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剪纸论文范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中国剪纸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内容摘要]中国民间剪纸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集审美与实用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它不仅能够集中反映中华儿女最本源的精神寄托、审美品质和生活情趣,而且能够体现劳动人民的才智。由于其独特的装饰性,中国民间剪纸在生活中受到人们的喜爱。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中国民间剪纸的载体发生了转交,它出现在不同领域,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第一篇:中国剪纸论文范文

情系中国民间剪纸艺术

傍晚,阵阵讲话声、鼓掌声和笑声从慕尼黑宁芬堡皇家公园植物园传出,60多位德国友人围在一处四周绿树成荫的庭院里,倾听着一位满头银发的德国老人讲述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以及她在中国收集民问剪纸的经历。几盏中国式的大红灯笼在夕阳的照射下鲜红似火,艳丽夺目,为欢快的场面增添了几份喜庆的色彩。

这位讲话的老人名叫英丽·杨森(Ingrid Jansen)。从超过4000件收藏中精选出的展品主要来自中国的陕北延川地区和山西北部的农家妇女。杨森老人从1992年开始第一次举办个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收藏展,至今已经举办了整整30次展览,单是在慕尼黑宁芬堡皇家公园的植物园内就举办了11次。

1992年11月的第一次展览是在杨森的家里举办的,当时担心人们对中国的剪纸艺术兴趣不大,也没做太多的宣传,没想到参观览展的人络绎不绝。第二年,她在宁芬堡皇家公园举办了正式展览。自此,她开始了在德国宣传、展览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人生历程。

我在展览上见到老人时,她白色衬衣外穿着一件有着中国陕北服装特色的红色马甲,上面还刺绣着几幅剪纸艺术的图案。她告诉我,这件上衣是陕北的朋友专门为她制作的,图案是她们亲手为她绣上去的。多年来,她将其视如珍宝,每逢节日和剪纸艺术收藏品展览期间才会穿。

其实对杨森老人收藏和展览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事迹,在我还没来慕尼黑孔子学院任职之前就有所了解。我第一次见到她是2013年9月11日,那是我到慕尼黑孔院工作后的第41天,当时我们孔院办了一个国画展览。我注意到在参加本次画展开幕仪式的120多位嘉宾中,有一位慈祥的老太太几乎在每幅画像前都要驻足停留,仔细端详,还常常自言自语地说着什么。出于好奇,我主动与她搭上了话。没想到对方满面笑容地用汉语说道:“你好,我是英丽·杨森。”接着又递给我她的名片,头衔分别用汉德两种文字写着:德国剪纸协会会员、瑞士剪纸协会会员、剪纸收藏家。

两天后在我们孔院举办的第81期文化沙龙上,我又见到了她。老人很健谈,随着见面次数增加,我对她的了解更多了。原来早在1986到1988年期间,她因陪同丈夫到中国工作,在北京生活了三年。期间多次参观过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民间剪纸艺术展,那些来自普通农民,特别是女农民之手的精湛艺术佳作,引起了她极大的兴趣,从此她就与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了她收藏和研究剪纸艺术的生涯。

为了收集民间剪纸,她10多次辗转于德国与中国之间,走遍了陕北、山西、山东与河北等省,甚至还到内蒙古的和林格尔县参加国际剪纸艺术节。在20多年的剪纸艺术品收藏过程中,老人结识了40多位优秀的中国剪纸艺术家,例如陕北延川的高风莲、女儿刘洁琼和外甥女范荣荣(音译),山西的王计汝、王兰畔、苏兰花、库淑珍等。提到这些农民艺术家的名字时,她几乎是一口气讲出来的。1996年春节期间,杨森夫妇二人应我国著名农民剪纸艺术家高风莲的邀请到陕北延川,住在她的窑洞里,相互交流技艺,畅谈友谊,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

