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管理记录

2024-05-13

幼儿园班级管理记录(通用10篇)

篇1:幼儿园班级管理记录

浅议幼儿园进行班级记录的意义

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附属花朵幼儿园

宋丽芳

班级记录是“将班级幼儿活动的过程实录加以分析和解释的观察记录”,也就是说,记录是在把孩子的行动、语言、交往、冲突等用文字、图画或音像方式客观地加以如实记录的基础上,以这些足够的细节报告成果和表现,并协助他人了解所记载的行为背后具有含义的任何相关活动。记录是一种教学方法、研究方法,它促进教与学,旨在提出新问题,关注的是过程、是意义,其所解决的问题在过程中就产生了。

运用“班级记录”,是瑞吉欧·艾密莉亚幼儿教育系统中提出的一个新的教育理念。班级教师通过持续细心地观察、倾听幼儿的语言行为举止,采用笔记本、画纸、照相机、摄影机、录音笔等不同的多种工具,从不同的角度对幼儿在班级教学活动中的探索操作行为进行原始的、第一手的资料收集和记录。在面对、选取这些记录时,教师首先能对主题活动在不同阶段的进展状况有一个规划和总体的了解;其次,教师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能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反思,更有效地改进教学;最后,教师能更全面地了解幼儿,对幼儿认知方式的把握和使用多种符号表征世界的方式等进行更为合理的诊释与反省。

一记录保证计划的运行

班级计划的制定到运行往往都是留有痕迹的,以便能知道执行方向是否正确,并能在执行结束后能被评价。在执行计划过程中要留有痕迹,这对教师而言,记录是最佳的一种手段。因为记录可以呈现出来,供大家共同分析、研究和探讨。

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教师以文字、照片、录音等方式记录幼儿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在计划实施到一定阶段后进行总结时,教师和幼儿或者其他同事一起回顾记录,通过记录能进一步发现幼儿的兴趣与经验基础,了解幼少L学习的进展,从而教师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正确、计划进程是否按照预先制定的轨迹运行。凭借对这些记录的回顾,教师可以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获得一些新的信息、点子,为教学活动的下一步开展做好规划,制定新的学习目标。

例如:在大班开展《虫儿大世界》主题活动。教师为了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昆虫世界的奥秘,感知昆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所以在制定主题计划时安排了《虫儿虫儿在哪里》、《虫儿虫儿开饭了》、《昆虫脚,真奇妙》、《炸锰,跳跳跳》、《快乐的毛毛虫》、《花园里的朋友》、《牧场上的清洁师》、《昆虫化妆舞会》等一系列的有趣活动。然而当教师用文字、照片记录幼儿第一天的活动时,发现记录的幼儿的口述是:“昆虫很难抓”,“它飞得太快了,我套不住它”,“老师,我不会抓,你来帮帮我”„„而照片记录下的则是幼儿盲目地使用捕捉昆虫的器具,疲于奔命地追赶昆虫和个别幼儿焦虑的表情„„从这些记录中,教师们开始重新反省自己的思路、想法,大家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幼儿虽然喜欢捕捉昆虫,但是他们对捕捉的经验知之甚少,第一次的失败使得幼儿们对后面原定的计划失去信心,如果想维持幼儿们的兴趣,保证主题活动继续开展,那就必须调整原来的活动,改变教学策略。

教师在找出原因后及时调整计划,增设了一个活动“捕捉”,和小朋友一起讨论 正确的捕捉方法、使用工具的方法,然后用图夹文的方式陈列在主题墙饰中,帮助幼儿巩固回忆。幼儿在有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在第二次利用远足捕捉昆虫时,所有的幼儿都获得了成功,他们拿着自己捕捉的昆虫到处炫耀。之后,幼儿的热情又再度高涨起来,所有的活动也按照教师预先制定的,开始一步一步实施了。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教师在审视回顾照片、幼儿对话的记录时,能清楚地看到了幼儿的学习,捕捉到了幼儿的失败情绪导致对原定计划的不感兴趣。这个班级的教师及时反省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想法,调整策略,增加符合幼儿当前需要的教学活动“捕捉”,也是为此主题之后的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做准备。

二、记录了解、评价幼儿的发展

新《纲要》中指出:要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倾听、读懂幼儿的心声,是一种理想的儿童观,实现这种理想,必须通过一定的媒介,记录的过程恰巧可以淦释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想法与思考过程,让教师重温幼儿的声音,走进幼儿的心灵,从而正确地评价幼儿。教师可以透过记录的不同方面,如观察表、照片、作品、摄像等记录方式,看到幼儿的整个学习探索过程,知道他们想些什么、学习什么以及他们的兴趣点是什么,从而了解他们建构知识的方法。记录还帮助教师更准确、深刻地解读幼儿、了解幼儿、理解幼儿。

例如:在让小班幼儿认识肥皂活动中,教师事先将各种各样的肥皂以及肥皂延伸产品—肥皂纸、肥皂液等放在科学区明巴皂展览会”上。放了一段时间后,孩子们都比较好奇,经常会去摸摸看看。教师无意中记录到孩子们的对话,孩子对肥皂纸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有的问:“它是餐巾纸还是图画纸?”有的问:“它为什么要和肥皂放在一起。”还有的猜测:“是不是老师放错了?”当时这位教师没有急着回答,而是鼓励孩子们把所有展示区上的东西放在水里玩,结果孩子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原本光滑的纸在水中变软了,摸在手的感觉勃薪的,这张纸还有泡沫,水里也有饱泡„„事后,孩子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这也是肥皂,只是变成薄薄的纸一样的肥皂,拿起来很方便。

