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美术欣赏教学

2024-05-21

职业教育美术欣赏教学(精选十篇)

职业教育美术欣赏教学 篇1

1 美术欣赏教学的意义

为什么要学习美术欣赏?我们知道, 美术是社会存在的产物, 它担负着社会功能的角色, 美术的这种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认识、教育、审美。我们通过美术作品认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的人们的生活、历史、风俗、行为、观念等, 甚至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整个世界以及对美的事物、美的形式的辨别力、敏感性和感受力。人的这些能力是与人的知识和道德相联系的直觉能力, 只有经过不断的训练, 人的审美能力才能逐步得到提高。所以欣赏教学的主要特征就是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 从中不断获取多种功用, 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人的生活品质。

2 中职学生特点及美术欣赏教学的目标

在职业学校教育中, 由于各类职业学校的性质、培养对象以及培养目的与普通中等学校不同, 因此, 职校美术教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把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执行起来, 提高学生的审美力、创新能力和学习的实效性。必须积极探索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规律, 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 理论联系实际,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职业能力, 努力探索于培养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审美心理及美术知识和技能等方面,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使学生能树立良好正确的审美观.要针对中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 以及他们的个体成长差异和综合素质现状, 依据教材, 结合学生的状况, 来综合考虑。对美术欣赏的学习, 不仅是对知识的学习,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1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中职学生, 综合素质比普通中学学生稍低。在了解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后, 要有针对性的讲授, 选取具有震撼性、启迪性强的美术作品进行讲解。为了唤起他们的爱国热情, 可选用《开国大典》作为首讲作品, 因为现在的孩子只能从书上抽象的了解了过去中国人民艰苦的斗争史, 而美术作品恰恰用直观的方式再现新中国成立时举国上下欢快喜庆历史时刻。用开阔的构图和喜庆的红色有力的渲染当时历史, 一节课上完同学们意犹未尽, 自豪感和崇敬感会洋溢在每个学生的脸上。

培养学生感恩的心是第二个要求, 因为在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 我选用了罗中立的《父亲》, 用父亲黧黑的面庞浑浊的眼睛, 粗糙而变形的手, 唤起学生对父亲的回忆, 在讲述这个作品之时, 选用了背景音乐《父亲》听着听着每一个学生都泪光闪闪, 《父亲》触动了他们心底最柔弱的地方。学生在直观的欣赏和再现感受中逐渐了解了美术作品的基本构成元素等美术知识, 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2.2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职业学校中的美术教学要体现出职校特色, 结合学生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新, 以此激发职校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进行教案设计时, 要注重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 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 根据本校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特点和认知规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 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就能领悟到美术的独特价值。

欣赏美、创造美是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一, 职业学校的美术教师应当具有较广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坚实的技能技巧, 在教学中可以打破美术作品的神秘感, 有目的的引导学生从事简单的美术创作, 像制作布贴画、五谷杂粮画、剪纸等, 操作简单, 但又能体现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作品。可以使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又能增进他们的自信心、自豪感。

实践包括发现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两个部分。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是创造实践的开端, 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才能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要培养学生强烈的创造动机和创新精神, 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性格, 在解决问题时有充分的自由和独立, 敢于尝试新办法。

2.3 教学内容要与市场需求接轨

职业美术教育强调美术具有的实用性。当今社会需要富有创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面对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模式上有所改变, 方法要多, 手段要活, 使学生的创造意识、表现能力和实践需要相结合。

小结

美术欣赏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课程。职业学校, 应该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 了解和把握住学生的特点, 转变思想和教学观念, 利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工具, 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 只有这样, 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及创新和适应的能力, 才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摘要:欣赏教学就是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 从中不断获取多种功用, 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人的生活品质。美术教学是复杂的综合性活动, 本文就职业教育中美术欣赏教学与职业学校的性质、培养对象以及培养目的之间的关系和具体欣赏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作了阐述。

关键词:审美,情操,实效,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职业教育美术欣赏教学 篇2

运用影视教育资源优化大学美术欣赏课教学

影视教育资源,就是指在教育教学上可应用的影视信息资源.美术欣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形式,在学生中开设美术欣赏课,让学生在欣赏名家作品的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认识美、适应美术教育的.要求.影视教育资源在大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运用,具有传统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大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中运用影视教育资源,可以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大学美术欣赏课教学.

作 者:文笃志 作者单位:宜春学院,江西,高安,330800刊 名:电影文学 PKU英文刊名:FILM LITERATURE年,卷(期):“”(22)分类号:G64关键词:运用影视教育资源 优化 大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浅论影视传播在高校学生党员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篇3

关键词:美术欣赏教学审美教育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而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初级阶段,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学生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面对一幅绘画作品,该如何欣赏?这是每一个人都会在心里问的一个问题。从大量的听课与调查中发现不少欣赏课中,教师讲授时间很多,大部分超过30分钟,有的甚至整节课讲授,学生学的机会很少,这样的课,不单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得更累,更没有兴趣,这也不适应现在所提倡的减负运动。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也是常常思考着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这里谈一下自己的思考。

一、美术欣赏教学的常见类型

一般说来,常见的美术欣赏教学有以下四种类型。

1、解说型——教师对美术伤口或是对美术欣赏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讲解、说明;

