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贸易壁垒论文

2022-05-13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技术贸易壁垒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世界各国人民都能享受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导致国家的某些民族产业受到外来商品的严重冲击,为了保护民族产业,减少外来商品,这些国家纷纷树立起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

第一篇:技术贸易壁垒论文

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透析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难曲折,欧盟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区域一体化程度最高经济体。为欧盟在21世纪再展宏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同时,欧盟及其成员国也丝毫未放松努力,加强对各国技术规章的协调,不断修改和完善现行的欧盟技术法规。欧盟国家是最先意识并研究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家,近年来,欧盟颁布了大量技术法规和标准,并制定了相应的合格评定程序。

一、技术法规

欧盟技术法规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条例,条例具有基础条约的实施细则的性质,相当于议会通过的法令;二是指令,指令是要求各国把有关立法纳入共同体法律的条文,是对成员国具有约束力的欧洲经济共同体法律;三是决定,决定是有明确针对对象的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决定的适用范围指向个别、具体、确定的问题。在欧盟三个层次的技术法规中,指令占有主导地位,绝大多数产品的技术立法都是以指令的形式发布的,只有很少部分是以条例或决定等形式出现的。欧盟于1960年初至1985年发布的近300个“旧方法指令”,这些指令主要集中在药物、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机动车辆等领域。1985年以来发布的25个“新方法指令”,涉及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与消费者保护的领域,包括的产品有机械产品、玩具、医疗器械、燃气燃具、建筑产品、电讯设备、电器设备、民用爆炸物等等,这些已经构成了以指令为核心的技术法规体系。

欧盟技术法规是欧洲共同体机构根据基础条约规定的决策程序制定的法律,是欧洲共同体法律体系中的主要内容,但在法律效力上要低于欧洲共同体的基础条约。

欧盟在总结20多年来制定、实施“旧方法指令”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新方法指令”。“新方法指令”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运行模式:一是欧洲协调标准支持;二是合格评定程序保证新方法指令的正确实施;三是各成员国指定机构依据新方法指令要求对产品进行评定,保证产品投放市场前符合新方法指令的要求;四是加贴CE标志证明投放市场的产品符合新方法指令的要求;五是国家主管机构负责对投放市场的产品进行监督。欧盟的技术法规充分发挥了保护本区域市场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欧盟技术法规多以指令形式版布,例如,2003年1月23日,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共同颁布《关于在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第2002/95/EC号指令》。上述指令要求成员国确保从2006年7月1日起,投放市场的电子和电气设备不包含铅、汞、镉、六价铬、聚溴二苯醚和聚溴联苯六种有害物质。在2006年7月1日前,各成员国必须遵照欧盟立法在本国采取措施限制或禁止在电子电气设备中使用这些物质。2003年1月27日,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共同颁布《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第2002/96/EC号指令》。该指令管辖了交流电不超过1 000V,直流电不超过1 500V的十类产品:(1)大型家用器具;(2)小型家用器具;(3)信息技术和远程通讯设备;(4)用户设备;(5)照明设备;(6)电气和电子工具;(7)玩具,休闲和运动设备;(8)医用设备;(9)监视和控制装置;(10)自动售货机。它适用于欧盟境内外的电子电气设备生产者、经营者和进出口企业。上述指令要求成员国将确保生产者或者代表其的第三方,在2006年12月31日前,按不同产品分别回收再利用50%~80%(按重量计),并承担费用。各成员国须在2008年12月31日前建立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再循环的新目标;在2004年8月13日前使符合上述指令所必需的法律、规则和行政规定生效,并将其立即通知欧盟委员会。

二、技术标准

除制定相关法规外,欧盟还使用各种严格的技术标准,来阻止外国产品对欧盟市场的渗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欧盟针对各种进口产品制定的详细技术标准达十多万个,从不同层面限制外来商品。

例如2002年以来,欧盟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旨在加强环保的产品生态标识标准,对纺织品、纸张等工业制成品的原材料和成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或释放量做出了严格限定,对加工工艺等生产环节中的能耗、自然资源的使用量以及废水和废弃物的处理等均提出了严格要求。2002年,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公布了要求价格低于2欧元的打火机须加装“防止儿童开启装置(CR)”的标准,(以下简称“CR标准”)。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打火机生产国之一,也是欧盟市场重要的打火机供应国,而中国对欧盟出口的打火机价格绝大多数低于2欧元。此标准在事实上构成了对中国打火机产品和产业的歧视,将会阻碍中国打火机产品对欧盟的出口。

