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体系稳定论文

2022-04-17

【摘要】利率的市场化是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健康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措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向国际经济一体化进发的必要趋势。我国的经济体制实行了多年的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式,在调节社会分配、协调供求关系的方面,利率的市场化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利率市场化对于金融体系的稳定的影响已不容小觑,利率市场化已是大势所趋。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金融体系稳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金融体系稳定论文 篇1:

征税、银行利润与金融体系稳定

[摘要]金融体系的定量和银行的利润都会受到征税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本文选取了2004年至2012年这一时间段,并将我国的银行按照属性分为三大类:城商行、股份制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分析了这3类银行的利润受到所得税和营业税的影响。

[关键词]金融体系稳定;银行利润;征税

通过研究本文发现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银行服务的价格都会受到对银行征税的影响。出于经营的需要,银行一般会将将营业税和所得税等税收转移到损失准备金和利润上。长期以来,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利润都会受到所得税的显著影响,而所得税却不会对大型商业银行产生显著的影响。大型商业银行主要是受到营业税的影响,而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受到的营业税的影响较小。

1.研究目的

根据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银行的净利润增幅不断增大,平均净利润已经超过了50%,明显高于其他行业。我国银监会对我国银行业的净利润增长情况进行了调查,仅2012年一年,我国银行业就已经达到了10412亿元的累计净利润,增长率也超过了36%。中国银行业的总资产在2012年超过了113万亿元,同比增长将近20%,其同比增长率约为GDP增长率的两倍。产业资本让渡是银行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当银行业利润过高时,就会导致更多的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靠近,从而造成产业资本的削弱。

纵观我国近年来的宏观经济发展情况可以发现,我国的宏观经济增幅已经出现了回落,与银行业绩的繁荣形成了对比。不仅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而且很多行业的利润率出现了大幅下降,出口也遭遇了阻力。根据2012年年底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的注册企业数量比年初大量萎缩,汽车、家电、火电、钢铁等传统行业都出现了萎缩,甚至一些中小企业大幅破产。一部分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出现了严重困难,甚至即将断裂。国家为了促进宏观经济的发展,采取了减免中小企业税收并向银行大幅增税的措施,希望能够使银行业对实体经济进行反哺,从而使金融资本向产业资本过渡的目标得以实现[1]。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理清金融体系稳定与银行利润和税收之间的关系。

2.文献综述

当前国外已经有研究者开始对增值税和所得税对银行利润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2007年国外研究者研究者发现银行利率定价会受到所得税的影响。与大银行相比,小银行的利润受到所得税的影响更大。2008年国外学者认为银行的边际利润也会受到所得税的影响。因此有学者从所得税法律变迁的角度出发,研究了银行利润受到所得税的影响。在所得税法规到改变方面高层管理者对此更加敏感。2009年国外研究者又从经济周期的角度出发,对银行利润受到所得税和经营成本的影响进行了诠释。2011年有国外学者提出银行间的相互竞争会受到过高的说的税率的扭曲,严重干扰了自由竞争,因此应该适当地控制对银行的税收。也有学者提出了要在DEA中加入所得税和总资产回报率,从而分析银行的利润效率,提高DEA的准确性。2012年通过研究所得税和会计报表中对银行风险控制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有学者提出了要从银行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出发,针对银行的利息、所得税、债务和权益对银行的资本结构进行优化[2]。

银行的利润会受到征税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不容置疑的,而银行又会转移税收。2010年有调查研究就发现,存款者和股东是银行转移所得税的主要目标。不同银行根据资产规模的不同会采取不同的转移比例。例如小银行转移的比例较大,大银行较少。2011年有学者通过分析美国和欧洲的银行,发现银行利润受到公司增值税的影响比受到所得税的影响更大。银行会在服务价格中转移增值税,从而使银行服务的价格提高。2012年,有学者提出银行往往认为自己不会倒闭,因此会降低服务质量,向消费者转移增值税。与大银行相比,小银行受到征税的危害更大,因此会将税收向损失准备金转移。通过分析银行关联贷款和银行征税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银行会通过提高贷款利率的方式将税收转移到贷款的公司,在金融危机时期尤其如此,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3]。