2008年,杨森老人邀请高风莲、刘洁琼母女二人来到慕尼黑访问,在文化沙龙进行现场展示,让德国观众能够亲眼领略精湛的剪纸技艺。

杨森老人不仅收集、展览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品,而且还精心研究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并在德国剪纸协会主办的刊物Schwarz auf Weiss发表了多篇文章。在陈竟主编的《六十年中国剪纸研究》论文集上她发表了题为《中德剪纸之比较及中国民间剪纸在德国》的论文。

作者:李卡宁

第二篇:中国民间剪纸载体转化研究

[内容摘要]中国民间剪纸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集审美与实用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它不仅能够集中反映中华儿女最本源的精神寄托、审美品质和生活情趣,而且能够体现劳动人民的才智。由于其独特的装饰性,中国民间剪纸在生活中受到人们的喜爱。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中国民间剪纸的载体发生了转交,它出现在不同领域,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对中国民间剪纸的载体进行梳理和分析,不仅有利于中国民间剪纸自身的发展,而且对中国民间剪纸在中国文化转型中的变化和发展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剪纸装饰性载体转化

一、中国民间剪纸传统载体述要

中国民间剪纸是集审美和实用为一体的传统艺术形式。其典型特征即为装饰性。艺术在人类文明史中历来扮演着装点生活和净化人们心灵的角色,民间剪纸作为民俗艺术的重要载体在这方面显得尤为突出。

中国艺术史中,采用正负形标记的艺术手法在原始彩陶、商代的青铜器、镂花夔凤金箔片、汉画像石艺术中已经被广泛使用,这与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手法十分相近,这些充分体现正负形镂空艺术在生活中的诸多层面的作为装饰被广泛应用。真正的剪纸产生后,剪纸作为装饰品常被应用于日常生活、节日、红白喜事等鲜活的民俗事务形象中。

1959年,新疆吐鲁番地区阿斯塔那墓出土了公元6世纪南北朝时期的五幅团花剪纸,它们分别是对鹿、对马、对猴、八角纹、忍冬纹团花,这些形象在古代丝绸之路、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仍然流行,象征万物繁衍、生生不息生命哲学内涵。新疆吐鲁番地区阿斯塔那墓区还出土了一幅唐代剪纸,呈7个人形排列成行;墓葬里同时还出土了一定数量的纸钱,除了装饰功能之外,与唐代的剪纸招魂的巫术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唐代开始,剪纸在民间流传非常广泛。宋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呈现出一派繁荣的市井景象。平民阶层不断壮大,民间剪纸易得、美观的特性能够迅速满足人们对美的精神需求。据记载,民间剪纸花样作为刺绣的蓝本被装订成册在集市上出售,它和刺绣结伴而行,美化着人们的服饰。另有吉州窑瓷器上的剪纸纹样为剪纸的载体提供了新的物证。元代出现了一些构思完整的剪纸作品,为平静的生活增加情趣。节日中尤为盛行灯笼花,剪纸作为装饰物屡见不鲜。在明代,曾出土以剪纸作为装饰的扇面。清代,故宫坤宁宫是皇帝举行婚礼作洞房的圣地,至今还贴有光绪皇帝成婚时的剪纸。清末民国以来,剪纸的花样、熏样等实物传世数量很多,结合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出,随着时代的变迁,民间剪纸伴随着载体的不同也在出现新的变化。

二、中国民间剪纸载体变化进程

20世纪30年代,山东烟台毓璜顶剪纸在内容上发生了变化。从内容看,毓璜顶剪纸以宣扬基督教为主,同时对胶东地区的风土人情进行描绘。其中介绍基督教信仰的作品绝大多数是围绕圣诞主题,制成圣诞卡、新年贺卡。另有一部分作品制作成人席名卡、月份牌、签到簿、纪念册等。虽然毓璜顶剪纸在形式上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但作为民间剪纸的载体有了新的尝试。随着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民间剪纸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精神的需要逐渐辐射到生活中更加广泛的领域。

