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传统道德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扬弃

2024-05-08

试论传统道德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扬弃(共7篇)

篇1:试论传统道德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扬弃

传统道德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扬弃论文

中国向来以重德著称于世,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没有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国家像中华民族这样具有如此 丰厚而坚固的道德文化遗产,延绵数千年,经久不衰。固然,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总是与一定 的社会历史、社会经济相联系的。根植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道德,总体讲是以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为基础的 ,带有封建社会的印记。但也要看到,积二千多年历史的道德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人类道德精华,其中许 多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和总结出来的为人之道、做人之本的东西,体现了人类对理想人格和真善美 的追求,代表了人类道德的共性。还有一些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的行为准则,这些传统美德具有永 恒性和历史的可续性,至今仍是我们应大力提倡和弘扬的。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因此,从当今新的历史时代出发认真总结、研究中 国古代道德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推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应当继承哪些美德?这是我们在讨论此问题时首先应当明确的。中国几千年的 道德文化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东西,就道德内容讲,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善为本的人伦思想。与人为善是传统道德中很重要的内容,至今仍被人们奉为做人之本。其中强 调,在与人交往时要温和、友爱、忠厚、善良。在家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外要“爱人”,如孔子提出 “仁者爱人”,墨子提出“兼相爱”,要“爱人犹己”,都强调了要善待他人,对人有仁爱之心。另外,在处 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上,强调要讲谦让,替他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就是教人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要只顾自己、不想他人。在这种道德伦理思想支配下,形成 了我们中华民族良好的社会风尚,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讲谦让、懂礼貌等等。这种谦和、善良的人伦思想 ,正是我们今天待人处世、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应提倡的。

第二,自谦自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为人之道。对己严、对人宽一直作为传统美德流传至今,它强调 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能骄傲自满。事情没有做好,首先要“反求诸己”,从自己这里找原因。所谓“躬自厚 而薄责于人”、“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都强调了在为人处世上要严于解剖自己,对待他人要宽 容,不苛求于人。传统道德观还强调,当自己强于人时要“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当自己不如人时,不要嫉 妒人,“毋以己拙而忌人之能”。这些都是很好的品质。今天,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我们提倡要敢于表现自 己参与竞争,这种自谦自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思想还需要不需要呢?我认为,不但需要,而且还有它特 殊的意义。我们讲竞争不是资本主义的相互倾轧,在竞争中更需要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心胸宽阔,能与 人合作。

第三,自尊自爱,讲情操、重气节的人格品质。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少仁人智士都把追求高尚情操 作为理想人格的重要方面。比如,强调为人要正直,面对邪恶要刚直不阿,敢于主持正义,宁愿直死,不可曲 生。做人要有骨气,“在上不骄、在下不谄”、要洁身自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另外强调做人要知荣辱,懂得自尊自爱“痛莫大于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 ”、“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这种自尊自爱、追求高尚情操的精神品质 ,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在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加强对学生进行高尚道德情 操的教育,从小培养他们懂得自尊自爱是很重要的。

第四,以公为先的人生价值观。与西方人本主义道德观相比,中国传统道德观更注重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在个人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上,强调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以“为国为民献身为荣”,在 生死观上强调要能做到“舍生取义”生要生得正大、死要死得壮烈。“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人生自 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都表达了以公为先的人生价值观。特别是在祖国危难关头,民族英雄们所 表现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国家之务为己任”的民族责任感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热 爱祖国、忠于祖国之情。尽管在封建社会中,这种以公为先的思想通常与忠君相联系,带有封建主义的色彩, 与我们今天提倡的先公后私、大公无私的道德境界不能相提并论,但其中的忘我精神、牺牲精神、高度的民族 责任感,还是我们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应该发扬光大。

此外,在传统道德中,还有一些。如:教人们要珍惜时间,勤奋好学,自强自勉,以及劳动人民在长期艰 苦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中形成的吃苦耐劳、克勤克俭,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性格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中 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如何将这些传统美德吸收到思想品德课中,使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放异彩?我认为首先要处理好继承传 统美德与体现时代精神的关系。

我们经常强调在思想品德课中要继承传统美德,也要体现时代精神。这二者之间并不是各自孤立的,存在 着辩证统一的关系。谈继承,应立足于当今时代,从当今时代的要求出发对传统道德进行筛选、创新、改造, 使之成为新时代道德文明的一部分;谈到时代精神也离不开对传统道德的继承,因为任何一种新的道德观都不 是凭空产生的,它不仅依赖于当前的社会经济基础,也是对原有道德的扬弃,新的道德观念是在对旧道德的更 新改造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因此,小学思想品德课应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从时代进步的角度对传统美德的再认识。

道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每一道德观都以一定时代为基础,即使是带有人类道德共性的传统美德,人们对 它的认识层次也因时代的不同存在差异。

