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语文

2024-05-07

返璞归真语文(精选十篇)

返璞归真语文 篇1

所以, 语文教学的本真必须是写好中国字、读好汉语书、作好心得文, 从而用“现实的传统”去修正那些“浮华的现实”。

一“识字”为先

“蒙养之时, 识字为先, 不必遽读书”。当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轰动全国, 这体现了国家对汉字的重视, 透露出国人对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迫切要求。汉字, 以笔画线条的苍劲或柔美、飘逸或顿挫而为“艺术”;以结构组合的多变寓意、历史的革新演变而成“文化”。小小方块字, 凝结千年事。我们怎可小觑!

作为一种工具, 汉字为孩子架起了一座走入社会、学会交流、求知学习的桥梁。所以, 小学语文必须把识字教学提高到一定的高度, 识字、写字技法的形成, 良好的识写字习惯的培养都需要一步步扎实完成。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当前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下降的趋势。

二“诵读”为本

语文课堂必须做到“以读为本”, 方能回归本质。叶圣陶先生说过:“看很多地区, 小学里读语文课本还是一字一顿的, 这根本不成语言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没有“读”的课堂哪来智慧火花的碰撞?哪来与众不同的见解, 哪来妙趣横生的想象?

诵读, 不仅增强了理解, 也大大增加了学生的积累量。国学大师高怀瑾先生曾感叹地说:“传统的教育方法, 是有多么轻松愉快, 使儿童们在歌唱舞蹈的气氛中, 达到文化教育的水平。古人们说‘弦歌不绝’, 就是这种境界。”我国古代的教育就是要求学子大量诵读唐诗、宋词、诗经、三字经等经典文学著作, 所以, 诗词文人们能够触景生情, 即兴作诗, 这都是大量诵读而自然产生的语感和所积累文字的信手拈来。

三提倡“涵泳”

语文学习还要继承和发扬“涵泳”的传统经验。新“课标”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显然, 品悟阅读、潜心涵泳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下面以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负荆请罪”研读指导过程为例, 谈谈“涵泳”在语文课内外阅读指导中的应用。

1. 课文“涵泳”

第一, 问题引路, 诱导涵泳。开课伊始, 通过学生对“负荆请罪”等词语的理解后, 引出问题:廉颇向谁负荆请罪?为什么请罪?蔺相如会不会原谅他?……一连串的问题勾起了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 这种欲望迫使他们很快投入到认真的研读思考和分组讨论之中。

第二, 设下悬念, 深入涵泳。根据上面设置的问题, 组织学生交流。对于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请罪”, 学生多数回答为“廉颇羞辱了蔺相如, 所以要赔礼道歉”。为了把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 彻底把握文章主旨, 我设下悬念:从廉颇多次羞辱蔺相如来看, 他是个很要面子的人, 可是一个要面子的人怎么会这么轻易给人道歉呢?哦, 难道是因为蔺相如告到赵王那里去了, 是被逼无奈?还是他故意做给别人看呢?……一连串的悬念抛出, 课堂上先是炸了锅, 同学们先是你一言我一语, 然后安静下来, 有的咬着笔, 有的皱着眉, 有的自言自语, 无一不在认真地研读课文, 专注思考。很快, 他们有了自己的见解, 从而总结出蔺相如的宽容大度、深明大义的胸襟, 廉颇知错就改、光明磊落的大丈夫性情。

2. 课外读物“涵泳”

“书犹药也, 善读之可以医愚”。可是, 往往小学生想读书, 却苦于不知道读什么书, 怎么读。此时, 语文教师要牢牢把握小学生课内外融合式阅读的机会, 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仍以“负荆请罪”为例, 课内品悟研读时,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搜集资料知道了《史记》, 初步了解了司马迁和战国时期的有关历史。于是推荐给学生书目:青少年版《史记》、《司马迁传》、《战国策》等。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 分别指导他们以做批注、写心得、摘抄最有感触的句子等方式完成“书海涵泳”, 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书中人物性格对对碰、我心中的那个“他”、人物故事研讨等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沉进去而不能自拔。

读有目的, 学有方法, 课内外结合。故, 品悟深入透彻。

四读写结合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一代诗圣杜甫告诉我们:没有丰富的阅读量, 就不会有丰富的积累, 没有大量的积累, 怎可文思如泉, 下笔成文?

“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 倾吐能否合乎法度, 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叶圣陶老先生清晰地指出“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语文教学把阅读与写作人为割裂的现实, 也为解决当下学生作文水平低下找到了突破口。

可见, 多读多写, 读写结合, 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返璞归真语文论文 篇2

一、中学语文课堂现状

语文课堂上的形式多局限于教师问和学生答,或者是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中。学生在回答问题和讨论交流中对于课文内容没有深入的体会,导致语言内容肤浅,看似热闹非凡的课堂中,实际讨论的问题都停留在肤浅的表层上,教师的指导也没有突出教学本质。例如在鲁迅先生的《孔乙己》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孔乙己的人物形象特点上重点讨论,而针对孔乙己这一人物是受封建制度残害下产生的以及作者对封建制度的批判态度却一带而过,忽略了文章的重点内容,讨论较为肤浅。

二、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的要点

(一)通过诵读来体验文本

《辞海》中对“返璞归真”的定位是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语文教学中的返璞归真,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自由地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诵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手段,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文本产生自我认知和体验。在无声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同时,学生能够体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以及意境。例如在《与朱元思书》一文中,让学生诵读的同时,闭眼想象:驾一叶小舟,随风飘荡,任船所至,观赏景物。蓝天、青山、绿水,耳畔传来的尽是大自然的声音。如此,学生自然而然体会到了吴均寄情山水、远离世俗的情怀。