(一)书籍插图

如果说山东烟台毓璜顶剪纸在内容上做了新的尝试,那么解放区的民间剪纸将这一点做了更进一步的推进。革命艺术家积极思考如何将剪纸艺术应用到新的领域中。古元、陈叔亮、夏风等左派艺术家在解放区及共和国成立之初将民间剪纸应用于书籍装帧设计中,而且他们还认识到,剪纸可以应用到地毯设计、花布设计、陶瓷装饰、新年贺卡等日常用品的装饰中。

民间剪纸作为书籍插图在共和国成立以后开始广泛流行。1956年,林曦明为《四川儿歌》作剪纸插图,1957年他还为诗集《浪花》作剪纸插图。其中《浪花》的剪纸插图受到著名画家司徒乔的鼓励和好评。之后他还为很多书籍配过插图,如《打虎的故事》《聪明的兔子》《香市》《革命红旗满山岗》等,在美术界和读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59年到1960年期间,著名版画家邹雅为李季的诗集《杨高传》三部曲配剪纸插图,这些带有西北民间风格的插图成为他一生中重要的作品。岳文义为《长胡子爷爷变媳妇》《柳树枝挂月亮》等书配剪纸插图,同样受到读者的喜爱。

“大跃进”时期,人民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奋发图强精神和巨大干劲儿,必然通过他们口头或文字的创作表现出来。 “诗言志,歌咏言”,尤其在1958年10月以后的一段日子里,各地区从大人到孩子都在写诗,大搞赛诗会,目标为“每县都要出一个郭沫若”。于是,各地出版了很多诗集。剪纸为诗集配插图,如:玉筠、陈莳香、慈旭等为《1959上海民歌选》中配剪纸插图,申沛农、张鹤鸣、滕凤谦等为《北京民歌选》配剪纸插图。

另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歌与画》第四辑《喜报写不完》和第五辑《颂革新》中采用一首诗对应一张剪纸的形式,打破了剪纸作为插图的从属地位。《歌与画》在选取剪纸作品时,考虑到读者普遍的审美取向,剪纸作品多为易于读者接受的较为写实的风格。如:浙江乐清地区的黄勤娥、山东地区的孙汝梅、贺艺民等人的作品。

令民间艺人扬眉吐气的当属扬州剪纸艺人张永寿为郭沫若的《百花齐放》诗集所配的剪纸插图。当时,郭沫若为配合毛泽东在1956年4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中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创作了101首咏花诗,出版诗集《百花齐放》,这些诗中很多都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担负着沉重的使命。

张永寿的《“百花齐放”剪纸》虽然是扬州传统的绣花样子,但由于与郭沫若的百花诗结合,剪纸已经脱离了原有的功能,成为宣传文艺政策的剪纸。由于这本诗集的剪纸插图受到文化精英的关注,使民间剪纸提升到主流文化的地位。郭沫若为张永寿剪纸题诗:

扬州艺人张永寿,剪出百花齐放来。请看剪下出春秋,顿使东风遍九垓。

“文革”期间,由于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剪纸作为插图出版的书籍相对较少,以反映儿童题材的书籍为主。如申沛农等为儿童书籍配插图。

(二)剪纸连环画

1949年12月,上海杂志公司刊行李元等人作的《剪纸艺术》,编者阐述了剪纸作者对于剪纸艺术探索的观点。李元将始自延安并流行于全国解放区的秧歌剧《兄妹开荒》创作成剪纸连环画,共19幅。这是首次出现篇幅较大的剪纸连环画。民间剪纸作为连环画是一种新形式的转换,同时民间剪纸也出现了新的载体,正如编者所言“自然我们有了新的——用新观点,表现新内容的新剪纸,一定会得到群众的喜爱……无疑问的这些剪纸还是很幼稚的……不过这些剪纸仍是个初步的尝试……”

