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英语的能力

2024-05-21

运用英语的能力(精选十篇)

运用英语的能力 篇1

一、英语作业形式要多样化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跨文化意识,促进创新思维,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英语作业形式也应多样化,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课内的作业,可详细划分为:课前作业与课后作业。课前主要是预习,即预习新课词,做到准确发音。提前练习熟读课文,并对所学内容查阅相关话题资料。课后作业,主要是对学习的新知识进一步巩固与运用。可布置学生用新学习的词汇及短语造句,练习写相关话题的作文等。对于课外作业,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以及需求,布置学生参加有组织、有计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朗诵一段英语文章、唱一首英文歌曲、讲英语小故事、参加英语角、办英语墙报,布置学生自主召开英语主题班会、参加英语作品展示会,还可以参加社区英语活动等。从而提高中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二、英语作业内容要合理化

就英语课程的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因此,对于英语作业的布置,教师不能仅仅拘泥于让学生写会一个单词、会写一个句子,应从语言技能着手。语言技能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它们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听”,可以每天安排学生课前听课文进行相关的预习,课后反复听正确掌握对话及文章的语音、语调。每周看一部英文电影,关注正宗的发音。每月边听边学唱一首英文歌曲等。“说”,可布置学生在小组内就课文相关话题编小对话、表演小短剧等,同时,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读”可以布置学生每周读符合学生水平的英文作品。例如,英文报纸、杂志等。针对“写”,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用所学新词练习写句子,给合相关话题写作文,以及安排学生写对于看过的英语电影、报道的观后感。还可以写英文日记,如果时间紧,安排学生周日写也可。

三、英语作业的布置要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与个体差异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能千篇一律、一刀切,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习比较吃力、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学生,首先要给予真诚的关怀,鼓励他们尽早追赶上来。在作业的布置上,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掌握知识为主。对于学习轻松的学生来说,要适合挖掘他们的潜力,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为他们的发展提供舞台。鼓励他们针对课文相关内容,进行发散思维。读相关英文文章,听相关报道,用英文写出个人对于相关话题的看法、见解等。从而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能力。

四、英语作业的布置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使学生能持之以恒学习的催化剂,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教师在布置英语作业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例如,让学生们自主学唱一首英文歌,鼓励他们模仿一段英文电影的对白,也可让他们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用英文对自己最喜欢的伟人、作家、电影明星等进行介绍。

五、英语作业要及时检查、反馈

英语作业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即通过不同形式的反馈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帮助和指导。因此,对于作业的检查,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对于作业的检查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根据时间的安排,教师可以逐一检查、抽查,也可以学生内部相互检查。同时针对课外的一些作业,可以与家长沟通,使家长代为检查。对于家长代为检查的作业,教师可以给予相关的评语,与家长及时沟通,双管其下。

六、结束语

基于语言运用能力的英语教学论文 篇2

一、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式学习,通过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当今英语教师普遍采用的课堂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相对比较简单。教师根据教学计划给学生安排学习任务,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完成相同的任务或者是不同的任务,之后进行小组汇报,交流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师生在讨论中完善学习任务,最终实现高效教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教学模式的优势作用,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中进行自主合作与交流,在交流中完成知识点的认知,培养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语言实践技巧。例如,在进行Howdoyoustudyforatest?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Step3:Consolida-tionandextension环节的教学中,通过groupwork方式进行语言教学点的巩固与检测,通过groupwork这个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基本句型进行机械操练,做到够脱口而出,句式、语法、短语、发音等准确规范。尤其是通过对“A:Howdoyoustudyforatest?B:Istudybyworkingwithagroup.”这样的核心句型训练,使学生轻松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并能够熟记于心,运用自如,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为学生搭建英语交流活动的平台,将语言教学应用到生活实践中,积淀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

