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金融体系

2024-05-06

中印金融体系(精选三篇)

中印金融体系 篇1

关键词:中印金融体系,银行体系,资本市场,利率,比较

金融体系是一个经济体中资金流动的基本框架, 其最基本的职能就在于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在金融发展理论中, 根据银行和资本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 可以将金融体系划分为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中国和印度同是亚洲经济发展中的大国, 两国在各个方面有众多的相似性。在过去的25年间, 中国经济增长率年平均为9%以上, 印度只有5%左右。但笔者认为, 在金融领域里印度拥有远远大于我国的发展潜力。因此, 将两国的金融体系进行比较, 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经济和金融质量, 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我国金融体系的现状是:庞大但却效率低下的银行体系占据统治地位, 资本市场迅速增长, 但是与银行部门相比, 相对规模较小, 中国近2/3的金融资产是以银行存款的方式持有的, 而印度的这一比例还不到1/2 (见图一) 。因此, 我国的金融体系总体上属于银行主导型, 而印度则属于市场主导型。

一、中印两国银行体系的比较

印度自独立以来, 曾长期奉行计划经济的原则, 但是其金融体系仍旧延续了英国人留下来的金融制度。印度商业银行35%的贷款方向是政府和政府公司, 65%贷给私人和私营企业。因此, 印度的银行有充分的自主独立性, 可以有选择性地承担风险相对较低的投资, 银行贷款大多贷给了成熟稳定的大企业, 这样性质占据绝对优势的局面, 多家商业银行目前还正在努力达到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我国国内银行70%的贷款方向为政府和国有企业, 而只有30%是面向私人和私营企业。由于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完全由政府控制, 并且成为其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政策工具。因此国有银行不可能完全按照商业原则经营, 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较多。加上银行主要贷款方向是国有企业, 而从整体上来看, 国企效益不佳。此外, 我国银行贷款与GDP的比率近年来不降反升, 银行功能远远大于股票市场。结果银行贷款的投资是高风险低收益, 导致全国银行的呆坏帐问题严重。

印度资本市场的发展不仅为大量企业提供了直接的资金支持, 而且为其金融体系的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企业能便利地从资本市场融资, 对银行的融资依赖相对降低。从1998年到2004年, 印度“银行系统提供的信贷占GDP的比例”保持在40-60%, 银行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上市, 降低了坏帐率, 改善了治理结构, 提高了效率。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规模较小, 难以为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 导致企业对银行信贷资金的较大依赖。我国非金融部门外源融资结构中, 超过65%依赖于商业银行 (表1) , 使得同期中国“银行系统提供的信贷占GDP的比例”保持则在120%以上, 并逐年增大, 到2002年达到了166% (表2) 。

混业经营是印度银行业的另一个优势。印度国家银行 (SBI) 拥有1136万个分支机构, 其中有2000个网点可以同时经营保险业务,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其资源共享优势, 促进银行业务的自由化和交叉发展的趋势。

目前, 我国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与监管的体制。这一体制是在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形成起来的。1993年之前, 我国金融业实行的是混业经营, 结果出现金融混乱, 导致了我国1993年底下决心改革金融体制, 对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 并在1998年最终基本建成这一体系。2003年4月, 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 (简称银监会) 成立, 这意味着我国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体制进一步完善并得到强化。但是随着金融立法工作的展开, 我国的“金融分业”逐步地由一项治理经济过热的暂时性政策转变为一项具有长远意义的金融制度。这种体制的实行使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相互分离;短期融资与长期融资分离;政策性融资业务与商业性融资业务分离;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关系松散, 因而严重影响了我国金融业的改革深化和可持续发展, 严重制约了金融业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印度的银行体系相对比较健全, 有较好的国际信誉;印度金融的体制基础较完善, 市场秩序较好, 银行坏账率低, 资源配置以市场为主。和印度相比, 我国的银行资本充足率不高, 银行贷款仍存在政府干预的痕迹, 不良资产问题还有待解决, 整个银行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中印两国资本市场的比较

从股票市场看, 印度目前有27个股票市场 (包括两家全国性的股票市场和25家地方性股票市场) , 其中最重要的两家全国性股票交易所是孟买交易所和印度国家股票交易所, 全国所有的27个股票市场都进行了计算机联网。印度股票市值占GDP的80%以上, 股票市场表现出相当强的活力, 以美元计算, 印度2003年股市增长73%, 这个业绩在世界名列第五。印度上市公司的管治总得分为616, 市场机制完善, 所以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 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与产业提升作用就会非常明显。同时印度资本市场的效率和透明度较高, 对上市公司的经营水平与业绩要求较高, 客观上提升了上市公司的质量和竞争力。

