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纺织品服装贸易合作论文

2022-04-29

中国和印度同为崛起中的亚洲经济大国。总人口占世界25%且山水相连,然而贸易不平衡等多种因素使双方关系近而不亲,加深经贸关系无疑是力促“双赢”的重要举措。就在前不久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印度经贸投资合作论坛上,中印两国商务部长均表达了力促双边贸易发展的意愿,并强调双方贸易的互补性,表示力争今年完成双边贸易额600亿美元,而这其中,就包含了纺织领域的合作。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中印纺织品服装贸易合作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印纺织品服装贸易合作论文 篇1:

奔赴纽约展,挑战中寻求新机遇

虽然中美贸易摩擦不断,但是将于7月23日开幕的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暨美国Texworld服装面料展、纽约国际服装采购展(Apparel Sourcing USA)和纽约国际家纺采购展(HTSE)(以下简称“纽约展”)仍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据主办方透露,截至目前,展会整体规模与去年持平。外贸大省的骨干出口企业及专业外贸集团已经把纽约展作为开拓美国市场最重要的市场平台。从企业报名情况看,中国纺织品服装行业对美国市场仍寄予厚望。

调整结构 面向中高端

“美国目前仍是我们的主市场,我们会尽力把它保持住。”被问及中美贸易摩擦对公司出口业务的影响时,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马家强斩钉截铁地回答。“公司家纺产品年产能150万套左右,去年出口总额2500万美元,其中美国的出口额是1900万美元。”据马家强介绍,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自2008年开始出口床上用品,近十年的出口贸易中最深刻的感受是利润越来越薄了。无独有偶,同样是主营家纺类产品,自2008年正式开展对美外贸的常州华尔瑞家纺贸易部经理钱昉表示,现阶段,公司的业务虽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但利润空间有一定程度上的压缩。

如此困难的情形下,再遇中美贸易摩擦,企业如何在挑战中寻求机遇?

“产业升级尤为重要。”这是马家强一再跟记者强调的出路所在。“目前公司主要是在产品结构上做调整,现在所有产品里面,非棉类纤维产品已经占到60%左右。就目前政策来看,棉制品受到的冲击更大一些,所以减少棉制产品可令原料成本方面不会产生太大差别。此外,我们还有自己的独创研发优势,公司每年都会开发几十款新产品向客户推广。”

对此,无锡市尤美贸易有限公司的业务经理钱丽夏感同身受,公司以童装出口为主,在印巴棉制品的比较优势下,公司已经基本上放弃成人棉质T恤等服装的制作,而专做童装。“经过这么多年发展,印绣花厂、辅料厂等产业配套资源成为我们的竞争优势。婴儿服用天鹅绒面料也是无锡一带的强项,东南亚企业要做这种面料的服装,都要从我们这里进口面料,加上运输成本等,他们就竞争不过我们了。”

据主办方透露,此次参加纽约展的功能性面料企业同比上升明显,而且生产高端服装的企业较去年有所增长,显示出中国制造的科技含量明显提升。“此次去纽约展,棉类产品很少,主推新开发的30多款新型纤维面料产品,如竹碳纤维、咖啡碳纤维、银离子纤维、海藻纤维、再生涤纶纤维、再生天丝纤维等。之前给美国的客户寄过样品,他们很感兴趣,所以我们这次去参展,借机可以拜访老客户,看看这些产品有没有增加后续订单的可能性。”马家强满怀期待地跟记者介绍,“我们新开发的产品属于中高端产品,价格比同类棉类产品要高一些。产品主要面向偏高端客户,主要是偏功能性产品,比如,抗菌、吸湿透气、防臭等。”

今年首次参加纽约展的奉化市恒祥制衣厂是一家主做男装的纯外销型企业,据销售经理庄芳芳介绍,“此次参展计划开发一些中高端客户,带去展会的产品以商务男装、休闲男装和一部分女装为主,主要是棉、亚麻和一些功能性面料,如吸湿排汗和免烫等。目前,公司在美国市场份额不多,主要是通过中间商来做一些美国订单,而且客户层次参差不齐。通过中间商跟客人沟通,经常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所以我们这次想通过纽约展这个平台,与客人进行面对面交流,更好地理解客人的诉求,做到有效沟通。”

