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的素养构成

2024-04-30

高职大学生的素养构成(精选十篇)

高职大学生的素养构成 篇1

1. 浓厚的创业兴趣

兴趣是促使自己努力向前的动力, 大学生创业的第一步是有兴趣。它能赋予人们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和奋勇开拓的进取精神。许多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 兴趣是成功的首要条件、是创业者的思想精髓。

2. 坚强的创业毅力

创业有风险、有失败, 创业者必须有敢于行动、敢于决断的魄力, 具备承担挫折和失败的心理素质。创业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也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面对失败, 创业者需要勇气与毅力, 需要耐心, 学会等待, 学会克服困难与障碍, 学会自我调适, 心系目标, 拼搏奋斗。

3. 良好的创业沟通能力

协调和处理各种关系是创业者的必备素质。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中, 必须与各个部门、各色人物打交道,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好员工之间、上下级关系也十分重要, 同时要学会整合身边的各种资源, 达到最大的效能。所以, 创业者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及能力, 搞好内外部人际关系, 建立和谐的创业环境。

4. 良好的身体素质

创业期间, 繁重的工作与精神压力必然对身体产生影响, 所以创业者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 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只有保持体力充沛、精力旺盛, 才能实现成功目标。

5. 快速学习能力

创业者必须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在科技飞速发展、产品技术更新日新月异的时代, 创业者不仅要有专业知识, 还要学习自己创业范围内的知识, 学习同行业不同地区与国家的先进技术, 同时还应掌握一定的财务、营销、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打造自己的核心价值, 有利于创建自己的创业团队。

二、影响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因素

1. 创业教育的师资薄弱且缺少创业经历

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护照”, 被赋予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大学生创业能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科技创新。大学生应激发自己的创新精神, 实现自己的理想及人生价值。但在当今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讲坛上, 具有创业实践经历的教师很少, 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不强。只有创业知识的书本灌输, 而少有自身创业经历、创业实践的宣讲, 使创业课程变得生硬、教条, 这给大学生创业教育带来不好的影响。

2. 创业实践少, 失败影响良好创业素质的形成

大学生走出校园进行创业需要一定的经费, 创业也是一个多次失败的过程, 往往一次失败就面临资金“断链”, 创业经费的筹集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瓶颈”。另外, 没有实际创业经历, 缺乏市场观念和商业管理经验, 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因素。创业中的挫折与失败, 容易导致创业者自卑与畏惧, 如果不及时调整就会影响创业个性的培养。

3. 自身经验不足, 挫折影响到创业职场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常常满怀创业热情到社会上成就一番事业, 但社会上的不诚信、不正当竞争等会挫伤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

三、大学生创业素养的培养途径

1. 营造校园创业文化

大学校园创业文化是一项开创事业、建立创业精神与意识的活动。创业文化的形成, 可以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激情, 开挖潜能, 提升人的价值观念。创业文化的表现形式包括广泛开展创业教育活动, 成立创业指导中心、创业协会或社团、举办创业辅导班、开展创业大赛、成功者评讲创业等。通过这些活动, 把握创业的舆论导向, 把创业意识引入大学生头脑之中。

2. 建立创业团体, 开展创业实践教育活动

开展创业教育必须引起领导重视, 成立创业团体, 在国家政策指导下, 开展创业活动。一是在创业指导上注意整体与个体的结合, 普遍进行创业教育, 重点抓具有创业精神与潜能的个人, 进行综合培养, 形成创业团队。二是在创业内容上, 灌输创业知识与培养创业综合技能, 理性进行创业精神启示。三是实施创业引领计划, 开展创业实践训练活动。

3. 改革教育教学体制, 创新培养模式

我国对创业教育日益重视, 改革教育教学模式也势在必行, 探索适合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的模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以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为主、以创业实践为辅, 实行“学”“做”相结合, 尽量多地开发创业实践基地、创业园地进行创业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徐建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0, (1) .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 篇2

陈 超

(福建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25)1 世纪,随 着 信 息 化、全 球 化 时 代 的 到 来,世 界教育改革的浪潮方兴未艾,以学生核心素养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领域的潮流。国际组织、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在教育领域相继建立了学 生的“核心素养”模型。为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我国教育部于 2014 年 3 月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与构建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以此来推动教育发展。那么,如何理解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又有哪些?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就此问题谈些个人的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诠释 1.“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历经十多年,在“核心素养”概念提出之前,我们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应该说,素质教育成效显著,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教育观念,促进了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学校教育中“两张皮”的现象日益严重,表面上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实际上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使素质教育的期望与实际目标相互背离与矛盾。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驱使下,中学教学德智失衡,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种“重成绩轻德育”的教育评价机制,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德智分离,有能无德,心理异化的残缺人,并由此引发了诸多社 会问题,素质教育遭遇前所未有的拷问。教育是一种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健全地成长、进步和发展。21 世纪随着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知识与技能 本位的教育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 才能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和实现全面发展,成为了全球所面临的共同挑战。1997 年 12 月,国际组织提出了“核心素养”概念。近年来,在国际组织的推动下,基于核心素养的 课程设计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共识,许多国家与地区纷纷开展了研制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或课程标准。受国际教育改革潮流的影响,也为了突破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通过借鉴国际上可资参考的经验,我国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这既是实现从知识本位到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转型,也是“育人文化”的理性回归。2.核心素养内涵的解读

2014 年 3 月,我国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核心素养” 这个崭新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了国家的文件中,并被置于“未来基础教育改革之灵魂“的地位。那么,究竟什么是 “核心素养”? 由于我国目前对核心素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内涵尚未有一个精确的定义,但国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可启发我们对该问题的认识。国际经 济 合 作 与 发 展 组 织(OECD)从 1997 年开始就进行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的专 题研究。2005年 OECD 专门发布《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行动 纲要》。该《纲要》指出,核心素养包含了认知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创新能力以及态度、动机和价值观,同时认为反思性思考和行动是核心素养的核心。2002 年 3 月,欧盟在发布的第一份工作进展报告中把“核心素养”界定为:“核心素养是一系列知识、技能与态度的集合体,是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 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素养。”

2006 年 12 月,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向各成员国推荐了包括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等八大核心素养体系。此后,许多国家和地区沿用 OECD 核心素养的框架。尽管世界各国可能用词不一样,如 OECD 用胜任力,美国用 21 世纪技能,日本用能力等,但回答的 问题是一样的,都是在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参照国际组 织与其他各 国关于核心 素养内涵的表述,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 终 身 发 展 和 社 会 发 展 所 需 要 的“必 备”品 格 与“关键”能力,是思想、品性、知识、技巧、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高度融合,包括能判断会选择,能理解会反思,能包容会合作,能自律会自主等认知性素养与非认知性素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而且,核心素养是所有公民都不可或缺的、最关键、最必要,也是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素养。如果说,一般素养是为公民的基本生活

之所需的话,那么,核心素养则为公民优质生活之所需,因为它是一般素养的高度凝练和核心内核(精髓和灵魂)。核心素养不是先天遗传,而是经过后天教育习得 的,因 此,它 是 可 学习、可 培 养、可 塑 造、可 测评的。

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

根据对核心素养的认识,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我们认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必备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大方面。1.时空观念