2、问答型——教师就作品或欣赏知识、原理提问,学生回答;

3、讨论型——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讨论,教师作为援助者;

4、自由型——学生在学校内外自发地、自由地欣赏美术作品。

解说型的美术欣赏教学的类型最常见。象上面所讲的那样,一味由教师讲解,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容易陷入知识灌输型的模式之中。但是,如果能在欣赏话题方面下功夫,对作品作出好的选择,并具有高超的解说技巧,那么,这可以克服上述缺点。

问答型和讨论型的方法有相互关联之处,但相比之下,讨论型的欣赏教学方法更理想。

自由型的欣赏方法的优点在于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时间、喜欢的作品,按自己的方式来欣赏。这种方法是最理想的,但是很可能导致这样的结果,那就是只有一部分的学生掌握了欣赏的能力,而另一部分的学生由于缺乏引导,欣赏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我们应根据不同的课业欣赏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对教材要有充分的认识

为了增加欣赏内容的趣味性,充实课堂内容,教师不光要备好课,写好教案,对于搜集到的美术欣赏作品(世界名画、优秀艺术作品等)一定要先选好题材内容。因为每件美术作品最突出的美点所处部位不同,所以备课、授课的侧重也应不同,有的作品最突出美点分析须侧重于时代背景和历史故事;有的应侧重于艺术家奇特而巧妙的构思;有的应侧重于形象的空间组合和画面构图;有的应侧重于造型那材质的表现力;有的应侧重于形象造型的寓意和联想;有的应侧重于对整体空间和自然环境的关照;有的应侧重于某种造型形式因素的运用。

教师欣赏教学工作也应当是一个创造,其创造精神应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独自特有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美点,并能对其做深刻分析,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发挥创造和想象,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

三、教师的授课方式应该灵活多样,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自主学习的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上课时,教师出示欣赏作品后,教师不要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读画几分钟,也可以以讨论的形式,再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如画面是以什么颜色为主?画了些什么?颜色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整幅画感觉是欢快的,还是伤感的?这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感觉,胜于教师的讲解。这样也改变了那种以教师唱独角戏为师生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2、欣赏与绘画、工艺结合,从中领悟作品内涵

美术欣赏课不应是一味地欣赏,有的时候让学生进行临摹作品,从中体味作品的内涵,这样就打破了欣赏课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局面,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欣赏教学与工艺、绘画的教学并不是孤立的,恰恰相反,欣赏教学始终贯穿在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他们的关系是互为作用的,学生有了绘画的实践,能够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而在欣赏艺术作品之后,他们就可以将作品的精华运用到自己的制作中。只有让学生了解作品中的优点和美的因素,才能有效地指导自己的美术学习活动,从中获得美的体验。

3、情景创设,从中品味艺术魅力

优秀的艺术作品,在总体形式结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或思想,或意念,或某种意味等等精神内涵,即意蕴美。我们都知道音乐和美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音乐是一切艺术门类中最为抽象的艺术,可音乐同样也是人类表达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因而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可以展开联想,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眼前情与景在不断地变幻,人的情感也不断地变化。假如在美术欣赏课中有机地把音乐和美术结合起来,将能达到图音并茂,声色俱全的表现深刻主题的教学目的,并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创造力。如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紧跟上述欣赏过程,用声情并茂的语言稍加提示作品背景、内容,让学生再仔细观察纤夫们在学生劳动下的各种不同的表情、姿态,放上一曲《黄河号子》……这时学生就开始自觉地“设身处地”,进入某种情景,而自觉地体验画面纤夫们劳动的艰辛,产生审美同情。

职业教育美术欣赏教学 篇4

在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欣赏课中有不少关于人体艺术的内容, 如何在教学中处理好它们, 使学生对人体艺术的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既是美术教学的任务之一, 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 对人体虽有一定认识, 但尚处于朦胧状态。加之受当前电视、电影、书刊、杂志等各种媒介的影响, 他们对人体内容的接触较以前的学生要多。但由于缺乏抵抗力而易受不良影响。一些学生就是受黄色书刊的影响而走上犯罪歧途的。现代社会中虽然人们思想解放, 但作为成年人的家长也极少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造成了他们在性别、人体知识方面的神秘和空白, 这就更需要在教学中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填充。

从青少年心理特征来分析, 较好地将学科知识与最佳生理心理状况相配合, 寻找最佳结合点, 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捷径。该阶段是青春期阶段身体发育极其剧烈, 男女的性特征已明显凸现, 对形体美特别敏感, 摹仿意识也很强烈。女生往往苛求自己的身体变化, 对自己的体形缺乏自信心, 追求身体的均匀苗条, 担心自已的形体“肥胖”。男生则把自已的形体变化视为力量增强的体现。他们都普遍喜欢“NBA”篮球运动员, 那身手敏捷, 体格强壮, 肌肉发达, 威猛高大的形象。所以在欣赏人体美的过程中精心地引导, 告诉学生人体的线条是自然事物中一种非常优美的线条, 帮助学生对人体美的审视和欣赏, 就能增强对自身价值的重新认识。人体与其说是人体自身生理进化的必然结果, 毋宁说是人类所有文化发展的完善结晶, 从人体上可以说体现了人类基本的诸如和谐典雅、粗犷有力, 热情智慧和富有活力以及强烈的征服欲等品质。