产品升级 赢得市场

在中国目前渐失成本红利的背景下,对于出口美国市场的纺织服装企业来说,产品升级,面向中高端客户无疑是一个有力抓手。走差异化道路,做小众产品赢得市场已成为企业共识。据主办方介绍,从目前招展情况来看,参展企业中,做小批量订单的企业较去年增多。

据钱丽夏介绍,无锡尤美在美国市场的订单比较随机,数量也不整齐,基本都是小批量、多品种的订单,配合度好的话,利润也会比较高。“这样的客户比较适合我们这样的贸易公司。美国和加拿大的客户会到中国来找面料供应商索要一些样本,选中后就让我们去采购,这样就能做不少小批量、多品种的订单。这类订单,我们操作起来越来越成熟,效率也越来越高。”

“公司目前会放弃一部分利润微薄的订单,同时对工厂进行一系列提升,比如对工人进行技术培训、不定期地更新设备等,以期在产能等各方面都有所提升。”据庄芳芳介绍,公司回访客户得到的反馈是,对于那些订单不是很大的高端客户,很多面料需要从中国采购,毕竟中国的面料生产设备更先进、经验更丰富。

在美国全国纺织团体协进会(NCTO)官网上,一家特种纱线纺纱厂的负责人提醒美国纺织服装业界:“我们要生存,就必须创新,别无选择。”

美国纺织业的发展是如此,中国纺织业在当前复杂境遇下更需要企业面向市场需求,不断创新。近年来中国凭着纺织服装产业链的强大优势,在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设备技术、工艺流程以及物流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品牌建设、产品服务、产品设计研发等方面也不断向中高端方向发展。此外,“科技、时尚、绿色”的新定位更是让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优势再次凸显。

正如庄芳芳此前提到的,为了提升产能,公司会对工人进行技术培训,还会不定期地更新设备。而际华三五四二除了从以棉类为主向中高端的功能性非棉纤维为主的产品结构升级外,正在筹办新的工厂,淘汰落后产能設备,更换新设备,以更好地应对竞争压力。

在谈及如何继续保持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优势时,上海盖欣商贸有限公司CEO叶尔来表示,随着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迅猛发展,产业结构也日趋成熟,在行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型为以品牌和设计为竞争点的关键阶段,纺织服装企业要转变传统的生产经营观念,从产品质量、设计研发、提高生产效率、压缩生产成本、人才培养、品牌战略、营销推广以及产品服务等方面提升,以此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不仅要做出口大国,更要做出口强国。

积极合作 争取双赢

据美国商务部国际贸易委员会纺织服装办公室(OTEXA)的消息,截至2018年4月,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服装约109.27亿美元,而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纺织品服装约3亿美元。纵使中美贸易形势不明朗,以上数字似乎显示中国纺织品服装对美国的出口热情不减。中美互为对方第一大贸易伙伴,保持正常的国际贸易关系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双赢,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美国成衣及鞋类协会(AAFA)、北美制服制造商和分销商协会(NAUMD)、全国零售联合会(NRF)、零售业领导者协会(RILA)等17家商(协)会于5月11日联名致信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的罗伯特·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强烈反对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服装、鞋子、家居用品等消费品增加任何关税。他们认为此类关税的增加将损害美国消费者、美国工人和美国公司的利益。

5月16日,美国时尚产业协会(USFIA)主席Julia K. Hughes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301调查进行的听证会上作证。USFIA敦促特朗普政府将服装等时尚产品从301条款下的关税增加产品列表中删除。因为对这些时尚产品的进口征收关税无助于解决USTR 301条款报告中对中国知识产权政策和做法的担忧。他认为,美国目前需要的是多边行动,而不是关税。

