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中国地理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区域地理高考试题,主要考查中国区域的定位、特征描述、问题和影响分析、成因和条件分析、提出对策六个方面的能力。其中中国区域定位能力、成因和条件分析能力是重点和难点。同学们可以用四个“w”复习中国区域地理。

第一篇:中国地理论文范文

高铁重塑中国城市经济地理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行,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条设计时速为300公里的高速铁路,标志着我国步入高铁时代。

21世纪的中国高铁正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革命性因素,正在重塑中国城市经济地理。

“八纵八横”促进城市均衡发展

根据2016年6月30日国务院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之间的快速客运通道,到2030年,将实现从“四纵四横”向“八纵八横”快速铁路网络的全面升级。

“八纵”包括沿江通道、北京经上海至福州通道、北京至深圳通道、哈尔滨至香港通道、呼和浩特至南宁通道、呼和浩特至三亚通道、银川至福州通道、西安至昆明通道。我国南北省区市在资源禀赋、人力资本、社会文化等方面各有优势,纵向高铁贯通,将大幅提高南北城市资源配置的空间效率,增强核心区域的技术与经济扩散效应。

“八横”包括北京至兰州通道、青岛至银川通道、陇海通道、上海至成都(拉萨)通道、上海至昆明通道、重庆至厦门通道、广州至成都通道、广州至昆明通道。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差距,横向高铁贯通,有利于中西部地区有效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促进东中西部城市的平衡发展。

城际客运系统优化城市群结构

“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围绕沿海沿江沿线纵横经济轴带,加快核心经济区城际客运系统建设,形成多个城市群集聚发展、均衡发展的新格局。

城际客运系统的建成,将促进城市群优化发展。随着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城际客运系统建成营运,城市群系统内1小时经济半径将延伸至200公里以外,加快形成0.5—1小時交通圈。广州至南宁、成都至兰州、成都至西安、成都至贵阳、太原至西安等重要省会之间或大城市之间,都将陆续修建高速客运铁路专线。这些连接线的畅通,必将促进资源要素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实现优化配置,增强省会城市、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并在市场、产业、交通等方面形成整体联动的发展格局。

区域性快速专线将促进新兴城市群的均衡发展。目前,沈阳及周边城际圈、长春—吉林地区、郑州及周边城际圈、武汉及周边城际圈、长沙—株洲—湘潭地区、赣江经济区、皖江经济区和成都及周边城际圈等城市集中带,均将规划修建城际铁路。这有利于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加快形成和发展。

高铁体系推动城乡区域一体化

城市地理体系演化是一个伴随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通过城市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区域范围的影响,促进城市化区域与组团式城市群之间、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之间的协同发展。

高铁体系推动城乡区域平衡发展。我国城市层级体系呈扁平化,缺乏功能强大的大都市和具有活力的中小城市。高铁体系连接大都市、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大大降低通程成本,促进分工,提高经济效率,逐步形成“资源要素集中→市场规模放大→创新驱动发展→长效增长机制”的良性循环。在城市群内部,高铁加强各省域城市群之间、中心城市之间、省际双边接壤区域以及城乡之间的交流合作,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和农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区域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的合理布局。

高铁新城是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引擎。日本、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高铁新城建设的成功经验表明,高铁带动城市之间的关联产业发展,对催生城市新中心、拓展城市新空间、形成产业新引擎等具有明显作用,有利于城市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肖卫 肖琳子

第二篇:中国区域地理专题复习

中国区域地理高考试题,主要考查中国区域的定位、特征描述、问题和影响分析、成因和条件分析、提出对策六个方面的能力。其中中国区域定位能力、成因和条件分析能力是重点和难点。

同学们可以用四个“w”复习中国区域地理。四个“w”是:where、what、why、how,具体复习思路是:第一步,中国区域定位准确——where;第二步,熟悉中国各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特征和分布规律、掌握各人文地理要素的区位条件——what;第三步,理解中国各区域自然环境要素分布规律和问题的成因——why;第四步,掌握中国各区域发展问题的对策——how。以下通过举例分析中国区域地理的主要复习思路和考点。

一、中国区域的定位

1、用经纬网定位中国各区域:用23°26’N、30°N、40°N三条纬线和120°E、100°E、80°E三条经线进行区域划分。依据我国各地区位置、气候、地形、经济联系等因素,把我国分成六个区域。记住各区域内的省区、重要城市、地形区和重要河流,如下表所示。

2、掌握重要地理分界线及其经过的主要地形:如三级阶梯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外流区和内流区分界线,农区和牧区分界线等。

二、中国区域特征分析

对某一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分析,主要从区域地理位置、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区域人文地理环境三方面回答。

区域地理位置主要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要素;区域人文地理环境主要包括人口、社会经济、交通、聚落、文化等要素。

【例1】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图,分析回答该省内部甲、乙两个区域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解析】先进行区域定位。从图中省区轮廓、河名和山脉分布来看,甲、乙区域分别是陕西省北部的黄土高原和秦岭以南的汉水谷地。

