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论文范文

2022-05-10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中国医药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003年是中国的医药营销市场环境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剧烈动荡和变革时期,中国医药营销开始由传统的以管理为本的营销模式开始向以提高整体企业营销系统效率和协同执行能力的经营为主的营销模式转变。竞争的方式和营销的模式都出现了新的变化。我们的医药行业经历了太多太多的困难和苦涩,有机遇也有挑战,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第一篇:中国医药论文范文

中国医药产业在逆境中成长

尽管中国医药产业发展迅速,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其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也不容乐观。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这就需要认清自己当前存在的问题,了解自己与对手的差距,才能迎头赶上。

近年来,我国医药工业发展相当迅速。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9年中国医药医药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大关。据预测,2010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将增长23%,已步入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上升阶段。但其中一些问题不解决,将严重阻碍其发展。

中国医药产业的四大短板

医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复合产业,可中国医药产业当前主要面临四大短板。

市场控制力下降

近年来,跨国企业在华扩张步伐明显加快,销售额约占整个医药产品销售额的26%~27%,在华医药领域的投资不断扩大,包括辉瑞、葛兰素、诺华、拜耳等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均已在华投资设厂=有的还建立了较大规模的研发中心,并把触角伸向药品批发领域。

由于外资企业在批发、分销、配送等方面的优势,其生产的药品和进口药品已占全国大城市医药药品年销售额的60%~65%,市场控制率不断增强。中国医药流通企业普遍存在销售半径短、规模小、流通成本高和经营管理不善等弊病,很容易被外资整合,预计未来几年外资的市场控制率将会进一步提高。

技术研发力不足

医药制造业作为典型的高技术产业,企业需要强大的研发投入来支撑其发展。

在专利数量方面,国内医药企业在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还存在大量的仿制的问题,目前我国医药有效专利数量少,从我国制药企业生产的品种看。98%以上为仿制药。国内的专利申请大部分为方法或用途等非基本专利申请。

反观那些在华的外资企业,自“十五”规划以来,在华申请量排在前6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日本、德国、瑞士、英国和法国。其中,美国在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遥遥领先,以每年增加100多件的数量在我国申请药品专利,在所有外国申请的总数中占1/3以上。

在化学合成药和药物制剂领域,国外申请明显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在化学合成药领域,外国申请量占据了该领域总量的91%;在天然药物方面,尽管我国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但技术含量相当低,离中药现代化的要求差距很大。在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方面,我国非职务发明的申请量远远大于职务发明申请量。从而导致国内的专利申请中技术含量高的较少。

产品创新严重不足,在高端市场,几乎被外资企业占据。在生物制药上,中国只能走仿制的道路,根本无法在技术上与欧美等国家抗衡,唯一的希望寄托于中药创新。但长期以来由于中药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不足,发展结构失衡,致使中药新品种市场竞争能力不够,传统品种增长乏力,中药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产业规模化不高

目前,我国的医药产业还处于相对分散的阶段。在制药工业领域,世界制药前十强的集中度为40.13%,而我国为13.5%。我国目前有4768家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但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总数的80 09%;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医药企业只占1.52%。在医药分销领域,前三强的集中度为20%,仅相当于美国和日本10年前的水平。在10年内,日本的医药商业前三强集中度从21%提升到67%,美国从31%提高到96%。在药品零售行业,我国连锁前三强的规模占零售市场的5.97%,分店数占总体的2.6%,而美国的连锁前三强的这两个比例分别为60%和40%。

贸易竞争力下降

1999-2008年,我国医药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呈下降趋势,2008年的医药品贸易竞争力指数由1999年的0.34降至0.19,下降明显。自2009年3月份以来,我国对欧洲医药保健品贸易由顺差反转呈现逆差,全年逆差金额为8.64亿美元。

从分类产品看,生化药、医用辅料及植物提取物进出口增长明显。其中,生化药出口14.46亿美元,同比增长60.22%,高居出口增幅之首。受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医药产品出口出现下跌走势。西药原料首当其冲,出口165.6亿美元,同比下跌4.53个百分点,位列跌幅第一。中成药进出口均出现萎缩,出口和进口同比分别下降4.23%和3.88%。

