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论文范文

2022-05-10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建筑艺术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前言:从社会学、哲学、环境学的角度入手,提出在各种文化相互渗透、冲击、融合的情况下,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以及社区与社区之间的差异性日益小时的情况下,在消费者对产品个性需求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建筑个性化的设计问题。分析了建筑的内部空间环境和外部空间环境,影响建筑个性化设计的因素,以及总结了个性化设计的应遵循的原则、方法和程序。

第一篇:建筑艺术论文范文

浅说道教建筑艺术

中国道教建筑与佛教建筑和其他外来宗教相比,具有浓郁的世俗气息与人伦情调。首先,它在布局上以木构架建筑为主,每座建筑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建筑群,一般分做神殿、膳堂、宿舍、园林四部分,体现了中国传统院落的风格。

道教建筑唐宋以前有观、治、庐、靖(或静)、馆等称呼,唐宋以后一般却称做“宫”或“观”,部分供奉民俗神的建筑则称做“庙”。至今尚存的比较著名的道教大宫观有:北京白云观,有“全真第一丛林”之称,也是全真道的三大祖庭之一。长春真人丘处机1224年从成吉思汗行宫回来后就住在这里,据说其遗骨安置于丘祖殿之下。四御殿之三清阁则藏有明正统年间刊刻的《道藏》一部。白云观现为中国道教协会所在地。江西贵溪县龙虎山上清宫,为天师道—正一道最著名的道观、祖庭,历代张天师供祀神仙之所,相传为张道陵炼丹修道的草堂。河南鹿邑县太清宫,相传为老子的诞生地。陕西户县重阳宫,是全真道的三大祖庭之一。据传王重阳在户县遇仙人吕洞宾化身,遂通仙术。他仙逝后门人便在户县建成道宫。山西芮城县永乐宫,也是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传为吕洞宾诞生地。陕西周至县楼观台,有“道教第一福地”之称,传说是老子为尹喜讲授《道德经》之处,故又称“说经台”。至于四川成都青羊宫,清同治《成都县志》说:“青羊宫古名青羊观,为老子遗迹,相传老子曾牵青羊过此”。宫内所供单角青羊(系青铜铸制,学者谓其状与《汉书·郊祀志》所言之麃近似),据说也是老子下令青帝的童子变化而成,因而仙气十足,集十二属相于一体:鼠耳、牛鼻、虎爪、兔背、龙角、蛇尾、马嘴、羊须、猴颈、鸡眼、狗腹、猪臀。此外还有四川青城山常道观(天师洞)、江苏句容茅山道院、苏州玄妙观、山东青岛崂山太清宫、浙江杭州抱朴道院、湖北武汉长春观等。道教的这些宫观殿堂供奉道教的祖师、众神或著名人物,但因道派不同而各有侧重。

中国道教与其他宗教相比,最贴近民众,最贴近生活,最贴近现世。其有力的证据,就是装饰在道教宫观建筑上的各类形象与花纹图案。这些形象与花纹图案,都无一例外反映出一个主旨,即祷祝人事吉祥如意,健康长生或羽化登天。例如描绘日、月、星、云、山、水、岩石等,寓意光明普照、坚固永生、寿与天齐。装饰扇、鱼、水仙、蝙蝠、鹿等,即谐音善、裕、仙、福、禄等。用莺、松柏、灵芝、龟、鹤、竹、狮、麒麟、龙、凤等造型或者图案,则是表达睦友、长生、不老、君子、辟邪、祥瑞等意愿。有的建筑则干脆直白地使用福、禄、寿、喜、吉、天、丰、乐等字作装饰图案,希求吉祥如意、福寿康宁、乐天超生、长生不老……

作者:碧莲

第二篇:建筑艺术与环境艺术的自我个性

前言:从社会学、哲学、环境学的角度入手,提出在各种文化相互渗透、冲击、融合的情况下,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以及社区与社区之间的差异性日益小时的情况下,在消费者对产品个性需求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建筑个性化的设计问题。分析了建筑的内部空间环境和外部空间环境,影响建筑个性化设计的因素,以及总结了个性化设计的应遵循的原则、方法和程序。