然后分析区域特征。图中甲和乙两个地区分别是我国南北方的典型区域,其自然区域特征可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方面比较,如下表所示:

三、中国区域成因的综合分析

最常见的区域成因有两类:区域特征成因和区域问题成因,对应的分析方法有所不同。

1、分析区域特征成因的方法:画因果关系图,可以理解区域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区域环境的整体性是区域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形成的,各要素特征的形成与其他要素密切相关。如区域地形和气候制约河流流向、水位和流量变化等;区域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对农业区位及其特点影响较大;区域人口(如劳力)、城市(如市场)、交通(如铁路、水运)、原料燃料(如煤铁)等对工业区位及其特点影响较大。将上述各要素的特征列举出来,画成因果关系图,既简洁明了,又方便理解和记忆。

例如,分析我国西北地区各要素特征及其成因,可以先列出各要素的特征,然后用示意图表示各要素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下图所示:

区域成因分析要注意:

(1)注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区域问题影响的分析。如要求回答“西南地区为何多地震、滑坡、泥石流”,有必要从该地区地质、地形、气候、水文、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相互联系方面分析成因:该地处于板块大碰撞地带,地壳活动强烈,地震较多,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且地表起伏大,山高坡陡;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人类大规模工程活动和滥垦滥伐,地表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坡地不稳及地表径流的水量和速度加大,促使滑坡、泥石流频发。

(2)分析区域的主导因素。在各方面的因素中,有一个为主导因素。主导因素一般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是工农业活动。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西北地区荒漠化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但是,西北地区深居内陆的海陆位置是该区域的气候、水文、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特征形成的决定因素。

2、分析区域问题成因的方法: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方面列表比较和归纳。

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突出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工农业、商贸、交通等问题)、资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如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化,黄土高原、江南丘陵、云贵高原的水土流失等。

区域自然因素包括区域地形、地势、地质、气候、水文或河流、植被、动物、土壤等;区域人文因素是指区域人类的活动,如区域工农业、旅游、商贸、交通运输、城市或市场、劳力、机械、资金、政治或政策、技术、文化、战争或军事、历史、婚姻、家庭、宗教等一系列合理或不合理的活动。分析地区存在的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能够找出该地区地理问题的成因。

下表从自然和人文因素两方面,分析中国各区域问题的成因:

可以总结不同区域问题的相同成因,便于分析、理解和记忆。如黄土高原、南方丘陵区、西南地区等都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我国西北地区和撒哈拉地区沙漠化日益严峻。它们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滥垦、滥伐、滥樵、滥牧、滥采。

四、中国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将区域各要素特征和区域成因弄清楚后,找出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和不利条件。从自然和人文条件两方面叙述,并突出主要条件。

【例2】比较右图中甲、乙两地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及区位优势。

【解析】先进行区域定位。从图中国界线、河流分布和经纬度分布来看,应该是东北部分区域。甲、乙分别位于大兴安岭东边的东北平原和西边的内蒙古高原。

然后分析区域发展条件。据地形、气候和植被,甲地为种植业,乙地为畜牧业。区域特征应分别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1)甲地为商品谷物农业。其主要区位优势有:自然条件优越(地平土肥,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地广人稀,交通便捷,工业发达,农业科技先进,市场广阔。

(2)乙地为草原放牧业。其主要区位优势有:气候温凉,草类茂盛;地广人稀,牧场广阔,市场需求量大,放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五、中国区域发展措施分析

近几年中国区域地理高考题都重视考查同学们的地理创新能力,主要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要求同学们提出解决区域问题的对策、措施、策略、办法、途径、发展方向等,如区域自然灾害防御、区域环境问题治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根据各区域实际地理情况的不同,确定相应的发展措施:

1、据问题提措施。一个区域有怎样的地理问题,就应对症下药,提出相应解决办法。如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滥垦滥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经济落后,所以对应措施分别为:控制人口增长,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民族团结。我国西南地区资源虽丰富,但因交通不便导致经济落后,对应措施为“交通先行”。

2、据特点定措施。根据区域地理特征提出相应措施。如我国南方水稻种植业特点为:小农经营、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其发展的措施为:扩大种植规模,提高商品率、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投入资金和劳力大修水利工程。再如我国西南地区水能资源最丰富,对应措施为兴建水电站;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沙漠、草原面积大,对应措施为发展灌溉农业和畜牧业。

3、据“优劣”定措施。根据区域优势和劣势确定相应发展对策;主要针对不同区域(南北方、东中西部)之间资源与经济配合来确定。如我国东部地区优势为工农业发达,经济开放,资金雄厚,技术水平高,人口和城市稠密,消费市场庞大,对能源、资源需求量极大;劣势是资源、能源严重缺乏。西部正好相反,所以发展对策只能是“扬优避劣”:东部大力发展外贸和技术密集型、节约型产业,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

4、分段定措施。即根据区域内部不同部分(如河流上中下游)特点确定相应的措施。如淮河流域洪灾频发,可通过中上游植树造林、修建水库来控制洪水;中下游加固堤坝、拓宽和加深河道、清除排洪障碍物,建分洪区;下游开挖多条人海河道等。黄河下游断流防治措施有:上游严禁大水漫灌农田,中游植树造林,下游宜节约用水、治理水污染和南水北调。

