阳阳的小朋友刚入园时,年龄小,个子矮,好象用力一拉会把他拉坏似的,去厕所小便,他望着便池不感迈步,我递上一只手,他扶着迈了过去。他小便完,我又递上一只手,他又拉着我的手下来,就在这牵牵拉拉中,阳阳能自己入厕了,他的妈妈说:阳阳上幼儿园进步真大,谢谢您,老师。”

我是幼儿教师,我就要对家长负责。当家长把他的心肝宝贝送到我怀里的那一刻,我知道我的责任有多重!我要像妈妈一样呵护孩子,关爱孩子,帮助孩子。我又要做妈妈无法做到的——教师的责任,我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教他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引导他明白道理,帮他探索世界奥秘。家长的期望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我要对家长负责,还家长一个健康,快乐、活泼聪明的宝贝。

我是幼儿教师,我就要对我的幼儿园负责。我始终如一的以一个主人翁的精神去关心幼儿园,热爱幼儿园,热爱这些孩子,为幼儿园的发展献计、献策、献力。不断的重温幼教理论知识,学习新《纲要》,了解新观念,新思想,新信息,时时保持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我创造性的落实园计划,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把工作做得更完美。每次布置环境,孩子在班里时,我没法去做,因为这时我的眼里只有孩子。只有等孩子离园后,我才和班里的其他老师开始布置。

篇3:幼儿园小班班级教师总结

关键词:职初教师,幼儿入园焦虑,应对策略

新近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 我们称其为职初教师。[1]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看, 教师一般的成长过程分为“职初教师、有经验教师和专家型教师”。[2]职初教师因处于专业“适应期”, 存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节的矛盾。当她们面对伴有哭闹、唠叨、不安等焦虑情绪的幼儿时, 她们不理解幼儿的举动, 除了哄抱幼儿之外, 她们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因此, 她们也常会抱怨:“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哭。”、“一点都不听话!”……其实, “新入园的孩子在幼儿园时总是哭闹, 同时还可能伴随有吃饭、睡觉不正常, 甚至出现发呆、唠叨、不安、烦躁等现象, 我们将这种幼儿初入幼儿园时, 因对环境的不适应而表现出来的心理及心理上的不正常反应称作幼儿入园焦虑。”[3]职初教师如何应对幼儿入园焦虑问题呢?

一、加强自身专业理论学习

“教育是与读书连在一起的, 书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4]要想从容、灵活地应对幼儿入园焦虑问题, 就必须了解幼儿年龄特点, 了解幼儿心理。只有通过理论学习, 职初教师才能明白孩子刚上幼儿园哭闹的基本原因, 以及应对这种现象的基本方法。也只有通过学习, 职初教师才会在实践中少走弯路, 对不同的幼儿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 使得每个幼儿能尽快适应新生活。

二、重视幼儿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1.重视家访工作。家访有助于更详细地了解幼儿的家庭状况及幼儿各方面表现。通过家访, 教师可以详细地了解到孩子的家庭状况以及孩子的健康状况、智力水平、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 还可以了解到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法, 从而进行恰当的引导。家访是教师与家长情感交流的好方式。[5]我们职初教师在家访工作中, 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指导家长克服分离焦虑。在幼儿入园初期, 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门口, 总是恋恋不舍。这种情绪传递给幼儿, 使得孩子更为焦虑。职初教师应指导家长克服自身的分离焦虑, 及时调整自身的心态和生活安排, 以便适应新的生活。鼓励家长在面对孩子的焦虑情绪时, 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心理暗示。 (2) 鼓励幼儿从依赖转向独立。“幼儿在家的生活习惯以及幼儿独立自理的能力, 也影响幼儿的分离焦虑。”[6]职初教师在家访中, 要了解幼儿的生活自理状况, 并给予一定的指导, 提出相应合适的要求, 如独立进餐, 学习自理大、小便, 主动用杯子接水喝等。鼓励家长不要包办代替。

2.合理布置班级环境。幼儿良好的情绪也依赖于幼儿园中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7]根据新入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需要, 职初教师在幼儿入园前, 要精心布置好活动室和区域环境。不仅要为孩子们提供有吸引力的实用的教玩具, 还要考虑材料的摆放是否适合幼儿的身高和视线, 同时方便孩子使用, 使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如在活动室墙面上贴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形象, 或是布置温馨的全家福等等, 这些设施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幼儿离开妈妈的忧虑, 减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 从而缓解分离焦虑。

三、关注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过程

1.关注晨间接待, 稳定幼儿情绪。“晨间接待这一环节虽然短暂, 但对孩子、家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合理的晨间接待, 能使幼儿身心愉悦, 实现家园间的无缝联接。”[8]小班幼儿刚入园, 对父母的依赖感特别强。职初教师要担负起父母亲的角色, 在孩子入园时抱抱孩子、亲亲孩子, 会很快地拉近与幼儿间的距离, 让幼儿对老师产生初步的信任感、亲近感, 为幼儿愉快地幼儿园一日活动提供了可能。

2.关注生活活动, 减少生活困难。生活活动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幼儿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需要我们职初老师悉心地照顾、反复地指导帮助, 帮其逐步养成良好的独立生活习惯。这样, 可以免除孩子产生因为不能自理而怕上幼儿园的焦虑情绪。

3.关注交往活动, 建立信任关系。幼儿入园后, 其人际交往从基本固定的亲子交往转向与老师、同伴交往。幼儿年龄较小, 不会对他人一见如故。他们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相处, 才能建立起对他人的信任和相应的情感。因此, 职初教师要做个有心人, 时刻关注孩子与同伴、与老师交往的细节, 在交往中逐渐取得孩子的信任。避免让孩子因为发生交往方面的问题, 从而产生拒上幼儿园的情绪。

四、坚持灵活与家长沟通的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 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 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职初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 要了解家长的心理, 根据沟通对象的不同情况, 灵活沟通, 真正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教师的职初阶段是教师职业成长的关键期, 就如同一个人成长中的0~3岁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期一样, 需要我们精心的呵护和培育。相信我们的职初教师通过自身的努力, 一定能从容面对幼儿入园焦虑的状况, 妥善处理, 并帮助这些新入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参考文献

[1]许洪媛.实施有效专业引领,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天津教育, 2010, (2) .

[2]杨敏.职初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阅读[J].现代教学, 2008, (3) .

