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精神论文范文

2022-05-09

第一篇:建筑精神论文范文

探析建筑符号学对建筑场所精神的重要性

摘 要:分析建筑符号学的应用,发现很多建筑设计对建筑符号学的应用停留在表层结构,致使很多建筑设计缺乏场所精神和情感意义。通过对地域性建筑特征进行提取、加工、运用与反馈来探索建筑符号学与场所精神之间的联系,既是对建筑符号学的进一步的拓展,也是对场所精神的另一种解读。

关键词:建筑符号学;场所精神;地域性建筑

建筑符号学在建筑上的应用原本是建筑学发展中一种趋势,符号极为快速的传播性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虽然其优点保留了许多富有特色的文化形式,但其缺点也导致了现在很多建筑缺乏场所精神和情感意义,一些建筑停留在符号外形的模仿与复制上,甚至一些以地域特色闻名的城市也是如此。这种千遍一律模仿与复制的设计是现代建筑设计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樣的设计僵硬无个性,缺乏场地情感,让人感觉枯燥乏味,没有归属感,同时这也是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不得不面对和克服的问题。在探索解决建筑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建筑符号学的引用可以丰富建筑文化内涵,使建筑深层文化得以保留、传承、创新。

一、建筑符号学与场所精神

作为符号学的一个分支,建筑符号学必然也具备符号学的普遍特征。现在对符号学的普遍认知是:符号学是研究符号一般理论的科学,即研究符号的本质、符号发展变化的规律、符号的各种意义,以及符号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为了重新审视以往建筑领域的问题以及建筑形式背后的文化内涵,意大利符号学家艾柯于20世纪50年代将符号学引入建筑领域。建筑作为人类造物活动的产物,展现了人类造物技术的同时也反映了人类的造物精神。造物技术包含了功能的把握、材料的选择、结构的组合、加工工艺的应用等内容,造物精神则包含文化传统、地域习俗、审美倾向、社会关系等精神层面的内容。建筑符号也具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通常指平面构图形式及色彩处理等,深层结构包括建筑符号的目的与意义,以及显现出来的问题[1]。现如今,人们对表层结构的应用游刃有余,而对深层结构的挖掘却不足。过分强调表层结构的效果往往会导致精神匮乏的形式主义,因此有必要深思建筑符号的内容、结构和意义。在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建筑符号具有丰富的空间场所内涵,其象征意义也扩展了自身的形象意义,形成了多元化的场所语义和独特的语境[2]。

1979年,舒尔茨提出了“场所精神”。场所在某种意义上是人对一个地方记忆的物体化和空间化,也可以解释为对该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场所精神听起来非常抽象,但却可以用非常具象的方式表达。比如,可以从材质选择、颜色搭配、结构组合、阳光强度、水的声音、风的感觉等方面探究场所精神。建筑符号与场所精神有共通之处,用建筑符号学来研究场所精神,可以使设计工作者更清晰地理解建筑设计理念创造的过程,而且场所感的设计更具有条理性,可以更有效而丰富地表达建筑所蕴含的意义。对普通观众而言,这样的建筑作品可以更好地被识读。

二、建筑符号学在建筑场所中的应用

建筑符号学在建筑场所中的应用应当基于当时当地的场所情感,而非建筑师一味地追求个性与技术的表达。地域传统建筑是地域文化中提炼出来最具直观性的代表,为了使建筑符号具有地域文化深度,需要对地域传统建筑进行研究。在提炼地域文化的过程中,建筑设计研究应关注人们生活空间的品质,而不仅仅是图案符号的运用。

(一)地域性建筑符号的提取

地域性建筑符号是一个蕴含丰富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庞大资源库。它能促进地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融合,使地域文化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另外,提取的地域性建筑符号可以是整体轮廓、局部结构、抽象意识、具体物件等。

优秀建筑设计的前提条件是合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比如气候因素,不仅要考虑大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还要考虑设计过程中的局部气候的影响。这些要素虽然无法像建筑的表层结构那样让人一目了然地明白设计意图,但对城市和建筑的选址与布局、建筑形体设计、绿化配置、材料的选取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建筑设计中的光照强度、空气温度与湿度以及风的大小和流向,是衡量是否适合人类居住和生活非常重要的条件,这些因素影响着居住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视觉、触觉、嗅觉等感受。合理利用气候条件是进行地域性建筑设计的基本条件。另外,地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一些城市建筑群的建设都将基地推平,仿佛原有的地形是障碍。这种观念下设计的建筑群缺乏自然美,即使用设计技巧去弥补也始终不及对地形因势利导的建筑所蕴含的自然美更耐人寻味。进行适合当地地形的设计,既能反映地域属性,又能营造亲近自然的生活空间,还可以增强建筑的场所感,最大可能地发挥生态环境效益。