历史的时空 观念是指将 所认识的史 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掌握“时空 观念”是学生学好历史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科学地使用与时空有关的概念术语、古今地图、大事年表等阐述中国及世界进程;依据历史的纪年与时序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 互关联性;从历史年表、历史地图中获取所需的信息;有意识地将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进行考察。2.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学是一门实学,对历史的探究是以求真求实为目标,以史料 为依据,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将符合史实的材料作为证据,进而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史料既是我们揭示历史真相不可或缺的证据,更是我们评析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基石。因此,“史料实证”既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释历史和评判历史的重要能力体现。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搜集、辨别、选择和使用各种历史资料,在史料中发现线索和有效信息,并经过思辨与探究而判断史料是否可以作为实证的证据;引导学生根据学习与探究的问题自行进 行史料的甄别,考察史料的可信度和使用价值;教会学生运 用相关史料形成新的问题视野,构建属于自己的历史叙述,从而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3.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是 指要从历史 实际的角度 尽可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和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从一定意义上说,建构历史解释的关键是理解历史。要想真正理解历史,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一种“了解之同情”的态度、一种博大的襟怀和一种丰富的想象力,以此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收集可靠的史料,突破 时空的界限,设身处地理解和感悟历史上发生的各类事情;将历史事件的发生、进程与结果,历史人物的言行、贡献与地位,历史现象的出现、状态与后果等等都放在历史的条件中进行具体的考察,并实事求是地做出公正而贴切的解释,在理解历史中构建自己的历史叙述,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 指以史料为 依据,以历史 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历史是过去的历史,具有不可重复性和不可实验性,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过去事情的解释,既包含了叙述者对史事描述的整理与组合,又体现了叙述者对历史的立场、观念等。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历史的解释能力,就是要帮助学生在历史情境和当代背景下,思考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重要性;了 解历史叙事与历史解释之间的关系;以公正的角度去理解历史叙述中不同的历史解释,以辩证的眼光评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客观的态度评判人类社会的历史与现实问题,进一步揭示历史解释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叙述历史和形成历史认识的能力。5.历史价值观

“历史价值观”是从历史研究的求真、求 通、立德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即对历史的探究以不断接近历 史 的 真 实 为 目 的;以“通 古 今 之 变、成 一 家 之言”,揭示历史发展的趋势;以丰富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情感认同等,提供历史的经验、人生的哲理和人类的共同追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就是要帮助学生养成求真求实的意识和精神;从历史发展进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财富,养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形成对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具有关注国家命运的情怀;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形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同时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理解意识,尊重、理解、包容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面向世界的开放心态和胸怀。

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历史教育教学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课堂教 学 必 须 紧 紧 围 绕 着 培 养 学 生 核 心 素 养 这 一 主 线展开。

1.设计教学目标——培养核心素养的出发点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而教学目标的设计则直接关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深刻领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仔细研读历史课程标准,把握好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不是所有的核心素养目标都能在一节课中完成的。衡量教学目标是否有效,一看它是否贴切,即目标是否准确,与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相契合,具有可检测性;二看它是否具体,即目标阐述是否细化、多层,具有可操作性;三看它是否适度,即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否 适合学生已有的思维结构与能力层次;四看它是否落实到位,即目标是否落到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例如,针对“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这二项核 心素养,在设计“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这课的教学目标时,就不能简单笼统地设定为“通过了解秦 汉大一统的史实,形成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应该将其设计为:“能够运用秦朝疆域图和西汉疆域图,明确秦汉疆域的四至; 在梳理和概括秦始 皇巩固统一 的措施、汉武帝开疆拓土、独尊儒术等重要史事的基础上,认识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在中国 历史上的重要意义。”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不仅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的指向性很具体、明确,而且操作性 与检测性都很强,学生通过学习便可达到。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核心素养的切入点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具体目标指引下,能够通过分析、理解、归纳等策略达成目标的空间学习环境,它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互动性。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真正促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 主 动 学习,由“学 会”向“会 学”的 学习方 式 转变,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问题情境”这个切入点,创设形式多样的问题情境,挖掘学生的潜能,以提高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教师可用悬 念创设问题 情境以培养 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解释的能力。例如,教师在上课时可先就抛给学生这样一个悬念:“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自 1851 年爆发以来,势如破竹,1856 年在取得东征胜利以后,便进入了一个全盛的时期。然而,就因为一件事情改变了太平天国的命运,使其迅速走向灭亡,正所谓是“兴也速,衰也快”,这到底是什么怎么回事呢? ”在这个悬念的激发下,学生很快就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忍不住开始翻书查资料,并急于想要 找到答案。这样,在问题的探究与解决中使学生发展了思维,获得了新知,提升了核心素养。教师也可用假设创设问题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这一课时,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皇权统治? ”在问题情境的氛围中,学生很快就会以秦始皇的角色,进行换位思考,各抒己见,不但深化了学生对该问题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能够从当时的历史角度出发,设身处地感悟和理解相关历史问题的素养。

3.倡导合作探究——培养核心素养的着力点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重要的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抓牢“合作探究”这个着力点。所谓“合作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探究的情境,通过学生分工、合作、阅读、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形式,获得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例如,教师在教学中确定“探讨中国古 代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活动主题,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其探究步骤为:让学生围绕探究的核心问题,分组制订计划,明确分工;各组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研读史料,梳理中国古代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各组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整理、辨析,通过组内的讨论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撰写本组的研究报告;组织全班的交流会,各组代表介绍本组的研究成果,并解答其他组同学提出的质疑,并进一步修改、补充与完善本组的研究报告;将各组的研究报告汇编成册,作为合作 探究学习活动的成果。这种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专题探究活动,一方面,通过自己动手搜集史料,促进学生带着证据 意识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既培养了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了 史料实证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小组的分工与合作,尤其是对研究成果的不断研磨,不仅提高了学生理解历史与解释历史的素养,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4.实现情感体验——培养核心素养的立足点

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看,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不仅需要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更需要习得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并内化为优秀的品格,外化为崇高的行为。可见,历史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与情感相互交织的学习和体验过程,但情感教育不是在朝夕之间便可速成,而是一种“情动—体验—理解—内化”的过程。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无痕地渗透到历史课堂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有些史事比较枯燥 无味,很难激 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便可以运用富有魅力讲述法,以丰 富沛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抑扬顿挫的声调,再现历史人物的容貌与言行,如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奋发精进的人生态度;厚 德载物的博大胸怀等等,这些都是拨动学生思想情感的琴弦,使学生在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接受精神熏陶,汲取前人智慧,提升精神境界。为了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影视和图片资料,创设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如历其事之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在感知、体验和思考历史的过程中,深化对史事的认识与判断,进而生成鲜明的历史价值观。此外,还可以编演历史剧,通过扮演历史角色,让学生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对话”,进行心灵的碰撞,进而对历史做出价值评判;通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观“景”生“情”,让学生在体验历史的基础上,生成鲜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5.构建多元评价——培养核心素养的支撑点

教学评价是课程改革的一大难点,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支撑点。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建构一种多元的评价模式: 评价目标 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目标的多元化,是指在对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评价时,既要重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历史技能的掌握,也要重视对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更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的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要充分 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仅仅是教师评价学生,还应该有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甚至家长参评等;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是指要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既要看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的结果,更要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感悟历史,进而体验到一种历史情怀。评价的手段也要灵活、多样,除了纸笔测试外,还可以采用历史剧表演、历史小论文撰写、历史调查活动、历史档案等方式;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是指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优劣势与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尤其是对于缺乏信心学生的评价更要鼓励和支持,以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发展性作用。

