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以传承为话题作文

2024-04-27

三年级以传承为话题作文(精选14篇)

篇1:三年级以传承为话题作文

每家每户,都有个必不可少的风气——家风。“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正所谓无规不成圆,无矩不成方。但有一件事,却一直铭记在我的心中,永远挥之不去。

记得还在我五岁的时候,我可是个“好吃嘴”。妈妈每天都会给我五角钱,我每次一拿到钱,心就飞到小卖部去了,把钱用完了,我往往又会去找妈妈要,然而妈妈却不给,我给妈妈端茶送水的讨好她,却还是没能如愿,那时候感觉妈妈很小气,明明自己那么多钱,却不愿意给我一点。

然而有一次,我从门缝里看见这样的一幕:妈妈把一个精致的小盒子放在衣柜上。出于好奇,等妈妈出来的时候,我立刻藏了起来,见妈妈进了厨房后,我马上跑到房间里,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上了,终于,站上板凳,我如愿以偿地拿到了那个神秘的盒子,并轻轻的打开了它,而看到里面的东西时我的眼睛都瞪直了,钱!好多的零钱,我偷偷的拿了一元钱,又把盒子,小心地放了回去。,心想妈妈应该不会发现。下午我出了门,妈妈就叫住我,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女孩,他的妈妈每天给她零花钱,虽然零花钱很少,但是小女孩并没有存着。而是立马用了,还偷了他妈妈的钱,你觉得他做的对吗?

我被妈妈说的越来越心虚,妈妈的眼睛好似可以看穿一切,我手心里握着的钱也被我的汗水浸湿了,我小声地说:“她,她做的不对……”妈妈摸摸我的头,我的脸顿时烧了起来,羞愧的低下了头,眼泪不争气的流了下来。当着妈妈的面去吧盒子拿了过来。把早已湿透的一元钱放了进去,我不敢抬头直视妈妈的眼睛,从此,妈妈每天给的五角钱,我都会存着,不会乱花。

“小时偷针,长大偷金!”从小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一定要严谨,守住自己的家风,这就是我家的家风!

篇2:三年级以传承为话题作文

范文3:孝顺

今天是年初三,一早醒来我想妈妈辛苦了一年,我给妈妈什么惊喜呢?对,要不就给老妈洗脚。我十分耐心得等待水烧好,等我端起洗脚盆时,也已经是6:40了。

我轻轻地走进老妈的卧室,放在老妈的床旁边,耐心的等待老妈上厕所时脚底触碰水面那一刹那的一声尖叫了。“啊!!!!!!”我觉得耳朵快聋了。……“老妈,别叫!我来给你洗脚。”“哪有人在清晨六点给别人洗脚的啊!”“我才不管呢。”我一边开灯,一边面朝老妈说道,一边看老妈冲我喊话:“那你就快点开始吧!。”“好的。”我拼命地搓这老妈的右脚。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终于全都搓好了。脚底……“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老妈笑道。吵死了!我在心里骂道。“洗好了。”我飞快地擦干净老妈的脚,把擦脚布仍进洗脚盆里。那一刻,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

范文4:我孝顺 我幸福

有一次,爷爷生病了,在医院里打吊针,我在旁边照顾他,给他端开水喝。他难受时,我就讲故事逗他开心。过了一会儿,一瓶液体打完了,我着急地跑去找护士换药或者拔掉针头,爷爷摸着我的头,夸我说:“你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我觉得很开心!

奶奶下班回家后,总是显得很疲倦。我赶紧扶她坐下,端上一杯热水,然后给她捶捶背、揉揉肩,她感到很舒服,微笑爬上了她的脸颊:“谢谢你,我的乖孙子!”我觉得孝敬老人真快乐!

篇3:三年级以传承为话题作文

关键词:口语交际,教学,教材

口语交际是与人交往、工作、学习最基本的途径和工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的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 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 发展合作精神。”然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 在实际教学中不尽如人意。有时候教师设计了很多的交际场, 很多有趣的交际点, 但学生依然不会说。在这个时候, 就要反问一下自己, 学生为口语交际准备充分了吗?教师为学生口语交际做了清晰的示范了吗?教师设置的情境学生感兴趣吗?

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共安排八次口语交际。分别是:《介绍家乡的景物》, 《我们能做点什么》, 《说说我自己》, 《教你学一招》, 《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 《我想发明的机器人》, 《丰富多彩的世界》, 《神话、传说故事会》。口语交际的内容安排, 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 和“习作”一起成为“综合性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如, 《我们能做点什么》和《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这两个口语交际, 都是以相应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依托, 使学生有话可说, 有话要说。另一种是既结合专题内容又紧密结合学生生活的话题, 让学生交际得起来。如, 《介绍家乡的景物》, 《说说我自己》, 《教你学一招》, 《我想发明的机器人》, 《丰富多彩的世界》, 《神话、传说故事会》, 都是学生生活中经常会谈到的一些话题。下面就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的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口语交际也需预习

说到预习, 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明天要上新课文了, 晚上得熟读课文呀, 了解文章大意呀, 提出疑问呀……但是, 口语交际也 = 需要预习吗?我的回答是:要, 一定要。如果没有预习就好似巧妇手中无米。那么, 预习口语交际要做些什么呢?

首先, 读懂提示, 明确方向。在进行每一个口语交际时, 老师要提前指导学生阅读口语交际的提示, 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有哪些。比如, 人教版三下语文园地七的口语交际是《丰富多彩的世界》。通过阅读提示, 让学生知道交际的点是介绍丰富多彩的世界。可是世界之大, 要从哪下手呢?此时, 老师就可以根据交际提示为学生指明交际方向。比如, 可以是世界上有特色的建筑;可以使世界上不同民族的节日风俗;可以是世界上不同名族的不同服饰;可以是世界上不同民族的饮食……明确了口语交际的方向, 学生心中就有了交际的目标, 便于学生在交际时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 搜集资料, 积累素材。从教材看, 好多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主要靠搜集整理资料, 准备话题。如人教版三下语文园地一的口语交际是《介绍家乡的景物》, 语文园地二的口语交际是《我们能为环境做点什么》, 语文园地五的口语交际是《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 语文园地七的口语交际是《丰富多彩的世界》, 语文园地八的口语交际是《神话、传说故事会》, 想这样的话题, 仅仅靠学生课堂上的临场发挥, 是很难交际起来的。一是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二是即使知道可以讲些什么, 但也很难有条理地进行交际。如果老师提前布置预习, 事先搜集资料, 学生手中有了交际的素材, 那交际起来效果就不一样了。正所谓:“手中有粮, 心里不慌。”

再次, 整理资料, 自如运用。从平常的口语交际教学来看, 大多数孩子即使搜集了资料却不懂运用。好多孩子带着好几页的打印稿拿到讲台上念一遍, 然后回到位置。这样的口语交际怎么能是真正的口语交际呢?这样的口语交际是无效的。所以, 老师指导学生筛选加工资料非常重要。面对丰富的资料, 应该教会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某一个话题,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只有把搜集到的材料变成自己的语言, 学生们在较及时才能自如运用。

我想有了这样的准备, 在课堂上教师设定一个个交际场, 进行示范交际以后, 学生自然而然能说, 也乐说。

二、口语交际定要示范

当学生口语表达出现问题的时候, 教师一味地放手让学生说, 缺少必要的示范, 学生很迷茫。在交际过程中, 缺少了评价, 学生对自己的交际水平就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导致部分学生不会倾听, 语言不规范, 不礼貌, 意思表达不清。三下的口语交际虽贴合学生的生活, 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的, 但因为认知水平和生活阅历的限制, 很多知识都还是习得的过程, 而此时如果教师不加示范的话, 那学生们就只能按以往的经验进行交际, 这样的口语交际学生如何提高水平呢?

