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中国经济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11月23日,由董辅经济科学发展基金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武汉大学经济研究所等五家单位发起并组织的“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评选活动正式揭晓,“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以88票高票获奖。

第一篇:中国经济论文范文

中国经济增长新阶段的经济转型与经济再平衡

摘要:当前中国面临较大通货膨胀压力,治理通货膨胀成为宏观经济的重要任务。“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将在新一轮周期的适度增长区间运行。宏观调控的侧重点是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稳定物价总水平。中国面临经济转型和实现经济再平衡的艰巨任务,市场导向型经济结构调整时代到来。要实现中国经济再平衡、从“赶超经济”向“大国经济”迈进需要国家竞争战略的转变。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周期;论坛;综述

文献标识码:A

由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香港经济导报社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以“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可持续繁荣暨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发布会”为主题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2011)于2011年6月11日-12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与学者围绕中国当前宏观经济主要问题、“十二五”期间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特征、未来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动力机制、中国从“赶超型经济”向“大国经济”转型中的战略调整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

一、当前中国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也面临较大通货膨胀压力。稳定物价成为宏观经济的重要任务

(一)从生产角度和需求走势看,中国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1.从生产走势看,当前中国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8年一季度至2009年一季经济增速呈逐季回落的走势,从11.3%回落至6.6%;2009年一季度至201O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呈逐季回升的走势,从6.6%回升至11.9%;2010年一季度至三季度,经济增速呈回落走势,从11.9%回落至9.6%;从2010年三季度起,经济增速呈稳定态势,连续三个季度增速基本持平。具体来看,2008年到现在,中国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1年4月份增速有所回落;受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速的影响,2010年建筑业增加值增速在回落中趋于稳定;受购置税优惠和汽车下乡等政策取消、部分城市汽车和住房限购等措施的影响,汽车和居住类商品销售增幅明显下滑;2011年第一季度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相比2010年四季度有所回落。

2.从需求走势看,当前中国经济表现出平稳较快增长的特征。以支出法核算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净出口需求表现出如下特征:2011年一季度,居民消费增速上升,政府消费增速也上升,导致最终消费增速上升;2011年一季度,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平稳较快增长,存货增加增速回升,从而资本形成总额平稳较快增长;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呈负增长,2010年贸易顺差下降6.4%,主要由于进出口价格变化差异,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转为增长20.8%。2011年一季度,贸易差额表现为-逆差,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实际增速为18.1%。汇总三大需求结果显示,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与从生产角度核算的经济增长结论相同。但是中国经济在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宏观经济的稳定。

(二)通货膨胀压力较大,但同时也存在抑制通货膨胀的有利因素

从2008年第二季度开始,CPI上涨率连续5个季度回落,从2008年一季度的8%回落到2009-年二季度的1.5%;从2009年三季度开始,CPI上涨率连续7个季度上升,从2009年二季度的1.5%,上升到2011年一季度的5%。2011年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3%。其中,城市上涨5.2%,农村上涨5.8%。

八大类商品价格同比全部上涨,通过比较分析,我国仍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其原因来自多方面。

1.输入性通货膨胀因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主要经济体为刺激经济采取宽松货币政策以及美元贬值等因素导致国际市场上粮食、原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由于中国资源性产品的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受其影响,国内包括石油、有色金属等主要生产资料价格几乎全部上涨。

2.国内成本推动因素。由于农业生产资料,包括农具、农药、化肥等价格迅速上涨,在成本推动下,国内农产品价格不断上移。人工、土地、环境保护等成本上涨对2011年工业品价格构成上行压力。

3.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过程和旺盛的投资需求。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中国采取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商业银行信贷迅速增加,社会融资规模剧增。2010年M2对GDP的增长率达180%。这导致中--国面临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压力。但是,中国也存在“十二五”前期抑制通货膨胀的有利因素:连续--7年主要农产品获得丰收构成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坚实的物质基础;主要工业品产能过剩有利于抑制价格持续大幅上行;汇率弹性的增强有利于减轻输入性通胀压力。