我国直到1990年才有自己的证券交易所。我国上市企业的数量、融资规模、市场结构均落后于印度 (表4显示了中国与印度在股票市场的差异) 。从中可以看出, 我国股票市场除了全国性的沪、深证券交易所外没有一家地方性的股票市场。我国由于有近2/3的股票是非流通股, 股票流通部分的市值仅占GDP的12%。我国股市是在计划经济的环境下设立的, 其目的是为国有企业解困服务进行融资, 除了在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上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外, 市场结构同样存在着较大的制度缺陷, 国有上市公司比重占据了90%以上的份额, 民营上市企业较少, 体制多元化、股权多元化的格局没有形成, 上市公司资产质量普遍不高, 优质国企蓝筹公司较少, 绩差公司较多。

无论从股票市场的数量, 股票市场的结构层次, 上市企业的数量, 以及从股票市场的运行机制等等角度来分析, 我国股票市场体系、制度、结构的建设远远落后于印度。造成这些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印度在过去数年中, 较主动地稳固市场架构、优化市场制度以及强化上市公司治理。他们并不是因为中央政策促使而被动地改革, 而是采用市场机制的调节。而我国股市在过去的多年中则更多的是靠中央政策进行行政调节而非市场调节, 其结果必然导致股市的大起大落。这样巨大的反差, 已经非常明显的影响到了我国的现实经济发展和未来发展潜力, 应该引起所有关心我国经济发展的经济界人士的重视和警惕。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无论在政策方面, 还是在成效方面, 都相对滞后于其它领域的改革, 这种状况会对总体改革产生不利的影响。鉴于印度资本市场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的典型代表, 并面临着与我国相同的发展任务。考察双方的发展历程, 分析资本市场和企业制度的经验, 对中印双方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首先, 印度在发展资本市场与企业改革方面, 尤其是在资本市场中通过设置创业板市场来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我国目前正在资本市场中进行创业板 (二级板) 市场的建设, 我们可以在企业上市条件、交易程序以及监管方面借鉴印度的一些有益做法。其次, 印度资本市场尽管还被看作是新兴市场国家, 但是与我国相比, 无论在规模、交易方式和证券种类上, 还是在资源配置功能上, 有许多长处, 尤其在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方面, 不仅历史长, 而且实际操作经验丰富。由于两国经济结构有许多的相似性, 借鉴印度经验对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三、中印两国利率市场化的比较

印度利率市场化程度高于我国。过去20年中, 印度不断减少国家对利率结构的干预, 其利率现在主要由市场决定。从印度利率政策来看, 印度储备银行这几年逐步放松货币政策调控以支持经济增长。2002年6月将准备金率从5.5%降低到5%, 2002年11月进而降为4.75%;此外, 还调低了银行贴现率和回购利率, 将银行贴现率从6.5%调低到6%, 回购利率调低到当前4.5%的水平。在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下, 印度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均呈现走低趋势, 隔夜拆借利率从2000年8月的13%降低到目前的4.5%;10年期政府债券的收益率从2000年8月的11%降到6.2%;同样, 公司债利率也明显下跌, 5年期AAA级公司债利率从2000年8月的12%降到6.7%。应该说, 印度利率的下跌是与其灵活、温和的利率形成机制相吻合的。印度储备银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一方面带动了国内投资, 另一方面也使得国外资金持续流入, 大大促进了国内经济增长。近年印度外商直接投资 (FDI) 和储备资产都显著增加, 每年吸引FDI均在40亿美元以上, 增幅较大;尽管进行了对冲操作, 其外汇储备仍不断增加, 2003年外汇储备突破1100亿美元, 增加了365亿美元, 增幅达18.3%, 为1995年以来最高。

与印度利率市场化程度相比较, 我国的货币市场发育还很不完善。目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处于一种非均衡的发展状态, 即各个利率子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不同存在市场利率、管制利率和灰色利率。货币市场的各个子市场之间, 同一子市场的不同区域间严重分割, 二级市场缺位, 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国债市场。我国国债流动市场呈现银行间市场、上海交易所市场、深圳交易所市场并存的格局, 而且同样的券种在相同时间的不同市场有着不一样的准入价格。这种分割带来了市场价格的扭曲, 导致利率结构的不合理。市场利率水平高于国家法定利率水平, 尤其是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发行利率较高, 不符合资金市场运作规律, 国债利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甚至绝大部分个人购买的国债、企业债券的利率均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由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中的各种金融工具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合理, 影响了通过市场机制对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双轨制的利率结构扭曲了市场资金价格并且提供了“寻租”机会, 同时也提供了滋生腐败的温床。