与此同时,欧盟各成员国除执行欧盟统一的技术标准外,还实施本国有关的技术标准。欧盟颁布了不少有关产品安全、技术标准等方面的指令性法规,构成了一套技术标准体系。这套技术标准提出的初衷是为了统一各成员国的立法规定,消除欧盟内部市场中技术标准混乱造成的贸易障碍。截至目前,欧盟已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涉及压力容器、玩具、建筑材料、煤气炉、电磁干扰设备、个人防护用品、机械、电子医疗设备、通信设备等,应有尽有。这套标准体系,统称为“CE”标准,对产品的技术细节、安全性、卫生和环保等方面做出了要求。欧盟规定,凡符合欧洲标准的产品,应贴有“CE”标志,表示该产品符合欧盟有关产品的安全要求和技术标准。

欧盟制定了较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但认定还需要各成员国实行。对此,法国有自己的一套特殊要求。如进口法国的家用电器的技术合格认定,就必须在该国指定的试验中心进行,合格后才能进入市场销售。法国还要求有关企业保存好办理“CE”标志的资料至少十年,以备检查。如发现产品上没有“CE”标签或资料缺损不全等,有关企业应负法律责任,如果是进口产品,当生产企业或由其制定的代理不在时,进口商将承担责任。

三、体系认证或产品认证等合格评定程序

欧盟合格评定程序有八种模式,即:A——生产内部控制、B——形式检验、C——符合性要求、D——生产质量保证、E——产品质量保证、F——产品检验、G——单件验证、H——完全质量保证。企业可以选择其中的二至三种模式,在选择H、D、E模式时,企业必须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

加贴CE标志的产品才可以在欧盟各成员国市场上销售。CE标志被视为进入欧盟市场的特别通行证。CE是欧洲合格认证的简称,也称欧盟安全认证标志。产品加贴CE标志,即向用户和政府做出质量保证和质量承诺,表明产品符合欧盟指令的安全、健康、环保的要求。

凡在欧盟各成员国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必须至少达到三个条件:一是必须符合欧洲标准(EN),取得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认证标志。二是凡进入欧盟各成员国市场的产品,要经过ISO9001认证注册。三是取得欧盟安全认证标志CE。

由于欧盟各国的科学技术先进、经济发达、工业化水平高,欧盟对一些有关人身健康和安全的产品,尤其是食品,认证非常严格。以欧盟进口的肉类食品为例,不但要求检验产品的各种卫生指标,还要检验出口国生产厂家的卫生条件。欧盟理事会P2-5EEC指令,对肉类食品的工作间温度、肉制品配方、容器、包装等均作严格规定。对于大多数电工产品,申请CE标志认证,还必须符合欧盟议会有关法规规定的低压设备(LVD)指令和电磁兼容(EMC)指令的要求。

欧盟产品安全指令约束其成员国运用法律手段保证进入市场上的产品是安全的。欧盟理事会规定:各成员国必须将CE标志纳入本国法规和行政管理程序中去,进行市场监督。它由政府有关部门以市场方式进行管理,由产品制造商和其欧洲销售代理商承担相应责任。欧盟的法律规定,进口商对其产品,包括为其雇员提供的工作机械和设施承担责任。其结果是,无论商业利益多么诱人,欧盟的进口商都不会冒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去进口没有CE标志的产品。