(二)注重文本体验

语文教学中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脱离了参与性,那就失去了体验、感悟的本质。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将文本内容与生活相互联系,找到文本中与生活中相似的共同点,让学生与文章产生共鸣,达到感同身受的境界。例如在《多一份宽容》的教学中,不能单纯停留在文章字句的理解和分析之上,而应该关注与贯穿始终的关键性词语“宽容”上,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字句意义的基础之上,联系自身的`生活环境,联想一下自己的生活中可曾遇到过类似的情形,如何面对和如何解决的,通过学生对自己的亲身经历的感受的整理,让每个学生心中对“宽容”有了不同的诠释。教师在通过学生自身的感受来与作者的思路相融合,引出作者最终想要表达的宽容待人,正确处理和谐人际关系的中心思想。

(三)学会品析文本

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通过精读来揣摩文章当中的内蕴,并且体会作者的用意。所谓的反复精读,指的是通过精读来理解言语的含义和文章内涵;再次精读文章,了解其中运用句式;又一次精读文章,洞悉其中的层次和写作手法,通过多次的精读来达到深入地了解言语、句式、内涵,继而做到有感情的朗读。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首先进行略读,将其中感人画面在脑中呈现,随后进行进一步的精读,重点针对描写父亲爬月台的几个动作的刻画进行体会,“探、穿、攀、缩、倾”几个动词将整个手脚的动作刻画得淋漓尽致,再一次呈现了憨厚朴实的父亲形象。再次精读,学生会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验到父亲对儿子的深沉父爱,以及儿子对父爱的感激之情。在对文章进行精读以后,加之反复的诵读,教师从中引导学生理解其中字、词、句之间的结构关系,通过对文本的品析提高学生对文章精华之处的感知,有利于在阅读其他作品时,学会更好地理解文本。

三、结语

返璞归真语文 篇3

关键词:语文课堂;语文味;回归

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把握语文这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也是语文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然而,在当下的一些语文课堂上,甚至一些“公开课”“示范课”上还是经常会出现少了“语文味”的课。

一、语文课缺乏“语文味”的原因

1.学生活动过多

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模拟人物角色互动,有时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获得真切的体验。但是,我们发现过多的活动表演只是活跃了气氛,并没有让学生获得真正的情感体验,反而丧失了语文课的本色。如,在《散步》的教学中,有的老师为了上演一幕动人的散步图,让学生上台表演,煞有介事地一番动作,搅得底下的学生发出一阵阵笑声。气氛是活跃了,而严谨而又多变的句式特点,深沉而又浓郁的情感氛围,强烈而又举重若轻的使命感却并未在课堂中进行分析与展开,课堂完全失去了“语文味”。

2.上课讨论过滥

讨论本是好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钻研精神、口头表达与明辨是非的能力。但有些语文课,教师为了追求活跃,想让所有学生参与互动,全班讨论、大组讨论、小组讨论,一应俱全,使课堂成了“菜市场”。最关键的是,有的讨论是为讨论而讨论,使课堂全然失去了“语文味”。

3.非“语文味”过浓

语文课缺少语文味很重要的原因,恐怕是没有处理好三维目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到不适当的位置,以至于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思品课、历史课。有的教师本意在于提高学生素质,丰富课堂内容,将大量的非语文元素源源不断地搬进课堂,简略的背景交代变成历史演义,作家作品介绍变成人物掌故……只要与课文内容稍有牵连,天文地理都可扯进去,这些都将导致语文课堂“语文味”的缺失。所以,在新课标下,如何使语文教学中日渐消失的“语文味”回归,便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

“语文味”一词最早是由程少堂先生提出的。所谓“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的语文课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简而言之,就是要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

二、如何使“语文味”回归

1.从多“读”上呼唤语文味的回归

“读”是语文学习的最好方法,教学中,对文章的感知靠读,感悟靠读,理解靠读,情感的熏陶也靠读。“语文味”是读出来的,反复地读、思考着读、美美地读,让学生通过听(听老师范读)、看(默读)、读(出声朗读,多种形式的读)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语言,在读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文章,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语文课要书声琅琅,书声琅琅本身就是“语文味”的重要体现。

2.从多“品”上呼唤语文味的回归

于漪老师认为“语文课就得咬文嚼字,该教的语文知识就得让学生掌握,通过对语言文字理解与应用的扎实积累,提高语文能力。语文课就是要和语言文字打交道,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诠释、识别、辨认、理解、探究,领悟作者深寓其中的思想、见解、品德、情操。”语文中的语言就像沙滩上的一颗颗贝壳,是那么丰富;又像一颗颗发光的钻石,是那么精美;还像一杯杯龙井茶,耐人寻味。丰富、精美、耐人寻味的语言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靠品——品词赏句。

朱熹说:“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所以,语文教师应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咀嚼词句,品味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风采神韵,让语言文字如桂花糖般满口生香。

3.从多“写”上呼唤语文味的回归

有人说,什么是“语文味”?说到底就是要看课堂上有没有让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语言材料,有没有教会学生一定的写作技巧。所以,有“语文味”的课就应该大胆地、扎实地、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这和新课程中指出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是一致的。因此,语文课无疑是扎扎实实的语文实践课,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文本,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过程中,掌握学习、运用语文的规律,不断提高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并以此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总之,我们的语文教学要重在引导学生品读语言,体会人物情感,用文字表达感受。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课堂上既要上出“语”的味道,更要品出“文”的韵味,让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程少堂.“中国语文教学美学新体系”构建之演进史.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13(02).

