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论文范文

2022-05-08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动画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动画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艺术,由于文化背景、经济发展、宗教信仰等差异,每个国家或者每个地区的动画所体现的内容都大不相同。本文将通过日本动画与中国动画多方面的比较,对中国动画的发展做出展望。

第一篇:动画论文范文

动画的“影视感”与“动画感”思辨

[摘要]动画的“影视感”,指它作为一种“活动影像”,与影视的基本原理相同;动画的“动画感”指出了它的绘画性或者人工制作的手法。动画,从本质上是解决“影视感”与“动画感”的结合问题。

[关键词]动画 电影 影视感 动画感 动画创作

引 言

经常有人在问:动画到底是什么?动画,这一充满神奇色彩、紧跟时尚,又最为普及的艺术形式,它的源起可追溯到二、三百万年前的远古洞穴壁画时代,而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也不过百年。“动画”一词今天分开来解释的话。“动”指它作为一种“活动影像”,与影视的基本原理相同,能够表现在连续时空中的动作与状态,即动画的“影视感”;“画”指出了它的绘画性或者人工制作的手法。把它与一般“实拍”影视的影像区别开来,即动画的“动画感”。广义来说,只要不是用实拍的方法得到的活动影像均为动画的范畴。而从技术角度来说,使用逐格拍摄,进而连续播映的画面就算是动画。从本质上来说,动画即动画形式的影视艺术门类。与“电影”是同源的,具备一般影视所具有的一切视听表现。

一、“动”与“画”构建起动画艺术

动画与电影一样,经过百余年的探索与发展。目前世界各地也都形成了一些丰富的创作流派。如叙事节奏快、想象力丰富的美国迪斯尼动画学派:有着独特艺术构思、强调个人风格的加拿大动画学派;以法国、前南斯拉夫为代表的欧洲幽默学派:画面唯美、内容深刻以宫崎骏、大友可洋为代表的日本动画学派:以德国为代表的抽象动画学派等等。我国的动画从传统绘画、雕刻、民间艺术和地方戏曲等领域汲取丰富的给养,逐渐形成了自己意境深远、简洁古朴的艺术风格,即闻名世界的“中国动画学派”。如中国独有的水墨动画、剪纸动画、皮影动画等。经典的动画短片《三个和尚》,虽然从故事情节、叙事方法、角色造型、画面风格及音乐效果等各方面都烫上了浓郁的中国印记,但是丝毫不影响国外观众欣赏作品甚至理解该片以小见大的深刻母题,并赢得了国际声誉,真正做到了民族化、国际化与人性化的高度统一。

动画,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与其他艺术形式特别是影视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有着自己的特性。

(1)动画之“动”形成的“影视感”

电影的本质在于“运动”,此处的“运动”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镜头的内部运动。指的是拍摄对象自身的运动及进行场面调度所形成的运动,即“内部蒙太奇”:2、镜头的外部运动,也就是“外部蒙太奇”。包括镜头的拍摄方法即推、拉、摇、移、跟等,还有因为剪辑连接镜头而产生的节奏变化:3、情节线索本身的发展变化。这是比较抽象的一种运动。但正是这种动态的发展可以促成内容的延续。推动剧情的流动,引发并强化戏剧冲突,最后来讲好一个吸引人的故事。

表现“运动”恰恰正是动画的长项与优势。内部蒙太奇和情节线索的运动毋庸置疑,动画的运动元素具有无限性,这首先是因为动画“非实拍”的制作原理。动画,正因为不是直观的表现现实生活里的具体形象。而要依靠创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完成的。所以其形象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其运动也可以是自由多变的。当然,如果是表现自然界现有的东西,即使是经过夸张和变形后的,那也要在遵循自然界某些必要的运动规律前提下来实施。例如动画艺术短片《兔子惹的祸》①中夸张鲜活而运动流畅的兔子、猎狗、猎人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创作者先拍摄真人表演。然后逐祯分析研究,吃透动作规律。再进行夸张和变形设计,最后才开始逐个动作的原动画绘制。