[3]戚宇.幼儿园新生入园焦虑的成因及干预[J].教育导刊, 2004, (6) .

[4]李希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5]王小清, 詹剑.家访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J].幼儿教育, 2000, (1) .

[6]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篇4:幼儿园小班班级管理策略研究

关键词: 幼儿园 小班班级管理 管理策略

一、概念界定

近年来,随着学前教育不断得到重视和发展,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大量实践中率先提出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概念。管理是一种社会活动现象,指领导者对组织成员进行资源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幼儿园班级管理是指幼儿园班级的保教人员对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高质量的保育和教育的目标,使幼儿获得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由此看来,幼儿园里的一切保教活动最终都要通过班级管理实现。它繁杂琐碎,既具有生活性,又要求科学严谨,具有教育性。

二、小班幼儿发展特点

身体发展方面,3-4岁幼儿的大脑皮质完全与小脑相连,皮质对皮下的控制和调节作用逐渐加强,大脑协调能力显著提高,可以实现对精细动作的控制和四肢的协调合作。比如自己洗手、如厕、穿脱衣服和鞋袜、用勺子熟练地进食、灵活地上下楼梯、平稳地向前跳。但受身体机能发展制约,有些行为仍然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独立意识、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语言方面的发展,3-4岁幼儿词汇量年增长率最高,达到73%。累计词汇量达1730个。掌握抽象性和概括性的词汇增多,如3岁能使用描述外貌特征、个性品质和情感的形容词。这个时期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具有情境性的特点,想到哪里说哪里,缺乏连贯和条理,大人往往要边听边猜才能听懂。

认知发展方面,小班幼儿独立性增强,常常离开大人自己活动,从而获得体会、印象、经验等。他们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加上自己的观察发现问题并简单地解决问题。这个年龄段幼儿的认知过程以无意识为主,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思维和记忆依靠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边做边想或者先做后想。比如在拼图之前,幼儿往往不会说出将要拼什么,而是拿到图板就开始拼,拼完之后,才说明自己拼的是什么、怎么拼的。

社会性发展方面,小班幼儿自我意识增强,懂得自尊,如犯了错误会羞愧,怕别人嘲笑,喜欢当众夸奖不愿意当众责骂。开始主动寻找同伴,喜欢和同伴做游戏、参加活动,但是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和同伴的友谊脆弱易变,一般很快形成,又很快破裂。此外,情绪不稳定,有很强的情感依恋。

三、小班班级管理的内容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发展特点不同,其班级管理的内容也有差异。对小班幼儿而言,一日生活都是学习的内容,而班级管理是幼儿一日生活的前提,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对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结合3-4岁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小班幼儿处于从家庭过渡到幼儿园的适应阶段,有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情绪波动大。加之小班幼儿的语言、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都不够完善,故小班的班级管理内容应聚焦在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的环境与生活,让幼儿对群体活动感兴趣,对幼儿园的生活充满好奇,并喜欢上幼儿园,同时,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形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四、小班幼儿班级管理现状

(一)教师的素质和管理水平不高。

幼儿教师的价值观、教育观、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等综合素质是影响班级管理的直接因素。有的教师学历低,理论基础薄弱,并不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教学教具准备不充分,甚至存在工作倦怠;有的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幼儿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只需要服从教师的指令,达到教师理想的整齐有序的班级秩序。幼儿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掌握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相关理论是管理和经营好班级的前提。但实际上,一些幼儿教师因为日常工作的繁重琐碎,基本没有时间认真系统地学习班级管理理论知识,对于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原则、方法和重要性并不了解。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一日生活都是课,但有的教师仅对教学活动很重视,准备充分,讲究方法和策略,对课后幼儿的生活活动就较随意,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幼儿日常生活中随机教育实时教育的意识和智慧比较欠缺,导致幼儿在卫生行为习惯、生活基本技能和文明礼貌方面的培养不足。

(二)班级管理中教师占主导,忽视幼儿主体地位。

小班幼儿因为身心发展的限制,非常柔弱,相对无能,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往往以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的方式呈现。无论是在教学活动管理中、游戏活动管理中,还是生活活动管理中,幼儿总是处于依顺、服从的被动地位。比如在游戏活动中,通常是老师说今天我们玩什么、怎么玩、玩多久,幼儿只要照着老师安排的去做就好了,并没有参与游戏的选择与组织。小班幼儿因为年龄小,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有限,对很多问题充满好奇,凡事喜欢问为什么,有的教师为了维护自己的教学计划,有的教师认为这些问题没有价值,对幼儿的疑惑置之不理。对于幼儿犯的错误,一些教师忽略小班幼儿的心理特征,以教师的权威给予严厉的指责甚至体罚和恐吓,让幼儿慢慢失去活动的兴趣和热情,甚至对幼儿园产生恐惧心理。

(三)班级管理中家长参与度不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表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家长对教师的管理工作不了解、不重视、不参与,导致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表现存在脱节现象。比如在日常卫生行为习惯方面,有的幼儿在幼儿园因为有教师的指导和同伴的影响,能做到饭前便后洗手,而在家里却表现不佳;有的幼儿在学校能做到乖乖自己吃饭,回到家不仅要大人喂,有的还要追着喂;有的幼儿在学校能做到不挑食、不偏食,在家却很任性,这也不吃那也不吃。小班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家长对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不积极、不配合、不参与,使幼儿在幼儿园养成的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回到家得不到同样的重视和巩固,教育功亏一篑,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

五、做好小班幼儿班级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幼儿教师班级管理理论学习。

幼儿教师作为班级管理者,应紧跟幼儿发展的脚步,加强班级管理理论学习,把握时代发展的新思想,不断更新教育和管理观念。首先,要重视并加强幼儿园园长培训,因为园长的办园理念、管理水平是办好一个幼儿园的关键所在,园长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的思想观念、先进的管理方法,成为教师把握正确班级管理方向的引导者。其次,幼儿园应重视教师班级管理理论的探索,对系统理论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整体的思考。最后,应保障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建构健全的培训体系,积极组织教师进修,建立并完善相应的培训制度。幼儿教师要积极学习相关教育法律法规政策,深入领会文件精神,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形成正确科学的幼儿教育价值观、学习观、发展观、儿童观。