高职学生学习能力构成的研究 篇3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学习能力;构成

一、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职院校面临新的挑战

1.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职教育在校生人数占本、专科人数的44.99%,十年来高职教育已经培养了近1300万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展望未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战略目标:“到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2.高职学生的特点。目前高职学生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①文化基础差,入学成绩普遍偏低。②自身素质与高校要求不适应。③人生目标模糊,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足,学习习惯不好。

3.提出新的挑战——提高学生学习能力。①高职院校应加强素质教育。对于学生和社会来说:“一技之长”是优势,但从发展角度看,也可能成为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技术不断更新,死抱一技之长会落得英雄无用武之地。高明的人不仅需要学会一技之长,而且他们会具备掌握和运用一技之长的能力,这样“以不变应万变”,任凭技术如何发展进化,他们总能更新自己的知识,扩展自己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新需求。所以,高职学校在对学生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与时俱进的素质。

②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院校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和生命线,人才培养质量是培育符合时代要求和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人才的前提。高职院校必须建立一个规范科学的和便于操作可以测量的,并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分析高职学生学习能力构成,不仅是建立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前提,也是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完善,还是学生提高自身学习能力的指明灯,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培养方式。

二、高职学生学习能力构成分析

1.高职学生学习能力构成的特殊性

①高职学生培养目标的特殊性。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高层次,它兼具两者的性质。其教育过程包括普通教育,技术和与之有关的学科的学习,以及获得与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职业有关的态度、知识、技能和能力所进行的教育。《国际教育标注分类》一书中写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各行各业基层直接参与组织、实施、保障生产、流通或服务等,为社会直接提供物质产品或各种服务;并承担具有高度技术性和负责性工作的技术人员或经营管理人员。这句话为我们提供了重要信息,明确了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就是要培养从事与科学原理、概念应用、实际操作有关,有较为复杂、较为负责的技术性工作者。

②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的特殊性。职业教育和培养的模式就是完成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转换,高职学生应成为一名具有高度技术性和负责性的技术人员,所以学生学习能力的特殊性主要集中在学生的实践学习上,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的特殊性表现在行动能力、领悟能力、默會知识、学习动机上。

2.高职学生学习能力构成

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的构成相对复杂,既要体现高职院校与其他类型的高等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一般共性,又要体现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特殊性,体现高职学生的特色。据此,笔者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学生学习能力的特征、目前存在的问题、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先进的理念等相关研究成果,系统的剖析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具体构成如下:

参考文献:

[1]殷丽霞.关于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特点分析[J].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0(10).

[2]陈智,陈粟宋.探索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之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7).

[3]克劳斯·贝尔.职业教育教与学过程[M].外国语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6).

[4]贝阿特·哈特,乌维·克莱恩贝克.职业教育学习过程中的动机、目标承诺和行动.1998(9).

高职大学生的素养构成 篇4

随着现代科技和人们审美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人文素养的理解在艺术设计中的体现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深入人心,那么,如何能设计出饱含深厚寓意,让广大人群所接受的设计作品,关键在于对设计人才的培养。许多发达国家都在教育改革中先后开始重视人文取向,加大人文社会科学在教育中的重量。艺术设计教育必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所以学生在学习期间,不仅要学习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掌握些许人文方面的思想。

(一)国外设计院校人文素养现状

现如今,在多数欧美国家,他们有着非常发达的经济体质,也有着比较宽松的政治、社会环境,除此之外他们的艺术人才培养也有他的特色。我们来看看美国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自从美国受到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设计运动的影响之后,涌现出一大批艺术家,在他们的设计思想和设计作品中,你能强烈的感受到一种从未如此浓烈的关乎于国家和社会传统、关乎于历史发展、关乎于人类现状、关乎于人类将来的使命和情感。

通过资料比对,我们以欧洲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和美国设计院校设计教学体系中的设计构成课程为例,我们会发现他们之间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欧洲设计教学理念比较注重训练设计人才对材料认识和材料加工技术的提升,再看美国设计院校的课程设计理念,我们会发现在欧洲设计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了对设计人才人文素养、意识情感的训练。这样的提升和改革,会给设计领域带来新的活力和血液。

(二)中国设计院校人文素养教学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在欧美国家大环境的影响下,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由于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因素,制约了人文素养提升的力度,大多数群体人文素质的缺失状况,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也看到了中国国民人文素养提高的必要性。教育部发表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意见》中着重指出:“要把文化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因此,全国各大艺术教育院校在国家提倡开展提升人文素养口号的旗帜下,也认清了方向,摆正了状态,势必提高中国艺术设计人才的人文素质。

(三)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启示

国内外先进经验带来很多启示。

第一,各高校在艺术设计教育中,都应该加强人文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第二,在现代设计教学的课程体系中,加强人文素养方面知识的教学力度,多开设相关的课程。

第三,高等设计院校要以更高的教学质量、设计理念、教学环境对学生加以培养。

二、设计构成课程教学结合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初步试验

(一)试验意图

1. 通过课堂试验,使学生能更多的从人文观点出发,让设计构成变得更加有血有肉;2.通过课堂试验,使学生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3.通过课堂试验,更全面的提高今后的设计教学质量。

(二)构成课程课题试验设计

按照课程内容安排,分别从三个不同方向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主题训练:

1. 寻找某个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节点,使学生的设计能力得到一定提高;

2. 捕捉外界环境与人的心理变化、互动的节点,使学生的设计能力得到一定提高;

3. 关注人的情感价值,使学生的设计能力得到一定提高。

(三)课堂试验方法

以设计构成——立体构成课程为例,在具体课题中鼓励学生结合各自的人文观点大胆创新。具体实验措施如下:

1. 在“平面到立体”课题中的试验

主题:学生心理感受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往来

课堂实施介绍:立体构成是学校是三大基础构成之一,也是三大构成中逻辑规律下最后接触的一门课程,下接各设计类专业课程,它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上课教师查阅、搜集了大量书籍以及互联网相关资料,发现对于初涉艺术设计的学生来说,从二维到三维的概念理解还是缺少衔接,而且形式单一乏味,其中有关人对空间的心理体验、理解比较欠缺,恰恰相反这方面的感知和理解对设计专业学生来说又是极其关键的。空间——在设计艺术中是被运用频率相当高的一个感知概念,它是由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两个内容构成的,而在物质条件日渐充裕的今天,我们常常会在人为创造的富足的物理空间里,而忽视自身和他人心理空间的内容。因此,这个课题中决定加强这一部分的空间意识和空间思维训练。

2. 在“设定形态空间”课题中的试验

主题:学生主动汲取传统文化与历史人文文化

课堂实施介绍:立体构成课程的第二个阶段,旨在训练学生的空间形态感觉,立体构成虽然是一门传统设计课程,但它应该汲取更多的营养和灵感,为它注入新鲜的血液。所以,我们在进行立体构成的教学时,在讲解分析了基本的知识点以后,应该重点和学生们学习和探究设计灵感从何而来?如何去捕捉、凝练无处不在的设计灵感?应该如何向传统珍藏汲取、如何向历史汲取、人文观点?如何凝练并付诸实际?