一、建筑艺术和环境艺术的概述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文化也相互渗透和融合。现在艺术发展也有这样三个基本趋向:各门类艺术之间彼此渗透;艺术与科学技术相互掺和;环境与艺术走向全面交融。建筑艺术依附环境艺术这个大系统。

长期以来,建筑艺术观念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空间”,而处在变革中的建筑艺术观念的出发点和归宿则是“环境”,前者更多的是着重由物质功能和精神需求所建立的建筑空间实体本身,而后者却是将建筑空间实体仅仅看作是环境艺术设计系统中的一个“因子”。建筑艺术的创造应当是一个由外界(外部空间环境)、中界(建筑空间实体)与内界(内部空间环境)多项互动、彼此贯通的“全境界”的系统创造。

二、建筑艺术和环境艺术的发展

变革中的建筑艺术观念正是建立在环境艺术这个新概念基础之上的。对于环境艺术,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理解:它是指在一定的场所范围内,积极调动和综合发挥各种艺术手段和技术手段,使包围人们生活的时空环境具有某种艺术氛围乃至艺术意境的大众艺术,是指回归人们声催环境的各系统工程(广义理解的工程)的整个艺术。它是环境艺术创造性劳动结出的硕果。美国环境设计理论家R.P.多伯在其编著的环境设计丛书中,有一段极为生动的论述。他指出:“我认为‘环境设计’,它作为一种艺术,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爱管闲事的艺术,无所不包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是与人影响环境的能力、与赋予环境视觉上秩序的能力以及完善、美化人存在领域的能力紧紧的联系在意器的”。

三、环境艺术对建筑艺术的影响

环境艺术在古代和中世纪就已存在。然而比较起来,现在环境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却是基于对人类生存环境与生存质量的深刻反省的认识之上的,它借助于各门类艺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互掺和,拥有空间扩展的创作舞台;另一方面,又借助于各门类艺术彼此渗透而可以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异化”现象中,正努力寻求情感上的心理平衡,并在东、西方文化的对照、冲击与交流中形成了用于探险和激烈竞争,令人鼓舞发展态势。现代环境艺术的任务与特征决定了“建筑”内涵的深化及其外延的扩展,它对现在建筑艺术的冲击和影响,无论怎样去加以描绘都是不会过分的。

1.冲击之一:建筑艺术的最高追求既不是凝固于象牙塔之上的经典性实体,也不是停留在现代建筑运动历史功绩之上的开放性空间。无疑这些仍然可以继续去发挥,去追求,但从更高的层级上讲,真正具有无限魅力与感染力的,乃是既定场所全境界——既外界(外部空间环境)、中界(建筑空间实体)及内界(内部空间环境)综合性高难度的艺术创造。塞维在《建筑与空间》中提出了“空间是建筑的主角”这个论断,不能不说这对学院派侧重讲究建筑形体与装饰来说是有其理论意义的。在现实生活中,绝不存在着抽象意义的建筑空间。人们的生活空间(包括建筑空间)都处于各种具体的、实实在在的环境包围之中。离开了具体的环境,建筑空间便毫无意义。建筑艺术创作唯有落实到各个部分,甚至各个角落的环境设计上,建筑空间才能显现出活力和生气,那可能就是另一码事了。

2.冲击之二:能进入建筑艺术创作圈,再也不仅仅局限于那些能称之为“Arehitteeture”的建筑物了。凡处于整体环境创作中的附属房屋、构筑物、废旧建筑、标识物等,都错为大环境系统中的审美因素而具有建筑艺术的同类或相似性质,它们在尺度、比例、色彩、形体乃至风格方面的任何失误,都将有损于整体环境和主体建筑饿艺术感染力,在一些情况下,这种缺憾甚至是无法弥补的。艺术的概念本来就是来自社会实践。书本上讲的建筑艺术虽然都有各自的道理,但多半因曲高和寡而脱离大多数人的生活。作为环境艺术的建筑艺术,也是面向大众的艺术,因而评论一幢房子后一座构筑物是否具有艺术性及艺术品位的高低,决不能简单的从它们与环境的关系上——特别是它们在环境整体美中所起到的作用去进行评价。