(二)开展和谐有效的师幼互动。

由于小班幼儿的幼稚性,教师在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除了承担教育任务外,更多的还有保育任务,教师对他们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给予关心和帮助,和谐有效的师幼互动对幼儿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应该为幼儿创造安全而舒适的环境,满足幼儿的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交往需要、情感需和人格需要等。其次,教师应该发自内心地关心幼儿,给予幼儿理智的爱,并且一视同仁,努力营造“家”的氛围,让幼儿真正感受到“幼儿园像我家,老师像妈妈”,消除幼儿的分离焦虑。再次,教师要给予幼儿尊重和信任,让他们有自由活动和选择的权利;要多与幼儿协商、合作,多征求幼儿的意见。最后,对待孩子的错误和不足,应该就事论事,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要相信幼儿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绚丽的花。将和谐有效的师幼互动贯穿于幼儿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环节,让幼儿在知识和爱的海洋中温暖地成长。

(三)家园共育。

优质的班级管理效果离不开幼儿园和家长的相互支持和配合,遵循家园共育的原则,将有效提高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效度,进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比如小班幼儿进入幼儿园,不可避免地出现分离焦虑,家长应该积极参与新生家长会,配合教师的家庭访问,陪幼儿参观幼儿园和自己的班级,熟悉班级的教师,认识新的小伙伴,带领幼儿和老师、同学一起做游戏,帮助幼儿消除对新的生活环境产生的焦虑和陌生感,拉近幼儿和教师的距离,使幼儿尽快接纳老师,爱上幼儿园。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应加强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可以利用入园、离园的时候或者电话、短信、微信、QQ等方式与家长交流分享,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指导家长运用正确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同时积极征求家长的意见,引导家长配合班级管理工作,使家园达成共识,互利互惠,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86-189;223-225.

[2]蔡迎旗.学前教育概论[M].华中师大出版社,2006:227-229.

[3]张富洪.幼儿园班级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4]金晓梅.幼儿园班级管理[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曹佳琪.“三性并茂,阳光教育”背景下幼儿园班级管理研究[D].延边大学,2014.

[6]钟鸣.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7]李艳荣.基于专业发展的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研究[D].西南大学,2008.

篇5:幼儿园小班班级总结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亲亲一家人》、《小小蛋儿把门开》、《奇妙的声音》、《多才多艺的手》、《好伙伴》、《石头大玩家》、《下雨的日子》、《冷和热》等系列主题活动,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不仅认识了了自己的脸蛋、手、脚的作用,还结交了许多好朋友,对老师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充分挖掘环境教育的优势,将活动室、教室墙面、瓷砖壁画及三维空间与幼儿直接对话,根据各个阶段开展的活动加以布置,张贴了许多幼儿感兴趣的图片、照片及活动过程中的绘画、粘贴等作品。

2.幼儿在五大领域的发展情况

孩子们经过幼儿园一年的学习、活动,在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想象力、创造能力等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在五大领域方面,将做以下总结:

健康领域方面:大多数幼儿都能情绪愉快地来幼儿园,能独立地吃完点心和午餐,饭后会使用毛巾擦脸,能自己穿脱衣服和鞋袜,会正确地洗手、入厕、进餐和安静地就寝。几个小朋友在这方面进步比较快。在动作发展方面,刚入园时,孩子们对一个跟着一个走都很陌生,在集体体育活动如郑佳怡、郑钧硕等几个小朋友都不愿意参加,很害怕自己的失败。现在他们都学会了一个跟着一个走、向指定方向跑手膝着地向前爬、抛接球和滚球、在平行线中间走、双脚并拢向前跳等活动,并能积极参加晨间活动和体智能体育课的各种竞赛活动。

社会领域方面:本班幼儿基本上能主动使用“老师好、再见、请”等礼貌用语,都愿意与老师、同伴一起游戏。几个能力好的小朋友,现在已经学会主动地帮助同伴脱衣服,帮助老师收拾玩具。

语言领域方面:小朋友都非常喜欢听故事,能有表情地朗诵儿歌。语言故事课和绘本课是他们最喜欢的。几个小朋友,能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盛一凡、周炜韬等几个孩子,老师提问时不愿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声音较小。小朋友们在餐后的活动后,都喜欢看图书,章晓雯、陈来仪还能看着图书,给同伴讲出自己的想法。但许多孩子不懂得爱惜图书,有时会争抢图书,图书掉在地上不能及时捡起,因此破损的较多。在语言活动中,有些幼儿还是较内向,

科学领域方面:在认知方面,我们引导孩子认识石头的作用,自己手的作用鸡蛋和事物的冷热情况等。在学数方面,我们开展了感知物体数量的多少、一样多、1和许多、按物体颜色、大小、名称分类等。我们发现本班幼儿有较强的好奇心,对于任何新鲜的事物都愿意用各种的感官去感知。喜欢动手操作活动,能按要求根据物体的特征分类;能区别上下、前后有初步的空间概念;但按要求排序的操作活动掌握还不够好。

艺术领域方面:多数幼儿都对音乐和表演活动感兴趣,能随着优美的音乐唱歌、跳舞,叶珈绮、吴泓霖、陈来仪、章晓雯在音乐方面较突出。本学期幼儿会运用涂色、粘贴、团纸、撕贴、点画、印章画等多种方法创作出了一幅幅美丽的作品。幼儿缺乏耐心和自信心,不能够有始有终地画完一幅画,有些幼儿还经常说“我不会”;有些幼儿的画面不够整洁,泥工活动时还没形成良好的操作常规。这些不足,我们将在下学期重点加强指导,也希望家长在寒假针对自己孩子的不足加以指导。

3、本年度开展的各项重大活动。

篇6:幼儿园小班班级总结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和小班小朋友们一起生活一学期了。从开学的哭哭闹闹,乱跑乱跳,到如今的说说笑笑,孩子们每一点进步都倾注了老师的心血,当然也离不开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支持配合。本学期,我们老师在园领导的带领下,根据园的工作计划,结合小班幼儿发展的实际需要,坚持“保教”并重的原则,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实践。努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稳定幼儿情绪,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记得本学期开学后,新入园了好多孩子,他们初次离开家,离开父母,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他们有着强烈的恐惧感,在这种情况下让他们与陌生的老师和小伙伴们走到了一起,在生理和心理上一下子难以得心应手。孩子们哭的哭,闹的闹,拉、尿裤子,简直把我们的老师弄的措手不及,为了使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我们班三位老师团结一致,切实做好每一项保教工作。我们设法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抱着给他们讲故事,午睡的时候,我们象妈妈一样在幼儿旁边抚摸他们,安慰他们,给予安全感,渐渐地,我们的爱渐渐安抚了情绪不稳定的幼儿。使他们来园不再大声哭闹,基本上愿意来幼儿园了,情绪也稳定了许多,大部分幼儿还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向老师问好,乐于与同伴相处,给今以后的教学生活奠定了有利的基础。二:生活护理