从出口目的国或地区看,美国、日本、印度、德国和韩国依次为我国前五大出口地,占我国对外出口46.6%的市场份额。其中,对美国出口62.38亿美元,同比下降0.06%。在排名前20位的国家或地区中,我国对荷兰、巴西、印尼等国家的出口与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相对明显,降幅均超过6%。

从进口国家或地区看,我国医药产品的进口大部分来自于发达国家,前5位分别为美国、德国、日本、瑞士、法国。其中,美国以35.6亿美元的进口额稳坐我国对单一国别进口第一位,同比增长15.3%。我国对德国、法国和比利时的医药外贸都出现了较高逆差。

发展环境不容乐观国内市场竞争无序化

在国内,我国医药企业竞争无序化严重。从2006年开始,中国医药市场转入全面竞争的“寡头经济”,大型医药企业相继出现,但国内市场的竞争仍处于无序化状态,同时国内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的现象愈演愈烈。

我国制药企业的新药研发以仿制为主,只能生产通用名药物,获利微薄,产品难以打入国际市场,而且,仿制药频繁发生专利争端。目前,我国内地医药企业约97%的产品为仿制药。数据显示,2001-2010年。包括治疗溃疡、降压调脂、抗菌、抗肿瘤等35个总销售额超过800亿美元的畅销药品的专利保护集中到期,使中国制药企业面临“无药可仿”的窘境,将面临重新选择产品和行业洗牌的窘境。

跨国药企已从过去单纯以注重产业投资为主向产业投资与研发投资并重转变。在全球新一轮医药产业转移的推动下,跨国药企在华投资行动愈加频繁,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其中,阿斯利康已决定将其原料药生产基地转到中国,这标志着由外资加快进入带来的新竞争格局即将形成。

大力发展仿制药的生产模式导致企业进入门槛低,利润微薄,又面临专利争端的风险,其根本的原因是缺少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惟有突破自主研发才能解决产业无序化竞争的问题。国内部分实力较强的医药企业为了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率先走出国门,但在海外市场的发展状况还有待观察,特别是与国外先进医药企业存在差距,竞争更加激烈,生存状况仍然艰难。而目前,外资占领国内医药行业的状况愈演愈烈,从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到品牌数量逐渐渗透,从资金依赖到技术依赖,这将为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构成极大

的障碍。

国际市场竞争环境恶劣

在国际市场上受到的出口限制措施较多,如贸易救济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知识产权侵犯等,使我国医药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恶劣。

不少国家因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出于维护本国企业利益的考虑,对中国制造产品,特别是低端医药产品加以限制,对华采取贸易救济措施明显增多。

2009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的贸易摩擦主要是集中在国外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上,发起案件有4起,涉案产品包括一次性注射器、青霉素工业盐、葡萄糖酸钠,涉案金额1.4亿美元,涉及的国家有阿根廷、印度以及欧盟。其特点为:一是涉案产品范围由原料药扩展到医疗器械类产品。以往,我国医药类产品遭遇国外反倾销调查的产品90%以上是西药原料药,而自2008年下半年,我国一次性注射器被巴西、乌克兰分别提起反倾销调查以来,2009年9月阿根廷又对同一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为458万美元。二是涉案的国家从传统市场向新兴市场扩展。以往,医药类产品主要起诉国家是印度,从2008年开始,一些新兴市场如巴西、乌克兰和阿根廷也开始对我国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三是涉案金额逐年增加。2006年以前,个案的涉案金额都不到1000万美元,2006年印度对青霉素工业盐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为9950万美元,2007年印度对头孢曲松提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为1560万美元;2009年印度对我国生产的青霉素工业盐提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达1.3亿美元,成为国际上对华医药产品反倾销涉案金额最大的案件。四是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反复提起反倾销调查,如一次性注射器在前后一年的时间内就有3个不同国家提起反倾销调查,而印度对我国青霉素工业盐也已3次提起调查。