人文因素中的地域传统文化是现代建筑设计满足人们情感需求的一个重要来源[3] 。在建筑设计中增加人文因素,可以唤起人们对地域场所情感认同。当然,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人们的价值观、社会观和历史观都会发生改变。因此,提取的地域性建筑符号,应具有灵活性、多义性。

(二)地域性建筑符号的加工

对建筑符号的解读应基于其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以及当时社会大众对该符号所传达信息的约定俗成,这样才能正确有效地解读其文化内涵、时代特点和社会意义。对提取的地域性建筑符号进行加工,是将所提取的建筑符号的初始状态根据不同建筑类型和受众群体等因素进行改变。莫里斯的符号学充分系统地揭示了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并不考虑单个符号的含义或在其他语境中的不同解释[4]。对设计中的点、线、面、材质、肌理、颜色等运用形式美法则进行组合,构成符号的表层结构,而符号所意指的时代意义、社会意义、历史文化与纪念意义形成其深层结构。深层结构的表达一般通过建筑师对人类身体感知的深刻理解,将其中可视觉化的成分转移为表层结构供人们直观感受。建筑符号可以是二维的、三维的,甚至是四维的,不同的人生经历会导致不同的理解,这就要求建筑设计需要在时代背景的框架下完成符号的编码工作。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人类使用符号是不同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符号将人的思维从抽象变为具体,又将其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像加以稳固并得到普遍传播。符号是人们交流的工具,设计者通过挑选、组合、转换、再生等方式将元素汇集为映射自己思想的符号工具,构建成信息的传递者与接收者共同认可的符号语言[5]。符号不仅有识别功能还有思想信息传递功能,它能将人类情感、经验和需求通过艺术创作的方式传递给受众。在运用建筑符号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人文诉求合理整合符号元素,用现代化的表达方式使其更具时代性、创造性和象征性。

(三)地域性建筑符号的运用

阿根廷建筑师西萨·佩里曾谈及建筑的魅力,他说:“我认为建筑在所有的艺术中是最丰富、最持久的一种艺术。这些品质来源于每项工程的场地、营造技术、特定功能以及未来使用者的目标等方面所形成的牢固根基。”传统并非一成不变,在传承与发展传统建筑文化的过程中,应避免模仿建筑表面的形象,建筑设计应隨环境、场所、技术等的变化赋予建筑新的内容与意义。建筑风格应基于社会的需求,与当下技术相结合,进行不断更新。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可通过拼贴并置、衍生变异、多元融合等方式表达场所精神,探索具有地域文化的场所精神的规律。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可以结合现代技术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2016年9月,浙江省龙泉市宝溪乡举行的国际竹建筑双年展是现代建筑美学的新风向标。宝溪乡的地理环境与中国万千农村基本一样,但该地区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即青瓷制造业。建筑师充分考虑了当地的人文环境和建筑特征,在建筑群的规划初期和营建过程中遵循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突出场所精神。建筑师还特别注意了溪流宽度、路径宽度、建筑间的距离以及当地原有居民建筑间的关系。建筑整体外形既像中国传统灯笼又像瓷器制造过程中会出现的形态。建筑群就地取材构建其基本风貌,采用竹编加夯土技术,再运用现代的建造手法,将其完整呈现;在建筑形态、空间上注重村落空间、民居尺度和场地形态的和谐统一,既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形态,又传承当地建筑文化;通过借鉴当地传统建筑样式、营造技艺来强调地域文化特征和民族特色,将传统建筑理念与现代建筑观念相结合,营造具有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空间场所。

三、结语

现在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现代工业文化的冲击,地域性的建筑文化面临巨大的挑战。地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加以系统提炼与加工并应用于建筑设计中,能够促使建筑符号学理论与实践在地域文化传承过程中得到双向发展。另外,美国著名的城市规划理论学家凯文·林奇通过节点、路径、区域、边界、标志来设计空间结构,场所感来源于这五个要素所营造的环境意象,即通过场所区位、组织系统和形式关系来构建清晰的场所关系,使人们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再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感官体验建筑氛围。由此可见,场所精神是将建筑场所的特质与场所中的人产生密切联系而发挥作用,地域性建筑符号与建筑的场所精神相结合是对地域文化保护和发展的一种良好途径。

参考文献:

[1]郭玉山,王蔚.谈建筑语言的构成[J].建筑知识,2010(4):81-82.