另外, 我国银行的存贷款利率长期以来处于一种严格管制的状态 (主要是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的管制) , 商业银行无法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和资源稀缺状态及时调整利率, 也无经营资金商品的价格权力管理资金的中央银行也只能依靠国家政策作出调整利率变动具有滞后性、被动性、盲目性的特点。因此, 货币市场的不健全不仅影响了中央银行的间接调控效果, 使中央银行对利率的调节停留在难以直接控制的层面上, 而且使金融机构的利率制定失去了宏观依据, 因此已成为利率市场化的重要阻碍因素之一。

通过以上对中印两国的金融体系中的银行体系、资本市场和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比较后我们可以看到:印度的金融体系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但是在今后的竞争中印度若要想超过中国, 则要看其在进一步的深化改革中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力且卓有成效。我国的金融业要想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则必须进一步加大资本项目开放的力度, 建立健全适应开放性金融的法律规则体系, 进一步改革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加快银行经营机制的转换、统一金融监管职能、实现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等问题。只有资本项目完全开放了, 我国才能真正融入国际金融体系, 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才能进一步得到确立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文富德:印度经济发展、改革与前景[M], 成都:巴蜀出版社, 2003;

[2]张淑兰:印度拉奥政府经济改革研究[M],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3;

[3]文富德:印度的银行改革[J], 南亚研究, 2003 (1) ;

中印金融体系 篇2

关键词:金融服务外包,中印,国际竞争力

据估计, 2015年全球离岸金融服务外包规模将超过1万亿美元。与此同时, 我国以丰富的人力资源、更为低廉的人力成本, 吸引国外金融机构将外包业务向我国转移, 引发了我国承接离岸金融服务外包的浪潮。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产业起步较晚, 虽有上千家金融服务外包提供商, 但不具备竞争优势。2012年我国承接离岸金融服务外包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仅为5.21%, 与印度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如何借鉴金融服务外包强国的发展经验, 结合自身优势提高我国本土金融服务外包企业接包能力, 对于提升我国离岸金融服务外包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印承接离岸金融服务外包国际竞争力比较

1.1 国际市场占有率比较

金额单位:亿美元

由表1可以看出, 印度承接离岸金融服务外包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在2007-2012年一直保有较高份额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2012年印度离岸金融服务外包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了36.41%, 而2012年中国离岸金融服务外包国际市场占有率只有5.21%。纵观我国离岸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 2007年国际市场占有率只有0.5%, 到2012年我国离岸金融服务外包市场份额急速上升至89亿美元, 虽然在国际上仍只占较低份额, 但我国承接离岸金融服务外包规模有较大的上升幅度。与印度相比, 我国不具备承接离岸金融服务外包国际竞争力。但我国承接离岸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发展迅猛、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1.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比较

金额单位:亿美元

从表2中可以看出, 与印度比较, 我国承接离岸金融服务外包国际竞争力是比较薄弱的。主要表现在:我国离岸金融服务外包国际市场占有率远远低于金融服务外包发展成熟的印度;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结果显示, 我国承接离岸金融服务外包国际竞争力比较薄弱, 与印度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 中国承接离岸金融服务外包国际竞争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2.1 政策鼓励不够

金融服务外包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业态, 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 “千百十工程”等一系列将金融服务外包产业作为巩固提升的优势领域支持政策的出台, 正式把金融服务外包产业作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重点产业。但目前, 我国针对金融服务外包优惠政策相对滞后, 在税收等方面特殊优惠措施很少。而早在20世纪80年代, 印度便为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提供宽松的环境。印度政府把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作为国家的战略产业, 并对从事离岸服务外包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政策, 陆续推出了放宽进出口许可证发放、降低软件和硬件进口关税及提供外汇等一系列优惠政等, 现已形成了成熟的优惠减免政策。

2.2 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基于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特点, 我国保障外包领域的法制建设还处于缺位状态, 在外包信用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方面的建设还不到位。虽然我国已先后颁布《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包风险管理指导》等一系列法规, 但在知识产权、风险、质量管理等方面形势依然严峻。相对于中国而言, 印度对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较为重视, 风险防范能力相对较强, 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防范体系较为健全, 监管体制比较完善。

2.3 金融服务外包人才结构不够合理

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人才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与产业发展对接的应用型人才和高端复合型人才的缺失, 我国人才结构是中间多, 两头少的橄榄形结构。据统计, 我国的金融外包人才主要来自于高校的金融专业或者是软件专业的理论型人才, 针对金融服务外包的社会培训机构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现有少数的培训机构也是处于起步阶段, 培训能力有限。据麦肯锡预测, 在未来5年, 我国发展离岸服务外包将面临34万名合格人才的缺口。