如,艰苦朴素、艰苦奋斗,这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艰苦生活和劳动中形成的美德。这些美德在任何时代都 是应当提倡的,但今天讲与过去讲,哪怕是前都是不一样的。过去讲艰苦朴素、艰苦奋斗更注重于物质上 的节约,生活上的俭朴和在贫困艰苦条件下的吃苦耐劳精神。这是劳动人民对劳动成果和艰苦的劳动环境所持 的一种朴素的情感和态度。今天,生活条件改善了,特别是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人们已经开始向小康水平迈 进,我们还抱着原来的观点教育学生显然不行,那么,我们还要不要讲艰苦朴素、艰苦奋斗呢?当然要。艰苦 朴素、艰苦奋斗不仅是人对劳动成果、物质条件的态度,同时也是人的一种生活态度、生活追求,在物质生活 逐渐丰富的今天,是以奢侈、浪费,以能吃能花为美,还是以节俭为荣;是贪图安逸、追求享受,还是艰苦奋 斗,反映出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今天,我们进行艰苦朴素、艰苦奋斗的教育,应从现实社会出发, 着眼于培养学生以简朴为荣,肯于吃苦,勇于奋斗的良好品质和道德风貌,而不能停留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认识水平上。

再如,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有着像中华民族这样浓厚 的爱国情感。然而,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和长期封闭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爱国情感又具有狭隘性和封闭性,这在 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认识祖国方面曾经表现出的夜郎自大的倾向,单纯强调祖国 的繁荣富强,缺少忧患意识的培养;另外,过分强调爱国不离本土,简单地把是否留在国内作为衡量爱国与否 的标准等等,从而造成教育上的片面性。今天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决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要在世界大背景 下让学生认识祖国,既要看到祖国建设的兴旺发达,又要看到与先进国家的差距,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 心、自豪感和为祖国做贡献的责任感。

另外,如宽厚、谦让、谦虚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封建社会里,又与忍让、与世无争、随遇而安 、孤高自傲等消极的人生态度相联系。

所以,在谈到继承传统美德时,应从时代进步的角度,对传统美德进行再认识,使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 更好地体现时代的要求,反映新时代的风貌。

(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道德文化遗产,从时代的要求出发,对道德文化遗产进行更新改造,为现实服务 。

传统的道德文化遗产是古人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它们流传千百年,至今仍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借鉴价 值。对这些传统道德文化遗产,应本着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进行更新、改造,赋与新的生命力,在新 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合理的利用。

有些优秀的传统篇,如优秀的传统故事、格言警句,可以直接纳入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目前,我们教材 中已吸收了一些,如“狼来了”、“凿壁借光”、“十八缸水”等故事,以及古代的格言、谚语,但随意性较 大。我认为,对优秀的传统篇应有一总体考虑,对其中代表中国道德的精华、具有流传价值又符合小学生理解 能力的,应有意识、有重点地吸收到教材中,使这些传世佳作一代一代传下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品德 课教材风格。

有些传统道德,如孝敬父母,在封建社会中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是封建家庭伦理观的核心,体现着封建 的宗法依附关系。特别是“父为子纲”、“父母在不远游”之类的说教,是我们今天应屏弃的,但其中赡养父 母、尊敬父母等观念还是要提倡的。对类似这样的传统道德,我们既不能一概排斥,也不能照搬古人的说教, 而是在更新、改造的基础上,赋予新的内涵,使其成为反映时代要求的新道德。

另外,古代蒙学中采用的一些方法,我们也可以考虑借鉴。如《增广贤文》,将各时代和当时社会广为流 传的格言、谚语,用依韵归类的方法编排成文,读来琅琅上口,便于咏诵和记忆;再如《三字经》,将道德要 求和道德故事用三字排列方法,编成顺口溜。学生在读诵中记住了这些故事和要求,数年后,一想起“三字经 ”,就能回忆出故事的内容及所讲的道理。儿童期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在这时给他们一些至理名言, 让他们记忆、背诵,将会使他们终生受益。当然,我们不能照搬古时的方法,它们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思路, 我们还应根据当今时代的特点编出具有时代风格的新篇。

(三)在克服传统道德观中消极因素的基础上,不断确立反映时代精神的新道德,以新道德代替旧道德。

当我们谈到继承时,也应看到传统道德中存在着的不可低估的消极因素。它不仅根深蒂固地积淀于人们的 思想意识中,而且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

如封建的家庭依附观念对现代孩子的影响,集中表现为孩子对父母的过分依赖和独立意识的欠缺;再如, 长期存在于没落封建统治者中的摆阔气、讲排场的风气,在今天的社会中也有反映,由此造成一部分学生道德 观念的混淆,以显阔、出手大方为美;另外,在传统观念中存在着的保守性、封闭性,造成我们民族长期以来 求稳求安、墨守成规、满足现状的心理状态,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现代的青 少年一代。

因此,在强调继承传统道德的同时,还应看到加强对学生进行自强自立、独立性、进取心和创新、开拓意 识教育的必要性,不断更新传统的道德观念,消除传统道德观中的不利影响。

总之,传统道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有它的特点和珍贵之处,我们应在对其进行批判继承、更新 改造的同时,赋予它新的活力,使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扬光大,一代一代传下去。

篇2:试论传统道德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扬弃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对于完善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推动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渗透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主要依据

1、渗透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是丰富教材,补充教材内容的需要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其精华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之所在,至今仍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应当把这些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精华集中起来,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这种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为初中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是教育熏陶,培养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极好的精神食粮,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参考材料。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传统道德教育是完善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和改进的迫切要求。