四、绿色技术壁垒

这是欧盟最为严厉的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有下述几种:(1)绿色生产。它使产品从设计、制造、使用到报废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不产生环境污染或环境污染最小化,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节约资源和能源,使资源利用率最高,能源消耗最低。(2)绿色技术标准。欧盟制定了许多发展中国家难以达到的环境标准,限制国外产品进口。欧盟1996年启动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进入欧盟市场的产品从生产前到制造、使用以及最后处理阶段都要达到规定的技术标准,形成了一道“绿色贸易壁垒”。近年来,欧盟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人身健康为由对本国和进口产品规定了严格的“绿色”标准,例如欧盟的 “OKO-Texstandard100”生态纺织品标准中对服装和纺织品中的某些物质的含量要求高达PPb级,如对苯乙烯的要求是不超过5PPb,乙烯环二烷不超过2PPb。(3)绿色环境标志。它是一种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表明该产品不但质量符合标准,而且在生产、使用、处理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均无损害。发展中国家产品为了进入欧盟市场,必须提出申请,经批准才能得到“绿色通行证”,即“绿色环境标志”。1992年5月欧共体正式实施所谓“生态标签”制度,并于1993年7月推出欧洲环保标志。凡有此标志者,即可在欧盟成员国自由通行,各国可自由申请。目前欧盟对19种产品提倡要获得绿色环保标志,欧盟还规定在今后三年内将环保标志商品扩大为30种。(4)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包装指能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用后易于回收再用或再生,易于自然分解,不污染环境的包装。(5)绿色卫生检疫制度。欧盟对食品的安全卫生指标十分敏感,尤其对农药残留、放射性残留、重金属含量的要求日趋严格。欧盟对在食品中残留的22种主要农药制定了新的最高残留限量。

五、欧盟的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

(一)繁杂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近年来,欧盟频频发布新的或修改现有的关于食品安全的政策和相关技术法规,2000年1月12日欧盟发布了“食品安全白皮书”,白皮书的战略重点是:(1)建立欧盟食品安全局;(2)在食品立法中不间断实施从农场到餐桌计划;(3)建立饲料和食品生产者对食品安全负主要责任的准则;(4)成员国必须确保对这些生产者进行监督和管理;(5)委员会通过审查和监察对成员国的管理控制能力进行检测,从而正式提出了成立欧洲食品安全局,建立以新的欧盟食品法为基础的新的食品法律框架的建议。

近年来,在出口到欧盟的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问题上,欧盟要求进口来源国不仅需要遵守农产品和食品卫生标准,还要符合欧盟的生产技术规范,很多时候欧盟采取的做法是确保零风险,即先禁止具有潜在风险的产品进口,然后再考虑其风险大小。近来欧盟又做出新的规定,已从2004年起,要求食品出口商先取得GMP(良好制造惯例)和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证明,不然就不许其产品进入。GMP指的是卫生设备和食品厂的运作,而HACCP是确保产品对人体无害的品质保证。

(二)食品容器、包装材料中使用添加剂的问题

欧盟规定从2003年起,对于含有二乙烯基苯且不符合该指令中有关限量规定的塑料原料及制品,各成员国应当禁止其加工、进口;从2004年起在欧盟范围内禁止加工、进口不符合该指令要求的与食品接触的塑料原料及其制品。

(三)残留限量实施中的不合理做法

欧盟对食品中化学物质的残留量设立了严格的限量标准,其中残留限量实施中的一些做法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实质上构成对国外食品向欧盟出口的变相限制。例如,欧盟自2001年7月起,对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标准进行修改:氰戊菊酯的残留量由每公斤10毫克改为0.1毫克,甲氰菊酯的残留量仅允许0.02毫克。但在检测茶叶农药残留量的取样方法上,欧盟坚持对干茶叶末取样,而不对茶汤取样。

(四)纺织品、服装进口的严格规定

欧盟规定产品出口时必须贴有“延迟燃烧”或“远离火源”字样的标签。德国法令则规定:对于用偶氮染色的进口日用消费品,一旦检测出含有致癌芳香胺,不仅就地销毁,还要向出口商提出索赔。对钮扣、拉链、装饰等服饰辅料,欧盟规定每平方厘米含镍达0.5毫克以上的纺织品禁止进口。

(五) 对中国动物源性产品进口禁令

欧盟规定,食品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氯霉素。2002年1月31日,欧盟以从中国进口的部分动物源性食品中含有氯霉素残留为由,全面禁止从中国进口动物源性食品。

作者:韩可卫

第二篇: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之异同

摘 要: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世界各国人民都能享受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导致国家的某些民族产业受到外来商品的严重冲击,为了保护民族产业,减少外来商品,这些国家纷纷树立起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本文主要讨论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的异同点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异同点

一、前言

实现贸易自由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主要目标之一,自上个世纪以来,各个成员国都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在贸易自由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优势行业和劣势行业。从而导致本国的劣势行业受到了外来商品的严重冲击,进而导致企业破产、失业率上升、国内市场被外商垄断、甚至经济安全受到威胁等问题。为了减少商品进口,保护本土企业,各国又纷纷竖起贸易保护的大旗。但是提高关税是违反国际规则的,于是披着合法外衣的贸易壁垒应运而生。目前国际上比较常见的有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两种贸易壁垒。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

