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重要性及方法

2024-05-02

论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重要性及方法(共8篇)

篇1:论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重要性及方法

论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重要性及方法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刘雅娇 21009

3摘要:大学生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认识和境界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几十年后的发展命运,他们的民族观和民族精神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振兴。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和道德体系正是我们重塑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之本!本文力图探究民族精神之本源,重塑传统文化以及传统道德教育对当代学生培养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意识 民族精神 大学生的精神面貌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段话我认为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立足于历史,强调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承。二是立足于现代,强调民族精神全民培育的时代意义。而作为输送社会人才的载体──大学,在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外,培育其民族精神尤为重要。

青年人始终代表一个国家的未来,未来国家昌盛与否,与当代青年人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如今高校扩招,每年都会向社会输送大批的毕业生,他们在社会上的适应能力多少体现了他们在高校中所受到的各个方面的培养的力度和广度。我们一直强调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强调他们专业以外的素质拓展,目的也是在于尽可能为国家输送优秀的、高素质的人才。因此,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对多元化的社会需求,面对相对灵活的教育方式,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生源,我们不仅责任重大,而且要在教育过程中善于动脑,言传身教。

一、当代大学生传统意识不足引发的问题及表现

当代青年大学生是我们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继承人,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塑造他们的民族认同感,事关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伟大复兴事业,但是现在大学生呈现出来的一些精神面貌和精神状态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礼貌与礼仪

对一个刚刚从高中步入大学的青少年来说,大学里的生活与其以往的教育模式大为不同,很多学生在尚未形成一定的人生观前,面对突然改变的生活方式,感到极为不适应,有的同学埋首于专业学习中,继续过着“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生活,甚至对起码的人际交往礼仪礼貌显得一无所知;而有的面对过于宽松的环境,脱离了父母的约束,完全丧失了生活的计划性,散漫、懒惰等习性随着年级的增高而越来越明显。这些同学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对于同学甚至老师都呈现漠然或傲慢的态度。

(二)缺乏自理自立自控的能力

很多学生是头次离开家庭环境,进入集体生活,而一起生活的同学以往的经历和爱好都很不相同,面对这一点,他们的反应往往不是相互适应的态度,而是同化和被同化的过程,睡懒觉、上网、逃课等等几乎都成为大学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可以看出,意志薄弱、自理自控能力差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另有一些学生坚持自己以往的“个性化”,不考虑对他人的影响,不去为寻求“共生”的平衡而做出努力,他们往往做事自私自利,这与大学集体生活环境格格不入。

(三)缺乏诚信

诚信教育是目前大学生工作的一项重点。诚信,从字面上看,是告诫他人以诚待人,信守承诺。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作为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应该做到这点,但是恰恰是诚信上,部分学生难以达到要求。对个人来讲,迟到、旷课、作弊,都可看作是不诚信的表现。对个人与学校的关系上,每年拖交学费的大有人在。据了解,有些人不是因为交不起学费,而是把学费应用于别处,有些人甚至在毕业后,仍然不交清学费,甚至不及时归还助学贷款,把诚信的问题丢给学校和银行。这种态度是不负责的。因此,在校期间的诚信教育,已经显得十分必要。

(四)心理素质薄弱

很多学生经历的是一帆风顺的求学过程,他们缺乏挫折感,面对学习、生活的压力,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各有不同。加上大多数的学生现在是独生子女,以往依赖的对象──父母、亲戚不在身边,感到十分无助。抑郁、烦躁的精神状态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

(五)自大与自卑同时并存

面对现在极大的信息量和宽广的信息来源,有些学生自认为很明白道理,但是往往在面对挫折时,他们就一下跌入低谷,认为自己什么都不是。这种自大自卑一线牵的现象表明在大学生的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前,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容易而进入一种自我估价的错误模式,这样继续下去,对于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

(六)盲目向往发达国家的生活,追崇别国的文化

从“西化”到“哈日”、“哈韩”,从思想上的向往发展到行为、穿着上的模仿,弄的不伦不类。我们听到的已经不再是健康向上的青少年歌曲,而是一些通俗的流行歌曲。

二、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对重塑大学生精神面貌的重要性

面对大学生精神的缺乏,作为德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积极地寻找解决的方式,要思考怎样重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而最重要的是强调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发扬。而什么是民族精神呢?张岱年教授认为:“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种思想能够满足两个条件才能称为民族精神:一个是具有广泛影响,被许多人所接受,还有一个是它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我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在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积淀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各异质文明空前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中,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化、个性的文化,也才是世界性的文化。我国的传统美德无论在哪个朝代都被统治阶级强调,同时也被广大人民所认可,因此我认为,要在大学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我们是有优势的,而现在首先就是要“固本”,即要倡导传统文化及美德的教育。这有两个必要,第一,要培育民族精神,首先必须要了解自己的民族、民族的历史,以及千年来的精神传承。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本身虽然不可能再度直接成为新文化,但其内在的基本文化精神却可以经过批判、改造、继承、弘扬而再度成为新的民族精神的生长点。

中华民族拥有了一个巨大的精神宝库,古代的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民族精神,现代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鲁迅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青藏高原精神、抗洪精神精神等等。所有这些构成了蔚为壮观的精神群体,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我们培育民族精神必须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并且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质,寻找到本位。此外,面对现今如此纷杂的社会,各种思潮不断涌现,改革开放固然带来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思想文化,同时也给国内外企图破坏我国发展进程的势力有可乘之机,而正处于世界观形成期的青年人善于接受新文化,同时也容易被不良文化所侵害,形成错误的世界观、方法论。因此,在教育中强调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德,使学生们先做到内心世界的充实,有了民族底气,有了文化底蕴,面对各种文化的渗透,才不会迷失方向,丧失中国人的本色。

三、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培育中的作用与方法

那么我们要在历史长河中发掘哪些传统文化和美德来充实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呢?有以下几方面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值得我们去传承。

(一)以礼为形式,以仁为内容的伦理道德学说

就个人来说,高尚的道德修养是立身处世的基础;就社会、国家来说,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国家也就得到治理了。道德是立国之本,这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道德学说,孔子还提出“孝、悌、忠、恕、信、义、智、勇、温、良、恭、俭、让”等许多伦理道德范畴。直到今天,这种道德观念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用几个字浓缩了所有中华子孙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的方方面面。可见早在两千年前,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就如此重视修身以及修德在教育中的作用,大学中曾提出“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继续丰富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和方法,把修身治人与治国紧密的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是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要求,但是要条条做好也是很不容易的,我们现代高校倡导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点,都已包含在内,如前面所提的“诚信”,古人尚且如此,难道在物质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却要面临道德的后退吗?因此,倡导大学生学习教育伦理道德学说极为必要,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条件。