对于人体艺术的欣赏, 无论内容还是形式, 要品味其深邃的内涵和感受其艺术魅力, 除了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疏导, 还需要学生自身的文化素质作为铺垫。否则就会滑到不健康庸俗的审美轨道上来, 从而丧失了美术教育目的与意义。在欣赏古希腊人体雕塑时, 有许多学生不解的问, 为什么要表现不穿衣服的裸体形象呢?面对这些不惑的目光, 要积极的、周密的、审慎地向学生讲述:古希腊的裸体雕刻和绘画就是用来宣传人本主义思想和激发人们增强体魄以捍卫民族独立的爱国热情。优秀的人体艺术作品以其优美纯净的画面陶冶、净化人的心灵, 使人的品格在审美中得到升华, 获得身心的和谐及愉悦, “唤起种种不同的意象”。从此, 人体作为一种观念、一种象征, 一种隐藏着真理, 被历代艺术家所称道。

在教学生学习人体结构时, 除了讲解骨骼、肌肉的名称、位置、作用及男女形体的差异外, 还要告诉他们, 这个世界由男女两性组成, 学习人体结构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 了解内在结构及外部形体。男性由于骨骼大、肩宽、肌肉发达, 因此, 男人体形给人以强健的力量感。而女性由于骨骼较小、肩窄、皮下脂肪较多, 给人以丰腴的曲线美之感。

我在教学时准备了许多体育动态图片和服装动态效果图, 引导他们回忆看过的体育比赛, 思考体育健儿强健的体魄所体现出的美感;再引导他们回忆看过的服装表演, 或看一些体操表演的图片, 使他们对女性的丰腴秀美有一定的认识。

在中国古代美术欣赏中, 我挂出了不同朝代的人物作品, 有学生就问:“为什么唐代的仕女都比较胖?”由这个问题引出了不同历史时代不同的审美观问题, 而这种审美观也受统治者喜好的影响, 如“楚王好细腰”, 唐代由于贵妃杨玉环受宠的因素, 在唐代的仕女画中出现了丰满柔美的审美特点, 《簪花仕女图》、《捣练图》就是这一审美特点的具体体现。在男性审美的问题上文学作品及绘画多以表现王公贵族与才子佳人为主, 如大家熟悉的《红楼梦》就给了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的姣好外貌, 而宋玉、潘安、唐伯虎及现代的很多美男子都是眉清目秀、齿白唇红的儒雅才子、文弱书生, 就在今天, 也有不少人用“斯文”“秀气”作为对男性美的肯定评价。当然, 这种观念有着深刻的社会学、伦理学根源。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封建社会里, “锦衣秀士、白面书生”这类弱化的男性形像往往意味着优越的社会地位和充裕的物质生活, 这也是男性弱化的因素。在当今社会, 越来越多的妇女挣脱了封建桎梏, 在人格上取得了与男性真正平等的地位。弱化的男性形像已不再受到普遍的青睐, 也不再成为男性自我崇拜的偶像, 代之而起的是有个性的健壮的男子汉, 这正是引导学生认识人体美最好的契机。

人类自从认识到自身性的差异, 千百年来, 对男性人体美及女性人体美的认识便有了某些标准。在西方, 人们将其分别归为崇高 (壮美) 和优美 (秀美) 的对立范畴, 在中国则以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来形容。如果说男性人体犹如一首交响乐, 那么女性人体就是一首小夜曲。从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和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 再从中国汉代画像砖、北魏石窟造像中的男人体和唐代飞天的造型上, 就可得到确证。我在教学时将“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与“掷铁饼者”及“大卫”挂图挂在一起, 介绍画家及作品, 尤其加深对美神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的讲解, 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希腊人对于人体十分崇尚, 认为只有健全的身体才能有健全的精神, 他们把关心集体的利益、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心绪宁静、善于克制自己的公民道德, 作为完善的心灵寄寓在强健的体魄中而创造出了身心统一的人体艺术形象。希腊人非常重视体育锻炼, 自公元前七七六年起, 每四年一次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他们重视运动锻炼的表现。在最早的运动会上, 运动员全是裸体的, 并且用特制的名册记录胜利者的姓名, 还为他们塑造纪念像, 安置在神殿里。这样不但竞技成了希腊美术的主要题材, 而且希腊美术成为古代最典型、最辉煌的现实主义艺术的直接动力。由于讲述了希腊人对体育的热爱及对人体美的崇尚, 大大激发了学生对希腊艺术的兴趣, 不但没有了初看人体雕塑的羞涩, 而且还要求老师多讲解、多带些作品来欣赏。

在世界美术史中, 优秀的人体艺术作品数不胜数。只要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加深了解和认识, 就会有收获。我所教班级的几位女学生对我讲:“过去我们为自己身体的一些部分害羞, 以为谈论人体都是肮脏的行为。现在我们终于懂得了什么是女性美及人体艺术的美, 要使自己成为集内在美与外在美于一身的女孩。”从他们的语言中我感受到收获的喜悦, 他们健康、美丽地成长, 正是我们的希望。我想, 我们广大中等学校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共同携手努力, 切实营造一个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空间。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青少年心理特征进行分析, 将学科知识与最佳生理心理状况相配合, 以提高教学效率, 使学生对人体艺术的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较好的认识男性人体美及女性人体美。