我国医药出口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基本有技术法规和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包装和标签规定。鉴于以美日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苛刻的技术标准、多样的技术法规和繁杂的合格评定程序,我国的医药产品往往难以符合其要求,无法进入其市场。此外,发达国家还经常对药品的技术法规和标准等进行修订和补充,我国医药企业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出口就会受阻。有些技术标准虽然不对医药产品的市场准入直接设限,但由于国外制定的技术标准相对较高,我国的医药企业为达到其标准就必须进行较大的没备和人力的投入,并支付昂贵的认证、注册、评审等费用,在客观上增加了医药产品成本,从而削弱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了跟踪最新的技术标准,部分医药企业还需要不断地追加投入,这些都使得医药产品的成本大幅度上升,降低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减少所获得的经济效益。

目前,世界很多国家都颁布了反垄断法,旨在调整限制竞争的行为,实行保护竞争和反对垄断的经济政策。美国对华维生素c反垄断是我国医药产品在海外遭遇的第一起反垄断调查案件。维生素c产品在我国医药出口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历年来都是我国在医药出口额最高、创汇贡献最大的产品,也是目前我国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品。本案在美国结束后,欧盟国家对相同企业提起了在欧盟法下的反垄断诉讼。这个案件对涉案企业的打击非常严重,几乎改变了世界维生素生产行业的格局。

政策助推产业升级

针对目前国内现有的医药产业发展的环境,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批针对医药产业的政策。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的公布,可谓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将对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政府主导下的投入增加为做大做实医药行业提供了物质基础,并间接带动个人和社会医疗卫生支出,医药市场将得以扩张,有助于振兴行业发展。此外,创新能力是医药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源,而这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支持,因此政府投入的增加将切实保障医药行业的创新能力,提升医药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是新医改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将以杠杆效应拉动医药消费需求的增加,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遇。

新医改方案中关于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内容一直备受医药企业的关注,对基本药物配送和供应的内容进行了彻底的改动,推翻了统购统销的思路,改为将基本药物供应回归市场化,并将招标采购权下放到各省,将基本药物采购与各省药品挂网采购接轨。

药品定价制度历来是医疗体制改革的难点和热点。《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定价的思路和范围,并在新药、专利药以及仿制药的定价机制上做出了新规定,有利于规范医药行业的价格监管。《意见》提出,“对新药和专利药品逐步实行定价前药物经济性评价制度。对仿制药品实行后上市价格从低定价制度,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此外,严格控制药品流通环节差价率也是政府监管的重点。

促进和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于建立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医药产业自主创新,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中医药行业的促进和扶持政策将扩大中医药的市场份额,对优质中药企业是重大利好。2009年2月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实施《中药品种保护指导原则》(下称《原则》),对中药行业的影响较大。

《原则》主要在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现场核查的内容,完善申报资料内容,提高中药延长保护期门槛,进一步明确同品种保护的要求。此次调整的内容都是中药品种保护申请评审中的重要环节,意味着今后中药品种申请保护尤其是即将到保护期的品种申请延长保护将受到严格的控制。

事实上,中药低水平生产和产品质量问题既是新形势下中药保护存在问题的根源,也是中药品种保护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中药保护品种存在至少7年的保护期,期满还可以通过简单改造而得到续保,这使得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企业更愿意简单改进成熟技术而不去创新。从这个角度来看,原有的中药品种保护的行政保护方式反而抑制了中药创新。《原则》的实施对中药创新是一种鼓励和支持,具体体现在初次申请保护和同品种申请保护尤其是申请延长保护期的中药品种门槛的提高上,这也是国家对中药品种进行保护的初衷。

据《货物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和《2009年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公告《2009年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分级发证目录》(下称《目录》)。《目录》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青霉素工业盐、维生素c、柠檬酸三大原料药出口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

体现了我国对原料药出口产能控制力度的加大。此次涉及的产品具有非常相似的特性:均为高污染的大规模生产品种,主要面向出口,经历过长期的价格战。作为高污染行业,医药企业将廉价的原料药出口到国外,却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与此同时,长期的价格战也对我国原料药产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在创新不足的前提下,原料药企业只能通过不断扩大产能,大打价格战来维持利润,使得过去十年间这三类产品的价格出现了雪崩式的下滑。因此,在国际市场需求劲减的情况下选择加强对原料药的出口控制,可以避免新一轮的价格战,由此减少竞争所导致的贸易摩擦,稳定我国原料药出口市场。

在国内的政策制定上,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医药企业来说,都是有利的,可以进一步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提升医药企业的竞争力。但是,对于一些规模小的医药企业,将极大地增加企业运营成本,而有些成本是这些小医药企业所不能承受的,这将进一步导致医药行业内出现优胜劣汰的新的格局。