开展英语实践活动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最好载体。学生愿意参加英语展演活动,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很多学生具有独特的表演才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适时开展英语展演活动,活动内容要紧贴教学实际,要适合学生的表演,活动的形式要灵活多样,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活动的频数要高,活动要有总结,让学生通过活动掌握知识点,丰富知识视野,延伸课堂深度,积淀语言素养。每次活动之后,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实现高效教学。例如,在进行Howmucharethesepants?的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进行购物的情景剧表演,通过表演展示本节课的学习资源,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学习效果很好。通过表演,教师发现的语言运用规范性和科学性等问题,在表演之后统一更正,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尤其是通过表演使学生深刻理解了“howmuch”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以及“CanIhelpyou?”和“Letmehelpyou.”的用法等,理解了“Whatcolordoyouwant?”“Iwantabluesweater.”等多种句式的表达方法,综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技巧,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另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聊天室进行英语交流,或者是在线与英语教师进行对话,收看英文原版电影,阅读英文书籍等。通过各种途径拓展学生的英语阅读与交流方式,提高英语运用和实践能力。

三、结语

总之,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初中英语教师要有长远意识,将语言教学作为常规教学任务来抓,坚持每节课都要有语言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语言运用的环境,提高应用技巧,让英语交流成为一种语言习惯,在不断交流和感悟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语言素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初中英语教师要注重英语的运用能力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 运用能力 培养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3.190

学一门语言就是为了用好一门语言,“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实是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所谓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指外语学习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也不单是外语技能的掌握,而是情感态度、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素养的整合发展。常说的“学以致用”其实就是这个道理。英语和其他语言一样,都是互通的,教、学、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和学”是方法,“用”是目的。教师不可以本末倒置,最后无功而返。初中英语在教的过程中就要贯彻以上提到的五种素养,并有意识地加以结合与互相促进,使学生逐步掌握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熟练地操控英语。

一、英语知识与英语运用能力的关系

英语的知识型和运用性是两大系统,教师对其往往有不同的侧重。有人认为知识比较重要,有人认为运用比较重要。不同的语言观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师如果把英语当成一种知识型的传授,那他就会在英语的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下功夫;如果教师把英语当成一种技能的运用在传授,那他就会把英语的交际运用当成教学的重心。

英语的语言知识和运用能力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它们实际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统一体。英语的语言知识是将来运用好英语进行交际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这个基础知识作保障,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就难以实现。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牢固掌握其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之上的,一个连单词也记不起几个的人,他的英语运用能力肯定好不到哪里去。从反方面来讲,知识不等于能力,语音、词汇等语言知识非常丰富了就能娴熟地运用语言的观点也是错误的。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与运用英语的人进行交际,英语掌握得好不好,最终不是看词汇掌握多少,语法懂得多少,而是看英语交际运用得怎么样,能不能和人顺畅交流。语音、语法和词汇最终也要通过交际运用得意发挥效力,否则它只是一个符号,永远没有作用。但,语音、语法和词汇又是语言的细胞,离开了它们,语言的运用同样无法兑现。英语的知识和运用如此相依相偎,谁也离不开谁,这就是他们的关系。

“实践出真知”,英语学习也是这样,学练结合,学中有练,练中有学,通过学促进练,通过练达成学。英语课是实践课,它必须要通过听说读写的反复操练才能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习惯形成了就迈开了关键的一步。习惯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在习惯的基础上,加以无休止的训练,才能最终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教师在英语知识转化到运用中的作用

英语知识到英语口语运用的过程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没有明显的分界,但促使其发生的动力有一个明显的催化剂,那就是教师。教师起到了助推作用、媒介作用。

教师在英语知识到英语口语运用的过程中的作用是说教师的思想、学识水平、动机、兴趣等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师的素质低,尤其是英语教师职业道德不够高、外语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不够熟练、缺乏必要的教育理论素养等会严重制约其教学能力,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英语教师要学识渊博、德才戒备,并具有一定的教学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很好地起到英语口语运用的媒介作用。

比如教学原则问题,一些英语教师整天拿着书本去上课,其实只是上课。因此,造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所以,教师的作用是巨大的,广大教师必须切实提高自己的素质。

英语教师的素质高了,具备了良好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听说读写能力,并且教育理论知识丰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那么再帮助学生将语言知识转化成运用能力,必是得心应手的事。教育理论丰厚,教师就会在教学方法和技能上有有深厚的功力,就可以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兴趣,并运用必要的手段促进学生转化知识的运用。比如,一位教师有一口流利得体的英语,学生佩服,以身作则的为学生树立了方向,学生自发地就会愿意学。学生英语听多了,才能开口说,在熏陶中慢慢地学会。