其实, 三下口语交际的许多话题, 教师都可以身先士卒的。比如《介绍家乡的景物》, 老师也有家乡。如果老师将自己的家乡以口语化的形式介绍给学生, 让学生来评一评, 这不就是口语交际了吗?接着让学生按照刚才的方式也进行同伴互相介绍, 学生不就能交际起来了吗?再如《说说我自己》, 老师也可先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 性格特点等等, 介绍完以后, 也让学生评一评、议一议, 在评议过程中总结出此次口语交际的点, 这不就水到渠成了吗?又如《我想发明的机器人》, 我就先给学生介绍了我想发明的《保姆机器人》。学生的兴趣可浓厚了。在几分钟组织语言之后, 都纷纷举手想要介绍他们的奇思妙想。

我想口语交际有了教师的示范, 就好像让学生有了交际的依据, 不在盲目乱说, 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让口语交际进行得更顺畅。

三、口语交际依托情境

其实, 语言是一种特定场景的产物, 情景不同, 所面对的对象不同, 我们讲话的语气、语调、音量以及副语言动作皆不一样。学生只有在一定的交际情境中, 才会带着情感, 带着兴趣去进一步体验。没有真实的说话情境, 就不能诱发学生的说话欲望, 没有说话意愿, 口语交际就失去了基础。要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 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 创设一个个学生感兴趣的情境, 让学生愿说, 会说, 乐说。

如《介绍家乡的景物》, 因为学生们在同一个学校学习, 他们之间大多住在学校附近, 很多都是邻居, 同学之间没有介绍的需要。如果直接让学生互相介绍, 这样会失去“实际意义”, 很难激发学生的交际动机。如果创设适当的虚拟的生活情境, 交际活动便可能成为生活的实际需要, 从而产生较好的效果:上课时, 老师可以告诉学生, 有位外国游客来到我们家乡, 对我们家乡的景物很感兴趣, 很想有个全面的了解, 请你做小导游, 帮他介绍介绍怎么样?这样一来, 虚拟的情境, 使本来不可能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的交际活动, 成为现实生活的需要, 具有了“实际意义”, 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交际动机。

再如《我想发明的机器人》, 三年级学生对科学、科技比较感兴趣, 想象力丰富, 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对这个课题孩子们还是兴趣十足的, 他们会纷纷拿起画笔画起他们想发明的机器人。上课时, 老师可以告诉学生现在有一个“新款机器人发布会”, 与会的是来自各设计院的设计师和一些厂方代表, 有三位设计师将在本会场发布他们的新创意。发布会结束后, 将举行小型的现场订货会, 各厂方代表会就自己感兴趣的机器人与设计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样有的学生充当设计师, 为了让厂方购买自己设计的机器人, 肯定会使尽浑身解数, 详细讲解自己的机器人。有的学生充当厂方, 为了购买自己心仪的机器人, 肯定会跟设计师详细沟通。这样一来, 交际场不就建立起来了吗?

篇4:三年级以传承为话题作文

关键词:主旨 理解 缝合 创新

一、经典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繁星(三四)冰心

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低下细小的泥沙。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二、技法导航

(一)读懂材料,把握主旨

写作中依托立意的材料都是短小的现代诗歌,所以当审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代诗歌的特点和一些理解鉴赏的方法。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思想深刻的几行现代小诗,虽没有太浓烈的情感抒发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往往托物言志,借助一两个事物体现作者的思想。因此,理解诗歌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主要的事物(作者依托的对象)的特征,然后思考分析诗中事物间的关系,借助想象联想得出诗歌的内涵主旨。诗中如果只有一个事物,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然后结合平时积累,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事物是两个或多个,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事物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看范围大的事物的特点,代表着一般、典型,从中理解主旨。

如阅读冰心的《繁星(三四)》,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找关键词“新陆地”“波浪”“泥沙”,是诗中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看事物特点和关系,“滚滚”和“细小”,事物间是对比的关系,表明诗中情感倾向的词语“不是\却是”很容易得出诗歌的主旨:“创造新陆地的”,或者说,创造伟大事业的,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在“波浪”和“泥沙”的鲜明对比间,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二)全面理解,最佳切入

材料作文忌貌合神离,偏离材料主旨。不能把枝叶当成主干同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审题失误,导致行文脱离题意。因此,全面理解诗歌材料,不仅要抓住关键还要看到细微。还要看清“要求语”,有的要求中明确了话题,指明了写作的方向,而有的则要依据诗歌的内蕴含义,自己确定话题,确定恰当的写作方向。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其一,波浪滚滚惊天动地,泥沙细小不屑一顾;其二,波浪滚滚而来风光无限,泥沙深埋地下默默无闻;其三,波浪常在动态中喧嚣,泥沙似在静态中沉积;其四,波浪借风乘势奔涌,泥沙靠内力凝聚;其五,波浪滚涌激情阵阵,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波浪是外在的现象,泥沙是内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势的波浪,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的、在悄无声息中奋斗的泥沙。

全面理解了材料之后,就要选择合适自己写作的角度,进入到构思环节。要善于化大为小,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小处入手会使文章更充实而深刻。从本诗的主旨出发写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这固然是最为稳妥正面切入,也可以从浮躁、喧嚣造成失败的反面例子入手,然后正面写那些默默积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写景切入,如写浮云、写雾气、写沙滩上的足迹……切入最好简短、有新意,但不要离材料太远。

(三)善于缝合,消化使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此材料生发出来的,写议论文不能“过河拆桥”,抛弃试题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时开头应概述材料,结尾还应回扣材料。可把材料变成作文内容的一部分,也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以挖掘和提炼,使文章高人一筹。这样还可以避免作文信马由缰、脱离话题的弊病。本则材料可以用在开头或结尾,以此诗的句子为主干,写几个排比的句子,这样既彰显了你的文采又扣住话题,同时还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此外,材料中的“陆地”“波浪”“泥沙”,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深入准确地赋予其比喻含义就可以。