(三)稳定物价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通货膨胀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加重了低收入群体的负担,扰乱了市场环境,不利于投资者的长期决策,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因此,要重视通货膨胀问题,把应对通货膨胀、稳定物价水平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具体措施包括:

1.需求管理方面,要调整当前的负利率政策,把负利率变为正利率,实行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加强通货膨胀预期的微观管理,建立对低收入人群价格补贴机制,加快市场秩序的治理,防止各种游资利用居民对物价上涨的恐慌心理进行投机活动。

2.供给管理方面,要做好进口工作,加大进口,增加国内稀缺产品进口;建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适度进行人民币升值,抵消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对特殊行业国际游资存在的新方式进行有效的管理;保农业,保粮食,加大支农力度,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3.改善政府管理经济的模式。改变货币政策“政出多门”的状况;约束和防止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带来的信贷倒逼。

二、“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将在新一轮周期的适度增长区间运行,宏观调控的侧重点是使经济走稳

2007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态势表现出四个阶段的变化:由2007年的“高位偏快”,转为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时的“大幅下滑”,随后转向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恢复性大幅回升”,又进一步转向新一轮合理的“适度增长区间”。具体看,2011年和“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将在新一轮周期的适度增长区间(8%-10%)运行,由于2010年经济增长率达10.3%的较高水平,因此,经济增长继续加速上升的空间不大。中国经济运行已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时的大幅下滑和其后大幅回升的“V”字型非常状态向适度增长的区间转换。从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看,2011年重在稳定物价总水平,“稳物价”与“稳增长”是相辅

相成的。为实现这一任务,宏观调控的政策组合将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相搭配。

三、市场导向型经济结构调整时代到来,中国面临经济转型和实现经济再平衡的艰巨任务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以自有禀赋为基础,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循环,实现了制造业的高增长。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投资和出口,中国的高增长是以牺牲能源和环境为代价的。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会导致资源的匮乏和通货膨胀的攀升。“十二五”期间将是中国重要的经济转型期,中国将面临从高速增长的赶超型经济向高质量、均衡发展经济的转型。如果转型能够成功,中国将向富裕国家迈进,将会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如果不能,中国会进入一个中等收入阶段的振荡期。

(一)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可持续增长面临突出的结构性矛盾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1)内需不足。中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外需;(2)投资和消费结构失衡。消费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需求;(3)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增长迟缓,居民收入内部差别在迅速扩大。居民幸福感与经济增长速度不匹配;(4)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落后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低。这些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不是短期宏观财政和货币政策能解决的,而要依靠制度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制度创新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解决经济可持续增长中深层次结构问题的重要举措

短期的宏观经济政策不能解决经济增长中深层次的结构问题,必须要依靠制度创新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实现。而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是让经济增长的动力从一般的要素投入量扩张转变到要素效率的提高,依靠技术的进步拉动经济增长。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使社会公众公平地分享到经济发展的福利。因此,应结合我国在本世纪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调整传统的通过扩大出口、扩大投资来实现规模扩张的做法,把保持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稳步增长、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作为更重要的发展目标,而出口、投资和GDP的增长应该服从于这个目标,即以较低的出口、投资和GDP的增长率,获得较高的消费增长率。制度创新、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宏观调控,也应服务于这个目标。

(三)工资形成机制的变革将成为开启市场导向型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契机

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经济结构调整。但是收入结构、需求结构失衡问题却在持续加深。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居高不下,产能过剩问题越来越严重,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仍相对缓慢。其根本原因在于行政调控并不能从根本上把握需求的动向,无法根据国际分工发展的规律来确定未来产业的定位,从而使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存在大规模的政府失灵问题。工资形成机制的变革将使市场化的结构性调整全面展开。中国低端工资形成机制的变革必将成为引领市场导向型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支点,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带来新的契机,开启中国市场驱动型经济结构调整的新阶段。