3. 在“变废为宝”课题中的试验

主题:关注学生的情感价值

课堂实施分析:

立体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组成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俗称的“三大构成”。其中立体构成更加重视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和造型制作技法,比较注重学生对于现代各种材质形态、性能的了解,以及各种材质的加工与运用。课程教师与相关课程学生进行了交流,学生普遍觉得,课堂讲述内容知识点能理解,但是很难找到抓手,面对课题不知从何开始,没有灵感的支架,处于一种比较被动学习的状态。立体构成这门课程,从以往课堂效果来看,它的感觉相对比较理性,过于机械死板,过于偏重于技术、材料、方法。所以,试验老师对这门课的分阶段课题要求进行的修改,在每个课题的侧重内容、思考方法、制作环节上都要求学生结合人文素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己寻找、挖掘生活感动,促使学生将理性认识和感性获取很好的结合起来。

三、结语

艺术设计与我们的平常生活、工作的关系日益紧密,它对于提高广大人群的生活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艺术设计是通过创造性的设计性的解决我们日常问题的一门学科。而设计构成又是艺术设计的根基,所以,我们大力培养设计人才的人文素养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能从不同层面、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对人文观点的解析和运用,并凝练成自己设计作品的灵魂。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和人们审美水平的日益提高,艺术设计与人文素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学生在学习期间,学生不仅要学习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掌握些许人文方面的思想和底蕴,结合设计构成课堂改革试验,呼吁设计基础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样才能通过设计作品更好的诠释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

关键词:设计构成,立体构成,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曹方,乌仔烈炎.《现代主义设计》.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2]方海.《来自古代传说的创意》.室内设计与装修,2004(1).

[3]刘元举.《表述空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4]王静.《浪漫建筑:贝幸铭设计的日本美秀美术馆》.室内设计与装修,2000(1).

[5]何晓佑,谢云峰.《人性化设计》.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6]杜时钟.《人文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高职大学生的素养构成 篇5

摘要:当前我国正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有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这决定了它必须承担起这一人才培养任务。眼下我国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面,已经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将尝试从职业素养的内涵、重要性以及当前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寻找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实践教学;顶岗实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已经成长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当前正处在向制造业强国转型升级的过渡期,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诸多条件的保障,其中人才,尤其是大批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技术技能型人才数量上的缺乏已经得到一定缓解,但从业人员在职业素养方面的问题却日益凸显,普遍存在职业道德不高、敬业精神缺乏、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障碍。因此,作为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高职教育,有必要认真思考和研究有关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问题。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及特征

(一)职业素养内涵

由于研究的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学者们对职业素养内涵的理解各不相同,经过整理和归纳,我们对职业素养的理解可以分为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广义的职业素养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个体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一般认为由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习惯和职业技能四大要素构成。[1]狭义的职业素养不包括职业技能,我们日常提到职业素养多指其狭义概念(本文中采用狭义概念)。职业素养是内在素质,决定着从业者的职业行为,职业行为是职业素养的外化表现。

(二)职业素养特征

职业素养作为职业人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它具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

1.间接性

职业素养的养成和考核具有间接性。我们知道职业技能考核方式多,易量化,比如查看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举行考试等方法,而职业素养则不然,很难直接通过量化考核获知,即便是一个在职业素养问卷获得高分的人,也并不一定就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它的考核更多的是采用间接的方式进行。同样,职业素养的养成也是如此,它需要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难以直接养成。

2.关联性

前面我们讲到“职业素养是内在素质,决定着从业者的职业行为,职业行为是职业素养的外化表现”,也就是说一个职业人的职业行为能不能达到要求,一定程度上是由这个人的职业素养高低决定的。据此,有学者提出,以职业素养为代表的“软素质”决定着职业技能“硬素质”的高低。

3.双重性

职业素养双重性是指不同职业的素养要求既有不同又有相同,即职业素养共性和个性。不同职业由于在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等方面的差异,所以职业素养要求当然会不同,但同时,我们在生活中又经常看到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可以在多个不同的职业上都能表现出很高的职业素养,例如一个人可以既是一名好认真负责的好老师,同时又是一位有良好社会责任感的成功企业家,这是因为不同职业的职业素养要求除了有个性外,还有相通的共性,比如任何职业都需要从业人员具有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职业素养。

4.发展性

职业不是自古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出现、变化直至消失的,职业素养的内涵也遵循这样的发展规律,任何时代的职业素养都会留下时代的印迹。例如:早期人类在开采自然资源时,注重的是效率和产量,而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重要性认识的提高,环境保护开始成为资源开采中是不容忽视的内容,相应的职业素养内涵也把环境保护的内容纳入其中。

二、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通过实践,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职业技能的重要性,重视程度也随之提高,但是对于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却认识不足,这一现象在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它直接导致高职教育片面追求技能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这也是出现当前从业人员职业素养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正确认识职业素养的重要性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前提。“素质冰山”理论认为:个体素质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占1/8的表面“冰山以上部分”和占7/8的深藏“冰山以下部分”,表面的1/8包括个体的知识、技能等显性素质,冰下的7/8包括个体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等隐性素质。显性素质容易被人们识别,例如技能证书、学历证书等,它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称职;隐性素质则不易被考量,它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优秀。7/8的隐性素质支撑着显性素质,显性素质是隐性素质的外化表现。“素质冰山”理论是职业素养重要性的最好理论依据。另外,从企业选人、用人方面来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企业选人、用人标准,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用人的首要标准。,在笔者参与的一项关于企业最看重的毕业生素质调查中,61.8%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的品质,20.9%的受访企业选择工作经验,15.3%选择专业技能,选择其他素质的占2%。大多数受访企业认为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可以从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中获得,而如果缺乏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品质,一切都将无从谈起。

三、当前高职教育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对职业素养内涵界定不准,重要性认识不足

如前所述,大家对职业素养内涵的界定,尚未形成统一、权威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高职院校对职业素养内涵界定不准,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在人才培养时,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只是一笔带过,流于形式。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很多高职院校都认为只要学生毕业时能掌握一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任务就算完成。在教学资源分配时,主要教学资源都集中于职业技能培养。我们在许多高职院校都可以看到,实训中心、实习大楼一栋挨着一栋,气势雄伟,甚是壮观,但是由于对职业素养培养的忽视,当你走进这些地方时,却发现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不注意对实训设备的爱护,实训材料浪费严重,秩序混乱,完成任务后,连最基本的器材整理都没有,着实让人有一种“狼藉”之感。这些认识上的不足已经严重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很难想象这样的培养理念,能培养出符合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培养方法有限,效果差

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别于职业技能,一般认为,职业技能是个体在先天禀赋和后天学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长期的、稳定的的特征,例如一名优秀的歌唱家,他就需要有先天的音乐天赋,再加上后天的专业学习。然而职业素养不是先天就有的,是后天培养而成的。[2]在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目前高职院校主要的做法是实训指导老师的空洞说教,公共基础课的辅助培养等方法,缺乏系统、有效的培养方法,这也是出现上述实训场地乱像的重要原因。

(三)高职学生职业素养考核缺乏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

考核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它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制度保障,高职院校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来保障学生职业素养考核的正常开展。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考核基本是空白,最多只是在毕业鉴定时,加上一句诸如“态度端正,认真负责、道德高尚”之类的词句,这些远不能起到考核的作用,更不能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提供保障。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不仅是判断学生职业素养高低的标尺,也是培养过程中的“指挥棒”,是人才培养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四、解决措施