(二)爱国主义思想

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从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孙中山第一个喊出“振

兴中华”,到邓小平的肺腑之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每一个中国人成就伟大人格的根本所在。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而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知耻”的道德意识

作为道德意识,耻感更多地与自我尊严的维护相联系,其产生和形成是自我尊严的反映。而这种尊严主要是以人之为人的内在价值为根据的。儒家学者历来对耻感予以高度的重视。孔子已要求“行己有耻”(《论语·子路》),“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论语·宪问》)。孟子进而将耻感提到了更突出的地位:“耻之于人大矣。”“人不可以无耻。”(《孟子·尽心上》)。王夫之、顾炎武,也一再强调“知耻”的意义:“世教衰,民不兴行,„见不贤而内自省‟,知耻之功大矣。”(王夫之:《思问录·内篇》)“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亭林文集》卷三)人作为社会存在具有内在的尊严,有耻、知耻是对这种尊严的维护,无耻则表明完全漠视这种尊严。

把个人与社会相连,耻感的缺乏意味着个人将解除所有道德约束,在无耻的心态下,他既不会感受到内在良心的责备,也不会对外界舆论与谴责有所触动,一切丧失尊严、挑战社会、越出秩序的行为,对他来说都是可能的。反之,耻感的确立,则使个人在行为过程中时时关注自身的尊严,防范与拒斥一切可能对内在尊严带来负面后果的动机和行为。就社会系统而言,自我尊严的维护,总是引导人们自觉的履行作为社会成员应尽的义务,将自我的行为纳入规范所规定的界域内,并以越轨为耻。大学生面对一些学校,社会道德缺乏的行为显现出来的漠然态度,体现了他们缺乏对此种行为的是非判断能力,缺乏内心“耻”的意识。一个缺乏“耻”的人,更不会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因此加强“知耻”的教育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条件。

(四)朴实无华的“立志”教育理念

我国教育家十分重视青年的立志教育。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日:“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论语·公冶长》)从孔子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道德高尚的思想家的内心修养,看上去平实的志向,却包含了儒家思想精髓的孝、信、仁的理念。

青少年时期的志向对于他的成长十分重要。类似于“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铁杵磨成针”、“王勉凿壁借光”等故事代代流传,目的也是激励后人,尽早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自我培养成大事的道德素质。简单来说,个人在立志的过程中会主动培养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同时,成长过程中,有了目标的确立而使做事的精神状态以及方式趋于科学化,内心也不断得到充实和扩充。纵古观今,立志是民族精神的一项重要指标。

其实,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需要继承的中华传统美德还有很多,而以上的几种,是针对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的精神面貌而谈的。而具备了几种基本的传统美德,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相信对改变校园内这些负面的现象会有帮助,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对学生传统美德的教育方式就是利用我国保存下来丰富的经典文籍,尤其是一些曾被称为是“蒙学书籍”的先秦

儒家典籍,《诗》《书》《礼》《易》《春秋》等等。第一,我们应该鼓励大学生去阅读中文古籍,去思考其中的人生态度,对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不无裨益。同时作为德育教育者,自身要加强理论学习,“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能力,开展多方位的教育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必须意识到,在浮躁的、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阅读文化典籍,使学生的心能沉静下来,对生活,对社会有所思考,面对选择做出正确的抉择。第二,广泛开展为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传统教育活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活动和资源,如党团组织生活,展开讨论。把传统美德的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正是在他们参与文化实践、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熏陶和感染而不断得到培育的。第三,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文化,丰富多采的校园生活里,充满着爱国守法的良好氛围、明理诚信的道德情境、团结友善的师表形象、勤俭自强的行为模范、敬业奉献的理想人格以及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这都是一流校园中应该塑造的氛围。

总而言之,我们的民族精神来源于我们民族千年来的历史文化沉积,是传统美德和精神的总结与深化,因此,要真正认识民族的精神,就要去了解我们的民族,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继承和发扬传统道德规范,做中国新时代的大学生。

篇2:论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重要性及方法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

于艳华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基础部,辽宁丹东118008)

摘要: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成长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完善的阶段。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体系正是我们塑造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之本。教学中我们探索和实践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方法。并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历史使命,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为祖国建设培养出爱国、团结、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勤劳勇敢、勇于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关键词:教学研究;传统文化;民族精神

我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在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积淀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而当代大学生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认识和境界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几十年后的发展命运。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一、课堂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课堂教学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因此,要充分重视课赏教学的作用,努力做到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一)文学课程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我们在《大学语文》的讲授中常常以爱罔主义教育为主旋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民族精神的培育。在讲授经典作品时,注重挖掘作家、作品折射出的民族精神。屈原的《桔颂》寄托了他对故国乡土的挚爱情怀,司马迁的《苏武传》塑造了一个威武不屈的爱国者形象,文天祥的《正气歌》表现出前代英烈们的浩然正气,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将深厚真挚的情感与祖国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这些作品讴歌了历代优秀人物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把忧国为民的精神推向了巅峰。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些不断求索、舍身为国为民的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这些人的精神汇成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华等等,正是有了这些民族脊梁的支撑和这些人文精华的影响,才使我们的民族涉过漫漫的历史长河,战胜无数艰难险阻,经受住血与火的洗礼,从而走向光明,走向昌盛。因而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领略到这些前贤、圣哲的思想、情操、行为,从而增强民族精神。

还有一部分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作品,如郦道元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黄河壮丽雄伟的磅礴气势,李白笔下蜀道的奇绝、庐山的壮美,杜甫笔下泰山的博大、长江的沉雄,无不给人以昂扬向上的力量。

《大学语文》课程中“孑L孟语录”虽然文字不多,却集中了儒家学说的精华,尤其是有关如何做人的论述,句句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诚信是每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大丈夫”的高风亮节显示了刚正不阿的人格理想。陶渊明的“岂能为五斗米折腰”表现了蔑视权贵、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孟子强调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无善恶之心,非人也”,儒家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吾日i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等闪耀着高尚的人格魅力。儒家推重人格的价值,对于抑制世俗价值观的泛滥起了重要作用。这些传统美德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养成具有重大意义。