所谓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个国家打着维护国家安全、保护国民生命健康、保护国内动植物生命安全或保护本国生态环境,以及保证产品质量、防止贸易欺诈等合理、合法的旗号,采取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技术标准、技术法规、技术认可、以及卫生检验检疫制度等。对本国市场上的所有商品进行管理,从而起到阻碍他国商品进入本国的作用,从而减少商品的进口量,维护本土企业的利润。换言之,进口国通过制定有关法律、法规、条例、规范以及严格的技术指标等手段实现对进口商品的管制。同时通过检验、认证、来加强市场进入标准,从而构建起非关税壁垒,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目前比较常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包括技术规章、技术标准、检查程序、卫生检疫程序、包装要求等。

三、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指某些国家或者国家组织制定有关的环境法规和环境标准,用来限制那些有可能破坏生态或者污染环境的贸易活动。从而在制度层面对自由贸易进行限制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与其他形式的壁垒相比,绿色贸易壁垒具有更好的隐蔽性、广泛性和不平衡性。为了方便研究,我国的学者将其分为环境标志、包装标准、技术指标、疾病检疫等多个方面。绿色贸易壁垒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保护人类生命健康、在全世界推广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变味了,一些国家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借口实施贸易保护政策。随着贸易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关税保护政策早已被时代所抛弃,传统的非关税保护政策也在一步一步走向衰落,比如进口许可证制度、进口配额制度。但是绿色贸易壁垒却蒸蒸日上,这主要是因为人类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一些国家趁机制定严格的标准,以保护环境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四、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两者的相同点

1.二者都是非关税壁垒

顾名思义就是某个国家不用调整关税的方法,而用其他的形式对本国的进口贸易进行有效管理的所有技术手段以及政治政策。它的根本目的在于限制进口、保护本土企业的发展。

2.产生原因

(1)这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提高,人们的观念由吃饱穿暖开始向吃的健康、穿的放心上发展。因为这个原因,各国政府纷纷开始重视产品的安全问题。这种重视在国际贸易上的表现就是以保护国民健康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各国政府不断提高相应的绿色标准。所以二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技术进步导致各国不断提高绿色贸易壁垒的有关指标,另一方面绿色贸易指标的提高又促进了技术的进步。

(2)传统贸易壁垒的衰弱。随着自由贸易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关税、进口许可证制度等贸易壁垒正在一步一步走向衰落。主要是因为这些壁垒保护本土企业的意图过于明显,严重违反了世贸组织的相关原则,所以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于是世界各国纷纷寻找新的贸易壁垒,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并且符合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定,所以它们成为世界各国的新宠。

(3)科技的发展。科技的不断发展,导致技术密集型产品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力军,由于这类产品的质量差异比较大,对环境的破坏性也比较大,所以为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提供了借口;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发明了大量的精密仪器,这些仪器的产生为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提供了技术保障。

(4)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较慢,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为了摆脱困境,这些国家由重新拾起贸易保护主义这只武器,由于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过于明显,所以纷纷采取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这种隐蔽的手段。与以前不同的是当今社会的贸易保护,除了发达国家外,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加入其中。

3.特点相同

首先贸易保护的内容非常全面,在产品环节上看,从原料、生产过程、运输、销售都有严格的标准,从产品的范围来说,从农产品到工业制成品,从轻工业到电子产品,涵盖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次都具有合法性。从实质上来看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有违世贸组织的相关要求,但是从形式上来看它们都打着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国民生命健康、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旗号,所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而且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的存在都有相应的法律依据(WTO从1995年开始实施的TBT协定和SPS协定)。再次都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隐蔽性。与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相比,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有效回避了歧视问题,同时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灵活多变的技术标准和检测手段,让商品出口国措不及防。而且它们打破了国家和地域的限制,对所有国家一视同仁,从而打破了配额限制。此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以技术为依托,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商品的难度变得更大,它又打着健康、环保等合理旗号,让人难以辨别真正意图。最后两者的发展趋势相同。两者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有2500多种技术性贸易壁垒,而绿色壁垒的数量也在快速上升。目前它们存在于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涵盖所有行业。