在进行了新的尝试之后,剪纸连环画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行,如:1956年由张侯光创作、改编自民间故事的《英雄小射手》和由韩伟、张侯光、屠宝权创作的《两棵丁香花》。这些连环画既有传统民间故事弘扬正气和英雄主义题材,又有通过表现美好真挚的伟大爱情进而歌颂人民军队的题材。另外,张侯光创作的《枣》主要宣传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慰问志愿军的故事。这批作品由于内容健康向上,艺术形式为读者喜闻乐见,所以在当时大有流行之势。

但是,之后一波又一波的政治运动,使得“大跃进”及“文革”时期剪纸艺术家在剪纸连环画的创作上少有建树,多以结合当时的政治号召,以宣传和教育作用为主要目的。如张登山、杨起文创作的《小兽医》,主要表现知识青年张军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锻炼成为一名远近闻名的小兽医的故事。

国家改革开放后,传统艺术回归人们的视野,剪纸连环画重新焕发青春。高校教师、现代艺术家、剪纸艺人纷纷投入到剪纸连环画的创作中。他们对剪纸连环画进行不断探索,运用传统民间套色、染色剪纸的手法表现经典名著、民间传说、成语故事和童话故事。这些剪纸连环画有些构图严谨、造型活泼,有些场面宏大、形象写实,令人赏心悦目、耳目一新。剪纸连环画历经了从20世纪80年代进入低谷到逐步复苏的阶段。

(三)剪纸片

剪纸片的出现,将民间剪纸推向银幕,开创了剪纸动态表现的新领域。1958年9月,剪纸片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研制成功,历史上第一部电影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以调侃的风格与观众见面了。《人民日报》《美术》杂志均对剪纸片给予了关注。张仃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说:“不仅为我国年轻的电影事业增加了一个新品种,甚至为世界电影事业增添了新的一页……更重要的是,使美术电影的民族风格更加鲜明。”《美术》1960年第3期用彩页印刷《猪八戒吃西瓜》和《渔童》的剧照,在一篇名为《颂美术影片大跃进》的文章中高度评价了剪纸片《渔童》: “取材于劳动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掠夺的义和团时期的故事,思想内容很好;在造型设计和表演上,发挥了美术电影艺术技巧的特长,民族特色浓厚,其中渔童的造型和动作尤其博得好评。”

剪纸片的艺术魅力是通过剪纸的造型语言和电影技术的巧妙结合产生的。剪纸片研制之初.万古蟾等人专程去西北等地考察民间剪纸,吸收了民间剪纸和皮影艺术在造型方面的精髓,并加以发展,使它既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又能被现代人接受。后来,剪纸片在国际电影节上频频获奖。1961年《人参娃娃》获民主德国莱比锡国际电影节荣誉奖;1964年《金色的海螺》获印尼第三届亚非电影节卢蒙巴奖;同年11月,《差不多》获德国第十届图尔国际短篇电影青年奖。这些成绩为后来剪纸片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剪纸片在以后的各个时期都有新作产生。在多媒体时代的今天,剪纸应用于影视传媒作品已经广为观众熟知。

(四)装饰壁画

由于民间剪纸的造型特点与装饰壁画相似,所以装饰性较强的大型剪纸作品被频繁地应用在装饰壁画上。如:烟台地区曲青棠的剪纸被改创成壁画装饰在多家宾馆酒楼内,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林载华、张拔、潘保琦、邓本圻等创作的大型剪纸《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成为广州花园酒店大堂壁画,佛山剪纸艺术家陈永才的作品《佛山秋色盛会》被装饰在佛山宾馆大堂。

(五)藏书票

藏书票发源于15世纪的德国,后传人日本,20世纪30年代传人中国。1950年代开始剪纸藏书票在中国出现,代表人物有蔡雅新和黄泰柏。蔡雅新创作的剪纸藏书票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20世纪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末期,分别有两次全国性的剪纸藏书票展览,极大地带动了剪纸藏书票的发展。剪纸藏书票表现题材广泛,是藏书票爱好者钟爱的艺术形式。