教师在英语知识到英语口语运用的过程中有很多技巧可以运用。首先,教师就应增大英语课外信息量,多收集和英语相关的材料。推荐学生购买简单的英语读物,低年级的学生可以推荐英语小短文等,用尽可能多的材料武装学生。其次,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愿意学、会学,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再次,教师的教学节奏要迅速明快。语言练习要有经常性,不可拖得时间太长,要有定期的计划。教师要设计有规律的计划,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即让学生学习内容衔接得上,又不至于太繁琐,练习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学生即快乐又有兴趣,环环相扣,富有紧凑感,克服学生对英语的厌倦心理,不断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提高自我锤炼能力。

教师在英语知识到英语口语运用中的作用的确不可低估。广大教师要有信心,自觉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锤炼技能,当好导师,当好英语知识到英语口语运用的桥梁。

三、如何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英语不是母语,没有学习的语言环境,这是造成英语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学生在学校接触的主要是课本,是字母,要把这些死东西变成活生生的语言,很困难的。教师讲授是照本宣科的课堂授课,如果再缺乏趣味性,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置身于英语学习氛围,如何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是英语教师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教师设置情景进行尽可能多的对话交流,在课下引导学生做游戏、讲故事、搞英语剧等都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为教师教学提供了理想的手段,教师一定要充分运用好。放录音可以有效弥补缺乏的语音环境,所以要让学生多听,反复听,在听觉感官上熏陶学生。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听与英语课程相配套的磁带,并让学生模仿对话。有条件的可以看英文电影,自导自演英语小剧本等。小剧本是最快让学生进入英语情景的方法,效果非常好。在学生充分把握剧本主旨的基础上,通过情景设置、或充当不同角色等方式,使学生置身于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创造性地把剧本演出来。这种方法是一箭双雕的。既能在情境中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熟悉学过的知识,还可以锻炼胆量,激发创造力,真是极佳的英语情景训练模式。

运用英语的能力 篇4

我们进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学习、研究语言本身, 还是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大家知道, 语言具有社会交际功能, 是一种交际工具。我们外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 进行认真严格的听、说、读、写训练的基础上, 培养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这一教学目的被明确写进了国家教委颁布的英语教学大纲。

2 交际能力与交际文化

那么什么是交际能力?它的内涵是什么呢?交际能力是一个语言学术语, 它是针对语言能力而言的。语言能力通常是指语言规则内在化的体系, 即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规则体系;而交际能力的概念不仅包括语言能力, 还包括语言运用, 说通俗一点就是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看来要完成某一门语言的交际能力的培养, 就不可避免地要对使用这种语言的国家的文化进行了解与学习, 因为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文化是一个涵义极广的概念。《辞海》里对文化是这样定义的:从广义上说,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但为便于区分, 人们习惯上将文化分为两类, 把社会、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技成就等称为知识文化;把社会习俗、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行为准则等称为交际文化或常识文化。本文着重探讨的是交际文化。

当然, 人类文化中有着许许多多共性的东西。但也不可否认,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尤其是在交际文化方面, 东西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这给我们学习与正确使用英语带来一定的困难。有时对同一个词汇、同一个称呼、同一个手势、同一句话, 英美人的理解与中国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样。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学, 几乎是从第一天起就开始接触东西方两种交际文化差异这个难题。

3 中学英语教学目的

《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已提出了一个总体的要求, 关于英语交际的初步运用的能力。在最新的英语教学大纲里面有一些变革和传统的教育是不一样的。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不再是单纯来应付考试, 而是为了掌握一种英语的学习能力。我们学习英语是来掌握一门语言, 是为了可以用英语来实现语言交际。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交际, 交际能力的含义是, 在话语活动之中参与者参与对话活动的一个过程。交际能力基本上是包括三个方面的能力。第一是语言基础的能力。语言基础就是语言的读音、拼写、听力等很基本的内容。简单的说来就是一种语言的基础结构。通俗地来讲就是语法。语法是组成词语、句子等的基础信息。第二是运用语言的交流思想的一个能力。语言的交流是为了可以预先了解话语参与者的思想活动。能够在情景对话之中来进行交流。最后一个是语言的能力, 语言的能力是基于学生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的基础之上用来进行交际的。通过这样达到一个沟通的目的。

在过去的英语教学之中英语教学活动一直都将教学的重心放在语法这个部分上的。不是很重视语言的交流这个功能, 现在很多英语教师都是受到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影响,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之下还是简单地将教学结果的检测归结于语法的教授。这样学生只会机械地应付考试, 而不会综合提高自己的能力。

会应付考试并不等于这个学生就有很好的英语能力。分数不能等同于学生的个人能力。学生可以掌握很多词汇、句型、单词, 但是如果不能灵活运用, 就不算掌握了这门语言。

《大纲》在“教学目的”部分强调了培养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由此又对教学内容、要求、原则及考试等方面作了相应的规定。这些规定体现了改革的精神。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呢?我觉得重视并正确运用“pairwork”对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至关重要。

4 在课堂上如何运用“pairwork”?