3 加快发展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的政策建议

3.1 优化促进金融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环境

首先, 设立金融服务外包高端业务专项研发基金, 鼓励企业进行业务研发, 为承接高端外包业务做好服务产品开发的前期工作。其次, 积极引进国外大型金融服务外包机构, 营造产业竞争环境, 以此来提升本土金融服务外包接包方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业务素质。最后, 鼓励有较大规模的本土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积极拓展离岸外包市场, 尤其是拓展源自美国的发包业务, 在国际金融服务外包市场上树立起“中国金融服务”的外包品牌。

3.2 优化保障金融服务外包发展的法律环境

首先, 提高全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营造良好的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工作环境,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安全教育和人才培养。其次, 借鉴欧美外包产业成熟的国家的经验, 建立和完善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并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效率。

3.3 构建促进金融服务外包发展的投资与融资环境

构建促进金融服务外包发展的金融环境, 一是利用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引导民间资本流向服务外包中小企业, 政府参与出资成立担保公司或给予银行投向服务外包信贷一定的风险补偿。对金融机构来说, 针对服务外包中小企业的特点, 重新调整银行等贷款机构对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贷款标准, 加大对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 允许银行运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担保贷款等形式降低服务外包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扶持一批有技术、有实力、有市场的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尽快做大做强。二是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 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是债务融资工具的创新, 集合票据的发行不仅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的困境, 还能避免单个企业独立发债规模小、流动性不足等问题。

3.4 储备产业发展人才, 优化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人才结构

构建人才储备体系。我国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产业, 应由政府或行业协会牵头, 企业配合, 共同构建具有长效机制的人才储备体系, 为产业发展储备充裕的人力资源。设立专业性强的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 引入海外优秀的专业外包人才, 为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打下坚实的智力基础,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我国以各企业需求为起点、高校培养为载体、相关专业技术培训为辅助,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1]杨琳.全球金融服务外包外溢效应与发展趋势研究[J].国际贸易, 2009 (7) .

[2]熊凤琴.我国承接金融服务外包的国际竞争力优势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0 (2) .

[3]高建华.离岸金融服务外包承接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 2011.

中印金融体系 篇3

中印缅孟 (CIBM) 山水相依、文化交融、贸易往来频繁, 是经济全球一体化视阈下区域经济合作的热点和潜力地区之一。2013年5月, 李克强总理访印期间与印度总理辛格共同声明建设中印缅孟经济走廊, 首次由学术性交流和地方性倡议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包括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在内的一系列战略举措, 2013年11月21日, 人民银行等11个部委办联合印发《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 这些前期基础和利好政策都为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金融合作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是实现区域经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深化合作的润滑剂, 必须加强中印缅孟次区域金融合作, 更好发挥金融在跨境区域资源流动和产业合作分工中的配置资源和市场调节作用, 切实助推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建设, 进一步拓展中国西向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21世纪初, 云南、四川、广西四省区的一些学者开始对中印缅孟次区域经济合作进行研究, 主要观点有:关于地理范畴, 陈继东 (2005) 认为应包括中国西南六省区 (云南、贵州、四川、重庆、西藏、青海) 、印度北部和东北部、缅甸、孟加拉国、尼泊尔和不丹等南亚国家。关于边境贸易合作的研究, 李凌 (2012)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研究边贸专业化模式和边贸政策对中印边境贸易的影响, 认为中印两国应推进边境贸易的地区空间整合;周念利等 (2012) 认为印度的服务贸易自由化集中于商业、通讯、金融及运输部门, 区域贸易协定伙伴选择与其东向政策目标国契合且主要为南北型区域服务贸易安排, 中印自贸区建设应率先开放服务部门。关于投资合作的研究, 黄梅波等 (2013) 分析了中印相互投资规模小的制约因素, 提出要改善两国关系、加强政治互信, 为对方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中国信保 (2013) 对缅甸投资的风险进行分析, 指出随着缅甸政局趋稳和改革开放, 将提供更多的投资便利。对产业合作的研究, 集中在旅游、信息、能源、农产品等领域 (陈继东, 2009;王金友, 2008;鞠子谦, 2011) 。关于金融合作的研究, 邵宇 (2013) 对上海自贸区建立对东亚区域经济金融合作的方向进行了展望;易纲 (2013) 分析了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的巨大潜力;胡其伟和张汉林 (2013) 探析了金砖国家金融合作路径;玛依拉 (2013) 研究了与中亚五国金融合作问题。

目前, 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迫切需要跨境金融合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然而, 当前仍缺乏针对中印缅孟次区域金融合作的综合性研究。本文采用SWOT模型分析中国推进中印缅孟次区域金融合作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会、威胁, 对战略合作方向进行探讨, 以期为中国推动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建设的内容及意义

