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道德传承研究论文

2022-04-18

摘要: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道德观念,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传统道德传承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传统道德传承研究论文 篇1:

论传统道德在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中完成现代化构造的作用

摘要:现有传统道德教育存在形式主义偏重、缺乏实践性、脱离高校群体基础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必须予以现代化构造。传统道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培养中的现代化构造必须遵循重点性、匹配性、前沿性等原则。其具体实现途径包含理论储备、长效机制构建、保障评价机制构建以及人力资源队伍储备等方面。

关键词:传统道德;现代化构造;规范意识

毋庸讳言,自我国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后,尤其是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现今我国社会的诚信体系已极度缺乏,甚至可以说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传统道德体系轰然倒塌而新的现代文明社会的道德体系尚未建立的一个价值观念几乎处于真空的时代,也即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道德信仰危机”的时代,①而这种危机已经慢慢渗入到人们的内心,而恰恰是这样的一个目前处于信仰缺乏的民族又深受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尤其强调诚信等道德观念,即“义”、“信”的重要性。②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当如何将传统道德加以现代化改造,从而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绩效,是颇为值得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本文拟以大学生规范意识的缺乏为引入问题,对上述问题加以探讨,以期对理论探讨和学生工作的实践有所裨益。

一、问题的提出

案例:浙江某校图书馆与学生宿舍之间为一块绿化的草坪,之前学生去图书馆必须绕过草坪周边的道路。后来,伴随着不断有学生践踏草坪通向图书馆,草坪上就多了一条路,事后,学校按照学生足迹铺垫了青石板供学生通行。事后不久,学生又从草坪不同的周边践踏出了不同的道路。

笔者将以上现象的本源概括为“规范意识的缺失”,因为不论是考试不诚信、肆意践踏草坪或者乱丢垃圾,或者说上述现象蔓延出来的功利主义观念,其在本质上都属于对现行的规则的不尊重,而这种不尊重的深层次就是道德危机。而与此同时,颇具讽刺意味的现象就在于无论是学生组织、官方组织我们都在不断地强化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学雷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等等活动在高校都是普遍推行的。很显然,这属于传统道德在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中的缺失,而这种缺失跟传统道德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中方式的不对应该是密切相关的,本文认为,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中必须将传统道德进行现代化构造。那么,传统道德教育在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培养中到底存在着什么问题,又应当如何进行现代化构造呢?

二、当前传统道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学者曾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根植于计划经济的时代背景,以灌输式、宽泛式的培养方法为主,在实践操作中缺乏层次意识,往往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一种要求、一类规格,其倡导的理想目标过于抽象而高远。而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政治、经济等体制都在不断转变过程中,他们的观念转变更是伴随着现代化而接受着多元化文化的影响,在如今的时代特征中,传统的思想政治培养模式在现今形势下至少面临以下问题:1.他们主观能动性未能激发出来,培养定位过于单薄,受教育者欠缺主体地位;2.教育内容、形式过于僵化,缺乏创新性;3.培养目标过于抽象,导致“泛政治化”;4.培养评价、反馈环节薄弱,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几乎不存在;5.教育保障相对滞后,在形式化的宣教之外,现行思想道德教育并不存在有效的保障措施,从而无法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效果。③