1.工资形成机制的变革将从根本上改变劳动关系,改变工资上涨严重滞后于国民收入上涨的局面,使中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从而启动中国市场化的收入倍增变化,改变中国收入分配不公,提高国民的整体消费率,加速中国“收入——消费升级”的台阶效应的到来。工资形成机制变革将增加农民工进城的机会,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2.低端劳动力市场工资的上涨将对不同区域的生产成本带来不同的影响,从而使各种传统产业在区域成本差异的推动下,向中西部加速进行“梯度转移”,使东部流出产业升级的空间,同时克服以往行政化产业转移带来的各种问题。中国必将迎来在“加速性梯度转移”中,实现“产业升级”的新时期。

3.工资水平的快速上涨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各种要素价格比,使市场主体自发进行要素替代,采取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生产方式,促使企业提高自主研发和技术进步水平,积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以往行政性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缺乏内在动力的弊端,开启市场化创新的新时期。

四、要实现中国经济再平衡、从“赶超经济”向“大国经济”迈进需要国家竞争战略的转变

(一)中国必须在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中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处在调整期,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已认识到经济失衡的严重性及进行结构转型的必要。国际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中国金融造成直接冲击,但由于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较高,国际金融危机通过贸易、投资、金融等渠道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稳定。世界经济周期具有协同性,即在特定的时间内,各国经济周期循环阶段在方向和波幅上表现出一致性。经济的全球化正在导致经济波动的全球化,通信技术的不断创新更为经济预期的全球同时化提供了基础。国际金融危机后,无论是强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化国家都在积极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全球经济格局将发生重大的变化。中国的出口增长不可能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以前的增长速度,依靠投资和出口的经济增长方式将被迫转变。改革开放的成果可以说是中国“赶超经济”的成功,但是其依赖的自然禀赋的基础已发生变化,中国必须在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中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二)转变外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重新建立国家竞争优势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总有效需求不足,无论扩大出口还是量化宽松,都是对外转嫁危机,而不是解决问题,全球化扩大了全球失衡,然而,发达国家以中国巨额顺差为理由,要求中国为此买单。假设中国顺差大幅减少,中国竞争对手的顺差大增,全球失衡依旧。无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都无法承受牺牲公平而追求效率的政治代价。包容性发展是当前主流趋势。中国在内外经济失衡与国际压力显著增大条件下,必须转变外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重新建立国家竞争优势。

(三)增强软实力,建立促进“自主创新”机制,奠定中国走向大国经济的基础,勇于承担大国经济责任

1.提高金融实力。加快推进对外金融资产结构的多元化管理和配置,持续提高股权投资比重,逐步推进人民币和银行“走出去”,加快促进资本和市场国际化,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建立区域和全球生产体系、综合物流枢纽、分销网络、研发和设计中心等区位布局;恰当解决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相对独立性相互协调的难题;促进上海与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合作打造亚洲的国际金融中心。

2.培育创新体制,提高创新能力。经济转型的关键是创新。当前资源依赖型经济已面临瓶颈,中国必须要通过技术创新来克服增长瓶颈,实现可持续增长,并缩小与经济强国在知识和技术上的差距。通过改革建立促进“自主创新”机制,奠定中国走向大国经济的基础。中国经济继续增长面临能源底线。短期内,中国不可能通过技术创新和经济转型克服资源约束,因此,一方面需要发展科技,另一方面通过协调国际关系克服能源约束和外部冲击。

3.勇于承担大国经济责任。中国通过改革和对外开放实现了经济繁荣,财富总量增加,但其总体实力还不够,还不是一个经济意义上的大国,未来保持经济可持续、均衡、稳定、有效的增长仍面临众多的结构性问题。中国需要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遵循市场的逻辑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国经济需要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包括推动全球的自由贸易和投资,建立有序的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在国际上积极促进包容性增长和发展,建立一个机会平等基础上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机制。中国需要在发展中提高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能力,并勇于承担大国经济责任,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并从“赶超经济”向“大国经济”迈进。

责任编辑 闫春英

作者:徐雪

第二篇:有中国经济才有中国经济学

11月23日,由董辅经济科学发展基金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武汉大学经济研究所等五家单位发起并组织的“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评选活动正式揭晓,“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以88票高票获奖。