我班幼儿年龄较小,有些幼儿拉屎、尿尿都不会脱裤子,经常有

啦,尿裤子的现象,我们老师不怕脏,不怕臭给孩子洗干净这都是经常的事,根据天气变化和运动量的大小主动给孩子增、减衣裤,对于带药来园的孩子,不管是中药、西药、冲剂还是口服液,我们都按时按量给幼儿服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密切留意观察幼儿的神态变化,发现异常能及时报告医生,或与家长联系。我班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对孩子的关爱,得到了家长的肯定和好评。

我们严格执行安全卫生制度,每天坚持消毒口杯,毛巾,打扫课室;定时消毒卧室,一日三餐对餐桌进行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常洗手常剪指甲,做好预防疾病工作,防止病菌的传播,为幼儿创造整洁美观的环境。由于本班幼儿年龄较小,在家里很多事情都是包办代替,自理能力较差。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利用了各种时机进行常规教育,让幼儿在集体中学习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另外,我们还对幼儿进行日常常规培养,如上下楼梯手扶扶手,一个跟着一个走;学习排队洗手、排队喝水等。通过这一学期的教育和帮助,现在幼儿基本乐于学习和尝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到学期末,大部分孩子学会了自己洗手,自己吃饭,自己擦嘴巴,流鼻涕会请求老师帮助擦鼻涕,大部分幼儿在生活能力,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三:教学方面

本学期我班不尽开设了语言、数学、社会、健康、艺术、课还开了三合一教学,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老师不怕幸苦自制挂图,制作教具,力争把每一节课都上的有声有色,使孩子们在游戏

中既学到了知识有段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表现力,和表演能力,为了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我们还给他们教了十几首手指谣,通过老师们的共同努力,我班幼儿基本上都能掌握所学内容,并对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为了增进老师与家长、孩子与父母的友谊,本学期我们还开展了亲子活动,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为了让家长更进一步了解孩子在园的一日活动情况,我们换举办了家长开放日,同时对孩子的教学也给家长做了展示,看到孩子出色的表现,家长们笑在脸上喜在心上。对我们的付出给 予了肯定。四:家长工作

为了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做好家长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通过各种方式与家长进行交流联系。例如,我们利用家长接送幼儿来园或离园时间与家长交换幼儿近日在园与在家的表现,还通过家园联系册、家访、电话等方式与家长交流,探讨有针对性的有效教育方法,我们还通过“家园栏”,向家长宣传一些育儿经验,健康知识,求得 家长配合的活动通知等。

五.加强教育力度,解决存在问题。

在下学期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各种有效的教育手段解决以下存在问题:1.幼儿普通话的听说能力有待提高;2.幼儿在交往过程中,存在争抢玩具、推人的现象;3.部分幼儿的进餐速度较慢;4.幼儿洗手时,有玩水的现象。

回想这一学期来我们付出的艰辛和努力,看到今天孩子们取得的进步,心中感慨不已,更多的是充满甜蜜。在新学期中,我们老师将

再接再厉,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原则,团结合作,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质,做一个让领导信任,家长放心,孩子喜欢的好老师。

篇7:幼儿园小班班级总结

在这个学期,我们会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学习园务计划、本班的实际情况、班级计划等,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和开展各式各样的主题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了。现在的他们每天都能开开心心上幼儿园,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培养与指导,孩子们每天都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开开心心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强调以幼儿生活为轴心,以幼儿经验为切入点,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我们强调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普遍水平,同时关注幼儿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的个体差异,强调以幼儿发展为本,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倡导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关系。我们两位老师从各方面充分了解本班幼儿,尽量做到面向全体,照顾个别,让幼儿掌握的知识。消除胆小、怕生及分离焦虑的情绪,慢慢的孩子们还建立了良好的常规。在语言表达能李上也有所提高,现在的他们都能运用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也能专心听讲大胆发言。

认真做各项清洗消毒工作,室内物品有序摆放,窗明地净,地面整洁、无死角,厕所无污垢、无臭味,节约水电,并培养幼儿节约的好习惯。我时刻抓好班级常规工作,严格按照一日生活时间,培养幼儿自理能力还指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擦嘴、漱口、洗手、洗脸。饭前、便后要将手洗干净,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平时我们教师要精力集中,会注意观察,精心照顾幼儿。我们还教育幼儿保持公共场所的卫生,不爬不踩桌椅,不乱涂墙壁。如喝水、饭前便后洗手、说话轻轻、拿放椅子轻轻、看书、玩玩具、礼貌等习惯,幼儿每天不用老师再提醒,都能主动完成好。

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教幼儿学习穿脱衣服、鞋袜,练习整理自己的着装和床铺,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开学前我们建立“家园联系栏”,每周向家长公布教学计划、家教知识及教师传授的新知识。我们教师每月通过幼儿发展评估表与家长交流幼儿学习、生活情况,并且有事保持电话联系或短信联系。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园联系活动,开展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情况,为家长接除后顾之忧,并请家长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并提出宝贵的意见。结合节日,开展家园同系活动,感恩节亲子活动,庆圣诞;家长开放日等游戏活动,家园共同参与活动,增进了家园之间的情感交流。

篇8:幼儿园小班班级教师总结

归属感是一种情感,是一个人对某样事物、组织的从属感觉,是一种主观的个人感受。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认为,“归属感”是指个体认同所在的群体,并感觉自己也被群体认可和接纳而产生的一种隶属于这个群体、与这个群体休戚相关的感觉。

归属感是一种心理需要,是个体或集体对事物或现象的认同程度,并与之发生关联的密切程度。同时,归属感也是一种内在的主观体验。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小没有归属体验的儿童,长大以后,往往会出现许多社会心理问题。比如:不会与别人交往,没有朋友,不被别人爱,也不会爱别人。因此,考虑幼儿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发展需要,为帮其形成良好健全的心理情绪与人格,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幼儿建立归属感。