2、渗透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在我国正处在转型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但它的负面效应所造成的急功近利、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等拜金主义思想对学生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义利观教育已是当务之急,等价交换是经济生活中的通行准则,但是有人把它引申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出现“权钱交易”,“互利互惠”等,奉献精神被日益淡化。让传统道德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弘扬光大,很有必要。我们培养的学生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一代,他们能否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取胜,取决于这一代能否具有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开拓创造,积极进取的精神。根据时代要求,弘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已迫在眉睫。因此,渗透从头到底也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渗透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初中思想品德课七、八年级各两册,九年级全一册,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可以从以下五方面渗透中国传统道德教育:

1、爱国爱民、天下为公

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排在八年级下册之首,要成为一个好公民,一个国家的主人,首先必须爱国,树立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爱国必须热爱人民,热爱集体,培养学生爱国爱民,天下为公的思想,也是渗透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在这方面我们的古人曾经有许多光辉的思想。

儒家伦理要求人们以天下为己任。孔子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凡有治国平天下抱负者,必须从修身做起。“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孟子也以“平治天下”为己任,开了中国历史上为国家置死直谏的先河。此后,爱国爱民成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诸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豪情壮语不绝于史,是我们进行爱国爱民教育的宝贵文化遗产。

儒家强调人的群体价值,并把它作为培养理想人格的主要途径和标准。孔子主张“国民之利而利之”并把“见利思义,而见授命”作为“成人”的标准。孟子指出:“上下交征利而国危”,“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若全国上下都追逐个体价值,国家就要灭亡。全国上下都以群体价值为重,人己利益统一,国家就要兴旺。当个体价值与群体价值发生矛盾时,必须牺牲个体价值保存群体价值。孔子主张“杀生以成仁”,孟子主张“舍生而取义”,这些儒家群体价值观的基本信条是培养学生树立集体主义思想的重要源泉。

2、自强不息,勤奋节俭

人生自强少年始,学会合理消费,是七年级下册第四课和九年级学会合理消费的主要内容。这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一个非常突出的内涵。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占有很大的比例,他(她)们从小娇生惯养,以自

我为中心,花钱大手大脚,对他(她)们进行自强不息,勤奋节俭的教育尤为重要。

节俭对立面是奢侈,历来为人民所反对和痛恨,认为它是亡国、败家、腐化堕落的重要根源。我国古代许多文人,政治家对此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词中形象地概括了这一历史经验:“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墨子认为“节约则昌,淫佚则亡”。意思是说崇尚节约俭朴,国家就会兴旺发达;追求荒淫享受,国家就会灭亡。

在我国古代的“家书”、“家训”中,教育子女要保持“俭朴”的美德和家风的事例更是屡见不鲜。宋代司马光位至宰相,但他教育儿子要崇尚节俭,他在《给子康书》中说:“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检素为美。”并提出了“由检入奢易,由奢入检难”这个富有哲理性,教育性的道德格言。清代朱柏庐在《朱子治家格言》中指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以上这些古人思想,对于我们培养现在的独生子女一代,热爱劳动,勤奋节俭,顽强拼搏等都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3、享受学习,戒骄戒躁

热爱科学,勤奋学习,关系知识,追求真理,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从无知走向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更多,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登上新的知识高峰,实现自我的超越,这是七年级上册第二课的主要内容,也是青少年学生的首要任务。

孔子十分重视学习知识,追求真理,他坚持学而不厌,不耻下问,好学到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程度。他坚持真理,主张“当仁不让于师”他要求学生学而实习之、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孟子十分重视学习知识,认为只要认真学习,“人皆可以成尧舜”他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君子三乐”之一,主张舍生取义,为真理而献身。此后,热爱学习、追求真理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诸如悬梁刺股,穿壁引光、映雪读书等故事成为好学的榜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警句,成为促学的格言。

热爱科学,勤奋学习,必须做到谦虚戒骄,因为“满招损,谦受益”。谦虚的对立面是骄傲,《礼记·曲礼》中告诫人们“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及”。毛泽东高度概括出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科学论断,告诫人们“逆水行舟用力拼,一篙松劲退千寻”。以上这些谆谆告诫是我们培养学生力志勤学、谦虚戒骄的丰富的精神食粮。

4、关心他人、尊敬师长

尊重他人,关心帮助他人,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在八年级上册有三课这方面的内容,尊重他人,包括自己的师长和父母,要求做到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这也是我们用人际关系的一个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他把“仁”解释成“仁者爱人”,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在他的教诲下,弟子们倡行“四海之内皆兄弟”。他期求建立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理想社会。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关心他人的思想,提出了“与人为善”的原则,他为建立一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社会奋斗终身。从此,关心他人的品格就逐步沉淀为中华民族的民主心里。当前我们更应该把这一优秀传统发扬光大。

尊敬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提倡老师不能体罚学生,但是对于老师权益的保护却少之又少。对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非常必要。中国古代尊师之风就达到鼎盛,所谓“天、地、君、亲、师”,教师排在第五位,仅次于神、国君、父母。韩愈在《马说》则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程门立雪的故事从宋代一直流传至今,教育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孝敬父母更是我国古代做人的美德。古圣先贤早就告诉我们“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也就是说治国必先齐家,齐家比先孝悌。孔子还提出了对父母要有敬有养,使其在精神上得到慰籍,物质上得到保障。孝敬父母的故事在中华民族史上更是数不胜数,“欲报