五、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的不同之处

1.内容不同

虽然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都是非关税贸易壁垒,但是二者在适用范围和具体内容上有着巨大差异。

(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标准与法规。技术标准就是经过有关机构批准,但并不强制执行的对某种产品的生产方法以及有关加工工艺的指导性文件。技术法规就是强制生产厂商执行的生产方法或者加工工艺。主要有法律、行政法规、行政命令、有关决定、指示、包装要求等,以及劳动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②信息技术壁垒。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电子商务起步较晚,所以在电子商务领域中发展中国家存在较大的劣势,并造成信息传播速度慢、透明度不高等不良影响。③合格评定程序。主要由认证、认可、相互承认三大块组成,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第三方认证。④绿色技术壁垒。主要强调保护生态环境。⑤卫生检疫。通过对动植物的检疫,防止传染病、寄生虫或者有毒有害的动植物进入他国。⑥包装、标签。要求在包装上注明成分、含量等内容。

(2)绿色贸易壁垒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绿色技术壁垒。以环保为由,制定相关技术标准,达到排斥发展中国家商品的目的。②绿色环境标志。由有关部门认证并印在产品上的一种标志。③绿色卫生检疫制度。为了保护国民身体健康而对产品进行检查。该制度对食品和药品的影响最大。

2.具体实施不同

(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具体实施方法。它通过一些具有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实现,用这些技术性措施将外国商品阻挡在国门之外。

(2)绿色贸易壁垒的具体实施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制定有关环保法律,并制定一系列严格的加工标准,设计各种检验流程和审批流程或者征收高额关税等途径达到目的。

(3)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都有严格而详细的数据指标,所以这种标准清晰明了,可以有效的限制外国商品。但是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条件则显得模糊不清,难以界定。所以此壁垒往往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其限制外国商品进入本国的有效性也不如技术性贸易壁垒。

3.使用方面有所不同

(1)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的使用频率有所不同。随着世界各国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度不断提高,绿色贸易壁垒的使用量日益增多,成为反倾销手段后又一项屡试不爽的贸易保护手段。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5000余种商品,而受到绿色贸易壁垒影响有2000种左右,占总商品的40%。涉及的贸易额高达50000亿美元,占全球进口贸易总量的九成以上。在未通过绿色贸易壁垒的商品中,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占90%。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用品、衣物纺织类、儿童玩具等轻工业产品。反观技术性贸易壁垒,由于发展中国家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壁垒对发展中国家的限制力度越来越小,所以其使用率远远落后于绿色贸易壁垒。

(2)使用范围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绿色贸易壁垒也在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进行调整。它涉及的范围、应用的领域变得越来越广泛。绿色贸易壁垒产生之初只是单纯的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所以只涉及环保领域。随着时间的流逝,绿色贸易壁垒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现已发展成为涵盖人身安全、生命健康、生物多样性等多个领域。而且其管制过程也在不断加深,从管制产品的环保性慢慢发展到管制产品生产的全过程。涉及产品研发、原料购买、产品生产、包装设计、产品运输、市场销售等领域,甚至对厂房环境、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情况等都有所要求。反观技术性贸易壁垒,近年来并没有太大的发展变化,依然停留在初级产品范围之内。

4.在针对性上也有所区别

绿色贸易壁垒主要针对拥有一定经济实力,并利用国内的廉价劳动力进行生产的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中国的纺织业。由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导致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差异变得越来越小,所以技术性贸易壁垒针对性较差。

六、结论

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是当今社会贸易保护主义的具体表现形式。它们披着保护环境、保护人类身体健康、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外衣进行贸易保护。由于这两种壁垒比较相近,一些读者往往将两者混为一谈。所以笔者在本文中详细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异同点。两者在产生原因和特点上存在共同之处,而且两者都是非关税壁垒。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内容、具体实施方法以及使用范围、使用频率等方面。以上就是我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两者之间异同点的分析,供各位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绍媛.农产品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2012,04(05):18-26

[2]赵辰.后危机时期我国面临的绿色贸易壁垒及应对措施研究[D].外交学院,2012,06,(02):10-28

[3]程伟.论WTO体制下我国绿色贸易壁垒制度的完善[D].中南民族大学,2013,07(03):22-39

作者简介:唐义娇(1991.4- ),女,辽宁省沈阳市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作者:唐义娇