对于上述见解,笔者深表赞同,并认为应当予以系统化的分析,概括而言,当前传统道德培养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现今大学生思想培养中对当前传统道德的内涵缺乏深刻的解读,流于片面化、表层化与形式化。因为传统道德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理论体系,它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总结,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当中,其更是具有与时俱进的内涵,体现了民族的灵魂与人文的关怀,彰显出了中华民族经久不息的文化生命力。而现今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种教育者习惯于照本宣科,仅从理论上强调传统道德之重要性,欠缺培养的生动化,浮于形式主义的教育。这种仅仅满足于对传统道德内容以及具体概念的理解,满足于简单的经典案例的解读和分析,不对传统道德进行现代化构造,不在当前思想道德培养中对传统道德的内涵予以现代化构造。这种对传统道德内容形式化、简单化与浅层化的刻板、单一的解读,缺乏对理论革新的前瞻性预见,对现今大学生面对着信息时代多元化文化接触、社会化迫切需求、现代化思维触碰等把我不准,没法解决新时代思想道德培养中的新疑问、新困难。这种对传统道德内涵缺乏前瞻性、与时俱进性的理解,从本质上而言,属于对思想道德培养中所碰到的实际难题的回避,欠缺了创新思路和理论力气,故最终导致了传统道德在现今思想道德培养中只能走“形式主义”路线。有论者曾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众话语体系的建构中直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片面化、表层化与形式化解读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人民群众中‘扎根’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④,笔者认为对传统道德在现代思想道德培养中的现代化构造,也必须要深入理解传统道德的内涵,对其予以理论创新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传统道德在想道德培养中现代化构造得以成功的基本前提所在。唯有如此,传统道德在思想道德培养中的现代化构造才能体现出其当下的生命力所在。以本文开头规范意识缺失的案例为例,此种不良现象产生即源于传统道德教育对人追求人生目标手段的正当性、诚信等各方面元素的缺失息息相关。

第二,现今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对当前传统道德的教育与其知识结构、生活经验等均显得不适应。诚如中国政法大学王人博教授在讲解如何让老百姓接受法治乃治国基础方式问题上所言,老百姓对法治的信赖,不是依靠口号性的宣传、强调,老百姓会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感受到“法治”与“权力”何者在生活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⑤同理,在对现今大学生予以思想道德培养过程中传统道德到底起到何种作用,这也是由他们在高校中的生活经验中直接决定的,而不是由理念性的教条所能决定的。是故,这种理念化的教育缺乏一种认同感,最终甚至引起他们内心的反感与抵触。

第三,现今思想培养中欠缺对传统道德现代化构造的土壤营造,在形式化的宣传之外,欠缺认同感与保障体系的构建。传统道德一定程度上可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欠缺对传统文化精髓元素的认同,必将促使民族凝聚力的涣散。在高校思想政治培养中,现今的传统道德教育缺失了实践的土壤基础,并未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体系。在实践过程中,必须使传统道德不断吸收外来文明和现代文明,并不断强化传统道德中的文化精髓,有效激活各种文化内容与文化要素,统一整合到新的传统道德体系之中,使之具备充沛的实践土壤,获得受教群体的认同感。此外,为了配合高校思想道德培养,必须配备一套传统道德实践的保障体系,这套保障体系在当前中国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体系中几乎不存在,诚如前述,现今的教育仅关注传统道德要素本身的解读与关注,对其所牵扯的文化特色、时代特征、实践模式、生活共融性等均相对欠缺,正是由于当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缺乏渗透力,未能得到相应的保障,最终使其现代化构造欠缺了“引擎”与“燃料库”,故而影响其培养效果的达成。

三、传统道德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中现代化构造的原则

诚如前述,现今思想道德培养中对传统道德的培养主要根源在于“缺乏实践性”,具体而言,应当恪守如下的现代化构造原则:

第一,重点性原则。传统道德的现代化构造涉及到的内容与范围都极为广泛:既有受教者主体地位的回归,又有受教者与教育者的互动性的增强;不但牵扯到受教者认同感的激发,也有社会环境的整体改良;此外,还需要培养方式的多元化、生动化、亲近化等等。但是,这些要求几乎无一不要求凸显出传统道德培养的实践性的增强,换言之,传统道德在思想道德培养中的现代化构建必须始终围绕“实践性”展开,也即坚持重点性原则就是要求:不论在理念传播上还是教育意义上都应当强调其实践性,不论在其载体上还是传播方式上都必须显得容易被受教者所接收,不论在考虑受教者的认同感上或是培养效果保障措施上,都必须凸显传统道德培养的实践化。当然,坚持重点性原则还意味着传统道德培养在现代思想政治培养体系中的全面现代化构造必须紧紧围绕实践性这一原则,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导致最终现代化构造有其名而无其实。