返璞归真,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 篇4

一、准确多元的文本解读

(一) 了解创作背景, 知人论世

孟子说过:“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是以知人论世也。”因此, 了解作者的创造背景、个人经历, 对于我们准确、深入理解文本, 明确作者的创造目的大有裨益。以教学《孔乙己》为例, 对该文主题的理解, 一般认为是批判封建科举制度和教育制度, 批判某些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诚然, 鲁迅先生的作品中不乏对封建科举制度、教育制度的批判, 但据孙伏园的回忆, 鲁迅谈《孔乙己》的主要用意, 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的确, 孔乙己就是咸亨酒店里的“玩物”, 小说从头至尾描写了当时社会从肉体上、精神上对孔乙己的摧残和嘲笑, 揭露和鞭打了旧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冷酷的现实。

(二) 站在学生角度, 多元解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阅读也应该是多元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张扬个性的时代, 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必然也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当然, 并非只要独特的就是好的, 有学生认为愚公移山不如搬家来得简单实际;也有学生指出朱自清的父亲不懂交通规则……这些解读显然都出现了偏差, 都是不理性的, 甚至是不尊重文本。因此, 教师在对学生强调个性化阅读的同时, 也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二、循序渐进的语言品味

朱自清先生说:“阅读有时候不止于要了解大意, 还要领会那话中的话, 字里行间的话——也就是言外之意, 不能读得太快, 得仔细品味, 这就是需要咬文嚼字的功夫。”笔者的理解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像那一枚带核的青橄榄, 越嚼越觉着它的味儿;又似一杯清茶, 越品味儿越浓。要达到这样的境界, 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反复咀嚼、品味赏析文章耐人寻味的语言, 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在学生对文本充分朗读、对文本有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抓住关键语句、字词进行赏析和品味, 进而让学生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和主旨。具体来讲, 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 “读”字当先, 整体感知, 事半功倍

例如, 《晏子使楚》第二段中, 楚王与晏子的对话是本文的重点, 读准两人说话的语气是把握两人性格的关键。因此在上课时, 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法, 注意楚王“齐人固善盗乎”这句中带有的轻视态度, 和“圣人非所与熙也, 寡人反取病焉”这句中楚王无奈、尴尬的语气, 从而不难看出楚王的仗势欺人、自作聪明。同样, 晏子“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的设问和“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的反问, 让大家充分领略了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真不愧是一位机智勇敢、能言善辩的爱国志士!这样, 通过朗读这个最简单的方法, 文章的重难点迎刃而解。

(二) 以“本”为本, 精读细品, 含英咀华

1. 形象感知法。

如元朝散曲家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该诗语言之精炼, 可以说达到了不能再增、减一字的程度。全诗仅二十八个字, 既无夸张, 也不用典, 纯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副绝妙的深秋晚景图。前三句十八个字, 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 一字一词, 一字一景, 精炼之至。但是精炼而形象:九种事物名称之前, 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来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 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 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的笼罩下, 构成了一个统一体, 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结句中的“断肠”二字直抒胸臆, 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细细咀嚼, 学生也仿佛肝肠寸断, 悲从中来。学生逐字逐句品位后, 更折服于古人遣字造句之精妙, 表情达意之匠心。

2. 比较揣摩法。

比如《给我的孩子们》一文, 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丰子恺对孩子们纯真生活的憧憬之情:“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 每天不止一次!”试想把句子改成“我的孩子们!我每天不止一次地憧憬你们的生活!”通过这样的改动、比较阅读, 学生一下子就发现原句倒装的强调效果。再如小说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 如果缺少反复的品读、赏析, 那么所有的理解和体会只能是空中楼阁。孔乙己从“排出九文大钱”到“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在鲜明的对比中清晰可见孔乙己的进一步穷困潦倒, 精神、肉体所受的摧残之深, 由此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旨才能落到实处。

返璞归真,让语文课堂教学更精彩 篇5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因此,为了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课堂必须进行改革,必须在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那么,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怎样的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生实际,笔者认为应该有四个特点,应做到返璞归真,让语文课堂教学更精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I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104

一、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应是读书室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具体要求为:所有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可见,“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然而,受考试和分数的制约,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都是教师一言堂,忽略了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所以,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不应再是讲堂,而应是学堂,是学生读书的地方。语文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朗读,让学生在与文本、同学、教师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地读,读出水平,读出教材的特点、意境、灵感、生命的差异。可以通过质疑的读、归纳的读、训练的读,进行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训练。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时,以不同形式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让学生体会桂林山水的特点,先是个别读,要求能读得准确、读得通顺,然后分小组进行检查读,接着指名开火车比赛读,最后全班一起有感情地大声朗读,待学生有了读的基础,再引导思考“读了这段话,你们发现桂林山水有什么特点?是从哪些词句体现出来的?”有的说清,有的说绿,有的说静,有的说秀、有的说奇,有的说美,简直就是一幅画,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各显神通,答案不一,个性化的独特感受得到体现。这样,学生不但对学过的知识记忆犹新,课堂还充满朗朗的读书声,充满活力与朝气。

二、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是实验室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因此,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应让学生自主观察、实践和动手,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和发现的能力,让每节课都成为学生终身难忘的永久体验。如在引导学生理解“大摇大摆、目瞪口呆”等词时,让学生上台表演,用形象的肢体动作来表现词的意思;而在学习“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时,则让学生上台画简画,再直观再现情景;学习“云雾迷蒙”时就让学生观看录像片,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并完全陶醉在那如诗如画的情景中,这不正符合小孩子好动、好奇、好尝试的天性,返璞归真,让语文课精彩起来了吗?

三、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是游戏场

学中玩,玩中学,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又一个特点。把游戏活动带进课堂是新课标大力倡导的。如学完一课生字时,为巩固掌握所学生字,在低年级就可创设找朋友游戏:把有些生字的偏旁或部首分开,分发给学生,让其中一学生走上讲台举着生字偏旁卡片高呼“我的朋友在哪里?”另一个同学如发现自己拿着的卡片能与他手中的组成生字,则走上去说“你的朋友在这里!”然后站在一起,组成所学的生字,这样能让学生跃跃欲试,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又如课堂背诵,一般的方式比较单调且枯燥乏味,学生总是带着被检查的心态惴惴不安地背诵。要么背错,要么背不出,可是如果教师将背诵作为模拟生活中的一件趣事来处理,既充满了情趣,又提高了训练的难度,拓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学落花生这课时,学完课文,需背诵描写花生的好处的段落的时候,笔者便说“孩子,听说你对花生的好处方面的知识了解的很多哟,能说给我来听听吗?”个个学生马上热情高涨,兴趣盎然,会背的高高举起了小手,不会背的也在认真地读,课堂焕发出别样的精彩!