二、幼儿缺乏归属感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不愿上学的媛媛

“我不去幼儿园,妈妈别走……”每日早晨,幼儿园门口总会上演这一出。已经入园两个月了,媛媛对这个“新家”仍不喜欢。

分析原因:媛媛缺乏归属感,不能很好地融入班集体。面对陌生的环境,她感到恐惧和不安,选择逃避以缓解自己的恐惧。

案例二:喜欢惹事的轩轩

轩轩常常把班上的女孩弄哭,然后表现出得意的样子。慢慢地,小朋友们一个个疏远了他,老师的批评也没起多大作用。

分析原因:轩轩不懂得如何与小朋友相处,不被接纳和认可,缺乏价值感。为了引起小朋友的关注,他便想出这个办法。

案例三:不喜欢集体活动的俊俊

组织户外活动时,别人滑滑梯,俊俊只是站在一旁看。做操时也不愿意站到队伍中间,一个人来回走动,不停地说“回家”。

分析原因:俊俊由奶奶带大,从小娇生惯养、我行我素,缺乏集体意识,来到新环境,自然难以融入幼儿园的集体活动中。

案例四:不守规则的浩浩

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耐心地给小朋友讲解、示范游戏规则,可浩×注意力不集中,完全不遵守游戏规则,让老师头疼。

分析原因:浩浩没有规则意识和集体意识,在家里就是想干嘛就干嘛,比较自我,完全不考虑别人的影响和感受。

三、班级管理中教师帮助幼儿建立归属感的策略和方法

一个人如果没有可归属的群体,就会觉得没有依靠、孤独,缺乏心理安全感。如果幼儿的主张、能力、价值、贡献能够得到同伴、教师的认同,与同伴、教师能够互相接纳并互相关心和帮助,那么幼儿对幼儿园、特别是对班集体就会有一种归属感。

(一)教师创设一个充满爱的班级环境

1.教师要创设一个温馨的可支持的环境,美丽、舒适、童趣,让孩子们接纳并爱上这个“家”。教师在创设班级环境时,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如小班要保持相对稳定性,满足幼儿的亲肤感;中、大班级则更多考虑环境的教育性,让环境教育感染每个孩子。

2.教师创设一个充满爱及人文关怀的环境。小班的教师对每个孩子做到经常拥抱、微笑、表扬,彼此之间建立信任、关爱的情感。中、大班的教师要注意鼓励幼儿,了解和接纳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引导幼儿发现同伴的优点,营造和谐的班级环境。

(二)教师帮助幼儿建立集体意识

积极开展集体活动,教师鼓励幼儿参加,帮助幼儿萌发集体意识。对于小班的孩子,尝试以幼儿喜爱的卡通形象来命名活动,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萌发集体意识。对于中班的孩子,教师可以强调班集体概念,鼓励幼儿参与班级各项活动,在平行班或全园活动过程中能为自己的班级加油。对于大班的孩子,教师要强调集体荣誉,鼓励孩子们为班级增光。

(三)教师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

教师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对培养幼儿的班级归属感非常重要。教师应该注重幼儿情绪表现,帮助幼儿了解规则并逐步适应规则。教师为了便于幼儿理解规则,可设置一些体验的活动。如引导幼儿帮助同伴、整理物品时,可要求每个值日生分享一天的活动感受,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怎样减轻值日生的负担,最后定下新规则。

(四)教师帮助幼儿建立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教师应该鼓励每个幼儿参与班级的建设,如:环境创设、游戏规则、幼儿行为规范等。让幼儿参与幼儿园或班级里的重大事情的策划和讨论,给幼儿提供为他人服务的机会,以展示其独特的才能,并从中感受集体的温暖,体验到集体与自我的存在价值。

(五)教师密切家园联系,共建幼儿班级归属感

幼儿班级归属感的建立需要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家长要为幼儿提供一个温暖和谐的家,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家的一分子,要爱这个家,并愿意为家付出。这份感情会逐渐延伸到爱班级、爱国家,愿意为班级、为幼儿园、为社会、为国家尽责付出。

培养幼儿的归属感,不仅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建立幼儿归属感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让幼儿在班级大家庭中找到归属感,为后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归属感的问题,积极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集体生活氛围,让幼儿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幼儿归属感概念及案例进行阐述,从培养幼儿的交流感、舒适感、安全感、认同感、幸福感等心理学角度,分享自己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建立幼儿归属感的做法和经验。

关键词:班级管理,归属感,幼儿,案例,策略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学前儿童归属感培养的教育建议[J].幼儿教育,2015(9).

[2]周立莉.幼儿归属感的培养研究[J].学前教育,2014(10).

[3]王慧颖.如何培养幼儿的归属感[J].江西教育,2014(10).

篇9:幼儿园小班班级管理的对策

如果不把科学的教育理念吃透你就很可能在一些教育行为上失误。我们需要牢牢掌握的育儿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新纲要》试行是我们必须常备的教育法律。我们到底让孩子们学什么?(培养优秀的社会人是我们的责任,孩子到了社会上会遇到什么事情,教一些相关的东西)。我搜索了几个关键词:情感,让孩子快乐,同时也经历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同伴之情、父母之情、师长之情。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兴趣,学习的兴趣,生活的兴趣、交往的兴趣、探索的兴趣。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发现能力、创造能力、交往能力、阅读能力。技能,会用画笔,会交流,会表达表现,会操作会研究会生活技能、体育技能等等。

二、细化幼儿园一日环节,完善相关要求

对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首先要完善一日生活环节要求。喝水对幼儿的要求:

1.用自己口杯喝水,喝水时不说笑。

2.不浪费开水,口杯用后放回原处。

对保教人员的要求:

1.口杯要在幼儿使用之前消毒,每个幼儿的口杯应入在口杯柜中固定的地方。

2.幼儿需要喝水时,应随时给水喝。应保证班上随时有开水,并及时提醒幼儿喝水。

进餐对幼儿的要求:

1.愉快、安静地进餐,逐步掌握独立进餐的技能。

2.进餐时不大声讲话,不随便说笑打闹。

3.正确使用餐具:一手拿勺子(中大班使用筷子)一手扶住碗,喝汤时两手端着碗。

4.和菜:干点与稀饭应搭配着吃,不吃汤泡饭。

对保教人员的要求:

1.进餐前半小时安排幼儿安静地活动。

2.进餐前十五分钟提醒幼儿收拾玩具,放好椅子,做好盥洗,准备进餐。

3.指导值日生工作,擦净餐桌,准备餐具。

4.领取和分发食物。掌握与登记每餐主、副食的领取量,幼儿实际进食量和剩余量。

5.组织洗净手的幼儿进餐。创造愉快、安静的进餐气氛,不处理幼儿的问题,不引起哭泣,使幼儿情绪安定,积极进餐。

6.进餐时保、教人员要精力集中,注意观察,精心照顾幼儿,轻声地、和蔼地指导和帮助幼儿掌握进餐的技能,培养文明行为习惯和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进餐时,不拖地、不扫地。

7.及时送回碗筷,收拾餐桌,清扫地面。擦嘴毛巾、漱口杯进行消毒。

8.午餐后组织幼儿进行10~15分钟自由散步。

午睡(夏天两小时半,春、秋、冬两小时)对幼儿的要求。

1.午餐前散步、入厕,保持安静情绪,不高声讲话或嘻笑喧闹,脚步放轻,进入寝室。

2.中大班幼儿自己摆好枕头,拉开被(毯),按顺序脱去外衣裤:先解开上衣扣子,再解开鞋带(小班幼儿由老师帮助),脱鞋、袜子、裤子、最后脱上衣,并折叠整齐放固定地方,鞋放在床下。

3.不带小玩物上床(发夹、项链都取下),迅速盖好被(毯),不东张西望,闭上眼睛,安静入睡。

4.早醒幼儿可进行安静活动,不出声响,不影响别人。

对保教人员要求:

1.幼儿就寝前半小时,开窗通气。在冬季、幼儿入室就寝时应关闭窗户。

2.小班幼儿由老师帮助放好枕头,拉开被(毯),脱叠衣物。

3.夏季上床前为幼儿冲脚。

4.午饭后组织幼儿进行安静散步及入厕,努力避免新异刺导致兴奋,影响入睡,禁止高声谈笑、喧闹现象,创造安静气氛。

5.及时、细致地为每一位幼儿盖好被(毯),纠正不良睡姿,培养幼儿右侧卧或仰卧,不蒙头睡觉的好习惯。夏天酷热时,用柔软毛巾为幼儿轻轻地擦去汗水。

起床(30分钟)对幼儿的要求:

按时起床,掀开被子,按顺序穿衣服。

1.穿衣顺序:上衣——袜子——

裤子——鞋。

2.穿衣方法:先将上披肩上,捏好衬衣袖口,再伸进衣袖翻好衣领,拉衣襟,再扣衣扣。

3.穿裤子:先将裤子前片朝上放好后,两脚同时伸进裤筒,裤腰往上提,把衬衣放入裤腰内,拉展弄平整,系好裤带。

4.穿袜子:袜底放平,袜尖向前,两手将袜筒捏到袜后跟,再往脚上穿。先穿脚尖,蹬上脚跟,拉上袜筒。

5.穿鞋:先分清左右鞋,穿好系好活扣鞋带。

对保教人员的要求:

1.按时请小朋友起床。认真询问幼儿的睡眠情况。

2.指导与帮助幼儿掌握与执行起床、穿衣、整理床铺等一系列的常规和要求。

3.注意观察幼儿外部表现:精神、皮肤、呼吸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

4.逐个检查幼儿服装,床铺是否整齐。提醒收拾整齐的幼儿入厕解便。

5.做好交接班工作。

三、注意班级管理工作细节

1.班级常规管理。常规是指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是保证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的规则,从幼儿的个体的发展需要来看,良好的常规能使幼儿积极愉快的参加各项活动,使幼儿较好的适应集体生活,同时帮助幼儿改正不良的习惯,使幼儿的生活有节奏,对促进其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2.积极自我情绪管理,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孩子,避免变向体罚现象。上班时应时刻提醒自己要用专业的态度、专业的话语和专业的精神面对孩子面对家长。教师所面对的工作对象是孩子以及孩子们集体生活中所表现的各种各样的行为、还有带有各种各样问题的家长及环境。而教学活动是你教育的一种手段与方式绝对不是唯一的工作。

3.班级管理常规工作的落实。值日生、小组长(谁要当值日生:当平时不乖的孩子举手时,有经验的教师会及时抓住教育契机:你以前哪里做的不够好要改正等,不能扼杀他的念头,要及时给他树立目标让他改正缺点)、班长、家庭作业、社区活动、生活制度、日常事务登记、物品有序摆放、正确的指导语、代币法奖励,把所有的事情都变成能讲的,操作的,有章法可依的制度。耐心细致的去贯彻实施。

篇10:幼儿园小班班级总结

一、《日有所诵》—————早晨最美的音符

低年级的孩子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但是他们比较喜欢朗朗上口的韵文。为此,我给孩子们推荐了《日有所诵》,每天早上一到教室,收拾好书包,我便领着早到的孩子一起诵读着富有韵味、节奏感强、又朗朗上口的儿歌。

因为有了《日有所诵》,孩子们特有的童音在寒暑的早晨嘹亮的响起,成了教室里最美妙的声音。

二、阅读推荐课—————每周最热切的期待

学期初从阅览室的借阅数据来看,咱班的孩子们看书的热情是不高的。虽然有的孩子说自己家里有很多书,但是往往借来的书孩子们更有阅读的动力。于是我要求孩子们借了书都要告诉我,我一一做好登记,两个星期总结一次,借阅多的给予星卡奖励。但是借的多不等于本本都会认真看,于是我就结合每周五的阅读课,让孩子们从自己看的书中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推荐给同学们。原则上每个孩子轮流推荐。这样一来,激发了孩子们看书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也督促他们认真阅读。

三、亲子阅读—————每晚必修的作业

仅仅依靠在学校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家长的作用不可忽视。为此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每晚坚持半小时的亲子课外阅读,并作为每晚的必修作业。我为家长推荐《笨狼》系列,彩乌鸦系列,以及薛瑞平《我们二年级了》中推荐的相关书籍。同时也关注阅读能力差的孩子,建议家长选购图文并茂的,甚至图画多点的书籍。