这位教师把记录孩子们讨论和问题的本子拿出来给其他同事进行解读,大家都很感叹。这段记录不仅让她们清晰地了解了孩子在自然生活中的探索学习,也让她们充分感受到了小班孩子探索学习中敏锐的观察力和自主能力。尽管这些教育理念教师们都知道,但是通过记录中的片段,让她们有了切身体会,这使得原来的认识不再停留于空洞的概念了,对孩子的认识更进一步了。

可见,记录可以使幼儿的学习看得见,它提供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信息。很多智商测试和一些标准化测验或评价表都没有办法显现出幼儿的学习情况。但是运用多样化的媒介来进行记录幼儿学习情境,教师往往也能通过这些记录所获得的信息或借助于评量表等,可以比较全面地评价幼儿了。

三、记录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幼儿而言,记录为幼儿重新审视、解释自己作品、行为提供了机会。当幼儿看到自己所完成的作品后,会更加好奇、有成就感;当幼儿看到教师精心收集的记录,也能使幼儿深切感受到成人重视他们的学习活动,从而更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这也就成为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

另一方面,记录也提供了幼儿自我整合以及集体建构知识的机会。在观看自己的记录时,他会表现出很大的满足感和自信心。当他与同伴比较或倾听他人对自己记录发表的观点时,他会进一步肯定或否定自我,并根据分析自我调整或者向他人学习方法,拓宽了学习范畴。

例如:在《大马路》主题中,幼儿用积木建构马路。在搭建马路时,聪聪一组的幼儿搭建最快。在装饰马路时,聪聪突发奇想,把橡皮泥里本来做动物眼睛的两个小珠子用橡皮泥按在了长条形积木上,用来做电子警察。活动结束前公开展示作品了,聪聪在向大家介绍自己创意后,老师对他的创意非常赞赏,其他孩子都对这组投以羡慕的眼光„„之后,聪聪和其他一些模仿这一行为的孩子把这一搭建技能又延伸到其他一些主题,如《逛商场》中搭建的商场、《房子》主题中搭建的居民楼等。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聪聪在重新审视自己记录时得到了教师与同伴的认可,肯定了自己的行为,在之后其他的搭建任务中进行了迁移。其他幼儿在倾听教师对聪聪的记录时,也从成人对聪聪经验的记录中学到了好方法,从而调整自我,向聪聪学习了这一创造行为。

四、记录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

《纲要》指出:教师是幼儿的伙伴、倾听者,是支持者、引导者,是学习者、研究者。可是,如何能顺利担任这些角色呢?通过记录,可以促进教师角色顺利地转换,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

1.学会观察、倾听幼儿

《纲要》中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观察、倾听,也就是要成为敏感的儿童观察者。但是,有时教师常常在观察中犯这样的错误:观察的随意性大,事先没有明确的目的,或者当时所看到的没有及时用文字、照片记录下来,于是在回忆分析时变得没有重点,或找不准方向,这样的观察是不全面或不周全的。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记录的方式,用便条、观察表、日记以及录影带、相片、幻灯片等帮助我们观察到幼儿的表现,尽可能地避免出现观察不周的问题。通过这些,教师能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学习特点,以及幼儿在学习和活动中碰到的问题等等,这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幼儿的学习及建构知识的方法及发展状况。记录使得教师能再一次认真倾听幼儿的声音、观察他们的学习行为,为教师的教育行为及教育策略的实施提供依据。2.反思教学、有效地改进教学

教学是幼儿园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在教学中,教师总是要面对幼儿、教学内容、教学情景等等,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不仅能够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的教学方法,而且还应当具有对教学方法的反思、批判和创造能力,然而这些完全可以借助记录的手段来达成。

教师首先利用已有的牢固建立的经验,在记录的基础上参与关于幼儿学习和知识建构的解读和分析,深人细致地了解幼儿的学习过程。而这一点对帮助教师依据对幼儿的理解做出正确的教育决策是大有裨益的。其次,由于记录再现了教学实践的过程,如教学录像,教师通过重新观看自己教学录像的全过程,反省教学行为,观察幼儿学习情况,从而促使教师认识到他们实际能做什么和他们确实做了些什么;反思他们所做的哪些事是有价值的,哪些是没有价值的;思考他们怎样才能做得更好。这些记录能帮助教师谨慎而有效地介人幼儿活动,反思和调整教育行为和策略。3.互动学习、教学相长

记录是一种互动学习的过程,教师透过幼儿学习的点滴记录,在分享幼儿们的学狗方法和经验时,教师们自己也在不断地为了解读幼儿而查阅资料、获取理论,在与同事的探讨、争论中寻找依据,不断修正某种观点,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记录在这一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当教师记录幼儿学习情况,并利用这种记录作为引导幼儿学习的时候,教师的角色从传授知识转变为探索研究幼儿,同时也在研究当中与幼儿共同学习。有时一个主题进程到一个阶段,教师们会迷惑、不知何去何从,但是当面对记录、重新审视记录时会迸发出新的有趣想法和点子来,这也迫使他们重新考虑整个主题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在自我成长。

因此,通过班级记录,教师会变得能研究性地看待问题,会试图去钻研理论、研究幼儿、读懂幼儿,并能开放式地讨论和作积极的反思与调整。可以说,记录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