再如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遭宫刑之辱,却以顽强的意志完成了《史记》的写作。面对挫折,在逆境中奋起的典型事例说服力强,震撼力大。苏轼是中国古代文艺才能最全面的一代文豪,我们在看到他荣耀和显赫的同时,也看到他又是遭受磨难最多的人。可是面对人生的苦难,他却能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处之,如《定**》“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词中表现的宽广飘逸的情怀和对人生困境的正视,尤其启人心智。教育学生以这样的境界充实心胸,就能从容应对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增强心理素质,形成健全人格,树立自尊、自强、达观、进取的精神。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文化教育

万方数据

特别关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生动课堂,其与传统文化教育有着诸多契合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党的重大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其中既包含了马列主义的本原理,也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它们产生的过程,就是马列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可以说,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做到思想政治课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将会更加丰富思想政治课内容,育人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思想政治课课堂形式比较自由灵活,教师大多具有较高的传统文化素养,这为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当然,思想政治课也要在创新形式、丰富内容、贴近学生上重点用力,本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纳入学生培养全过程,真正达到育人、塑人、成人的教育目的。

二、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书籍,接受民族精神的洗礼

阅读对人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这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伙伴和精神食粮。现在许多学生对卡通漫画、传奇魔幻类书籍比较感兴趣。但是在我国的经典名著里,却蕴含着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陶冶着我们的情操,启迪着我们的智慧,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

为此我们在全院大学生中举办了读书节活动。我们为学生列出古典名著书目,开列相关的课外作品,包括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共数篇。活动形式和内容也比较丰富。举办讲座,主要为推介名著、名著系列讲座、阅读方法指要、演讲比赛、读书心得交流、征文竞赛等。为使读书节活动开展得更富实效,我们加强了对课外阅读的指导。首先,新学年入学伊始就向学生推介必读书目,我们要求大

一、大二的学生制订读书计划,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其次,加强阅读方法和阅读心理的指导。阅读讲究的是一种心境,只有心无旁骛,才能心灵与文本共振、与作者交融,达到预期的阅读目的。第三,必要的检测手段。对必读篇目在考试中能有所体现,搞一些小型的读书报告会,用课前五分钟演讲再现或介绍相关作品,利用学校读书节或艺术节开展各种读书竞赛等等。通过读书活动,收效如下:

(一)阅读中品味作品传统文化的意蕴

经典的文学作品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有体现关爱他人、诚实守信、传统美德的,有反映革命传统的。这些选文无不洋溢着自然美,人性美,无不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友情。因为语言文字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它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传达着生活信息,我们走进经典著作,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

(二)在古诗文诵读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从先秦诸子到明清散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虽然选录的只是浩瀚文学海洋中的点滴,却能饮到中华文化之一瓢。所以,巧妙利用这螳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而诵读则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它对于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阅读经典,传承爱国、团结、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崇尚气节。讲究为人要有浩然正气,保持人格尊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中华民族崇高气节的集中体现。它表现为追求正义、献身理想而不屈于外来压力;不受邪恶的诱惑,代表着一种正义而高尚的理想境界。中华民族提倡修身律己,孔子主张“吾日三省吾身”、“君子慎独”,孟子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加强个人修养,使个人的行为适合国家和他人的需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满招损,谦受益”,这些都一直成为我国历代群体生活中所推崇的行为准则。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和智慧的民族,素以勤劳节俭著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自己勤劳奋进创造文明财富。早在先秦时代的《周易》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高度概括。正是凭借这种坚韧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中华儿女创造了四大发明,创造了五千年 灿烂的中华文明和一大批优秀传统文化。

三、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我国传统节日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折射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因此我校结合传统节日和学校的重大节日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感受浓郁民族传统的同时,感悟到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但是韩国向联合围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一事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比如九月开万方数据

学不久就是中秋节。每届学生都让他们课外收集有关月的古诗文,专门开一节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接受一次优美诗文的熏陶;并让每位学生寄一张贺卡给父母,让他们懂得感恩,理解象征合家团聚与和美时刻的中秋节的内涵。

我们的民族精神来源于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沉积,是传统美德和精神的总结与深化,因此,要真正认识民族精神,就要去了解我们的民族、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在校园中我们将充分挖掘潜在的教育资源,引导广大师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底蕴深厚、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良好学校文化氛围,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李宗霖,司见南,岳冬青.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素质教育[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2]罗继全,朱鹰屏.论传统文化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咸宁学院学报,2008,(2).

篇3:论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重要性及方法

关键词:文化产业,中华民族精神培育,载体,优势

中华民族精神培育需要载体, 载体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得以良好培育的桥梁。传统的中华民族精神培育主要是以传统节日、社会活动及课程教材等作为载体, 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也将在今后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然而,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获得了巨大的提高, 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 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内容及方式也日益多样化。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文化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并日益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新兴载体。《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发展文化产业对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增强中华文化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1]李长春同志也曾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灵魂, 是哺育和传承民族生命力的载体, 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2]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 在中华民族精神培育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华民族精神培育靠的不是空泛的口号或某种无形的东西, 中华民族精神培育要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在于具有实实在在的、形象生动的、有形的载体形式。文化产品是文化产业的最终结果, 是文化产业的内核, 是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真正载体。文化产品满足的是人们在精神、心理和文化上的需求, 从而赋予了文化产业的两重属性———“产业属性”与“意识形态性”。文化产业的“产业属性”推动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 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要求其必须以展示中华民族精神为核心内容。另外, 由于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进一步结合, 使得文化企业所生产的文化产品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获得了极大的完善与改进, 从而赋予了文化产业在中华民族精神培育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与传统的中华民族精神培育载体相比, 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的接受性、内容的深刻性、形式的生动性、传播的快捷性和影响的广泛性。

一、教育的接受性

教育的接受性是文化产业与传统中华民族精神培育载体不同的核心所在。传统的中华民族精神培育载体往往多采取宣传说教的形式, 内容比较乏味, 形式比较呆板, 目的过于单一。这种通过强制性质的思想强加行为, 不仅使广大被教育者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也易使得广大被教育者产生排斥心理。然而, 文化产业不同。首先,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新兴载体, 它不再把人们当作简单的被教育对象, 而是消费者。不再是具有强烈政治特性的自上而下的宣传教育, 而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市场化运作, 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 创造的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产品, 满足的是人们迫切需要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次, 文化产业所展示的“文化”内涵贴近群众, 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贴近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 内容丰富多彩、形象生动。再次, 文化产业通过声音、图片、符号等直观形式展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 使广大消费者易于理解、易于接受。最后, 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使得文化企业所生产的文化产品及提供的文化服务本身就烙下了各生产主体的思想、意志、情感、认知等主观因素, 当人们在进行文化产品及文化服务的消费时, 不可避免地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而使消费者的思想、意志、情感、认知的转化变得既自然又合理。