第二,前沿性原则。“文化最具有创新基因、最具有变革的激情和动力。”⑥传统道德教育在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培养中的现代化构造必须注重与时代最前沿特征的结合,考虑大学生这一社会群体的时代特征,从而根据情况适当调整传统道德培养具体形式。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就曾就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运用时做过“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⑦的训诫。从传统道德培养的传播方式上而言,如何注重和结合现有的铺设面最为广泛的最新传媒方式以及其最新趋势,去予以传统道德理念重塑的重要性、方式、内涵、作用等方面的传播,都将是极为重要的。以前述案例为例,传统道德教育模式可以采纳漫画、典型个案隐匿当事人信息化的通报、微博、微信全面宣传等方式加以引导,最终走在恶习产生的前列,让大家具有普遍的知晓性,能够因为对新媒体的认同感而对传统道德教化充满认同。

第三,匹配性原则。“文化有其自身发展与演进的规律。”⑧坚持匹配性原则,就必须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培养中的传统道德的培养符合大学生的群体特征与行为习惯,在不同群体之间(比如按专业予以区分)也必须研究不同的培养模式,比如在以世俗纠纷解决的法学专业的教育中就必须凸显出精神层面的价值与物质追求上的平衡,应当针对法律坚持人性恶的制度设计离不开传统道德支撑这一点加以展开,强调善意的法律必然是符合道德要求的;在马克思主义等专业中,就必须使传统道德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予以结合,必须让大家可以更为直观地看到理论的实践化成果。概言之,现今大学生思想政治培养中传统道德培养过于理论化,脱离了实际效果。从本文开篇案例为例,学校若能通过针对本校出现过的具体事例及其处理后果的展示对学生加以教化,必能更好地形成对传统道德认可和对违反后果不良后果的避免。

四、传统道德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中现代化构造的路径

传统道德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中现代化构造的路径是传统道德在思想道德培养中现代化构造原则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展开:

第一,必须加强对遵守传统道德价值及传统道德相关内涵方面的理论储备,为相关实践提供良好的基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传统道德价值观念重新焕发光彩。将现代道德观念放在主体地位,对传统道德价值观念进行提炼、整合,巧妙地融入现代道德文化体系之中,使现代道德文化既能传承传统文化,又能具有现代的特性。现阶段我们应该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人们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知行统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引导人们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塑造崭新的道德人格目的就是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促进公民道德建设,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第二,必须明确现当代思想政治培养中传统道德所应当遵循的思路及实施路径等,最终形成传统道德教育现代化构造的长效机制。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富有时代精神。要不断创新大学生传统文化方向培养的形式和载体,适应他们成长和心理特点,切实把握教育规律,切实提高他们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一是引导大家辨证认识外来文化,增强传统文化学习的自觉性和信心,要通过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包括编写通俗读物、拍摄电视专题片、在媒体上开设专栏专题等多种形式,使更多的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二是抵制社会不良文化对大家的传统文化培养的侵蚀,注重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三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流行文化。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传统文化培养工作的始终,融入到大学生日常辅导和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使之成为大家能普遍理解接受、自觉践行的价值理念。

第三,对遵守传统道德以及违反道德相关后果构建一定的保障和评价机制,促使教育者与受教者的良性互动,激发运作动力。扭转道德不景气的局面主要不能依靠宣传道德原则本身,而必须借助于外在的力量和机制,那就是实行道德奖惩:社会切实地奖励德行义举和有德之人,惩处缺德行为和缺德之人。健全社会的道德奖惩机制,凭借道德的他律方面来激化人们的道德行为,才是重振道德风气的可靠途径。个人的道德行为本来是社会施行道德奖惩的结果,所以健全道德奖惩机制应是社会自觉进行道德建设的根本途径。其他一切手段,例如进行道德教育,树立、宣传道德榜样等,只有纳入奖惩的系统,即作为施行道德奖惩的一种具体形式,才能收到普遍的实在的效果。