5、据“措施”定措施。参照或借鉴作为教材案例的区域发展措施,来确定另一个具有相似特征区域的发展措施。如各版本教材中所列出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宁夏中卫沙漠治理、海南岛资源开发、浦东新区建设、长江流域、长江三峡工程、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东北林农资源开发、南水北调或西气东输、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等,分别是我国水土流失区、荒漠区、海岛、城市新区、流域、河流工程、工业化、农林开发、资源跨区域调配、能源开发等较为成功的典型区域案例。因此,在回答类似区域特征和问题时,可以借鉴上述相应区域的治理或发展措施。还有,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措施可借鉴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经验,我国建立高科技工业区可参照美国硅谷迅速崛起的区位因素,辽中南、京津唐工业区的发展措施,可以借鉴德国鲁尔区等。

6、据分布定措施。即根据区域资源分布确定区域发展措施。如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水能、石油、天然气西多东少,所以北方和东西部经济的发展措施应为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山西煤炭丰富,可发展煤化工、火电工业;攀枝花铁矿、有色金属矿、水电丰富,可发展冶金工业;东北森林丰富,可发展林木加工业。

作者:戴申卫

第三篇: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研究的地理生态

[摘 要]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研究呈现出不同的学术气象与地缘特色。文化地理的差异引起生态美学学科地理生态的变化,学缘关系造就学术思想的链接与承继,这使生态美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历史纵深与逻辑发展中走向多维整生的学术空间结构。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研究呈散点辐射、多维聚合状,学术体系渐趋丰盈充实,为生态美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基础,也为当前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学理参照。

[关键词]生态美学;学术发展;文化地理;地理生态

[作者简介]龚丽娟(1981—),女,湖北老河口人,博士,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博士后,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生态美学与民族文艺学研究。(广西南宁 530006)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规律的学科。人文与地理的结合,形成具有一定稳定性与地域特色的文化传统,并以文化基因的方式传承。因此,文化传承与生物遗传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具备更多的可调试性、可选择性与自由性。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与成熟,同样是学术竞生与选择的结果。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对学术发展具有制约作用,文化的传播、迁移、拓展和扩散,能够形成学术空间的连接,促成学术生命的持续生长。

人类学家在探索文化进化规律的过程中,曾经从人类的心性探求源头,并且形成以下“三个一致”的母体范式:人类追求进步的心智和本质一致;社会文化的路线与阶段一致;社会文化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一致。①生态美学是人类对于自然存在、生命本体及生态关系等问题的启悟与探索,是集人类科学精神、艺术底蕴、哲学思想于一身的综合性学科。学者们对人类生存状态与世界生态的关注与责任感,使其生态美学研究有着一致性与共通性。

一、齐物共生:生态美学学科生命力的初放

从爱因斯坦相对论到宇宙大爆炸理论,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呈现出非终极性和持续生发的生命特性。现代人文社会科学亦然。美国著名社会学批判家C·赖特·米尔斯(Charles Wright Mills)认为,“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一心智品格对经典的社会科学家具有重要意义。“对一流的社会科学家来说,方法和理论都不是独立的王国;方法是针对一定问题的方法;理论是针对一定现象的理论,它们好比是你所生活的国家的语言。”②大多数经典化的研究介于抽象经验与宏观理论之间,需要在现象与经验中引申论证出行之有效的理论与方法。因此,任何经典社会科学家乃至人文科学家,都有理由、有责任在自身独立王国之外的学术空间,交换呼吸学术氧气,从而使一门学科在科学的想象、假设、论证与艺术的诗意、审美传统中走向成熟,在生命力的多维释放中走向壮大。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生态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凸显、加剧。在学术敏感与社会责任的双重驱使下,中国生态美学滥觞。此后,生态美学研究逐渐深入而系统,并由此走向发展与繁盛。法国著名学者丹纳在其经典论著《艺术哲学》中,从历史实证出发,论述了种族(内部动力)、环境(外部动力)、时代(后天动力)三要素对艺术发展及文明进步的制约与影响。生态美学研究因地域的差异,长养出不同的生命状态,又因相同或相似的大环境,孕育出终极目标一致的不同学术思想。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研究,在地理因素的潜在作用下,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气象与学术生态。北方更加注重生态思想研究和元生态美学研究,南方的生态美学研究、生态审美文化研究与生命美学研究,则是更加注重理论、方法及应用的多维研究。元学科研究起着奠基作用,是学科发展的基础与根本,生态美学与以生态文艺学、生态批评为主的生态审美文化研究,从理论建构、方法研究、历史研究、应用研究、比较研究等不同维度,构成了生态美学研究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圣元教授认为:“曾繁仁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曾永成的‘人本生态美学观’和袁鼎生的‘审美生态观’,是目前生态美学研究中已成体系、相对成熟且影响较广的几种代表性的生态美学观。”③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美学观,实则规约着各自的理论根基与研究侧重点。