3.冲击之三:建筑艺术不再拘泥于建筑模式的规范性和典型性,建筑师对环境的艺术意识的强化,引发出了更为活跃的创作激情和更宽阔的设计思路,而因使其作品的形式与风格更对的依附于设计者对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认识于把握。不论是从自然生态或气候条件,还是从工程技术或高科技领域,也不论是从地域文化、传统文化还是从事现代艺术流派的理论与实践,凡是 在环境创作中能吸收近来的,都将对建筑的形式及其艺术表现产生深刻而重大的影响。“形式跟随环境”早已不是什么超前意识,用这个眼光去看现代建筑和未来建筑,我们可以想通一个根本问题:具体的建筑形式本来就无须非像什么!在传统的建筑艺术观念来看,朗香教堂根本就不是教堂,悉尼歌剧院就不是歌剧院,蓬皮杜文化中心也不成其为文化中心,维莱特公园更不能算是公园。然而它们还是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且不管是什么风格、流派在与之同类的建筑比较中,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以独特的环境艺术氛围乃至环境艺术意境征服了人心,使人难以忘怀。

4.冲击之四:建筑艺术发展到今天,它已根植于环境艺术所赖以发生的气候土壤,因而与文化学的正个体系的联系空前深入、广泛。现代建筑形式与风格的变异,无不与各种文化思潮以及所引入的相关现代艺术表现手段相联。

从六十年代起,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从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世界的建筑师又在探索新的方向,提出了新的理论。粗野主义,意大利的理性主义,新纪念性,后现代派解构派,新现代派等等新的流派相继出现。作品丰富多彩,变化万千。从大量建成的实例来看,各个流派对整体创新的指向各自有不同。为了改变空间环境艺术的创造模式,无不是在框架结构或填充修饰的范围内用心良苦的去做文章。

建筑艺术中的空间与环境共生互补而不能分割,建筑场所整体景象中的框架结构与填充修饰必经整和而不能解体,生动秩序中的偏离与常规相辅相成而不能一边倒,创新指向中的人性与物性彼此沟通而不能歇斯底里……成功的建筑艺术,总是一种交融关系艺术。唯有交融,才能包容建筑中的各种矛盾,才能在建筑的复杂性中建立起秩序,才能在寻求秩序的艰难过程中注入生动的活力。

四、建筑艺术和环境艺术的发展趋势

形势变了,价值观也变了,二十世纪的大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提供了新的创作领域,也给建筑创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急待研究解决的新课题。K·费兰姆普敦教授(UIA20届大会三旨报告人之一)认为:创新与继承、自然与人工、全球与民族(地域)、科技与探索是二十世纪建筑关注的几个核心问题。世界各国的建筑师面队现实,努力创作有别于广泛流行的“国际式”建筑。生态建筑,绿色建筑,节能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出现,标志着建筑创作观念的转变,面队二十世纪生存环境日益尖锐化。世界建筑师 对节约资源,生态科学,绿色技术愈加重视,主张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些观念推动了建筑的发展,为建筑师提供了广泛的创作领域。

纵观百年建筑发展,面对新的世界形势,迫切要求我们国家建筑师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探索二十一世纪中国建筑发展的道路和方向。世界建筑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要研究探讨的问题。“全球化”的环境能够给当代中国建筑师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供了新的挑战。“地球性”、“民族性”和“国际性”的建筑文化互融共生。中国文明源远流长,外来文化要与本民族文化相融,只有与本土条件相适应才能留存。我们要从本国条件出发,结合传统文化,应用现代技术,发展创作适合中国国情当代建筑。