值得欣慰的是,在对参展企业的采访中,多数企业都能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当前的贸易摩擦,并希望尽一切可能维持老客户、开发新客户。

面对中美贸易摩擦,钱丽夏希望公司能在纽约展这个平台很好地展示自己,“感觉目前还没什么影响,后面有影响应该也不会很大,公司产品向来以产品质量、服务、交期等取胜,而不是靠大批量和低价格竞争。我们必须有我们的价值,客户才会选我们;同样价格下,我们要在服务、质量、交期等方面更有竞争力。”

青岛晨瑜儿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公司贸易部经理王蒙表示,今年中美贸易关系虽有“波动”,但目前为止尚未涉及家纺行业,企业管理者也居安思危,密切关注两国最新政策,此外,公司也在进行市场布局的新调整——进行新市场的拓展。

于今年刚刚起步对美外贸的上海盖欣商贸有限公司主营纺织品、针棉织品及其辅料、服装鞋帽等进出口业务。叶尔来说:“尽管起步阶段恰逢中美贸易局势紧张,我们还是会以平常心应对。已经根据事先掌握的市场信息准备了合适的产品带到纽约展,相信公司对美外贸能凭借纽约展这个平台取得开门红。”

据介绍,三大专业展会(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暨美国Texworld服装面料展、纽约国际服装采购展(Apparel Sourcing USA)和纽约国际家纺采购展(HTSE))同期同馆举办,三展联动打通了面料—成衣—家纺的产业链系统资源,推动行业上下游联动对接。纽约展是一个整合供应链上下游资源的平台,同时也是新产品、新技术发布和推广平台。

凭借三展集聚之效应,巨大的观众资源也是三展联动无可比拟的优势之一,上下游巨大的观众资源得到共享。三展联动,实现了从面料到家纺、服装的产业链上下游联合贯通,形成了无可替代的产业向心力和联动之势。届时,多领域采购商与专业观众将蜂拥而至,无限资源共生共享。

中美贸易摩擦不断,企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加强。在此背景下,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显得愈加紧迫和重要。顯然,纽约展将不仅为海内外参展商提供一个展示形象、交流合作、拓展产业的发展空间,还会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商机和更多机遇。上下游企业共同探索互相合作的共生渠道,以产业联合的力量推动产业链良性发展。只有产业链上下游携手并进,才能更好地促进产品迭代、满足消费需求,领航纺织产业全面发展。

作者:赵梓含 陶红

中印纺织品服装贸易合作论文 篇2:

迷雾下的中印纺织贸易

中国和印度同为崛起中的亚洲经济大国。总人口占世界25%且山水相连,然而贸易不平衡等多种因素使双方关系近而不亲,加深经贸关系无疑是力促“双赢”的重要举措。就在前不久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印度经贸投资合作论坛上,中印两国商务部长均表达了力促双边贸易发展的意愿,并强调双方贸易的互补性,表示力争今年完成双边贸易额600亿美元,而这其中,就包含了纺织领域的合作。

纺织贸易互补性强

众所周知,印度最显著的优势是拥有世界上最大面积的棉花种植。纺织业在印度工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纺织工业生产总值为55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工业总值的14%,出口总额的17%,劳动人口的20%。作为世界第二大纤维素纤维生产国、第二大棉纱生产国、第二大丝绸生产国以及最大的黄麻生产国,印度现有纺纱生产能力3750万锭,并拥有193万台织机。目前,印度无论是纺纱还是织造都在进行扩充和技术改造,并且随着针织服装的快速增长,针织生产能力也在大规模的扩张。

放眼中国国情,由于国内棉花供应不足,国内需要大量进口棉花。未来受美国棉花减产的影响,中国会将对原棉的需求转移到其他供应国。作为中国第二大原棉供应国,印度占据了中国进口总量的27%~28%。像shamkar-6号这样的优良品种在中国市场有着巨大潜力。