然虽如此,共同的社会责任、学术道义与文化情怀,使得生态美学研究者们超越了传统的研究角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差异,以自己“独立王国”的思想、理论与方法,为整个生态美学学科贡献了不可忽略的学术生命与力量。

京津文化端庄肃雅的传统,在生态美学研究领域有所反映。徐恒醇教授2000年出版的《生态美学》一书,是国内最早探索生态美学哲学基础、学科范畴的著作之一,意在通过对中国传统生态审美观和西方近现代审美观的综合,确立生态美范畴,以此消解传统美学的主客二分,实现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之间双向互动的生态审美化,哲学意味浓厚。①徐恒醇教授的论文《生态美放谈》,则集中廓清了生态美范畴的生发过程,分析了生态美范畴在建立主客有机统一的生态美学哲学基础、克服技术对人的异化、促进个人的生态审美化生存体验、推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诸多方面的价值维度。②

正如陕北黄土地的敦厚质朴,西北地区生态美学研究显得沉实厚重。刘恒健教授的论文《老子道论的人学深旨》,挖掘了老庄思想中深邃厚重的哲学本质与思想根源,将本源性“大道”作为美学研究的精神本质与哲学基础。③他的另一篇论文《论生态美学的本源性——生态美学:一种新视域》,提出了生态存在“大道论”的美学观。他认为,“生态美学是一种以大道形上学为基础的美学,生态美学的本源性即它的大道性”,生态美学超越了传统主体论美学的主客二元对立、现象与本质对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大道一体化的生态整体观。④

楚辞华茂、离骚动人的荆楚大地,开启了中国浪漫主义艺术的传统。在21世纪初期,武汉的生态美学研究继承了这种传统。张皓教授对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生态思想进行研究,主编了“文艺生态探索丛书”。他的著作《中国文艺思想研究》,探寻了中国传统诗学中的生态蕴涵与诗意传统,意在以中国生态话语建构新的生态诗学体系;⑤他的论文《技术之网的反生态倾向与文艺的生态危机》,表达了对绿色文艺学构建的期待。⑥武汉大学陈望衡教授的环境美学研究专著《环境美学》,融汇了中西方环境美学研究的主要学术思想,力图实践“全球美学”概念,以环境之美促进生态审美化生存的实现。⑦

齐鲁大地,泰山炎炎,大气雅正的儒家文化孕生了厚实的学术传统。曾繁仁教授的生态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元学科研究领域,他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生态美学导论》等著作,汇聚其生态美学研究的主要成果。他一方面对生态美学学科的产生背景、学科基础、理论指导、学术资源、基本内涵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以海德格尔、庄子等哲人的生态思想为基础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认为生态美学是“在后现代语境下,以崭新的生态世界观为指导,以探索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出发点,涉及人与社会、人与宇宙以及人与自身等多重审美关系,最后落脚到改善人类当下的非美状态,建立起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审美化状态存在”;⑧另一方面又对生态文学进行了应用性研究,对生态美学的学科建设与未来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提出了构建中国化生态美学的学术理想。⑨

赏花品茗、崇尚慢生活的闲适之地成都,是国内最早进行人本生态观生态美学研究的区域之一。曾永成教授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生成本体论的人本生态观,其著作《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最早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探索文艺审美的生态本性、生态维度、生态功能,并把“生态”观念引入文艺研究,认为在自然向人生成的生态进化运动中,人是生态价值的终极主体,也是审美价值的终极主体,并创生出规约人本生态观的核心范畴——“自然节律”。①曾永成教授的《人本生态观与美学问题》、《从生成本体论到人本生态观——对马克思“自然向人生成”说的生态哲学阐释》、《生态学化:文艺理论建设的当代课题》等论文,在人本生态观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向人生成”进行系统化的生态哲学阐释,关注自然的生态本性与人的现实存在之间的审美对应,提出文艺学的生态学化与构建生态论文艺学的学术理想。②

奇山异水、飞瀑流霞的黔贵景观,与传统艺术的生命本质与自由精神有着某种对应性。20世纪90年代,著名书画理论家姜澄清先生,因偶然妙得“艺术生态”这一命题,写就充满艺术灵性的《艺术生态论纲》。该著敏锐地关注到影响艺术发展的生境,以及艺术对于人类本体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成为国内最早以生态思维研究传统艺术的学术论著之一。③封孝伦教授的著作《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从人的生命系统出发,对传统的审美关系与审美现象作了创新性的研究,并关注生命本体内在的审美需求,在本质上以审美的方式对人类生命的内在层次作了系统的探索。④贵州大学还形成了生命美学研究创新团队,关注生命本体的审美价值,注重对中国传统艺术生命精神的研究与分析,并从生命本体的存在对生态美学进行了研究。