三、中国民间剪纸载体转化的总结

中国民间剪纸随着时代更迭发生了诸多的改变。物质材料的改变使得民间剪纸的载体发生了变化,随之而来的表现形式也与之前有很大的差异,由自发的情绪表达和情感宣泄来装点生活为主的功能,过渡到生活的多个层面。

民间剪纸载体早在解放前就发生了转变,关于这个问题,1951年9月王镜明在《最近我在剪纸中的点滴心得与体会》一文中也曾写道: “在农村剪纸中没有见到方框的,如果把这种方框形式用到刊物上当报头、扉页、插图是很适宜的。”由此可见,民间剪纸载体的转变随着时代的变革而转换。共和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接管民国时期陈旧的印刷设备,当时的印刷技术以凸版印刷为主,对于彩色图片和过渡色较多的图片印刷起来有一定难度,经常发生套版不准、色彩混淆的情况。剪纸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书籍报刊插图的主力军。首先,由于剪纸以正负形对比为主、边缘轮廓线清晰,能够满足相对落后的印刷技术。其次,剪纸作为插图要求印刷色彩相对单一,大大降低了印刷成本。第三,新的生活内容日新月异,剪纸创作快捷方便能够满足出版物宣传及时更新的需要。

“文革”结束后,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和发展,印刷技术迅速提高,印刷品已经从原来的凸版印刷变为激光照排彩色印刷,这大大地提高了印刷品的精度。剪纸作为印刷品中插图装饰曾经的“重臣”在这个阶段开始悄无声息了。仅以1978年的《美术》为例,全年的插图全部由原来的以剪纸为主改为黑白画。报纸上的插图也慢慢丰富起来,逐渐有国画、油画出现。剪纸作为装饰、烘托、渲染气氛,只在节日里出现。当然,这其中也不乏审美疲劳的因素。

山东剪纸协会原会长鲍家虎先生说:“解放后,报纸插图大量用剪纸,因为剪纸制版很方便,用一块版就行了,很轻松。我在艺术馆的时候订了一份剪报,是全国的报纸上剪纸作品的剪报,作品每天像雪片一样寄来,可见那时候剪纸在媒体上应用是非常多的。那时候作者也很多,虽然稿费低,也就2块、3块的,但是有一点稿费也是能刺激一下的。现在的报纸都是彩色的了,中国画就多了。剪纸就很少有了,剪纸什么时候有?就是春节的时候有。平常就不用剪纸了……”

中国民间剪纸在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更新着自身的面貌,由最本原的为衣食住行作装饰辐射到当下发生改变的现实生活中。物质生活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催生着中国民间剪纸载体的变化,在不同的时代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还能真实再现生活。以民间艺人为主体的创作群体过渡到以主流艺术家和美术工作者为主体的创作主体,无疑使作品的视角与时代所倡导的主题精神息息相关。创作者积极探索践行着如何将民间剪纸的装饰功能应用得更加广泛。

无论中国民间剪纸如何变化,对于它的载体进行梳理和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它引导我们重新思考民间剪纸在时代的变革中展现出来的不同面貌和载体变化的原因所在。由于文化及物化载体的不同,使其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中国民间剪纸不仅仅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也成为宣传积极进取、健康向上时代风貌的重要工具。无论民间剪纸作为书籍、报刊插图,还是剪纸连环画;无论是剪纸片造型素材,还是藏书票艺术形式;无论是纸上印刷,还是墙上壁画。或大或小、或动或静,它的装饰性功能在时代转型中并没有被淹没,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它既承载着传统民间剪纸的装饰性特征,又在中国社会发生变革、文化转型的特殊时期内找到了自身的载体,不仅对于研究民间剪纸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研究艺术的载体转换提供一个完整的案例。