(四)准确为文,开拓创新

现代作文鼓励个性张扬,激励创新思维,要缝制新的形式外衣,力求结构形式超乎常规,别具一格。文章有好的内容,还需要好的形式来“包装”。可以摆脱一般的结构形式的束缚,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寓言、童话、网络论坛等等,使文章生动活泼,摇曳多姿。如果把这个试题写成寓言应该是很容易出彩的,通过正反方面的叙述达到吻合中心话题的目的。同样写成议论文可以找到很多成功在于默默积淀、点滴积累的事例论据,如课本内外、古今中外、社会各个行业的例子。写记叙文可以用小小说的体裁,欲扬先抑,注意安排情节,使之波澜起伏。写书信的体裁可以从反面写,如一个失败的人物思考回忆自己的往昔故事。写成演讲稿,则要角度换位,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追述自己奋斗的历程,叙述中注意详略和线索。

总之,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理解要全面,缝合与消化,创新务为念。

三、模拟练习

阅读欣赏下面这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故乡》杨孟芳

李白的霜,染白,一条小路。沿着小路,我,走回去,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我是她的故乡。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在最后的三句,“故乡”的含义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诠释。平时,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我的故乡在哪里?出生地?父亲的出生地?祖父的出生地?是,又似乎不是。然而当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时候,我们似乎都在心灵的深处呼唤着“我的故乡”。对母亲来说,“故乡”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游子来说,“故乡”就是梦牵萦绕的故土。这时,我们才知道“故乡”只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寄托。

篇5:三年级以孝顺为话题的作文

范文1:我孝顺,我幸福

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去曲江玩,我们玩捉迷藏、放风筝、警察抓小偷……

回到家,的时候爸爸妈妈累得筋疲力尽,爷爷奶奶累得气喘吁吁,我还有点走路的力气,但是还是口干舌燥,甚至浑身无力、趴在床上半天不起来,我只好站起身来到了饮水机旁边,打开了接了一杯水就喝,喝完后才想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口渴,于是给他们分别倒了水。

爸爸妈妈拿到了水,夸个不停,谢谢又说个不停:“呦,儿子长大了!”爷爷奶奶拿到了水,表扬个不停,谢谢也说个不停:“呦,孙子长大了。”大家都夸我长大了。

干好事真快活啊!今天我真开心啊!

范文2:我孝顺,我幸福

我小的时候以为,光是大人照顾小孩子是必须的,小孩不照顾大人,有一回,我才知道小孩也是可以照顾大人的。

今年过新年的时候,妈妈在家里大扫除,拖地、扫地、擦桌子、擦玻璃,把妈妈累得满头大汗。我看见了,把妈妈扶到床上,对妈妈说:“妈妈,你休息一会,让我来干吧!”于是,我就帮妈妈打扫房间。我拿起扫帚,认真地扫着地,我又拿起抹布,仔细地擦着桌子、茶几……妈妈醒来一看,看见家里干干净净的,说:“郗泽旭,你真棒!”我说:“妈妈,我现在长大了,以后要多帮妈妈干活!”妈妈高兴地笑了。

篇6:三年级话题作文以妈妈的爱为话题

有一次,我把电视让给了弟弟,可是我不服,因为我才是妈妈亲生的,为什么不对我这么好呀?我跟着我弟玩的时候,跟他争起来了东西,争着争着,我把他弄哭了。妈妈听见了,就走过来对我说:“阳阳,你都这么大了,你让一下弟弟又能怎么样?”

“让让让!你总是让我让他,你想过我没有!”我说完就回到我的屋里,关上门。躺在床上盖上了被子。知怎么,我就睡着了。到了晚上我醒来的时候,无意间听到了爸爸和妈妈的对话。

“阳阳才这么大,你就总是说她,那以后你让他都让着别人啊。″爸爸说。

“不是,我只是太爱她了,让他在别人眼里有一个好印象罢了。”妈妈接着说。

我听到这里,泪,就不由自主地流下来。我想:原来妈妈不是不爱我,而是我爱的很深,所以才会这样做。我以后要听妈妈的话。

篇7:以端午节为话题的作文三年级

一提到端午节就会想起屈原。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一次屈原出了一个能强国富民的办法,可皇帝却没有采纳还把屈原赶出宫中。不久楚国被攻陷。他长叹一声便跳入汨罗江自尽了。当地百姓便划船四处寻找屈原的身体。去把竹筒的米撒入江中,为了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后来把米放竹筒里变成了包粽子,划小船成了赛龙舟。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划龙舟、挂艾叶……

在我的家乡,最常见的习俗有吃粽子,每逢端午节,妈妈就会给我包粽子。真是好吃极了。总之每次我都是吃得最多的。

我爱吃粽子,爱端午节,更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作者:马慕妍

篇8:三年级以传承为话题作文

一、问题———教学中为何难以落实

(一)思想认识欠缺。

数学思想在整个小学数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但通过调研发现75%的小学教师对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中从未渗透过,尤其是50岁左右的老教师,对数学思想概念模糊不清,在课堂中更是很少给孩子们渗透点拨数学思想方法,仅是为解决一个问题选择解题思路,草草了结一道题,而对一道题中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教师往往都忽视了。

(二)教师能力所致。

通过对农村150个教师的问卷调查及近年来青年教师专业知识测试,我们发现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及老年教师独立钻研教材的能力不强,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力欠佳,意识淡薄,大部分教师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却淡化了知识发生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长期教学中不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往往是孤立、零散的东西,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培训引领不够。

在小学数学各级各类培训中,对某堂课该如何来上学生的吸收可以做到最大化的研究与讨论比较多,但很少有专家或教师在点评过程中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引领,所以数学教师整体上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视度有所欠缺。

郑毓信先生说,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突出强调,应当说是数学教育特别是数学课程目标现代演变的一个主要特征。数学思想方法以具体数学内容为载体,又以具体数学内容为指导思想的方法。他在教学中积极发挥,能使学生学会严密的思考问题,感悟数学教学的真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更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小学阶段必须在课堂中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思想的行为方式,这已经是教学专家所达成的共识。本文以小学三年级上数学广角《集合》一课教学为例,对数学思想与方法展开教学实践与研究。

二、探寻———以《集合》为例寻求落实数学思想教学之路

(一)课前之研

数学教材是通过静态的形式呈现信息,而学生需要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才能更好地形成数学素养,因此教师必须深入研读教材,优化课堂设计,使学生真正触摸数学的思想与本质。

1. 追本溯源,寻找起点

(1)本学科的追溯:细看《集合》是三年级上册的内容,但是集合的概念、集合的思想在一二年级早已出现。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开始,教材就通过直观形象的韦恩图渗透了集合的概念。在认识0~10的十一个数字中,每个数字都有一张相应的集合图,也就是告诉学生,一个集合中有几个元素就用“几”来表示。如《数学》第一册表示“1”的集合图里只有一个元素(一面红旗);表示3的集合图里有3个元素(3把凳子)。这就很形象地把集合中的元素与基数的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数学》第二册的“认识图形”一节课中,把类似的图形都放在一起。这部分内容渗透了如何把一些同类的物体组成一个集合的思想。还有一开始的加法运算中,左边一只千纸鹤,右边2只千纸鹤,一共有几只千纸鹤?是两个集合间不交叉的运算,也是集合思想的一个体现。虽然集合思想早就渗透在教材中,但对于两个集合间的运算,尤其是交集的体会并不多,但也有如学生在一年级时接触过这样的题:“有一列小朋友,从前数明明排第6,从后数明明排第2,这一列有几人?”对于“重复的人数要减去”,学生是有经验的,能够列式解答,这里就已经开始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来解题。