精致典雅的江浙景致,孕育了诗意浪漫的文化气质。鲁枢元教授是国内最早致力于生态文艺学研究与学科建构的学者之一。他最早在南中国的海岛上提出了生态文艺的概念,创办了国内最早的人文类生态刊物——《精神生态通讯》,并将生态文艺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贯穿学术人生的始终。他的著作《生态文艺学》,以生态学理论研究文学艺术现象,探索其生态构成、生态审美内涵与生态价值;⑤《生态批评的空间》一书,在复杂的生态批评机制的规范下,将生态批评的空间拓展至整个人文领域;⑥《文学的跨界研究——文学与生态学》一书,则进一步探索了文学与生态学的跨界融合、超越主客的有机整体系统生成性。⑦从海南到江南,这些著作始终以作者特有的诗意情怀,融汇着生态时代的绿色思潮,推动着中国生态诗学与生态文艺学的建构。鲁枢元教授的研究特点在于,一方面使文学的审美精神、诗意传统在生态文艺学中依然释放其本然魅力,另一方面则在传统文艺学中挖掘或注入生态性与自然性等前沿学科特质。生态文艺学与生态美学有着学科上的关联与贯通。生态文艺学以生态眼光与方法探索研究文艺内部的生成规律,遵循文艺学的学科传统,注重文艺的生态审美特质。因此,生态文艺学既是早期生态美学研究的理论草创,也是当下生态美学研究的重要构成。

温带海洋季风润泽的厦门大学,受海洋文明的影响,有着外向型的文化心理,生态美学研究也呈现出视野开阔、目光向外的态势。以王诺教授为代表的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研究,承继发展西方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研究,旨在构建“生态诗学体系”和“生态美学体系”。他认为,“生态批评的‘生态’还指一种生态美学观”,“应提出并有力论证生态批评在美学和文艺标准方面的独特性”。①他的《欧美生态文学》作为中国本土第一部研究西方生态文学的学术著作,系统地梳理了欧美生态文学及西方生态思想的发展流变,引申出生态文学的生态哲学内涵。②他的《欧美生态批评》则进一步从学理角度梳理分析了西方生态批评的学科发展与理论方法。③生态批评作为生态美学在国外的早期滥觞形态之一,着重从生态审美角度出发,探索生态文学乃至一切文本的生态审美内涵、价值与规律,有其生发的特殊路径,成为连接生态美学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桥梁。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翻译介绍诸多国外生态批评理论及生态文学文本,使生态美学有了开放的研究视野,有了与西方生态文学、生态批评研究进行平等交流的机会。

春水漫漫、山歌渺渺、少数民族众多的广西,生境良好,生态优美。袁鼎生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桂林山水美学,他的《天下第一美山水》、《簪山带水美相依》、《天地有大美》等著作,着重研究以桂林山水为例的景观生态审美形态与规律;著作《审美生态学》则系统地梳理了传统美学生态化的内在逻辑,形成基元性的审美生态观。④随后,《生态视域中的比较美学》是对生态美学的中西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⑤,《生态艺术哲学》对生态审美机制作了进一步的探索⑥,《超循环:生态方法论》是对生态方法论的整体提升⑦。广西民族大学生态审美与民族文艺学研究基地,以袁鼎生教授的生态美学理论与方法为基础,进行了扎实的民族生态审美学的实践应用研究,出版了《民族生态审美学》、《壮族文化生态美》、《诗意的生存——侗族生态文化审美论纲》等著作,完成了从逻辑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到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等多个维度的学术探索,形成了良性运行的学术发展生态机制,⑧使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成为国内“生态美学研究的重镇”⑨。

综上所论,中国生态美学学科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逐渐走向成熟与发展,其地理生态呈散点分布、多维共生状。诸多学者从自身的研究领域出发,使生态美学一开始便显示出自主发展的态势,或侧重于以生态存在论为哲学基础的生态审美世界的探索,或侧重于传统文艺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生态诗学建设,或侧重于生态美学生发规律与学科方法的系统构建,或侧重于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学的生态审美研究,或凸显对生态审美文化与生态艺术人生的探索。生态美学所包含的生态、自然、艺术、文化、生命、现实人生等诸多要素,在此中多样统和、交互作用。理论研究与方法探索的结合,逻辑研究与实践应用的对应,促进了审美世界与艺术人生的生态规律的自然呈现,以及生态系统所包含的生态机制和生态审美价值的多维整生。

二、多维聚生与圈态环生:生态美学研究的发展与成熟

笛卡尔探求真理的第一个指导性原则就是:研究的目的,应该是指导我们的心灵,使它得以对于世上呈现的一切事物,形成确凿的、真实的判断。①在生态视阈中,传统美学发生了诸多转型与蜕变,生态美学研究逐渐突破人类既定审美经验的限制,以全新的生态视角与学科交叉理论,探索一切生态存在与审美现象的生态审美本质与规律。在生态文明的时代语境下,生态美学经过十多年的积淀与成长,在学科定位、理论建构、范畴确立、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不同学术思想之间相互融通,多维研究之间动态互补,形成以地理生态为区划的不同学术气象。然而,在生态美学研究中,地理生态的散点分布,以学科凝聚力织就密切的内在生态关联。多维研究的聚生,既彰显生态美学的学科内在潜质,也为构建学科理论提供了内容与方法支撑;学缘关系的缔结与深化,为生态美学理论的立体构建提供了重要条件,使其学科五维——元学科研究、逻辑研究、历史研究、应用研究、比较研究——呈圈进环生的发展态势;学术会议的辐射,将一个时期内生态美学研究的前沿理论、焦点问题聚合,引领其超循环发展。