作者:韩慧荣

第三篇:中国传统剪纸对陶瓷艺术的影响

【摘要】 剪纸和陶瓷都是传统民间美术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剪纸艺术对陶瓷的图形、制作方法、艺术风格有着十分密切的影响,体现了艺术门类之间的交融相通、互生互长。剪纸和陶瓷都是朴实的乡土情感的真挚体现,剪纸为陶瓷艺术提供的灵感和寄养,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内涵的深刻体现。

【关键词】 剪纸;陶瓷;影响

一、剪纸艺术

剪纸是中国民间美术中最常见、最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中国传统的文化遗产。“剪纸艺术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对于美学的造型意识、审美理想和哲学观念的认识。”(1)剪纸艺术材料廉价,制作简易,题材广泛,功用多样,流行也十分普遍。最原始、最简单的一把剪刀、一张手工麻纸,就能创造出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美术作品。剪纸的装饰性、趣味性体现出独特的个性和生命力,她装点环境,美化生活,用亲切、朴素、通俗、美观的艺术表现形式抒发着剪纸艺术家的情感。

剪纸艺术的发展自诞生以来,就没有中断过。她大多出于乡村妇女和民间艺人之手,全凭感情与直觉为基础。剪纸流传面广、数量大、样式多,她在各种民俗活动中无时不在,充实着我们的生活,以其特有的方式传达着人们对生活的信念,对生命的追求。剪纸发展到今天已经被运用到连环画、报刊插图、邮票设计、印染、标志等方面,影响着很多艺术形式。

二、陶瓷艺术

陶瓷艺术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朴实纯真的陶瓷艺术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使人们对于这种民间文化艺术有着强烈而执着的眷恋之情。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一种“土与火”的艺术也不断地丰富和成熟,其造型独特,有着丰富的装饰内涵和表现手法。陶瓷器型挺拔,重视外形线条美,讲究和谐、平衡、对称、韵律、比例节奏等美的法则,讲究气势神韵。陶瓷作品呈现出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的画面,有的精致工整,有的小巧,有的稳重,有的雄伟,丰富了人类的生活,美化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而陶瓷装饰更起着美化陶瓷艺术形象,使之更具艺术感染力的作用。陶瓷装饰艺术的创作需要推陈出新,融入新内容,要以民族文化为基础,借鉴各亲缘艺术门类的题材和创作方法。剪纸艺术就是适合陶瓷艺术“嫁接”和“借鉴”的同根艺术,陶瓷艺术吸收其装饰图案与装饰方法,成为陶瓷装饰艺术创新与发展的很好途径。

三、剪纸对陶瓷艺术的影响

剪纸与陶瓷艺术都属于民间美术的范畴,剪纸和陶瓷都一样与人们的民俗与生活密切联系。剪纸艺术最早可追溯到《史记》中周朝的“剪铜封弟”的故事。在古代,每逢立春,“镂金作胜”、“剪彩为人”、“剪彩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髻”的风俗从宫廷到民间都非常盛行。后来,民间剪纸被广泛用到染织、漆器和陶瓷装饰之中,或为从属,或为装饰图案的传摩依据。宋代是中国陶瓷艺术蓬勃发展的时代,产生了多种色釉结合刻划、镂空等剪纸艺术的装饰手法,丰富了瓷器的装饰效果。剪纸为陶瓷艺术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对剪纸艺术的应用和借鉴,为陶瓷艺术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艺术空间。民间剪纸和陶瓷同样都是数千年华夏文化的共同产物,也是我国传统哲学、美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结晶,剪纸对于陶瓷艺术的影响和借鉴也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亲缘体现。

1.装饰题材上的影响

民间美术多是出自民间艺人之手,民间艺人的创作来源于生活,作品往往反映劳动人民对生命的礼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陶瓷艺术也一样,传统的陶瓷装饰内容都是以讴歌生活为主。画面往往以充满喜庆吉祥、子嗣绵延、招财纳福等题材表达对美满幸福的未来生活的期盼,它们以寓意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和理想,这和民间剪纸中通过借物寓意、籍情寄意、谐音取意等方式如出一辙。民间剪纸中常用的民间风俗和传统、戏曲人物、神话故事等题材,同样是传统陶瓷艺术的永恒题材,这些都出自民族传统的审美观。(2)