四、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是聊天室,是大平台

新课程倡导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所以课堂教学要注重对话,注重心与心的交流、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情与情的相激。如教《草船借箭》一课时,笔者让学生思考:把《草船借箭》这个题目的“借”换成“骗”,好吗?一男生说:“老师,可以,而且我觉得“骗”更好。”“哦?”我忙问到,“你为什么会这样说呢?”这个学生胸有成竹地说:“因为课文中写到:诸葛亮趁大雾漫天出发,去到后又叫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虚张声势,引诱曹操出来朝江中放箭可看出诸葛亮是骗曹操的,当然用骗箭好了。”另一女生立即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老师,我可不同意他的说法。我认为还是原来的好!”笔者用鼓励的口气问:“为什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这个女生回答:“联系课文内容,从‘太阳出来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这里可看出用“借”好,因为骗箭不用谢。另外用借箭更能突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她还联系《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故事,如《火烧赤壁》来谈,说用借箭好,因为火烧赤壁时,诸葛亮把箭都还给曹操了。她解释得头头是道,其他同学无不流露出佩服的神色。笔者不由得赞许地点了点头。

这个案例说的是学生认为题目不妥,应该改题,这是创新阅读意识的流露,应给予肯定。但到底改还是不改,由此而引发出来的争论,更是自主、创新阅读的表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当有各种不同的感受、意见和争论。

所以,课堂教学应该允许学生出错,允许他们发表与标准答案不同的见解,让课堂成为学生互相交流的平台。如笔者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时,问到:“她敢从成把的火柴堆里抽出一根来点燃吗?”,让学生充分讨论她到底敢不敢抽出一根来点燃。大部分学生说她敢。因为她确实太寒冷了,这一答案与教材相符,可是有位女生却坚持认为不敢,因课文中说她没卖掉一根火柴都会挨打,何况是擦燃火柴,所以她不敢。笔者没有当场否定她的观点,而是在肯定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后,对这位女生说:“老师尊重你的看法,你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

为一个有歧义的问题在课堂上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这样的课堂氛围真的很好。我们的语文课堂就是要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平台,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自主表达中,对习作的语言进行实践,把自己活跃的思维、独特的见解真确地表达出来,返璞归真,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精彩,这正是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境界。

返璞归真教语文 篇6

【关键词】语文本色 感悟体验 吟诵评点 生成运用

时下,随着语文新课程的实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 和利用,特别是多媒体的广泛运用,语文教学课堂的确是异彩纷呈,真正体现了“大语文”的思想。然而在这之中,也有值得反思的问题,有些语文课堂过多的注重形式,过度的依赖于多媒体课件,以至于淡化、冷落甚至遗忘教材文本,使语文课堂失去了原汁原味。由此我想,语文教学应该返璞归真,回归本色。

一、语文教学的本色应该是语言的教学

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到底应该怎样?我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应该是着力于语言的教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以语言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从根本上来说,语言能力和语言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是学习所得的,主要是感性的认识过程,学习要求学生必须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必须有自身的语言行动,必须在语言的实践中生成和发展语言能力和语言素养,语言实践特别强调的是语言主体即学生的亲历性。语文课的基本内容应是语言形式,必须仅仅围绕语言形式的学习进行。在学习中,我们读一篇文章不仅要获取这篇文章所反映的内容, 更要引导学生通过语感实践反复诵读,在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语言,思考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理由,从而懂得这样运用语言的所以然,掌握渗透着思想感情的、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如学习刘成章写的散文《安塞腰鼓》,绝不是为了记住“安塞腰鼓是怎样一种鼓?这种鼓怎么打的?姿势怎样?”等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刘成章先生如何抓住关键词句来描绘安塞腰鼓的,如何将情感用恰当的语言表现出来,如何将黄土高原上男儿的激情淋漓尽致的宣泄出来,这些更是我们要学习的着力点。 对于这篇文章,教学设计可以“朗读”一线贯穿,指导学生朗读,从诵读中体会它的节奏美、气势美、实现整体感悟;然后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文章的内容美、语言美、形式美,让诵读深深感染学生,许多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情通过诵读全然悟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心领神会,感同身受。由此来推断,有“语文味”的课堂应该是这样的课堂:注重语言教学。让学生通过语言形式理解内容,进而凭借对内容的把握,品味语言形式的妙处,从而提高语言能力。而其他一切与此无关的东西都该清除出语文课堂,实现语文课堂的纯净化。

二、语文课堂应该重视语言的教学

所谓感悟就是文本语言对主体的一种语言的唤醒、激活、生成与转换,也就是有语言的“感”而生出的记忆、联想、想象与思维。新课程标准要求:“揣摩、品味,多角度进行语言感悟”。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快速领悟性与直觉思维性培养。培养语言的感悟力,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语言实践,一定要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多方的语言实践机会,例如吟诵感悟,评点批注、揣摩品味、背诵积累等多种语言实践的方法。摆脱教师过多的讲解,更是反对那种脱离语言的架空分析。

1、吟诵感悟

学生对诗歌和散文的语言实践最重要的方式是吟诵。诗歌与散文的意境凝聚着作者对宇宙、人生各具特色的感悟和语言的智慧。意境所蕴涵的情思往往可以意会却难以言传。声情并茂的诵读能使学生对诗歌有整体的感悟,也能使学生对诗歌的语言意义和诗歌的情感表现获得最直接的感受与体验。诗歌语言的特点短小精悍、琅琅上口,便于记忆。散文中写景、抒情、哲理论述比较集中的段落,也应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领悟其中所包含的文化意蕴,品味散文语言的独特与优美。诗歌和散文的意境、语言和篇幅决定了反复吟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也决定了诗歌和散文的背诵在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方面独到的功效。如教学诗歌《钱塘湖春行》,教学方式主要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朗读中,美好的情感自然流入学生心田,语言的美感已刻在了学生的脑海之中这一语言实践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直觉感悟能力。