篇11:小班教师的班级工作总结

时间飞逝,转眼间一学期又过去了。回顾这学期,我们班的三位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既辛苦又快乐。想起开学初从家长的手中接过来的是一张张可爱稚嫩的小脸,听见的是一声声哀怜“老师,我要回家”“我要妈妈”……幼儿从不愿上学到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从不会自己吃饭到大口大口自己吃;从挑食到样样蔬菜都爱吃;从不会穿衣服到学会自己穿;从不敢参加集体活动到争相在集体面前露一手……在这其中包含了老师们多少心血?本学期我们班在园领导的关怀中,在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以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工作态度,共同做好班内的各项工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班级情况

我班幼儿半数都是刚入园的新生,入园时我们班老师与家长进行了交谈,在交谈中,我们对每一个幼儿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和生活自理能力及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调查,并做好了详细的记录,使幼儿来园时,我们就对他们的情况有了一个了解,为幼儿入园后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幼儿入园以后,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为了缩短幼儿的分离焦虑,我们班的老师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玩耍。引导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同时在家园天地中,指导家长做好幼儿的入园的各项工作,使家长们能够在家也帮助幼儿尽量缩短分离焦虑,通过一系列活动我班幼儿很快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家长们也都放心的把幼儿送到幼儿园。

在班级工作中,我班老师以大局为重、积极工作、不分彼此,处处以幼儿园的工作为重,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三位教师兢兢业业、工作抢着干、从不叫苦叫累。每天早早到班上把教室内外打扫的干干净净,尽职尽则的.把工作做好。正是我班老师这种高责任心及奉献精神,一年来,我班无任何责任事故发生。

二、教育教学工作

1、本学期,我班两位教师共同商议,根据大纲的要求和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

幼儿园是幼儿生长学习的场所,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易于身心发展的知识。围绕这一《新纲要》精神,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本学期针对幼儿自我服务意识不强的特点,开展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长大了”等系列活动。大大提高了幼儿的自理能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保教人员紧密结合、互相沟通,针对我班幼儿的情况,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进行安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团结友爱教育、使幼儿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能认真组织幼儿开展各项教学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班的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家长们也都很满意。

2、教室环境的布置

环境是为教育教学活动服务的。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和本班的特点,老师们选择了一些有特点的装饰布置,如:“自然角”“水果树”、“娃娃家”、“小动物之家”、“智游区”等等。>幼儿就特别喜欢,在布置中,我们让孩子们参与到其中,让他们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做一做等等。

三、组织大型活动

1、“家园同乐庆六一”。为了迎接这次的开放活动,三位老师提前做好准备,我们及时组织幼儿排练节目,并提前安排好演出服装。由我编排,邹老师协助排练了两个节目:韵律操《快乐的节日》和舞蹈《波斯猫》。节目演出后,效果非常好,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让家长们和孩子们亲身体会到了家园共育的快乐,开开心心的渡过了六一儿童节。

2、排练教师舞蹈。在盖园长的带领下,我园六位年轻教师利用休息时间,共同策划、编排了舞蹈《sunnyday》和《天使》。在六一开放日活动中为整台节目添色不少,也展示了我们年轻骨干教师们的风采。

3、迎接教委检查活动。为了把我园最好最美的一面展示出来,我们三位教师一开学就忙开了,收集废旧物品;利用空余时间制作教玩具;每天坚持做好教室内外的卫生等等。先后制作了动物指偶、蚕、猫、大熊猫、包子、饺子、陷饼、热干面、时钟等等教玩具。得到了教委领导的好评。

4、教学活动。我们分析本班孩子情况,根据《新纲要》要求,认真制定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和教育专题计划。备好每一次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并继续开展《让游戏成为幼儿一日生活中的主要活动》专题研究活动。帮助幼儿获得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四、卫生保健及常规教育

1、卫生保健

我班老师严格按照园里的要求执行各类物品的消毒工作,尽职尽责、踏踏实实从不因私事影响工作。让幼儿生活在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中。因为我班幼儿刚入园,所以我班的卫生保健工作一向也较为细致。我班老师每天都兢兢业业、细心、耐心的观察记录。如:晨检时注意观察

幼儿脸色,幼儿有不舒服现象及时通知家长,因小班幼儿还不能及时的表达需要,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幼儿脸色及表情及时了解她的要求。特别在幼儿吃饭方面,我班老师更是细心照顾,不怕麻烦,引导幼儿吃好吃饱,对有个别幼儿不吃菜的不好习惯,我班老师总是不断的表扬和鼓励,改正了不良习惯,一年来,我班幼儿都自己独立吃饭。在幼儿喝水方面,家长们也比较关注,我们开展了“给汽车加油”的活动,每天保证幼儿喝够五杯水。因此,我班幼儿生病率低,出勤率较高。

2、常规教育

我们十分重视孩子常规的培养。在幼儿入园后不久我们进行了一日常规教育,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如:入厕、洗手、喝水、吃饭、午睡等都有秩序的进行。此外,我们还教幼儿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由于我班老师统一要求、统一管理,我班的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家长工作

在幼儿教育中,家庭教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个好的班级离不开老师们的密切配合,更离不开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为此,我班把家园配合工作作为重点来抓。为了让家长们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在早晚接待中,及时与家长沟通幼儿情况。对于有问题的孩子,及时与家长沟通,取得一致的教育方法。在家教园地中,对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及时解答。通过一学期的家园联系,我们和家长之间建立了和谐友好的关系,赢得了家长的信任、赞誉和支持。

篇12:幼儿园小班班级年度总结

小班的管理工作是一个很困难的工作,这么以来我不得不做好准备了,尽管这学期开学之前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学期的适应,在幼儿园这么一个小环境下,我对自己很有信心,我没有带过几次小班,尽管老师们都说不好带,但是我还是毅然的做好工作,第一个恶学期已经坚持下来了,这学期的我进行的还是相比上学期好,小班的管理工作不管是在上学期还是在下学期都是不容易的,在这个学期以来我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做好一名幼师的职责,管理好一群孩子是我的职责,教育好这一群孩子也是我的职责,我不得不承认,还一点很重要,负责孩子们在园内的安全更加是我的职责。

管理好一个班级,特别是幼儿班,或许我的方式方法不同,但是我一直在努力着,我一直在学习怎么去管理好这个群体,这个学期的工作我还是变化了很多,不管是在什么时候我都会告诉自己,我的任务就是在这个前提下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做好管理工作保证这个班级在有序的进行着。

