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体系思考论文

2022-04-20

随着农牧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农牧区专业大户、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农牧业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促进新型农牧业主体健康发展,既有商机,也是责任。笔者对阿拉善盟金融支持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金融支持体系思考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金融支持体系思考论文 篇1:

构筑我国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思考

摘要: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小企业占据的数量非常庞大,且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分析我国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了解到这些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缺乏资金的情况,这也影响小企业的发展。本文分析我国小企业缺乏金融支持的原因,并提出研究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意义以及构筑我国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策略。

关键词: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原因;意义;策略

小企业的发展能够解决社会的就业问题,促进社会的稳定,实现经济的增长。但是在当下社会,由于小企业本身缺乏较为雄厚的实力,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也较差,只能够依赖政府的扶持。很多国家和地区逐步意识到小企业发展的问题,并开始为小企业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我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也通过设置相应的鼓励机制对小企业进行扶持,但是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中融资问题更为突出,也阻碍了小企业的稳定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构筑我国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策略进行研究。

一、我国小企业缺乏金融支持的原因分析

(一)小企业资信差,信用等级低

小企业无论是规模还是竞争力都比较差,其在贷款的过程中能够用于抵押的物品以及资产较少。银行在给小企业办理贷款服务时,采用的就是抵押贷款的方式。小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设备,所引进的设备缺乏技术含量,往往比较落后。对于银行而言,并不可能将这笔资产作为贷款的抵押款项。而在交易的市场中,也没有形成完善的供抵押物转让。这就使得一些抵押物难以变现,银行不愿意承担相应的风险,此时也就给小企业的贷款带来了压力。其次像一些国有银行会通过评定贷款企业的信用等级,给予贷款。小企业因为规模小,常常会出现被低估的情况,这也使得小企业长期无法得到金融的支持[1]。

(二)银行不愿意为小企业服务

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企业内部规模不完善,发展存在风险,贷款金额较少,银行更愿意为大中型企业服务。例如小企业在贷款时金额都不大,但是每一笔贷款都需要经受调查、评估以及监督等,这就会在无形中增加银行的成本。从经济性以及安全性角度来看,银行均不愿意为小企业提供服务。

(三)社会中缺乏专门为小企业贷款服务的金融机构

其实针对小企业贷款的问题,除了国家银行可以帮助其解决之外,还可以由一些民间性质的资本帮助其解决贷款的问题。但是就我国目前而言。可供小企业贷款的一些民间合作金融专业机构是非常少的。仅存在一些城市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等。规模不大,只是划分在一些少数的大城市中。这也是未来金融领域需要不断完善的部分。

(四)小企业贷款担保难

小企业在进行银行贷款时,必须要进行担保。但是由于小企业在社会中的关系一般,并没有一些上级单位愿意为其担保,自身也缺乏抵押品,这也就导致即使一些小企业有发展的潜力,但是在没有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仍然会按照流程不给予贷款。因此必须要建立小企业的贷款担保基金,逐步降低商业银行在向小企业贷款时的风险。

二、研究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意义

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占据的数量是非常多的,其会直接的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总体水平。而对于小企业而言,在发展过程中又离不开资金。通过研究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建立方法,帮助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不断的扩大小企业发展的规模,促进小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其次小企业是为当下大批人提供就业的方式,是为国民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保障,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竞争氛围的动力。通过研究金融的支持体系,可以促进小企业更好的发展,继而为国民经济注入力量。由此可见加强对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建立对于小企业的发展、金融结构的优化以及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2]。

三、构筑我国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策略

(一)设立专门为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

就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而言,均有设立专门为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比如像日本,就设立了中小企业的国民金融公库、中小企业信用贷款公库等,这些金融机构是专门为中小企业进行贷款,或者建立一些信用的保障制度,便于其他金融机构可以放心的将贷款发放给中小企业。就美国而言设立了小企业的管理局,其直接参与小企业的一系列的贷款活动,为小企业提供资金帮助。德国以及韩国也皆有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融资机构。就我国而言,目前银行并没有提供专门为小企业服务的部门,因此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方式,设立小企业的银行。具体可以根据我国的国情设立两种。第一种是商业性的,可以将城乡的信用合作社等进行改制,充分的发挥出这些银行在为小企业服务中的作用。就城乡的信用合作社而言,其比较熟悉地方的经济,可以借助这种优势,为小企业开展贷款的服务。第二种是政策性的小企业银行,该类小企业银行的资金可以通过发行政策性的金融债券的方式进行解决,为小企业提供低息甚至是免息的贷款服务。就目前一些大型的商业银行可以代行这种政策性贷款,等到成熟之后逐步组建地方小企业政策银行,实现扶持。当然除了构建商业性以及政策性的小企业银行之外,还可以鼓励民间资本积极的加入到为小企业服务中,为其提供一个多元化的金融市场,同时也要加强做好监管,保证整个金融领域的可持续运行。