2、评点感悟

评点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理性感悟的一种途径。评点,就是对词语功能及作用的评论;对词语的言外之意及弦外之音的挖掘与揣摩。教师引导学生作评点批注的过程也就是感悟语言获得美感,培养学生理解语言作品的过程,它不同于以往教师所要求的课堂笔记。课堂笔记主要记录的是教师教学知识和过程,但它忽略了语言实践的主体是学生,需要学生积极地感悟语言的过程,因而不可能有语文能力的生成。在开始实施评点法之前,先结合相关教材,给学生提供一些批注的范本。或者在初写评点时给予方法的指点。如:教学《再别康桥》,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运用评点法赏析文本,教师说:批语入情,请大家找出你认为最不寻常或最值得品味的语言,揭示它背后的妙处。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评点的要求:“选词选句写评点,词句赏析不离篇,点悟内涵评技巧,明白晓畅用语简。”几分钟后,学生的评点纷纷展示出来:有的学生说,“轻轻”重复使用,表现了使人离别康桥的惆怅之情;有的学生说,“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诗人融入康河,甘做水草,表现了他对康河的爱恋之情。从评注的展示看,它不仅是评点者自身感受的外溢过程,而且是合作交流语言运用、字斟句酌地表情达意的语言实践过程,能见出个性和才情,最能提高学生语言的感悟能力。

三、创设平台生成运用

语文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因精彩而充满生机。语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要创设语言实践的平台,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语言环境,让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要打造好这个平台,首先要尊重、相信学生,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创设,而不是一味拔高要求,让学生能“跳一跳,摘果子”,同时要给予语言主体充分的自主权,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主体环境。其次要精心营造语言实践客体环境,教师必须立足文本创设情境。如果语言实践没有特定的氛围或情境,就会落入了枯燥的语言训练中。

1、挖掘文本,弥补空白。

文学作品都必然存在着语言的空白,“空白”就有待于读者在阅读活动中去参与作品意义的创造。“空白”就是需要,需要就会诱发、激起创造的欲望,就会成为读者再创造的内在动力。文本中的这种“空白”实际上是对学生的一种召唤和等待,它召唤着学生运用想象力和联想力去填补。例如《最后一课》的高潮部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教师尽力回归到韩麦尔先生当下的心情,用心去读这句话,力图创设一种情景,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问学生:韩麦尔先生究竟想说什么?是一种怎样难以言状的痛苦?是一种怎样的思想的潮水在他的心头汹涌澎湃?请你做一回韩麦尔先生,说出他没有说出的话。学生忙开了,一生说:“我——我——我的朋友们我的孩子们,你们要永远记住法语,它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是我们民族的根,记住它就有了根,谁也不能使我们屈服了……此处的教学就是立足文本语言的空白处,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去填补这语言空白,实质上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一座语言的桥梁。此时学生的情感表达找到了依托,其生动的语言自然喷薄而出。经过这样的语言实践,既升华了孩子们的人文感悟,又丰富了他们语言的表达。

2、立足文本,激活思维。

语文教学是学生与文本的情感交流,在文本中存在着引起学生产生强烈共鸣的地方,这就是动情点。动情点最能拨响孩子们的心灵之弦,找得准,往往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生和文本之间就会产生情感共鸣,就会生发学生和文本之间情、意、趣的直接交流对话。在教学,学生自然会巧用文本的内容来语言表达,这样既回顾了文本的理解,又创设了语言表达平台,为语言的转化找到了契合点。学生的语言的习得,运用文本的语言来表达是条捷径,所以课堂上尽量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语言情感,让学生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时,哈尔威船长的敬业、尽责的精神,坚定的意志,宁死不逾的对轮船和乘客的执着的爱,这一切让学生深深的感受到一尊黑色雕像徐徐沉进大海的同时,一尊光灿灿的金身升入了天际。此时,不妨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今天,为了纪念哈尔威船长,我们要在英伦海峡上建一座纪念碑,你想在碑上写些什么呢?在情景交融的阅读思考中,学生已经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与文本产生了情感共鸣,他们纷纷会用自己的心灵、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船长的敬仰和爱戴。

3、拓展延伸,适当仿写。

语文课堂提倡语言的生成与运用,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式可以是拓展延伸,适当仿写。课堂中的拓展延伸适当仿写活动应紧扣对文中关键字、词、句的理解,以及对文本的体悟来精心设计。不能游离于文本内容,偏离目标、教材和学生,应因人、因文而异。紧扣文本,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把习得的语言巧妙地加以运用,促使学生在迁移实践中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例如教学《甜甜的泥土》,让学生体悟蕴涵在泥土中那份母爱后,试着写下一两句话,来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深切感受。这里的仿写设计,对学生的语言形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要求学生做到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的融合,让学生把自身的情感体验在这一“写”的语言实践中加以张扬,语言的能力才会切切实实得到锻炼。眼下一些语文教师在拓展延伸升华文本时,忽略语言的形式“人文”,它肯定不是语文课的特征,导致结果是“得意”而“忘言”;另有一种拓展是把文本置之一边而过多的充斥课外的内容或展示绚丽庞杂的课件。这样的拓展剥夺了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所以作为拓展延伸的语言实践的设计一定要紧扣文本,让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并重,才会实现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语言智慧。

让语文课堂返璞归真 篇7

然而,许多语文教育专家、教育工作者对近几年来语文课程改革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指出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虚、闹、杂、碎、偏”等现象,并指出存在这些现象的原因在于我们对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吸纳不够,对母语教学的历史经验和现时成果的认同、吸纳不够,缺少厚实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生动的教育实践的支撑。内容开放无度,人文提升过限,教学目标贪全,追求热闹、注重花样、心浮气躁,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失去了本色,丢失了本真。改革需要热情,更需要理性。“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以平和的心淡然面对,才会泰然处之,才会永保语文的个性和特点。