(2)跨学科的追溯:其实在我们的科学起始年级教学过程中也有对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教学《蛋的结构》时,教师给每个小组一个新鲜的鸡蛋,让学生发现蛋的结构。学生通过小组自主观察,用列表法记录好对蛋结构的发现,蛋有胚胎、卵白、卵壳、卵黄等,教师就运用一一列表,画图的思想方法,让学生学得轻松,懂得容易。又如在学习《神奇的磁铁》一课中,教师分别给各小组一些能被磁铁吸的物体、不会吸的物体及实验记录单,让学生分小组分别实验、动手实践,发现怎样的物体能被磁铁吸,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磁铁的特性。科学课中就有画图、列表、分析、归纳等思想方法的渗透。

2. 精细解读,理解教材

“三上”数学广角集合单元中共有9个用集合思想方法解决的题(含例题、“做一做”、练习题),涉及学生在生活(比赛人数、水果品种、参观人数等)和学习(按要求填数、写成语等)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求两个集合的并集或交集的元素个数。教材例题的教学意图很明显,可以分三步走:

(1)教材中用统计表的形式给出某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教师给学生充分自主探索解决的各种方法。环节中呈现了一一列举出参加两项比赛的学生姓名(两个集合的元素),把重复的连起来凸显出来,让学生感悟到在求两个集合的并集时,它们的共同部分在并集中只能出现一次。

(2)了解用维恩图表示集合及其运算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集合元素的特性是无序性和互异性,明确集合的运算有交集和并集。

(3)“可以怎样列式解答?”教师提出问题,能脱离具体的图和情境,从集合的角度让学生用计算解决两个集合的并集的元素个数问题。

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想、推理等活动,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意义,逐步形成严密地、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探究意识,形成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 课前调研,再探起点

执教新课前对集合一课进行了前测题目与课本例题相同,5%的学生能用比较完整的维恩图来解决,20%的学生对他们的重叠部分能初步感悟,但不能用准确的维恩图来表示,75%的学生还是不能体会到人数有重叠。其实,集合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这一数学思想的引入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运用到维恩图表示关系,如:三角形的分类、各种四边形关系等。都是让学生在体会运用上解决实际问题,为今后学习奠定基础。根据以上的认识将《集合》一课设计了简要的教学思路,以学生喜欢的脑筋急转弯创设情境引发冲突,揭示课题;列表呈现提出问题质疑解题,发现学生的种种思考,教师给予学生用图的形式表达心中的想法,将孩子们的想法一一呈现,引出集合;设计由简到难,有层次的练习巩固新知;课外拓展,课堂回顾总结。

(二)课中之研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展开了对集合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教学设计:

1. 引发冲突,唤起学习的“兴趣”

(1)趣味题:师(口述):昨天,老师见到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一同去看电影,可是他们只买了3张票就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师:爷爷、爸爸、儿子)。

(2)呈现改变例题主题图中统计表,提出“喜欢吃梨和桃子的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老师对自己班部分学生做了一个小调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四(1)班喜欢吃梨和桃子的学生名单:

说说你从调查表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喜欢吃梨和桃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怎样求出一共的人数。

生1:9+8=17(人)学生有歧义,发现重复,引起矛盾。

2. 数形结合,突破探究的“拐弯”

我们知道数和形关系非常密切,不可分割,我们要很好地把数和形结合起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掌握概念。数形结合既是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可以促使思维更加完善、精确。借助直观,深刻理解维恩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加深对集合知识的理解。

(1)数形结合突破

师:是的,我们发现有些人既喜欢吃梨又喜欢吃桃子,我们没法一眼就看出一共有多少人。那你能不能想想办法,把这些同学的名字再整理整理,要求一眼就能看出这些同学喜欢水果的情况,然后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它表示出来。

生1:用文字表述的生2:用三个图表述的

生3:用两个图来表述生4:用两个图并配上文字

(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教师引导可以写一写、画一画、有条件还可以摆一摆)

师:比较上面几位同学的方法,你们觉得,谁的图能最清楚地让我们看出这些同学喜欢水果的情况?

教师在教学集合图时,并没有直接出示维恩图,也没有指定孩子们一定要用维恩图,而是给了孩子将自己的理解用各种形式表示出来,但教师在展示环节时,有意识地安排学生第一层次地点拨从文字开始,再从第二层模棱两可的表格式递进,凸显出表格比文字表达更甚一筹,再到第三层一个小小的圈的作用凸显一部分,再到第四层级逐步明朗,并有学生自主提出用这样的维恩图。

在此环节教师充分挖掘学生符号化的思想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出来,并给学生创设了比较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悟,这样将课的重点凸显出来,水到渠成。

(2)解决问题多样化

利用维恩图解决问题时,教师提出:“刚才我们根据这幅图,已经清楚地知道了学生喜欢水果的情况,现在我们一起回过去解决最开始提出的问题:喜欢吃梨和桃子的一共有多少人?现在你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汇报:

生1:9+8=17(人)(错。有三个人既在9个人里面也在8个人里面,有重复。)

生2:9+8-3=14(人)

生3:9+(8-3)=14(人)

生4:(9-3)+8=14(人)

生5:6+3+5=14(人)

……

孩子们根据刚才符号化的展示用算式来表示,教师在此环节及时地渗透算法多样化的思想,让学生的想法在课堂中得以展示。教师心中有渗透数学思想的意识,他的课堂就一直会以学生为中心,将每个孩子的所思所想淋漓尽致的体现。

3. 丰富练习,完善思维的“内化”

在教学中,我们围绕着集合思想的感悟展开活动,选择一些趣味性、实践性的素材设计练习,提升学生用数学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技能。本单元共有9个题目来源于学生熟悉的情境。我们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设计:

这三个层次的练习设计,从具体的生活实物,到抽象的文字训练,学生慢慢地体会到用集合的角度来思考并解决问题,是非常有效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让学生体会,逐渐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

第二方面,这样设计练习,可以逐步丰富学生对集合知识的理解。练习中第1~2题,都提供了具体的集合元素的支撑,帮助学生理解集合及其运算。第3题,则没有形象的实际物体的支撑,让学生直接从集合元素的个数抽象地探索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题目中还给出了两个集合没有交集、有包含关系的两个集合等情况,丰富学生对集合间关系的认识。

三、思考———总结辐射,感悟思想

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说:“学生们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那种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却长期地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作用。”

(一)课前备课挖掘思想的“自觉性”

在我们小学阶段六年的数学学习生涯中,整理数学广角的内容就渗透出众多的思想方法,比如转化、类比、集合、数形结合、代换、数学模型等数学思想,一直贯穿我们的教材,教材中的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等知识都是有形的,而数学思想方法却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里,是无形的,常常被教师忽略。在数学教学研讨中,应提高教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自觉性,使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也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往往比书本知识的传授更重要,更能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二)教学过程渗透思想的“巧妙性”