其次要归功于现代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而数字技术实现手段的优越性最显著的就体现在外部蒙太奇特别是虚拟摄影机的运动上面:在动画制作中,摄影机的调度不但异常灵活。其运动轨迹更是传统剧情电影所无法比拟的——那可以是一种超现实的主观性极强的夸张运动。虽然本质上还是镜头的运动,但摄影机不仅动态范围特别大,且构图中主体的运动同样具有超现实性和表意色彩。例如在动画艺术短片《The Life》②中,摄影机作为观众的主观视点展现不同窗口内的人生百态,中间还要实现与楼顶女孩的切换转场,片尾还有模拟拖鞋从楼顶自然下落的主观视线,摄影机的运动是非常复杂的。但因为二维手绘绘画的随意性和三维数字动画中摄影机的自由性实现了片中视点的多样和新奇。片中多次出现高速的甩镜头或者通过在运动中不断改变焦距中途模糊晕化来转场的拉镜头,在揭示新空间的同时又造成了奇特突兀的视觉感受。这在实拍电影中是较为困难的,在动画的制作中却可通过后期合成软件来轻松地完成。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为传统的影视视听语言元素带来了新的表现力与功能的延续。

(2)动画之“画”形成的“动画感”

这里所说的动画之“画”,绝不仅仅是指绘画,确切的说,是指动画的形式方面的因素。在“内容决定形式”的基础上,动画有着异常多元的表现形式。传统二维手绘动画里就有古典风格、卡通风格、写实风格等相当于不同绘画流派的不同动画风格。此外还有黏土动画、水墨动画、剪纸动画、折纸动画等,甚至以烟、光、水、沙、盐等特殊材料,运用夸张的点、线、图形创作的种种抽象派新媒体动画。动画艺术短片《The Life》依托剧情的进展。巧妙的设置将素描、彩铅、漫画、符号化的简笔画等传统二维手绘及三维数字动画等不同风格的表现形式通过窗口统一在一部动画作品之中。动画的“画”的特性被极致的挥洒铺陈,不失为一次新的动画表现形式的积极实验。

当然,艺术表现的对象不能一概而论,动画亦莫能外。还有很多独特的且适于动画形式表现的内容,在等待动画创作者打开眼界与松绑手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发现和创造。

二、动画片的本质是“影视感”与“动画感”的结合

“动画片的本质特点是动画形式的影视艺术”,也就是说动画片从本质上是解决“影视感”与“动画感”的结合问题。动画片因其艺术语言和电影的同构而拥有了类似的外部形态,但又因其在制作技巧和观影心理上高度的假定性以及技术手段的优越性为原来已固有的各个影视视听元素增加了新的质感。

高度的假定性是动画片的根本特征之一。动画电影与真人扮演的剧情电影在与现实的关系上是截然不同的。摄影机的记录性使得电影可以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而动画在艺术领域的界定里面也许更接近绘画。动画片中的环境或者角色大多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它的生成依赖于纸笔和颜料,近年来则发展成计算机。在巴赞的长镜头理论中,摄影与绘画是不同的,它的独特性在于其本质上的客观性。动画片则恰恰相反,它的独特性在于本质上的假定性,更接近于神话和童话,而不是扮演现实中人类生活的真实情景(虽然动画也可以去表现客观的现实)。

不管是运动的多变性,摄影机的高度自由运动,还是角色造型和表演的夸张,景别的自由变化,动画片都对传统剧情电影的视听元素有了新的延伸,“影视感”与“动画感”的结合,使它成为包括影视在内的其他艺术类型的高度综合与改写,一个近乎“全能”的表现舞台。

三、动画短片创作中的“影视感”与“动画感”思辨

之所以在这里把动画短片单独提出,是因为笔者以为它之于传统主流动画正如动画之于电影,是一个递进的阶梯状关系,三者是“量”上的递增和“质”上的延伸。

(1)动画短片创作的现状分析

动画短片,“首先,这类动画片篇幅较短:其次,这类动画片相对比迪斯尼等公司制作的商业动画片在表现内容上更加个人化,随意化:在表现形式上更加风格化,更加新颖:在材料选择上更加广泛,更具实验性:在制作规模上较小,个人创作居多”,故常被称为“动画艺术短片”。