第三篇:标准化与贸易技术壁垒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国际贸易中的标准化问题,剖析了标准化与贸易技术壁垒的关系,提出了应对货物贸易中技术壁垒的标准化方法。

关键词:标准化;国际贸易;贸易技术壁垒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国际贸易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势。国际货物贸易中的技术壁垒愈演愈烈。标准化问题则是技术壁垒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标准化与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是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标准化和国际贸易都属于历史的范畴,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国际贸易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有可供国际间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国家的产生。从根本上说,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经发生,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现代国际贸易已从单纯货物贸易发展成为包含服务贸易在内的多种贸易,由单边贸易发展为多边贸易。在国际贸易的发展进程中,标准化则为其得以实现奠定了基础。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是标准化活动的目标之一。标准化可以为促成贸易提供技术支撑。标准制定的项目,来源于社会生产和贸易实践的需求。通过提供关于产品质量的信息,标准化可以缩小贸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便利交易等。世界各国政府关于标准化的决策对国内及全球产业和贸易政策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影响。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基本原则:无歧视待遇原则、贸易自由化原则、透明度原则、市场准入原则、公正平等处理贸易争端原则、给予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优惠待遇原则。这些原则与标准化的原则是完全一致的。同时也是WTO成员国标准化工作必须遵守的原则。标准化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可重复应用答案的活动。标准是由公认机构批准,供通用或反复使用,为产品或相关加工和生产方法规定规则、指南或特性的非强制执行文件。标准也可以包括或专门规定用于产品、加工或生产方法的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1} 在制定、修订标准的标准化活动中,始终坚持民主协商,有各方代表参与,征求各方面、各层次意见,并经试(实)验验证,充分体现了非歧视原则:。同时,在标准内容的规定方面,一般只规定指标,而不规定实现指标的具体途径,从而减少技术壁垒,保证贸易自由化。在标准制、修订中,严格遵守通报制度,充分体现了透明度原则,使各贸易伙伴及时了解相关内容。在市场准入的范围内,确定其实可行的标准要求,保证准入顺利实施。在处理贸易争端中,采用国际标准或贸易伙伴约定的标准,公正、平等地处理争端。此外,在国际贸易实现方式方面,比如,国际贸易商品分类、商品条码系统、射频识别技术、商品运输、包装、标签要求、产品质量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安全体系认证、实验室认可以及单证格式、结算方式等等方面都需要标准化。试想,如果没有贸易伙伴之间共同理解和认可的标准。就好象没有共同语言,则无法交流,从而使国际贸易陷入混乱甚至无法进行。

二、标准与贸易技术壁垒

WTO通过其《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实现其宗旨。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是由其本身16条案文和4个附件组成。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诸多协定和协议中,贸易技术壁垒协议(WTO/TBT协议)是规范WTO各成员在工农业产品国际贸易中技术措施准则的法律文件。

在当今乃至今后,国际货物贸易中,在关税壁垒下降乃至消失之后,继而产生的是形形色色的非关税措施。比如:补贴、配额、进口许可程序、行政禁令以及技术要求等等。进而,在配额、补贴、进口禁令等非关税措施逐渐减少乃至消失后,技术壁垒将成为最重要的非关税壁垒。

贸易技术壁垒是指一国以维护生产、消费安全以及人民健康为理由,制定一些苛刻繁杂的规定,使外国产品难以适应,从而达到到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目的。技术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技术法规、标准和符合性(合格)评定程序。而这三方面无一不与标准有关系。他们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关。具有广泛性、隐蔽性、合理性、复杂性。{2}

技术法规是强制执行的涉及产品的特性、加工程序、生产方法或管理规定的文件。标准是由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执行的技术文件。符合性(合格)评定程序是直接或间接用来确定是否符合技术法规或标准的相关要求的任何程序。包括取样、测试和检查程序,评估、验证和合格保证程序,注册、认可和批准以及他们的综合的程序。技术法规具有强制性,是标准制定的依据。标准具有非强制性,它本身不把执行的义务强加于任何组织和个人。但是,标准一经被技术法规或合同引用就具有了强制性。而合格评定程序则是贸易货物与技术法规或标准符合与否的判定方式。如果只有标准或技术法规,而没有合格评定程序,则技术法规和标准也是无法实施的。