(二)构建完善的小企业融资渠道体系

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体系,对于解决小企业贷款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商业信用融资对于当下融资较为困难的小企业而言具有重大的帮助。商业信用融资主要包含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卖方的信用融资,对商品进行赊销。第二种是买方信用融资采用预付定金以及货款的方式。商业信用融资相比其他融资方式,及时、灵活,比较符合小企业的特征。其次扩大银行领域的信用融资,银行或者是其他金融机构采用存款或者贷款等方式建立信用关系。对于一些小企业而言其在融资时最主要的来源还是银行。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加大创新金融工具,为小型企业提供专业的金融业务。比如工行就针对小型企业创设了流动资金等贷款的产品。银行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是解决小企业融资难困境的重要措施。另外还应积极的发展证券信用融资,该类融资是企业发展债券时筹集资金建立的一种关系。就我国而言由于资本市场发展较晚,整体并不完善。比如在一定规模下的企业其资本金基本都是通过银行贷款,并不能够通过债券或者是股市的方式进行融资。因此则可以建立小企业债券市场融资通道,发展小企业的信用债券融资。最后发展租赁信用以及典当融资的渠道。租赁信用是一种通过融物达到融资目的的一种行为。通过发展租赁业,采用融资以及融物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小企业在资金方面存在的不足。典当融资是一种质押财产权利或者是特定物品的方式,向典当机构借贷的方式。这可以成为一种盈利性质服务产业,也可以达到为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的一种方式。典当一般期限较短,资金的用途也不会受限,可以帮助小企业解决燃眉之急[3]。

(三)为小企业提供丰富的贷款类金融工具

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一直是阻碍其发展步伐的一種重要因素。因此只有基于小企业本身的特征,加快对一些新型的产品进行研发和推出,比如像商业银行就推出了一些适合小企业进行贷款的产品,如收费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集合委托贷款等方式。这些新型的贷款产品对于银行而言,节省了搜索信息时不必要的成本,也避免了小企业缺乏抵押品的局限。其次可以拓展有价证券类金融工具,比如债券以及股票,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帮助小企业在资本市场获得直接性的融资,在通过股票融资,帮助小企业获得稳定的资本资金,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债券实际上属于一种直接融资的工具。对于小企业而言,债券的期限是不同的,其需要根据自身所需要的资金选择期限。但是就目前的市场而言,小企业想要发行债券往往需要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以及发展的前景,达到一定的信用级别,还要求专业担保机构进行担保。

(四)制定扶助小企业金融支持的优惠政策

为了建立对小企业融资体系的支持,我国可以积极的研究国外的一些小企业融资的优惠政策。通过政策的优惠,对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扶持。第一可以通过鼓励小企业创业的方式,为小企业提供一些政策性的贷款以及融资的担保。第二可以加大对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鼓励。比如针对小企业在技术方面开发的贷款问题积极给予补助。第三加强对特定行业的支持。比如目前的一些小新能源企业,就可以为企业提供资金以及设备的扶持。

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必须要积极的解决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才能够帮助小企业快速的成长。比如通过设立专门为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构建完善的小企业融资渠道体系、构建完善的小企业融资渠道体系等方式,营造合理的金融结构,促进金融行业以及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秋凤.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途径及风险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20(05):128.

[2]付明.新常态下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及金融支持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8):112.

[3]佛玲奋.新常态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金融支持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9(06):367.