二、内容的深刻性

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独特民族精神的古老民族。然而, 文化传统、民族精神不像人的性格、相貌那样可随着遗传而得以自然延续, 它需要一代一代人的传播与培育。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 文化市场不再是有什么销售什么, 而是更多地从消费者的角度, 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出发, 这就使得文化企业在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不得不更多地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首先,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拥有灿烂的民族文化及丰富的文化资源, 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文化资源, 使得文化企业所生产的文化产品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及民族特色。其次, 文化产业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事业, 文化事业的价值取向单一, 即追求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作为产业的文化产业, 则在实现文化产品的社会价值的同时, 通过市场经营来实现其经济价值。这就要求文化产业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竞争机制, 实行市场化的运作与经营。因此, 广大文化企业为了在文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不仅要尽量生产出人们需要的优秀文化产品, 还要努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这就需要广大文化企业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 并以人们喜闻乐见的产品形式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从而在客观上促使了大量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的文化精品的生产与销售, 使文化产品所展示的文化内涵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形式的生动性

文化产业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不同, 它所提供的文化产品满足的是人们在文化、精神和心理上的需求, 属于精神产品范畴。“文化产品或服务的载体上负荷的主要是诉诸人们观听、体验、理解、共鸣的, 符号化了的精神性产物;他们或者是公共信息, 或者是种种个人表达, 尤其是在各种文化中流传下来的思想、信念, 文学、艺术, 印象、文字等。”[3]文化产业所提供的产品主要是建立在原创文化基础上生产出来的, 它通过声音、图片、符号等形式来展示原创文化所反映的思想、信念及精神, 并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形象且生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从根本上避开了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政治性特征, 寓文化、精神于产品之中, 寓教育目的于文化消费过程之中。“极端地说, 文化产业主要是生产、销售各种文化载体、媒介物, 它的主要技术、主要业务部门都是关于载体的, 通过这种种技术渠道把文化内容、把那些无形的‘精神’‘罐装’在它们的载体里送出去, 送到消费者身边。”[4]从而使生产主体在文化产品上所注入的思想、意志、情感极易被消费者所接受, 易被内化为消费者自身的思想、意志、情感。

四、传播的快捷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信息技术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 我国数字化信息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 并为文化产业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如果对近年来我国产业界热点问题进行一番检视, 我们可以发现, 国内对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产业发展和投资热点的关注, 无不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这个大主题相关。1999年是‘网络热’;2000年, 信息化突入传媒领域, 引发‘传媒热’, 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大众传媒部门迅速‘触网’, 出现了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大汇流’的壮观景象。”[5]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不仅使文化产业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地提供人们所需的负载文化内容的产品, 并能根据需要对各种原创的文化产品重新进行技术化编码, 使它们能被低成本地大量复制, 从而使人们在短时间内消费到饱含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

五、影响的广泛性

文化产业与其他传统产业不同, 传统产业的生产是在原有生产的基础上的制造, 而文化产业是在原有生产上的复制。“复制的意思是将一个产品重新编号, 然后作为自己的内容去反复重现, 而自己制造的仅仅是这一内容的传播载体。”[6]这是因为文化产业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不同, 它所提供的产品满足的是消费者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的需要。当人们在消费一件物质产品时, 人们对其消费的唯一目标就是使用它的实实在在的使用价值、功能, 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将它的物质形式消耗掉。但人们在消费一件文化产品时却不一样, 比如说一部电影, 我们消费的不是电影内涵的传播载体———胶片, 而是蕴含在其中的文化、艺术内涵。“就其生产了大批的高科技载体而言, 文化产业是在进行制造;而就其产品所负载的文化原创来说, 这个产业是在进行复制。”[7]因此, 当一件富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文化产品诞生之后, 文化企业可对其进行重新编码, 进行反复的复制, 从而将其所负载的文化、艺术内涵在多个地域、多个群体同时进行传播, 其影响具有典型的广泛性。换句话说, 物质产品的消费及其影响是一对一的对等关系, 而文化产品的消费及其文化传播功能是一对多的非对等关系。

参考文献

[1]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newssc.org/gb/Newssc/zt/Wh-cy/xgwj/userobject1ai367396.html, 2005-01-07.

[2]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EB/OL].http://www.cnci.gov.cn/news/Policy/news_525.htm, 2006-11-09.

[3]叶取源, 王永章, 陈昕.中国文化产业评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65.

[4]叶取源, 王永章, 陈昕.中国文化产业评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66.

[5]张晓明, 胡惠林, 章建刚.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9.

[6]叶取源, 王永章, 陈昕.中国文化产业评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67.

篇4:论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重要性及方法

关键词:文化产业;中华民族精神培育;载体;优势

作者简介:周能寿(1983-),男,江西上饶人,浙江农林大学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民族精神培育需要载体,载体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得以良好培育的桥梁。传统的中华民族精神培育主要是以传统节日、社会活动及课程教材等作为载体,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也将在今后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获得了巨大的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内容及方式也日益多样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日益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新兴载体。《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发展文化产业对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增强中华文化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1]李长春同志也曾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哺育和传承民族生命力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2]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中华民族精神培育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华民族精神培育靠的不是空泛的口号或某种无形的东西,中华民族精神培育要真正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具有实实在在的、形象生动的、有形的载体形式。文化产品是文化产业的最终结果,是文化产业的内核,是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真正载体。文化产品满足的是人们在精神、心理和文化上的需求,从而赋予了文化产业的两重属性——“产业属性”与“意识形态性”。文化产业的“产业属性”推动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要求其必须以展示中华民族精神为核心内容。另外,由于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进一步结合,使得文化企业所生产的文化产品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获得了极大的完善与改进,从而赋予了文化产业在中华民族精神培育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与传统的中华民族精神培育载体相比,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的接受性、内容的深刻性、形式的生动性、传播的快捷性和影响的广泛性。