五、记录增进家园沟通

记录提供给家长一个真正认识、了解自己孩子的机会。通过记录,家长可以真正了解自己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对生活经验的看法,从而重新审视自己为人父母角色的责任,并以一个全新的方式看待自己的孩子。家长透过记录,通过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增强了家长对幼儿园活动的参与和支持,也增进了家长与教师以及幼儿园的沟通和交流。

通过记录,家长可以清晰了解自己孩子在幼儿园中生活学习的情况,知道教师在给孩子教什么东西,而且也明白孩子是怎样完成与达到的。透过记录,家长看到的不仅是孩子完成的作品,也看到孩子创作作品的一个过程。

比如:幼儿作品边上附着的照片、解说和孩子的话,让幼儿更容易和家长分享自己从幼儿园获得的经验。幼儿对学习内容的热诚会直接影响到家长的参与度。家长们若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产生极大的兴趣,必定会对幼儿学习程度的投人加大关心和协助的力度。因此,通过记录,可以使家长知道孩子所作所为的意义,以及愿意与孩子们一起进行分享,这必然使亲子之间关系密切,加深家长对幼儿早期教育自然学习方式的了解。通过幼儿园教师对记录的展示,家长与家长之间也有机会去分享彼此的认识。家长更重视与教师的沟通和意见交流,进一步协助家长认识自己的角色和定位。所以,马拉古奇曾说:记录提供家长一个知的品质,将实质地改变他们的期望,让他们重新检讨为人父母的假设以及对孩子生活经验的看法,并以一个全新、更具好奇心的方式来看待整个学校经验。

综上所述,记录记载下幼儿所说所为的具体表现,以作为下一阶段学习的出发点;它同时也提供了教育工作者一个研究与不断改善更新的重要工具;它更提供了父母与一般大众认识幼儿园的种种详细资讯,作为获取大众反应与支持的途径。

主要参考文献: 「美]埃德华兹:《儿童的一百种语言》,罗雅芬等译,〔台湾〕心理出版社,19980

篇2:幼儿园班级管理记录

第 芳 记录 事项 保 育 工 作

1.天气变化反常,这周出现小到中雨,幼儿 在园时特别注意他们的衣服.饮食和洗 手特别提醒幼儿将袖子卷起来,上美术 课留意幼儿的衣服,特别上衣的前面.2.户外活动的钻爬游戏,控制纪律,强调不 许快速跑,以免撞伤.3.幼儿进餐时,很着急吃饭,在吃饭前务必 要擦手,并养成一起进餐的习惯.4.进餐较快的幼儿可以先玩桌面玩具,再 一起上楼刷牙整理回家.6周

日期:20xx-3-27

班级:EK

记录人:杨燕

教 育 工 作

1.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在幼儿园能干的事,在 家也能干.学会收拾玩具,并整理书包.2.户外活动时,大部分时间在室内,以为天气不 好.但室内的体育活动也很有趣.设计多种不 同的游戏,钻钻爬爬,前提是要听老师的指 挥,不能随意跑动.3.参加音乐游戏,体验”找猫猫的乐趣”,进音乐 功能室要遵守规定,不能随意跑动,影响其他 幼儿的活动.4.感受家里的氛围,认识家里的家具设施.家 长 工 作

1.让家长准备幼儿来园的个人用品.2.如果幼儿在园上画画课,将衣服弄脏了,请求 谅解,希望家长继续支持老师的工作,当然, 我们会注意幼儿的行为的.3.咨询春游一事.征求家长去哪些旅游点的意 愿或建议.记 录 内 容

采取

1.幼儿洗手时提醒要卷袖子,洗完后老 1.坚持让幼儿将课前准备物品摆放好,如毛巾 师要摸摸孩子的袖子是否弄湿,不然 水杯联络表鞋子.要换衣服.2.参与体育游戏时,要守秩序,告诉幼儿,遵守 2.上美术课时,告诉孩子衣服要保持干 秩序的孩子老师特别喜欢.1.部分幼儿未带衣服,若不小心弄湿衣服,将无 法更换.希望家长给孩子带衣服.2.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告诉家长幼儿上美术 课不小心将衣服弄脏,希望家长能谅解.措施

3.逢周四进音乐室学习歌曲游戏.让幼儿感受 净,才漂亮.3.进餐前将毛巾发给幼儿,老师要检查 乐感带来的快乐.小手是否干净.4.以我的小房间为例,告诉幼儿家里有哪些家 4.要让吃完饭的幼儿安静下来,再一起 具.回教室.幼儿园班级会议记录【篇二】

时间:第三周: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

会议主题: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总结上周工作:严格要求老师做好工作本周工作安排: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1、在课室里不推、不挤、不乱跑。

2、使用正确的坐姿,做作业时,不能拿笔尖、剪刀对着小朋友,以免刺伤。

3、午睡时,上床的小朋友不能把头、手探出来。

4、向幼儿介绍保护眼睛、牙齿、身体的一般常识。

5.教育幼儿勤剪指甲,不抓别人或挠伤自己。特别是小小班及小班应该每周剪指甲,教育幼儿。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

会议主题:做好晨检并让幼儿了解安全的重要性总结上周工作:严格要求老师做好工作本周工作安排:

1、早上来园检查幼儿是否带坚硬或锋利的东西。

2、教育幼儿不摸电线、电开关,不乱动电器。

3、要幼儿懂得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跟陌生人走。

4、教育幼儿什么是危险物品、事情,懂得远离危险物品、事情。

5、教育幼儿具有基本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了解一些急救知识和方法。

6、不带小刀等危险物品上幼儿园,让孩子明白做危险事情的后果

时间:第五周: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

会议主题:以预防为主,加强幼儿及家长安全意识。

总结上周工作:严格要求老师做好工作本周工作安排:

1.以预防为主,各负责机构和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每一个月由园长带头对幼儿园安全问题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逐项排查,做到幼儿园安全工作无盲点,无漏洞。

2.要幼儿懂得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跟陌生人走

3.“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本学年将进一步加强门卫的管理,监督好门卫人员严格执行门卫工作制度的情况,并经常检查门卫的来客登记盘

问制度的落实情况,严禁社会杂人员入园,以确保幼儿园正常教学秩序。

4.不跟陌生人走,离开集体或家长时要打招呼

5.幼儿来园时,家长须将孩子亲自送到班上交给老师,不得将孩子放在园门口或楼梯口,让其自行进班。离园时必须由幼儿监护人接出,对于长期或临时委托亲友、邻里、同事代理的应出示书面委托书(写清幼儿姓名,代理人与幼儿关系,注名监护人姓名和日期)。禁止未成年的亲友入园接送幼儿,在接送幼儿过程中,家长做好内部协调,以免发生错接、误接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①使幼儿的活动在自己的视线之内。

②对幼儿各类危险动作,如持物打闹、跨越护拦、损坏公物、进入楼内追逐等,家长要立即制止并进行教育。

③幼儿玩大型玩具时家长要进行监护,避免发生意外。

篇3:幼儿园班级管理记录

那么,让孩子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是不是意味着老师就可以撒手不管?我们老师要在尊重、相信、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他们共同参与班级各项工作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学会“自治”。

一、民主协商,让每一个孩子参与班规的制定

陶行知先生说“学生自治,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守法。”

关于“立法”,陶行知先生认为“有时候学生自己共同所立的法,比学校里所立的更加近情,更加易行,而这种法律的力量,也更加深入人心。”因为孩子们自己制订的规章,“大家既然都有切肤的关系,所定的办法,更易或更能合乎实在情形了。”所以,在孩子们刚从中班升入大班时,我便和他们一起商讨管理班级的办法,并就班级里的方方面面制订了一系列的新班规。他们还通过自己手中的画笔,为教室、盥洗室、午睡室等都画了相应的标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鼓励孩子们自己去想、去讨论、去尝试。

一旦制订了“班规”就需要大家共同遵守这就是“守法”。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都比较容易接受和遵守这些经过自己参与制订的班规。

二、搭建平台,让每一个孩子参与班级的管理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应该“为学生预备种种机会,使学生能够大家组织起来,养成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1. 设立“小老师”的职务

根据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我们可以在幼儿园大班班级管理中, 充分利用“小老师”角色的作用,不仅能锻炼幼儿的管理能力, 强化幼儿的自律意识,发挥幼儿的个性特长, 而且能有效提高班级的管理效率。

考虑到每个孩子都有当管理者的欲望,为了使幼儿经常能感受到做管理者的乐趣,班上除了有管理班级纪律的“小老师”外,还有负责检查幼儿玩具收拾情况的“小老师”,检查孩子们喝水排队、饭前洗手的“小老师”,监督午睡时脱衣服、摆放鞋子情况的“小老师”等。“小老师”们的职务给幼儿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管理平台。

2. 创设管理角色轮流制

幼儿担任了一定时间的某个领导角色,他们总是好奇尝试其他的领导角色,所以班上建立了管理角色轮流制,这样的管理角色互换,有利于他们认同感的形成,他们可以通过担任其他朋友的角色,进行换位思考,感受其中的困难与乐趣,从而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行为,这也是他们学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对他们的终身都是有益的。

三、营造氛围,让每一个孩子成为班级的主人

参与事务治理的学生越是广泛,就“愈宜学生共同负责,愈宜学生共同自治”。陶行知认为,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到同学们的自治实践活动中,易于得到同学的帮助和切磋,再加上老师的指导,即使一时疏忽犯了错误,也会容易改良纠正。参与是学生自治训练的良方之一。作为教师,我们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努力做到尊重、信任每一个孩子,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引导每一个孩子参与到“自治”的队伍中来。

关注、尊重每一个孩子是教师的天职。作为教师,心中要有一轮太阳,要把阳光洒向每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民主气氛。只有给孩子以民主,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孩子的个性不同,采取的方法措施也应不一样。因为,他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得到班集体的认可。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自觉加入到班集体管理工作中来。比如,以往我们的小组长大都由那些聪明伶俐、乖巧懂事的孩子来担任,使得大部分表现平平或纪律不够好的幼儿失去了锻炼的机会,产生了自暴自弃的心理,非常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民主精神和自主管理意识。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采用小组长轮流当的办法,让每个孩子都可以尝试管理的苦和乐。

篇4: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

关键词:关爱;启蒙者;朋友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145-01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的确,爱是一种情感交流,幼儿园老师的一个微笑,一声赞许,一席谈话,一次同行往往都能把爱传递给幼儿,使孩子产生一种温暖的感觉。老师的一视同仁、对游戏、生活的关注和体贴,都能把师幼之间心与心的距离拉近,把感情鸿沟填平。当幼儿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时,他会产生回报的冲动,跨越与老师的心理距离,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那么,作为幼儿教师,该如何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学做孩子们的“妈妈”