(一)准确理解职业素养内涵,正确认识其重要性

如前所述,高职院校在职业素养内涵和重要性认识上的不足,是当前高职院校忽视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根本原因。要想改变这种状态,高职院校就必须改变老观念、老思想,准确理解职业素养的内涵,正确认识其重要性。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会在今后的人才培养中,把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工作放在应有的位置上,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这个前提,任何方法都很难奏效。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认识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和口头上,而应该充分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此来指导实践。

(二)综合运用多种培养方法,注重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建设

1.将企业元素融入教学,营造企业环境的教学情境

企业的工作环境、职业文化、先进管理、工程或工艺技术、信息应用技术等元素及其系统性的、整体性的融合和集成应用,这里简称为“企业元素”。[3]将企业元素融入教学意义重大,它可以为教学提供真实的企业生产场景,营造出企业环境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实现教学环境和生产环境的高度融合,以环境来影响和带动学生自发、自觉地加强职业素养培养,这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强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已有部分高职院校在这些方面进行了尝试,效果良好。

2.注重发挥实训环节作用,训练学生职业素养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4]因此,充分发挥好实训环节对职业素养的培养,意义重大,也很必要。实训环节作用可以从两方面发挥:实训场地静态培养意义和实训过程动态培养意义。实训场地静态培养意义的发挥,可以通过实训场地“软文化”建设实现,例如在实训室布置时注重成果激励,在实训室走廊两边展示学生作品或获奖荣誉等,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氛围;实训过程动态培养意义的发挥,可以从实训细节入手,例如实训中要求学生严守操作规范,节约实训材料,爱护实训设备等。实训环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也是训练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院校要认真设计好、利用好实践环节,实现德技双馨的好局面。

3.积极发挥高职院校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他的示范引领作用不容替代,因此积极发挥高职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意义重大。这首先要求教师本身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注意这里的职业素养,不仅包括教师这个职业的职业素养,还包括所授职业技能的职业素养,尤其是后者。虽然高职院校大力鼓励教师参与生产实践,但大多教师并非来自生产一线,他们对企业生产的职业素养要求并不很熟悉,从而导致在教学时,教师的示范作用发挥的不明显。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要有计划、分批次的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轮岗见习,切实发挥好教师在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4.优化课程设置,增加有关职业素养培养的课程

目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习实训课以及素质拓展等模块构成,职业素养培养大多是在这些模块之中顺带提到,没有专门服务于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课程,这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合理分配,开设相关课程,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学生。大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开设职业伦理和职业规范课程。职业伦理和职业规范课程并不等同于伦理学课和道德课,应该注重和职业相联系,和实践相联系,达到影响学生职业价值选择和职业行为规范的目的,避免误入过度强调伦理学知识的歧途。(2)以案例方式开展教学。高职教育尽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但学生的实践经验依然缺乏,很难身临其境的理解职业素养要求,这就需要教师用案例去设置情景。例如: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伦理选择、精益求精与得过且过的职业行为选择。同时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要多选国内案例,因为职业道德具有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不同社会环境、社会制度对职业道德的要求是有差异的。

5.高度重视并科学组织顶岗实习环节,强化职业素养培养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大多采用“2.5年+0.5年模式”或“2年+1年模式”,这里的“1年”或“0.5年”就是指顶岗实习的时间,它一般集中安排在毕业前的一个或两个学期。顶岗实习要求学生到企业真实工作岗位上,承担这个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实习期至少是半年,这一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增长职业技能,积累工作经验非常重要。虽然当前顶岗实习工作由于它的特殊性,出现了管理不到位,岗位流动性大,学生满意度不高等问题,但它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作用不容小视,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途径,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促进职业素养提升

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有合理的培养体系作为基础,还需要有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作为保障,考核体系的缺乏同样是制约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考核体系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但是,由于职业素养自身的特性,使得对它的考核难以方便地进行定量分析。从总体上说,高职学生职业素养考核体系的建立,应该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1.职业素养考核要注重体现公开、公平、公正

“三公”原则是任何考核工作的基本要求,对学生的考核尤为如此,不合理的考核结果不仅会遭到学生的抵制,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2.职业素养考核要与职业技能考核相区别

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关系紧密,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但是在进行职业素养考核时要注意区分两者,不能以职业技能的考核结果来代替对职业素养的考核,要对职业道德高尚,职业习惯良好的学生进行表彰,切勿相互混淆。

3.职业素养考核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考核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并不是要把学生划分等级,在进行学生职业素养考核时更应体现人性化,注意发掘学生身上的亮点,考核结果要能及时反映学生在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进步和成长。

五、结语

尽管当前高职教育在职业素养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但它培养的大量技能型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有目共睹,相信经过各方的不断努力,高职教育一定能解决好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问题,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戴有华.校企合作开展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对接的研究[J].北京: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z1).

[2]戴心来.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探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

[3]杨兰,毛光华.企业元素融入实践教学的应用浅析[J],北京:人力资源管理,2013,(12).

论高职学生信息技术核心能力之构成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核心能力高职构成

1.概述

“信息处理”在我国职业技能评测体系中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在信息时代,在劳动第一线的工人也应是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的人。而这个“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不能简单地认为是“较强的计算机处理能力”,而应是一个综合的能力,具有最大的普适性和迁移性。

伴随着社会信息化飞速发展,企业的信息化程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益,企业对具备更优良信息技术能力的人才有了巨大的需求。作为与市场高度接轨的高等职业教育,有义务培养满足企业信息化需求的人才。但如今高职学校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普遍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只需教会学生计算机的“工序性”的操作即可,而忽视其中的“智能”因素,以“刚性”的“技能”替代“软性”的“能力”。社会对未来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在劳动者的信息技术能力中也应得以体现,才能进一步满足企业对人才信息素质的要求。

2.信息技术核心能力的构成

面对市场需求,面对高职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教育现状,应该提出“高职学生信息技术核心能力”概念,有助于改进高职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和培养更多的满足企业要求的人才,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现代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信息技术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核心能力呢?我们认为,信息技术核心能力应包括:

1) 较为全面的人文基础

这是高职学生信息技术核心能力构成的最为广泛的社会基础。这对于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信息技术人才无论如何是不可或缺的。

(1)社会公德心

在高职学生信息技术核心能力构成中,必须引入社会责任感、社会公德心等内涵。缺乏社会责任感的高职学生不能成为合格的高职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信息技术人才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信息技术人才。

(2)企业精神

把企业精神当做信息技术核心能力的一个有机部分,一方面要求信息技术从业者要把自己融入企业、融入企业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信息技术从业者、管理者要具有形成、推动、创新、运用企业精神的意識和能力。

(3)职业担当

职业是联系国家、企业与个人的纽带。通过职业,国家、企业获得个人的奉献,国家、企业才有实力;通过职业,个人获得国家、企业的认同、嘉许,个人才有归属感、利益满足。在现代信息社会的条件下,从事任何职业的人都离不开信息技术,都在不同的层面成为信息技术的管理者;任何职业的“在场者”都必须具有信息技术核心能力。

(4)个人素质

信息技术核心能力对于每一个处于信息技术环境或者从事信息技术管理的个人都提出了很高的人文要求。信息技术能力强者如果私德缺乏,素质极差,就会对社会、大众造成巨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