从数学的各分支中提炼和总结出来的教学思想方法,实质上就是学习和研究教学的方法,进行数学活动的方法,揭示了数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有渗透数学思想的意识,然后通过分析挖掘教学的隐形处,了解教材中是如何渗透的,就能从高处着眼,分析和处理教材,并巧妙地将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中进行渗透,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科学地思考问题。比如在“四下”数学广角《鸡兔同笼》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巧妙地运用画图法、列表法将学生难以理解的题意,通过画图或列表,使学生能非常清楚地明白为什么鸡几只、兔几只的复杂问题,而且能通过观察图和表格让学生习得一种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学掌握数学思想,就是掌握数学的精髓。

(三)课后提炼数学思想的“延伸性”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可以使人们对这些思想方法不自觉地应用,变成普通人无意识的、自觉的行为。作为教师在课堂中对数学思想方法考虑周全、渗透及时,无形中能对学生的解题思路带来开阔的视野,让学生能在遇到难题时成功运用思想方法想到解决的策略,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数学素养基础。例如在学完“六上”数学广角《数与形》,学生通过画图对《数与形》的知识进行数形结合,为了加深对新授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课后要安排相对应的运用新授知识画图的方式来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适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整个小学阶段重视数学方法的渗透,让学生数学学习犹如在幽幽江中撑篙而行,缓缓前行,一步一景,移步换景,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也是一场美丽的旅行。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束仁武.如何渗透数学思想[J].安徽教育,1997(5).

[3]吴明富.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池州师专学报,2004(5).

[4]黄育粤.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应遵循的原则[J].云南教育,1999(5).

篇9:三年级以传承为话题作文

编辑提示:汇文一小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如何把学校文化整合为课程,把文化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伴随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教师梳理了学校的百年校史,编写了《文香集粹》校本课程。《文香集粹》校本课程,以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活动文化和生活文化等为载体,以体验、实践的教育思想为蓝本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认识学校,了解学校历史、文化、制度、学风等的过程中,更加热爱学校,进而建设学校。

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近140年的历史和辉煌的文化成就锻造出一批批历史名人,著名的教育家——“故事爷爷”孙敬修,不仅曾经是这所学校的校友,更是在这里任教长达35年之久的教师。为了将学校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学校开发了以了解学校历史、创新学校未来发展为根本目标的校本课程“文香集萃”,并编写了校本教材。

《文香集粹》校本课程,以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活动文化和生活文化等为载体,以体验、实践的教育思想为蓝本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认识学校,了解学校历史、文化、制度、学风等的过程中,更加热爱学校,进而产生为建设学校而努力奋斗的思想情感,从而使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心理体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课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认识学校》共13课(一二年级);第二部《热爱学校》共12课(三四年级);第三部《建设学校》共13课(五六年级)。

六年的主题设计,我们体现了学生认识学校文化、传承学校文化、创造学校文化的梯度。同时,教师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实施课程。在这一校本课程中,每个年级都设计了对于文化认识的主题,教师不断挖掘校园文化,同时通过多种体验途径让学生感受文化、传递文化。

对于学校文化的开发与认识,我们为低中高年级设计了不同的主题,同时理解的内容深度也不同。

低年级:“悠久的历史”主题,通过讲故事、参观、小组讨论,使学生简要了解学校从“丁香小学”改为“汇文一小”的过程,并认识一些科学家校友,可简单讲述他们的故事。初步体会学校悠久的历史文化,建校之初的故事等;“历史的印记”主题,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学校今昔的照片或文字材料,在班内进行评比,最后参观对比学校今昔的巨大变化,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学校的沧桑巨变;“校友、学子”,通过对有关“丁香小学”的教育人物、对学校有重要影响的校友以及英才学子事迹的学习,给学生提供鲜活的学习事例,从而使学生理解众多校友深厚的爱校情感。

中年级:“坎坷百年”主题,学生通过调查、搜集整理,将社会历史的进程中,学校校名、校址的变迁及办学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总结、交流。请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和重要的纪念日;“寻访名人的足迹”主题,指导学生采用资料调查和访问调查的方式,了解优秀学子的成长过程和现在对国家的贡献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树立自己心目中的学习榜样。

高年级:“我给学校提建议”主题,通过采访、调查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学校的教学工作情况,并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对老师的教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请学生为学校的未来发展(教育、教学、管理等)提出建议;学生通过了解过去及现在,选定有关学校发展的内容,进行大胆的设想,开展“发奋学习,为学校的明天添彩”演讲活动。

篇10:三年级以传承为话题作文

没过几天,我就被人买去踢了。主人三天两头地约人踢我,我在球场上蹦呀跳呀,好不快活!然而,好景不长,我不是被我的主人的朋友踢得没了气,就是被他们踢得遍体鳞伤、血肉模糊,我不知多少次去看了我的球婆婆。说实在话,我已经厌倦了这种挨打的生活。

当我第108次来见球婆婆的时候,我终于对球婆婆说:“球婆婆,您能不能满足我一个愿望?”

“孩子,你尽管说吧,我会帮助你的。”球婆婆一口答应。

“我想变成一只哈巴狗。”

“为什么?当足球不是很好吗?”

“哈巴狗受人宠爱,而我现在经常伤痕累累。”

“好,婆婆满足你。”球婆婆用手一挥,我就成了一只聪明可爱的哈巴狗。

不久,我又有了新的主人。我的主人是一户阔老的小女儿。面对我这个“天外来客”,主人一家争先恐后地饲养我、伺候我,我反倒成了他们的主人。但是,没过多久,小主人嫌弃我了。嫌我脏,嫌我笨,终于把我赶出了家门。我独自一人走在大街上,大街上阳光明媚,而我又饥又渴。心想:我要变成太阳,那多好哇!

我再一次来到球婆婆那儿。我把我的请求提出来,球婆婆又满足了我的愿望。可是晴天里一声霹雳,漫天乌云把我遮了个严严实实,哪还有我的用武之地!