我们知道现在做很多的事情是需要拍档的。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有了拍档才能激发自己的内在的潜能。教师依据学生的情况来结成学习的小组。让每个人都找到适合自己的拍档。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

(1) 合理、有效地使用“pairwork”

1) 谈话小组应合理搭配。小组成员的搭配应该是教师重点需要考虑的内容。教师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搭配这样才能实现小组的意义。如果两个人的英语能力相差太多这样的组合是没有意义的。

2) “pairwork”可以随时变换。“pairwork”可以是同桌 (left and right) , 也可以是前后 (front and back) , 还可以是自由搭配 (fi nd a partner) , 即挑战对话, 这是一种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好方法。学生都有争强好胜心理, 我平时就让他们选好了对手, 那么上英语课就有这么一个好机会让他们去较量, 老师点一名学生起来, 让他自由选择一名同学 (很可能就是他的对手) 起来和他对话, 输了的为“败将”, 学生很感兴趣。

3) “pairwork”可以扩展、延伸。“pairwork”的小组成立的一段时间之后两个人的英语水平会有所变化。要达到一个理想化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将我们的学习小组向着课外进行延伸。

4) 分层次进行“pairwork”。考虑到学生兴趣爱好与水平的不同, 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来让学生进行一个话题的选择。毕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生才有话可说。

5) “pairwork”要注意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我们建立小组学习, 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于自我英语能力的认知。小组成员之间的角色可以随时进行变更。还可以将生活之中遇到的场景来融入到小组对话学习中来。两个人的角色也可以实现换位思考。

(2) “pairwork”活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不要破坏“pairwork”。Pairwork的练习已经让两名小组成员之间有着一定的默契。老师不能随意打破这种组合。两个没有任何交集的人在台上的表演是非常生涩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口语基础就可以采用“fi nd a partner”等富有挑战性的形式, 随时组合来完成训练。

2) 创造宽松的“pairwork”气氛, 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pairwork”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这种形式来找到一种学习成就感。每一个表演者都会有失误, 老师应该给学生多一些的肯定。教师应该多多肯定学生在台上的英语情景对话, 尽量使用一些褒义的词语来肯定学生的表现。

3) “p a i r w o r k”不能拘于形式。有的老师使用pairwork只是走过场, 从“Now practise in pairs”到“Stop here, please”为止, 一直站在讲台上, 台下学生一无所知, 差生更不会开口, 这样一来, 课堂会逐渐失去英语交际的“小气候”。

5 结束语

pairwork打破了传统教学沉闷的课堂气氛, 极大程度地提高了课堂效率。这一方法如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运用, 将会为顺利达到教学目的铺平道路, 从而极大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在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前提下,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使学生熟识交际文化, 增强交际的意识并掌握一些交际的技巧, 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 为学生最终掌握英语这一门语言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交际能力,交际文化,“pairwork”教学

参考文献

[1]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J].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