三春晖,当尽寸草心,”“羔羊跪乳鸭反哺,不忘养育恩如山”,作为增广贤文广泛流传,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

5、走进法律,遵纪守法

走近法律,学法、知法、守法是七年级上册七、八课的主要内容,是新时期加强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

遵纪守法,贵在自觉。传统美德中讲究“自律”,他是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反思的一种较高层次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孔子主张“克己”,意即约束自己。他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他还提倡“自省”,“内省不疚,未何忧何惧?”意思是认真反省自己的过失,问心无愧,这还有什么值得忧愁和畏惧的呢?“惧独”是自律中的最高层次,它要求人们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一人独处时,也能高度自觉地约束自己,谨慎地遵守各种道德规范,而无丝毫越轨的思想和行为。

社会是复杂的。人是社会的人,必然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些忠告是我们从头到底传统道德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遵纪守法的二十一世纪新的极好教材。

三、渗透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原则

1、扬弃的原则

中国传统道德浩如烟海,必须认真扬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传统道德中有不少封建糟粕,需要我们分析鉴别。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伦理规范,“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特权思想,“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绝对平均主义的价值观念,这些封建糟粕至今仍然沉淀在我们民族的心理之中,腐蚀人们的思想,应当抛弃。

2、辩证的原则

要把传统道德与现代道德有机地结合起来,必须辩证思维,防止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的倾向。要把谦虚戒骄与拼搏进取,勤奋节俭与合理消费,与人为善与坚持原则,严以律己与宽以待人结合起来,塑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二十一世纪新人。

篇3:试论传统道德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扬弃

一、我国传统优秀道德思想分析

(一) 我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逻辑出发点。

人性论是孔子建构其道德教育思想与方法整个体系的理论基石和逻辑出发点。他提出“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的观点。所谓“性相近”, 意思是说人的先天素质 (主要指道德素质) 是无差别的, 是就人的本质属性而言的;所谓“习相远”, 意思是说人的道德水平会因后天的主观努力的不同而产生很大差别与差距, 是就人的社会属性而言的。

孟子的性善论对我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孟子持“性善论”观点, 认为人天生具有恻隐、羞恶、恭敬和是非之心, 人的仁义礼智的外在表现是“根于心”的。于是, 他的道德教育的所有论述都是围绕“心”而展开的。他提出“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的观点, 主张“存心”、“养心”、“求放心”的道德教养方法。人性论是整个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逻辑出发点, 是自己学说思想的逻辑出发点和理论基石, 从而构筑整个思想体系。

(二) 我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1.尚义轻利。

“义利”问题, 指道德原则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 我国古代道德思想倾向于尚义轻利。孔子对义与利进行了阐发, 他说“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义是行为道德规范或准则, 利即利益。他提出:“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兼得, 舍生而取义者也。”就是说, 在道德信念中生命固然重要, 但有比生命更为重要, 比死亡更可怕的便是不义, 道德比生命更为崇高和珍贵”。

2.崇仁重爱。

我国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仁, 《中庸》中说:“仁者, 人也。”孔子说:“仁者, 爱人。”同时又强调“爱人以德, 克己复礼为仁”。他认为, “仁”就是关心他人, 但必须以一定道德准则为依据, 这个道德准则就是礼。我国古代“仁”的思想也体现于“忠恕”观念中。孔子一方面说“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即要求积极帮助别人, 对人要“忠”。另一方面又强调“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即要求一个人不应该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强加于人, 而应对人“恕”。总而言之, “仁”就是自己希望自立于社会, 也应让别人自立于社会自己希望事事成功, 也要让别人事事成功, 凡事都要将心比心, 己及人。

3.厚德自强。

孔子主张刚毅, 主张人们对社会生活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 要求做到“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孟子强调一个人的志向、理想要在困难、灾难和逆境中坚守形成。他常说:“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并强调“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先苦其心, 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

4.改过迁善。

孔子认为, 一个人不可能完美无缺, 犯点这样那样的缺点过失和错误是难免的, 要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 有改过迁善的勇气。他说:“君子之过也, 如日月之食焉;过也, 人皆见之;更也, 人皆仰之。”主张“过则勿惮改”, “过而不改, 是谓过也”, “ 知错能改, 善莫大焉”。

(三) 我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模式。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模式。《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为本”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模式的核心。

(四) 我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教育方法。

我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教育方法是将个体道德自觉和规范教育结合起来。中国传统道德教育非常重视个体道德自觉。在修养方法上, 强调在自己身上下工夫。这种突出主体地位, 强调向内用力的精神, 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在道德修养上, 特别强调“克己”, 强调自我反省, 强调在自己身上着眼。这对于人们将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格, 从而实现道德自律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其次,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教育注重激发个体道德情感的特色。

二、传统优秀道德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 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内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1.尚义轻利思想有助于引导大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和人格修养。

孔子的“义利”思想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道德原则与物质利益的关系, 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道义与实利、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发生矛盾时, 要顾全大局, 毫不动摇地捍卫国家、社会与集体利益。重提“尚义轻利”道德思想, 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教育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做人, 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树立远大理想, 坚持道德原则。

2.崇仁重爱思想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道德责任感。

我国古代道德“仁”的思想的积极方面, 有助于我们引导和教育大学生调节好人与人之间, 人与国家、集体、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给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始终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和要求, 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道德责任感, 教育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及各个方面。