印度棉纺织品出口促进会会长韦拉·于赛曾在2009年表示,在中印两国的纺织品贸易往来中,中国每年都要进口印度的棉花和少量的纱线,印度则进口中国的面料。印度的优势在于有着丰富的棉花资源,而且就本国纺织业的需求来讲产量还是过剩的;中国的优势在于纤维,特别是合成纤维。仅这两方面特点,就使两国在纺织领域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互补关系。韦拉·于赛认为,如果中国企业能直接到印度投资建厂,就省去了进口印度的棉花,或者进口印度的纱线后进行面料生产,再出口到印度这样一系列的环节。韦拉·于赛说,印度现在可以称得上是纺织生产大国,但并不是纺织出口大国。印度纺织服装的70%-80%是满足印度国内需求的。因此,中国企业到印度去投资办厂,生产的面料可以直接在印度当地销售,还可省却物流环节。

印度纺织工业已经制定了至2012年和2020年的发展目标。未来印度渴望与中国建立一种新兴的纺织品贸易模式,达成两国的资源互补,利益互惠。

中国和印度在纺织行业有许多相似之处,希望今后能拓展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合作领域,促进区域内贸易,促进两国间企业的合资、合作,交换纺织和服装行业间的贸易信息,注重品牌以及零售网络的建设。

互惠双赢是关键

近年来中印两国的政治关系的发展友好和经贸合作的加强,以及中印两国的纺织品贸易的增长为中印纺织品贸易的合作提供了有力的因素和现实基础,但是两国间的纺织品服装贸易占各自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额的比重较小,而且多以原材料的进出口为主。

从中国出口到印度纺织品贸易结构上分析,中国纺织原料在印度所占份额最多。日用和工用纺织品对印度的出口也表现出很强的发展潜力。中国在今后与印度的纺织品贸易合作中应该更加侧重于这两类产品。从中国从印度进口纺织品总量及分类数据变化上来看,中国从印度进口的主要是纺织原料类产品,近年来都基本上保持在95%左右,占了中国从印度进口纺织品的绝大多数。

中印的服装纺织品贸易中仍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中印两国双边贸易的互补性指数2001年以来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尽管中印两国在服装纺织品的生产和贸易上有相似的比较优势,并且互以对方为竞争对手,然而两国在自然禀赋、产业政策、工业发展周期、贸易开放等方面的差异却为其进行互补性的产业间贸易提供了可能。

中国和印度纺织品贸易合作可以促进双边按市场需求和比较优势的原则来安排生产,从而深化产业分工和写作,促进纺织产业结构调整,使两个大区域按市场需求的商品结构安排和调整生产的能力提高。此外,中国和印度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合作可以产生动态的合作效应,也可以产生市场和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会在更大程度上来促进双边贸易的发展。

促进双方沟通与合作,实现中印纺织品贸易互惠双赢,这是对双方都会有利的举措。由于中国和印度都是纺织品生产大国和出口国,在纺织品一体化带来充分竞争的国际市场上,中印两国间的纺织品贸易竞争将不可避免。中印应加强纺织品贸易领域双边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间的对话,加强沟通和理解,减少贸易摩擦。一方面要引导纺织企业有序出口,监督纺织品出口的量与价的变化,减少因为低价竞销引起反倾销等贸易摩擦加强,做到在良性竞争中实现中印纺织品贸易互惠双赢。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印度纺织界的对话协商,保持紧密联系和交流,及时了解对方的贸易政策动向,随时向产业发出预警,以应付可能出现的贸易摩擦。

中國企业应积极“走出去”

加强在多边贸易体制下的对话,为双方寻求更多的利益,有百利而无一害。中印开展合作,不仅可以形成合力,提高各自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共同发展,而且能够促进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发展,推动亚洲实现更加广泛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印应该加强在世贸组织等多边经济组织中的协调,增强发展中国家在WTO的非农业市场准入磋商中与发达国家对话的实力,增加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话语权,也为双方寻求更多的国际市场机遇,争取更大的利益。