爱在点点滴滴,用心就有回报在童心世界里,到处都是阳光灿烂,也是这种阳光吸引着幼儿教师,总想和孩子们在一起。小小班的孩子,刚刚来园,还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老师就是孩子们的“妈妈”,在生活上老师要处处关注。

案例一:

入园前宝宝午睡时必须喝一瓶奶才能入睡。考虑到他的体质比较弱,班级老师就同意让家长把奶瓶带来园。但同时老师也积极开展了一些应对措施:逐渐增加午餐饭量,减少奶量;老师陪伴入睡等,虽然自己麻烦了,但宝儿顺利渡过适应期,身体仍旧健健康康的,这是老师们最高兴的事情。

案例二:

班上的“小星星”从小肠胃不好,来了幼儿园后,因为不习惯在幼儿园拉大便,常常憋着,结果造成5、6天不大便,父母们很着急。老师知道这一情况后,便留心起来。平日里多督促李佳星喝开水,帮助肠胃蠕动。一次,徐老师发现他脸色不对,估计他可能要拉大便了,但他却说什么也不肯上厕所。好说歹说,终于说服了他,但他提出要徐老师陪着他,老师欣然同意了。晚上,李佳星奶奶知道后,激动地说:“徐老师,你真是孩子的好妈妈。”老师对孩子真切的爱,换来了孩子们对老师的爱,也换来了孩子们对这个世界的爱,对周围人的爱。幼儿喜欢老师,是因为老师给了他们真诚的照顾,无处不在的关心。老师是妈妈,孩子是宝宝,每一个走进班级的人,都会有一种亲切地感觉:温馨而且充满了热情。

二、做孩子们的朋友

爱是鼓励、信任,“相信你能行”幼儿在幼儿园里更需要的是尊重,而不是保护,把每个幼儿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让他们参与班里一些他们能理解的事情的决策。中大班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一味的要求他们按照老师说得去做,难免会有不满意的地方。老师就让孩子们参与到,老师的计划制定和环境创设中来,有了他们的参与,班里的活动更加生机勃勃,有声有色。幼儿也兴趣盎然,兴高采烈,更好地完成了教育目标。孩子受重视了,有了自己的空间,觉得自己也是幼儿园中的一分子,能贡献一份力量,他们得到了老师的信任,也会同样信任老师,喜欢老师。

三、做孩子们的启蒙者

爱是教给知识,给孩子最美的艺术知识的启蒙不在于让孩子学会多少技能,而是让孩子能融入其中感受和尝试,从而激发起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于渔”,爱孩子很简单,但爱孩子也很耐人寻味。张老师还组织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进行绘画和手工创作,共同布置走廊,让孩子成为环境主人,用他们自己的作品和创意去丰富环境,体现课程的进行、目标的变化。“我的酸奶娃娃”“我爱家乡”“青蛙的成长过程”??每一次,孩子们都积极参与,他们的作品得了其他班老师和同伴的肯定呢。

四、做家长的朋友

与家长的沟通也是种艺术每个孩子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幼儿园得到老师的重视,能在幼儿园得到老师的关注。老师做有心人,热情、真诚地与家长交流,使家长了解老师的教育目标,了解孩子的发展阶段、发展程度,把每个孩子的与众不同之处反馈给家长,和家长共同教育孩子。有了家长的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更得心应手了。

案例三:

考虑到班上多数幼儿的父母都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接送孩子,与老师的交流也比较少,我就制定了家长约谈计划。每学期有针对性地把一些家长约到幼儿园来,一起坐下来朋友式的拉家常,探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取得共识。每次约谈,我会安排两个个性、表现比较接近的孩子的家长。事先拍录 两个孩子在园的简单情况,主要针对孩子的问题,最后我提供资料、提出家庭配合建议:如:家长在家能多陪孩子,开展亲子活动,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待孩子的态度,家长能保持一致等。短短的一个或两个小时的约谈时间,收获却是

长期的,通过约谈,首先家长能更准确地了解孩子,形成正确的教养态度。其次,使家长看到了班级老师对孩子的关心,为班级的工作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促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重视了。而且,班级也可以非常直接地从孩子身上看到变化和进步。 著名特级教师斯霞老师,将七十多年教师生涯成功的真谛,归结为“童心母爱。”热爱幼儿,永远应当以平和,愉快和鼓励的方式对待孩子,爱的教育,最终目的是应使幼儿在感受教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爱的艺术!

参考文献:

[1] 廖凤瑞译.《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lilian g.katz[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篇5:幼儿园班级安全教育活动记录表

活动名称

安安全全玩滑梯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2、懂得用不正确方法玩滑梯易造成伤害;

3、初步养成一定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户外滑滑梯;毛巾

活动过程记录

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兔妈妈(老师扮):今天天气真好,小兔子们,妈妈带你们出去玩。看,那是谁?(小狗)他们在干什么?(滑滑梯)

2、介绍滑梯及其玩法。

(1)狗妈妈是怎样教小狗玩滑梯的?为什么要这样玩?

(2)人多的时候应该怎样玩滑梯?

小结:玩滑梯人多时要先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不拥挤推拉。从楼梯这边上去两手扶好了,一层层地往上爬。眼睛看好楼梯,爬到顶,坐稳后,两手扶着滑梯两边,两条腿并拢,再滑下来。如果不这样好好玩滑梯,做不正确的动作,就会发生危险。

3、幼儿练习玩滑梯,教师指导幼儿按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1)兔妈妈:刚才我们看了小狗滑滑梯,你们会不会象它们那样玩?