作者:熊申祎

金融支持体系思考论文 篇2:

阿拉善盟金融支持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的调查与思考

随着农牧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农牧区专业大户、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农牧业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促进新型农牧业主体健康发展,既有商机,也是责任。笔者对阿拉善盟金融支持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阿拉善盟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发展情况

(一)进一步扩大特色产业发展优势

以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重点发展节水、生态、高效农牧业,着力提高优质、高效、生态、特色、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的比重。种植业在基本稳定种植面积的基础上,认真贯彻盟委行署《关于加强农业节水的决定》,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模式,重点发展棉花、葵花和瓜果蔬菜等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膜下滴灌节水作物以及枣树、文冠果、杂交谷子等优势农产品。畜牧业以“稳定头数、优化结构、安全健康、提质增效”为目标,严格执行草畜平衡制度,稳定以阿拉善双峰驼和白绒山羊育种保护和绒毛生产基地的草场面积;大力发展舍饲畜牧业,重点扶持肉羊、良种奶牛、肉牛、生猪等畜种发展,积极推进舍饲和半舍饲区域养殖小区建设,推广标准化、模式化养殖,引导舍饲畜牧业向种养结合、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二)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紧紧围绕精品绒毛、绿色肉食、有机果蔬和特色沙生等四个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培植基地,壮大龙头企业,完善流通体制,引进先进技术,打造品牌,扩大规模,着力增加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效提高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和效益。抓好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通过项目拉动,企业带动,建设一批优势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培育各种农牧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进一步理顺企业、基地、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农牧民之间的利益联结关系。

(三)加大农牧业科技推广力度,不断提高科技含量

加大农牧业适用技术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工作,全面提升农牧民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技能;加强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劳动力市场建设,建立全盟农牧区劳务公共信息平台,提高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探索农林套种的新模式,继续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的试验示范推广,提高种植效益;推广良种肉羊和综合配套饲养技术及其三元杂交改良技术,增加舍饲养殖规模;加强肉苁蓉、锁阳等沙生资源的研究开发工作,延长产业链条,争创品牌和规模效应;加强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培育和扶持一批农牧业综合科技示范园区。

(四)加强示范试点工作,带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细化新农村新牧区试点建设指导和扶持措施,抓好“一带两区”试点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切实加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各项惠农惠牧政策,提高科技服务水平,积极发展农牧区社会事业,促进全盟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进一步发展。

二、金融支持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的情况

阿拉善盟地区金融机构有9家,网点数102个。其中,从事涉农业务的金融机构有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邮政储蓄银行。近年来,阿盟各金融机构存款稳中有增,贷款增速较快,以上涉农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在全盟金融机构中占主导地位,占比65%左右。

(一)积极开展了支农再贷款制度和管理工作创新

根据阿拉善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阿拉善盟金融业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指导意见》,围绕加强和改进“三农三牧”金融服务的工作重点,制定印发了《中国人民银行阿拉善盟中心支行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贷款管理操作实施细则》,从规范手段、灵活调节、明确导向三方面加强货币政策工具管理,支农再贷款的重要作用得到阿拉善盟委和行署领导的重视和认可。

(二)稳步推广“农牧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牧户联保贷款”

根据农牧户小额信用和联保贷款产品的特征、农牧户贷款资金需求以及针对各旗县以前年度发放此类贷款存在的问题,结合农牧业生产周期,一方面将农牧户小额贷款额度由3万元提高到5万元,农牧户联保贷款最高额度由10万元提高为20万元;另一方将联保贷期限由原来的6个月延长到15个月。

(三)继续推进“协会+担保+农户+银行贷款”、“公司(集体)+农牧户+银行信贷”信贷模式

针对农牧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牧户联保贷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协会+担保+农户+银行贷款”、“公司(集体)+农牧户+银行信贷”的贷款模式,着力解决种、养殖业企业与种养殖户自有资金不足,又不具备大额贷款条件,从而影响整个生产、加工、销售的问题。新的贷款模式将公司、种植养殖户和农村信用社三方利益主体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使得小额信用贷款有了双重保障,大大降低了贷款风险。

(四)切实解决种养殖农牧户由于缺乏抵押品不能得到贷款扩大生产问题,引导辖内农村信用社不断完善和创新对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授信办法。

对种养大户进行逐户走访,充分了解贷款需求,对符合条件的给予一定的授信,并执行农牧户小额信用或联保贷款利率,让利给农户。有效解决了农牧民在扩大生产经营时资金需求大而贷款难的问题,也使得一大批养殖户和种植户在信用社的支持下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为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积极协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拓展小企业贷款担保渠道。

为缓解中小企业贷款中存在的问题,降低农村金融机构风险,提高中小企业信用,对符合担保条件的中小企业由担保机构提供贷款担保服务,企业与担保机构签订担保协议、担保机构与农村信用社签订服务协议,出具风险担保函,签订担保合同、农村信用社与企业签订借款协议。