作者:刘欣欣 路 漫

第二篇:中国医药:“痛”、“痒”交加

2003年是中国的医药营销市场环境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剧烈动荡和变革时期,中国医药营销开始由传统的以管理为本的营销模式开始向以提高整体企业营销系统效率和协同执行能力的经营为主的营销模式转变。竞争的方式和营销的模式都出现了新的变化。我们的医药行业经历了太多太多的困难和苦涩,有机遇也有挑战,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同时医药市场逐步规范化、法制化和规模化的趋势也日趋明朗。医药营销管理的专业化、系统化和学术化的步伐也日益加快……

“痛”也医药营销

回顾2003年真是多事之秋的一年,总结归纳起来,2003年中主要对医药营销市场的影响因素有以下两个方面:

医药行业自身状况对医药营销的影响:

⒈制药企业——市场竞争依然严峻。

这些年通过国家药监局针对制药生产企业GMP认证和国药准字文号换发等举措,并没有改变目前医药市场僧多粥少的局面,据国家药监局资料显示通过GMP认证使原有六千多家制药企业降低到三千多家,但又有新批建立的两千多家制药企业。而这些新的制药企业有许多是刚刚涉足医药行业的,原因是他们从其他行业看医药行业觉得利润丰厚,他们都是在其他行业累积了巨大的资金实力,尤其是近些年从原始资本累积雄厚的房地产等获利丰厚的行业进军医药行业的太多太多。山东有一家是做太阳能原材料的企业,行业内产品几乎处在垄断地位,几年来累积资金相当雄厚。其在山东投资了一家新药厂,仅药厂投资就在1亿元以上,由于营销上的欠缺,一直举步为艰,由于资金实力的强大,前期的损失未伤及其元气,目前通过高薪聘请医药咨询团队,情况再逐步缓解。由于他们的经济实力与原有的制药企业不在一个水平的竞争平台上,给现有的已经投入了巨大资金进行GMP改造的企业来说,就是医药行业市场竞争环境的恶化。再从企业的产品结构来看,虽然新审批建立的药厂需要新药的支撑,但是也许从市场获得利润的产品与市场上同类品种多、市场潜力大的品种入手。因此,目前的医药行业营销环境的相同产品重复率相当高,尤其表现在普药类产品。产品同质化严重,而我们的消费者也趋于同质化,这样必然导致市场的恶性竞争。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产品过剩时期,产品竞争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品牌就是在产品严重过剩时期人们最后选择的理由之一。另一个角度看,资金实力的拥有对于对付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⒉医药流通企业——物流概念引发巨额投资风险

我们目前的医药流通企业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是从这样的基础走过来的: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经营效益低、流通秩序乱、管理手段落后、资金不足、政府政策调控不到位等等。通过几年来国家GSP认证工作的开展,各地区医药流通市场相对规范化、正规化。新的医药流通格局正在形成,一批大型医药流通企业正在形成并在不断壮大,而2003年医药流通市场却出现了另一种潮流,就是各地医药流通企业纷纷青睐于大型医药物流公司,这是继连锁药店后医药领域中出现的又一股烧钱热潮,在全国各地,北京医药、广州医药、上海医药、重庆医药、太极集团、武汉同济堂等各路诸候,都在或已经开始筹措资金上马区域性物流中心,其投资一般都在1亿元以上。重庆医药股份在四川建立的四川和平医药公司仅从德国引进的物流管理软件系统就花费2500万元。而一些中型医药流通企业也在为建立大规模的物流配送中心积极准备。大采购,大配送,大仓储,大调拨、大投入是否真正能够在当前这个微利时代换来合理的回报?现在的医药行业已经不是以前的医药市场,利润高,赚钱容易。目前整体医药流通行业的利润下降,配套成本却在增加。人均效率降低,人员出现冗员与人才短缺并存的现象。在与全国年销售量排名前几位的一大型医药股份公司的董事长交流中了解到,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为了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站稳脚步,拼上老本也得上,不进则退吗。他们对医药流通领域内的激烈竞争还不是最担心的,他们认为凭自己的实力和管理能力在该领域中站稳脚跟还是有信心的,其实让他们心里最担心的是从其他行业带着雄厚资金进入医药行业的门外汉,拿着钱烧得你个半死就退出,刚打完胜仗的你还没有缓过气,接着又来一位门外汉进入,再烧你个半死。如此反复,自己再有实力也难逃一劫。这也是目前巨额资金投入到大型医药物流公司潜在的最大的危险。如何分清当前市场状况,多一些务实少一些泡沫。在此营销环境变化最为激烈之际,看清局势,保存自己的经济实力,瞅准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才能最终取得胜利,降低市场投资风险。同时加强医药流通企业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强强联合,共同维护该地区的稳定。这才是医药流通企业在目前状况下的合理选择。例如,日前重庆太极集团医药商业这一块正在与广州医药有限公司进行区域间的合作,为区域间强强联合树立了一个典范。