[2]肖琼芳.湖湘建筑环境符号的场所语义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7.

[3]王瑞云.地域性符号的分析与提取:以江南园林景观为例[D].无锡:江南大学,2009.

[4]许慧.数字时代下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符号学阐释[J].美术大观,2018(12):110-111.

[5]谢青.符号学视角下的西南少数民族图案艺术研究[J].美术研究,2018(2):110-113.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作者:唐芳利

第二篇:【巨石建筑之精神诠释】

黎巴嫩的巴尔贝克神庙

公元前3000年左右,迦南人在现今的黎巴嫩的贝鲁特东北85公里处的贝卡平原北部,修建了一座太阳神的神庙,它被称为“巴尔贝克”。“贝克”是城的意思,“巴尔贝克”可以译为“太阳城”,这里就是崇拜祭祀太阳神的最初建筑。后来腓尼基人取代迦南人在此定居,他们是否改建了迦南人的太阳神庙,无据可查。再后来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占领贝卡平原,在沿海建立了通商贸易中心,他们同化了由腓尼基人居住的巴尔贝克城,巴尔贝克遂被称为“希利奥波利”,从意思上来说仍为太阳之城。公元前47年,凯撒大帝认为希利奥波利战略地位重要,投入财力人力对希利奥波利城与神庙设施进行建设。其后奥古斯都皇帝驱役两万名奴隶,历时数十年,在腓尼基人神庙的原址上大规模扩建,至公元60年基本竣工。以后经过300多年的继续修建,最后成为规模宏伟的神庙群,用以祭祀罗马主神朱庇特、酒神巴卡斯和美神维纳斯。到了公元2世纪中叶,由罗马帝国皇帝安托尼乌斯开始,一连几任皇帝再度着手对这座神庙的扩建装饰工作,使之成为一座卫城。公元211—217年卡刺卡拉最终完成这座建筑物,使之成为一座要塞。在公元7世纪时,阿拉伯人统治了这一地区,这座辉煌灿烂的巴尔贝克又恢复原来的发音。

巴尔贝克神庙实际上是腓尼基文明与古罗马文明相融合的产物。它历经近2000多年的文明更迭与自然的磨砺,建筑早已残败不堪,但残存建筑的宏伟规模仍使人惊叹不已。据称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宏伟的古罗马建筑群,全世界包括罗马,迄今已找不到比它更完整的神庙遗址。如果细细探究巴尔贝克神庙遗址,令人惊叹的不仅是罗马人精湛的建筑设计和纹饰雕刻,更令人惊诧不已的是神庙庭院和大殿坐落的台基,由高达数十米的巨石垒砌,还有巨石散落在荒野中,长达19~20米,宽4.5米,厚3.6米,重达1500~2000吨,几乎是地球上人工雕琢的最大石头。这些神秘的巨石是如何被史前先民移动的,令人无法想象,也可以说完全超出了我们今天所掌握的工程技术。推测这个台基应该是最早在这里建设的迦南人的杰作,但是史前先民们还有过什么样的融合与更替,后人就很难猜测了。

这里不得不提到人类对神明的膜拜,这种膜拜程度在人的心理上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高度,才导致人类超越自身在特定时期里的能力极限?面对两千年前古罗马人雕饰的石头,不由得让后人发出赞叹,这是古罗马人文化精神折射出的光华!这是一个用巨石表现精神内涵的时代!

蒂亚瓦纳科古城

在南美洲玻利维亚4000多米高的荒原上,距的的喀喀湖东南20公里,有一座规模非常宏伟的建筑群——蒂亚瓦纳科古城。这里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周围一片荒凉,空气稀薄,气压只有正常大气压的一半。古城的墙壁中有重几十吨的整块砂岩,也有数吨的石块,而组成墙基的竟然是上百吨重的更为巨大的石块,石块之间都有粗大的铜榫相连接,结构十分严密牢固。最著名的是一块红色砂岩巨石雕刻成的“维拉科怡”(即雨神),神像高2.4米,重约4吨。这个神像身上布满了上百个难以辨识的符号,考古和天文工作者断定这些符号记载的是天文知识,如果所有现代的解读都正确,石像上记录的大概是27000年前所见星空的情况,而且这都是建立在地球是球形基础之上的记录。另外,在这个遗址上还有由独块石组成的石门框“太阳门”。此门框在比例上十分对称和平衡,堪称是艺术杰作。城中排水管的制造,其精致程度极为惊人。