在我国,1988年公布的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按性质分为两种,即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在实际操作中,一个推荐性标准中可有强制性条款。按照WTO/TBT协议关于技术法规的定义,我国的强制性标准(条款)属于技术法规范畴。作为WTO的成员国,我国在这些技术法规的制定、采用或实施中,在目的或效果上均不会给国际贸易制造不必要的障碍。我们所坚持的正当目标,除了其他事项以外,是指国家安全要求、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身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或保护环境。在评估这些风险时,我国已充分考虑了现有的科学和技术信息、有关的加工技术或产品的预期最终用途。因此,我国强制性标准符合WTO/TBT关于技术法规的规定,因而,无论中国和外国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都必须无条件地执行我国的强制性标准(条款)。

三、应对国际货物贸易中技术壁垒的标准化方法

在国际货物贸易中,技术壁垒从来都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须的,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如果有一天所有的关税和其他非关税措施都消除了,技术壁垒还会存在。我们所能做到的是在WTO的环境下,在WTO/TBT的眶架内从容应对。

WTO的原则是让各成员国打开本国市场的大门,但没有说打开大门连门槛都不要了。而是要门槛的高低适当,以便符合我们正当目标要求的产品畅通无阻,不符合我们正当目标要求的产品不得入内。在实行法制的经济环境下,各国有权在一种公平、公正和公开的条件下从事正常的贸易活动。各成员国在WTO的条款约束下,规范自己的贸易行为。经过良好的国际技术协调,技术壁垒可能不会对正常贸易形成障碍,但还会存在。因为,WTO/TBT协议明文规定,不能阻止任何成员国为了保护国家安全、为了防止欺诈行为、为了人的安全健康、为了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为了保护环境,在他们认为适当的程度,制定本国的技术法规、标准以及合格评定程序。只是这种授权是有限的,限度就是不能给国际贸易制造不必要的技术障碍。也就是说,在允许必要的贸易技术壁垒存在的同时,要避免不必要的技术壁垒。即:不能从贸易保护主义的观点出发,或超出正当的目标,设定过于苛刻的技术要求、过于烦琐的合格评定程序,以至给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从而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根据WTO/TBT协议的规定,结合我国实际,笔者认为,就标准化工作而言,我们应当在正确认识和理解贸易技术壁垒的前提下,主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1、认真研究有关技术壁垒的政策,建立统一协调机制,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标准化活动,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加强国际认证和双边或多边认证。对于积极主动寻求市场机会的企业家和管理者而言,国际标准为他们提供了巨大的业务支撑。跟上ISO 、

IEC 和ITU的发展是企业根据市场趋势,获得市场机遇的关键。国际标准为坚实基础的全球供应连、海外生产和业务外包创造了新的发展机会。特别是ICT(电信/信息通讯技术)标准化的飞速发展,使得企业能够大大超越地理位置的限制,从而开拓新的市场。标准化支持着数字化生产、质量控制、产品信息发布和金融交易等等。国际标准化使得生产和贸易突破了时空的限制。ISO 、 IEC 和ITU制定的国际标准正在促进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推广。采用国际标准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政策。加入WTO后,我国加快了采用国际标准的步伐,制修订了一系列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规定和标准。把采用国际标准分为等同采用和修改采用。在一系列基础标准、方法标准、合格评定审核、实验室认可等标准方面都等同采用了国际标准。在2005年制定的国家标准中采标率已达60%。国际标准本国化的步伐正在加快。与此同时,我们应积极推动我国标准国际化,使一系列有我国知识产权的标准被国际组织所认可,使我国在国际上获得制定标准的主动权,使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抢占先机的制胜权。

2、在加强国际先进标准跟踪研究的同时,积极开展具有自主核心技术标准的重点创新研究、检测标准研究、公共安全技术标准研究、以及基础工艺标准研究,全方位应对贸易技术壁垒。按照WTO/TBT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法规、标准及合格评定程序,以保护我国国家安全、防止欺诈、保护人的安全和健康,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同时,加快标准由生产型向贸易型转变,并制定有关贸易标准,如,电子商务标准、射频识别标准等等,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现代化。