职业教育美术欣赏教学 篇5

摘要: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做人, 终身受益。抽象画教学是美术欣赏课中的难点及重点。学生对于抽象画的理解还停留在‘望画生义’的阶段, 如何让学生在美术欣赏课中更直观准确地理解抽象画教学的意义成为教学的首要目标。

抽象画起源于19俄国艺术家康定斯基之手, 康定斯基破旧立新在厚积薄发中完成了内在精神原则下的抽象视觉语言体系、造型方式及构成法则系统构建, 带来了“表现性抽象”的审美追求和美学信念, 实现了具象到抽象本质的跨越。

一、抽象美术的特点

(一) 作品形象的抽象性

在教学活动中欣赏抽象美术作品并不能以画的像不像作为主要参考因素, 因为抽象作品的抽象性的存在, 在一副抽象作品创作成型后并不能再画中给欣赏着一些直观明确的信息来表明画中画的是什么, 而是以朦胧的意境为主的创作形式, 注重以点、线、形、色等构成画面内容的主要元素来表达画中的内涵。此时在高中美术的欣赏课中, 应该引导学生根据对作品的主观感受来调动对作品的情绪感,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对抽象画有‘抽象’的认识, 而不是去凭借看到的画中景象来猜测作者要描绘的事物。

(二) 抽象画面具有很强烈的动感

大部分抽象绘画的作品都是以强烈的色彩差和笔触感来给观赏者造成视觉上的冲击。那么如何分辨随笔涂鸦和抽象作品就是看该作品呈现给观赏者的是一种怎样的情绪。我们观赏一副抽象艺术作品的内在需求就是寻求一种精神的共鸣, 可以根据抽象艺术作品之中的线条色彩给我们的视觉和意识产生某种高亢、激动或者愉悦的情绪。而信笔涂鸦的画作由于没有规划性和目的性给观赏者的感受只是乱, 并没有抽象画给人的那种很强烈的动感。

(三) 优秀的抽象画趋向音乐性

抽象画利用色彩与声音产生无意识的链接, 观赏者在观赏的时候可以习惯性地在脑海里产生相应的情绪和乐章。在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抽象画教学环节中, 要想让学生体会到抽象画的音乐性, 可以有针对性地向学生展示具有代表性的抽象画作品, 比如蒙德里安的《红、黄、蓝构图》。

(四) 抽象作品意境的多样性

抽象作品以点、线、面等符号元素组成不明确的物象, 自然其中的含义也是不可以明确的。每个欣赏着从作品中感受的意境应该是不尽相同的, 如果一副抽象作品给不同欣赏着相同或相似的感觉体验, 那么这幅抽象作品必然是一副不合格的作品。在欣赏课上可以向学生展示不同抽象作品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抽象作品的认识和对抽象作品辨识度的提高。

二、在高中美术欣赏课中进行抽象画教学的作用

(一) 转变审美观念

抽象美术与近现代美术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欣赏观念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事物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艺术的欣赏已经逐渐从客观的角度转变成主观带有感情色彩的精神世界。抽象画的创新特点就是放弃了传统美丑好恶的标准, 只注重主观审美。抽象艺术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追求创新和探索。

在高中美术欣赏课抽象画教学中, 看待抽象画要转变学生的审美观念, 要使学生认识到传统美术艺术和抽象美术艺术在形式和理解方式上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从观念上转变学生对抽象画的理解方式, 使得学生在欣赏和理解抽象画的时候能够自主地从传统的审美观念上转变过来, 并且能够融会贯通在传统美术艺术的立场和观念上来看抽象艺术, 以便能够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认识抽象画教学中的抽象艺术。

(二) 让学生成为欣赏的主体

在高中美术欣赏课程中, 学生们通常以一个理性的旁观者身份来参与到欣赏抽象画作品的过程中去。只懂得一味地用机械化和量产化的词汇来表达对抽象画作品的感受, 使得课堂教学中达不到更深层次的教学意义。尤其是在抽象画教学中, 更需要的是学生们的主观感受和情感的流露。学生丧失了对抽象作品的主观感受也就体会不到抽象作品中所表达的真实艺术情感。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 而不是将课本和教师的知识简单地装入学生头脑的过程。在美术欣赏的课堂之上, 老师应该积极为学生创造符合抽象画中的情景和意境, 以此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变相地加强学生对抽象艺术的求知欲。

三、抽象画教学在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

(一) 实践教学法

由于抽象画并不像写实画那样需要严格的艺术功底, 所以可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属于自己的抽象画并对自己所做的抽象画作出解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创作的抽象画加以命题, 让学生自己思考来回答, 加深对抽象画的理解能力。

(二) 对比欣赏法

在欣赏课堂之上许多学生在欣赏国外的现代抽象画时许多学生可能看不懂其中的内涵。我们可以在教学环节中作出对比, 列出与抽象画类似的艺术形式向同学们作出解释和说明, 比如中国的草书, 我们虽然不能看懂草书上字的意思, 却大致能懂它的形式韵味, 将二者作对比来欣赏对学生来说能起到解惑的作用。