这里的气压很低,空气中氧含量也很少,体力劳动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难以忍受的。更重要的问题是,在当时极为原始的条件下,人类是怎么把重上百吨的巨石从5公里外的采石场拖曳到指定地点的?这些精巧的水管与现代的水泥管相比,现代工艺真可谓粗制滥造了。

这座高原建筑群原是古代印第安人的一个重要的宗教文化中心,大约从公元前7世纪开始建设,直到公元7世纪,经过千余年的修建,这座城市进入了繁盛时期。在客观条件贫瘠之地,建造象征卓越精神的巨石建筑,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和马耳他的史前巨石建筑中也可以看到。在史前先民的先验意念中,坚韧与超乎想象的付出,是磨炼意志智慧,通达神明的最好形式。

蒂亚瓦纳科在古印第安语中是“创世中心”之意,这个谜一般的城市,或许因为这个称呼泄露了史前先民精神的超能力,对巨大石块的搬运和使用,正是来自他们对创世伟业的暗喻,用以显示坚定的精神信仰,他们居住在高原上,与心目中的神离得更近。

作者:段守虹

第三篇:人本精神: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核

摘要中国传统建筑是以人为本的建筑,始终灌注着关注现世人生的人本主义理性精神。中国传统建筑从营构理念、建筑语汇、空间比例到营构尺度等,都是以人的理解和接受为基础,遵循“人伦之轨模”的设计原则,始终浸润着天人合一、群己和谐、重生知礼的精神追求。由于中国儒道两教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精神准则之上,而儒道两家又是作为社会主流阶层官家与知识分子的基本信仰,由此而生成的建筑文化也必然具有了人本精神,这便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核及渊源之所在。

关键词:人本主义 营构理念 设计尺度 建筑语汇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建筑艺术就是整体中华文明之树中特别美丽的一枝。我国传统建筑是以人为本的建筑,始终灌注着关注现世人生的人本主义理性精神。作为一种伦理型文化、一种超越宗教的现世主义文化,中国传统建筑重视以人为中心、以人的生存为目的以及重视精神功利意义上的人生幸福,这种“以人为本”的人生问题正是传统哲学和美学所关注的焦点。《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可见远神而重人本的思想意识由来已久,早在西周时期,社会文化浓郁的宗教迷信氛围就逐渐被注重世事的精神所取代。这种重现世人生,讲人伦秩序,淡宗教迷狂的精神追求就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神韵的重要体现。中国传统建筑从建筑的设计布局、组合方式、空间比例到营构尺度、结构机能等,都是以人的理解和接受为基础,无不浸润着重生知礼的精神追求。

一 中国传统建筑的营构理念体现了人本主义精神

中国传统建筑的营构,普遍遵循“人伦之轨模”的设计原则,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创立了一整套等级森严的伦理规范,直接影响了传统建筑的型制和布局。中国古代社会一直以血缘伦理为核心,崇尚以“敬德”为内容的伦理审美精神,关注群体中个人的做人准则。儒家的礼乐观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强调孝悌是礼乐的基础,所谓“和为贵”以及“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由君臣、父子、夫妇、长幼、尊卑构成等级森严的人伦关系,这种关系是历代儒家所关注的中心,在此影响下建筑注重群体序列组合也就顺理成章了。例如在传统的四合院住宅内,建设布局集中体现了儒家上下、男女之礼的基本思想。内院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有一家之主的居室,是举行家庭礼仪、接见尊贵宾客的地方;东西两边的厢房供儿孙辈居住,前院倒座为客房和男仆住房,后罩房为女仆住房及厨房。院落住宅的这种布局体现了等级观念和人本宗法伦理意识,是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表现,在使用上也能够满足中国社会父权统治、男尊女卑、主仆有别的家庭伦理秩序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可以说,传统建筑就是人际关系的空间模式,是古代人间伦理次序的象征,伦理与民居密切相关。

崇理的儒家精神塑造了中国人偏于宁静、安详、内敛的心理气质与民族性格,表现在建筑上则是建筑具有极强的世俗性和现世性。即使是我国的宫殿建筑,虽然具有强调王权的秩序化格局这一基本文化特色,但其空间意象仍然是亲切近人,洋溢着诗意而又不给人以突兀、惊奇之感。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提到:“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在这里占着明显的优势。在中国的建筑空间意识中,不是获得某种神秘紧张的灵感、悔悟或激情,而是提供某种明确、实用的观念情调。”这就道出了宫殿建筑的“人学”本色。