篇11:三年级以传承为话题作文

漆黑的夜在闪电和雷声中,显得越发的恐怖,有一种灾难大片的即视感,甚至几次闪电几乎照亮了天空,只短短几秒,便消失不见,但人们的瞳孔里,仍是刚才那道使整个夜空变得狰狞的.闪电。全家出动,将门窗严严关实,但呼啸的风还是挤着窗隙,像是来自地狱的魔鬼,发出一阵阵令人心悸的尖叫。雷不断,闪电也不断,它们合奏出的恐怖乐章,敲打着我的心,大雨迟迟不下,似乎憋足了劲儿,只待一声令下,便以最快的速度洗刷城市。

抬眼间,一阵大雨从天而降,它们一个劲儿的往窗上扑,一条条水流不断,顺着窗户,逆流成河。这是雷雨的最强音节?很显然,这不是。窗边传来噼里啪啦的响声,随后便越来越大,我彻底慌了神儿,忙不迭地跑向窗户。贴着冰冷的玻璃,我隐约看到几颗小冰粒,只晃动了几下,便跌落窗台,我满心欢喜,却又十足好奇。听奶奶说,这是冰雹。我本以为,这冰雹只是这场暴雨的一个小小过客,可它却是真正的主角。冰雹的来势愈发凶猛,冰雹也凝聚在了一起,气势汹汹,袭击着一切,也摧毁着一切,窗户好像受不了这样的攻击,随时都有可能土崩瓦解,恍惚间,地面也好似在摇动。伴随着来势凶猛的冰雹,我忽然有种掉入冰窖的感觉——这才是雷雨的最强音节。冰雹慢慢地变小了,失去了威风,积在窗边,等待融化。

清早醒来,满地绿叶堆积,憔悴损,如今树木尽折腰。空气中的燥热难耐被大雨带走,只剩下一丝丝清冷,冷风中的树木,孤立无言,树枝轻颤,像是在呻吟,也像是回忆昨晚冰雹肆虐的可怖场景。

篇12:三年级以传承为话题作文

春天的三月是最美的,昨夜,小草穿上嫩绿的新衣,从土里探出脑袋来,张望着春天的世界,微风轻轻一吹,小草就跟着风儿翩翩起舞,风儿一停,它就准备下一次的舞会,向我们报告春天的喜讯。

春天的三月是最美的,昨夜,花儿穿上了花衣,绽开了花瓣对着天空微微笑,每当人们看到迎面微笑的花儿,心里就会悄悄地说:春天来了。春天,千姿百态的花儿争奇斗艳,好像在比谁更美呢!

春天的三月还是最美的,昨夜,柳树妈妈唤醒了自己的嫩芽宝宝,微风轻轻吹,宝宝笑呵呵。更美的是那洁白纯净的小河,风儿轻轻地吹着,就像妈妈的手,温柔地抚摸着小河,小河泛起一圈圈涟漪,在阳光的映照下,河岸边的柳树 花朵,还有那蓝湛湛的天空,映在水中,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三月的春天,春意盎然,三月的春天,诗情画意,三月的春天更是一幅“春之画”!

春雨

沙沙沙……沙沙沙,是谁在地面上弹琴?哦,原来春雨姑娘踏着轻轻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了。

丝线般的春雨淅淅沥沥地落到路面上,出现一个个小水坑,雨水滴到水坑里,出现了一圈圈波纹,就像有小鱼在水里嘻戏。雨点儿落到枯萎的小树上,小树有了春雨的滋润,重新冒出了嫩绿的芽。春雨还落到了草地上,小草弟弟在春雨的爱抚下探出了点点嫩芽。

春雨又落到了杨柳上,杨柳又垂下细长的枝条随风飘拂了。春雨把油菜花染黄了,把秧苗变绿了,一位农夫说:“春雨贵如油呀!”

我站立在窗前,向远处望去,一切都朦朦胧胧的,越来越看不清楚,仿佛就像披上了一件件轻纱。我伸出双手,春雨无声无息地飘落到我的手掌心上,我感觉痒痒的,凉嗖嗖的。我听到春雨嘀嗒嘀嗒打在每家每户的雨蓬上,简直就象一种优美的音乐在伴奏。

篇13:三年级以传承为话题作文

一、家族企业传承模式概述

家族企业选择一个合适的接班人, 对于企业的基业长青是至关重要的。我国现阶段家族企业的传承基本有三种模式:子承父业、亲属传承、职业经理人继承。领导者交接班的情况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平稳的过渡, 企业从创业者平稳地传递给第二代;另一种是突发式接班。

(一) “子承父业”模式

国内多数家族企业普遍采用“子承父业”的接班模式。就所有的家族接班人而言, 嫡系子嗣成员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让家族企业家比较放心。大多数家族企业选择“子承父业”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由于存在血缘关系, 企业家选择子女当接班人, 从感情上会更加认同和放心。

(二) 聘用职业经理人接班模式

有些家族企业会选择职业经理人当接班人, 是因为家族的子女没有兴趣或没有能力但当管理重任。为了不至于让家族企业就此衰落下去, 家族企业创业者被迫聘请职业经理人。企业家和家族成员要逐步认识到, 聘用职业经理人管理家族企业, 并不是家族企业将要权落他人, 对于家族企业本身来说, 导入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和模式, 照样可以取得成功。

(三) 影响家族企业传承的因素

在家族企业的实际传承情况中, 其传承的模式和过程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险和矛盾。

1. 父子冲突

由于经营理念、处理事务的方法、人际交往等的很多不同, 创始人与其继任者在传承过程中就会产生矛盾。随着创始人逐渐放开公司事务和权力, 将其交给继承人, 这种身份的转变往往会增加创业者的空虚感而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 如果继承人对此加以漠视和忽视, 那这就会成为家族企业传承的一大障碍。

2. 子女冲突

在家族子嗣比较多的企业, 对接班人的正确选择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首先, 某些创始人的子女并没有经营企业的才能;其次, 子女越多, 就避免不了因为争夺接班人位置而相互诋毁, 影响家庭成员的关系。大多数家族企业在传承过程中, 都发生了一定的矛盾, 有的甚至产生了司法纠纷。

3. 两权纠纷

由于中国特有的社会环境, 家族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经常混淆在一起, 不能被清晰地划分, 所有者与高级经理人之间很难在短时间内相互信任, 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矛盾和隔阂。就许多家族企业而言, 所有者和高级经理人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众多家族企业治理的一大难题。

二、恒远公司的传承问题

(一) 恒远公司现状

恒远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 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初。自公司成立之初, 就开始参与国外引进高速线材轧机和棒材轧机的国产化运作。恒远公司为典型的家族企业, 家庭成员在公司中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职务。

而恒远公司目前正面临着严峻的传承问题, 其创始人周先生现已年逾60, 虽担任董事长职务, 但即将退休。董事长周先生育有一儿一女, 其子目前在大学学习, 其女正担任公司财务总监, 管理资金出纳。在公司传承规划上, 更倾向于待其子从大学毕业接管公司。虽然公司也聘用职业经理人, 但这些经理人都临着管理权和经营权要受家族成员限制的尴尬。

(二) 恒远公司的传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 企业中职业经理人发展受限

通常, 职业经理人更具管理经验, 也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更强的学习能力。因而, 从企业的发展来看, 职业经理人更适合担当家族企业的接班人。然而家族企业往往更是看重家族内部的利益, 以恒远公司来说, 许多家族成员的能力与其职务并不匹配, 他们挤占了非家族高级经理人的地位, 阻碍了经理人的能力的发挥和抱负的实现, 同时也加深了家族成员与非家族成员之间的对立情绪。

2.“子承父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恒远公司的最初传承规划是采取“子承父业”模式。但这种模式也会存在一些弊端。首先, 接班人缺乏实践的机会。虽然现在很多接班人都接受了高等教育, 但都缺乏实践经验, 没有实际管理能力。其次, 父辈传业者过于强权, 导致接班人缺乏自信。家父辈创业者过于强权, 或者是教育方式不得当, 就会导致很多继承者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内向和不自信。即使接管企业以后, 他们也害怕做决策。