当前我国涉及银行业的税种主要是营业税和所得税,征收较多的是营业税,此外还包括耕地占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消费税、土地使用税等等。当前我国还缺乏对银行利润与所得税和营业税之间的影响关系的系统研究和实证研究。2005年我国就有学者提出了商业银行的最优贷款发放量会受到营业税的影响,但并不会受到所得税的影响。这是由于所得税是一种中性税。该学者还提出应该采取优惠待遇来对待银行贷款的损失,通过比较税制结构,其认为营业税制比所得税制更能够保证税收入,不会受到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但是营业税制也会加重银行的负担。从金融制度角度和税收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着较高的经营风险,不良贷款的金额较大,但是想要进入该行业的投资者也较多。从整体上而言,商业银行也面临着资本金不足的问题,投资者的进入受到了监管者的制约。2011年,有学者发现商业银行的应交所得税、利润总额、息税前利息、资产规模与信贷规模成正相关,对信贷规模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就是税前利润。这也说明在对中小企业放贷方面,商业银行具有明显的收益倾向。2013年有学者从征税对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角度出发,认为贷款损失准备金会受到征税的影响,从而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股利信号和损失准备金具有互补关系。

根据当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我国还没有商业银行利润和金融体系受到营业税和所得税的影响进行的系统性研究。本文按照银行的属性对银行样本进行分类,将其分为城商行、股份制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从而对营业税和所得税对银行金融体系和利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3.实证研究

本文主要选取了我国的11家上市商业银行,并将其分为三大类。通过研究这11家商业银行2004年至2012年对外公布的财务数据对其进行分析。

根据11家商业银行利润总额和纳税总额情况可以发现,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利润总额和纳税总额都远远低于大型商业银行,大型商业银行仍然是该行业的主导。城商行的利润总额和纳税总额又远低于股份制银行,其营业税和利润都仅为股份制银行的10%。其中纳税后利润最低的是南京银行,税收和利润最大的是中国工商银行。通过对比2004年和2012年各银行的税收情况和税前利润情况可以发现,城商行的利润和纳税最少,然而其营业税和所得税的增加最快。在金融市场中大型商业银行占据了主要地位,但城商行的发展也非常迅猛。这可能是由于股份制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已经完成了异地分行和全国布点经营,而城商行在不断的设立异地分行,具有较强的跨地经营力度[4]。

银行管理者要预防资本税后金额的减少,就会通过减少损失准备金的方式。银行很容易受到较低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负面影响。在没有被征税的情况下,流动风险的风险补偿就可以使用部分利润,从而提高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这也充分说明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到对银行这社会产生的负面效果。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增加对银行的所得税征收都会使损失准备金减少。

4.结语

研究表明,银行会在利润中转移营业税和所得税,并对损失准备金造成影响。特别是从长期来看,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受到所得税的影响更加显著。而大型商业银行受到营业税的影响更加显著。这也充分说明政府应该适当的减少对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所得税征收,减少对大型商业银行的营业税征收,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瑞稳,张靖曼.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股利分配与盈利波动[J].金融论坛,2013(03)

[2]黄华继,宁超,汪靖.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内陆欠发达地区个案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1(10)

[3]孟来亮,李坚强.利率市场化对金融体系稳定影响[J].时代金融,2012(18)

[4]段军山,邹新月,周伟卫.贷款行为、盈余管理与贷款损失准备的动态调整[J].金融论坛.2011(05)

作者:胡悦

金融体系稳定论文 篇2:

利率市场化对金融体系稳定影响

【摘要】利率的市场化是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健康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措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向国际经济一体化进发的必要趋势。我国的经济体制实行了多年的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式,在调节社会分配、协调供求关系的方面,利率的市场化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利率市场化对于金融体系的稳定的影响已不容小觑,利率市场化已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金融体系 稳定 贷款利率 存款利率