2) 较为全面、扎实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这是高职学生信息技术核心能力的科学知识基础。信息技术核心能力既与生存能力、运动能力、工艺、手艺不同,也与科学研究能力不同。它需要较为广泛的、系统的科学知识作为知识铺垫,但这种科学知识又不像专门搞科学研究所要求的那样博大精深。在“广”与“深”的选择上,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广”上,力求使学生在校期间最大可能地增加知识涉猎面;在“学”与“练”的选择上,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练”上,能力是靠练出来的,练,就是实践,就是实际操作;在“专”与“能”的选择上,应该把更多的功夫放到“能”的培养上,高职院校不是培养专家的地方(这不是说学生毕业走入社会不可能成为专家,他们中间有的成为专家,也不应该成为我们修正培养目标的理由),职业能力的培养才是我们的正题。

3) 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的现代信息技术核心能力

这是讲信息技术核心能力的迁移性和可持续性。从教育史上来看,“核心”这个概念通常归属于普通教育,而“能力”则归属于职业教育。因为“核心”从课程决定权的角度来理解是指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课程。从知识价值的角度来理解,“核心”是指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从教与学的过程的角度来理解,“核心”是指关键的教学过程。 “能力”源于职业教育中的“技能”。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劳动者所面临的工作环境的日益复杂,劳动者所具有的能力中的“智能”含量也不断提高,所以有学者认为对“技能”的概念的理解也应进一步泛化,应把它理解为“完成任务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这样在职业领域中也存在有“核心”的和可迁移的学习内容,这就是含有一定“智能”成分的“能力”。这样“核心”和“能力”两个本不被认为在一起的概念,就有了完全结合的基础。

3.结论

国内学者张嵩[1]认为信息技术能力是一种调用和部署企业IT资源从而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社会复杂惯例,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信息技术能力的三种构成要素进行了分类。我们认为,所谓信息技术能力,是指企业组合、调用、部署企业信息技术资源,以便与其他资源结合,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组织潜能[2]。

信息技术能力与核心能力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如何结合起来,需要找到具有共性之处。信息技术能力从字面上来看,只是面对“信息”而言的能力,但事实上信息技术能力对一个人来说,并不只能局限于课本所体现的技能内容,其中“核心”的部分应是可以最大限度迁移且持续发展的能力,对高职学生来说是一种跨职业适应的能力,并且这个“核心”的能力应该是具有工具性的,能在跨职业环境中实际应用的。这都是核心能力所表现的内容。

与信息技术能力相比,我们提出的“信息技术核心能力”,除去前面已经讲到的两点之外,单就“技术层面”的能力而言,一方面它是一般信息技术能力中最核心、最紧要的那些部分;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它是信息技术能力主体(如在校的学生和广大的信息技术从业者)自我学习、自我更新、自我创新的能力。而企业现在缺乏的不是由学院迁移过来的能力,而是由学院培养出来的人自我学习、自我更新、自我创新的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核心能力可以表述为,是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中具有可迁移性、可持续发展性和工具性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嵩,黄立平.基于资源观的企业信息技术能力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2003.8.

高职大学生的素养构成 篇7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类人才, 既不是白领, 又不是蓝领, 通俗地称为“银领”。然而, 在高职教育办学规模与数量快速发展的同时, 我国企业却存在着高素质技能人才严重匮乏的现象。笔者通过对三十余名企业专家的访谈发现, 他们一致认为经管类高职学生无论是专业能力方面还是关键能力方面均未表现出明显优势, 到企业后还需进行较长一段时间的培训, 增加了用人单位的用人成本, 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这些学生尚不具备从事职业活动的职业能力。因此, 在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旺盛的环境下, 研究经管类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为何得不到企业、行业的认可对提高经管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意义重大。

二、经管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解析

1. 职业能力的内涵

社会学小词典中解释职业是“在存在社会分工的社会中, 人为了作为独立的社会单位存在、谋求自己生计的维持、同时实现社会联系和自我实现而进行的持续的人类活动的方式, 是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职业具有社会性、连续性、稳定性和经济性等特征[1]。

关于职业能力的内涵许多国内外学者给出了解释, 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心理学派运用心理学能力原理对职业能力进行了界定, 认为职业能力是直接影响职业活动效率和使职业活动顺利进行的一种个体心理特征。结构学派认为职业能力是由完成某一职业活动任务所需的全部能力单元构成, 主要包括思想品质、职业道德、身心素质、知识和技能。CBE理论认为职业能力是完成某一任务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经验。过程学派认为职业能力是相对一般能力而言的特殊能力, 是在特定职业活动中, 通过对已有知识、技能的类化迁移, 而不断发展和整合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综合能力[2]。

以上所述的职业能力内涵实际上是学者们从不同研究领域和角度对职业能力进行的界定, 各自解释的侧重点不同。在此, 我们将职业能力定义为个体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

2. 经管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

由于经管类专业的开设成本比其他理工科相关专业要低, 因此在高职院校中有90%的院校开设了经管类专业。2010年教育部核定招生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 (试行) 》中颁布的经管类专业主要是指财经大类, 包括财经金融类 (财政、税务、金融管理与实务、国际金融、金融与证券、保险实务、医疗保险实务、资产评估与管理、证券投资与管理、投资与理财、证券与期货) , 财务会计类 (财务管理、财务信息管理、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与统计核算、会计与审计、审计实务、统计实务) , 经济贸易类 (经济管理、经济信息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商务经纪与代理) , 市场营销类 (市场营销、市场开发与营销、营销与策划、医药营销、电子商务) , 以及工商管理类 (工商企业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商务管理、连锁经营管理、物流管理) 。

对经管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内涵的探讨必须结合高职教育办学特点、职业岗位具体活动任务和经管类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解析。《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教高[200212]号) 明确指出高职教育办学特点是为生产、建设、服务等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要求学生具备与职业活动任务相关的能力。因此, 经管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应与具体的职业活动相联系, 凡与高职经管类专业具体岗位职业活动任务效果密切相关的“能力”, 都可看做是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它们主要有专业能力 (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操作方法) 、方法能力 (工作计划的制定、获取信息能力、判断能力、解决工作问题的思路) 、社会能力 (职业交流能力、自理与自律能力、诚实守信、职业环境适应能力) 、发展能力 (学习能力、职场自我管理的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高职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工商企业等需要, 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具有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实用性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 具备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策划等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经管类专业主要是为服务行业培养人才, 毕业生的去向复杂多样, 不仅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金融业 (含保险与证券业) 、饮食服务业需要众多的管理人才, 农业、养殖业、信息产业等也都需要管理人才。其中, 工业企业与商品流通企业、金融业 (含保险与证券业) 的需求所占比重最大, 分别占21%、23%和20%。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将经管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定义为是对职业活动效果、质量、速度能够起决定性作用的能力, 如操作能力、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等从事一定职业活动任务所必须具备的多种能力。

三、经管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构成要素分析

关于职业能力由哪几种能力构成, 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 学者们对职业能力概念及构成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笔者借鉴我国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姜大源研究员将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3], 并结合经管类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及我国企业、行业等用人单位对高素质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的基本需求把职业能力分解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发展能力, 详见下表1。

1. 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指学生胜任未来工作岗位的核心的技术方法、技术思维、操作能力、处理现场问题及故障等方面的能力。对于经管类高职学生而言, 在熟悉专业理论的基础上, 通晓专业生产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并熟练操作, 能够分析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一般问题, 能够创造性地开发和运用专业生产的新方法, 新技术、新模式, 是胜任本职工作的核心能力。目前, 用人单位对高职经管类学生专业能力考查标准确定为“招来即用”, 要求大学生的专业能力要达到岗位工作要求的水平。比如外贸单证员岗位, 企业一般要求从业者具有独立处理和解决单证缮制的能力, 如办理各种进出口手续, 负责与海关、商检部门联系等实际操作能力。