数十年来,随着商业动画片日甚一日的影响,动画短片的发展势头非但没有被遏制.反而在形式、内容和风格深度等方面有了多方位的发展。动画短片的表现内容是无限的。这是和创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步的。有些是通过简明的故事来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例如《三个和尚》有的不是把更多精力放在讲故事上,而是试图在有限时间内表达更丰富的感情和个性化的思想,例如国内青年动画导演孟军通过半自传式的回忆,再现少年生活中的快乐与烦恼的动画短片《聊天》:还有的是纯粹追求视觉效果的比如用计算机制作的意念模糊的抽象动画,类似于电影流派中的法国先锋派,认为形式本身就是内容,就可以表达,不需要借助故事来感染观众。如动画短片《绳舞》.完全摒弃电影语言,全片只有一个镜头,采用动画特有的语言方式展现一个充满错觉的空间。

严格来说,动画艺术短片是不需要规则和定律的,因为它需要创新,需要不断地补充与提升。而当今一些专业动画赛事和专业动画教育却是更多地关注动画影视方面的规律,即与电影的“同”,而忽略了“异”——因动画本身的特性而可以自由发挥的东西:“动画感”。

在目前的创作环境下,动画短片更适合走的路线是在一个好故事的基础上。用蒙太奇的电影语言来讲述,但是绝对不能忘记“动画感”和“影视感”的结合。那么如何才算是“动画感”和“影视感”的结合呢?如果把动画中的角色换成真人表演和实景拍摄后,片中的所有镜头运动、演员表演、场景变化、戏剧冲突及情节发展都可以用实拍的方法拍出来的话,这部影片就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动画片”,充其量也只是一部“画出来的电影”。一个好的动画导演往往可以较好的驾驭一部电影,而一个好的传统电影导演却未必能导出一部好的动画片来。动画是电影的一个特殊分支,同样可以完成再现时空的任务,遵循着同样的视听语言规律和蒙太奇技巧:但同时相对于传统电影它又是更为自由和多变的。

(2)以《生活原来是这样的》为例谈动画短片创作

动画短片《生活原来是这样的》③是一部比较成功的“动画感”和“影视感”相结合的范例。该片的故事结构。就像一个叙事革命的先锋,非常的片段化、戏剧化和卡通化。类似于法国影片《罗拉快跑》,充满了动感和参与感。落魄残疾的主人公仅仅因为踩中一只狗尾巴而引发的一系列“蝴蝶效应”,席卷了旁人的生活,每到一个看似结束的段落性交代时又马上通过快速回放回到踩狗尾巴的那一瞬间原点——故事重新开始,引发了另一条叙述线,一些看似毫不相关的情节各自平行发展,又因为叙事结构的构架而交织在一起,造成了新奇有趣的心理感受:再次回到踩狗尾巴的那一瞬间,反复的镜头已经不再是叙事的动作因素,而成为一种人物状态的深远修辞,故事也在这一部分说明了主人公落魄残废的引因,还表现了生活最终的发展——复杂、残酷而又环环相扣,充满了未知和希望。整个故事一气呵成,先让观众怀有许多的问号,然后在情节的交织发展下逐个揭示了故事的真相,仿佛一个巨大的叙事结构的迷宫,在作者架构故事的深厚功力下最终把观众带向了出口,令人畅快淋漓。也在影像的革新之外对于生活和命运的荒诞化、片段化、细节化以及复杂交错进行了思考和展现。在某种意义上,更是对影视的“时空”有了新的审视,在无限可能的“时间”中,我们获得了无限可能的“空间”方式。