可以以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为契机,促进中印纺织品贸易的发展。中印双方可以通过商签自由贸易协定,建立自由贸易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促进两国纺织品生产规模和贸易规模的扩大,从而使两国在国际比较优势发生变化时能够抵御纺织品一体化带来的冲击,并保持其纺织品的竞争优势。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以后,两国贸易变成零关税,将会产生“贸易转移效应”。中国从印度进口的商品价格将大大低于从其他国家的进口,因此中国可能会把自己大部分贸易转移到印度。同时,印度也将会更多的选择同中国开展贸易,两国都将在竞争中获胜。

另外,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中国纺织品出口结构。中国与印度的纺织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中国在纺织业产业链构建、产品设计研发和生产技术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印度在原材料供应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两国政府对纺织行业的发展政策也不相同,印度目前的发展政策主要是采取以量取胜的方法来占领尽可能多的世界市场份额,产品加工附加值低是目前印度纺织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产品深加工能力和技术均落后于大多数纺织品生产大国,印度在短期内不会对高品质的世界纺织品市场带来冲击。

因此,中国应该意识到印度在纺织服装行业的大国优势和劣势,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中国纺织品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重点培育那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规避没有竞争力或者竞争性较弱的产品。改进生产技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特别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实现产业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避免与印度在产业结构和贸易产品结构的雷同,从而使中国在从参与国际分工和推进纺织业国际化进程中获得经济发展利益和应有的比较利益。

作者:苏珍珍

中印纺织品服装贸易合作论文 篇3:

共建 共享 合作 共赢

为了进一步探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纺织工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机遇和产业发展方向,9月21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亚欧博览会秘书处主办,新疆纺织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新疆国际博览事务局和《中国纺织》杂志社承办的“一带一路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论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隆重召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穆铁礼甫·哈斯木,巴基斯坦国民议会议长萨达尔·阿亚兹·萨迪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纪朝,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外事办主任袁红萍,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杰,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赵洪,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中心副主任、《中国纺织》杂志社社长蒋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信委副主任彭季,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务院智库专家、“一带一路”建设重大问题研究专家史育龙,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曾智华等有关领导,驻华大使、国际社会组织和企业主要负责人近600人出席了本次活动。会议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自治区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梁勇主持。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论坛以主论坛加分论坛的方式展开。上午的主论坛以“共建、共享、机遇、合作”为主题;下午的分论以“智能·共享·融合—寻找纺织发展新空间”为主题。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纺织工业权威主管部门领导人来疆参会,介绍本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可能存在的合作机会和需求。此外,国家有关部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有关领导还分别从不同角度高屋建瓴地探讨“一带一路”机遇下与纺织工业未来的发展思路。

2014年,新疆开展“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百万人就业”工程。一年多以来,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十分迅猛。2015年全年,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共计317.9亿元,较上年度增长231%,新增纺织服装企业382家,新增就业9.7万人。新疆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投资最热、成本最低、发展最快的地区。作为国内唯一一个首次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相结合展开探讨的高层次、国际化专业高峰论坛,本次论坛将举办地选在了新疆,正是看中了新疆快速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潮流和在“一带一路”战略下走出去的显著优势。

此次论坛的召开,必将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特别是新疆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建设性的智力支撑。也希望能借助此次论坛,智慧碰撞的花火,纺织服装业能在“一带一路”的政策下,在供给侧改革的发力下,在智造与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在新疆扎根、开花、结果。

抓住机遇 打造乌鲁木齐成为中亚时尚之都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穆铁礼甫·哈斯木

今后新疆纺织服装产业要发挥资源优势,大量推动差别化发展产业合作新格局,各国要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区域市场等优势,取长补短,开展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实现合作共赢;努力为各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合作、交流创造条件,各国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建立稳定的沟通联络机制,增加行业人员往来,带动民间商会、协会、社会团体和企业对接与交流,为纺织服装产业合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发挥西行货运班列的作用,使新疆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商贸合作的交流与纽带;打造乌鲁木齐中亚时尚之都,促进各国纺织服装文化交流与合作,使之成为中国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等纺织产品服装贸易合作中心、信息交流中心、产品推广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