3.厚德自强思想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自强不息揭示了人类生活的本质规律。作为国家未来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主体的当代大学生必须与时俱进, 刚健自强, 艰苦创业, 勤俭节约, 忠于职守, 敬诚事业, 开拓创新, 乐以奉献。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要突出对大学生胸怀宽广, 与人为善,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诚实守信等道德品质的培养。

4.改过迁善思想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错误, 趋利避害。

大学生喜欢接触新生事物但是道德识辨能力较差, 道德免疫力低下, 因此, 生长在这样环境下的大学生犯点错误和过失的确在所难免, 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要把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正确对待他们的缺点、错误和过失。

(二) 传统道德教育基本模式及方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个体道德自觉要求人们通过内省、慎独等途径时刻规范自己的道德言行, 从而达到在道德修行上知与行的统一;规范教育则要求人们时刻对照被统治者树立起来的道德正反两方面的典型, 知耻求荣, 积极向善。

三、结语

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不是机械地强制性地向人灌输社会的伦理道德, 而是让人们自己去获得、内化社会道德。其过程是首先让人们反身内省, 体验自己的欲望、情感, 即了解自己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 别人如何对待自己会使自己欢喜、高兴或者厌恶、愤怒, 然后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设身处地地去体验他人的欲望和情感。“修身为本”也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基本模式的核心。

摘要:从中国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承担的历史使命出发, 我们应在大学生中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教育, 本文深入挖掘中国传统优秀道德思想, 分析优秀传统道德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积极弘扬传统优秀道德思想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道德,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伯峻, 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杨伯峻, 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篇4:试论传统道德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扬弃

一、古为今用、继承创新,扬弃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很多思想、教育理念、文学著作、发明创造等文化成果,今天还为我们所用,特别是我国传统的美德: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尊老爱幼等更是流传千古。但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符的东西,比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都偏激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因此,用传统文化进行道德教育的第一步,就是以“扬弃”的观点,站在“古为今用”的立场上,先对传统文化进行过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特征不断继承和创新。这样,我们的文化才有生命力,才有时代感,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

二、分配德育过程,强知化、情、意、行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把一定的社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的过程,也是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的培养过程。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有机统一在德育过程之中。传统文化教育也应遵循这一德育规律,在知、情、意、行四环节下硬功夫,做真文章。

(一)广泛涉猎、感同身受,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针对现代学生在道德修养上的缺陷,首先要让他们广泛接触传统文化的精髓,感知传统文化的真、善、美,从而提高他们对社会生活中真假、善恶、荣辱的分析评价和鉴别能力。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以礼为形式,以仁为内容”的伦理道德学说

中国伦理学是我们的祖先对祖国文化发展作出的最重大的贡献之一。其“以礼为形式,以仁为内容”的人文精神千百年来一直温暖着历史的发展。道德是立国之本,这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可见早在两千年前,古代的教育家就非常重视修德在教育中的作用。因此,倡导学生学习中国伦理道德学说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文化精髓,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条件。

2.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上下五千年,生生不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凝聚和广泛传扬。从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邓小平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在学生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3.“知耻”的荣辱意识

“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儒家学者历来对耻感予以高度的重视。孔子已要求“行己有耻”。孟子进而将耻感上升到了更突出的地位:“耻之于人大矣”、“人不可以无耻”。人作为社会存在具有内在的尊严,知耻是对这种尊严的维护。现代学生面对一些缺乏社会道德的行为表现出来的漠然,体现了他们缺乏对此种行为的是非判断能力,缺乏内心“耻”的意识。一个缺乏“耻”的意识的人,更不会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因此加强“知耻”的教育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条件。

4.“励志”的理想奋斗意识

中学时代是学生学知识的重要时期,励志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找到精神的支点,而且可以避免学生因为奋斗目标的缺失而无所事事、空虚迷茫。我国历来重视励志教育。“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谆谆教诲,悠悠在耳。有了远大的志向,学生会自觉增强自律意识,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广泛汲取知识,增长才干,努力成为有用之人。

(二)创设情境、以境激情,内化道德情感

从某种意义上讲,德育过程应该是一个充满感情的过程,是师生间情感不断交流、产生共鸣的过程。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好恶、爱憎的情绪。它是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意志的必然阶段,所以传统教育也是一个情感的传承过程。

1.通过教学技艺的运用,深化民族情感

任何学科,都是一门艺术。教师运用艺术化的管理、教学和德育手段,以师生对美的追求为纽带,架起心心相通的桥梁,使学生、师生之间由心理相容走向心灵沟通,在心灵的不断撞击中,培养学生炽热的民族情感。“德高为师,学高为范”,这就要求为人师表的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民族心理素质,通过言传身教,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把一种潜在的民族气质,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

2.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强化民族情感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间无数优秀的炎黄子孙创造出无数的文化瑰宝。教师要善于把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因为学生不太可能周游全国广泛汲取民族文化的精粹,所以,教师要善于组织相关活动,运用地方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

(三)舆论扬抑、自我教育,锤炼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比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更具有持久性。教师要在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道德意志的过程中,为学生创造德育环境,使道德情感上升为道德意志。