这是由于光远、厉以宁、成思危、张培刚、刘鸿儒、江平、萧灼基等著名学者担任组委会委员;全国148位经济学家、著名大学经济院系主要负责人、主要经济和学术媒体负责人以记名通信投票的方式,对11个参选经济理论进行表决,通过两轮评审专家投票,组委会公开计票后得出来的结果,它基本代表了中国经济学界的主流观点和看法。有媒体评论说,这次评选是中国经济理论界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学研究成果的一次梳理和盘点。

除了作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最具代表性的经济理论之一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之外,本次评选活动梳理和盘点出来的代表性经济理论还有:过渡经济学、国际经济大循环理论、股份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

如果单纯站在中国经济学范围内来看,这些经济理论思想和顾准最早对于计划经济的反思一样,确实是具有历史性的创新,而且在中国改革实践中确实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杜润生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以自己的远见和勇气,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开辟了理论先河,其贡献无论如何肯定都是不过分的。

但是,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对于发生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实践或理论的评价,仅仅囿于中国范围之内,都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审视才能真正厘清。

自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首次确立经济学的完整体系以来,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和流派纷繁复杂、蔚为大观。从古典革命到边际革命;从凯恩斯革命到经济自由主义的复兴;再到国家干预主义的重新抬头,被各国政府普遍接受并纳入施政方针的理论创新比比皆是。在一国范围内产生、应用、发展并取得全球影响的经济理论流派也如过江之鲫,从德国学派到瑞典学派、从奥地利学派到再到二战后兴起的发展经济学各流派,都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但是,如果把“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包括过渡经济学、国际经济大循环理论、股份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内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理论创新,与全球经济理论创新群星相比的话,如果说中国的经济理论创新同样明亮,但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如后者耀眼,这是肯定的。

当然,这样比较可能并不公平。正如1492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国际贸易由地中海向大西洋转变,从而触发英国的兴起,到18世纪中叶英国经济在全球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才导致了《国富论》出版一样。自此以后,经济学理论创新的中心,一直是随着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而转移;小的经济流派的创新,也随着不同国家经济的崛起而产生。这样,在伴随英国革命兴起的新兴工业国家——德国产生了德国学派,在奥地利产生了奥地利学派。二战后,随着世界经济中心决定性地由伦敦转到纽约,经济理论创新的中心也随之到了美国。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二战后伴随着巴西、墨西哥、埃及等发展中国崛起而兴起的发展经济家理论创新。一句话,经济理论的创新是随着不同国家经济实践的创新而诞生的,经济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前提。

改革开发3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从全球经济发展史来看,更多的还是处于学习和借鉴阶段。因此,这也就决定了中国经济学理论仍然更多地处于引进和消化阶段,与中国经济相辅相成。所以,今天,我们对于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应当感到可喜,但我们更寄希望于未来30年中国经济理论必将产生世界级影响的新的创新,正如我们对于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实践的成就感到自豪,但我们更寄希望于未来30年中国经济实践必将取得的更大成绩一样。

可以相信,在中国将创新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国经济的能量在未来30年内得到更多释放的时候,世界经济理论创新中心应该也应当会发生新的转移。

赵水忠

资深财经评论家、财经作家。十二年高端财经媒体从业经验,关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商业和管理变革的战略、方法和方向,出版过三本专著

作者:赵水忠

第三篇:中国经济崛起与东亚经济合作

[摘 要] 中国在促进自身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为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合作提供了新动力,而东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也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中国经济的增长与东亚合作的深入发展已呈现出良性互动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崛起 东亚经济合作

一、中国经济的崛起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GDP总量由1978年的3588.1元增加到2007年的246619亿元,增长了68.7倍;在1979年~2007年期间,中国经济以10%左右的年均增长率飞速发展,成为世界所关注的焦点。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稳步的高速增长,从2003年~2007年,更是连续5年达到或超过10%的增长速度。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都得到显著提高。