3. 权力纷争四起, 内耗现象严重

为争夺继承权或企业控制权, 子女之间、亲友之间为了争权夺利而出现了内乱, 以致打乱了企业正常经营管理秩序, 最终造成很多家族企业破产。这一点在恒远公司也不例外, 公司在内部重大问题的裁决上也曾由于决策者们关系的亲疏远近而出现偏颇。如今公司正面临交接问题, 内部小团体间的争权夺利现象也颇为严重, 如不妥善解决的话, 就会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营运。

4. 专制作风严重, 创新人才缺乏

恒远公司的性质为家族企业, 内部实行家长式管理, 一人独大的独裁倾向和专制作风严重, 这使得惟命是从者得到重用, 而有独立见解、富于创新者却受到冷落。同时家族企业的出发点是先家族后企业, 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 职业经理人经常与家族管理者发生冲突。

三、恒远公司传承问题的原因剖析

(一) 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中国, 由于特有的文化环境, 子承父业是被大家都公认的正当的继承关系。对家族企业来说, 家族成员对企业的特殊环境是很了解的, 对企业特殊资源禀赋的继承也更有优先权, 尤其是嫡系子嗣成员比其他人更具有先天的优势。

(二) “家长”心理的影响

恒远公司现任董事长目前迟迟不能解决好传承交接问题, 因为一旦创始人计划继任, 意味着他提早经历一次死亡仪式。对家族企业主来说, 对家族企业家来说, 企业是他们的很珍视的东西, 他们为之付出了很多精力和感情, 而企业也给他们带来了权威和权力。因此, 现任董事在其面临不能继续成功领导企业的时候, 心理上是很不情愿退出的。

(三) 子女综合素养的影响

一般来说, 家族企业的领导者必须具备很高的文化修养和素质。依目前的情况来看, 家族企业的未来继承人都会接受高等教育, 而主要的问题可能是未来接班人的个人道德修养和意志品质方面。就以恒远公司为例, 公司的未来接班人的身上还存在中国古代富家子弟遗风, 令身经百战的家族企业创始人感到忧心忡忡。

(四) 家族企业关联者的影响

在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中, 企业管理者、企业其他所有者及外部环境等都会阻碍其传承的顺利进行。对高级管理者而言, 创始人在家族中的地位变化同样会影响他们在家族中的地位, 进而影响他们在公司中的地位。同样, 一些股份所有者也会担心继承者是否还会继续保护、提升他们的股东财富。此外, 外部供应商也会担心继承者是否会同他们继续保持密切的商业来往。

四、对策建议

(一) 建立解决传承问题的协调机制

为了确保能够顺利交接家族企业的权力, 建立一个完善的交接系统或协调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么家族会议可能就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式了。一般来说, 家族会议由家族企业成员主持, 邀请部分非家族利益相关者参加, 商讨并确立初步的解决方案, 然后在家族代表会议上补充和修改, 最终敲定和生效。研究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 必须要注重对候选人的公平性和照顾利益相关者的既得利益。

(二) 制定可实施的传承计划

制定一个可以实施的传承计划, 对家族企业的稳定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制定传承计划, 就是提前进行交接班的准备, 使得家族企业内部能够保持和谐与团结, 能够避免发生接班人争夺战。

1. 确定接班人人选, 避免将来的夺权纷争

家族企业的传承计划, 不仅要明确接班人的人选, 还要说明通过什么方式交接权力, 确定交接的时间。现任企业家主要充分考虑权力移交的各种问题, 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 使权力交接能够顺利、稳定地完成。

2. 制定一个清晰的接班目标

家族企业制定接班人计划, 目的就是使家族、企业、个人利益最大化。不论谁担任接班人, 都必须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家族成员, 才能获得家族成员的支持。家族企业接班计划的目标应包括家族目标、企业目标和其他相关目标。

3. 重视对接班人综合素质的培养

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是为家族企业继续良好地运转做准备, 因此必须得到企业相关人员、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的肯定和支持。而未来的接班人必须接受严格地能力训练, 适当的时候, 还可以让接班人进入企业, 提前进行实行。

(三) 对继任者进行整合

能否选择好接班人几乎是所有家族企业的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继承者是无法直接继承创业者自身的素质和修养的, 他们应在老一辈的指引帮助下, 在以下三方面进行整合。

1. 树立权威

继承者继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必须在企业树立自己的权威, 获得别人的尊重。如果继承者没有实际的商业运作和竞争的经验, 仅仅凭其出身而获得了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 那么就更为必要建立自己的权威。而且, 不仅仅是同龄人和元老级人物会挑战继承者的权威, 同时广大员工也可能会不认可继承者。因此, 继承者必须通过树立权威, 来实现自己企业员工的认可和在企业中的地位, 以便更好地进行企业决策。

2. 建立团队

团队可以更好地实现企业共同目标, 充分发挥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 为企业创造出一流的业绩。一般, 老员工跟随着创始人工作并成长和发展, 他们的经营理念、处事态度及思考模式必然与继任者差别很大, 所以, 继任者必须要重新塑造自己的团队, 这样就可以避免因元老级员工的突然缺职而造成企业经营的不稳定和引起相关的风险。

3. 再造企业文化

继任者往往难以成为企业的真正领导, 这不仅是由于他们面对的是和自己同龄的员工, 很难树立领导的权威, 更重要的是员工群体和企业环境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首先, 员工日趋年轻化, 通常更喜欢注重自由、平等和开放;其次, 社会和企业的环境都产生了巨变, 人们会有更多的选择, 员工队伍的流动性越来越快。而继承者上位后, 原先的企业文化并不适合新的领导者, 他们也很难对企业有新的建树, 因此, 必须重新树立新的、符合自己发展的企业文化。

摘要:家族企业在我国当前国民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传承问题则是关系到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文章以恒远有限责任公司为案例, 进行系统研究调查, 剖析了该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以及影响因素, 为家族企业的传承提供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家族企业,传承,恒远公司

参考文献

[1].王陆庄, 方洁, 谈晓燕.当代中国家族企业传承中后代培养方式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 2008 (12) .

[2].王培, 王拥, 郑淑英.家族企业传承研究[J].学术探讨, 2009 (10) .

[3].陈霞.家族企业传承中的特殊资源[J].管理研究, 2010 (9) .

[4].窦军生, 李生校.家族企业传承中的继承人选择——知识基础为视角的理论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 2010 (4) .