二、安全工作

我应该注意孩子们的安全,小班的孩子相对不同,年纪是比较小的,刚刚来到这个新的环境或许这是一个新的生活状态,但是孩子们的安全意识不能够松气,小班的孩子们没有一个全面的意识,对于安全也好,对于一下危险物品也好,我们做老师的这相关方面应当加深教导,我很强调孩子们的安全,一个学期下来我的工作做的很多,不仅仅是一个片面的安全教导,我会很很负责的去做好这些工作,孩子们的安全意识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三、不足之处

篇13:幼儿园小班班级教师总结

关键字:青年教师 小班化 技巧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正文

一、研究背景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由理论探索走向更深入的实践,迫切要求一种充满激情和活力的班级管理模式。同时在人口负增长,教育资源富足、父母对子女教育关注度日益提高的社会现实下,“小班化班级管理”日益成为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個性化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在国内教育改革试点地区以及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都相继出现了各种与小班化类型相类似的“精品教育”、“贵族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人们对这一班级管理形式的认同与肯定。其实小班化作为刚刚崭露头角的管理形式还存在许多有待探究的盲点,深入地研究和有效地利用可以加速这一理论的成熟,并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最大化地发挥其应有的效力。

二、现状梳理

(一)课题提出的现实意义

小班化课堂班级管理已经成为大多数青年教师关注的并应用的策略之一。但是通过对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教师的班级管理策略仍停滞在班级授课制的牢笼中,改进仅仅停留在细枝末节的变动上。普遍存在“同目标要求、同内容、同进度、同评价标准”等“一刀切”作法,没有落实“因材施教”的个性化班级管理理念,严重防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致使管理者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严重制约教与学的屏障,也成为青年教师成长中难以摆脱的“鸡肋”。

(二)小班化班级管理研究现状

目前小班化班级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理念、管理过程和管理效果三大方面。这三大方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向我们展现了小班化班级管理研究中由理念到实践、由内化到外化、由分化到整合的全过程。下面我们就从这三个角度具体梳理一下现有的研究成果。

1、现有的教育理念包括:

○1、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是19世纪由费尔巴哈创立的与科学主义相对立的一种现代哲学思潮。人本主义注重个体的心理需求,探索人之为人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将人的理性和感性相统一。不断地将人与物区分开来,寻求人的真正解放。

○2、因材施教理论。因材施教是古今中外传承的优秀传统班级管理原则之一,贯穿于我国古代教育史的始终。孔子的“中庸”之道 ,解析其“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说,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求教师“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即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了解他的成长经历,发现他的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思考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如何培养、培养成什么样的。也是我们今天素质教育中一直沿袭的一条重要原则。

○3、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是基于社会学与心理学等学科之上发展起来的。 20世纪初格式塔学派的创始人考夫卡曾经指出:群体成员之间的互赖性可以转化为整体动力向前推进。

2、班级管理过程具体来说就是管理过程中应遵循的班级管理原则与各种班级管理策略的运用。目前小班化班级管理策略主要是基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为前提的灵活性、综合性的原则和策略的研究。由此延伸出一系列的执教原则及班级管理方法,例如:平等性原则、开放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交互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等;分层班级管理方法、角色班级管理方法、合作互动方法、自主探究方法、活动班级管理方法等。这些策略虽具有普适性,但是就其可操作性、具体实施方案等实践层面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的盲点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商榷和探讨。

3、已有的班级管理效果的评价机制已经涵盖了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层级性,关注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青年教师的个性化班级管理模式形成。但是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更具人性化、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青年教师自身优势使已有的班级管理评价体系更加有可操作性、促使人人进步,仍然是值得青年教师探索的课题之一。

三、技巧策略与评价方案

(一)青年教师可借鉴的技巧与策略

1、积极参加培训,扭转陈旧的班级管理观念

小班化班级管理不是在固有的班级管理模式上的改良,而是彻底的脱胎换骨。从新打造出一种独具创造性的班级管理新模式。因此青年教师要充分发挥接受新生事物快、应用实践性强的特点。利用参加各种理论培训、课题研讨的基础上,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开放式的授课、听课观念。

2、利用多样化的班级管理资源丰富课堂

电教化班级管理在过去的班级管理实践中的有效作用已经得到大家的共识。在电子产品涌入班级管理领域的现代班级管理环境下,青年教师可借助已有的计算机基础和对敏锐的电子信息存储能力,将电子白板、微课等新生事物引入到学生的学习视野中来。并在实践中不断的更新完善信息资源使之更具有实用性和留存价值。

3、灵活多样的班级管理环境设计点亮课堂

小班化班级管理空间及环境设计应遵循组合制原则,即形式的多样化、参与的多元化、理念的人性化、布局的合理化。教师在空间结构设计中可以起引领作用,将预订的设计方案布置给学生,细节及过程部分分派给学生完成。将常用的板块作为同类型课堂的模板,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及爱好将人员的分工安排固定下来。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二)评价策略的优化设计

1、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机制

学生的测评成绩只是评价结果的一部分,而学生在管理的过程中学习兴趣、合作态度、学习习惯、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变化则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据。只要是涉及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高的因素都应纳入到评价机制中来,不断的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自信心和求知欲。丰富的评价因素更适合打造个性化专业特长生,由量变到质变实现良性循环。

2、纵向评价与横向评价机制相结合

生生间的横向评价只能发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次变化,而无法确切的呈现出一段学习阶段后学生自身的学习进度和量变的走向。建立成长档案袋,搜集本学期学生的标志性成果及每星期在小组内部的表现得分,或者用轴状图的形式呈现出本学期该生各科成绩升降变化。这样的横向评价不仅能清楚直观地展现学生的阶段性变化,更能帮助师生找到下一步前进的方向,有针对性地展开学习。

3、注重、挖掘评价机制的激励元素

教师注意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及时运用恰当的方式给予鼓励。言语鼓励、肢体表达、小组加分甚至可以是小小的物质奖励都可以让他们获得被认可的快乐甚至是高峰体验。激励远远要比惩罚更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促使其自身发展的良性循环。

4、尝试个人与小组的捆绑式评价机制

作为集体一份子的小组成员应清楚地认识到小组合作不仅仅是一种组合式的形式,而是成员间的内在需求。“互助即自助”应成为互助课堂成员的共识。

上一篇:考研数学 首轮复习完全策略下一篇:个人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