再来看它的动画特色。该片是以实拍和简洁随性的手绘方式相结合表现的,通过剧情有意识的流动和镜头特效的转接.处理得恰到好处,毫无生硬之感。“动画感”运用得非常到位。例如人物喝水,下一个镜头直接转到口腔、喉咙,可以看见液体在肠胃中的夸张反应,再下一个镜头由胃部特写拉开,人物已经转场,身体由透明可见内部变回正常。这种有趣、新颖的动画特有的表现方式在片中比比皆是。比如另一处通过摄影机的夸张运动实现转场的镜头:女主人在出租车内打手机,镜头摇出车窗,掠过红绿灯,快速穿过城市的楼群和作为视觉缓和的飞艇来到大洋之上继续前进,越过巨大的轮船和飞起的海豚,前景不断变成配景又马上退出摄影机的拍摄范围,前方总有新的运动元素吸引观众的视线不断前伸。远处的新大陆上楼群快速升起模拟地平线的效果。一只飞机从镜头后上方入画。牵引视线继续快速前进至新大陆上的自由女神像.然后边推进表现女神高举的火炬特写边旋转一周。再拉开时,出现与女主角用手机对话的大洋彼端的另一人物。这里模拟了无线信号的快速传播,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充满快感的视觉感受。这种摄影机高度自由的运动方式和表现对象景别的快速变化是传统实拍电影不敢想象的,但在动画片中却是可以利用数字动画与后期合成技术轻易做到。

电影是真实的幻象,而在动画特别是动画艺术短片中,我们拥有着更为强大的区别于现实生活的非比寻常的控制力,对“动画感”的控制力。这种控制力是有快感的。也是取决于作者想象力和创新的实践手法的。

四、结语

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影视艺术必将更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种趋势和潮流是不可逆转的,动画艺术也不例外。走过了漫长而艰辛的探索之路。解决好“影视感”与“动画感”的结合问题,动画将凭借其本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引起更多关注和喝彩!

作者简介:米高峰,男,陕西科技大学设计学院动画系讲师、硕士。从事影视动画创作及视听语言研究。刘子建,男,陕西科技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艺术理论与产品设计研究。蒋安琪,女,陕西科技大学设计学院动画系动画专业2003级。

作者:米高峰 刘子建 蒋安琪

第二篇:中国动画和日本动画的比较

【摘 要】动画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艺术,由于文化背景、经济发展、宗教信仰等差异,每个国家或者每个地区的动画所体现的内容都大不相同。本文将通过日本动画与中国动画多方面的比较,对中国动画的发展做出展望。

【关键词】中国动画    日本动画    发展

从大方面来看,在一部完整的动画中可以体现出该文化背景下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形态、经济发展情况、科学技术以及社会观念等方面的状态。随着经济的发展,动画产业的发展越来越繁荣。在我国,动画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到了现代,我国的动画发展与日本相比差距过大,日本动漫繁荣,我国却没有代表性的作品推出。本文将针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找到差异,并且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希望对中国动漫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1 中日动画的对比

1.1 形象塑造方面的差异

中国动画中的人物一般都是正经、严肃的英雄人物,多为一些拥有特殊能力的人物,例如《宝莲灯》中的刘沉香。然而这些人物多是想象中的,这种人物塑造方式多是为了体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对于现代人来讲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中国最近几年开始注重小人物形象的塑造,力求更加接近实际,但是动画后期的发展情节也多是一些主人公学会神器本领之类。日本动画在人物塑造方面更加注重人文情怀的体现,在环境设置、人物塑造、细节设计等方面都能展现出日本民族特色,并将这种传统韵味和现代生活的种种现象巧妙结合。这样一比较,两者差异便显现出来,中国动画太拘泥于中华美德的集中体现,将人物赋予超能力,缺少现实因素,很难从动画人物中找到与观看者的相同点。相对于日本动画而言,中国动画在人物塑造方面需要改进的就是应该平民化,而不是神奇化。

1.2 选取题材方面的差异

在题材选取方面,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有着很广阔的选材范围,既可以选取中国古代的神话题材,又可以选取一些英雄人物等。但是中国的动漫却始终秉持以育人为主的题材表现原则,在我国,一直以来存在的思想就是动画片是儿童看的,所以在我国动画中幼稚的元素很多,例如《喜洋洋与灰太狼》。除此之外,我国的动画题材也多是一些经典故事,在中国的动画中大多是一些英雄的伟大事迹,而日本则以是小人物的励志故事为主。通过中日动画在题材选择方面的比较,可以发现中国的选材模式似乎已经固定,都是赋予人物一种特殊的本领,拯救世界之类,且以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为主。而日本则是更加贴近现实,使观看者从人物事迹中可以找到自己的相同点。相对于日本动画而言,我国的动画在这方面缺少创新的意识。