剪纸在唐宋时期亦有运用于漆绘和雕花艺术,运用于瓷器装饰则在南宋以后,多数的陶瓷产品中都可以看到剪纸艺术的表现风格。如吉州窑的黑釉瓷装饰,吉州广泛流传的剪纸艺术大量用于吉州窑瓷器的装饰上,成为时代创举。吉州窑的剪纸纹样如蝴蝶、梅竹兰、鸳鸯等纹样都运用于瓶器上。特别是黑釉剔花梅瓶(图1),梅花的伸展布局讲究,造型生动,大小合理。一般的梅花图形都放在器皿的腹部较明显的部位,还有的把梅花装饰在碗的内部或茶盏上,构图饱满,图案装饰性强。吉州窑剪纸贴花碟纹碗,也是采用了吉州窑独创的将剪纸艺术与制瓷工艺巧妙结合,采用剪纸粘贴,然后施釉烧造,更加具有民间艺术特色。

另外,耀州窑和定窑的瓷器装饰都有剪纸艺术的痕迹。定窑的白瓷刻花,用竹片刻出宽线条和用刀刻出细线条,其流畅之势都具备剪纸的特征。河北蔚县是剪纸的故乡之一,也是剪纸与陶瓷相结合的民间文化蕴育之乡,那里财神庙和重泰寺上的砖雕也是剪纸在陶瓷装饰上的代表之作,作品分别以鹿、风、狮等吉祥图案为雕刻纹样,主体与陪衬结合方面也体现了剪纸艺术的特点,具有浓厚的乡土风貌。瓷都景德镇的青花玲珑瓷,是一种剪纸与皮影相结合的陶瓷制品,精美的图案,圆形灵动的瓷器,见证了陶瓷装饰历史的推进与发展。以上所提及的各地不同的陶瓷作品都是剪纸在陶瓷文化发展中对其深刻影响的有力证据。

2.制作方法上的影响

剪纸实际上也就是在纸上以镂空、剪刻为主要技法的艺术形式,并结合拼色、衬色、染色等多种技法,使剪纸的表现力有了无限的深度和广度。剪纸用剪刀剪出各种造型,用线条来表现各种事物的形象,以虚实相间的手法组织纹饰,通过虚实对比来表现画面。剪刀剪出的线条,流畅奔放,苍劲有力,一气呵成。虽然陶瓷艺术是用泥塑坯,经过高温煅烧而成。陶瓷上的装饰通过釉下色釉和釉下彩绘等工艺表现,工具也更繁杂,刀具、画笔的要求更高,面临的工艺技术要复杂很多,但陶瓷装饰上还是保存这剪纸“剪”的外形特征。陶瓷装饰图形的线条刚柔变化,如工笔青花和坯上刻花,其中长短粗细的运用都体现出“剪”和“刻”的效果。刻坯时刻刀在泥坯上力度而行,一刀一线的穿行过程都体现了剪纸线条的跌宕起伏和洗练流畅,使得陶瓷艺术在绘画和雕花镂刻上都显出丰富的艺术效果。

民间剪纸是二维艺术,没有严格的透视比例,不拘泥自然界的透视关系,不像陶瓷艺术形式那样更能表现空间层次,剪纸构图只有上下和左右。所以,剪纸艺术者把所有的主题形象按照一定的构图目的布置在一起,在制作上选用了罗列的方式来表现,层层垒高,里面人物、动物的动态、物体的角度、场景的方位等展示在我们面前的都是一种平面的效果。