与此同时,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进出口总额从2002年的6208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7607亿美元,中国如今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贸易大国。在外国直接投资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投资的热土。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截至2007年,中国已经吸收外资达7893亿美元。2002年,中国引资总额更是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上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中国成为投资人在亚洲的避风港。难怪在全世界最大的500百家公司和100家顶尖的信息技术公司中,超过80%都在中国开展业务。同期,中国的外汇储备也保持了较快增长,2006年2月,中国外汇储备达到8536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到2006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663亿美元,2007年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15282.49。这意味着中国具有充裕的国际支付能力,有强大的抵御金融危机和市场危险的能力,彰显了中国具有影响世界的经济实力。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如此高速着实让世人震惊,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曾经达到过的高增长率,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最大奇迹。

中国经济能在如此长的时间里保持强劲的增长,其驱动力总体而言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源于高储蓄和高投资创造的高增长。很高的国内投资是同相应高的国内储蓄相称的。在1979年,中国的国内储蓄率就高达32%,90年代长期保持在40%,2005年储蓄率高达46%,为世界所罕见。对比中国、日本和韩国三个国家在经济高增长时期投资增长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中国自1990年至2006年一直维持了较高的投资,投资占GDP的比重从25%起步,最高达到48%。 据统计,高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的直接贡献每年平均达5.5个百分点。

2.生产率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投资所带来的内生增长。持续的经济增长并不能仅仅依靠资本的投资来维持,更为重要的是源于知识增长所取得的技术进步。中国所拥有低廉优质的劳动力资源是维持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而市场机制以及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入又极大地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3.开放政策和经济改革所带来的制度保障。中国开放政策和经济改革不仅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也从制度上保障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各种非公有制逐渐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重要力量,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截至到2005年底,私营企业和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产值对GDP的贡献已达到65%,大大超过国有经济,中国商务部预计,到2010年,民营经济占全国GDP的比重有望达到75%, 世界上主要的跨国公司都在中国有业务往来,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上述因素将继续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仍将维持较高的储蓄率和对外直接投资的高度吸引力,通过高储蓄和高投资的良性循环来完成和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同时,中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也将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保持经济的健康稳定和持续的增长。

二、中国经济崛起与东亚经济合作的良性互动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普遍被称为是正在崛起的地区经济大国,构成了对东亚地区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中国超过10%的经济增长率为东亚地区经济总体增长奠定了基础。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继续成为整个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1.中国经济的崛起为东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传统的以垂直型国际分工为主的“雁行模式”,由于日本经济持续了10余年处于萧条和低迷的局面,致使“雁行模式”的无法继续下去。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减少了其从东亚地区的进口和对该地区的直接投资,这对于东亚经济的发展和危机后的恢复也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在过去近30年来,正是由于中国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促进了区域内的贸易发展,致使保证了东亚作为一个整体没有失去经济的活力,延续了东亚经济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为13%,仅次于美国,中国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拉动力量。同样,东亚各经济体也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分享到了实际利益。日本之所以能摆脱长达12年的经济衰退,与扩大对华出口和投资不无关系;中国取代美国成为韩国最大出口市场,对韩国经济快速复苏和增长起了重要作用;东盟国家更是及时搭上了“中国经济快车”,通过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和更紧密的经济联系,分享到中国经济繁荣的红利。

2.中国经济的崛起为东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稳定器、助推器和加速器的作用。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经济实力,而且为东亚各经济体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广阔的市场。在金融危机、非典危机、禽流感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冲击下,中国的顾全大局、识大体的积极态度,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和加强区域间的合作,积极对有关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使东亚国家看到中国在东亚地区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稳定经济的作用。随着内在需要的增加,中国已经成为东亚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自从2002年初,东亚国家的出口增长中有20%到90%归因于在中国市场上发生的销售额,这样的进口已使中国成为东亚几个国家发展的推动力。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订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协议后,双方的进出口贸易当年突破了50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2%。到2004年中国从东盟进口630亿美元,同比增长33.1%。随着贸易的扩大和发展,东亚各经济体的经济联系将不断加强,这不仅促进了东亚经济的发展,还将推动东亚各经济体的协调与合作关系的加强。