纺织服装产业已成为“一带一路”先行先试的行业

●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

纺织服装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也是我国在全世界具有明显竞争力优势的产业,加工量已经超过全世界的50%,出口占到全世界纺织品服装的1/3,所以纺织服装产业愿意积极的加入到“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在过去几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与周边国家包括东南亚、南亚以及中亚国家,也包括一部分非洲国家,都签订了合作协议。所以这几年,纺织服装走出去的步幅明显加快。“一带一路”下,纺织服装产业成为其先行先试的行业。新疆的棉花产量占了我国60%以上,自从2014年中央政府在新疆实施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促进百万人就业战略以来,新疆已成为了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热点,而新疆和周边国家又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合作的机制。此次“一带一路”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论坛的召开,必然会推动新疆与周边地区和国家的合作,加深、加快相互的贸易和投资。

成就梦想 未来纺织市场在新疆

●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杰

未来世界纺织产业是什么格局?从需求看,三大块:中国,纺织消费者消费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第二三块欧洲和美国。从供给角度也是三块:中国,当之无愧纺织生产大国,无论纱、布、服装。从研发来看,未来的三大基地:新疆、内陆以及印巴形成不同的生产格局和市场。新疆作为比较优势的区域,发展好以纱和布作为重点的产品,是具有国际比较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恒天是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纺织机械成套供应商。对恒天来说,我们的梦想就是成就用户梦想,助力他们在每一个领域里都成为最优秀的企业。

将加大与中国的交流和合作

● 巴基斯坦国会国民议会议长萨达尔·阿亚兹·萨迪克

自从1947年巴基斯坦就成为了与中国的主要合作伙伴,纺织产业已为超过1千万的巴基斯坦农户提供了就业机会。目前,巴基斯坦已经是全世界纺织行业第四大生产国。中国的“一带一路”的政策,不仅能够提升亚欧各国的活力,促进经济增长,还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融合,达到共同繁荣和发展。中巴经济走廊是我们发起的一项新的倡议,可以将中国和巴基斯坦更好的联系在一起。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市场,加强与和中国的合作能够把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的经济一起带动起来,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和中国的合作与交流。

对“一带一路”战略显示出了极大的兴趣

● 阿联酋经济部副部长阿布都拉·萨利赫

中国是阿联酋最重要的纺织品供应商之一,占阿联酋此类商品的36.6%。纺织业对阿联酋的经济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原因在于其对工业产出、就业和外汇收入方面的贡献。阿联酋的纺织贸易将通过纺织品及纺织制成品的大批量进口及再出口呈现出增长极盈利态势。在《阿联酋愿景2021》中,技术、可再生能源、工业和中小企业等行业的发展被放到头等重要的位置。所有这些行业都提供了巨大的合作机会。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将带来巨大商机,这对双方都是至关重要的。从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始,阿联酋已经显示出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极大的兴趣。

纺织服装产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大有可为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务院智库专家、“一带一路”建设重大问题研究专家史育龙

产业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容,是迄今为止三年来在“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最为显著的领域之一,深化产业合作无论是中方还是外方都面临一些问题,希望大家直面问题,形式合力共同推动。中国在加工制造业的综合优势,不仅仅是规模,更重要的是性价比,对沿线广大发展中国家,我们在产业合作领域,我们在生产、施工、监理到市场整个全链条产业加工领域,可以为沿线很沿线国家提供“交钥匙”工程,我觉得,这是沿线发展中国家在和我们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一直往下走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原因。纺织行业,也是绝对比较优势,和相对比较优势的,一定会有比较大的发展。

新疆是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纽带

● 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曾智华

当前,我们面临的四大挑战:一是全球经济的不景气,二是经济的快速革新,三是成本的快速上涨,四是产能过剩。对此,首先要促进科技的创新,工业的升级,让中国企业走出去,开放服务市场,刺激绿色产业的发展,这也是此次论坛探讨的问题。其次,要优先绿色经济、绿色行业的发展。为了更好的执行“一带一路”的倡议,我们会有很多的特别经济区,这将成为未来非常重要的一项手段和工具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新疆一是个很好的纽带,事关我们怎么成为经济的河渠,来吸引境外投资,如何加强对行业的重视,包括如何促进纺织行业。