注解:

①关于目前我国道德信仰缺失、道德状况堪忧的相关论述,参见卢有志:《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信仰危机与原因分析》,载《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参见龙静云、熊富标:《当前我国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深层原因探析》,载《伦理学研究》2013年第1期。

②关于中国传统优秀道德文化方面的论述,参见罗国杰:《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几个问题》,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6期;参见尚琤:《试论中国儒家“诚信”思想的理论、困境及完善》,载《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5期。

③章剑锋、倪建伟:《构建以学生党员为主导的高校思政教育新模式》,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期。

④章剑锋:《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话语方式建构》,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9期。

⑤王人博:《中西公法文明的比较》

⑥章剑锋:《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话语方式建构》,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9期。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8页。

⑧章剑锋:《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话语方式建构》,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9期。

作者:郝帅

传统道德传承研究论文 篇2:

新形势下高校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途径探究

摘 要: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道德观念,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青年大学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向上向善的优秀道德及社会伦理思想,为国家民族未来的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本文从五个方面具体阐述了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中华优秀传统道德 教育 途径

基金项目:2015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道德观教育研究”(QN2015008)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1]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般来说,是指以古代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传统道德思想的精华,其核心思想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优秀传统道德教育主要是开展以整体至上、仁爱兼利、自强不息、修身自律为重点的教育,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爱国奉献、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青少年学生做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育人是高校的核心工作和根本任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应该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应有之义。然而,长期以来,重视智育轻视德育已成为高校教育的普遍现象,过多地突出了高校是“学术机构”,而把育人这个根本任务忽略了。“大学所培养出来的未来人才,如果没有爱国爱人民的情怀、强烈的社会担当,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良好的品德和心理素质,那么即使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本领,也很难担负起建设国家、发展社会的重任。” [2](p14)因此,高校应该把育人放在首要位置。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必然要求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道德,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的根,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根,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的丰富源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道德,不仅有利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也有利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优秀传统道德的熏陶和润泽,能够不断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完善我们的人格和道德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3]

那么,在新形势下,承载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校应如何加强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呢?

1 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

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必须要让大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掌握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

众所周知,高校的课程设置普遍有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选修课等。根据教育部有关加强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近几年,在有些课程的教材修订中已经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有些有条件的学校还专门开设了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其中高校公共必修课中的政治理论课,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件)的精神,四年制本科开设的四门公共必修课,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目前在教材中已有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用的是教育部统一修订的教材,所以国家教育部在今后的教材统一修订中可以加大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道德观的内容。为落实教育部2014年3月下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文件精神,建议教育部可以组织国学专家和文化学者编辑出版供大学生阅读的《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读本》等方面的书籍,并可以把其设为大学一、二年级的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为大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提供学习的平台和保障。

2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

如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件)的精神,四年制本科开设的四门公共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法治教育的主渠道。根据国家教育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中已经进学生教材、进课堂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必须让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进学生头脑,并体现在学生的实际行动中。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有专门讲授传统美德的内容,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有专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因此,在具体教学中,在课时分配上,任课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并重点讲授此部分内容。特别是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实践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课后阅读有关传统美德方面的书籍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讲话精神,并要求学生根据所读内容制作有关中华优秀传统道德传承和弘扬为主题的课件等,在课堂上进行演讲。总之,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的重要性和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的内容,从而自觉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道德,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自信。

3 培养一批优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骨干教师队伍

目前,各高校都比较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养和建设,但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方面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大多数高校基本没有专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主要还是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承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根据教育部2014年3月下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文件精神,以后各高校都要开设专门的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通识课程,这就要求必须打造一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骨干队伍。

根据党中央相关文件精神,教育部每年都举办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全国各个省份也都在举办省级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和高校辅导员的研修和培训。那么,在以后的各级各类研修和培训中,可以增加专门的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项目和内容,各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中,也可以适当地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科研人才的比重,从而为高校今后开设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培养和造就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骨干和人才,提高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