如图2中的墙顶花,图中的云、水、人物、鸟按照上下关系组合起来,体现了平面中的空间关系。这样一幅丰富的剪纸作品,很容易让人想把它嫁接到陶瓷装饰上,或雕刻,或绘画,或用剪纸烧制的方法,结合陶瓷器皿的造型进行删减和组合,把它放置于器型的全身,或者放置于器型的中间部位等,这样可以施展剪纸艺术的优势,将剪纸艺术的二维长宽转化为陶瓷艺术中的三维空间,使剪纸艺术的造型美和特有的装饰效果以及剪纸艺术的魅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剪纸与陶瓷交融一体,相信用这样的剪纸图形制作出来的陶瓷艺术作品一定会散发出浓厚的乡土气息。

3.艺术风格上的影响

中国古老的农耕社会从根本上决定了民间剪纸的内容和形式,它们稚拙古朴、粗犷浑厚,简洁灵活、自然风趣,充分展现着自身特殊的艺术魅力。它们作为一种表现形式运用于陶瓷艺术中,起到了丰富陶瓷装饰的作用。线造型是装饰艺术的基本特征,也是民间剪纸造型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剪纸的画面就是由线条构成的。扬州著名的剪纸艺人张永寿根据他长期的实践经验把剪纸的线条归纳为五个字:“圆、尖、方、缺、线”,要求达到“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陶瓷艺术装饰中线条的连接和构造都秉承了剪纸所特有的艺术特点和风格。

单色釉的陶瓷,容易显得单调和乏味,尽管通过造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但没有装饰纹饰更突出和醒目。陶瓷造型和画面装饰的珠联璧合,是一件陶瓷艺术品成功的砝码。而剪纸图案的灵活多变,给人活泼灵动感,给陶瓷装饰提供了非常好的装饰效果。把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运用到现代陶瓷装饰上,可以使陶瓷体现出安稳、庄重以及瓷质美的同时又不显得呆板、单调。

抛开陶瓷的造型因素看它的实用性,陶器是美的。这种美是陶器最为原始的实用主义美。剪纸艺术出现在生活需要的时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人们利用各种内容和形式表达文化寓意,对生活的本质精神进行“描绘”,折射出一种乡土气息。而陶瓷在体现其实用功能的同时也体现其效用美,并携带着审美的精神。不论从造型形式、色彩形式,还是装饰的观念意图上,它都携带着一种纯粹的审美观。因为陶瓷和剪纸都具有审美文化的内容,所以剪纸艺术应用在陶瓷装饰中共同构造一种新审美风格是完全可能的。(3)中国传统的剪纸所追求的“空灵美”、“天人合一”的意境美,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注重一种理想化的神似特征及交融。剪纸和陶瓷艺术中点线面都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如果我们能够积极调动和运用这些造型元素,按照均衡、节奏、韵律、对比等形式美法则,进行独具匠心的组合,构成形象的新秩序,就能在陶瓷艺术中创造出剪纸所表达的理想的艺术境界。

四、小结

剪纸在陶瓷艺术中的运用历史悠久,剪纸艺术是陶瓷装饰艺术形式中尤为重要的一种。陶瓷艺术在吸收了剪纸艺术精髓的同时,也把这种艺术形式依靠陶瓷特有的质感美而体现得淋漓尽致。事实上,无论是陶瓷艺术,还是剪纸艺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将剪纸这一民间艺术表现形式渗透到陶瓷艺术中,无疑会给吸收和继承我国优良民族艺术传统开拓一条新的途径。我们要在尊重传统民艺、善用剪纸这种传统民艺上积极创新和丰富陶瓷艺术的语言,为陶瓷艺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当然,陶瓷艺术设计对于剪纸图案的借鉴不能仅仅从形式上单纯的套用和图形再现,应该对其形象进行提炼和变化,从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具有吉祥意义图形所蕴涵的情感出发,归其本质特征,来诠释其深层艺术内涵。

作者:万媛媛

上一篇:金粉世家论文范文下一篇:写sci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