(一)多维研究的聚生,统合学科内部生态环节,推动生态美学学科的整体发展

在学术研究领域,所谓研究维度,是指我们全面立体认识某一认知对象之可度量、可考察的方式、原因与角度。客观存在之物体,呈现出的维度越多,就越显立体,越显多样,也就意味着更多可观、可感、可研究的价值与可能性。生态美学的各个研究维度的聚生,既是其内在生命力的显现,亦是一门学科渐趋成熟与完善的必经环节。

从以上生态美学研究的地理生态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在不同的文化生境与学术土壤中,研究维度立体多向,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应用研究;既有哲学探源,也有艺术追踪;既有元学科探索,也有理论研究;既有侧重生态美境的环境美学、景观生态学研究,也有凸显人类生态审美化存在的人本主义生态美学研究、生命美学研究;既有对一般生态文学、传统艺术的生态研究,也有对极富生态审美意蕴的少数民族审美文化与艺术的生态审美研究;既有生态美学的历史研究,也有中西生态美学的比较研究。对生态美学的多维研究,探索了生态美学的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从多角度挖掘出研究对象的生态内涵与审美潜能。研究生态的丰富性体现了生态美学内在生命力的繁盛与发展的可能性。多个研究维度的聚合共生,使生态美学研究逐渐走向成熟,也为其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奠定了良好的学术根基。

元学科研究作为根基性的前期研究工作,起着奠基作用。元生态美学研究对生态美学学科发展的哲学基础、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等,作了积极探索,形成趋于一致的整生观或曰生态整体观。逻辑研究追求的是现实与现象世界里必然而永恒的规律性存在。生态美学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范畴确立、话语体系与理论体系建构日趋成熟,依生、竞生、共生、整生等生态美学历史的生态范畴的确立,整生论生态美学理论的建构,超循环整生的生态方法论的建立,②传统文艺学的绿色革命促进了生态诗学体系的多维建构,③对生态美学学科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应用研究、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的积极开展,充实了生态美学的局部研究,拓展了生态美学研究的疆域。其中,应用研究立足于此在的世界与人生,以生态与艺术相交融的理论与方法,重读了一般文学、生态文学及审美文化中的生态审美内涵;比较研究明晰了不同文化孕生的生态审美特质;历史研究则厘清了经时间长河涤荡、冲刷、积淀的生态审美规律。

学术研究维度的选择与定位,一方面平衡了学科发展的定位,另一方面则丰盈了学科发展的内在生命力。多维聚生的生态美学研究,彰显了这一前沿学科潜在的学术生命,使其遍布于生态中国的每一个学术空间。它不再是传统美学的分支形态,而是具有独立学术生命的传统美学的现代发展形态。生态美学本质上是为了统合客观审美世界与现实艺术人生,使生态系统在绿色、科学、审美、诗意的生境中,走向灵动多样的和谐整生境界。因此,生态美学对生态美的研究,对生命力的凸显,对生态系统关系的审美探索,实际上是致力于科学与哲学的统和,艺术与自然的协同,乃至生态系统中所有因素的和谐整生。

(二)学缘关系的多维缔结与圆活流转,促进了生态美学研究的圈态发展

任何真理、价值与规律的探索,都是一个历史发展与空间聚合的过程。文化的进步与文明的发展,需要中国传统经典里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诸多环节的协同。显然,地利是连接自然法则与社会规程的中间环节,保证着各种机制的合理运行,其可变性与适应机制调节了天人之间的微妙关系,统领着宇宙万事万物的和谐整生。

在学术发展领域,学术地理的散点聚合,学术思想的珠连玉缀,既取决于学科生命的整体特征,也取决于不同地域学缘关系的多维缔结,从而形成不同地域学术研究的内在关联与整体发展。学术元点的辐射发散、多维承继与一体发展,使得生态美学的学术生命力在多维研究中得到拓展性的延续,极大地影响到生态美学学科的局部成熟与整体发展。

由于学缘关系的影响,生态美学研究呈现出错综复杂却不失有序统一的发展景象。山东大学的生态存在论美学研究与厦门大学的生态批评研究之间,因王诺教授师从曾繁仁教授而存在着一定的学术渊源,皆注重对生态美学、生态批评的哲学基础的探索,积极与西方生态美学研究进行交流与沟通。广西民族大学袁鼎生教授的审美生态学研究与贵州大学封孝伦教授的生命美学研究,均受启于周来祥先生的和谐论美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二者在各自的研究中均作了新的发展,生态美学与生命美学研究之间也互生互启。四川成都大学曾永成教授的人本主义生态观与山东大学曾繁仁教授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形成生态美学研究对象与理论上的对生与互补,丰实了生态美学研究的角度与内容。曾永成教授的文艺生态与鲁枢元教授的生态文艺学,分别从人本生态观与生态文艺观论证了构建生态诗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生态美学的拓展研究方面,鲁枢元教授的生态文艺研究与王诺教授的生态批评研究,以生态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以生态文学为代表的一切生态审美文化文本,应证了生态美学理论的客观存在与普适价值。在生态美学的应用研究方面,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对欧美国家的生态文学文本进行解读与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生态审美与民族文艺学研究基地”主要对少数民族艺术与审美文化进行生态审美探索,两种研究在无形中趋于一致,促成了生态美学应用研究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和。这些学缘关联直接催生了学术思想与学术方法的师承关系与学院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为学术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内在驱动力。由此可见,生态美学研究的多维地理生态,正是学缘关系的缔结在地理生态上的直观呈现,也为生态美学多个研究维度的立体统合、圈进环生的学科整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学术团体、学术会议的交流与碰撞,加强了生态美学内在的张力与聚力