利率市场化就是指市场资金借贷的利率由供求双方根据资金供求的情况来自主调节,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以同业拆借利率为银行基准利率,各种利率保持合理利差和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利率的市场化是针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而必须实行的一项重要的金融调节手段。关于利率的市场化,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的金融体系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需要在这个全新的背景下,金融体系的改革呼之欲出。而本文就利率市场化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简单探讨,从其必然性和影响性两方面来论述。

一、利率市场化的必然性

(一)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项措施

在现行的金融管理体制下,借贷利率大都由中央银行掌控,所实行的标准都是由一家机构制定,缺乏市场意见的支持,容易导致利率和现行的经济环境不相适应,使得资金的利用率低。各大小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浮动权应该向实权过渡。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目的的前提下,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实现其成功建立的重要的保证。而利率的市场化可以促进资金按收益的高低在社会生产各部门间进行分配,通过有效组织资金的来源、安排投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且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发展,实现利润最大化,优化我国产业结构以及资源配置。

(二)有利于宏观经济调控

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日益依赖于价值杠杆与市场机制。我国传统的利率管制严重约束了资源配置中价格杠杆作用的发挥。利率管制造成利率调整的严重滞后,缺乏弹性,对公民的投资行为没有明显的导向效果。同时还严重约束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使得国家在进行宏观调控时无法对货币供应量进行有效的掌握,严重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而利率市场化有助于建立社会投资和消费的市场传导机制,使中央银行可以有效的利用利率变化进行宏观调控。借此来影响商业银行的市场行为和价格决定能力,使利率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

(三)有助于完善金融市场并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与国际经济趋同

随着利率市场化发展,我国可以与国际进一步趋同。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与国际的交流日益频繁,竞争也会愈发激烈,因此,我国就需要改变原有的利管制,采用国际普遍认可的市场规则,这样才不会使我国在国际金融竞争中处于劣势。此外,我国还处于经济发展阶段初期,因此金融市场还不够完善。然而利率市场化有助于产生出一个跨国界多元化、富有分配和投资效率、发育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在这样的金融市场下,可以通过多种交易方式、分散资产组合等方式有效规避运营风险,可以通过多种避险工具的选择更加有效地规避投资风险。而我国境内的外资银行和企业就能够通过国际金融市场进行融资,大大降低融资成本。而我国的企业也可以通过外资银行进行贷款。这样就使得国际资本进入和退出频繁以及人民币和外币的融通的加剧,进而导致利率管理的困难加大。同时也要抵御国外先进的现代管理水平和雄厚资金技术的跨国银行的冲击,因此,更应该实施利率市场化,使中国与国际趋同。而无论对于发达国家或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利率市场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在各国所指定的经济政策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世界各国都完成了或者正在进行利率由国家管制走向市场自由的过程。同时各国的实践和经验已经证明自上个世纪下半叶一直到现在,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在对金融资源有效配置、均衡内外经济以及对经济增长进行调节等方面的优势。

二、利率市场化的影响

利率是资金的使用价格,利率的高低变化与各方经济主体的利益息息相关,它在实体经济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影响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业务

从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冲击是非常明显的。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众多,把握和预测市场利率水平的难度更大,利率波动更为频繁,更加大了市场风险,银行如何从容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冲击,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

1.利率市场化将导致银行利率风险的扩大

在市场化的条件下,由于受资金供求关系影响,利率的变化会非常频繁,而利率的波动即意味着风险的存在。对银行而言,利率风险的内涵可能更广泛,负債业务与资产业务利率敏感性的不一致决定了利率缺口的存在。在我国被动性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重较大的情况下,利率的频繁升降并不能马上影响到成本的变动,同样,因我国银行业务中浮动利率资产较少,资产的收益也不可能马上随利率变动而变动,利率缺口必然伴随着利率风险。从主动性负债上看,也还存在着另一种利率风险,主动性负债业务往往是以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而金融工具市场价格的变动实际形成了银行的机会成本风险。进一步看,利率的变动风险又要求银行能对其进行控制,避免风险暴露的存在,银行控制能力的强弱又形成了对利率的控制风险。