三、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信贷管理制度缺陷

在现行信贷政策条件下,担保抵押资产是获得贷款的一个重要条件。由于农牧户和农牧区中小企业的经营场所、产品和经营周期有其特殊性,致使涉农融资中农牧户和农牧区中小企业往往不能提供符合信贷政策要求的有效抵押担保品,因而制约了信贷的获取。同时,由于处在改革过程中的国有商业银行本身存在许多制度缺陷,如贷款权限上收、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及对国有企业、大企业、大项目等为主体的贷款偏好,主观上造成农牧区金融市场的边缘化。

(二)信用评价担保体系欠缺

从目前金融支持农牧业经营主体现状看,金融机构普遍缺乏行之有效的针对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农牧业龙头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而且由于目前农牧业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处于创业成长期,再加现行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获得贷款门槛较高,直接制约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需求。

(三)金融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金融机构对农牧业投入仍停留在贷款短期化、品种单一化等老的信贷模式中,与现行农牧区经济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信贷需求差异化多样化,以及服务需求城镇化等方面匹配度上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主要源于金融自身创新机制制约,其表现在:一是基层机构缺少产品创新权,只有执行权;二是现有农牧区金融人员不足,专业人员短缺;三是农牧区金融服务机构短缺,创新力量不足,造成目前支农信贷产品创新推出缓慢,影响了对新型农牧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投入。

四、对策建议

(一)着力完善农村牧区金融服务功能

充分利用农业银行在县域的资金、网络优势,扩大和完善农村牧区金融服务。积极支持农发行调整信贷职能,拓宽支农支牧服务领域,大力支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种养、加工、流通等涉农涉牧中小企业的发展,继续加大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农信社做大做强,提升其支持服务“三农三牧”实力。加大金融支付机具在农村牧区的布设力度,提高农村牧区金融服务水平。

(二)加快农村牧区金融组织体系建设

一是引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向旗县、苏木乡镇延伸机构网点,为提升农村牧区金融服务水平创造条件。二是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在旗县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尽快实现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三是加快农信社改革步伐,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信社走商业化运作的路子,推动农信社向产权明晰、治理完善、内控严密的现代金融企业方向迈进。四是进一步落实行署《加快融资性担保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支持担保机构空白地区加快组建成立政府出资、企业和农牧民参股,以服务地方农牧民和小微企业为主的县域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壮大现有融资性担保机构实力。

(三)大力推动农村牧区金融创新

一是根据农村牧区特点,探索扩大有效抵押担保范围,满足农牧民贷款担保需求。二是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将农牧户贷款与银行卡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在授信额度内采取“一次授信、分次使用、循环放贷”的管理办法,随用随贷,有效提高贷款便利程度。扩大涉农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无缝对接范围。进一步简化信贷审批流程,下放审批权限,缩短审批时间。三是做好农牧业生产周期与贷款期限的衔接,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涉农小微企业中长期贷款比重,满足其扩大生产需求,控制“短贷长用”风险问题。四是支持和引导农村牧区新型合作组织的发展,着力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特别是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成立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使合作组织成为扩大农牧民信贷投入的增长点。

(四)加大对农村牧区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

一是继续落实国家关于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增量奖励制度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调动金融机构增发涉农涉牧贷款的积极性。二是建立农牧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由财政设立农牧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原因形成的涉农涉牧小微企业和农牧户贷款损失给予一定的补偿。三是大力开发农村牧区保险市场。鼓励保险机构在现有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的基础上,结合阿盟农牧业特点,进一步扩大政策性农牧业保险的覆盖范围。

(五)深入推进农村牧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组织金融机构开展农牧户信用档案电子化建设工作。进一步做好信用户、信用企业、信用苏木乡镇、信用嘎查村评选工作。扩大对涉农涉牧小微企业的评级授信范围。加大金融政策、金融知识在农村牧区的宣传和普及,引导农牧民正确选择理财产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远离非法集资。加强农村牧区民间融资监测,引导民间借贷行为,遏制非法高利贷。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违法行为,营造良好的农村牧区金融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晓途

作者:贾虹

金融支持体系思考论文 篇3:

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的优化分析

【摘要】 农业产业化离不开金融信贷的资金支持,文章从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的内涵出发,全面分析了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面临的困难,并对如何优化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提出建议。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农村金融

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是在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和严格监管的前提下,结合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具体特征,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需求,目标是要建立相应的金融支持体系和运行机制。