一、在平淡中恪守语文的根本

语文新课标指出:掌握好语文这个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形成和发展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那么,达成这些目标凭的是什么?凭的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实现这些目标的载体。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植根于语言文字。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通过训练达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可如今的语文教学不再是如此单纯和明确,它肩上背负的东西太多太多,扛的任务太重太重,语文变得复杂,变得沉重,变得令人心浮气躁、茫然不知所措:目标如何定位、内容如何开放、学科如何整合、人文如何提升……面对这一切,我们要舒展心胸,冷静、冷静、再冷静,平和、平和、再平和,才能摆正语文的位置,去除烦人的杂念,摒弃本不属于语文的功利。

二、在平淡中呵护语文的宁静

在语文课尤其是语文公开课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满怀激情的演讲式的话语和把话筒都震得嘶嘶作响的“掌声响起来!“”棒!棒!棒!你真棒!“”让我们一起喊”的声音,听到学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看到老师过于频繁的肢体动作,看到小组合作有声有色,这样的声音掩盖了思想,掩盖了情感。语文是平淡、质朴的,语文又是深邃、宽广的,语文需要静思默想、静心品味。苏东坡说过“欲令词语妙,只需空且静。”是的,宁静以致远,静能增慧,静能开悟,静能证道。

1.静观———该出手时才出手

在语文的大舞台上,语文老师要坚持“平等中的首席”,竭力“惜字如金”,三言两语,穿针引线,点拨引导,便要退到幕后静观。观什么?观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然后该“出手时才出手”。不能手握课堂霸权,兴致勃勃地表演,滔滔不绝地演讲。要有大智的“懒”和大度的“让”,不代替“愚蠢”的勤。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让学生自由自在的感悟,让学生思接千载历练想象……让学生出彩,老师才会真正地出彩。

2.静待———在等待中享受美丽

等待符合儿童的心理期待和心理预热的学习特点。当学生还没读完、写完的时候,给他一点时间,让他读完、写完,他不就完成了吗?当学生落下来的时候,等等他,他不就赶上了吗?在等待中倾听,彼此互相阐述,修正自己的错误,弥补自己的不足,使自己的感悟从模糊走向清晰,从浅显走向深刻,从片面走向全面,从错误走向正确,实现自我的超越和提升。

3.静思———潜心会文才是真

有人说,语文教学的全部尊严和他的全部的优异就在于思想。词义的辨析,语境的推敲,语感的揣摩,需要静静地自读自悟,圈画批注;情感和智慧在文本的世界里自由翱翔,需要静静地历练思考的过程;多元解读、个性化感情,需要静静地玩味语言,触摸文本,使自己的心与文本的心和作者的心紧紧地相贴。是的,阅读是一个创造知识、表达情感、追求意义的过程,而不是把一个外部的东西的简单地重复出来。学生在潜心会文中才能把自己的心和作者的心融合在一起,产生共鸣,产生见地,读懂文本,审视文本,又跳出文本,延伸文本。只有潜心会文,深入感悟,才会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个性化的解读。如果心气浮躁,就会浅尝辄止,或者断章取义,语文教学则如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语文要在宁静中呵护固有的那片绿洲,在淡泊在固守自己特有的那一份质朴。需要老师心静如水,不讲奢糜,不求浮华。师生之间有心灵的絮语,有自然的默契,有随机的暗示,有会心的微笑。

三、在平淡中永保语文的魅力

1.语文的获得要语言智慧的滋养

语文是表情达意的、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工具,是传达社会价值的工具。这是语文的魅力之一。一些语文课尤其是公开课,容量太大,节奏太快,课件太多,表演太多,读书如电脑扫描,训练似蜻蜓点水,学生成了在语言文字之间游走的匆匆过客。语文的获得要语言智慧的滋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使用一些辅助手段,不但不能无端加以指责,还要提倡和借鉴。但是,如何把握好现代教学手段的度,却是每个语文老师都要慎而又慎地思考的问题。

2.语文要使学生获得人文精神的提升

语文是一种雅致的文化,是滋养心灵的沃土,是一种洗尽铅华超越现实的精神享受。语文负载着丰富多彩的情感,闪耀着深邃博大的思想,浓缩着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这是语文的魅力之二。语文的最终目的在于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文化品位的提高,所以教学要以学生自身的体验为主,要给予学生空间和时间,调动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来体验和感悟,到一定阶段形成一定的思辨能力,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文字背后的思想和感情在起决定的支配的作用。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张庆先生提出“:倡简、务本、务实、有度”的语文教学八字要决,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在平淡之中也会有奇峰突起,奇思妙想,峰回路转,曲径通幽,柳暗花明。扎实简约,如品茗一般,平淡而有韵味,经得起平淡的流年,才能保持质朴的本色。真切、自然的语文课,才会润物细无声,真正秀出语文!

语文课堂要返璞归真 篇8

一、化繁为简, 以简驭繁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的内容, 都可以用更为经济、富有活力的简约方法表达出来, 从而使学习者易于掌握。辩证地看, “简”化了的课堂, 意味着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潜心会文, 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表现自我, 教师有足够的机会促进生成。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教学艺术, 力求通过“简约”的结构使教学达到不“简单”, 达到“以少胜多”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把课的简约主要落实到教学内容的简约和教学结构的简化上。内容的简约, 就是突出教学重点, 把教学目标定得集中一点, 这样可以抓住关键, 避免无限制的拓展。在执教《济南的冬天》一课时, 我的课前谈话简洁明了, 我和学生聊起了自己家乡的冬天。哪个孩子会不熟悉自己家乡的冬天特色?接着, 我便非常自然地把学生带进了济南, “说到济南的冬天, 那还是真有一番新景象, 让我们随同老舍先生架起的摄像机一同去感受那儿的魅力吧!”这样简洁的课前导入, 没有故弄玄虚, 也没有堆砌辞藻, 却染上了语言的真情味。