(三) 图案肌理的制作方法

高中学生理解能力强, 再加上不需要写实绘画那样有严格的技艺, 可让他们动手制作抽象画。在制作中去体会抽象画所带来的乐趣。如让学生在板面 (如玻璃、塑料板、纸板) 上, 用水粉、油墨等颜料随意涂画, 色彩要饱满, 水色要淋漓, 以此构成丰富而微妙、自然的肌理效果, 然后根据画面效果命题。

职业教育美术欣赏教学 篇6

关键词:素质教育;美术欣赏;艺术修养

美术作品是人类精神与文化的载体,通过对艺术品的欣赏,受艺术的感染和陶冶,对于促进我们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大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建构大学生完善的审美心理,培养我们完善的人格等素质教育方面具有积极地意义。目前各大高校内几乎都开展有大学生美术欣赏课,这是各大高校为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自身艺术修养而专门开设的一科公共艺术选修课,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强化学生美术素质上,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中同样极具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校美术鉴赏课的开设,进一步促进了大学生的自由和谐发展。美术欣赏课对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学生的审美艺术修养

大学生的感情自然而纯真,对世界的美丽与美好的事物有着发自内心的渴求,但对社会一些对立变化认识还是很肤浅,所以高校美术欣赏课的审美教育就显的尤其重要。美术是视觉形象的艺术,美术教育就重视视觉形象的运用,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能引起人们心灵情感的共鸣,思想冲击,陶冶情操,塑造美的灵魂。利用艺术的感染力,感召力,观尽大千世界中的艺术精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去发现生活中美的本质,美的真谛。艺术家创造的美术作品,都是靠视觉形象来感染人,打动人的,因而欣赏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形象展开活动。在美术欣赏课中,欣赏者与美术作品发生着一种审美关系,通过感知与体验对美术作品作出评价,美术欣赏教学要达到欣赏者与艺术家创造的带有普遍性的审美经验的交融,方能产生情感共鸣。任何成功的美术作品都有从个别到一般的象征意义。许多美术作品创造的艺术形象的感人效果,是言语、文字所无法描绘的,只能用心去体验、去触摸。欣赏教学的重点必须放在研究分析作品美的物化表现,研究分析作品美的魅力所在,艺术形象是通过审美体验而获得认知的,欣赏教学就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赏析逐渐提高审美感悟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二、美术欣赏课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术欣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人类最可贵的品质就是创造,但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美术欣赏课则利用美术作品的内涵不确定性,让学生大胆想象,并能以我为主、自圆其说,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著名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过:“想象是极其重要的事,有形的东西,可用想象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象使它有形。”世界的发展大多是从无形到有形的一个过程,美术欣赏所培养的创造性思维表现为对相对客观世界的审美能力,虽然这种创造性思维不一定形成惊人的作品,但由于形象语言的多样性,也能开启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成为一种广义的形象思维文化教育,这对于多角度,多方式思考问题是最为有益的。因为这种教育用于大多数,对于创造性思维普遍提高具有积极意义,特别是结合社会实际,挖掘有价值的课题,使这种教育潜移默化的形成一种素质,开拓学生视野,创设发挥想象力的表现空间,运用现代新型材料与工具发掘新课题,那些想象空间大的课题,能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体现,增强了学习兴趣参与欲,学生的创造力在恰当的指导下,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从步骤过程到结果,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创造性思维。

三、美术欣赏课有利大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

高校开设美术欣赏课可以促使学开形成高尚的人格并加以完善。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是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有转弱为强,转薄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而美术欣赏作为以美为研究对象的艺术性学科,也就很自然地成为学校对学生实施美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美术欣赏这一学科对学生实施美德教育主要指进行审美上教育。世界上各种物质形态各有其美点,美术作品形态、形式、风格不同,其美点也各异。美术作品在引起欣赏者的激动和共鸣中,唤起了优美、崇高、悲哀、痛苦等种种思想感情,在潜移默化中使欣赏者接受某种道德情感,受到某种精神品质的熏陶,从而改善人们的情感状态,影响人的行为。美术欣赏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对自然物、人造物形态美的认识,培养学生认辨美术作品的能力,提高敏锐的审美感知,可以让学生们感到风景画、花鸟画中也有着自然与人的生命的存在,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优秀的美术作品欣赏起来可以陶冶情操,完善意志,使欣赏者的人格境界得以提升。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使广大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使他们学会创造,具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能力;学会生存,具有拼搏、竞争的生活能力;学会学习,具有自学的能力;学会做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美术欣赏在高校课程中美术欣赏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现状相对滞后的状态,应该努力以改善,让美术欣赏真正切实地实施起来,為所有大学生德智体全面的发展提供不可估量的作用。美术欣赏通过对学生的审美心里的培养,使我们对美术作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会鉴赏美,进而创造美,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所产生的对人生观的思考,能让我们达到明是非,摒弃丑陋,完善学生的人格,这正是美术欣赏在素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减福军.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浅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4)

[2]王石礅.中外美术鉴赏[J],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3]黎林.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评价的理论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美术欣赏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篇7