1.舆论扬抑,培养自制能力

舆论扬抑是通过传统文化的熏染,形成凝聚着民族精神的学风、教风、班风、校风甚至社会风气,以带有民族特色的价值体系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衡量和评价,利用舆论的力量来调节学生的道德行为。运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以扬为主,扬抑结合,在给予学生鼓励的同时,指明其以后的努力方向,以便收到良好的效果。

2.自我教育,磨砺道德信念

自我教育是进行心理调节的重要途径。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自我教育的民族,从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开始,“自尊自爱、自省自重、自律自制、自信自强”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使其在不断自省、反思的过程中,进行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约束,最终磨砺成坚强的道德信念。

(四)情理践行、持之以恒,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现代教育家认为:人们的自律行为是通过不止一次的重复练习而获得的。那么,运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熏陶、传承、塑造、矫正的过程,也是把传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外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最贵有恒。

1.激发行为动机、鼓励行为实践,品尝有德之乐

这里所说的道德践行,是指顺应社会道德潮流,围绕德育目标而开展的带有本民族特点的实践活动,如学习活动、公益活动、社会考察等,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把学生引向广阔的大课堂,这对于学生认识社会、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2.反复感染、不断磨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利用传统文化进行道德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决不能希望一次教育就能达到目的,必须反复抓。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反复地熏陶、不断地磨练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综合品质,最终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三、运用传统文化进行道德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1.正确理解传统的含义

很久以来,人们提起传统,便有好多人认为传统是一种恒温的思维方式。其实,传统是指贯通古今的某种流动变化着的根本性的东西。因此,中华民族精神里最闪光的点,不是“仁”,不是“礼”,而是“易”,亦或为“道”。“易”就是改变,是变通,《周易》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所以,利用传统文化对青少年进行人格锻造的时候,切忌用呆板固定的思维方式。

2.正确处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

我国的传统教育既尊重历史重视继承,又强调改革褒扬创新。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发展,继承的目的是创新。只有让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才能使我们的民族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进而使我们的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注意因材施教和个性特长的培养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不仅是孔子关于君子人格的重要标尺,也是现代教育追求个性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即承认多样,主张多样,互不相同却又和谐相处。所以,传统教育也要注意发掘学生的个性特长并进行培养,因为我们更注重内心的修为,含蓄温厚、深沉坚韧是我们的内心追求。

篇5:试论传统道德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扬弃

在这种情况下, 大力进行网络道德建设已刻不容缓。在进行网络道德建设的过程中, 儒家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儒家思想是一种人类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的学说, 是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中国传统思想, 它的“仁”“礼”以及“重义轻利”等思想都能起到净化网络的作用, 可以说儒家思想是一剂治愈网络不良行为的良药。

一、儒家思想中“仁爱”的思想, 有利于制约网络道德失衡

所谓网络道德, 是指以现实道德为基础, 在网络文化中所应尊重的用以调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以自律为特征的行为规范。网络道德失衡主要表现在:道德观念混乱;传统价值观念受到严峻挑战;沉迷于网络, 导致一系列心理障碍。这一系列网络道德问题的出现, 正与网民们责任意识的缺失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样, 重塑网民的责任意识就是解决网络道德失衡的关键所在。而儒家思想中的“仁爱”思想, 可以教会网民们如何爱他人, 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

在孔子看来, “仁”就是“爱人”“泛爱众”。“仁”就是“立己达己”, “仁”是儒家一种最高的道德准则, 有正确处理好“己”与“人”的两方面关系的意思。一方面, 对自己“立己达己”, 对他人“立人达人”;另一方面,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概括来说, 儒家思想中的“仁爱”是指爱人。它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 融洽相处。实现“仁”, 要做到待人宽容。与他人相处时, 要做到“仁以处人, 有序和谐”, 只有爱他人, 才能使这个世界处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尽管人们希望有一个和谐的环境, 但是在网络世界中, 还有许多网络失衡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儒家思想中,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正如《三字经》当中的第一句话“人之初, 性本善。性相近, 习相远。”也就是说, 人的本性 (天性) 是向善的, 是好的。而且, 这种本性是相同相近的, 带有普遍性的。只因为后天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变化, 才造成了各种行为的差异, 导致背离“善”的现象。正因为人性是善良的, 而且每个人都应该做到“仁爱”, 所以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中, 一定要在网民们犯错误之前, 把“仁爱”思想灌输给每一位网民。如果网民懂得“仁爱”, 就不会混乱自己的道德标准, 把错误的事情看成正确的事;就不会歪曲自己的价值观, 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就不会沉迷于网络, 使自己成为社会的负担。

二、儒家思想中“礼”的思想, 有利于制约网络

越轨行为

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中, 由于很多人缺少一种自律的品质, 出现了很多网络犯罪的行为。例如:制造计算机病毒, 破坏他人的计算机程序;侵犯他人隐私。窃取他人的网络账号和密码, 窥视、利用他人的电子邮件;恶意攻击他人等等。对于这些网络越轨行为, 在进行法制的同时, 更应该用儒家思想中“礼”的思想来教育网民。

儒家思想中“礼”的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 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礼”要求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 要求人们谨言慎行、小心翼翼, 从而达到“远耻辱” (《论语·学而》) , 即用“礼”来修身, 免于耻辱。如果每位网民都懂得“礼”, 按照“礼”的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网络犯罪行为。