2 与日本动画相比,影响中国动画发展的因素

2.1 动画产业经济链存在问题

在中国,动画制作机构有几千余家,但是这些机构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企业却寥寥无几。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资金的缺乏。一部动画片想要被出品发行要经过多个环节,与制作许可证相比,发行许可证显得更加重要,但是对于获利薄弱的小型机构来说,很难拥有足够的注册资金。国家规定注册资金在300万元至500万元的制作机构才可以申请发行权,由于这个原因很多优秀的作品也很难与公众见面。中国动画产业资金链的不完全使得许多动画的资金收益远不及前期的资金投入,有很大一部分动画片只能依靠不断的播放回收资金。然而日本动画在此方面的做法却值得我们学习,在动画上映的后期,日本会进行一些人物模型的制作以及游戏的开发,从而形成动画产业链回收资金。

2.2 缺乏创新精神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前期制作了很多优秀的动画作品,并且在国际上也曾获得过奖项。然而多年来该制片厂的理念依旧是以少年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在动画片中加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儿童。面对世界这个大环境,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面对的是世界而不只是中国,所以少年儿童对于动画的需求也早已不是停步于放松娱乐,更多的要求是与实际相结合,具有反思性。面对这种新形势,中国动画的表现显得过于保守,缺乏创新元素。日本动画在创新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日本在动画的主体风格上属于“写实主义”,在这个风格中灵活地发挥,使人物更加贴近现实,易于接受,并且创新地引用其他文化的人物事迹吸引观众眼球。

3 中国动画的发展方向

与日本动画相比,我国动画产业的不足之处很明显,国产动画应该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在制作观念上有所创新,与时代接轨;在市场的宣传方面也不能忽视。在当今这个网络化的社会,对网络加以综合利用,提高动画的知名度,引起关注;现在国家支持各大电视台对国产动画的播放,应该借助国家的相应支持政策,推动影视的发展,使国产动画的前景更加宽阔。此外,国产动画片的理念必须有所创新,在消费群体上不应该只是局限于儿童,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推出相应的作品,扩大消费群体。另外,政府应该多出台一些支持国产动画的优惠政策,重视动漫节的举办;同时动漫制作者的观念也要改变,在原有传统表现手法的基础上应该多借鉴外国的优秀经验,取长补短,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体系。

4 结语

当今经济日益发展的中国却没有一部动画作品可以登上世界的舞台,这主要是因为国产动画的不变模式,一直注重神话故事和英雄人物的描述与塑造,在模式的创新方面始终没有太大的突破。近年来的抄袭现象也尤为严重,缺乏自身的创作性,很难做到具有中国特色。在与日本动画比较后,我们可以知道中国动画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与人们的需求进行创新,不能只是以营利为目的。面对如今的发展局势,应该进行新时代下国产动画的改革与创新,创造出带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体系。

【参考文献】

[1]缪文品.谈中国动画与日本动画的差异[J].艺术科技,2014(04).

[2]张伟华,范一峰.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动画现状与反思[J].电影文学,2012(16).

[3]刘娟.从日本动画看中国动画的发展之路[J].文教资料,2013(03).

作者:刘畅

第三篇:商业动画浪潮中的艺术动画

【摘要】 独立制作的艺术动画短片以其独立的思考和个性化的表现以及浓郁精炼的艺术风格成为动画艺术领域的一道风景,在影院动画长片宏大精良的制作和坚强有力的传播笼罩下,越发的显出其可贵的独立性艺术特质。