3.中国经济的崛起为东亚地区创造了新的经济联系格局和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这主要表现为:(1)新的产业结构循环机制,即由日本单独推动的东亚产业形式,逐渐形成了由日本和中国共同拉动的产业结构循环机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产业升级缓慢,致使日本对东亚其他国家的产业梯度转移处于停滞状态,而中国经济长期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所以中国在东亚产业循环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中国拥有的无论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技术型产业,还是资本密集型产业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这就加强了东亚业已形成呈现的复合式网络型趋势。(2)新的贸易关系。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与东亚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关系格局逐渐发生了新的变化。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日本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呈上升的趋势,而中国对日贸易依存度则下降,改变了过去中国对日单向依存的贸易关系。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也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顺利建设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国坚持“让东盟先得利”和“早期收获计划”的方针,促进了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使东盟国家感受到中国真正成为拉动东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作用,正如阿罗约所言:“有了中国,我们可以减少对西方市场的依赖”。(3) 新的投资关系。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也开始向东亚其他经济体进行投资,由过去的单向投资向双向投资转变。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受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下降,日本对华投资开始呈下降趋势,而与此同时,中国企业通过合作、合并收购等方式对日本投资。

4.中国逐渐成为东亚经济合作的创导者和推动者。中国一贯奉行“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政策,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促进地区的发展与合作,积极推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制度建设。2002年中国启动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的倡议以来,整个东亚经济合作的进程就发生了新的飞跃。中国的行动促使日本、韩国也不断加强与东盟的经济合作。随后,日本就于2003年底与东盟发表了旨在加强经济、政治和安全关系的《东京宣言》和行动计划,日本与东盟的关系发展如此之迅速,显然也是自认为来自中国的压力。为了不落后与中国与日本的步伐,韩国也加快了发展与东盟的经济关系。可见,在中国的推动下,东亚合作机制中的3个“10+1”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同时“10+3”的合作进程也不断得到推进,东亚合作呈显出一片勃勃生机。

当然,中国经济崛起的过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东亚崛起的大背景下发生的,是伴随着与东亚其他经济体越来越紧密的经济关系的过程。东亚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也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条件。首先,东亚始终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和引进外资的主要来源地,2006年中国对东亚地区贸易额达到5024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32.5%。截至到2004年底,仅香港、日本、台湾、8新加坡和韩国5个东亚经济体占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就达到67%。2005年,东亚10个经济体占中国引进外资实际使用金额的58.6%。东亚国家对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对解决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所面临的资金不足和加快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次,东亚合作进程的推进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周边环境。中国崛起的过程也希望得到东亚周边国家在经济和政治上更多的支持与合作。对于中国来说,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中国要成为地区经济强国,乃至世界经济强国离不开周边国家的支持与合作,而加强与东亚各国的经济合作、积极推进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正是为了营造中国经济崛起所需要的周边环境。

总之,中国经济的崛起是在东亚崛起的大背景下发生的,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参加到东亚崛起的进程中来,而东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同时,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也为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因此,中国经济的崛起与东亚合作的深入发展已呈现出良性互动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Investors keep eyes peeled in dragon”, Beijing Review, Vol 48No22, June 2, 2005

[2][3]陆建人:中国经济增长对东盟国家经济的积极影响.亚非纵横[J].2007年第1期

[4]马修·萨恩 弗雷德·盖尔:中国:快速增长研究,http://www.ers.usda.gov/

[5](新)黄朝翰: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从东亚邻国的角度看》,王正毅、迈尔斯·卡勒、高木诚一朗:亚洲区域合作的政治经济分析[C].上海人们出版社2007年

[6]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半年报(2006年11月13日)国际金融报[J].2006年11月15日

作者:揭 晓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中国经济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中国经济的论文范文05-15

中国论文范文05-08

经济论文范文05-08

中国梦论文范文05-08

经济权力论文范文05-09

经济风险论文范文05-09

经济审计论文范文05-09

经济形态论文范文05-09

经济考核论文范文05-09

经济伦理论文范文05-09

上一篇:中日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比较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