2.利率的市场化将对银行主导业务产生巨大的冲击

从银行方面看,随着利率市场化,各家银行为增加存款,存款利率将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涨,为抢夺优质客户,贷款利率趋于下降,激烈的竞争将使存贷款利差有大幅度缩减,银行只能通过业务的创新来弥补利润的下降,这将使存贷款业务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从市场方面看,利率的市场化带动了金融市场的发达,使一部分筹资与投资从间接方式向直接方式转化,产生了资金脱媒现象。大量的企业临时资金不再通过存款形式来增值,居民也不再过分看重仅含有无风险价值的储蓄利率,形式并不灵活的银行贷款与多样化的金融产品相比,也不具有竞争力,银行的主导业务受到巨大的冲击。

3.银行的非利差型业务将有进一步的发展

银行原主导业务的萎缩必然促使大量的新型金融产品的问世,那些不受到利率波动影响与不占用银行自身资金的中间业务、表外业务将会大行其道。非利差型业务由于其更多的是依靠银行的信息、技术、人才,而不是靠利率差,减少了利率波动对利润的影响。

4.银行的管理形式将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

在官方利率的制度下,无论是利率水平还是计息方法都由國家决定,银行只能在国家的利率改变后,才能被动的根据其经营状况进行局部调整,而且也不是完全都能有效。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会迫使各银行改变管理方式,谁掌握主动权谁就能得到市场。

(二)对我国金融体制的影响

1.储蓄存款利率实行浮动利率制后,商业银行将受到存款成本上升的困扰

目前政策面只提出了存款利率浮动制而没有轻易放松贷款利率,因此商业银行将面临存贷利差收窄的困境,而且根据目前国内存贷利差与国际同业比较明显偏高的事实,这将迫使商业银行拓展以中间业务为代表的其他非传统存款货币银行业务。可以说存款利率市场化,尤其是储蓄存款利率市场化将促使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彻底改变。

2.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主要存放在四大银行

四大银行也是我国企业中长期贷款,四大银行的储蓄存款如果出现显著下降,那么其部分中长期贷款由于期限结构问题将出现很大的结构性风险。由于四大银行在我国金融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因此四大银行储蓄存款下降将对宏观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3.储蓄存款实行浮动利率制度后

大量低风险类存款性质的银行理财产品将消失,同时大量的表外业务催生的表外理财业务也将受到很大遏制。储蓄存款在经过多年分流之后,部分将重新从银行理财产品等个人金融资产上回到存款上来,将出现一轮逆向存款搬家的现象,对其他金融机构影响较大。

4.由于对私客户议价能力的提高

部分热钱将可能利用政策机会以储蓄存款的方式进入商业银行存款系统,对金融稳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浮动利率制度必须要求监管层加强自身监管水平,对监管层的影响可能更大于商业银行。

三、总结

利率在实体经济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率市场化可以提高我国的资源配置效率,有助于建立社会投资和消费的市场传导机制,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促进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可以提高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量。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体系的利率受到严格的管制,利率水平完全由政府管理部门确定。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变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陈敏.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1(08).

[2]李洋塔娜.简论存款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金融运行的影响[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1(07).

[3]王茜.利率市场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J].大众商务(下半月),2010(03).

[4]王洪林.利率市场化下的银行经营策略[J].上海经济研究,2002(07).

作者简介:孟来亮(1956-),本科,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金融稳定处处长,高级经济师;李坚强,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高级经济师。

(责任编辑:陈岑)

作者:孟来亮 李坚强

金融体系稳定论文 篇3:

加强微观审慎监管是构建金融体系稳定的关键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二十国集团(G20)以及国际标准制定者对全球金融体系监管改革提出多项建议。这些改革提议大都强调对银行的监管,以便帮助全球金融体系化解银行的过度风险,遏制银行的过度冒险行为。

然而,如果规则的实施(即监管)质量不达标,那么仅靠规则的改变并不能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监管改革建议好比“为防止H1N1(一种流感病毒)再次爆发而制定的一套高水准的流行病学规划”,如果没有落实医护人员的参与问题,这一规划将形同虚设。