一、教育的接受性

教育的接受性是文化产业与传统中华民族精神培育载体不同的核心所在。传统的中华民族精神培育载体往往多采取宣传说教的形式,内容比较乏味,形式比较呆板,目的过于单一。这种通过强制性质的思想强加行为,不仅使广大被教育者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也易使得广大被教育者产生排斥心理。然而,文化产业不同。首先,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新兴载体,它不再把人们当作简单的被教育对象,而是消费者。不再是具有强烈政治特性的自上而下的宣传教育,而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市场化运作,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创造的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产品,满足的是人们迫切需要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次,文化产业所展示的“文化”内涵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内容丰富多彩、形象生动。再次,文化产业通过声音、图片、符号等直观形式展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使广大消费者易于理解、易于接受。最后,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使得文化企业所生产的文化产品及提供的文化服务本身就烙下了各生产主体的思想、意志、情感、认知等主观因素,当人们在进行文化产品及文化服务的消费时,不可避免地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消费者的思想、意志、情感、认知的转化变得既自然又合理。

二、内容的深刻性

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独特民族精神的古老民族。然而,文化传统、民族精神不像人的性格、相貌那样可随着遗传而得以自然延续,它需要一代一代人的传播与培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文化市场不再是有什么销售什么,而是更多地从消费者的角度,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出发,这就使得文化企业在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不得不更多地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首先,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灿烂的民族文化及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文化资源,使得文化企业所生产的文化产品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及民族特色。其次,文化产业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事业,文化事业的价值取向单一,即追求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作为产业的文化产业,则在实现文化产品的社会价值的同时,通过市场经营来实现其经济价值。这就要求文化产业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竞争机制,实行市场化的运作与经营。因此,广大文化企业为了在文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不仅要尽量生产出人们需要的优秀文化产品,还要努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这就需要广大文化企业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并以人们喜闻乐见的产品形式出现在消费者面前,从而在客观上促使了大量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的文化精品的生产与销售,使文化产品所展示的文化内涵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形式的生动性

文化产业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不同,它所提供的文化产品满足的是人们在文化、精神和心理上的需求,属于精神产品范畴。“文化产品或服务的载体上负荷的主要是诉诸人们观听、体验、理解、共鸣的,符号化了的精神性产物;他们或者是公共信息,或者是种种个人表达,尤其是在各种文化中流传下来的思想、信念,文学、艺术,印象、文字等。”[3]文化产业所提供的产品主要是建立在原创文化基础上生产出来的,它通过声音、图片、符号等形式来展示原创文化所反映的思想、信念及精神,并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形象且生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从根本上避开了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政治性特征,寓文化、精神于产品之中,寓教育目的于文化消费过程之中。“极端地说,文化产业主要是生产、销售各种文化载体、媒介物,它的主要技术、主要业务部门都是关于载体的,通过这种种技术渠道把文化内容、把那些无形的‘精神’‘罐装’在它们的载体里送出去,送到消费者身边。”[4]从而使生产主体在文化产品上所注入的思想、意志、情感极易被消费者所接受,易被内化为消费者自身的思想、意志、情感。

四、传播的快捷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数字化信息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并为文化产业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如果对近年来我国产业界热点问题进行一番检视,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对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产业发展和投资热点的关注,无不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这个大主题相关。1999年是‘网络热’;2000年,信息化突入传媒领域,引发‘传媒热’,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大众传媒部门迅速‘触网’,出现了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大汇流’的壮观景象。”[5]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不仅使文化产业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地提供人们所需的负载文化内容的产品,并能根据需要对各种原创的文化产品重新进行技术化编码,使它们能被低成本地大量复制,从而使人们在短时间内消费到饱含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

五、影响的广泛性

文化产业与其他传统产业不同,传统产业的生产是在原有生产的基础上的制造,而文化产业是在原有生产上的复制。“复制的意思是将一个产品重新编号,然后作为自己的内容去反复重现,而自己制造的仅仅是这一内容的传播载体。”[6]这是因为文化产业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不同,它所提供的产品满足的是消费者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的需要。当人们在消费一件物质产品时,人们对其消费的唯一目标就是使用它的实实在在的使用价值、功能,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将它的物质形式消耗掉。但人们在消费一件文化产品时却不一样,比如说一部电影,我们消费的不是电影内涵的传播载体——胶片,而是蕴含在其中的文化、艺术内涵。“就其生产了大批的高科技载体而言,文化产业是在进行制造;而就其产品所负载的文化原创来说,这个产业是在进行复制。”[7]因此,当一件富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文化产品诞生之后,文化企业可对其进行重新编码,进行反复的复制,从而将其所负载的文化、艺术内涵在多个地域、多个群体同时进行传播,其影响具有典型的广泛性。换句话说,物质产品的消费及其影响是一对一的对等关系,而文化产品的消费及其文化传播功能是一对多的非对等关系。

参考文献:

[1]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newssc.org/gb/Newssc/zt/Whcy/xgwj/userobject1ai367396.html,2005-01-07.

[2]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EB/OL].http://www.cnci.gov.cn/news/Policy/news_525.htm,2006-11-09.

[3]叶取源,王永章,陈昕.中国文化产业评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65.

[4]叶取源,王永章,陈昕.中国文化产业评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66.

[5]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9.

[6]叶取源,王永章,陈昕.中国文化产业评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67.

篇5:浅论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

1998年抗洪之后,江泽民主席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

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观点,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可以变物质,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

在2001年的全国文艺两会上,江泽民主席发表讲话说:“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高尚的民族品格,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不可能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我们必须不断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全民族的精神世界。唯有这样,才能万众一心、坚韧不拔地向前奋进。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

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有优秀的个人精神。发达民族之所以能够发达,是因为他们有优秀的民族精神。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逐步建立起优秀的个人精神。一个民族要想发达,就必须培育优秀的民族精神。

在一个民族的发展中,总有一些精神受到国民的普遍认同,并成为国民思想、行动的基本精神,这些精神就是民族的基本精神,简称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贯穿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主要包括民族的理想、品格、意志、思维、个性、社会责任感、学习、发展事业、交际、合作、生活、保健等方面的精神。民族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国民的思想和行为,渐渐地影响每一位国民及整个民族的发展。