1. 美术欣赏教学的作用

在职校教育体系中, 美术课大多不受重视, 基本上被列为选修课或者素质培养课, 其重要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美术课的核心是美术欣赏, 所以强调美术欣赏, 对于美术课在职校美术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并其能有充分发挥美术课的教学价值以及实践意义。

当前大多数中职院校都设有计算机专业, 而在计算机专业中, 三维动画、网页设计及广告设计等都是非常热门的课程。但要学好上述课程, 专业教师在教会学生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必须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欣赏能力, 唯有如此, 才能设计出有生命力的上乘之作。所以, 对学生而言, 尤其是对那些设计专业的学生, 美术欣赏无疑意义非凡, 这就要求美术教师不断完善美术教学体系。

2. 美术欣赏教学的问题

美术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 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当前职校美术教育发展却无法有效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深入, 职校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日益凸显。

2.1 课程流于形式, 没有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

美术欣赏的作品质量是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观赏者打造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的前提和基础。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普遍存在着课程流于程式化、表面化等问题。由此也使得大多数美术教师偏重于理论知识和分析教学的死胡同, 主观上容易忽视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会严重阻碍学生创造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和提高, 过度形式化的课程训练对学生的色彩鉴赏力及审美力都会造成严重阻碍, 因此无法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艺术欣赏的综合能力和应用水平。

2.2 教学理念落后, 没有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当前社会, 经济技术飞速发展以及不断成熟的信息技术, 应用于教学中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广泛, 多媒体技术为其中的典范。它渗透于职校美术教学的方方面面。比如目前比较普遍应用的各种软件, 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美术欣赏课的学习效率, 而且还全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空间。

但由于种植美术教师的教学理念依然存在普遍落后的问题, 教师队伍建设也相对不足, 最终致使现代教学技术在职校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率较低。因此, 多数职校美术教师还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枯燥落后的讲解阶段, 用单调乏味、毫无新意的讲授方式强化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 这种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已严重违背现代教育的时代发展规律, 同时制约并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2.3 其他问题

教学定位不明确, 导致实际教学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严重脱节;由于教学理论体系不完善, 加上现有的教育弊端, 很容易出现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落后等问题;职校美术教育师资水平较低, 大多美术老师都是专科学历, 没有形成系统的职校美术教育理论和实践认知。

3. 美术欣赏教学的策略

3.1 构建多元化教学体系, 尊重学生发挥主体性

在实际的美术欣赏课堂教学中, 美术教师必须要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 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进行自我情感的释放和表达。另外, 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 有效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学习主动性。比如, 在实际教学中, 经常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为学生设定相关主题, 然后进行课件制作比赛。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而且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新颖性和形象性。

3.2 树立全新教学理念, 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职校美术教育的欣赏课堂中, 提高多媒体教学的使用率是有效实现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高度对接和融合的有效手段。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及新颖性等特点和优势,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美术教师完全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进行美术欣赏课的直观呈现和外在演示, 以此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此外, 还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优秀美术作品, 让学生们对其进行鉴赏并在鉴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鉴赏力和审美力。

3.3 其他问题的相应策略

课程设置要有所侧重, 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作为视觉艺术的美术离不开细致的观察和思考, 因此要加大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创造力的课程比重, 例如名作赏析、美术创作等, 有助于培养学生美术观察力和感知力, 可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另外, 根据本校教学实际和专业特征开设个性化选修课, 例如经典油画鉴赏、中西美术史论等, 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自主选择课程。

教师是教育改革顺利进行的核心, 对学生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 所以教师要不断进行自我提高, 加强自身专业素养。职校要定期开展教师教学交流和教学培训, 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 并以自身人文素养影响学生,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强人文教学是未来美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主流方向。

参考文献

[1]周强.《职业教育美术欣赏教学探究》[J].才智, 2012 (33) .

[2]李悦.《浅谈职业教育美术欣赏教学》[J].科学咨询 (科技管理) , 2012 (11) .

[3]李德华.《浅谈职业高中美术教育中的美术欣赏课教学法》[J].美术教育研究, 2013 (18) .

职业教育美术欣赏教学 篇8

那么,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 如何在有限的美术课堂内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欣赏舞台, 帮助学生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呢?

一、回顾历史, 向民间艺术学习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的文明古国。我们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在现代社会中所具有的意义, 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民间艺术表现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

(一) 把民间艺术引入课堂

美术课程的设计中有很多关于民间艺术的课题。在这类课堂中, 教师关键是要让学生充分欣赏民间艺术的质朴、美丽, 了解我国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而不要把重点放在技能、技巧的学习上。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 准备大量的图片资源, 引发学生主动的审美体验。在这些主题探究活动中, 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民间艺术表现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

(二) 走出课堂, 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对于民间艺术的学习, 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是远远不够的, 更应强调真实的学习环境。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民俗文化活动, 让儿童与家乡的民间艺术对话, 在真实的民俗文化环境中, 接受民间艺术的熏陶和洗礼。比如:在元宵节期间, 我们鼓励学生到街市赏花灯, 引导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自制花灯。并在学校里举办自制花灯展, 让学生在真实的民间艺术活动中, 在浓浓的民俗文化氛围中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了解到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孩子们也只有充分体会到了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 才会深入体会其文化内涵。