世俗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始终处于压倒性的地位,宗教建筑则处于从属地位,但是世俗气氛仍然很浓郁。走进寺院,香火与禅声让人有绝世隔俗之感,而儒家规范的庭院式的房屋结构却又凭添了几分怡人的世俗情调。中国人信教敬神,但又总是把神和人摆在同等的地位去崇拜、去尊重。许多神仙,都是由具有传奇色彩的人演绎而成,神权不会凌驾于一切之上,神的喜怒哀乐完全是人的意趣的反映。孔子说:“祭神如神在”,“敬鬼神而远之”。这是很典型的“以人为本”、“淡于宗教”的文化态度,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的思想无疑对具有鲜明文化内涵的建筑产生本质性的影响。

作为对儒家礼制性建筑的补充,园林建筑充盈着道家情调,其玄思卓识表现在“以人合天”的环境观上。老子、庄子感悟天地自然无为而成的大美存在,在以人为主体的存在与外物的关系分析中,实现着人的生命存在和创造自由的审美自然观。园林建筑营造了一个自由的美学境界,使内在精神与外部景象相融相通,处处充盈着道家贵生、重生、养生的现世情怀,也就如庄子所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和谐贯通之境,使人在这小我的空间里实现大我的审美理想和人生境界,人心得以净化,愈加接近了自然的本源——“道”。

二 中国传统建筑的人本主义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对建筑尺度的选择上

中国和西方国家社会发展进程的不同,在一整套哲学观念、文化传统、性格气质和审美心理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这种不同在建筑艺术中有着鲜明的表现。西方古代建筑以神为中心,把上帝奉为至高无上的造物主,这种神本主义建筑,充满着强烈的神的味道。一部西方古代建筑史,就是一部神庙教堂的石头建筑史。体量是建筑艺术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品质,西方建筑是单体的独构,将“静止的主体”作为空间的基本形态,尺度是其特有的法则,以超乎寻常的尺度夸张,极力追求体量上的巨硕,追求空间的崇高奇伟,渲染神秘的宗教氛围。西方的古典建筑,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圣母院,罗马的凯旋门,就是在疯狂的宗教崇拜精神力量的驱使下,煽起建造“巨石建筑”的崇拜热忱,在体量和高度上不断创造新纪录。由于尺度的放大,其形象语言所反映的已不是物质性的,而是崇高、伟大等精神性的,具有个体崇高的美学特征。可以说,西方古典建筑就是“神住的殿堂”,是以神性的尺度来营造的。

中国传统建筑体系是以人的尺度来设计建造,一直坚持着有节制的人本主义建造原则。梁思成先生曾对中西建筑的区别做过非常精彩的论述:一般地说,一座欧洲建筑,如同欧洲的画一样,是可以一览无遗的;中国的任何一处建筑,都像一幅中国的手卷画,手卷画必须一端端地逐渐展开过去,不可能同时全部看到。走进一所中国房屋,也只能从一个庭园走近另一个庭园,必须全部走完,才能全部看完。”人在其中活动,所感受到的永远是建筑与人相亲和的尺度。中国传统建筑不求高大永恒,体量上采用了化整为零,保持离散型布局的基本特点,无论是古代都城、宫殿、寺庙,还是皇家园林以至居民的组群建筑莫不如此,很少有西方教堂那样超尺度的建筑。中国建筑的“庞大”,是通过小尺度单位的“院”不断有规律地衍生而产生的,从群体到个体,从整体到局部,都十分关注尺度、体量的合理搭配,讲究空间秩序的巧妙组合,营造出一种和谐圆融之美。这种设计取向,正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实用理性思想居于统治地位的特点,世俗气氛相当浓厚,充满了儒家提倡的人本主义的理性精神。