(一) 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的提出

中国、印度、缅甸、孟加拉四国陆地总面积达1340万平方公里, 人口近28亿, 占世界总人口的40%, 2012年生产总值达10万亿美元。四国物产丰富, 资源能源富集, 经济互补性强, 合作潜力巨大。中印缅孟次区域包括缅甸、中国西南地区、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国在内, 陆地面积约400万平方公里, 人口约7亿。次区域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核心区和亚洲各次区域的重要枢纽, 入有中、印、缅、孟广袤腹地, 出有加尔各答、吉大港、仰光等著名港口, 是中国、南亚、东南亚地区三大市场融汇地, 联动全球1/3以上人口的大市场, 同时也是中国开拓印度洋出海大通道的必经之地, 通道价值、地缘区位和战略意义极其重要。

中印缅孟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设想最早由云南省的学者于1998年提出, 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有关学者的策划下, 1999年昆明市举办了首届中印缅孟地区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 至今已经举办了十一届, 一直以来以非正式官方交流为主。从空间经济理论、国际经济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的综合视角, 中印作为两个大国和大市场, 尽管共有边境线较长, 但出于地理特征和政治安全等因素, 需要选择恰当区域开辟狭长的安全缓冲区和经济交往区, 并依托本国的资源、技术、人才、资本等优势, 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贸易金融投资、产业园区建设、商贸旅游文化等交流与合作, 促进两个最大发展中国家及周边缅甸、孟加拉等国家的经贸往来。该区域具有明显的“跨境经济走廊”特征, 涉及中印缅孟四国, 因此该区域称之为中印缅孟经济走廊。

近年来, 中印缅孟四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 相互贸易、投资等不断增加, 为地区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2013年5月, 李克强总理访印期间与印度总理辛格达成一致同意在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强合作, 共同倡议建设印缅孟经济走廊, 推动中印两个大市场紧密连接。这也标志着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笔者认为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建设重点应包含以下内容:1.以交通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 是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的基本条件;2.互补性产业结构和巨大的相互贸易需求, 是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建设的动力所在;3.分布在交通沿线的产业园区各具优势, 人才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集聚明显;4.包括贸易、投资、金融、旅游在内的互联互通便利;5.以经济走廊为依托增强中印两个世界最大人口国家的经济金融合作;6.提升对缅甸、孟加拉的投资水平, 充分利用两国的资源、能源优势。

(二) 建设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的意义

第一, 有利于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增强经济增长动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经历了一轮较快增长后, 但自2011年以来开始下滑, 突出表现为对外贸易拉动量能不足。2012年, 中印贸易额由2011年的739亿美元回落至664.7亿美元, 同比减少10.1%, 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明显减弱。因此, 两国都迫切需要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扩大出口市场, 遏制出口贸易下滑态势, 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基于此背景, 中国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础上面临加快西向和西南向开发开放的历史重任和现实需求;同时, 印度也面临东北部和北部开发开放的战略要求;缅甸、孟加拉也需要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和世界市场中有所作为。可见, 建设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符合四国的共同利益, 次区域的进一步开发开放有望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对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也将注入新的活力。

第二, 有利于深化经济文化交流, 增进各方政治互信。长期以来, 缅甸和孟加拉与中国的关系较为稳定, 经济交往十分密切, 民间往来十分频繁, 但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变化, 中国有必要加快在该区域的经济布局, 以此进一步巩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地缘政治关系。中印两国关系近年来也不断改善, 但领土边界问题始终悬而未决, 制约了两国在更多经济领域的深度合作。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的建设, 将有助于四国扩大经济合作范畴, 以此为根基不断增强各国的文化交流和政治互信。可见, 从深化经济务实合作入手, 巩固全方位合作关系, 对中国进入南亚进而连接西亚和非洲等环印度洋地区意义重大, 对中国出海口战略、能源战略、资源战略等一系列政治经济利益影响深远。

第三, 有利于资源技术互通, 增进各方国民福利。中印缅孟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是世界上最为贫困的区域之一。但是也要看到, 四国在资源、技术、资本、人力等方面各具优势, 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互补性, 发展潜力巨大。经济走廊建设将推动各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和贸易投资往来, 对促进次区域农业、工业、服务业协调发展, 增加投资和贸易机会, 减少投资和贸易壁垒, 带动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 进而增强物质文化交流, 增进人民相互了解和提升福利水平。可见, 建设好中印缅孟经济走廊, 将促进中印两个人口大国和最具潜力市场的互联互通, 同时带动缅甸和孟加拉国的发展, 对开发亚洲欠发达地区、消除贫困、加快次区域融入全球化具有积极影响。