二、关注时尚, 与流行视觉文化对话

科技在飞速发展, 我们的世界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流行艺术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视觉文化, 被我们所接受。在现代社会进行美术作品欣赏、评论, 必须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

对于流行的视觉文化的学习, 我们强调的是从儿童的身边做起, 从儿童关注的兴趣点人手找寻有意义的题材, 生成相应的主题活动。通过主题活动的探究, 提高儿童的艺术品位。

正是在这一思想引领下, 经过几度酝酿, 我开设了一堂能充分激发学生个性、展示自我, 并与流行视觉文化对话堂能充分激发学生个性、展示自我, 并与流行视觉文化对话的创新课《漂亮的裙子和T恤》。当孩子们利用各种废旧材料, 制作出一件件充满个性的服装展现在我们面前时;当孩子们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服装, 充满自信地走上T型台展示自我时, 我和孩子们一起感受着成功的喜悦!又如, 我发现学生大多喜欢卡通画, 于是, 趁杭州召开动漫节之际, 我也及时开设了一节《我也画动漫》。在活动中, 孩子们一起参与了动漫的收集、分享、交流、设计、展示。在这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中, 孩子们不仅欣赏到了多种多样的动漫形象, 也学习到了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帮助学生逐渐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 以健康的审美观看待视觉文化, 以新的眼光看待经典艺术和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些都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最新题材, 课堂内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学生画得很开心, 教师也教得很开心, 师生一起畅游在动漫的海洋里!

三、放眼世界, 与世界艺术大师握手

《少儿美术》中就有这样一个栏目。每期都会介绍一位著名艺术大师的艺术世界, 包括他的生活经历、绘画风格等。我觉得这个栏目办得很好, 能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也应抓住时机, 及时给学生欣赏一些相关的名作, 介绍一些艺术大师的艺术风格。如我在上《多彩的秋天》时, 先是让学生观察秋天的落叶来感知各种不同的黄色, 感受自然界中丰富的色彩和大自然的美。在接下来的欣赏环节中, 又安排了两个重点:先欣赏黄色调的学生作品, 然后再展示了凡·高的名作《向日葵》《收获景象》等。使学生感受黄颜色带给我们明快、温馨的美感, 并认识不同深浅的黄颜色及其相邻的颜色, 重点分析以黄色为主的画面主体和背景深浅的对比关系。这样, 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凡·高独特的画风、坎坷的一生,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领略到不同艺术流派的独特性和相似性, 使孩子们学会分享共同的文化, 容纳和接受不同的文化。

论中职教育中的美术欣赏 篇9

一、中职教育中美术欣赏课的重要意义

美术欣赏课是中职美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 由于目前中职教学重视实践课程的开设, 对学生的动手能力重视程度远远大于专业基础课, 所以往往存在着美术欣赏课可有可无的现象, 学生对美术欣赏兴趣不高。作为中职学校首先要认识到美术欣赏课的重要意义, 才能在美术教育中落实审美素质教育。

1.美术欣赏课是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优秀的美术作品具有情的感染与美的感受, 它们能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受到感染, 沉浸在美的享受中, 情感得到陶冶和升华。目前, 各类职校学生进校时所具备的文化素质、审美素质都不太高, 所以中职学校中的美术欣赏课教学就应该在结合职校学生特点的前提下, 体现美术的人文性, 在美术欣赏课中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让职校的学生都能接受美的熏陶, 从而提高他们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在艺术的感化下形成良好的个性, 在艺术美的天地中增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

2.贴近生活, 提高学生对社会与生活的认识

中职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萌芽阶段, 优秀的美术作品能使他们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 还能让学生贴近社会、体验生活, 提高对人生的认识。很多学生对美术欣赏有一个误区, 认为欣赏课只是了解一些名家名作, 而对生活中的美却视而不见, 不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 更重要的是服务于生活。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精彩纷呈的审美现象, 以其精妙绝伦的姿态, 给人们带来审美的享受, 诸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 都在显露出个人对艺术、审美的追求。因此, 中职阶段增加学生美术欣赏的机会对于学生对社会、生活以及人生的认识有较大的帮助作用。

二、如何提高中职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质量

美术欣赏课需要教师多花心思, 总结教学经验, 寻找适合学生和自己的教学方法, 以提高教学质量。

1.转化教师角色, 参与美术欣赏, 引导学生欣赏与思考

以往的美术欣赏课上, 教师的角色往往是知识的传授者, 注重美术作品的解析而不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欣赏、思考、交流, 这样的灌输教师对美术作品的认识显然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久而久之, 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美术素养得不到提高, 参与美术欣赏的热情也会降低, 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美术欣赏课是以欣赏、交流为主, 而不是单纯的让学生去听老师的见解, 所以, 教师要改变角色, 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 对于不同的观点要以包容的心态去肯定, 对于有见解的想法教师可以参与讨论。对于某些缺乏自信, 害怕说错的学生, 教师应给予鼓励, 并指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使学生逐渐的消除心理影响, 增强参与的意愿, 这是发展学生审美个性、培养审美意识的前提。