4 积极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及自媒体路径,充分发挥互联网、手机在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互联网文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网络时代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互动交流、生活娱乐的新工具,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大学生宿舍已经普遍联网,普遍拥有电脑,上网已经非常便捷,因此,高校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开设一些形式活泼、生动有趣、内容丰富的有关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专栏或在线课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开设有关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网络选修课,让学生充分运用互联网或手机自媒体路径等多种途径学习和掌握中华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也可以让学生利用手机、互联网等先进平台,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道德为主题,自制视频短片或微电影,并在班集体中进行评比,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有效地加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的学习。笔者在长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长期与众多学生的接触,发现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大学生对网络、手机传播的文化更感兴趣,更容易接受,有些大学生甚至沉迷于网络和手机自媒体中。笔者也曾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此类相关教学活动,效果比较好。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并加以正确引导,用学生喜爱和容易接受的形式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

5 积极开展有关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教育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以外,利用课余时间,依托共青团、学生党支部、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开展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艺小品比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这样一些活动主要是由学生来组织开展的,所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比较高。因此,学校可以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与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在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文艺小品等活动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内容。例如,可以开展有关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文艺晚会、社会实践;组织学生专门学习全国道德模范人物的先进事或寻找身边的道德模范;邀请校外的传统道德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民间传统道德文化艺人、大师来学校开展相关讲座;定期分批组织学生观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影视片、音像制品和文学艺术作品等;通过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在学生当中评选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先进代表,以此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另外,建议省教育主管部门也可以加强相关教育活动,如“每年举办一些大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节和开展文明礼貌月系列活动,开展‘民族经’‘传统道德’‘文明礼貌’‘修身养性’‘做人做事’等人文精神研讨会,还可以不定期开展‘中华传统礼仪表扬活动’等形式的传统艺术节。”[4](p63)

总之,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道德观念,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更需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道德。青年大学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向上向善的优秀道德及社会伦理思想,促进大学生个人道德品质、人格修养、知识素养等综合素质的提升,展现中华民族的文明道德风尚,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5]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J].教社科,2014(3).

[2]秦绍德.有感于大学校长上思想课[J].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考资料,2014(299).

[3]习近平.在山东曲阜考察时的讲话[EB/OL].[2013-11-29].http://www.wenming.cn/specials/zxdj/xjp/xjpjh/201405/t20140508-1924932.shtml.

[4]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2014年云南省“双百双进”活动调研报告汇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5.

[5]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EB/OL].[2014-02-25]. http://www.gov.cn/ldhd/2014-02/25/content-2621669.html.

◇责任编辑 晏祥辉◇

作者:杨雄英

传统道德传承研究论文 篇3:

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与高校立德树人相融合的时代价值及其路径

[摘 要]立德树人是当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中“人德共生”教育传统的创新性发展。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与高校立德树人相融合,有利于汲取立德树人的精神滋养、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在立德树人实践中需要提升高校教师的传统道德文化素养,开设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课程,营造充盈的传统道德文化传播氛围。

[关键词]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立德树人;时代价值;路径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10.0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每当提及高校立德树人时,总会引用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经典诗词和金章玉句。因此,充分发掘传统道德文化的时代价值,积极探寻高校立德树人与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华传统文化中立德树人的生成逻辑

中华民族自古代起就重视德性培养,将道德看作个体为人处世的根本遵循。古人曰:“德之不修,行之不远”,个体关照道德,道德完善个体,人与德密不可分,由此,“人德共生”便成为古代教育的根本任务。“人德共生”既是中国教育的重要传统,也是天下善治的有效途径:君王实施德政,方得百姓拥护成为圣主明君;士大夫修养德才,方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百姓践行德目,方可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人德共生”将立德与树人有机结合,充分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独特而鲜明的特质。