宗教建筑在欧洲传统建筑中长期以来占据着主流的地位。与此相反,在古代中国相对于君权而言,神权始终处于次等的地位,这一点与中国宗教建筑的情形就完全不同了。中华民族历来是重现世人生,淡于宗教的民族。“淡泊与超然”是中国人对待宗教的态度,而儒家的哲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准宗教”的角色,行使了宗教终极人生关怀的功能。由于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中流砥柱的地位,使得中国的宗教建筑也鲜见宗教本身的茫然与神秘,充满着理性。采用了无处不显示的儒家生活情境的中国庭园式建筑,注重结构的礼乐相辅,以群体组合,体量相对较小取胜,是“人本”而非“神本”。比起欧洲教堂并不过分巨大的中国建筑尺度,即使身居其内,人们也不至于陷入宗教的迷狂,而是舒展人性的光辉。在这里洋溢着佛国净土般的宁静、平和与自然,充满着儒家提倡的人本主义的理性精神,表现出中国文化特有的精神性的品格。

三 中国传统建筑人本主义的理性精神也体现在建筑语汇上

作为象征型的空间艺术,建筑并不是砖瓦石块的简单拼凑,而是以自身的面、体形、体量、群体、空间、环境等丰富的艺术语言,组合成华美的乐章,传达出深刻的寓意。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具有人的生命情调,它通过高超的建筑语言充分体现出建筑、空间与人相融合的建筑文化观念。它不仅强调局部的雕琢趣味,而且重视整体神韵气度的情理相依。天井、院落、庭院、廊道及风水的选择与安排,都表现出室内室外空间浑然一体,体现出人与建筑环境的和谐。

从建筑语言上看,西方古典建筑,如教堂、宫室、竞技场、歌剧院等的共同特点是——大体量、大层高、大进深,与自然接触的外墙与窗面积较小,因而给人以超脱人世的紧张感。相比而言,中国传统建筑在空间处理上热衷于平面布局和群体组合,热衷于建筑群体的四面铺排,象征严肃而有序的人间伦理,这种独具特色的建筑群体空间意象的美,是中国建筑有异于西方建筑的重要特色。由于中国人天生的淡于宗教而执著于伦理,使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形象,不仅强调单体建筑的精致性,而且注重群体序列组合的顺理成章;不仅强调建筑语汇的可视性,而且注重可游的物我合一性。中国建筑的美,通过美的个体和美的整体表现出来。

如中国建筑中单栋房屋多为长方形,单纯而规整,体量也不大,而这些房屋却都能够组合成宫殿、寺庙、坛庙、民宅等各种类型和不同规模的建筑群体。这种建筑群体的组合又几乎都采用院落的形式,即由4栋房屋围合成四合院。这种四合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组合的基本单元,是古建筑的基本模式,小到1座住宅是1个四合院,大至北京的紫禁城也是由众多的四合院组成。这种多重进深的平面布局依据虚实结合,透过不同功能分区建造,使建筑群体空间形成无限变化,突破了单体建筑标准化制约,并表达了深刻的精神内涵,从建筑哲学的角度审视,是具有实用理性取向、重人生现实的文化精神的表现。以北京为例:故宫位居老城的中轴线上,前面有长段铺垫,后面是有气势的收束,太和殿之宝座恰好设在全城之中轴线上,形成对称的中轴序列,左为祖庙,右为社稷,城外四面分设天、地、日、月四坛,大片的民宅则是陪衬。全体一气呵成,整个京城把中国文化天、地、人、王、臣、民的结构关系以严整的建筑形式表现出来,展示出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向心意识和严肃宁和的现世伦理秩序,充分传达出以“人”为中心的理念。

我古代著名园林专家计成在其代表作《园冶》中说:“固作千年事,宁知百岁人。足以乐闲,悠然护宅。”中国传统建筑的人本精神昭然若揭。综上所述,中国建筑文化表现了突出的以人为本的实用理性精神。这种以人为本的文化价值观,有别于以神为本的西方文化传统,在建筑上形成了明显的风格差异。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人本主义,不是脱离社会群体的个人中心主义,也不是脱离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而是天人合一,群己和谐的人本主义。由于中国儒、道两教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精神准则之上,而儒、道两家又是作为社会主流阶层官家与知识分子的基本信仰,由此而生成的建筑文化也必然具有了人本精神,这便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核及渊源之所在。

参考文献:

[1] 孙宗之:《中国建筑与哲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2] 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3] 王振复:《中国建筑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 王鲁民:《中国古典建筑文化探源》,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 陆小彪:《浅谈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生态文化》,《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6] 曾军宏:《试论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美学影响》,《陇东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作者简介:

江彬,男,1981—,浙江衢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动画教学、动画项目制作开发,工作单位: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曾军宏,男,1971—,江西吉安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教学,工作单位: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

作者:江 彬 曾军宏

上一篇:装饰工程论文范文下一篇:当代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