运用英语的能力 篇5

在新课程改革阶段,如何稳步提高农村中学英语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同时,也是摆在广大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棘手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教师和学生的原因。农村的学校,特别是民校、私立小学,许多都没有在小学开设英语课,到了中学,上英语课的老师要从零做起,但课程进度又跟不上,有时,顾得了这头,又顾不上那头。上仔细了,完不成教学任务。上快了,教师手忙脚乱,学生摸不着头脑,大家都乱了阵脚,久而久之,学生兴趣全无,教师也全无兴趣。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只顾完成教学任务,没有从“精讲多练,善导自学,激发兴趣,师生和谐”上下功夫,上课这总是千篇一律,照本宣科,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以后,英语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社会需要的英语专业人才也越来越多。现代社会倡导终生学习的思想,要实现这一目标,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就显得相当重要了。自主学习能力是终生学习的前提,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必经之路。因此,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学会如何学习,以便他们走入社会之后能够真正实现自主的终身学习。学生在校学习阶段,首先要对学科产生兴趣,树立自信心,学会学习,并能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和条件,包括教师、图书馆和环境等,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然后在离开学校以后,就能自己学习,为终身学习作好准备。实际教学中,听、说、读、写既是教学目的,又是教学手段。《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听、说、读、写能力都有着具体的量化要求,听、说、读、写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在课堂上每一次课应有所侧重,不可偏废。听、说是英语起始教学的基础,教师应侧重听、说,逐步培养读、写。听、说主要包括掌握语音、词汇等的学习和理解,注意听清、看清,模仿及跟读,反复练习,读、写包括语法、段落及篇章的理解和记忆,也就是要求学生有语法能力、遣词造句的能力、有效地交流思想的能力。能在预先未知的真实(不是课堂上模拟的)情景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填补信息沟,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要有所了解。懂得何时、何地、何种场合,该用什么方式和态度、说什么话,要求得体地使用语言,达到交流的目的。过去的英语教学虽然强调运用语言的能力,但对能力的理解比较狭隘,满足于学生理解语言形式、完成机械的句形操练、掌握一般的听、说、读、写方面的语言技能。学生掌握了语言知识,只不过是仅仅具备了语言能力,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失望地发现自己听不懂、读不快、张不开口、写不出,不会用语言,更谈不上恰当地使用。这就给教材编写者和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要设法创造交际活动的情景,开展多种形式的交际性活动,例如:角色表演、调查、解题、讨论、辩论、采访、写便条、写信、写日记等,使学生能有充分的机会通过口头、笔头交际的训练。

二、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

中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是指学习语言年知识和运用听、说、读、写的能力。实际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独立学习英语词汇的能力

在学习英文字母的基础上,了解英语语音音素和拼读规则等的相关知识。进而为学习词汇打下基础,逐步形成一整套学习词汇的方法:能够运用拼读规则、国际音标及构词法知识拼读和记忆单词,并结合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自觉地按照某一种规则将所学单词归类,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经常理解记忆,不断复习;在课外阅读中不断吸收新的词汇,记入笔记本,又意识地扩大自己的英语词汇,除了学好单词,还应特别注意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注意他们的用法,把那些于汉语差异较大的、难以理解的计记入小本子,典型的例句也要注意记入。现行

《英语(新目标)》教材中的单元设计《Self Check》中就有Write some new words in your notebook、及精读的内容。对于《大纲》词汇表中所列的重点词汇和短语,一定要熟记,学会造句,经常使用,进行口、笔头自由的表达。最好选择一两种中英汉双解词典做自己的良师益友,遇到有词汇方面的问题,不要仅靠老师解决,要养成自己学会查词典找答案的好习惯。经常使用词典,会越用越熟练,查找迅速,学会根据上下文找到恰当的释义。

2、学习语法的能力

学习语法是为了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不是为语法而学语法,注意不要死抠语法,钻牛角尖儿。要善于通过语篇分析和语言实践发现新的语法结构,能在老师的点拨下归纳出语法规则。课堂上要善于用笔圈画出语法知识点,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如:They found two peoplekilled in the fire.(过去分词做宾语补足语),背记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句,如:This is the roomin which we lived last year.(定语从句中which的用法)。课后要认真完成语法作业,对自己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要弄清楚原因,仔细订正,决不囫囵吞枣,不明不白地放过错误,平时注意每一单元的语法小结 ,每学期期中和期末都要复习前一阶段所学语法,经常在口、笔头实践中有意识地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3、经常练习听英语

重视听力训练,懂得听是吸收语言和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课堂上专心听老师讲英语,认真做听力训练练习;课下利用一切条件听英美人士的录音、听广播、听英文报告、看电视英语节目。所选的 听力材料不必太难,听时要弄清目的,克服心理障碍,情绪放松,精力集中,不要求字字句句都听懂,而是善于捕捉主要的信息,抓住关键词,抓住大意即可。遇到机会,主动接触外国人或讲英语的人,大胆与他们多交谈,多倾听他们的讲话,听懂了就会感到又信心,兴趣倍增。