二、允许缺憾, 体现本真

完美精妙、天衣无缝的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共同追求。我们无法否认, 课堂教学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圆, 每节课后都不可能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成尚荣先生说:“课堂是出错的地方。”人们常把课堂教学称为艺术, 艺术本身就不可能完美, 而这种不完美、这种缺憾往往会给课堂本身增添许多耐人寻味的地方。课堂中“放弃完美”并不是不要“完美”, 而是让学生尽情获得真正的心灵关照, 实现真正的生命满足。因为有了这些缺憾, 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不失本真, 才会变得更美丽、更精彩。

教学《行路难》一诗时, 我告诉孩子们古诗词有它自己的韵律, 有平仄之分, 随后我就伴着音乐给孩子们示范吟诵了一遍, 孩子们都流露出羡慕的神情, 也想来试着吟诵一遍, 我满足了孩子们的愿望, 孩子们依葫芦画瓢, 摇头晃脑地读起来, 可能是他们较少接触诗词, 听起来总觉得不是很自然, 有一种做作的感觉。虽说这是朗读上的缺憾, 但我也尊重他们的这种体验。然后通过教学, 学生领会了诗的意思, 读起来才精彩纷呈, 学生经历了从拙劣到精致的过程, 展示出学习的过程, 体现了教学的本真。我们不必藏起拙劣, 只露精致, 哪怕是公开课也是一样。

三、留下“空白”, 注重意会

语文教学允许留有空白, 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 但也有它特有的局限性, 过多的表白会弄巧成拙, 把本来很清楚的事物越说越糊涂, 甚至离题千里, 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例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 我让学生结合课件插图, 读读相关语句, 自己去体会父亲对儿子深深的情意。孩子们读着父亲艰难买橘的语段, 理解更深刻了, 这里教师有意留下空白, 让学生自己去朗读、去理解, 比泛泛而讲要有效得多。

语文课,要返璞归真 篇9

一、 文本诵读———融入生命

要让语文课真正具有浓浓的语文味,朗读必须有滋有味。《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 :“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古代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然后可以有得尔。”都强调了朗读的作用。程翔老师在讲《将进酒》,指导学生朗读“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时,声音抑扬顿挫,表情悲怆,手随声动,话音未落,教室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程翔老师说:“朗读必须是要以生命投入的 ,朗读时你就是李白, 李白就是你。”只有融入情感的朗读,才能真正打动别人。要使朗读动人心魄,“情感”无疑该放在第一位———在朗读的其他方面略有瑕疵,也不会影响课的精彩。因为融有生命色彩的朗读,才会使语文课堂具有灵性。

二、鉴赏观照———心领神会

张志公先生说“带着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即“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 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 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 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强调的就是读诗文要置身于语言环境和意境中学会鉴赏, 学会拼读,才能察其意、悟其情,明其神; 才能真正体会语言表达的缜密和行文结构的精巧; 才能够使学生主动地自我关照,从而自觉地矫正和提高。

三、 情感熏陶———发自肺腑

“语文课程还 应重视提 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是语文课的重要任务。语文课堂应该时时注意营造真挚的情感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孙志清老师在讲《散步》时,她把父母的生活照片投影给学生看, 并说了这样一个细节:在孙老师三十多岁时,母亲趁她睡着了, 把一条象征吉祥的红丝 带系在了 她的手腕上。 孙老师深情的叙述极具感染力, 课堂上萦绕着浓浓的亲情味。学生从这节语文课上感受的远不止教学目标上的“体会亲情,理解亲情”这么简单。

四、 亮点打造———别具一格

在实际教学中, 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现代文教学不外乎:“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细处研讨—比较阅读—迁移深化”;古文教学,再加一步“质疑释文”; 古诗歌教学再突出“想象意境”———万变不离其宗。山东省语文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刘霞执教的《使至塞上》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将真正的古诗文诵读巧妙地带进课堂。她在诵读体会诗意时, 把诗歌中的每一个字都按照拼音的平仄之别标注了符号, 并通过范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平仄朗读指导,旨在体验音韵。教师首先强调关于“平声之美”,平声有绵延之感,含强调之意。接着教师点拨“入声之奇”,入声字短促有力,含顿挫之意。并且教师教给学生一首古诗词朗读技法歌诀“一二声平三四仄,入声归仄很奇特。平声吟长仄声短,韵字平仄皆回缓”,尤其是入声字的神奇。再加上刘老师的巧妙引导, 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课堂渐入佳境。这正是:语文课,不能没有亮点,深入的挖掘, 走到别人走不到的地方,才会有异样的风景。

五、歌声嘹亮———强化感染

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精彩阐释,深入浅出的讲解,对社会人生的剖析———这些对学生来说是大有益处的。可是很多时候,语文教师都有一种困惑:如何将课文内容与渗透德育结合得更好? 如果热爱唱歌,有时候歌声会让你的语文课堂灵动飞扬。

我在执教公 开课《乡愁 》时,多媒体出现了故障,我灵机一动,对学生说:“大家会唱《大中国》这首歌吗? ”“我先唱一段,大家再唱好不好? ”我说。

当我唱完, 学生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兴奋和惊奇。随即,学生的歌声响起———深情而充满活力。我随机导入《乡愁》,学生已被感染,所以,在课堂上,他们的朗读感情充沛, 回答问题让我感到惊讶。我知道“歌声”起了多么大的作用!