【关键词】 商业动画;艺术动画短片

商业动画长片一般指高投入高产出的供影院放映的剧情动画片,意即动画电影,或者是供电视播放的动画电视连续剧。动画电影因其规模和工艺的本质一定程度上成为工业化的产物。与电影的发展一样,动画长片要依靠高投入,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甘冒投资的风险,是很难参与动画电影市场的竞争角逐。商业运作和动画产业化成为动画长片包括电视动画长篇连续剧的生存发展模式,高效的商业运作成为一部高品质长片的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动画电影和电影形式一样,艺术成就并不直接与成本有必然对等的关系,高投入不是保证,但却是必备的极其有利的条件。纵观影院动画从《白雪公主》到《埃及王子》艺术与商业的结合是其不能回避的宿命。类型化在商业动画领域依然呈现出典型特征,迪斯尼动画一贯坚持改编神话和童话故事的创作手法,如《仙履奇缘》、《爱丽丝梦游仙境》、《睡美人》、《阿拉丁》、《大力士》等等。这使得迪斯尼公司的动画电影在很长的一段发展时间里,日趋成熟完美。迪斯尼公司家喻户晓,并独霸世界鳌头达大半个多世纪之久。除了改编自神话外,迪士尼并尝试取材自历史传奇故事,如《风中奇缘》、《花木兰》;或自名著取材,如《钟楼怪人》、《泰山》;甚至也尝试原创故事,例如《狮子王》、《玩具总动员》等。新世纪以来迪斯尼联合皮克斯推出的《海底总动员》、《超人家族》等影片逐渐以三维动画取代二维动画,然而在其影片叙事上依然遵循着戏剧的冲突律法则,以完整宏大的叙事表达鲜明的主题,影片具有清晰的故事线索,丰富的人物、情节动作和场景设计,指向正义高扬的结局,塑造英雄人物。日本的商业动画片具有领先世界的制作水平是公认的事实,《攻克机动队》、《幽灵公主》、《千与千寻》、《千年女优》等影片以高艺术水准奠定日本动画赖以抵抗好莱坞的力量。优秀的动画长片彻底改变了人们关于动画电影的种种偏狭认识以及以儿童为主要观众的固有动画片定位,它的创作已经跨越了观众层次和年龄的区分,获得了广泛的认可。相较商业动画长片来说,独立制作的艺术动画短片有着丰富的样式,在这里主要阐述一下作者动画的独立制作性的特征。艺术动画短片,多为三十分钟以下的短片,这些影片不以盈利为根本目的,而是以追求某种艺术境界、抒发感情、表达观念或表现艺术技巧为目的。来自不同地域的艺术家以他们辛勤的劳动创作了丰富的动画艺术短片。艺术家们不断的试验和探索,创作方法越来越多,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复杂;体裁越来越多样,其中有沙动画、粘土动画、实物动画、计算机动画;形式风格得到越来越广泛发展,有写实的雕塑风格《星期日闭馆》、绘画风格《摇椅》,还有漫画风格的、抽象符号风格的等等;空间观念更加超现实、自由和魔幻,如《蚊子》、《学走路》。加拿大是艺术动画的王国,众多的艺术家在其国家电影局的扶持下创作了杰出的动画片,如《种树的人》、《猫头鹰与鹅的婚礼》等等。在我国,同样拥有《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山水情》、《三个和尚》等优秀的动画短片。艺术动画的特点在于它充分发挥动画电影形式的特性创造出神奇而丰富的想象空间的同时,赋予作品极其深沉厚重的思想主题,从而不仅使作品获得了往往是商业长片无法比拟的观赏性,并展示了契合着时代脉搏的对各种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优秀艺术动画导演一直以来以强烈的社会意识和人文关怀著称,战后东西方冷战格局引发的核武器竞赛更加深了他们对人类自身生存的关切和忧虑;人类文明的进步、毁灭、再生,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共存等人类社会背负的各种沉重课题,都交织在他们的创作里,给他们的动画短片注入了区别于其他浅薄的娱乐性动画片的思想深度和人文思考。独立性艺术动画短片,具有独创性和独立思想的特色,对动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这些流派和作品在创作投入的资金上,无论如何都无法与财力雄厚的商业集团推出的重头片相比拟。正是由于制片投入的限制,艺术短片在表现上呈现出与商业动画长片截然不同的特征。如果说动画艺术短片成功的关键在于个人的天才和勤奋,那么影院长片成功的首要因素,应归结于雄厚的财力;在市场化的商业运作中人与物模糊了界线,不论在美国迪斯尼或日本吉卜力,人才也成为经济实力的组成部分——物化了的人才形态。