生态美学学科的生命潜能与理论内涵的丰富性,是其多维研究聚生的前提。散点辐射的学术思想,没有在差异与分歧中走向分裂与绝对独立,而是造就了开放的聚生式地理生态,更加促进了学科内在生命力在相互牵引制约中的汇聚一体、生气灌注,成就了生态美学在中国二十年的健康发展,蓬蓬如远春。

学术的繁荣,讲究的是争鸣与齐放,既有对他人学术思想的真实尊重,也需要在严格的自省自律之下作出得体展示与如实表现。学术场应生发出一切学术生态存在之内涵、价值与生命。张力是由事物之间的差异性、独特性所致,相反,聚力是由事物之间的相同性、共通性所致;张力充满外扩的力量,聚力充满凝聚的动力;张力和聚力的交汇,引发了事物内在力量的中和与平衡,促进了事物生命力的动态呈现与多样发展。不同学术思想,正是以张力相互牵制,以聚力相互依存。

学术会议、学术团队将不同的学者与学术思想凝聚起来,在独立发展的学术个体生命及小的生态系统中,潜生暗长出相互关联的学术思想与学科整体生命。

国内院校在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思想、理论与方法的引领下,形成了以地域为划分的不同的学术团体。这些学术团体有着具有指导性的学术理论与方法,有着一致的研究目标与多样统一的研究对象,形成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学术研究机制。山东大学生态美学与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在传统美学的基础上,探索了元生态美学研究的诸多相关问题,以及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与生态智慧。贵州大学生命美学研究创新团队,对生命存在本体及中国传统艺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生态研究。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对西方生态批评理论及生态文学文本进行了大量译介、传播与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生态审美与民族文艺学研究基地,在整生论生态美学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对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审美文化与艺术文本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生态审美探索与研究。

同样,在学院派研究团组的研究中,学术思想的交流与互启是必不可少的,而促成这种学术交流的直接机制就是诸多学术团体之间的学术会议。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国内生态美学界举办了近十次规模大小不一的专门学术研讨会,主要研讨生态美学的学科发展与理论方法建设,以及与生态美学密切相关的生态批评、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的应用研究、比较研究等,极大地促进了生态美学的理论与方法的系统构建、应用研究维度的拓展,成就了生态美学学科生命的成熟与壮大。例如:

2001年,在西安由中华美学学会青年美学会与陕西师范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国美学界第一届全国性的生态美学研讨会上,学术思想的草创与探索,激荡与交汇,成为生态美学在中国走向独立发展的重要开端与契机;

2003年11月,在贵阳举办了中国第二届生态美学学术研讨会,从生态美学研究的哲学基础,生态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生态美学与人文环境的关系,生态美学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等几个方面展开研讨,成为生态美学走向理性思考与元学科发展的重要机会;

2004年,在广西南宁举办了第三届中国生态美学研讨会,此时国内的生态美学研究已进入较繁盛的发展时段,生态美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也已进入了新的时期,议题多样化,探索研究也更为深入,应用研究呈现出地域民族特色,将生态美学研究推向了一个小的波峰;

2007年,第四届全国生态美学会议在武汉中南民族大学召开,这一时期的生态美学研究呈现出更加良好的发展态势,会议对生态美学多元观与生态美学学科建设,生态文学、艺术创作及审美特征,生态保护与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利用等议题进行了探论;

2008年12月,湖北省美学学会“生态美学”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召开,会议主题包括生态美学、环境美学、景观美学、设计美学及30年来湖北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形成了十多年来第一次地域性的生态美学学术研究的梳理与归纳;

2009年在山东济南举办了“全球视野中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研讨会”,这是国内二十年来生态美学研究的一次盛会,国内外生态美学研究成果的展示,国内生态理论与方法的系统构建,在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生态美学的中西思想资源三个反面,形成了与国外学术思想的多维交锋,凸显了中西生态美学研究的共通性与差异性,是中国生态美学研究的重要转折点。

地域的多维研究、学缘关系的多角度构建与学术团体、学术会议的汇合交锋,启发了生态美学学科内在生命力的多样释放,形成了这一学科特有的多维共生与圈态环生,使其进一步走向成熟与繁盛。学术会议是一定时期内某一学科研究的深层积淀、焦点问题、前沿动态聚合碰撞的空间与语境。这些生态美学会议的召开,极大地促进了生态美学学科整体的超循环发展。