一、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的内涵及内容

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是指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目标,在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下,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主体,以农村合作金融为基础,以农业保险公司为保障,以证券市场融资为重要补充所形成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农业产业化要长期全面发展,产业循环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需要金融支持。从目前来看,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基础建设。二是支持市场体系建设。三是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四是支持专业农户、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五是支持农业科技的创新、推广和运用。六是支持信用担保和农业保险机构的建立。七是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

目前国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信用社、民间金融等共同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格局已经形成,但从总体上说,金融支持并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当前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

二、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面临的困难

(一)从金融支持体系自身角度分析

1.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组织形式不完善。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现存的组织形式,是政府主导的金融处于绝对主导地位,长期以来,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承担着支农资金供应主渠道的任务,而农村信用社则成为支农的唯一“主力军”;四大商业银行大规模从农村地区撤离,民间资本型的中小商业金融和互助金融缺失,缺少全国性的、多区域性的、地方性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现有金融支持体系的组织形式缺陷带来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严重损害产业化金融需求主体的利益。

2.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功能不健全。现有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的功能不健全,农业发展银行农村政策金融功能单一化,主要承担的是为农副产品收购、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提供贷款的政策性任务,没有真正担负起支农重任;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日渐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致使国有商业金融在农村金融领域内的功能弱化;农村信用社未能构建彻底的股权结构、未能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等制约了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民间金融缺少监管,发展存在很大隐患;农业保险机制不健全,覆盖面较窄,不足以抵御农业生产存在的各种风险。

3.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服务水平较低,很难满足产业化的需求。服务品种少,仅能提供开户、结算、贷款等常规服务,而资信评估、理财咨询、承兑汇票、贴现、各类代理等特殊服务则很少;服务层次低,大多是一些小额零散的业务,长年正常性的服务少;金融创新严重不足,现有金融机构业务发展仅停留在存贷款业务的扩展,保险、投资、担保、租赁、信托等中间业务发展严重不足。

(二)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需求角度分析

1.金融支持体系与农业产业化主体需求不相适应。现有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表现为市场分割背景下的垄断格局,无法为产业化经营主体提供灵活、多元的金融服务。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业务单一,服务产业化功能残缺;农业银行主要支持信用级别较高但数量较少的大型龙头企业,尤其是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农村信用社是农户主要的信贷来源,但由于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区域是按行政区划严格分割的,所以农户贷款市场是完全的卖方垄断。农村信用社本身因体制和技术等因素而未能实现经营上的协调配合,且与农业银行业务发展缺乏协调,也不存在功能互补的业务代理而使产业化主体的信贷满足率较低。

2.金融支持体系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领域和环节过窄。目前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的支持领域基本上局限在龙头企业本身,支持的环节基本上局限在项目建设和流动资金,但由于风险大、利润水平低,缺少抵押物等问题,龙头企业的固定资产贷款依然非常困难;对种养殖基地的规模化、标准化建设的信贷支持不足;农村信用社主要以小额农户贷款、农村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为主,在期限、额度和方式上很难满足农户需要;金融支持体系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资金支持也非常有限,分摊在各个组织中更是少之又少,不能满足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更好地推进产业化的需要。

3.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风险防范理念和措施存在不足。农业产业化经营受自然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等多重压力是不争的事实,金融支持体系审慎的信贷支持方略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对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实际审批中其往往是审慎有余。对一个项目、一笔贷款从怎么不行的角度思考得多,从怎么能行的角度研究得少,积极经营和管理风险的理念不强。在风险防控措施上大多局限在信用担保和财产抵押上,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强农惠农政策结合得不够,与有关行业合作研发防控风险产品的举措不足。

(三)从农业产业化外部金融环境角度分析

1.农村信用环境欠佳,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农村信用缺失已成为制约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一些企业和个人信用观念淡薄,借债不还,甚至认为各种支农贷款都是无偿的救济款,加上支农贷款的申请条件相对宽松,所以贷款的收回率很低,以至一些地方把争取专项贷款作为追逐地方经济利益的一种手段。使金融支持体系在支农过程中谨小慎微、瞻前顾后,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

2.证券市场融资较困难。农业产业化利用资本市场实施证券融资非常困难。目前通过债券方式筹集资金数额少之又少。上市的农业类企业占比低,筹资数额少且筹资比例也偏低,而且部分上市的龙头企业所募集的资金也多转入非农领域以取得短期回报,同时农业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普遍偏低,有些农业类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往往达不到再融资的条件。