三、儒家思想中“重义轻利”的思想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诸多的网络道德问题

网络道德问题的出现, 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网民们的精神世界空虚造成的, 想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中找到更多的刺激, 所以出现了沉迷于网络、与社会严重脱轨等问题。另一方面就是利益的刺激, 诸如黑客的袭击, 偷取别人有价值的文件资料。对于第二方面的因素, 可以用“重义轻利”思想来从根本上解决。

儒家义利观的核心是:以义为上, 见利思义, 以义制利。儒家思想中所讲的“义”是与集体之利、他人之利相联系的, 而“利”是指个人私利。与此相应, 儒家主张“君子成人之美” (《论语·颜渊》) , 在社会生活中“出入相友, 守望相助, 疾病相扶持” (《孟子·滕文公上》) 。这对于消除损人利己, 净化网络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里, 很多人都想一夜暴富, 都想很轻松地用脑力来赚钱, 所以有的人在物质利益的刺激下, 成为黑客的枪手, 破坏网络环境。按照儒家思想, 人应该把追求高尚的品质放在首位, 轻视物质利益, 如果大家都能做到这一点, 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网络道德问题。

参考文献

[1]田国秀, 闫小鹤.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研究述略[J].思想教育研究, 2006.

[2]马秋丽, 张德芬.儒家思想导论[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0.

[3]唐贤秋.道德的基石:先秦儒家诚信思想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篇6:试论传统道德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扬弃

一、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的应用意义

在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在课堂上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虽然也有部分教师让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但是许多学生并没有执行,第一是因为学生缺乏对这门课程的兴趣,还有就是因为教师缺乏检验机制。在课后,学生往往也只会为了应付考试而在考试前进行背诵。如果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缺少了预习这一个环节,学生是不能对于相应的知识完全掌握的,正是由于这样,所以使得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翻转课堂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它能够将学生所学的思想品德知识与平时他们的生活相结合起来,进行理解学习和记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都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 翻转课堂的实质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通过翻转课堂的应用,可以给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翻转课堂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

翻转课堂在初中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一改以往的被动式学习,变成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被大大的调动起来,而且翻转课堂强调的是一种自由和自主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效率往往更高,摆脱了教师填鸭式的教育,学生的潜力才可以被最大限度的激发。翻转课堂的应用推进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发展,下面就以一个实际的教学案例来说明翻转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作用。在学习 《学会与父母沟通》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提前做好导学案,并且收集相关的音频和视频资源让学生来进行预习,因为学生此阶段也正处在叛逆期,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就学生自己与父母相处的情况进行一个讨论,教师再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剖析出与父母沟通不畅的原因,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式来和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 进而使得学生在学习了相应知识的基础上,还能将课堂所学应用于自己的生活中,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三、翻转课堂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1.进行有效的课前设计。有效的课前设计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导学案的制作、教学视频的制作和针对性的练习题。导学案是教师在课前设计的一种以任务为驱动、以问题为导向的纸质资料,一份优秀的导学案应该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 自学导航和典例精析等内容,制作导学案的目的就在于使得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来进行有效的和有针对性的课前预习。

2.有效的课堂实施。在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教师首先应该为学生提出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每一节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紧紧围绕一个“三维目标”来展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明确“学生学完该课程后会做什么”这一个问题,所以教师的课堂设计应该把握住这一宗旨。 比如说,在进行《交往的技巧》的讲解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明确以下的学习目标:第一是情感态度目标,具体来说就是使得学生感受到交往技巧对于交往活动的重要性;第二是能力目标,就是要使得学生在学习完该课程后,能够将所学的交往技巧用于自己的交往活动中;第三就是知识目标, 学习初中思想品德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应试,所以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课堂目标的设置之外,还应该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合作探究,这也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内容。

篇7:试论传统道德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扬弃

价值属于关系范畴, 从认识论上来说, 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 是表示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间的一种效用、效益或效应关系。马克思指出, “价值, 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1) 。价值在很多领域有特定的形态, 如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经济价值、学术价值、法律价值等等。我们这里所说的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是指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1优秀传统文化对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 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 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2) 这为我们指明了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和必须遵循的原则。

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在《扬子江》中写下:“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的诗句, 抒发高亢和悲壮的爱国之情。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下》中有云:“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意为真正的大丈夫要拥有不为富贵所诱惑, 不被贫困和暴力所屈服的坚定意志。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意为心怀天下、忧国忧民, 应同祖国的命运和前途, 民族的利益紧密相连。当代青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 坚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正确道路。

2优秀传统文化在爱国主义教育和创新教育中的价值

2.1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价值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爱国主义永远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饶、奋发图强、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唐朝诗人杜甫在《春望》中写到:“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表达了战火纷飞、山河破碎、颠破流离的痛苦和怨恨, 反映了人们热爱国家、期盼和平的美好愿望。宋代词人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写到:“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抒发诗人为国捐躯、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理想信念, 或理想信念不坚定, 精神上就会‘缺钙’, 就会得‘软骨病’广大青年学生, 更要坚定爱国主义理想信念,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奉献自己的一生。”