2.学科相互渗透, 强化欣赏效果

美术欣赏课不能单纯让学生欣赏作品, 更要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 挖掘作品的内涵, 提高学生对作品的认识。美术与音乐、历史、网络、文学等学科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 在赏析课上采用美术和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方法, 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以美术和音乐为例, 将视觉和听觉两种感官紧密地结合起来, 这样能给学生创造一个更感性的空间, 在欣赏国画山水时, 结合中国古典音乐《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等, 让学生的思绪和感受随着音乐而潺潺流淌;在欣赏油画作品时可选择与主题较接近的西洋音乐, 如在欣赏《蒙娜丽莎》时可以选择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 当舒缓温柔浪漫的音乐响起时, 人的身心处于一种放松自由和愉悦的状态, 此时更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想象力, 从而能让人更深入地去感受画面中的意境, 体验不同层次的美。

3.转变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和评价方式

美术欣赏课重要的是让学生欣赏、交流, 所以教学模式不应死板教条、而是灵活多样。

在欣赏的过程中、有条件的情况下多使用多媒体做好课件, 既可以提高效率, 更可以给学生形象的认识, 每个环节尽量留出给学生思考、交流和总结的时间。在美术作品选择上也不应拘泥于教材, 可从互联网、图书馆等渠道广泛搜集经典的作品供学生欣赏和交流;欣赏的角度、视野也要不断的拓宽, 而不是仅仅关注美术作品的技巧等, 更应从美术作品中挖掘更深层次的和更贴近生活的内涵。比如在赏析《九色鹿》时, 让学生领悟做人的本质;对山水画的欣赏, 引导学生联想到现在的环境破坏, 从而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从对我国民间艺术的赏析, 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通过以上这些赏析教育, 能逐渐在学生中建立起一种宽容的审美心理和开放的文化心态, 引导他们用这种审美心理和文化心态去看待身边的人与事。

另外, 美术欣赏课的评价方式也应改变, 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美术作品欣赏体会的书面表达, 同时也应注重对课堂交流的评价, 充分展现学生参与交流、表达自我的能力。

三、结语

总之, 美术赏析以审美教育为核心, 在塑造学生的品质,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完备学生的知识修养以及发达其心智, 开发其潜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美术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欣赏交流过程中, 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情歌与内涵, 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美术素养的提高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完善。

摘要:素质教育的推进要求中职生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而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美术文化素养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中职教育,美术欣赏,审美能力,美术教育

参考文献

[1]林永忠.在中职美术欣赏课中如何落实审美素质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23 (4) .

[2]孔晨娥.关于中职开设美术欣赏课必要性的探讨[J].知识经济, 2011, (7) .

[3]袁晓春.中职美术欣赏课之我见教育哲思[J].教育艺术, 2009, (7) .

美术欣赏课与爱国主义教育 篇10

一、通过对历代绘画作品及艺术价值的介绍和欣赏, 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对中国历代美术作品介绍和欣赏, 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的情况, 使他们对祖国极其丰富的古代、近现代文化和艺术遗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引导学生去理解、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 弘扬民族自豪感, 激发爱国情感。如在欣赏二十世纪著名人物画家王式廓的《血衣》这幅油画素描稿时, 让学生细致观察、领会, 此图是画家生前未完成的一幅表现伟大的土地革命时期形象的油画素描稿, 画面选择在斗地主的大会上, 一位有深仇大恨的“苦主”抖开被害亲人的血衣控诉, 会场上群情鼎沸的一个瞬间, 表现了两个阶级的生死决斗。《血衣》的情节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它唤醒了人们心中郁积多年的痛苦回忆和阶级觉悟, 它在汹涌的人群中掀起了向反动阶级讨还血债的复仇风暴。“苦主”悲愤至极, 强烈地扭动着身躯抖开血衣———那件地主残害农民的铁证。这一动作既有鼓舞性又有说服力。从《血衣》里的众多形象可以看出, 土改运动已经把最底层的群众发动起来了, 从而使学生被画家高超的技艺所折服, 被作品所吸引, 得到了美的享受和艺术感染, 同时可以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对剥削阶级的憎恶和对劳苦大众的尊重和爱怜之情, 并深刻认识到新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不易, 这样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自觉地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

二、通过对历代美术作品及图片资料的介绍和欣赏, 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对中国历代以来各种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及图片资料的欣赏, 如彩陶、青铜器、石雕、秦陵兵马俑、秦长城、汉画像石、壁画、帛画、版画及有代表性的美术家及其作品等。教材中, 有大量的内容蕴含着爱国思想情感因素, 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备课时, 要深入研究教材, 充分揭示教材的内在思想性。教学时, 首先围绕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向学生作简要的介绍, 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作品中隐藏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并深入分析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领会东方文化的骄傲———我国历代美术作品自信、豪迈、博大、精深的艺术所孕育的民族传统文化精神。通过教学引导和启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的光辉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美术;培养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从而加深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同时, 欣赏教学可采取多种形式, 如结合挂图和课本图片及平时收集的史料典故进行分析讨论, 可以运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展示并作简要讲解, 也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和画展等, 使欣赏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教学方式始终落实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之上。

三、通过对建筑工艺及年画书法的介绍和欣赏, 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上一篇:三点法下一篇:初中语文中的诗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