(作者单位: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王菁

第三篇:地域建筑艺术形态与绿色建筑理念的结合

摘要:本文以三星堆文物保护中心设计为例,尝试将蕴涵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形态与绿色建筑理念有机结合,在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体现节能环保意识的同时,唤起人们对场所的记忆,更深层次地表达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人文的关怀。

一、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国土区域贯穿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显著的自然环境差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建筑风格与特色。从北京四合院、闽南土楼、四川民居、陕西窑洞到蒙古包和东北民居等,这些带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建筑具备了既朴素实用又舒适节能的建筑形态和建造技术。可以说,这些乡土建筑是技术与形态高度统一的绿色建筑,其形态真实坦诚地体现着地域特征与逻辑,符合了当代建筑审美要求和节能环保需要。“地域性”与“绿色建筑”是两个并行不悖并能够在实践上相辅相成的理念。“地域”与“绿色”两概念的融合实质上就是材料利用与施工技艺方面的结合,是地域特色与气候特征之间的妥协。

当前,随着中外交流力度的加大和国际化建筑设计浪潮的兴起,“全球化”成为了极具扩张意识的“现代化”概念。短短几年内,国内各领域的大量大型项目纷纷由国外建筑师或者事务所捉刀挥锋,而本土建筑师也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部分无意识地去除“本土化”,“千城一面”现象在所难免,使我们不得不用一个新的视角来进行建筑的批判和反思。与之相反的是,国家国力的日益强盛,民族文化处于觉醒之中,民族自信心也得以急剧增强,使大批有识之士开始在建筑领域对本土文化进行新审议,“地域性文化”理念已成为建筑师进行建筑创作的原动力。而快速发展的经济为全球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存环境逐渐成为各个领域所遵从的重要原则之一。随着地球资源的大量消耗,资源逐渐匮乏,“绿色建筑”已更多地被关注、推崇。如何在“地域性”建筑创作当中融入“绿色建筑”理念是中国建筑师面临的重要挑战,也是时下“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建筑师们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下面我们以“三星堆文物保护中心”方案设计为例就该问题进行探讨。

二、项目概况

三星堆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积淀,博物馆现有文物6000余件,其中以极具古蜀地方特色的青铜器、玉石器、金器以及汉代画像石、摇钱树等最具代表性。五千年的古蜀文明使三星堆博物馆从建馆之初就蜚声国内外。

博物馆老馆建筑经受了“5.12”汶川大地震的严峻考验,并在震后成为区域文物保护中心,大量其他博物馆的文物转移到此,致使本来就已经紧张的藏品房配置空间更加捉襟见肘。因此,一个高规格的区域性文物修复中心库房建设迫在眉睫。在国内,此类规格文物修复中心建设尚属首例。通过对现场的多次踏勘、调研,包括对祭祀坑及其原始地貌以及周边地理环境的考察,我们尝试在设计中充分尊重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融入绿色建筑的理念。

三、概念构思凸显“地域性”与“绿色理念”

“地域性”的提出其实是一种对传统建筑的现状化更新,它包括以下几种手法:⑴.将传统建筑的典型特征及语言直接移植到新建筑中;⑵.汲取传统建筑的典型语汇加以抽象,夸张地反映在新建筑中;⑶.抽象传统建筑的空间形态,将之作为联系链接至传统建筑中;⑷.深入发掘传统建筑的各种生态学特征,例如材质、技术等,加以灵活运用。