动画片在沿着美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势走向集团化大规模生产的商业道路,独立艺术家无法像产业电影一样足力参与商业竞争,各种艺术组织以动画节的形式号召艺术家们共同探索。独立制片的艺术动画短片不同于商业动画长片的产业化集体创作,它有更广阔、更自由的个人发挥空间。它强调的是创造者独立构思、设计、制作完成自己的作品,其创作活动可以说由艺术家“随心所欲”地支配。因此,艺术短片更具有独立性、原创性和探索性。表达情感是动画创作的生命线。动画短片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短。因为短,所以它便要求创作者不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讲故事上,而是试图在有限的时间内表达丰富的感情和复杂的思想。创作者们把多年的艺术修养和创作经验带进短片的创作过程中,以高度概括的手法表现主题与主要内容,以流畅的镜头来传递细腻的情感,以独特的构图和色彩构成勾勒出情绪的波动,用细节的处理完成对心灵的刻画。艺术短片的创作构思五彩缤纷。有的来源于个人的生活感悟,有的是对世俗标准价值的批判,有的是对社会弊端的不满,还有的是表现个人的艺术观点。除了力求在思想内涵上体现出个人对社会、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感受外,动画艺术家在表现形式上也孜孜不倦地寻找着,试验着。手绘动画的表现形式有水彩、水粉、水墨、油画、版画、铅笔、蜡笔、钢笔、粉笔等等。可以平涂,可以晕染,也可以擦拭,制造朦胧的效果,表现形式自由而开放。加拿大动画艺术家费德里克•贝克用彩铅和松脂在毛胶片上绘制而成的影片《种树人》,则以梦幻般的画面效果获得三十多项国际大奖。我们大家熟悉的水墨动画《牧笛》,便是以水墨表现中国文人画的意境,线条优美,笔墨酣畅。

计算机动画已经深入地介入动画创作领域,使得传统工艺发生革命性变化。而随着计算机三维技术出现和发展,由数字组成的三维空间,形成一种新的视觉形式。三维动画的特点是:三维模型物体的各个面是经过计算机运算得到的,就像现实中的泥塑一样,在计算机中模拟出了摄像机实际拍摄的过程,最后渲染输出。发展到今天,计算机三维技术为艺术家的独立制片提供了技术的便捷和无限的可能,产生了大量优秀三维短片诸如奥斯卡获奖的《Bunny》、《瑞恩》、《獾》等。独立艺术家亲眼目睹了这门技术的成长的速度与力量,它重新定义了动画制作的理念,独立制片在技术表现如造型、色彩、美感等视觉效果都得到了突破性的完善。计算机技术创造出许多可能性,带领艺术动画突破实体的限制,并使动画家的思考模式产生改变,让动画创作突破直线式的模式前进,而更容易去实验、模拟与创造。数字工具成了动画家延伸的手臂,而得以帮助动画创作出更多呈现超现实、荒谬、不可能而充满想象力的作品。透过计算机程序,作品甚至开始有了自我的主动性,让创作者深入作品的程度产生变化,其充满不确定性的特质,使创作过程仿若拥有自我生命般,得以呈现出无限多的面貌。

数字时代的到来,由于工具性的变革,更影响了整体文化与创作观念的发展。在动画独立制片的创作中,源于传统的创作精神不变,但创作观念上却显得更为多元化。独立制作的艺术动画短片以其独立的思考和个性化的表现以及浓郁精炼的艺术风格成为动画艺术领域的一道风景,在影院动画长片宏大精良的制作和坚强有力的传播笼罩下,越发地显出其可贵的独立性艺术特质。艺术动画短片不是正餐后的点心,而是大众传媒的影院片之外的另一种声音;不容置疑影院动画片的高度的综合艺术力量,但更不能忽视那来自于动画艺术家独立制作作品的直击人心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John Grant.Masters of Animation. B T Bats ford,2001

2 黄玉珊,李道明.动画电影探索[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

作者:欧阳昌海

上一篇:税务论文范文下一篇:专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