⒊医药零售药店——平价药房降价风暴愈演愈烈。

2003年的平价风波在全国是愈演愈烈,药品平价旋风正在继续席卷广州、上海、重庆等诸多省会城市,大家匆忙开始价格战,谁能直接从厂家拿到更便宜更低价格的药品,谁就能打出药品的更低价格吸引消费者,一味比价格谁更低,却忽略了品牌意识和服务意识。日前报道说,浙江地区平价药房打出一元钱的感冒药和一元钱的抗生素却遭遇难堪。又有传来刚开几个月的平价大药房匆匆关门的消息。如南京的开心大药房的草草收场,南京宝丰大药房的濒临关门等等。笔者认为零售药店的竞争,将由目前单纯的价格竞争,进一步发展为质量、服务、品牌等更高层次的竞争。譬如,非常大药房即将推出24小时送药上门服务,起步价从0.5元开始送起,长年定期为慢性病患者开设健康讲座,为长期购药者定期回访、设立健康档案等。

另一个角度来看,平价药房的兴起正是体现了这样一个现象,消费者所受渠道为中心的营销正逐步在减弱,越来越多的平价药房为获得更加便宜的产品进货价格,必须考虑直接从生产厂家进货。随着厂家产品在这些平价药房为代表的群体中销售量的提升,市场环境会促使生产企业逐步重视和考虑与他们合作的更大范围的合作和交流。产品进入终端渠道链的缩短是药品价格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市场格局的形成是需要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来培育,中国未来的渠道模式,由以渠道为中心的营销会逐步向以产品和产品品牌为中心的营销转化。

重大自然灾害对医药营销的影响作用:

上半年流行性传染病“非典”席卷全国,除与“非典”相关的药品销售有所增长外,其他绝大多数药品生产企业的药品销售额,因那段时间医院和药店客流量的明显减少而销售量下降。对部分类别药品销售的影响因行政原因,还持续了一段时间,尤其是解热镇痛类药品。例如在部分地区如浙江、福建等省份感冒类药品纷纷下柜,当时患者在购买时还必须需凭医生处方。“非典”和“非典后”的社会现象改变了人民群众日常卫生习惯,例如,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预防流感意识增强;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数量增加;一定程度上纠正人们用药的盲目性,加强人们用药科普教育等等,对药品尤其是消费者可以更多自主选择的OTC类药品的销售影响较大。

同时,由于“非典”出现打破了许多制药企业全年的营销计划和品种结构的推广工作。在“非典”初期出现与“非典”相关产品的供不应求和“非典”后产品的严重过剩。在全年营销费用投放上,许多企业将上半年的销售政策和推广费用集中用在“非典”后的下半年使用,使下半年的医药市场竞争异常火爆激烈,尤其表现在感冒药的销售上。

“痒”也医药营销

2003年医药市场的激烈竞争的加剧,使企业领导层和员工倍感郁闷和困惑,下面列举三个比较突出的困惑在此分析。

困惑一:制药企业营销队伍和营销系统理解力和执行力

目前制药企业的营销已经是企业整体营销系统的运转和协同的结果,这就需要企业内部与销售部门相关的各个部门之间沟通和理解的协调,营销部门与公司领导层思路的一致。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营销管理人员和其营销队伍的主管能动性和实时创新性,同时增强各级营销人员对公司策略的理解和执行力度。当今的营销时代,已经不是过去机会造就企业的年代。以前领导一帮人,冲上去,干什么能成什么,市场环境也相对简单,外界影响也少。营销队伍的士气也因胜利而持续高涨。而现在的营销环境更加复杂,外界影响因素瞬息万变,营销策略和方案很难十全十美。很容易因执行过程中的毫厘之差导致失之千里。解决的方法核心有三条:

⒈加强营销过程的管理而不是结果的管理,即实现营销管理的精细化和标准化管理的目标,注重不同特点的营销区域进行区别对待。同时加强营销活动的监督、反馈和及时纠正、处理的对应机制。

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之间和内部与外部的沟通渠道。

⒊提高营销系统各职能部门的专业素质。

困惑二:各种医药营销模式的并存给医药市场销售带来不同影响

当前的医药销售已经发展到几种营销模式并存的时代。各种营销模式相互影响、作用,使营销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困难。例如,大包形式的产品对销售各级渠道促销力度的灵活度,对公司自身营销队伍相对固定促销力度的负面冲击。各种营销模式在员工工作激情,营销管理成本,销售队伍的维系,公司稳固发展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利弊。如何选择?视公司的实际情况而定,各有利弊。医药营销模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产品是否能顺利启动和成长的关键。根据公司自身的人力、物力、财力的现状,对产品发展的期望程度,公司发展的速度要求,综合各项因素选择切实可行的销售模式。例如,如果企业资金比较雄厚,又有一批管理素质过硬的干部,上层组织框架比较健全和开放,可以选择厂家直接建立营销队伍,在公司统一领导和指挥下自主经营,控制营销中一切环节,递进式的发展,最终企业获得利润最大化。如果企业资金薄弱,管理水平相对差,营销企划水平低,可选择招商、代理制的销售方式,充分利用社会上的资金和销售网络,推广启动市场速度快,企业风险小,初期绝对利润高,资金周转快。

困惑三:如何让我们的产品在众多同类产品中更能吸引消费者

社会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变革使消费者越来越理性,这主要表现在消费者在购买以药店终端为销售窗口的药品时,主要是OTC药品等。目前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商业讯息不断丰富,整个社会处在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接受来自社会环境中的信息量太大,营销环境的变化已经让我们的消费者无法在较短时间内准确的获得产品讯息,产生冲动购买,产品打动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难度越来越大。其次,我们的消费者接受信息的能力也在成长,那种一上广告,人们就蜂拥而至购买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消费者在众多信息(产品的各种宣传形式中)中在辨别、在思考、在犹豫、在斟酌。从而导致从产品宣传、说服、教育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的过程加长,难度增加。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信息时代的消费者的消费特点也给我们营销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消费者处在对产品信息辨别能力差的时候,对事物判断能力不准的时候,在消费者心目中取得具有一定信任度的人员的劝导和引导消费就显得非常重要,这就是药店营业员的工作的重要性。

同时,产品品牌对消费者购买的影响力的重要性日趋明显,以产品和品牌为中心的营销越来越受到重视。

医药营销“痛痒”之道

现实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还有很多很多,如何消除医药营销之“痛痒”,方法和办法也很多。万事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只要看清事情之缘由,认真分析和总结,消除此“痛痒”之病症是可以做到的。就2003年医药行业之风风雨雨,无数变革我们究竟该怎样面对?如何对策?答案是该止痛就止痛,该止痒就止痒。总体原则是,以静止动,保存和积累实力,瞅准时机,抓住机会,铸成成就。

所谓“以静止动,保存和积累实力,瞅准时机,抓住机会,铸成成就。”就是指现在无论从国家经济建设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和国家医药政策引导,未来几年的营销环境的急剧变革是在所难免,如何在此变革、革新之际,抓住机会造就企业?不要在看不清,弄不明白的时候,冒然出击。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因此,企业自身实力的保存是非常关键的,其中经济实力的保存和积累是迎接机会的先决条件。其次,是企业中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在此市场多变的时代,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健全管理机制,苦练企业自身内功,是迎接成功的关键。