对此笔者认为,建筑作为一种有记忆的的文化表象,与当地地质条件、气候变化,科学技术水平和文化传统特色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建筑是上述各种元素的集聚体,所以它所表现的建筑语汇就应该更加纯朴、自然,从而成为城市文化乃至区域文化的风向标。文化建筑在中国历来是建筑师热衷“地域化设计”的课题,它们也相对容易地脱离“国际化”、“都市化”的喧嚣,于盲流中超然出一条属于本土文化的康庄路。文物保护中心的地域文化特征是与生俱来的,其通过建筑形体对地域文化进行了诠释。为此,在对文物保护中心设计做出解读之前,笔者将对文物保护中心在馆区的具体位置和风格特色做个简单的介绍:“三星堆文物保护中心位于整个馆区的主流线上,从具覆土特色的一号馆过来,下接全馆区的中心建筑海螺形二号馆。

一、二号馆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色,尤其是二号馆,作为国内“地域主义”建筑的代表及三星堆的标志性建筑,彰显博物馆建筑的文化特征,并用建筑语汇体现了这种理解。”因此,文物保护中心作为博物馆区的配套性建筑,犹如乐曲的升调,引出高潮却又不能过于夸张。建筑在自成一体的同时,不与一、二号馆形成冲突,并产生有别于两者的视觉冲击力。

1、“坑”——古蜀建筑艺术形式与外部环境的完美融合

我们先对建筑的形体进行了初步的考量,为保证二号馆业已形成的视觉冲击力,排除了异型体量,并开始对三星堆文化渊源与库房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抛开建筑设计的束缚,进行一次精神之旅,在三星堆神秘的五千年文化中寻求感动。透过各种古怪的祭祀品,我们注意到各种崇拜符号,一场人类原始的图腾,但一切终将归于黄土,直至五千年后人们再次发现。我们的设计由此开始链接,尘归尘,土归土,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我们把文物回归祭祀坑,建筑从而成为文化载体——地上祭祀坑。祭祀坑是用“生于斯、长于斯”的黄土,一种最朴实可塑的材料所铸造的容器,当我们把文物搬出地底,我们同样用“容器”来保藏这种文化。于是,我们将建筑形象定位为方方正正的祭祀坑,通过三个坑的再造,建筑成为朴素的三个雕塑体呈现出来,厚重的雕塑体掩盖了古蜀文化的光辉,就像未出土时一样回归于自然。

2、“堆”——地域文化与绿色材料的使用

“堆”是三星堆遗址的主要象征,当看到宽20多米厚的夯土城墙时,完全是一种震撼,土记载着各时段的文化活动,层层叠叠,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五千年前夯土的痕迹,这种触动启发了我们的深化设计思路——将雕塑体置于堆上,并用土来演绎“堆”文化。

土的原生态性直接引发了我们对绿色配置的思考,这种低成本、高效能的材料成就了馆区一,二号馆冬暖夏凉的室内环境,在设计中,我们也不止一次运用覆土,覆土一方面吸收了屋顶层太阳能辐射,从而使库房受室外环境影响较小,在技术上满足了库房恒温恒湿的要求;另一方面,覆土层作为种植屋面,使底层能有冬暖夏凉的热工效应,并因此节约运营的能源消耗。

可以说,土堆的设想巧妙融合了“文化地域”与“绿色理念”,覆土屋面的低造价、高效益、低技术同时确保了这种想法的可行性。

3、曲折走廊——舒适参观流线与降低能源消耗的有效统一。

三个破土而出的雕塑体展示在我们面前,携带着历史的印记,成就承载文化的记忆体。回归设计任务要求,文物保护中心设计中希望在底层能提供各种游客参观、甚至模拟操作的实验室,这是否意味着需要一个体量来串起三个雕塑体呢?这个体量必须具备穿梭装载五千年文明的功能,显然,任何材质的体块都不具备这种穿越时空与古蜀对话的能力。破时空的只有自然,亘古不变的自然才有这种能力,因此我们放弃了实体,而利用虚空去触碰强大的文化磁场。我们将蜿蜒于雕塑间的流线设计成院落——室外的院落,这种院落由周边盛起文物的祭祀坑墙体包围,通过人流参观流线来切割三个雕塑体,从而形成曲折的参观走廊。