对微观审慎监管的加强应该走在全球改革议程的最前面,并且是构建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关键。虽然强化宏观审慎监管(这种监管主要侧重于对影响整个宏观金融体系的常见冲击进行评估)是必要的,但它并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

硬币的两面

描述官方在监管银行体系中的作用时,“法规”和“监管”这两个词经常被交替使用。在实践中,法规和监管发挥的是两种既相区别又有联系的职能。

法律和法规是授予银行业监管当局向银行发放营业许可、为银行设定最低运营和风险管理标准以及在银行出现问题时采取必要纠正措施(包括取消银行营业许可)等权力的各种规则的集合。其主要目的是要求银行管理层审慎经营,因为银行是储户资金的守卫者。

监管当局通过监管(对各家银行进行持续的非现场监督和定期现场检查)来施行这些规则。

监管在国际改革议程中历来落后于法规,一是因为监管具有区域性,因地而异;二是因为监管的“落实”比规则的强化要复杂得多。

以巴塞尔资本协议Ⅱ的制定与实施为例。该协议目标是通过提高资本金要求、加强监管以及强化市场纪律约束来增进金融稳定。但巴塞尔资本协议Ⅱ过于注重通过技术手段达到对监管资本的要求,对监管的强化则关注有限,这一点直到协议实施后期才有所改观。

由于巴塞尔资本协议Ⅱ的制定者(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也是银行法规和监管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者,其对监管相对较低的重视程度常常会影响(在很多情况下会加深)一些国家的监管机构本已存在的偏见,即完善法规比一线的监管活动更为重要。如果这种观点被广泛接受的话,将对所有监管当局进行内部改革时所做的资源配置和优先级处理带来显著影响。因此,执行改革议程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改变我们普遍存在的观念,对有力的监管措施在促进金融体系稳定性方面的重要作用给予足够重视。

评判至关重要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人员的观点,采取强有力监管措施的前提是监管者具有及时采取行动的能力和意愿。要具备行动能力,监管者必须具备足够的法定权力和资源、清晰的战略以及与其他监管机构紧密的工作联系。要具备行动意愿,监管者必须有明确的授权、运作的独立性、责任、技能娴熟的员工以及与银行业之间健康的关系,但这一关系必须有一定的限度,以防止“管制俘获”(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关系比与公共利益的关系更密切)现象的发生。

此外,良好监管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管者是否具有对那些并非泾渭分明的复杂问题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在主要的金融中心,只要监管者判定银行及其管理层拥有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及足以承担潜在风险的资本,银行业的法律法规就不再禁止银行从事承担风险的活动,或者不再对这些活动的范围或规模做出明确约束,银行体系监管架构由此埋下了风险的隐患。

并非机械的做法

银行业监管规则的制定受制于并严重依赖于监管人员的良好判断,从而使银行监管面临两大严峻挑战:

监管法规提供的是最低程度的监管要求,而且并不针对具体某家银行。监管者应将银行业法规看做底线标准,而非最高标准。

监管者必须有能力并有意愿基于“相称性”的监管概念来实施监管规则。这种概念要求监管者根据每家银行的规模、复杂度、风险特征等具体情形采用“量体裁衣”而不是“一刀切”的方式来应用规则。

因此,监管者如何实施规则非常关键。在整个监管审查过程中,监管者将规则视为“底线标准”并将这些规则具体地、恰当地应用于每家银行的能力和意愿,与关注银行的安全和稳健的监管理念是一致的。

为了说明规则的主观性质,还应考虑到风险管理、资本充足率和监管行动。

风险管理:防御单个银行或银行体系整体的金融不稳定性的第一道防线取决于各家银行风险管理实践的质量和有效性。由于这个原因,许多关键的监管标准或监管预期侧重于银行董事会和高管层正确地识别、监测、度量和控制银行重大风险敞口的能力。监管人员有责任对已发现存在显著风险管理缺陷的银行采取措施,即使其对外报告的资本充足率很高。

资本充足率:监管判断也涉及对资本充足率的评估,虽然这看起来是定量问题,但实际在很大程度上是定性评估。进行评估比较困难,由于银行是高度杠杆化的,资产评估中微小的计算错误都可能导致对报告的资本充足率产生重大影响。