真所谓:以“一变应万变”乃医药营销之“痛、痒”之道。

作者:杨 泽

第三篇:中国医药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分析

摘要:以2002—2007年间中国医药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为研究对象,根据协同效应,采用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数理统计方法来衡量并购前后的业绩变动,并以中国医药上市公司为主体的并购绩效变化特征与全上市公司与全医药上市公司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医药上市公司并购后协同效应明显,较全医药上市公司绩效有所提高,从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并购给中国医药上市公司带来的外延式“发展”。

关键词:中国医药上市公司;并购;绩效

一、中国医药上市公司并购绩效

(一)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数据全部来自2002—2007年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中国上市公司兼并收购、资产重组数据库》;公司财务数据来自《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指标数据库》和《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年报数据库》。

(二)样本选择

选取样本是2003—2006年四年中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发生并购事件的中国医药上市公司,选取并购前两年,并购前一年,并购当年,以及并购重组后的两年至少四年的年报数据。

(三)并购绩效方法的选择

本文选择了12项财务指标作为中国医药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分析内容。

(四)实证研究分析

1.中国上市公司绩效变化情况。(1)盈利和发展能力变化不稳定,长期呈增长趋势,如净资产收益率从2002年5.8%到2007年19.3%;(2)资产负债率水平偏高,高于50%的理论水平;总资产周转率总体趋势上升,2006年最好;(3)除了主营业务财务费用比呈下降趋势外。

2.中国医药上市公司绩效变化情况。(1)盈利能力水平上升趋势,但较全部上市公司低,净资产收益率连续四年负值;(2)资产负债率水平较全部上市公司低,但比理论水平50%高;(3)资本运营良好,发展能力虽呈增长趋势,但总体水平不高;(4)主营业务期间费用比较全部上市公司低很多,除主营业务管理费用比稳步增长外,另外两个指标变化极不稳定;(5)单位利润所得税和每股经营净现金流量指标变化不明显。

3.各年份中国医药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变化情况。(1)盈利能力:并购当年,公司经营业绩随并购样本不同而不同,无明显规律,从长期看,总体盈利水平上升;(2)营运能力:并购后大幅度提升,并购后保持继续增长的趋势;(3)偿债能力:从资产负债率来看,基本维持在50%的较好水平,特别是在并购后来的年份中,保持一个低于50%的水平;(4)发展能力:三个发展能力的指标表现很不稳定,2003、2004、2005年样本公司主营业务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并购当年都下降,总资产增长率都上升。(5)协同能力:三项主营业务收入期间费用比中,并购后每元管理费用带来的主营业务收入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而每元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带来的主营业务收入却是下降。(6)从单位利润所得税看,除2006年并购样本公司上升外,其他年份的并购样本公司并购当年的单位利润所得税都呈下降趋势,而且这一趋势得到了延续。

4.2002—2007年上市公司、医药上市公司、医药并购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均值比较分析。(1)指标纵向比较,中国医药并购上市公司处于中上水平,指标情况比全国上市公司稍差,比全国医药上市公司好。如表,前三项指标中国医药并购上市公司处于低水平,而中间四项指标处于高水平,最后五项指标处于中间水平。(2)横向指标来看,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增长率、单位利润所得税三个指标处于三类上市公司最低水平;而每股收益、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增长率四个指标处于三类上市公司的最高水平;净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管理费用比、主营业务销售费用比、主营业务财务费用比、每股经营净现金流量五个指标处于三类上市公司的中间水平。

资料来源:根据国泰安数据库,并通过作者统计分析整理而得。

二、研究结果与建议

1.研究结果。(1)并购是实现中国医药上市公司规模化多元化,提高股东收益的一条重要途径。(2)并购提高了中国医药上市公司资产的运营能力。(3)并购后中国医药上市公司增值不大,带来的长期效益需经整合后才能凸显。(4)通过财务性并购实现中国医药上市公司避税效应。

2.研究建议。(1)加强中国医药上市公司并购后的整合,提高医药并购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与发展能力。(2)通过并购,扩大避税效益。(3)利用并购带来营运和资本结构优势,在并购整合后期发挥积极作用,为中国医药上市公司后并购阶段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J.弗雷德·威斯通,等.接管、重组与公司控制[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财政部企业司.企业财务通则解读[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3]陈信元,原红旗.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财务会计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1998,(10).

[责任编辑吴迪]

作者:何晓莹 牛 霞

上一篇:安全主题论文范文下一篇:毕业营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