“人德共生”的教育传统始于先秦。早在西周初年,周公旦吸取夏、商灭亡的教训,提出了“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思想,指出上天只会把统治国家的天命交给有德之人,因此他主张将伦理道德融入政治统治。周公这种天德立天子的理念,虽然表述朴素,却蕴含了丰富的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逐渐使“天德”转化成“人德”,基于血缘关系宗亲伦理和基于义利关系的行为规范构成了道德的基本内容。诸子百家依据对两类道德内容的不同理解,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道德教化理论。儒家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君子务本”,不但强调了道德是为君为人的根本,而且将立德与治国密切结合,赋予立德以浓厚的政治色彩;孟子主张“性善論”,指出立德要依靠自我修养;相反,荀子主张“性恶论”,强调立德要通过外在教化。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教育思想各成一派,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博弈的源头。两汉至隋唐时期,儒家道德思想被确立为正统思想,着力探索“立何德”的问题,这期间有三件史实不容忽视:一是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思想方针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地位,使儒学正统具备了历史合法性;二是董仲舒创立了“天人感应”学说和“三纲五常”的道德哲学,为儒学体系的建构做出重大理论贡献;三是韩愈提出以仁义为核心的“道统”论,是儒学复兴的重大转折,从而巩固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唐朝至明清时期,主要致力于解决“树何人”“以何树人”的问题。北宋学者张载主张“学必如圣人”,这一思想被北宋理学奠基者程颢、程颐加以延续。朱熹又对“二程”的教育思想加以继承和发展,并且对圣人标准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遵从“三纲五常”,而且要“明天理,灭人欲”。朱熹这种机械教条的立德思想实际上是丧失了人本主义色彩,并演变成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巨大阻力。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人德共生”思想在这一时期集中体现为“立新德”“树新民”。诸多学者开始对封建礼教进行深刻的揭露与批判,晚清著名诗人龚自珍指出,至高道德并非产生于圣人,强调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个性,不能完全遵从“一祖之法”,教育只有不断革新道德教化观念,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才能救国家于危难、救万民于水火。龚自珍求变求新的道德教化观念深刻影响了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辛亥革命以后,诸多知识分子主张引进西方民主思想,以发展适应民主共和政体的道德教育体系。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认为“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1]。这种主张通过德育“养成共和国民之健全人格”的思想旨在实现国家与人的现代化,这使“人德共生”彰显了现代价值。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始终坚持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将教育的根本任务由“人德共生”转化为立德树人,将社会教化与人的健康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结合革命实际形成了丰富的具有鲜明无产阶级性质的道德财富,比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并逐步形成了实事求是、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等全新的道德准则。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号召“人民群众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积极工作,乐于奉献,不计报酬,不计得失,不怕吃苦,不怕牺牲,迅速培育起高度的思想觉悟”[2]。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强调,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决不能忽视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国家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形成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的公民道德建设体系,以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立德树人”定为新时期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从“人德共生”到立德树人的发展,清晰地反映了我国传统教育的赓续演进历程,集中体现了教育与个人发展、政权巩固以及社会运行之间的密切联系。立德树人是中国共产党对传统道德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是共产党90多年发展历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经验的高度凝练和系统总结。立德树人所秉承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理念,深度契合了当前世界人本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当前新的发展阶段顺利推进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二、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时代价值

巴格莱说:“教育是传递人类知识的过程,或者说教育是传递人类积累的知识中具有永久不朽价值的那部分的过程。”[3]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历了五千年的岁月洗礼和历史传承,汇聚了无数先人的思想结晶和文化精髓。将这宝贵的精神财富传递给新生一代,既有利于汲取传统道德文化的精神滋养,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也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有利于汲取立德树人的精神滋养

“立何德”“何立德”“树何人”“何以树人”是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实践必须首要回答和解决的关键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和解决都脱离不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这一精神源头。在文化自觉的大背景下,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所蕴含的精神财富对人们立德修身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对青年道德的养成更是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为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提供了深厚的历史依据,也对当前高校做好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