三、中国推进中印缅孟次区域金融合作的SWOT分析

跨境区域金融合作需要核心国家的主导和推动。中印缅孟次区域金融合作中, 中国和印度是主导力量, 中国应更加积极主动地加以推进。SWOT分析法以系统分析方法为基础, 全面分析主体所具备的内部优势 (Strength) 、劣势 (Weakness) 和面临的外部机会 (Opportunity) 、威胁 (Threat) , 并按照矩阵形式排列, 加以综合考量, 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对中国推进中印缅孟次区域金融合作的SWOT分析结果见表1。

(一) 优势

1. 经济实力和市场需求优势。

近年来, 中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对外贸易总量、外汇储备总量、市场容量等方面积累了明显的优势;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工业制造业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同时存在对IT产品服务、资源、能源、农产品等的巨大需求;西南地区也逐步成为开放前沿, 并通过国内发达的交通网络, 连接中国西北、中原地区和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因此, 基于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建设将连接到全国的大市场和大工厂。

2. 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优势。

空间可达度是跨境经济合作成功与否的必要条件, 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条件可以有效提升空间可达度。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中国西南地区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速, 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态势明显, 产业园区建设不断加强, 客观上为中国西向开放提供了基础设施、交通、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条件, 为推进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 中国在金砖联盟、中国东盟自贸区等多边框架也积极支持次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3. 沿边开放和金改试验优势。

中国西南地区在大力发展边贸、执行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等基础上, 经过多年来的大胆试验, 沿边开发开放不断取得新进展, 呈现新格局。2011年5月, 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昆明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2012年7月9日, 国务院正式批准云南瑞丽、广西东兴、内蒙古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2013年11月21日, 人民银行等11个部委办联合印发《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这些沿边开放和金改试验政策优势正逐步转化为推进中印缅孟次区域经济金融合作的势能。

4. 民间交往和文化交流优势。

中印缅孟经济、文化、思想交流源远流长, 佛教、音乐、舞蹈、天文历算、文学语言、建筑和制糖等传入中国;同样, 中国的造纸、蚕丝、瓷器、茶叶、音乐传入各国。近年来, 在云南省政府和有关学者推动下, 1999年首届中印缅孟地区经济合作论坛召开并签署“昆明倡议”, 该论坛一直延续至今;2013年6月, 由中国国家商务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邀请南亚各国商务部门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 期间举办了旨在增进中国和南亚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系列活动;2013年12月在云南瑞丽市姐告边境贸易区举办的中国缅甸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已经成功举办13届。这些活动有效促进了四国在贸易投资、交通旅游等方面的合作。

(二) 劣势

1. 缺乏国家层面的长期支持和推动。

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建设虽然在李克强总理访问印度期间倡议发起, 但仍缺乏实质性进展和政策性支持。由于金融合作的复杂性高于经济走廊建设, 就西南地方省份而言, 金融顶层制度供给缺乏自主权,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跨境金融机构合作和人才培养有待突破, 金融综合改革试验有待进一步放开。现有政策和基础难以满足中印缅孟次区域金融合作的高要求, 反而将制约经济走廊建设。

2. 产业梯度和互补性不足。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 产业竞争力以全球价值链和国际分工为基础。中印缅孟次区域尽管在产业结构和贸易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但产业相似度仍高于互补性。以中印为例, 印度对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 其原因是印度缺乏在中国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而中国的机械、电讯、化学产品在印度市场优势明显, 出于考虑保护本土产业的目的, 印度设置了重重贸易壁垒。推进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建设和金融合作, 需要四国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提升产业互补性。

3. 支持本国企业参与对外贸易投资的力度不够。

中印缅孟次区域经济金融合作能否取得实效需要落实在微观主体。目前, 中国仍缺乏对本国企业参与对外贸易和赴印度、缅甸、孟加拉投资的全方位政策措施保障, 投资壁垒、出口企业融资、对外投资企业最惠国待遇、对外投资汇率变动避险、政治风险避险等关键问题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

(三) 机会

1. 全球金融危机为次区域金融合作提供了重大机遇。

从国际经济金融的发展实践看,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合作, 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和稳定, 有利于抵御外部金融风险。全球金融危机以来, 美国、日本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欧盟陷入债务危机, 中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发展, 人民币始终保持升值态势。吸取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 中印缅孟次区域各国对于加快地区金融货币合作、推动地区金融一体化初步形成一定的共识。这些变化增强了中印缅孟次区域国家对人民币和中国经济的信赖, 为中国西向金融开放和人民币次区域国际化注入了强心剂。