篇14:三年级以传承为话题作文

关键词:民族音乐 传承 音乐创作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6-0011-02

湖南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湖南民族音乐丰富多彩,资源蓄存量大、类型多,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更多的人了解、继承与弘扬湖南民族音乐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湖南民族音乐的大宝库不仅要保护,更要与时俱进,传统不等于保守,民族不等于狭隘,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依赖于创新。习总书记提出要继承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

一、湖南民族音乐研究现状

目前,系统研究湖南民族音乐的专业文献还不够丰富,针对湖南民族音乐创作研究的资料则更少,在整体上缺少多渠道宏观上的理论性参考和客观数据,而且,随着老一辈艺人们的相继离世,湖南民族音乐出现一些断代的现象,快速流失的音乐资源,某些音响资料的销声匿迹,给湖南民族音乐发掘、研究及创作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但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和民族音乐在国内外推广,对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有了一些进展,民族音乐研究的思路更为广阔、方法更为多样,并开辟出一些新的领域和新的课题,出现了一些有科学价值的学术成果。

二、湖南民族音乐的价值性

1、湖南民族音乐的文化价值

湖南民族音乐表现在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歌舞、诗词、乐器演奏、戏曲等等,它的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今天,全球文化单一化是个潜在危险,在西方的文化艺术、生活方式、审美观、价值观如潮水涌进来的状况下,唯有加强自身传统文化的发展研究,尽最大努力保持和发展地区文化艺术的优良传统,才能保持地区文化的繁荣。

2、 湖南民族音乐的审美价值

审美会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审美的本质,无论传统、现代或中西方,它首先必须是先娱人,通过娱人这种方式表达出一种美的情感力,最后直至升华为一种社会教化作用。这就是音乐与其他艺术的共同伟大之处,它所带给人的是精神和情感上的美的力量,就如同科學所追求的是真,宗教却在于传播善,真善美的融合汇聚为人类文化生活的最高目标。在现代主要适应快节奏的变化形式中,音乐的表现形式用来表达物质欲望、宣泄情感,这种音乐形式快捷、方便,更具有公众感染力、易于传播。但任何现代音乐都是传统音乐的发展和延续,每一种民族音乐都是其民族文化的一种展现,同样也是对其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承,相比其他的艺术形式,音乐对人类生活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它的传播力也是无与伦比的。在各民族各地区之间音乐的相互融合和渗透比其他的文化方式更加方便和快捷,而且更容易被接受,它也不是科技产品会随着发展需要更新换代,音乐是人类的精神产品,一旦成功,创造便是永恒。所以,传统民族音乐在任何时代都有它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

三、以音乐创作为手段推动湖南民族音乐传承现状

创作是民族音乐事业的先导,创作在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和各民族的民俗活动密切联系,少数民族的生活是多彩多姿的,音乐工作者要不断的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获取营养,创作出丰富题材和众多表演形式的音乐作品,才能促进民族音乐事业的繁荣昌盛。我们应当传承湖南优秀的民族艺术素材并加以发展,这些素材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情感在任何时期都是被大家所推崇的,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应当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发展,不断的改造和更新,并始终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对现实生活永不枯竭的推动力,有了这些蕴含在传统音乐素材中最质朴的情感,我们就能把湖南丰富的传统音乐艺术推广向世界。

湖南是多民族的文化大省,在党中央政策指引下,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相关部门都十分重视民族音乐文化工作,如,省委宣传部大力支持的通道县“大戊梁歌会”,省文化厅、省教育厅等组织开展的“雅韵三湘”,省群艺馆、省群文声乐专业委员会联合推出的“湖南原生态民族民间音乐进高校”等活动进一步推动湖南民族音乐事业大发展大繁荣;近几年来,湖南也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浓郁湖南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如,歌曲《送你一朵东方茉莉》、《湘江飞出一首歌》先后获中宣部第十一届、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簸箕上的麻雀》、《绿鸟鸟》分别获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作品组合演唱最佳作品奖、优秀作品奖,大型山水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的演出,《湘音湘韵》系列专辑的编辑出版等,在各级党政职能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湖南民族音乐文化在21世纪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创作发展时期,有条件有基础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并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

湖南民族音乐创作既要坚守民族音乐,继承我国音乐的传统,更要到民族音乐中去挖掘宝藏,以体现传统人文精神为宗旨,以推动民族音乐传承和发展为目的,这样,才能丰富湖南民族音乐的资源,更好的发扬独特的湖南民族音乐文化。驰名中外的著名作曲家谭盾,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采风后创作的交响乐《地图》,在湖南江永一带采风后创作的大型音乐交响诗《女书》,都成功的把湖南民族音乐元素和西方交响乐融合在一起,将湖南民族音乐推向了世界;“湖南民歌之父”白诚仁先生,以湖南民歌资源为源泉,创作了《洞庭渔米香》、《挑担茶叶上北京》、《小背篓》等经典民歌,使湖南少数民族音乐登上了大雅之堂,引起了全国的关注;《浏阳河》的曲作者唐璧光和《又唱浏阳河》的曲作者湖南音乐家协会主席邓东源让湖南民歌红遍天下。这些音乐创作在保证了传统民族音乐精华的同时,给湖南民族音乐注入了更多新的活力,也为湖南民族音乐的更好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更为宽广的途径。

nlc202309081704

四、研究方法探析

1、通过图书馆资料和网络资源获取有关湖南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研究的文献资料,以便借鉴先进的理念,及时洞悉研究的最新情况;通过收集、归纳、整理相关湖南民族音乐创作的资源,從中获得启示,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与提供操作依据。

2、向省内从事多年民族音乐研究、民族音乐创作的专家学者了解湖南民族音乐创作的基本现状,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采取分层抽样法对创作者、教育者、音乐爱好者和音乐专业学生,对湖南民族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湖南民族音乐作品熟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湖南民族音乐传承和发展的状况。

3、以湖南近年来产生影响的一些民族音乐新作为个案,对湖南民族音乐的独特性与创新性进行分析,对影响当前湖南民族音乐创作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寻求对策。

4、到少数民族地区去采风,向老艺人和传承人实地调研学习,探索以音乐创作为手段推动湖南民族音乐传承和创新发展的策略。

五、以音乐创作为手段推动湖南民族音乐传承的意义

1. 如今,很多少数民族的音乐大有断代的危机,创作者到湖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去采风,汲取当地民族音乐的精华,才能创作出有湖南民族特色的作品来,经过发掘、收集、整理、研究有价值的民族音乐有利于优秀湖南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2.通过创作、改编、出版、上演民族音乐作品等多种途径,引来更多人对湖南民族音乐的关注、开拓,有利于湖南民族音乐的普及和推广,并能呼吁更多人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

3.激励和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民间、潜心创作、服务人民,创作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湖南民族音乐作品,丰富并发展了湖南民族音乐创作,探索创新了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使湖南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方式更加多样化。

4.湖南众多原生态民族民间音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保护和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民族音乐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湖南民族音乐作品一大批被音乐院校编进民族声乐、器乐或民族音乐学等教材,根据湖南民族音乐资源创作或改编的新作将为我国民族音乐研究、民族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5.在不断推出湖南民族音乐新作的同时,为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和艺术人才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和舞台,李谷一、宋祖英、张也等歌唱家得益于湖南民族音乐的滋养成就了一番事业,从湖南走向全国的他们都在传承湖南民族音乐文化,大大彰显了湖南民族音乐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浅谈湖南传统音乐与创新文化的融合利用》,曹惠姿《文艺生活》2012年9期。

[2]《关于湖南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思考》,陈刚《艺海》2010年5期。

上一篇:l六清六提升心得体会下一篇:安洼中学节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