3、坚持制定、采用、和实施标准的良好行为规范,严格控制制定强制性标准(条款)的范围和数量。根据WTO/TBT协议的规定,我国强制性标准属于技术法规范畴。强制性标准(条款)一经发布,就是技术法规,进入我国境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执行。也就是说在我国境内的任何产(商)品都必须符合我国强制性标准的规定。所以,强制性标准对贸易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在制定强制性标准时,务必遵循WTO/TBT协议中有关正当目标的界限,凡是涉及国家安全、防止欺诈行为、人的安全健康、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以及环境保护的,一律强制要求,制定成强制性标准或在推荐性标准中作为强制性条款。其他技术要求应作出推荐性规定,即发布为推荐性标准或作为推荐性指标。在国际经济合作时,要积极推广我国标准的使用,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以利于我国企业控制进出口市场。

4、继续坚持通报制度。这是WTO/透明度原则的要求。根据WTO/TBT协议的要求,在制定的与贸易有关的我国技术法规草案、技术标准计划项目、符合性(合格)评定程序规定草案、与其他成员签署的在WTO/TBT协议诓架下的多边合作协议以及标签标志规定草案都要进行通报。同时,要逐步建立与贸易伙伴国的通报信息平台和标准信息平台,作为国外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信息资源的窗口,使贸易伙伴国互通标准化信息,为我国企业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开辟通道,以消除不必要的贸易技术壁垒,减少贸易损失,为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服务。

加入WTO/后,我国有2/3的出口企业和2/5的出口产品遭遇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每年贸易损失达200亿美元左右。{3} 这里有我们的技术不成熟问题,但更多的是因为我们标准信息不灵,标准化知识不普及。有关企业没有提早或及时获取相关标准化信息或不知如何用标准化方法应对,以至坐失良机,被迫受损。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出口企业在应对贸易技术壁垒中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由36%的企业认为难以跨越贸易技术壁垒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灵”、38%的企业认为主要困难在于“缺乏可以达到对方指标要求的解决方案”。{4}因此,普及标准化知识、宣传WTO/TBT协议的规定,健全标准化信息网,不是一件过时的事情,而是一项迫在眉睫必须强化的当务之急。同时,要加强技术创新,建立产、学、研沟通与联合攻关机制。企业在预先做好准备,准确获取进出口技术要求动态的同时,能及时获取实现其技术要求的相关途径,适时调整方案,正确采取应对或防范措施,不走或少走弯路,减少技术壁垒对对外贸易的不良影响。

5、深化标准化体制改革,尽快形成企业为主体参与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制修订的新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尤其是企业界标准化自主创新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企业将自主创新的技术融入标准,促进标准与知识产权的有机结合,推动技术进步。江苏省丹阳市有6万多人在1000多家企业从事眼镜生产,他们以拥有自主品牌的龙头企业为先导,从做品牌到做标准,使全市60%以上的产品行销海外。要加快标准化科学研究,做好有关贸易技术壁垒的综合标准化和超前标准化,减少或避免因标准内容的滞后给企业生产和贸易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6、标准化部门要继续改善工作作风,主动服务企业,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法规、标准以及符合性(合格)评定程序方面的服务。充分发挥TBT咨询机构的作用,完善数据库,对贸易技术壁垒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分类、跟踪和通报,以引导生产、指导贸易。同时,要重视发挥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和行业组织的作用,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建立贸易技术壁垒预警机制,鼓励他们积极承担或参与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的制修订,参与国际组织的相关标准化活动,组织开展针对贸易技术壁垒的标准化关键技术,如:检测技术等的研发,开展技术创新,推进标准化技术进步,提高我国标准化核心竞争力。

结论

加入WTO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额大幅度提高。为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确保外贸安全,除优化对外贸易机构、增强贸易产品的竞争力等等而外,认真研究国际贸易中的有关标准化问题,寻求更好的应对措施,有助于我们随时破解遇到的棘手的国际贸易问题——贸易技术壁垒。标准化工作在货物国际贸易中,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消除不必要的贸易壁垒,同时,要按照WTO/TBT协议的规定,根据我国实现正当目标的要求,设立必要而可行的技术壁垒,制定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并力争使之国际化。使标准化工作在促进国际贸易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贸易技术壁垒协议,郭立生译,中国标准出版社[N],2001年.

2、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征及应对措施,李克章,国际经济合作[J],2004.9,59-61

3、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产业竞争力中长期影响的实证分析,孙晓琴,国际贸易问题[J], 2006.5,80-85

4、技术性贸易壁垒与我国的应对策略,王丽娜,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6.7,229-231

作者:李汉凤

上一篇:保险财务管理论文下一篇:英国饮食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