(2)兔妈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再玩一遍?这次,你们玩的时候,妈妈给你们每个拍张照,看谁滑的好。(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动作,鼓励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活动效果及反思

篇6:班级管理记录

专业:学号:姓名:谭艳

2014秋学前教育(专科)***48

幼儿园班级管理记录

一个班级是否具有和谐的气氛,不仅影响着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还会直接影响着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进行。因此,幼儿园班级老师在繁琐而紧张的一日活动中,要使班级管理工作卓有成效,必须要有一定的方法和策略。

1、教师间要以诚相待,勤交流沟通

教师间相处中要真诚,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班级中的事务上要勤沟通,多交流。出现问题时应主动担当,不相互推卸责任。如:某个孩子最近有什么反常表现?哪个孩子某些方面有所进步、落后?哪些孩子需要多激励、被关注?等等。多听取、采纳他人的意见、看法,加强教师间的融洽关系,使教师间有凝聚力、向心力,班级管理工作自然上来了。

2、教师间应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每个老师都应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多看到他人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多体谅、包容他人。处理班级工作时,不应独断专行,多听取其他教师的建议,并把成功的经验运用到孩子的教育中,共同发展、进步。

3、教师间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密切配合。

每个教师应承担起自己在班级中的一份责任,既要分工,又要配合默契,做到“小分工、大合作“。如教学活动中,主班老师做孩子的引领者,配班老师一定配备好教学用具,活动材料;户外锻炼时,主班老师组织安排活动,配班老师必须协助指导个别幼儿的活动。无论哪个时间段里,三位老师的明确分工,默契配合一定能活而不乱的有序管理。

4、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讨论制定活动规则

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让孩子参与讨论,讨论是孩子在学习生活中相互合作、相互交流而确定的一种最佳方案的过程。能让孩子获得正确的认识,调节自己的行为。我经常采取与孩子共同讨论制定活动规则的形式。如每个活动区的规则制定,针对每一个活动区的特点,让孩子参与讨论,制定出适宜开展活动的规则,比如进出活动区采用持卡方式;用大家自制的图标做规则指令,这样有效地遵守了活动区的规则。

5、发挥评价作用,调整已有规则

孩子在老师和同伴评价中成长的,他们很在意这种评价。每天在幼儿离园前我都要把他们一天的表现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孩子对于一日规则是早有所知的,这种形式其实是对已有规则进行重新的认识思考。在常规培养时,我们要发挥好评价的教育作用,促进规则调整和完善。

6、引导家长转变观念,明确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有的家长单纯地把幼儿园看成是幼儿的生活护理场所,对班级的一些规则不懂得遵守和配合,对班级管理产生了负面影响。针对这些情况,我积极引导家长转变观念,利用家长会的形式,和家长面对面地

沟通,明确幼儿园是贯彻保教并重的原则,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工作中,我们三位老师保中有教,教中有保的相互配合,让家长对老师充分尊重,愉快地配合开展班级工作了。如新班刚入园时孩子们哭闹,家长不放心,送到老师手里还迟迟不肯离去,这给班级管理带来了难度。于是,我以新颖、亲和的教育方式吸引孩子,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做家长心理疏导,请家长及时离开。孩子们很快适应了集体生活,家长放心了,班级管理很快渐入正轨。所以,家长的支持配合对班级管理很重要。

7、让家长明确家园共育与班级管理的关系。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家长们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真看待家园共育的话题了。我们在活动中经常征求家长的意见,或让家长参与指导。发现孩子有不当的语言、行为时,我们用合适的方式帮助家长转变态度,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家园的相互合作,形成合力,促进了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8、形式多样的家园合作方式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为了保证班级的管理工作的开展,使家长明确完园合作的内容,取得最佳效率,我设立了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段交流、家园联系栏、家长委员会、开放日、家长会等方式。如“家园联系栏”中,根据班级每日开展的活动,在栏内提出为家园配合的内容、要求,家长对此很关注,这个栏目长期以来很好地发挥了作用。另外抓住家长接送孩子时的短暂时间,及时和家长沟通交流,班级要开展的工作,幼儿在园情况,家长将要配合的事情,等等。让家长了解到,只有家长切实地

参与,才能使班级管理得更好,才能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发展。家园之间要随时互通信息,交流看法,才能全面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以达到共识,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篇7:幼儿园班级管理记录

接新的一年-幼儿园家长会记录

9月1日,新的学期开始,百善社区幼儿园,开展了精彩的班级亲子游戏,本次活动十分地丰富,有以班级为单位的大合唱表演,有亲子游戏,有自助餐等一系列的活动。本次活动在班级老师和阿姨、家长、幼儿的共同准备之下顺利地开展,通过此次活动,即增加了幼儿和家长之间的亲子感情,也促进了老师和家长、幼儿直接的交流和感情。丰富有趣的活动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很多幼儿都是爸爸、妈妈提前请好假一起来参加活动的,由此可见,家长们对活动的重视。

虽然是简单的大合唱表演,但是各班老师、家长也是花费苦心,合唱中有加入幼儿的舞蹈,有穿着夜尾服的小小指挥家等等,幼儿有很多的可挖掘之处,他们精彩的演出也是让我眼前一亮。而且本次活动我们托班的幼儿也是表现的非常好,没有出现怯场、粘着家长的现象,表现都很大方,声音也较洪亮。家长们的表现也一点都不逊色,为了演唱好幼儿歌曲,在家里也是勤加练习,看到家长和幼儿一起带着“鸭子”、“星星”头饰,看到家长做指挥者,还听到家长们洪亮的歌声……大家都为了这次的演出努力着。