3.农业保险不发达。目前,农业保险主要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经营,没有专门的政策性保险机构,由于农业保险回报率低,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加之保险公司实行商业化经营管理,缺少推广的积极性,同时,农民的保险意识不强,缺少购买农业保险的热情。多数省市的人保分公司撤销了农业保险机构及业务,加剧了产业化金融支持的紧张状况。

为解决农业产业化与金融支持之间的矛盾,应优化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体系,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

三、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的优化

(一)加强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金融外部环境

不良的农村金融信用环境,已严重影响到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运营机制的建立,必须重塑新型的农村社会信用体系。一是强化农村金融市场环境建设。完善金融立法,积极赋予农村民间合作金融组织合法地位,并依法规范其行为。努力维护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秩序,提高金融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二是营造农村社会的信用环境。培养农民的信用意识,同时加大对龙头企业的管理、引导和监督,严厉打击各类恶意拖欠、逃废债行为,努力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氛围。三是强化龙头企业、农户的信用管理。当前应完善信贷登记咨询管理系统,进一步建立和规范企业和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制度,形成对二者的市场约束机制,保证贷款放得出、用得好、收得回,从而促进社会金融信用环境的根本好转。

(二)构建分工合作、功能互补的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

在支持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金融机构应当合理分工,相互配合。一是要更好地发挥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对农业产业化的引导和扶持作用,进一步改进支农再贷款的管理办法,适当延长支农再贷款的期限,使其符合农业的特点,同时人民银行要改进对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的监管考核,既要有利于其防范风险,又要有利于其业务发展。二是给予农业发展银行准确的定位。农业发展银行必须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拓展其发挥作用的范围,把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其功能定位的目标。三是农业银行要调整发展思路。把支持的重点转移到农业龙头企业以及涉农企业上来,积极支持乡镇优质企业二次创业,做好与农村信用社的市场交叉定位。四是要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恢复其作为农民自己的合作金融组织的本来面目。五是政府应在一些领域给予一些民间金融组织正式地位。如扶贫社、社区性互助金融组织、专业性金融服务组织等,允许其从事存贷款,为区域内农民及中小企业提供一些专业化金融服务。通过合理分工,组成一个既分工协作,又适度竞争的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三)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体系

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为产业化提供全方位的风险保障。第一,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发展农业保险,单纯靠商业性保险公司的力量是不够的,政府必须介入,给予资金支持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同时国家要加大对农业保险在政策上的支持力度,通过政府补贴或委托代理的方式给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亏损提供适当补贴。第二,探索高效、合理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鼓励发展多种组织经营形式,如国家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公司和互助合作性质的保险组织,鼓励现有的商业保险公司开发农业保险业务,进入农业保险市场为农业原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并探索除不动产抵押之外的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多种担保形式。第三,引进擅长农业保险的外资保险公司。这既带来了有效供给,又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进而建立相对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

(四)明确金融支持的重点和主要环节

今后还必须注意转变各金融主体的支持重点,农业发展银行重点支持产业化的长期稳定、健康的外部农村环境的建设,发放一些中长期贷款支持地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银行则主要支持龙头企业建设,从而让龙头企业更好地发挥产业化“火车头”作用。特别是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龙头企业集团,对高科技和外向型龙头企业实行重点扶持。农村信用社则面向产业化基层微观主体,重点为基地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引导民间性金融向农户和基地建设提供一些小额的、分散的短期资金融通,弥补其他金融机构对产业化资金融通的遗漏和不足,从而实现产融双赢目标。

(五)拓展并完善龙头企业资本市场融资功能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首先应将龙头企业育大育强,鼓励优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方式,实现资产重组和产权交易,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企业的规模扩张。组建规范的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打好基础。其次发展专业性中介机构,为龙头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运作和盘活农业经营性资产提供条件。再次制定一些倾斜性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入证券市场,充分发挥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为涉农公司融通资金的作用。最后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走向国际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和证券,吸收更多的资金,更好地为农业产业化服务。

【参考文献】

[1] 唐邦勤.我国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研究进展及趋势[J].生产力研究,2009(9):173-176.

[2] 梁静溪, 夏俊根.黑龙江农业产业化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与管理,2009(7):94-96.

[3] 郭梅枝.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贾会远

上一篇:宏观审慎金融监管论文下一篇:全球营销战略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