2. 印度、缅甸、孟加拉迫切需要新开放政策拉动经济增长。

近年来, 中印缅孟次区域国家经济增速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 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缅甸和孟加拉而言, 如何有效利用中印两国的大市场被认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捷径;对于印度而言, 扩大对中国的出口和开发开放印度东北部广大地区也将为印度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可见, 四国都有扩大对外开发开放的迫切需求, 为中国推进跨境金融合作提供了机会。

3. 中印两国在金砖国家框架下的贸易投资金融合作机遇。

2013年3月, 在南非德班举行的第五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发布《金砖国家贸易投资合作框架》, 建立总额1000亿美元的紧急储备机制, 旨在加强多边金融合作与协调。2013年9月, 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G20峰会上, 金砖五国领导人经过非正式磋商宣布已就建立金砖国家发展银行达成初步共识。由中印两个大国在金砖国家框架下的贸易投资金融合作, 将有利于缅甸和孟加拉参与到次区域的金融合作中来。另外, 中国—东盟自贸区业已建成, 中缅金融合作也已具备良好基础。

(四) 威胁

1. 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仍未从根本上改变。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仍然掌控着全球金融话语权, 华尔街的金融资本足以扰动全球实体经济, 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地位未根本动摇,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和世界银行 (WB) 仍缺少话语权。WTO和主要国际贸易多边框架仍然由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主导, 中国和印度在内的WTO成员国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2. 区域内政治、领土、民族、宗教等关系复杂。

国家战略定位是中印缅孟次区域金融合作中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 一旦某国战略改变势必影响经济走廊建设和金融合作。中印缅孟次区域内双边关系中, 中印关系具有决定性作用, 同时其他双边和多边关系也不容忽视。由于该区域内复杂的政治、领土、民族、宗教关系问题, 稍有不慎可能影响到各国战略定位, 威胁次区域经济合作。

3. 区域外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介入。

中印缅孟次区域是难得的投资热土, 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 日本等国的资本和技术竞相进入次区域。从政治上来看, 美国、日本、欧洲在对华政策上一贯喜欢打“印度牌”, 近期也将缅甸和孟加拉牵涉进来。目前, 在一定程度上中印缅孟次区域已经成为主要世界大国的角力场, 对中国开展贸易、投资活动带来潜在的政治风险。

四、中国推进中印缅孟次区域金融合作的战略构想及实现路径

金融合作是金融国际化背景下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建设的核心和高级阶段。从长期来看, 各方应致力于消除区域内高额的贸易成本和贸易壁垒, 建成自由贸易区, 加速贸易自由化进程;致力于消除区域内投资障碍, 实现区域内国民待遇, 促进投资便利化;致力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下的生产协调, 优化资源配置, 增强产业和贸易互补性, 提升产业协同化水平;致力于区域内货币合作,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一) 贸易自由化

当前, WTO谈判进展缓慢, 功能逐步弱化;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 (TPP) 、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 (TTIP) 和多边服务业协议 (PSA) 等多边框架也大有取代WTO之势。为避免被边缘化, 中国一方面应积极主动开展谈判争取早日加入, 另一方面应积极构建自己主导或具有重要话语权的多边框架, 中国—东盟自贸区、金砖国家联盟等是中国构建多边框架的重点合作区域。中印缅孟次区域内印度是金砖国家, 缅甸是东盟成员国, 具备成立多边框架的基础。因此, 加快建成中印缅孟自由贸易区 (FTA) 是推进贸易自由化的长期战略目标。在中印缅孟自由贸易区的实现路径上, 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短期:一是中印缅加强在WTO多哈回合、中印加强在金砖国家联盟、中缅加强在中国—东盟自贸区等多边及双边场合涉及贸易问题的协调。二是开展区域贸易安排 (RTA) 谈判, 加快建立有效的区域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三是加强各国标准、认证、检验、检疫以及各国贸易救济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四是扩大边境地区开放, 扩大边境贸易。

长期:一是结合RTA进展, 适时组织开展中印缅孟自由贸易区谈判。二是逐步消除贸易壁垒, 推进没有海关监管、查禁、关税干预下的货物自由进口、制造和再出口。三是整合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 联合打造“中印制造”的最强音。

(二) 投资便利化

中国和印度作为该区域的两个核心大国, 投资潜力同样巨大。一方面, 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满足各国企业在扩大国际市场、提升技术水平、获取资源和规避贸易壁垒等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 各国在产业结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具有互补优势, 直接投资有利于各国竞争优势的发挥。在推进中印缅孟投资便利化的路径选择上, 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宏观层面:一是完善商业信息交流机制, 加强相关贸易、投资政策的信息交流。二是互派贸易和投资促进团体访问, 为强化各国经贸部长级会议、贸易和投资促进机构紧密联系提供支持。三是了解各国法律法规, 提高贸易投资环境的透明度, 共创良好的投资环境。四是扩大在展览会、博览会等贸易和投资促进平台方面的合作, 增加企业交流合作的机会。五是加强在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等方面的合作。