中华传统道德文化蕴含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既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灵魂根基,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其中,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特别是儒家学派所发展的伦理道德学更是处于核心地位,对延续中华文明、促进人类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儒家思想主张将“敬贤礼士”“仁者爱人”“知书明理”“孝悌忠信”等优秀道德品质以礼仪规范、社会教化和言传身教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人们,引导人们提升道德修养、完善人格操守。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修身”“齐家”“治国”等方面,表达了个体对自身、他人与社会的期待与诉求。儒家思想提倡:“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中华传统道德文化涉及 “忠、孝、仁、义、礼、智、信、爱”等各方面道德规范,包含理欲观、义利观、荣辱观、公私观、知行观等各方面辩证内容,也包含着修德治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践行规律,以及对治国理政、培养政德等的科学理解。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凝聚着朴实的民族情怀和民族情感,是代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精神力量,为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提供了重要支撑。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迎合了新时代“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关照个体情感需求,有利于感化个体道德的自觉养成。

(二)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

高校對人才的培养既要做好对“立何德”的基础性研究,也要做好对“树何人”的准确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4]可见,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能够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新时代人才。传统文化中“修身治平”是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道德践履的根本目的。它描述了个体由内而外、由家庭到国家、由国家再到天下的道德外化过程。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不在于使青年学子掌握成文的德目,而是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自主能力,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5]不仅明确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培养标准,也阐明了大德、公德、私德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明大德”,即培养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明确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与政治理想,激发投身于国家建设的责任与担当意识; “守功德”,即培养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坚守优秀传统道德,把握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精髓,以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为依托,加强锻炼,养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道德品质;“严私德”,即培养大学生做到谦虚谨慎、慎独自律,严格约束自身行为操守,加强自我克制。总之,以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大学生不断加强个人修养,戒骄戒躁,时刻警惕金钱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袭,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三)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定了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6]。其在思想与精神方面始终与中华优秀传统道德保持高度一致,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新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对个人、社会与国家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提供了思想源泉。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体现了民贵君轻、王道治世的儒家思想;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展示了文明和谐、公平正义的社会风貌;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彰显了忠贞爱国和与人为善的博大情怀。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精神支持与价值支撑。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得以转化后的价值取向与思想精华,是当代青年学子用以规范自身言行、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引领。

高校立德树人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遵循,培养深度认同并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7]高校要引导广大青年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个层面的价值取向,厚植道德土壤,将个人的成长发展融入社会与国家发展,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密切结合,从而更好地履行新时代道德建设的责任与使命。

三、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践行路径

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项整体任务,可以通过提升高校教师的传统道德文化素养、开设优秀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课程、营造充盈的传统道德文化传播氛围三个方面共同推进。

(一)提升高校教师的传统道德文化素养

高校教师身肩指导和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职责与使命。高校教师要坚持以高尚的品德引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以崇高的思想境界与人格魅力引领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以无私奉献的职业操守与职业道德引领大学生的价值塑造。能够影响和感染学生的除了教师的学识,还有教师为人处世、心怀国家的价值观念。正如梅贻琦先生所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8]因此,高校教师要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道德文化素养和言传身教能力。首先,高校教师要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涌现出孔孟老庄、程朱陆王等一大批思想巨匠,它们经过岁月的洗礼、实践的孕育,成为最有韧性、最具内涵、最富力量的文化。高校教师要广泛阅读传统经典著作、原创散文、经典教育格言与教育故事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将蕴含价值伦理与道德规范的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引领和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与言行举止,实现高校以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思想精髓充盈大学生心灵、哺育大学生思想、规范大学生行为的立德树人之旨。其次,高校教师要形成对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理性认识,能够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审视传统文化,并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还要善于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转为立德树人的教育内容。青年大学生的认识能力与判断能力还不够成熟,一方面,可能会将对传统道德文化的继承误认为是不加审视地古为今用,无视传统道德文化在不同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制度下的历史局限性,错误地将传统道德文化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等同起来;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受到全球化、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导致民族意识弱化、民族精神淡漠,从而无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恒久价值。因此,要求高校教师要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态度,帮助学生清除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障碍,领略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闪耀的时代光芒。最后,高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言传身教能力,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情感的有效载体,是人类进行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的最基本、最直接的工具。“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要对学生传以真知、授以真理,声情并茂、以声传情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艺术。高校教师在立德树人过程中要以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将中华优秀道德文化传递给学生,引发大学生产生和谐的共鸣。