2. 方法能力

方法能力是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工作、学习方法, 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的步骤、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新技术的方法、获取与加工信息的能力和评估工作结果的方式等。方法能力是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获取新技能与知识、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 需培养科学的思维模式, 增强工作方法的逻辑性、合理性和创新性。

3. 社会能力

社会能力指从事职业岗位活动所需要的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能力, 职业环境适应能力, 职业道德, 抗挫折能力, 承担责任的能力, 心理承受能力, 以及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行为能力。经管类专业所面临的岗位大多是服务行业, 很多的岗位是要与人打交道的, 比如营销类岗位、管理类岗位。

4. 发展能力

职业发展能力是指建立在职业素质基础上, 能适应经济和职业发展要求而不断获得增强和发展的职业能力[4]。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不仅关注大学生毕业时获得的就业知识、能力和素质, 还重视培养其自主学习, 主动适应职业环境的能力, 使其具备一定的支持未来职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知识爆炸的年代, 学校传授的知识已不能完全满足学习者未来参与社会竞争的需要。职业教育的一项必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且是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社会学小词典[R].1977:196.

[2]邓泽民, 陈庆合, 刘文卿.职业能力的概念、特点及其形成规律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02 (02) :104-107.

[3]邓泽民.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1-10.

高职大学生的素养构成 篇8

1 高职院校构建学生职业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由于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 高等职业教育已经逐渐转变为大众化教育, 教育资源受市场规则的限制, 致使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综合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高低, 其是高职院校需尽快解决的重点问题。高职院校构建学生职业教育质量管理体系, 能够强化人才的培养, 建立统一合理、先进科学的标准, 有效监控教学质量, 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而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 其能够以质量为依据进行全因素控制、全员参与和全过程管理, 实现管理的全程化、全员化和全面化, 促进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

就现阶段来看, 高职院校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 无法做到人才的创新。首先部分高职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 认为无法学到有用的知识与技能, 教学手段落后;其次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现象, 教学内容与市场联系不紧密;最后对学生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以忽视, 过于重视知识的讲解, 而忽视知识与实际之间的联系[2]。高职院校构建全面质量管理, 能够与市场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促进教学管理水平和高职教学质量的提高。

2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构建策略

2.1 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由于教学质量涉及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 因此在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以构建时, 可制定由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和管理者评价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对各评价主体的特征加以综合分析。这样能够全面评价课堂教学水平, 保证课堂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规范性, 提高教学语言、教学内容处理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质量, 为教学水平提高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应积极考察市场的具体需求, 以学校专业发展和自身专业特长为依据, 有效指导学生的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 实现实践与理论的高度统一。

2.2 构建教学规范体系。

高职院校在构建教学规范体系时, 首先应健全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相较于普通高校教育目标而言, 高职院校对职业教育更为重视, 要求将应用性强的科学建设加以突出, 培养企业和社会所需的职业型人才, 只有健全和完善质量标准, 才能有效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由于企业和社会对人才具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高职院校在对质量标准加以制定时, 必须要求对各方的具体需求加以全面考虑, 建立顶岗实习、职业素质、技能培训和理论知识学习等环节的质量标准, 使其能与企业对接[3]。同时高职院校应结合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变化对质量标准加以调整, 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能力的培养, 强化学生的社会能力, 跟踪调查毕业生的岗位就业情况, 从而有效满足企业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其次应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高职院校的发展需要以相关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 因此高职院校应建设与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 确保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实现教育质量管理的多元化、有序化与规范化, 打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2.3 构建全面质量管理保障体系。

高职院校在构建全面质量管理保障体系时, 应做到质量监控的规范化与经常化, 对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进行专业调整, 严格把控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 要求教师全面指导学生实习和专业教学。同时高职院校应完善监控机构体系, 将督导室和教务处设置为监控部门, 承担调研、指导、检查、调控与决策等职责;要求教研室和教学系及时处理教学问题, 严格按照相关的质量标准进行教学工作, 保证教育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4]。此外, 高职院校可组织专项教学检查工作, 建立教学巡视制度, 有效监控、巡视和督导教学质量, 保证教学行为的规范性,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2.4 构建信息反馈体系。

信息反馈体系主要是信息进行全方位采集与科学分析, 如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教师和学生评教、督导组和领导听课等。高职院校构建长期化、规范化与制度化的信息反馈体系, 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有效比较不同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全方位与全过程控制、监督和评估人才培养质量, 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高职院校要想有效构建学生职业教育质量管理体系, 必须要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规范体系、全面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和信息反馈体系等方面加以考虑, 从而保证提高职业教学的质量和管理水平。只有对学生职业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加以构建, 才能强化人才培养, 保证教育质量管理的全程化与全面化, 提高自身的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 实现高职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史良俊, 张知贵, 谯时文.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管理和保障体系研究——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为例[J].科教导刊 (上旬刊) , 2012.

[2]孔月红.浅谈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基于对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和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

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分析 篇9

1. 具有层次性和连续性。

在学生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时,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内容也是不同的,但是各个层次之间,数学核心素质的培养是具有连续性的。从纵向来看,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不断递进的;从横向来看,随着学生不断地学习和能力的提升,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也会有差异。比如,在小学时期,注重运算、归纳等能力的培养,在中学时期,注重逻辑等能力的培养,在不同的学习层次,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不断变化,数学核心素养也不断完备。

2. 具有抽象性和场景性。

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像具体的数学知识可以短时间获得。数学本真来源于现实生活,在进行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时,要回归社会生活。比如在小学、中学阶段,学生的数学整体素养还比较低,对数学抽象类的概念和知识理解不到位,这就需要利用现实、直接和形象的场景去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数学核心素质的培养需要数学知识的场景化进行支撑。

3. 具有综合性和感悟性。

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态度和思考等方面的综合性体现,形成于学生数学学习的各层次和各阶段。通常情况下,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在教师的讲解和传授以及平时的训练中可以获得,然而对于数学态度、思考等方面是不能直接传授的,需要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去感悟和领会。

二、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

1. 数学抽象。

题目:某超市打出优惠牌子,上面说:购买茶壶、茶杯可以有两种优惠方法:(1)是买一送一(即买一只茶壶送一只茶杯),(2)是打九折(即按购买总价的90%付款),假定每只茶壶20元,每只茶杯5元,假定某顾客要买4只茶壶,那么买几只杯子最合算呢?

解:当然杯子不少于4只。设买茶杯x只付款y元,x>3,且x为自然数。

用第一种方法付款:y1=4×20+(x-4)×5=5x+60;用第二种方法付款:y2=(20×4+5x)×90%=4.5x+72。设d=y1-y2=5x+60-(4.5x+72)=0.5x-12。然后进行讨论:

(1)当d>0时,0.5x>12,即x>24;(2)当d=0时,x=24;(3)当d<0时,3<x<24.