在对走廊所穿越的院落设计中,我们对院落的规模和空间做了深入的考量,不仅能够充分保证游客游览时的舒适性,同时也为文保中心的运营降低了能源消耗。鉴于广汉地区常年风向为北偏东,我们在建筑总体布置中捕捉了这个角度,使院落有足够的风进来,形成“烟囱效应”,从而达到一定的拔风效果,确保院落内空气的清新宜人。

四、深化设计通过绿色配置表达地域文化

中国建筑师们早在2003年就明确提出了建筑的“绿色”发展方向: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生活空间,同时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它是实施“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自然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实施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乡土节能技术因其低廉的造价及成熟的应用成为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手段。

1、种植屋面——文物保护需求与回归自然的巧妙组合。

文物保护中心的二层,即三个雕塑体的内部功能为文物库房。库房区要求保证恒温恒湿的室内环境。当然,通过现代科技,恒温恒湿空调可以达到这种要求,但如果室内温湿度易受室外环境影响的话,就意味着在空调在24小时不间断地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能耗。设计中,我们通过“覆土屋面”的做法来减少这种能耗。土是一种廉价的材料,对建筑的造价和施工技术都没有特别高的要求。而通过土层、植被层对太阳能的吸收,却能把室外环境对室内温度的影响减到很小,从而使室内温差浮动变小,减少了设备为满足恒温恒湿所带来的能源消耗。

2、会呼吸的幕墙——外墙表现形式和节能新材料的运用

库房区有太阳直射,特别是西晒的立面部分,我们考虑采用呼吸幕墙的方式解决。

对于一般的公共建筑,这样的幕墙系统近乎奢侈,当然也是没有必要的,但文保中心库房区的恒温恒湿要求却使这种系统利用成为必然。在细部设计中,我们在结构墙体外侧安装了一种价格低廉的高效聚苯乙烯纤维板,这种板材自重较小,自身带有空腔,对缝安装时形成一个个小气腔,形成隔热层,而与结构墙之间形成的400MM厚空气隔热层会在受太阳直射时形成内部气体对流,热量随着空气从幕墙上部开口排出而带走,从而使室内温度受环境的影响减小。

3、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石墙、地源热泵系统的运用

项目用地位于古河床之上,周围拥有丰富的石材及卵石资源,这也是三星堆本地资源的体现。我们因地制宜,外墙面采用了当地石材,从而节约成本,同时体现三星堆当地文化特色。外墙面石材采用不同的加工技艺来体现不同的建筑形象,剁斧面表达了远古粗犷的建筑意向,磨砂面使建筑在人可触部分能有良好的感官效果。片墙部分采用河卵石装饰“堆”的外墙面,使建筑更贴近自然,也更具乡土气息。

基地位置还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且地下浅层土壤温度保持在18度左右。因此在设计中,我们采用了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通过地下埋管管内水介质循环与土壤进行闭式热交换达到供冷供热的目的。充分利用地热资源,可节约运营能耗,并能使建筑更为环保、生态。

五、结语

三星堆文物保护中心设计是对“地域性”与“绿色理念”结合的一次尝试,是将传统乡土节能技术应用于现代地域主义建筑设计当中的一个典范。从绿色理念出发,在生成适宜形态的同时,能够传递并继承传统节能技术经验,使一种植根于地域自然气候特点的建筑本质属性在历时性建造中得以延续。在建筑造价较低的国内市场,这种美妙结合是建筑师进行建筑创作的一种方向,也不失为“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建筑设计的一种思路。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实践:评价?示例?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2011》[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 王育林.《地域性建筑》[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4] 陈伯超.《地域性建筑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龚健健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建筑艺术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艺术论文范文05-08

建筑美论文范文05-08

建筑论文范文05-08

写艺术论文范文05-09

建筑评论论文范文05-09

皮艺术论文范文05-09

艺术生论文范文05-09

空间艺术论文范文05-09

景观艺术论文范文05-09

建筑思想论文范文05-09

上一篇:职称评定论文范文下一篇:高级会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