微观层面:一是允许符合共同标准的金融机构在区域内各国互设分支机构, 鼓励国内金融机构到次区域国家发行海外债券。二是推进次区域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三是采取全面保障措施, 鼓励成立对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探索发展并购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产品创新, 逐步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 并提供相应的中介服务, 支持国内企业和国内资本到孟印缅投资。四是创新外汇储备运用方式, 拓展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平台和商业银行转贷款渠道, 为用汇主体提供融资支持。五是推动开发性金融在次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中的投资参与。

(三) 产业协同化

产业协同效应是指原料、人才、技术、设备、信息等基本生产要素和供应、生产、销售、研发、服务等核心生产环节密切配合、结构合理、分工科学, 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产业协同效应有集聚协同和分工协同两种类型。本轮全球经济进入下行周期以来, 中印缅孟次区域内贸易争端不断加剧, 特别是印度面临经济下滑压力, 对国内制造业多加保护, 因此对中国矿产、机电等多个领域掀起贸易救济浪潮或严苛征税。这主要归因于各国产业结构上的相似性。当前, 全球需求结构变化引致生产领域的深刻变化, 中印缅孟次区域面临在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价值链分工的竞争, 强化次区域合作有助于在适度竞争环境中提升各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推进中印缅孟产业协同化的路径选择上, 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方面, 要促进区域内资源有效整合与合理配置。中印缅孟次区域在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方面各有优劣势, 需要各国加快要素市场建设和自由流动, 最大限度实现资源、技术、人才、资金共享, 提升资源优化配置效率。基础设施是区域经济交流的基本条件, 加快次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区域内自然资源的跨区域流动, 深化贸易合作, 促成产业分工与协同。

另一方面, 要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和互补发展。中印缅孟次区域必须强化错位竞争及互补合作, 沿经济走廊建设互补性强、市场定位清晰、布局合理的产业园区;协调产业发展政策, 提高各国产业互补性;推进产业以经济走廊的园区为核心集聚, 形成产业集群, 吸引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向各自优势产业聚集。

(四) 人民币国际化

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的加快建设必将稳步提升区域内各国间贸易份额, 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良好契机和坚实基础。目前, 人民币汇率改革和利率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 资本项目开放仅仅处于探索阶段, 金融自由化程度低,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极其紧迫且任务艰巨。对比英镑、美元、欧元的国际化经验,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需要选择合适的周边区域进行先行试验。本文认为, 中印缅孟次区域金融合作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可以有效探索人民币国际化。

在区域选择路径上, 中印缅孟次区域人民币国际化应该遵循“缅甸+孟加拉”→“缅甸+孟加拉+印度”由小到大的路径。在货币职能路径上, 中印缅孟次区域人民币国际化应该遵循“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由低到高的路径。

在推进关键步骤上, 首先, 区域内签订货币互换协议, 开展跨境贸易结算试点, 推进离岸人民币中心建设, 稳步扩大人民币结算规模;其次, 扩大人民币在次区域作为结算货币、资本货币、记账货币载体的职能, 并成为这些国家主要的官方储备货币之一;第三, 联合印度开展更广范围内的货币合作, 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 使人民币成为次区域的主要官方储备货币和锚货币。

摘要:2013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印度期间倡议建设的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已经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战略支点, 对四国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金融合作是跨境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推动力, 也是该经济走廊建设的重点。分析中国推进中印缅孟次区域金融合作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提出未来中印缅孟次区域金融合作应通过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产业协同化和人民币国际化四个途径实现。

关键词:中印缅孟,经济走廊,金融合作,SWOT分析法,次区域合作

参考文献

[1]陈继东.中印缅孟区域经济合作的构想与地区范围问题[J].南亚研究季刊, 2005 (1) .

[2]陈继东.中印缅孟区域的旅游合作[J].南亚研究季刊, 2009 (2) .

[3]胡其伟, 张汉林.金砖国家金融合作路径探析[J].国际贸易, 2013 (6) .

[4]黄梅波, 王珊珊.中国与印度相互投资的现状及前景[J].东南亚纵横, 2013 (2) .

[5]李凌, 常亚青.新经济地理学视域下的中印边境经贸研究[J].社会科学, 2012 (10) .

上一篇:注射用头孢匹胺下一篇:竞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