西方发达民族以“重视科技”、“探索进取”为突出的民族精神,这些精神在17世纪以前并不见得有多大的效果,那时西方的生产力及社会管理还比不上我国。自17世纪以来的几百年,西方在科技、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大大超过了四大文明古国,并成为近代文明的发源地。这充分表明:民族精神转化为社会效益需要一个过程,一时的见效或许不大,但代代相传,长远上的意义非常大,必须予以重视。

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基本奠定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雏型,到汉代确立了以儒家为主的民族精神,之后沿用了两千多年,对民族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到了近代,中华传统的民族精神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也落后于发达民族。比如,由于民族的科技精神落后,导致社会生产落后,泱泱大国受尽百年之屈辱。这段惨痛的历史告诉我们:如果民族精神落后,必然严重阻碍民族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培育先进的民族精神。

回顾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史,既积淀了许多伟大的民族精神,也积累了不少糟粕,有待我们去改革、重建、培育与弘扬。在现代文明面前,我们的传统精神显得苍老乏力。我们要实现现代化,不仅要为民族后代积累强大的物质基础,还要特别留下优秀的民族精神,做为他们发展的精神力量。我们唯有勇敢而全面地改进自己,重塑中华民族精神,才能在长远上实现民族复兴。

我们民族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从本质上讲,我们民族是优秀的民族,尽管我们在近代有过一百多年的屈辱,但这只是五千多年文明史中的片断而已。五千万华人在海外创业的成功,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都足以证明:我们民族是一个可塑造、可重造辉煌的民族,也是世界上最有前途的民族之一。尽管我们的民族精神存在不少问题,但并没有改变我们做为优秀民族的本质。只要我们大力发展经济、科技、教育,发扬优良的传统,改革不良的传统,一定可以实现民族复兴。就如一个原来体质很好的人,虽然由于不注意保健而滋生了不少疾病,但优良的体质还没有改变,只要注意保健及治疗,完全可以恢复强壮的体魄。

自鸦片战争以来,在振兴中华的呐喊声中,无数仁人志士都在痛苦地反思民族精神。从梁启超、孙中山、鲁迅、林语堂等等,都试图改变民族的种种不良传统及重建民族精神。

梁启超先生第一个将我国56个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并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孙中山先生在多次演讲中,都慨叹“民族如一盘散沙”,“国人失去民族主义垂300年,太缺乏(或者没有)民族观念,只有家族观念和宗族观念,导致民族命运式微”。有鉴于此,他提出了“反省民族缺点”、“改造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等主张。

鲁迅先生起初学医是为了给国民治病,后来弃医从文是因为感到“愚弱的国民,无论有怎样健全的体魄,怎样的长寿也是毫无意义的,我等的首要是改造国民的精神,我认为此为文艺的第一要务。”他花了大半生的精力研究国民精神,以《阿Q正传》等作品深刻反映民族的某些弱点。

林语堂在1925年作了《中国的国

民性》的演讲,列举了我们民族种种优劣之处以后,将忍耐性、散漫性和老滑性归结为民族的三大弱点,吁请国人注意。在抗战前夕的危急年代,他专门出版了《吾国吾民》一书,在“中国人的性格”一章中,列举了“老成温厚、遇事忍耐、消极避世、超脱老猾、和平主义、知足常乐、幽默滑稽、因循守旧”等十条作为刻画描述。

抗战期间,梁濑溟在《中国文化

要义》一书中罗列种种资料,将国人的特点列举为:自私自利、勤俭、爱讲礼貌、和平文弱、知足自得、守旧、马虎、坚忍及残忍、韧性与弹性、圆熟老到等十点。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访华后认为,影响中华民族特性的是孔、老、释三家思想,孔老虽相对,但影响并无二致,使中国人知足安分、宽容和平、消极保守。英国哲学家罗素则在访华后写成的《中国问题》一书,列举了幽默、忍耐、谦让等特点后,更指出贪婪、怯懦、冷漠为阻止中华民族进步的三大缺点。

英国传教士阿瑟·史密斯积22年对中国社会的观察经验和收集分析材料,写下了《中国人的特性》一书。他从批评中国人爱“面子”、缺乏诚信,缺乏爱心同情,缺乏公共精神和时间观念,马虎、守旧、忽视精神等缺点,肯定国民具有节俭、勤劳、生命力强、富于韧力等。史密斯认为,为了革新中国,必须追溯性格的动因,使人格升华,良心必须得到实际的推崇。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建,是一件关系民族千秋发展的大事,笔者认为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一、个人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基础,研究民族精神必先研究个人精神,并把个人精神与民族精神结合起来。一种精神只有广大国民接受了,才能成为民族精神。一种民族精神只有转化为广大国民的个人精神,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重建民族精神必须继承优良的传统,并注入大量的新精神。传统既有可取之处,也有不可取之处。传统的力量是很大的,继承优良传统有着重要的意义。重建中华民族精神应该在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总结民族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注入大量的新精神。

三、民族精神必须与时代发展同步,并且适度超前。民族精神是民族发展的主发动机之一,应随民族发展及时代发展而不断更新。如果民族精神落后于时代,就会阻碍民族的长远发展。如果民族精神过分超前,国民就难以接受,反而不利。

随着民族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民族的传统精神不断得到更新,一些新的民族精神也正在逐渐形成。当前,重建民族精神既要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又要适应国情。

四、重建民族精神必须考虑国际竞争及向其他民族学习。只有形成达到国际先进行列的民族精神,民族才可能真正实现富强。如果民族精神落后于发达民族过多,民族就很难发展。如果民族精神与发达民族的差距较小,还可能逐步追赶上来。我们要建立起与发达民族相近的民族精神,并力求超过他们。

不论是发达民族还是落后的民族,都有一些优秀的民族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以开放的态度,学习、引进一切有利于我们民族发展的优秀精神,使我们的民族精神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学习其他民族的精神,不是照抄照搬、赶时髦,而是把好的东西引进来,与我们的传统相结合,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五、民族精神必须明确化、具体化。重建优秀的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将我们已有的民族精神明确下来,让国民更好地认同与把握。模糊不清的民族精神难以成为全民的共识,也无法产生多大的作用。只有明确而具体的民族精神,才容易转化为每位国民的精神,才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及促进民族发展。

我们的民族精神隐含于传统文化之中,并没有形成一套明确的、具体的理论,因而没有很好地植根到国民的潜意识,也就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比如,《易经》、《论语》、《大学》、《礼记》等反映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著作只是三言两语式的泛泛而论,既难以学习,也让人容易产生各种极为不同的理解,对于提高民族素质及民族发展不利。