本次的合唱还串插了一位家长的现场舞蹈展示,中二班幼儿的奶奶给我们带来的新疆舞。带动现场所有的家长、幼

儿随着音乐节奏鼓起掌来,为我们的这次演出活动增添了很多精彩。只要心态年轻,人也可以变得更年轻。

精彩的大合唱结束后,每个班回到了自己的教室进行自由活动安排。我班组织家长幼儿一起玩“踩大脚往前走“的亲子游戏。就是幼儿踩在家长的脚上两个人一起往前走,看谁先走到目的地。这个游戏得到了家长和幼儿的一致喜爱!妈妈和宝宝参加游戏,爸爸们在一旁忙着为他们加油,为他们拍照,留下这难忘的一刻!

接下来是我们的自助餐时间,在班级家委会材料的准备下,大家开动了。包饺子的、做三明治的,煎鸡蛋的,家长指导着幼儿,一起动手!也许是自己制作的原因吧,孩子们吃的特别想,大家在一起慢慢地品尝着,交流着。

篇8:幼儿园班级管理之我见

幼儿教育以幼儿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以幼儿为主体要在一定的规则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班级管理应该遵循下面一些原则。

一、遵循一致性原则,精诚合作

一致性原则关系到了教师与教师的配合,还有教师与保育员的配合。

首先谈一谈教师之间的配合。在正式投入到工作之前,首先共同探讨教育方法,统一班级管理制度是关键。例如要确立:如何搬椅子、洗手、吃饭、坐姿、排队等。只有在两位教师统一了这些班级常规之后,幼儿才能有目标去做。由于教师早晚班的上班制度, 两位教师同时在班级的机会并不多,如果两位教师的意见存在分歧和差异,那么小朋友们在一天的生活中便会接受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这样管理的结果可想而知。比如张老师要求小朋友上课的时候把手放在膝盖上,而李老师则要求小朋友们在上课的时候将手放在背后。有的小朋友听了张老师的话,另一部分小朋友则听了李老师的话,因此每到“坐好”的口令发出后,整个班级的坐姿总是不能统一起来,显得毫无秩序。因此,教师与教师应当紧密配合与沟通,达成共识,形成教师与教师的一致性原则。

另外谈一谈教师与保育员的配合。保育员与幼儿的接触是最多的,渗透在一日生活中。因此,保育员也担当着幼儿一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在此,教师应将已统一的班级管理制度向保育员阐明,保育员要积极地配合,形成一致性,配合本班教师一起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遵循主体性原则,尊重幼儿

幼儿是活动的主人,一切游戏活动都要以幼儿为主体。《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

一次区域游戏中,小朋友们都安静地坐在规划好的座位上看书,却有一个小朋友从图书角借了书往娃娃家走去。教师看到了, 便问道:“老师说过看书应该在什么地方看呀?”这位小朋友一脸委屈的说道:“我想去宝宝家做客,我去图书馆借了这本图画书想给宝宝讲故事,我想宝宝一定会喜欢的。”通常情况下,教师为了更好地维持游戏秩序,会指定看书的场所,忽略了那些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孩子。因此,教师在游戏活动中应设想的更全面,尊重孩子的想法,不扼杀孩子的想法。

从教学活动来说,在活动中,教师应尊重个别差异,尊重每一位幼儿提出的问题和答案,在活动中创设自由轻松的氛围,以引导作用为主,引导幼儿自己说,培养幼儿开放性的思维。而不是教师在活动中将自己的想法直接迁移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幼儿首先汲取老师的经验。教师应通过让幼儿自由的想象、探索、思考、回答,帮助幼儿理清思路,与幼儿共同总结。在教学活动中,尤其是公开课的场合,有的教师为了能将活动顺利地开展下去,急于想要得到自己的答案,于是就会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想法告知幼儿,按照自己的思路引领幼儿进入教学活动。这样的做法,对教学活动的进度也许有帮助,却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篇9:幼儿园班级管理策略初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A-0093-01

幼儿教学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初始阶段,因而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和班级管理成效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作为幼儿常规教学的班级管理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幼儿园班级管理具有很强的策略性,需要教师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策略地将幼儿园的各种教学资源充分调动起来,运用相应的班级管理策略不断地进行教学创新,从而使各项教学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成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从而实现幼儿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教师要做到“五心”,团结一致,注重和谐

教师是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核心,对整个班级的行动具有极强的表率作用,其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体的管理成效。每天面对着天真无邪的幼儿,教师首先要具有“五心”,即爱心、耐心、细心、热心和诚心。教师只有具备“五心”,做到为人师表,努力营造和谐、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才能使幼儿快乐地成长。与此同时,因为幼儿的年龄限制,其生活经验、是非意识以及纪律观念都相对较差一些,需要教师对幼儿多一点耐心、多一些呵护。此外,幼儿教师团队中,女性教师占绝大多数,彼此之间应当多一些包容和理解,以营造和谐的工作局面。