2.2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创新教育中的价值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青年学生作为最富有朝气和最具创造性的群体, 理应走在开拓创新的时代前沿。儒家经典《大学》中有云:“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意为要有创新意识, 用动态的视角不断革新。唐代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写出:“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意为社会发展应遵循其内在规律, 新事物必将战胜和代替旧事物, 暗指社会发展需要创新。郑板桥书斋中的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意为不要安于现状, 历经积极思考和敢于创新后, 必将成就一番事业。青年学生要树立创新意识, 增强创新能力, 要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 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做创新发展的先行者。

3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立德修身教育中的价值

“国无德不兴, 人无德不立。” (3) 中华民族历来有崇德重德、尚德倡德的传统, 道德对于个人修身立业和国家长治久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 立德修身教育应融入整个教育过程中。当代大学生要加强道德修养, 修身自律、躬身实践,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 推动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添砖加瓦。

3.1优秀传统文化在崇正义、修心智教育中的价值

儒家经典之作《大学》中写道:“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意为大学教做人的道理, 能够让人洗心革面, 做到最完善的境界。三国时期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意为教导后人要确立良好的心态, 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

3.2优秀传统文化在重民本、讲仁爱教育中的价值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中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在教导后人要不分亲缘关系的赡养和孝敬长辈, 同样不分亲缘关系的抚养和教育儿童。“爱人者仁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下》, 意在告诫后人在提升个人修养的过程中反躬自省尤为重要。

3.3优秀传统文化在尚和合、求大同教育中的价值

在先秦文献中的《国语·郑语》中写到:“商契能和合五教, 以保于百姓者也。”意为通过规范五种道德规范和义务, 能够让百姓共享安居乐业的生活景象。孔子在战国末年所著的《大道之行也》中曰:“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举贤与能, 讲信修睦。”意为当政治达到最理想的时候, 天下是广大人民所共享的, 把德才兼备和道德高尚的人选举出来, 营造诚信和睦的生活景象。

4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勤学、立志教育的价值

4.1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勤学教育的价值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注意事业的接班人, 担负着实现全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这要求大学生必须在大学阶段勤奋学习, 用渊博的知识奠定青春奉献的基石。中国传统文化蕴含渊博的知识, 是智慧的源泉, 被封为儒家经典著作的《论语》中有云:“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温, 不亦君子乎?”意为告诉后人要勤于学习, 并要做到反复温习, 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写道:“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意为学者只有做到博览群书才能把知识学得够扎实、透彻, 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 运用起来才显得得心应手。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劝学解》中云:“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意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在于勤奋苦学, 而贪玩和放松将使事业注定失败。南宋词人陆游在一副劝勉联中写到:“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意为告诫后人在平时要做到勤学好问, 重视知识的积累, 不要到真正运用需要所学知识的时候, 追悔莫及。勤学知识可以丰富智慧, 可以陶冶情操, 可以修养德行。当代大学生需要在青年阶段不断勤奋学习, 将知识内化于心, 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孜孜不倦的求学道路中自觉成为实现中国梦的践行者和示范者。

4.2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立志教育的价值

有志者事竟成, 志之成就是理想的实现, 理想是指引人生奋斗和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古今中外在任何方面经过艰苦奋斗而成功的英雄豪杰, 无不验证这一点。东汉时期的曹操在一首乐府诗《龟虽寿》中写到:“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诗人意在表达永不停息的志向追求和积极进取的上进心, 时刻保持思想上的年轻, 揭示人的精神动力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北宋文学家苏轼在《晁错论》中写到:“古之立大事者, 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意为自古的成功人士不仅拥有超人的能力和才华, 同时拥有敢于面对的勇气和无比坚强的意志。大学生应该以实现中国梦为指引, 将个人的成才梦同国家、民族的振兴梦、发展梦相统一, 矢志不移, 勇做时代的先锋, 勇做改革发展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5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明辨、笃行教育的价值

5.1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明辨教育的价值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的浪潮中, 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其中“明辨之”意为做任何事情都要拥有理性的思维和冷静的头脑, 通过现象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 把握其中内在的规律, 明辨鱼龙混杂的事物, 辨清其真伪。拥有明辨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 中国古代的帝王也经常同大臣们论辩政事, 康熙皇帝坚持每日学习来保证其明智。当代大学生也要通过勤学等途径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决抵制西方不良社会思潮的侵犯, 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 善于科学的分析和抉择, 做自信、自励和自持的有为青年。

5.2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笃行教育的价值

中华儿女坚持不懈奋斗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党中央提出的“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 广大青年唯有踏实肯干才能让中国梦早日成真。《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笃行之”意为踏踏实实的将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 做到“知行合一”。真正做到“笃行”之人, 需要拥有明确的目标和坚毅的意志。汉乐府在《乐府诗集·长歌行》中告诫人们:“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所谓青年的时候不刻苦的努力奋斗, 老年时定会追悔莫及。唐代诗人李白在《行路难》写到:“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意为激励后人在实现理想信念的道路中, 唯有踏实肯干才能奋勇前行。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后出师表》有云:“臣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意为告诫后人做人做事要勤恳和竭尽所能。青年一代在成长成材的过程中, 一定要拥有较强的逆商, 在逆境中脚踏实地的为祖国建功立业, 奏响搏击青春的乐章。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精髓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文通过探讨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教育、文明修身教育中的价值表现, 指出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柳建芝, 宋彩彩.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 (11) :84-86.

[3]李宗云.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2) :41-43.

上一篇:演讲稿:热爱祖国下一篇:计算机教师个人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