(二)开设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课程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与血脉,是兴民强国的智慧与力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智慧宝库,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拓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局面、新格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蕴含丰富的民族精神与道德观念,高校一定要将其融入到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中去,并作为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抓好、抓牢,让大学生吸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发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見》,明确规定国民教育要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将开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高校的必修课,其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凝聚精神力量。

新时代,高校要在文化自觉的引领下对中华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创新,做到批判性地借鉴,有计划地开设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通过实践性与技能性、知识性与工具性的教育内容呈现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自信与自豪感。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中华民族在修齐治平、建功立业的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理念。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革故鼎新”“安民富民”的思想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融入高校立德树人,有利于在大学生中形成“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思想理念。其次,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人民在历史进程中所培育和形成的道德理念和优良品质,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的荣辱观念等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国人的行为方式。将传统美德融入高校树人,就是要培养大学生脚踏实地、乐善好施、礼义廉耻、见贤思齐的传统美德。最后,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的处世方法,“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国人民价值观念、民风民俗、生存方式、情感表达的集中体现,对文学艺术影响深刻。将中华人文精神融入高校立德树人,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和而不同、一心向善的精神品质。此外,高校应该借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优势,探索线上与线下联动、课内与课外结合的教育平台,开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路径。还要注意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过程,决不可盲目追求速度和效果,而无端为学生增加学习负担。

(三)营造充盈的传统道德文化传播氛围

中国乃礼仪之邦,重德厚礼,强调以德治天下,高校也应以“立德”为本,将优秀传统道德精髓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校园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受到思想启迪和精神感染。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和师德建设,使广大师生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领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在三个方面下工夫。一是环境层面上的呈现。高校在设施规划建设方面,比如在学生公寓的装潢、教学楼的外观设计、办公楼的布置陈设上均要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涵,特别是在校园建筑、校园景观、校园绿化等方面应符合“天人合一”理念,注重环境之间的协调。这既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发展,又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滋养了学生的道德养成。二是活动层面上的内化。高校要结合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兴趣爱好以及专业特色,以显性教育结合隐性教育,广泛开展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活动。比如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蓝本的动漫设计大赛、各种工艺品制作展览、各种征文活动等,将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将趣味性与专业性相结合,从而引导大学生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三是在精神层面上的升华。高校无论是在校歌选择、校徽设计、校训拟定方面,还是在办学理念的秉承,以及办学目标的制定上都要注重从中华优秀文化汲取营养,以隐形的教育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外,还要引导广大师生通过戏剧表演、诗文大赛、音乐演出等形式深化高校学生对大学精神的领悟。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兼具民族性与历史性;传统节日文化内含丰富,包含了尊师重道、忠贞报国、团结和谐、忠孝节义、崇尚自然等思想理念,高校要把传统节日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契机,借传统节日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总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是新时代教育理念的重大转变,既有利于传统道德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也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贡献青春力量。高校要通过提升教师的传统道德文化素养、开设相关传统道德文化课程和营造传统道德文化氛围等多种措施,充分发掘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育人功能,推动高校立德树人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156.

[2]吴潜涛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36.

[3]〔美〕巴格莱. 教育与新人[M].袁桂林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光明日报,2016-12-09.

[5][6]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05-03(2).

[7]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8]梅贻琦.中国人的教育[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3:15.

(责任编辑:王世君)

作者:肖文红

上一篇:微生物学教学改革论文下一篇:教师偏差成因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