二、班级日常管理要有针对性和规律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幼儿的教育引导,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关的规则,逐渐引导幼儿形成自我约束意识。班级日常管理规则的制订与实施要立足于幼儿实际,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实际情况,以及幼儿的活动规律来考虑。例如,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三个教学层次的教学可以分别进行这样的管理活动:执行幼儿园小班的规则时教师可以用语言辅助的方式引导幼儿的模仿活动,一般情况下还需要通过游戏来引导幼儿执行;而中班或者大班的幼儿,因为自我约束能力稍强一些,直接采用语言的调控和引导即可完成。诸如,在引导幼儿坐到指定位置时可以说“请小朋友们快坐好”,然后师生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互动。

三、班级管理规划要与幼儿成长计划有机结合

管理规划和成长计划都是重要的发展目标与成长引导,有了它便有了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在幼儿班级管理活动中应当根据具体发展现状制订相应的班级管理规划与成长计划。班级规划就是教师根据幼儿园规划制订本班某个时期的目标定位与发展方向、发展步骤与发展路径所进行的全面和系统的思考、选择、策划与部署的活动过程。只有有了整体的管理规划,幼儿的管理活动才能朝着具体的实施方向有序发展。在管理规划的执行过程中,还应当根据幼儿不同阶段、不同成长特性等客观因素进行及时调整,实现班级管理的长远发展。

四、要建立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互动机制

幼儿成长是维系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重要联系,家庭则成为幼儿园实施教育活动的重要伙伴,二者之间是相互支持的合作关系。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支持与信任都是实现幼儿班级管理质量提升的重要保证。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与家长多交流、多沟通,还要定期召开家长见面会,增进了解。教师要积极调动家长的参与意识,积极地与家长交流幼儿的成长状况和日常表现,同时多举行一些亲子活动,为家长、教师、幼儿的互动与交流创设良好的环境,从而促进幼儿园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

此外,幼儿园班级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化的教学实践,不仅需要管理者的素质提升,管理规划的制订与落实,管理策略的制订与寻找,更需要一整套科学的评价与反馈措施。因而,幼儿班级管理也要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和业务提升,从而查漏补缺、相互提高,同时也能确保相关管理策略实践能够取得实效。

综上所述,幼儿园班级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化的教学实践,管理活动具有很强的策略性,需要教师有组织、有计划、有策略地将幼儿园的各种教学资源充分调动起来,以实现管理质量的提升。在幼儿班级管理过程中,富有成效的管理策略也绝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在幼儿教育发展大方向的指引下,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观念创新和策略思考,方能实现幼儿教育管理的快速发展。在幼儿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管理活动中,用心思考、用心工作,用发自内心的爱去呵护幼儿,并且采取各种契合于幼儿成长实际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才能使幼儿健康成长。

篇10:幼儿园班级管理记录

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无论是大中小班的幼儿都要建立内在的秩序感,形成集体规范,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总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经验。

一、班级管理中要有爱心。

爱孩子,爱每一个孩子。教师无私的,公正的爱每一个孩子,才有利于形成善于与幼儿交往的能力,才能更合理的对幼儿实施教育。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对幼儿充满爱心。在我从教的十几年的班级管理中,有无数爱的实例,说明里这一点。

我们不难看到,孩子需要爱,班级管理工作更离不开爱。在工作中我们心中要时时心中有爱,用爱这一无可代替的教育手段拉近幼儿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使孩子感到老师的可亲可敬,从而热爱老师。

二、班级管理工作要严。

严,一是对老师要严格遵守幼儿园的一切规章制度,二是对培养幼儿常规要严格管理,一丝不苟。

幼儿园的规章制度涉及了幼儿园工作的方方面面,它规范着每一位教师的言行,是幼儿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作为幼儿园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应无条件的遵守。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应该以身作则,严格按制度办事,自觉严守“不串岗、不离岗、不脱岗”“不体罚幼儿”等工作纪律,认真学习现代化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我们教师遵章守法换来的不仅仅是工作顺利,而且还有孩子们的喜爱和家长的信任。

对于集体而言与幼儿园的规章制度的作用大同小异,那就是幼儿一日生活常规了,它规范着幼儿的言行,体现在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良好的一日常规是班级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没有一个好的班级常规,孩子们就会像一盘散沙,抓不住,聚不拢,班级工作出现混乱局面,教育活动将无法开展。因此在抓幼儿常规管理上要求严格。对孩子的要求坚持一贯,不朝令夕改,严格管理。孩子们会逐渐明白了该怎么做,不该这么做,常规不仅仅被幼儿接受而且渐渐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班级管理工作要细

幼儿园的班集体就像一个大家庭,几十个孩子都要老师来负责,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细心、细心、再细心,细心的关注每一个幼儿,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关注幼儿生活中的一切细节。也就是说,在有幼儿一日生活中细心的老师会时时处处站在为幼儿负责的高度,细心观察幼儿的表现,即使发现和消除不安全因素,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确保幼儿的安全,对待班级工作要事事细心,时时细心。例如走路时怎么样保证幼儿的安全?细心的老师会告诉孩子不拉手跑,手不能插裤兜里、抬起头,慢慢走。(班级管理)游戏活动时检查孩子的鞋带有没有系好或鞋穿反的情况,看似小事,其实不小,如果孩子绊倒摔伤了怎么办,只要细心去观察,使有可能出现的隐患彻底消除。

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细的程度,不仅关系着幼儿的安全,还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声誉,体现着师德教风。因为只有对孩子充满爱的教师,她才会对工作事事细心,对孩子时时关心。

上一篇:入党申请处下一篇:职高高二语文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