三、超循环整生①:生态美学研究的未来

生态美学研究的地理生态,经历了齐物共生的生命力初放阶段,发展到多维研究的聚合共生阶段,既符合学科生发的客观规律,也是生态美学学科逐渐走向独立、成熟与发展的一个历史过程。生态美学学科需要动态的、多维的、立体的发展——超循环整生,既有生态美学学科的各个理论构成的聚合整生,也需要不同研究维度的统合发展,进而才能真正推进生态美学学科整体在生态文明语境下的超循环整生。

(一)生态美学研究地理生态小系统的超循环整生

生态系统的整体运行,首先需要各个生态要素、生态环节与生态部分的有效运转。地理生态不是单纯的生态美学研究特质、特点与特征的不同地域分布,而是在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各个带有地域色彩的研究者与研究团队,探索发掘出各具特色与价值的生态美学研究领域。北方侧重于生态美学的元学科研究与理论建构,中部地区侧重融合生态思想、生态哲学、生态审美等的生态审美文化研究,南方侧重于生态美学的理论与方法建构及生态美学的应用研究。当然,这仅为大概情状,诸多地域研究进而形成了融合多个研究维度、学缘关系、学术交流的生态美学研究的地理生态小系统。各个生态系统从不同的角度与侧面丰实了生态美学学科的结构,使其不断具备发展为独立整体的学科潜质。在这个过程中,生态美学研究实现了诸多范畴、思想的协调与统和。比如,生态美学研究现代性与传统诗学的统和,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结合,生态存在论与人本主义生态观的交汇,中国民族性的本土研究与世界化的生态美学研究理论的碰撞,等等,这些地理生态研究个体自觉或不自觉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生成了超循环整生的学术地理生态结构。

(二)不同学术研究主体、各个研究维度的超循环发展

生态美学在中国的学科发展与理论建设,需要统合多维的研究视阈与学术思想,建立起具有生态诗学意味的生态美学体系。不同的生态美学研究个体或团体在地理生态的作用下,在各自的学术研究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生成生命力旺盛、超循环发展的学术研究系统。例如,曾繁仁教授早期致力于生态美学发生论、思想来源、理论基础等元学科研究,形成生态存在论美学观,继而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美学研究、研究方法、基本范畴与学科建设等内容展开研究,丰实了其以生态存在论为核心的生态美学观,超循环发展了自己的生态美学研究体系。袁鼎生教授以生态审美为核心范畴,形成审美生态观,在此基础上,从逻辑、历史、比较、应用、元学科多维建构生态美学理论与方法体系,衔接过渡,环进圈升,实现了其生态美学研究的超循环发展。不仅如此,生态美学各个研究维度也形成特色鲜明的研究系统。比如,21世纪以来,由不同研究对象而衍生出生态美学的两大阵营,有侧重于对象世界审美化的环境美学、景观生态学等,有侧重于主体世界审美化的生命美学、生态文艺学等,它们之间相互牵制、相互影响、连接一体,在超循环整生的生态机制作用下,进而生成生态美学研究的整体系统。

(三)生态美学学科在生态文明语境下的超循环整生

生态美学目前的发展态势,足以证明其内在丰沛的学科生命与学科潜质,并且部分潜质已然得到良好的释放。生态美学的研究整体需要各个部分与小系统自身的超循环发展,并且各个部分之间发生本质关联,在共生中生态美学研究整体的超循环发展。地理生态的相互作用,不同维度的共生共存,不同学术主体的对生互补,是生态美学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地理生态的自然展示下,生态美学逐渐走向理论与方法相统一、多维聚生、圈态环生、内外结合、中西互补。

生态的原初含义是指生命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生态美学与生态背景的关系,同样影响着生态美学学科自身的发展。物理学领域将熵作为系统内部混乱与无序的度量标准。生态系统不可逆的衰亡引起熵增,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引起熵交换,当熵值等于或小于零,系统则处于生长、发育的有序阶段,这和生态美学的学科发展与其环境的关系有着相通之处。生态美学滥觞于20世纪环境恶化、生态衰退的熵增阶段,经历了学科内在生态要素、生态环节、生态部分等的无序阶段,到各部分之间的自组织、自成长的有序竞生与和谐共生,再到学科整体的超循环聚合整生,囊括了生态美学学科的发育成长过程,而这一切却发生在环境恢复、生态重构的熵减阶段。在当下生态文明大环境的引领下,生态美学以其学科责任与理论强力,不断修复着生态系统的混乱与衰亡,重构着生态审美化的对象世界,同时也创造着生态艺术化的现实人生,这是作为生态文明时代最重要的人文学科之一的生态美学的发展趋势,亦是其未来的学科目标与理想。地域性的学科建构,将为未来的生态美学走向建设性的显学与基础学科奠定基础,并以此协调统和审美世界与艺术人生的生态审美关系。

责任编辑:胡颖峰

作者:龚丽娟

上一篇:专业舞蹈论文范文下一篇:中国会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