六、民族精神必须系统化。一个民族的发达并不是靠一种或几种精神,而是靠许多优秀精神的最佳组合。如果民族精神的组合不好或不够好,对于民族发展都不利。例如,重权谋而轻科技,重感情而轻理性,就是组合不当。一个民族要想发达,除了要有“勤奋”、“进取”、“创新”的精神之外,还要有“忠于民族利益”、“开放”、“尚武”、“坚韧”、“终生高效学习”等多种精神,否则,就只是幻想。

七、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弘扬必须依靠其它事业的发展。尽管重建优秀的民族精神要从理论上倡导,但更重要的是依靠其它事业的推动。近代,发达民族在科技、生产、经济、教育等事业迅速发展的推动下,民族精神快速进步,并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我们民族却饱受内忧外患,原有的民族精神得不到较好的“催化”,导致民族精神落后于发达民族。随着民族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民族精神将快速振奋起来,并对民族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八、民族精神的重建需要较长的时间。西方发达民族的现代精神历程已有几个世纪,比如科学、理性、自由、平等、博爱、民主、重商等精神早已确立,但普及成为民族精神的时间却花了很长时间。现在,西方国家仍然不断地宣扬自己的民族精神,如法国人呼吁法兰西精神,德国人提倡日耳曼精神等等,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本民族发展。

目前,我们的民族精神还远落后于发达民族,在短时间内也难以愈越。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虽然不能操之过急,但也不能慢,否则,对于民族发展非常不利。重建民族精神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科学工程,并非几个人所能完成,也非一时所能完成,需要广大学者的长期努力。

弘扬民族精神并不是强调“精神万能”,而是为民族复兴提供一些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一时对民族发展的作用或许不大,但代代相传下去,对于民族的长远发展将非常有利。

任何一种民族精神都有其两面性,因此,既要利用好的一面,又要尽量避免和减少不利的一面。比如,心胸阔达是一种美德,但如果常姑息他人而损失自己,就会影响个人发展,并助长了邪恶的发展,反而不可取。

人类的发展归根到底是各个民族的发展。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既不是排斥其他民族,也不是为了搞霸权,更不是以某些民族为敌。而是在遵守世界主义的基础上,与其他民族合作共进,以实现民族的复兴,并为人类文明作贡献。

篇6:民族文化基因与诚信精神培育作文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历史上,民族之间、民族内部各成员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大都以诚信为标准,以情义为根本,“莫问人待我,就看我待人”,“为人之道,情义为本”。这质朴的语言说明了一个基本的道理:做人做事,诚信二字。

诚信,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为诚实守信、善良质朴、公正无私、既不自欺,亦不欺人。《大学》有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孔子也说,“信以成之,君子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先贤们是从道德的层面加以说明的,而事实上,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诚信能带来良好的声誉和良好的效益,因此我们说诚信也是一种资源,是能够创造价值的实实在在的资源。在此以美国凯姆朗公司老板迪克·杜克为例,50年代初,杜克为生计所迫卖起了圣诞树,为防被偷,他每晚睡在车中,一天,他实在冻得受不了,便回到家中,第二天一看,圣诞树少了一棵,但同时多了一张便条,当天晚上拿树的人主动找他付了款。这件事使杜克对诚信有了新的认识,他感叹说:“我对人们的诚实可信感到十分惊讶!”正是这件事改变了他一生的经营理念,他要用诚信作为资本回报客户,在他后来创办的凯姆朗公司中也一直实践着这一理念。公司专为客户养护草坪,他们工作时客户一般都在上班,养护与否实在难以看出来,唯一能看到的便是一张字条:“药液未干以前,请不要在草坪上坐卧。”员工在维护过程中对客户造成的任何损失及时给予赔偿,且从来都是先干活后付款,这一切靠的均是诚信二字。靠这诚信二字,杜克的公司从4万美元起家,后的营业额竟高达3亿美元。据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诚信既有道德层面上的意义,也有物质层面上的意义。

反观今日之现实,有的人歪曲了市场经济的本质,把对利润的.追求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绝然对立起来,错误地认为只要我的利益得到了满足,至于是否损害了他人的利益,至于采取什么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则无关紧要。于是乎,三角债清而不结,骗贷骗保花样迭出,假冒伪劣烽烟四起,数字泡泡越吹越大等等,把他人的劳动成果揣进了自己的腰包,把非法所得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利润,将他人的痛苦变成了自己的享乐。这一切的一切,严重干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对国家利益构成极大的威胁。面对如此毒瘤,我们不得不思考,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固然很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教育的缺失,诚信理念的淡漠,诚信调控的失范,诚信精神的萎靡。

篇7:论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重要性及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广州越秀山的“五层楼”、开平碉楼与村落等是我国人民在长期劳动和生活中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对这些优秀文化遗产()

A.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B.要增强文化认同感,吸收各民族的一切文化

C.应把它看成只是中华民族的文化D.应把它看成是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运用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将“京”字幻化成人形的主体图案与其下的“Beijing2008”字样和奥运五环巧妙地连成一体,自然流畅。这枚“中国印”()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感 ③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单一性④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3.当“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唱响五洲,舞动的“中国印”、憨态可掬的福娃走入我们的生活,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步伐离我们越来越近。这次奥运会将是全球体坛的盛会,也将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大好契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们要趁这个机会向世界展示、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②我们要弘扬中华文化,杜绝一切外来文化 ③中外文化相辅相成,可相互替代 ④我们应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②③B.①③C.①③④D.①④

4.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A.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B.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有各自的特色

C.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不一样,生命力最旺盛

D.中华民族的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从未间断

5.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自强不息B.勤劳勇敢C.爱国主义D.爱好和平

6.弘扬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我们必须做到()

A.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B.坚决反对一切外来文化

C.借鉴世界各国的所有文化

D.只要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就要发扬光大

7.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保证是()

A.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B.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D.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8.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把握的核心、原则、重点分别是()

A.集体主义、诚实守信、为人民服务B.为人民服务、诚实守信、集体主义‘

C.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诚实守信D.诚实守信、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9.(2007广州中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A. 建设小康社会B.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C. 建设公平社会D. 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符合题意。)1.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这是因为()A.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B.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C.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D.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方向问题是根本问题。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