上述题需要利用数学抽象思维抓住题目的本质。数学抽象作为数学基础思想之一,存在于数学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是理性思维形成的基础。数学抽象就是放弃事物的外在具体的物理特征,将问题提升到数学层面研究的思维过程。例如对现实生活中自由落体等现象抽象出函数,对立体几何抽象出了以公共点个数进行区分的线面的关系等等,所以要加强学生抽象思维的锻炼。

2. 逻辑推理。

例题: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为-3和5,求二次项系数为2的一元二次方程。

解:设该一元二次方程为2x2+bx+c=0;

∵该方程的两根为-3和5,∴=-4=-3

∴将根代入,解得b=-4,c=-30;

∴所求的一元二次方程为2x2-4x-30=0。

上述解题的过程就体现了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数学重要素养的组成部分。逻辑推理是对某些事实和命题按照逻辑规则进行推理的思维过程,一般分为两类,从一般到特殊以及从特殊到一般,采用归纳、类比和演绎等推理方式。通过逻辑思维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比较、分析等能力的发展,进一步养成有序、严密的思维方式。

3. 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就是针对抽象的数学问题,采取假设、建模、求解和验证等相关步骤,让抽象的数学问题贴近现实的需要。对学生来说在进行数学建模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创新、探索和提高的过程。例如解三角形、不等式以及存储、分期付款等实际问题,都涉及数学建模,这就需要教师平时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质。

4. 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能力是数学最基本的能力,主要是利用运算法则对数学对象进行运算的过程,数学运算主要涉及到运算对象、运算法则、运算过程以及运算结果等多个方面,通过学习和掌握数学运算,可以帮助学生利用数学运算解决现实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形成严谨、科学、有序的思考方式和方法。

5. 直观想象。

题目:已知在三角形ABC中,D为BC边上的中点,在AD上任取一点E,连接BE,延长BE交AC于F,BE=AC,求证AF=EF.

证明:如图,连接EC,取EC的中点G,AE的中点H,分别连接DG,HG。则:GH=DG。所以:∠1=∠2,而∠1=∠4,∠2=∠3=∠5。所以∠4=∠5,所以AF=EF。

上述题目需要充分发挥直观想象力。直观想象是进行抽象、逻辑推理的重要基础,对提出、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至关重要。直观想象就是通过几何感知和空间想象,对图形和数学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主要涉及空间事物关系、运动规律以及图形等。加强对直观想象素养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几何和空间想象能力的提升,强化其数形结合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推动学生创新。

三、数学核心素质与其他数学思想概念的相互关系

数学基本思想是数学的基础,更是学习数学必须掌握的知识。数学基本思想主要包括抽象、推理和建模三个方面,利用数学抽象,形成了数学的运算法则和概念,通过推理促进了数学的进步,最后利用建模把数学抽象的问题与现实社会构建联系。

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 篇10

一、通过文字书写训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书法是我国值得自豪的传统文化, 研究证明, 通过文字书写训练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个性, 陶冶学生的情操, 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随着电脑的普及, 学生的文字书写能力日益下降, 书法渐渐成为少数人的专利。高职院校学生更为明显, 他们因为基础知识不扎实, 写作经常出现错字。鉴于此,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开展文字书写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我通过教学实践, 发现只要方法得当, 学生还是喜欢书写, 愿意进行文字书写训练的。开学初, 我都会和学生分享书法。刚柔并济、优美和谐的书法可以给学生很好的视觉享受, 使学生在美的体验中感受书法的魅力, 逐渐喜欢上书法。我和学生一起欣赏的书法作品, 我都会将其挂于教室之中, 让学生天天都在直观的视觉环境中感受书法。这样在潜移默化中, 学生的人文素养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 教师应在高职语文课程中开设书法课, 通过字形结构、笔法练习, 使学生对书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为理性, 进而开展书法展览和书法比赛, 通过成就感激励学生坚持书法练习, 从而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文字训练还可以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文字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时间和毅力, 对学生性格的磨炼是非常明显的。就像学生所说:“练习书法, 就是练习情绪控制。”因此, 作为高职语文教师, 要有意识地将文字练习融入高职语文课堂, 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落实到文字训练中去。

二、通过口语交际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良好的表达能力是现代人才必备的条件之一。就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语言能力而言, 形势并不乐观。很多高职学生词不达意, 语不成句, 答非所问。有的学生课下侃侃而谈, 课上却不敢说话。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 演讲是最有效果的途径之一。由于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所以我认为可以在高职语文课堂中加大演讲的比例, 比如课前演讲、专题演讲、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其中, 课前演讲最具普遍性, 也最受学生欢迎。

课前演讲是指教师每节课前都留出十分钟时间请学生进行演讲, 由学生自己来决定演讲题目, 演讲结束, 教师和学生一起提问点评。高职学生喜欢展示个人风采, 课前演讲符合他们的心理特性, 所以, 学生会越来越喜欢课前演讲, 参与积极性也会越来越高。

我认为, 教师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不能光停留在让学生“说”, 还需要引导学生“想”。教师要给予学生演讲内容方面的引导, 通过演讲内容的导向作用, 弘扬人文精神。教师可以时刻留意社会热点问题, 尤其是正面的消息新闻, 适时提供给学生成为演讲素材。这恰恰体现了语文的意境教学, 即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不能通过概念来填鸭, 需要给出学生有意义的意境, 让学生在意境中自我寻找, 自我体会, 通过心灵的洗礼, 提升人文素养。

三、通过文章赏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语文教材中选用篇目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 作为高职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在课文讲解中通过文章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著名作家王蒙曾说过:“一个懂文学的人比不懂文学的人情感世界要更为丰富多彩。”那么, 怎么才能通过文章赏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阅读是文章赏析必不可少的过程, 遗憾的是高职院校学生对于阅读多持不屑态度, 认为这是小学生的作业。我为了纠正学生这一偏激认识, 每节课都会播放朗读课文的录音, 或者自己亲自朗读一段。这样就能使学生沉浸在其中, 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在阅读的基础上,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赏析, 学会和文中的字词句对话, 进而和作者对话。这一过程不仅是体会文章的过程, 更是学生感悟人生的过程。如通过赏析《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不向命运妥协的精神以及他的自信和勇气, 学生就能从中获得力量。不得不承认, 现在能够引起学生思考和共鸣的文章不多, 但是教师如果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那么每篇经典文章都能让学生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 进而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我曾经做过学生阅读量的调研, 学生的阅读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作为高职语文教师有义务来引导学生重视阅读, 树立开卷有益的意识。就目前情况, 我认为高职院校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人文讲座来弥补学生阅读量下降的状况。人文讲座不能过于拔高, 一定要切合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 比如关于爱情话题的人文讲座, 关于理想和爱国的人文讲座, 甚至可以举办玄幻小说的人文讲座, 通过这些人文讲座可以使学生主动思考, 开拓学生的思路,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在实用写作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 作为高职语文教师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对于高职学生而言, 他们需要的是实用写作。因此, 教师就可以在实用写作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日记随笔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尤其是日积月累, 绝对能使学生有不小的收获。高职学生坚持写日记的不多, 对此, 教师可引导学生写一些随笔, 尤其在自己有所感悟的时候将自己的情感抒发出来。同时, 教师要给予鼓励, 通过激励使学生坚持下来。

在进行课堂作文时,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发散型思维方式, 通过文意、文采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作文得高分者, 往往文意、文采俱佳。文采培养需要时日, 但是文意的点拨却可以在点滴中实现。生活中处处都是美, 教师应充当学生的领路人, 让学生去发现美, 欣赏美。

上一篇:原料含量下一篇:中国传统文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