随着课的渐近尾声, 在谈“收获”环节 , 我的设计是这样的: 可以选择任何一种方式谈收获———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唱一唱。大多数学生选择了“说一说”。说的固然不错,但我感觉这算不上课堂的高潮。这么好的诗歌, 正是激发他们爱国情感的好时机,播放《我的中国心》的伴奏音乐并动情歌唱:“河山只在我梦里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我在唱,学生在唱,听课的教师也在唱。

中学语文阅读的返璞归真 篇10

目前, 这种因全球性“阅读危机”带来的阅读贫乏和缺失在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中也很突出, 令人焦虑。

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应试教育造成了学生和教师一起远离阅读, 功利性阅读日趋严重。教师和学生往往只重视语文文本以及与应试相关材料的阅读, 除此之外, 学生很少或几乎不读课外书, 真正重视、悉心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语文教师也寥寥无几, 甚至有三分之一多的学生连课外阅读的概念也模糊了。在学校里, 学生除了考试还是考试, 他们读的几乎也都是些跟考试有关的文章和标题式、目录式、提纲式、摘要式、概述式的片段, 有些片段还提炼出所阐述的观点, 甚至给出了围绕这些观点而写的例文, 如此等等。

网络互联时代海量信息的快速传播和数字技术的发展, 以快餐文化、动漫文化、虚拟文化为主题的各种概要阅读、消遣阅读、时尚阅读等浅层性阅读逐渐成为了阅读的主流, 使中学生的阅读观念、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 大多中学生崇尚在线阅读、手机阅读、手持式阅读器阅读等数字媒介阅读, 但由于升学压力和经济条件的限制, 数字媒介阅读的普及程度还十分有限, 特别是广大的农村中学, 连一本像样的字典都没有的学生还大有人在, 数字阅读也仅仅处于期待和初始阶段。

更值一提的是, 那些非主流快餐文化对中学生语文阅读的影响。快餐式阅读方式以其快速、便利和无障碍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学生所熟悉和喜爱。在中学校园里, 那些以武侠言情、青涩记忆、娱乐动漫等为题材的小说、故事、诗文、画册成了中学生的阅读新宠, 在形式上, 标准装订的、活页式的、袖珍型的……应有尽有。而这些快餐式读物, 大多是出于功利性目的、为迎合中学生口味而胡编乱撰的非主流文化作品。我曾在一所农村中学作过统计:95%左右的学生都拥有或看过类似的读物, 诸如《江湖断魂剑》、《少爷碎碎念》、《勇敢九公主》之类的小册子比比皆是, 可是代表主流文化的文学名著却不多见, 更不用说有学生执意去细品与玩味书籍文本了。

在弥漫着考试与升学气息的中学校园里, 自古以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青灯黄卷”、“皓首穷经”的传统阅读早已悄然远去, 阅读常常只是和实用相联系。阅读失衡和阅读贫困造成了学生知识面狭窄、视野不开阔、思维空间有限、认知逻辑性不强等等。现在中学生最怕的就是写作文, 几乎到了“谈文色变”的地步, 写出来的文章往往内容干瘪、言词晦涩、语句不畅、文采不扬……这跟语文阅读的缺失和观念、方式、习惯的改变不无关系。看来是社会上功利主义作怪, 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的阅读观念的转变, 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非主流文化的影响等因素使中学语文阅读偏离了方向、失却其本真, 使本应以提高文化修养、陶冶情操、实现精神交流和共鸣为目的的语文阅读面临如此尴尬的局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阅读对于语文课程这种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的达成所起的作用毋庸小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没有阅读, 就没有语文。朱熹《观书有感》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阅读的收获, 就是我们学好语文的源头活水。阅读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感的养成和认知能力的提高;没有阅读所注入的源头活水, 你的语文之潭就只剩一潭“春风吹不起半点涟漪”的“绝望的死水”, 语文学习也将终成画饼, 无以为托。

在互联网络、数字媒体和传统书籍为我们提供如此丰饶的阅读资源的同时, 我们的语文教育却因阅读贫困和缺失造成学生知识浅薄、视野狭窄和思维障碍, 从而影响了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 实现中学语文阅读的传统回归和发展已成当务之急。

首先, 要正本清源, 开源导读。让教师的“导”和学生的“读”都真正回归《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导向上来, 即所谓“正本”;结合学生实际科学选择阅读材料, 让代表主流文化的读物成为学生主要的精神食粮, 即所谓“清源”;不断拓宽阅读面, 摒弃功利主义思想, 指导学生多读几本好书, 即所谓“开源导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提到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 因此我们要重视指导学生阅读传统纸质的书籍。在阅读材料的选择方面, 我们可以选教育部在《大纲》中指定的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书目, 也可以选《新世纪教育文库·中学生阅读推荐书目100种》 (2004版) 中的书籍, 还可以选《中国青年报》、《语文报》、《杂文报》、《读者》、《青年文摘》、《意林》、《中国青年》、《特别关注》、《国家地理杂志》等目前值得一看的报纸杂志和其他书籍。

其次, 要关注和指导数字阅读, 拓宽阅读的渠道。在互联网络和数字媒介长足发展、逐渐普及和资源日益充盈的今天, 纸质书籍阅读早已不是唯一的阅读方式。因此, 研究数字阅读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的变化, 包括阅读方式、写作方式、信息收集方式和通讯方式的变化。指导学生通过数字阅读吸取和提高文化素养显得更为重要。但由于信息的多源性, 使得数字阅读信息良莠并存, 优劣难辨, 要指导学生学会取舍。

第三, 要为学生争取阅读的时间, 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时下, 中学生“三点一线” (教室-宿舍-食堂) 的校园生活枯燥、单调、平乏。他们在资料中淘沥, 在题海里挣扎, 在考场上历练, 个性、情感受到压抑和忽视, 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呢?因此, 要在应试上给学生松绑, 努力为学生争取阅读的时间, 创设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 加强对中学生语文阅读的指导, 开展各种语文阅读活动, 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 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在阅读方法指导上, 切合实际, 机动灵活。比如, 每周规定1-2节阅读课, 安排早晚10分钟、课前3分钟阅读, 倡导家长配合学校的亲子共读等等。常言道, “不动笔墨不读书”,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重视激励学生撰写传统的读书笔记, 特别是在进行数字阅读时, 更要及时把转瞬即逝的电子文字的要点记录下来, 将电子书籍当作传统书籍来阅读。不过,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教师在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的同时, 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上一篇:小儿流行性感冒下一篇:非织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