4、尽可能多的说英语

懂得口头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是学习的 目的,愿意说,也爱说。明白中国人说英语又错误是必然的,要不怕错误,不怕别人笑话。教科书中的对话能够大声地说出来,主动找人对话,即使无人时也能自言自语。课堂上积极发言,课下创造机会(组织英语学习兴趣小组、“英语角”等)开展口语活动。在交谈时开动脑筋,主动发问,并能随机应变,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设法使对话持续下去。为了使对话表达得流畅,使自己说得有信心、有兴趣,在讨论之前尽可能做些准备,从听取的材料中吸取营养,复习必要的词汇,尽可能提高说话的质量。

5、尽可能多的写英语

写是笔头上运用英语传递信息进行交际,也是学习、训练的目的,它是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最难的一种,在中、高考试题里面占五分之一的分值比重,因此要引起广大英语老师的重视。我们在课堂上学什么,就要求学生写什么,就是简单的一个词,一个句子也别放过,我们只有不断积累,才能组句成段、连断成文,从而考虑篇章结构,逐渐养成从口语转为书面语。因此,注意语言结构合理、用词恰当、表达通顺、书写工整、语法正确。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1)首先,收集资料,经过酝酿和选择,确定要写的内容;(2)理清思路,拟定提纲,增强文章的逻辑性;(3)起草;(4)修改润色;(5)定稿并誊清。像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可以达到思路清晰、文字通顺,表达基本正确。教师要经常要求学生多写日记,写信,写便条,特别是请假条,留言条等。

总之,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不仅表现在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潜力很大,教师只能稍家引导,不能包办代替,不要影响他们发挥自己的能力,要帮助他们制订学习计划,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制订中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定期检查自己的进步和问题,采取对策,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不断地增强信心,发展自己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向教育科研要质量,要效

益,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那么,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的。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篇6

一、养成英语学习习惯,培养思维能力

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包括哪些呢?简言之,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于能帮助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在起始阶段,就应该在听和读上下功夫。只有大量的输入,才能产生熟练的输出。道理虽然很简单,但在实践中,很多老师因为种种原因而忽视甚至丟弃了这样的根本大法。

二、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我曾经听到过很多很扎实的英语课,无论是单词的拼读,还是句型的操练,通过课堂的及时反馈情况来看,正确率高得惊人。但教学实践却又给了我相反的结论:当遇到看图完成对话或按要求写话时,当我们需要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交流时,学生却错误频频。结论只能有一个:机械地操练只是短时的记忆,他们并未真正理解所学知识,更谈不上运用了。

三、注重英语思维训练

在明确目标之后,就要通过每日的课堂训练,逐步来实现这一目标。尽管这样的方法似乎既费时费力,又影响了授课的内容。但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安排是在为今后更高效的英语课堂打基础。

回顾刚开始教学英语,我常常只用半节课时间就完成了教学任务,感觉知识点很少,学生多跟读几遍,再留点时间让他们记住不就行了吗?结果可想而知。原因在哪儿?学生根本没有英语思维的参与。Good morning/afternoon!Whats your name?Im/my name is...这样的教学内容用上一整节课,对于初学者来说并不过分。想想看,如果只是用一节课的时间,就帮助学生完全掌握这部分知识。而不需要日后反复巩固,效率其实是很高的。长此以往,学生也会逐渐养成用英语进行思维交流的良好习惯。

四、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落实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既要完成该节课的教学任务,又要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进行教学,这对很多教师来说是存在一定难度的。以牛津版5A 教材Unit 3 At a Music lesson(第一课时)为例,先把握整节课的目标:让学生初步认读与理解全文意思,并认读、理解、拼写相关生词(组)、句子。如果我们在一开始便为此纠缠,很难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可以这样来设计:

1.The students are having a Music Lesson. Who is their Music teacher?How does he teach this lesson?Lets read and think about it...

2. Now we know Mr Green is teaching this Music lesson like this: First,he asks his students,can they sing the song we can sing and dance?(No,they cant.)Then,he asks them,what can they sing?They can sing“in the classroom”and“colour song”,but Ben cant sing,he can play he violin. At last,the students listen to the song and follow him to learn the song.