希望建立新的“一带一路”开展新的合作

● 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驻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中国及蒙古国总协调员司凯培

中国和意大利都是有着世界上总古老的文明的国家,有超过两三千年的历史。传统对中国和意大利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共同点,我们需要共同在创新方面的努力。意大利时尚产业重视传统和创新,虽然是欧洲时尚界的领导者,依然面临的最大挑战便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世界范围内,意大利因假货市场所遭受的损失高达120亿美元。目前,意大利与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间的贸易主要包括面料、服装和纺机三个方面。其中2015年意大利面料占中国进口市场的8%;服装占14.1%,位居第一;纺机占15%,仅次于德国,位居第二。对此,我们需要建立新的“一带一路”,新的丝绸之路。

已做好准备与大家一起实现共赢

●意大利中小企业联合会副主席弗朗西斯科·拿波利

意大利纺织工业现状的一个特点是来自国外市场的浓厚兴趣。为应对经济危机,纺织公司都处于结构调整平衡期,这不可避免地提高了这一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稳定性。纺织工业是许多工业部门发展的核心,我们的目标是结合意大利的工艺和中国古代文化的专业知识。在丝绸之路相关的合作方面,意大利其实应该是最后一站了,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最后一站,我想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与大家一起实现共赢。

期待与新疆展开更多贸易合作

●伊朗中商会会长艾塞德拉.阿什格拉迪

纺织、服装在中国和伊朗交流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大约在千年之前就开始了贸易往来。马可波罗从罗马来中国,伊朗是必经之路,可以说伊朗是古丝绸之路欧洲与中国的中间之地。目前,伊朗与中国大约有140亿美元的交易额,但我们的需要远远不只这些金额。今后,我们更需要加强与中国纺织和服装的合作,不仅是资金的支持,也需要技术的支持和市场的共享。如今,我们有超过3500个会员单位都非常期待与中国,特别是新疆展开贸易的联系。

现代化物流业是新疆今后发展的重点方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信委副主任彭季

新疆作为纺织业传统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区域优势愈发明显。第一,新疆包括全国各地开往欧洲的班列有新疆阿拉山口出发、满洲里出发和二连浩特出发三个方向,三条线路相比,新疆的优势是距离最近。第二,新疆比邻的国家多,人文优势明显。第三,新疆有语言优势。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的核心区,现代化物流是我们发展的重点方向。现代物流的发展一定会为我们今后的产业发展创造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西行班列开通后,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为纽带,新疆一定会发挥通道+枢纽的作用,带动若干产业成熟和发展。

未来纺织行业要有国际思维和全球战略布局

●天虹纺织集团董事局主席洪天祝

我国的纺织行业应该有国际思维和全球战略布局。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全球产业链的重构,供应链的全球化有可能会被颠覆。其中,随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势头,也会催生封闭的市场,值得关注。今后,我们产业出口的思维,除了产品出口以外,在海外建中国园区,应该也把中国的产业优势(包括装备、管理)等一起出口到优势比较明显的地区。“一带一路”正好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政策支撑和转移方向。今后,新疆应该和东部形成错位分工,而新疆纱面对的竞争对手是印度或印尼。

不要投资过热而产生重复建设

●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伟挺

“一带一路”是国家重要战略,所谓重要战略,我理解为,能够建立起两个经济循环圈,第一个国内各个省区之间的从资源、生产、消费循环战略;第二国家之间的经济循环圈,所以,我们企业和行业,只能在这两个循环圈里面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出路。当前,我们的产业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形势,纺织服装产业链需要新的平台、新的视野,去寻找新的出路。新疆既有资源优势,也有政策优势、区位优势,但不要投资过热而产生重复建设,这样会对社会资源造成浪费。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人大民主改革论文下一篇:农产品标准体系质量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