A.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 B.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保证 C.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D.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3.(2007广州中考)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会徽以“羊 ”为主体形象设计(如右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羊是吉祥之物,“羊 ”在中国古代文字中与 “祥 ”相通, “吉祥”也写作“吉羊”。因此 ,取“羊”的创意 , 表达了中国人民爱好和平,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也寓意着广州人民将以最美好的姿态迎接亚运会。2010 年亚运会会徽表明()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C.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封闭性D. 中华传统文化保守落后

4.(2007广州中考)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形式 , 包括()

A. 创建文明村镇活动B.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C. 文化科技卫生 “ 三下乡 ” 活动D.“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 5.2007年3月,中央文明委发出通知,.要求深人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A.促进精神文明建设B.推动政治文明建设 C.提高公民文明素养D.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6.下列选项中,属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A.2007年11月1日,“2007南国书香节开幕式暨广州市第二届全民阅读月启动仪式”在天河体育中心举行

B.2006年4月25日,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明办发出《广州市民礼仪手册》正式发行,对广州市民提出做“文明人”的要求

C. 2007年11月23日,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隆重开幕

D. 在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主席向获得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闵恩泽、吴征镒颁奖。

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A.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篇8:论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重要性及方法

关键词:文化整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对策

1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整合的主要载体

自大学出现以来,其作为人类文明继承、传授、融汇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大学校园在人类文化的整合过程中历来具有十分重要地位和作用。

1.1 当代大学文化多样性的具体表现

1.1.1 文化的多元化

大学文化多元性是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在大学文化中的具体体现,中国各少数民族在自身的存在和演化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特灿烂的文化,这些文化通过各民族大学生不同的语言文字、宗教习俗、艺术创造等形式,充分展现了大学文化的多元性。同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正在吸引着全世界的青年来华求学。来自不同国度的留学生必定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些来自不同国度和文化的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中国大学文化的多元性。

1.1.2 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当今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和矛盾,充分表现出了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的全社会的复杂心理。大学生合理的利己主义和对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已经成为普遍且公认的价值取向。他们内心深处依旧保有传统、朴素的道德观念,但对于各种社会上的道德价值选择却存在着极大的困惑和矛盾,往往表现为一种言行不一。

1.1.3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文化整合教育的具体要求

(1)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整合教育,以促进各民族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包容为基础,为他们营造一个思想开放、宽松,行为多元和谐的校园文化大环境,从而为各民族互相尊重、共同发展和民族平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整合教育,引导培养他们对于各种文化的宽容和理解,使他们懂得不同文化只有通过碰撞和交融,整个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促使他们逐步树立民主、公正、平等、人权等观念。

(3)对大学生加强民族文化整合教育,在全体学生中进行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教育,将有助于增强各民族大学生在不同文化中的适应能力,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以保证每一个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主权利在法律的范围内得到充分的实现。

2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整合中必须突出爱国主义教育

2.1 抓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国家重点培养出来的高层次民族人才,他们的茁壮成长,对于国家的繁荣、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大都来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所以他们之间也就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如何才能使得这些处于不同地域环境、文化背景、宗教习俗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拥有共同的意识形态,从而更好地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需要提炼各民族的民族精神,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文化整合中积极贯彻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形成符合主流社会意识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使他们成为具有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民族人才,这也正是我国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希望之所在。

2.2 爱国主义的本质内涵

现如今我们所说的爱国主义,实质上是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其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此,爱国主义与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国际主义都是高度统一的。具体体现在:热爱祖国,富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秉承优秀爱国主义传统,坚定爱国主义信念;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立志成为国家之栋梁;坚持国际主义,树立热爱和平的良好形象;身先士卒,满怀历史责任感;反对分裂,做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中坚力量;勤奋学习,努力完善等方面。

3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整合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

3.1 民族心理对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影响

各民族由于其生存和发展都处于不同的地域环境,这种地域影响会产生出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而使得不同少数民族拥有一些独特的心理。民族心理是民族共同体与民族社会的一切物质环境、社会关系与生活方式,在每一位该民族成员的个体心理中所引起的一系列心理反应。

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普遍落后,当他们面对一个共同的新环境时,也存在一定的共同心理。例如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自尊心非常强烈,由于历史原因,长期的民族歧视及民族地区落后经济的影响,自卑心理普遍存在于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另外就是敏感心理较强,对于自己民族的历史、现状及社会、同学之间对于本民族文化、语言、服饰、风俗信仰等方面的评价和态度都表现得十分敏感,甚至会发展为排他性。此外,从众心理较重,从众性利弊各半,如果处理不当,甚至可能会被人利用而做出一些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来。

3.2 民族性格对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影响

由于历史的、自然的各种原因,少数民族同胞往往拥有非常独特的民族气质和性格特征。这种深层意识特质是一个民族中大多数成员共同拥有且会反复出现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的总和。具体说来: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感知、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好奇心、求知欲较强,对于未知领域和事物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他们思维敏捷、思考方式独立,但从众性比较突出,观察事物比较感性。少数民族大学生其性格特征中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执着进取的一面比普通学生表现得明显且强烈。但自由散漫、因循守旧的特点也往往比较突出,对于个人的要求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态度比较欠缺。少数民族大学生待人真诚、信守诺言、富有同情心,但同时也容易轻信别人。

3.3 民族文化对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影响

爱国主义教育实际也是一种文化教育,爱国实际上就是对自己祖国、对民族文化、历史的热爱和了解。民族文化是对少数民族独特社会历史的积累和传承,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因此,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应当注意:一是要结合各民族文化特点,大力宣传民族文化的精髓,让学生以民族文化、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骄傲,从而提升对自己民族和祖国的爱。二要让他们明白和懂得不同文化共同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正确对待不同种族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从而可以理解和认可不同的社会现象。三要让他们明白文明与文化的区别,明白不同的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发展,也会存在合理的先进与落后之间的区别,对于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要正确加以认识和对待,从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只有在各民族人民中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才能让不同民族间的文化整合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总之,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既要充分发挥和重视学生思想状态中积极的一面,又要注意克服其消极的一面,只有这样,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才能取得实效,才能真正培养出能够承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优秀民族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振林.论民族师范教育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西北高等民族师范教育研究.民族教育出版社,2001.5.

[2]钱民辉.民族教育三疑三议.西北民族研究,2004(3).

[3]赵学富.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解读.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3).

[4]庄和美.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湖南社会科学,2005(6).

[5]安学斌.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的本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2).

上一篇:土豆说明文作文下一篇:对中学生带手机上学的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