更复杂的挑战是确定多少资本才足够确保资本水平与银行机构总体风险状况相匹配。

在这种时候,对资本充足率(在这一点上我们应当对目前流行的共识发起挑战)进行有力的监管性评估成为约束过度冒险行为的关键。

监管行动:监管行动的设计和效果首先取决于监管者确定关键问题的能力,其次取决于监管者采取适当行动的意愿。能力和意愿又取决于许多前提条件,包括法律对监管者足够的保护以及监管当局的机构意志。

为最大限度地降低监管者延迟采取及时行动的倾向,一些国家采用了即时矫正行动(PCA)条款。但是,PCA并非约束监管判断的万灵药。首先,“即时矫正行动”这个术语本身就具有误导性。它是仅在资本低于监管标准后才被触发的滞后指标。如果银行资本高于监管要求的最低值,PCA条款就不要求采取任何行动,即使可能存在与资本无关的其他重大问题。

其次,即使可以对银行采取PCA,但强制执行PCA的时间安排取决于银行报告的资本充足率的准确度,而这又建立在银行资产和贷款估值可靠性的基础之上。

监管改革议程

决策者必须在注重改变银行业规则的同时,注重加强监管。加强监管可能是更加重要并且难度更大的任务。决策者必须从现在起集中力量通过加强监管措施来实现监管的反周期保证作用。

在监管当局内部建立强有力的监管文化。监管文化实际上是每个监管实体内部的一套价值观、信念和行为。监管文化始于监管当局领导设定的适当的基调以及领导自身的行动,这些确定了日常监管运作的大背景。由独立性、安全性和稳健性组成的“三驾马车”,再加上监管机构和监管者个人这两个层面上的介入式监管,构成了强有力的微观审慎监管体系的基石。

此外,不能忽略银行业监管的政治影响。强大的监管文化需要一个有效的政治体系。

加强监管者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和意愿。我们要求监管者扮演多种角色,包括风险管理人、金融分析师、会计师、律师、调查员、预测员以及金融经济学家。他们有能力且愿意对流行的看法发表不同观点,并且能够意识到不景气的时期也会有个尽头。

开展一种受约束的、相机抉择的监管方法。应考虑研究一种报警系统,该系统要求对报告了良好的财务指标但在风险管理中存在弱点的银行采取一定措施,以促进早期监管干预。在这一点上,日常监管使用的工具、方法和手册必须在鼓励做出正确判断与保证结构和风险评估过程的一致性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这种双重方法将形成一个受约束的相机抉择体系。

如果相对于被监管实体的规模和复杂程度,相关的监管资源不足,则要求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银行缩减规模。如果银行太大而难以监管,表明监管者没有足够的方法对银行风险管理体系进行独立测试并恰当地证明其完整性,也表明监管者在对银行的政策、流程和局限性进行高层次的“过程”审查方面受到制约。此时,监管者必须依靠银行自身的风险评估,而这正是引发这次金融危机的关键缺陷所在。

设计一套提升金融监管专业人员数量和质量的可持续的长期计划。国际标准的制定者和领先的监管机构可以与学术机构合作设立金融监管方面的研究生学位计划。此外,还应该建立国际上认可的金融监管者认证计划。这种认证可以成为“黄金标准”,并有利于不同监管当局之间的职业流动。

体系重塑的机会

金融危机为决策者重塑全球银行体系法规和监管架构提供了百年不遇的机会。到目前为止,改革仍侧重于法规方面,对监管艺术以及监管在促进金融稳定的关键作用方面则关注不多。现在是将监管从“黑箱”中取出并将其置于全球改革议程中心的时候了。从本次金融危机中可以汲取的最重要的教训之一就是没有什么能够替代强有力的监管。(摘自2010年9月号《金融与发展》作者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印度尼西亚银行的银行政策和监管顾问,曾任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官员) □

作者:S. Raihan Zamil

上一篇:少数民族经济论文下一篇:商品流通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