3. Now lets learn to sing the song “we can sing and dance”.

在完整地把握全篇课文对话的基础之后,通过语义在句子中解决一些单词(组)、句子的教学。至于单词(组)的巩固掌握与句式的细致操练可在第二课时来完成,本课只需初步渗透与简要介绍即可。这样不仅初步完成了整节课的教学任务,还很好地促进了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实践证明,全班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很快完成了背诵课文的任务。

五、丰富学生阅读,提高英语素养

如果仅仅靠一本教材,就想达到较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思维与交际,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有计划地搜集或提供给学生相应的课外读物,甚至编写符合学生特点的校本教材。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阅读速度,还会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并逐渐改变他们逐字逐句汉语翻译的弊端,不断提高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帮助学生逐渐学会用英语进行思维。要让学生运用英语语言能力,就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明确教学目标,每日课堂训练,逐步实现教学目标。在备课方面,需要科学合理设计教学流程,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有计划地搜集或提供给学生相应的课外读物,甚至编写符合学生特点的校本教材。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阅读速度,还会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并逐渐改变他们逐字逐句汉语翻译的弊端,不断提高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运用英语的能力 篇7

一、词汇的选择

1. 英语词汇的类型

英语的词汇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按照词性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等,也可以按照词的文体分为一般词汇和口语词汇。一般词汇指的就是学生在日常当中所能应用到的词汇,这部分词汇是学生最多应用到作文中的,因此一定要好好掌握。例如,当教师在教学译林版三年级小学英语第四单元My Family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这一教学单元让学生掌握很多和家庭有关的词汇。例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需要掌握family,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grandpa,grandma. 当掌握了这些基本的词汇之后,学生就可以应用到有关的这样的作文写作中。当写到例如我的家人、我的家庭、我最喜欢的人等话题作文的时候,学生就可以运用上这些基础性词汇。口语词汇,指的是用于非正式的谈话中的语言,这样的语言主要应用在记叙文的写作过程中。而且在口语英语中,学生需要掌握的主要是具有英美特色的习惯用语,当学生将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词汇应用到写作的时候,就会让作文别具特色。

2. 英语词汇的词义

与很多的汉语词汇相同,英语词汇也不只是有一个含义,很多单词都有很多层意思,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能只记住单词的第一层含义,还需要把握单词的每个含义。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意词汇的原意,还需要对词汇的深层含义进行把握。例如,教师在教学译林版小学三年级小学英语“Look at me”这一教学单元时,在学到great这一单词时,就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着重分析。Great有很多层含义,包括伟大的、重大的、极好的、主要的。当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应用到great这一单词时,就需要考虑是否符合文中的含义。通过这一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如果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选错词汇,那么必然会影响到学生意思的表达,而且会破坏作文语言的准确性。总之,就是没有办法用准确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想说的意思,那么就会对写作部分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学生在学习词汇的时候,一定要准确掌握每个单词的深层次含义。

二、掌握词汇,提升英语作文能力的方法

1. 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一篇作文最重要的两部分就是词汇和语法,所以要想写出一篇好的作文,二者是缺一不可的。那么对于词汇的这一部分需要如何解决呢?首先,学生需要增加自己的词汇量。词汇量的增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且需要通过日积月累的累积。在每学一篇英语课文的时候,学生都要将所学的每个单词都掌握好,要仔细了解每个单词的含义,以及应该如何应用。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增加学生的词汇量:第一种是采取测验的形式,每次学过的单词教师都用测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查,这样就可以了解学生对单词的掌握情况。第二种,是让学生多进行阅读,这也是增加词汇量的一种很好的方式。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新单词,将好的有意义的单词记下来,方便以后可以应用到写作中去。通过这两种方式,都可以提供学生的词汇量。

2. 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

当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英语单词,但是却依然不知道如何将这些单词应用到写作中去,这时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能力。语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当学生的语感能力得到提高的时候,他就可以知道在什么句子中用什么单词才可以让这个句子更加准确,也更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应用词汇,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有两种方式,首先是让学生多读一些英文资料。英文资料读得多了,语言的感觉能力也就随之提升了,自然就会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样的词汇。其次,现在的学生都比较喜欢有新鲜性的事物,教师可以让学生多看一些外国动画片来提高学生的语感。如让学生可以边看动画片边跟着复述,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还可以让学生的语感得到提高。当学生的语感提高后,就自然而然会将自己掌握的词汇应用到作文写作中去了。

三、结束语

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也是写出一篇好作文的基础,学生要想写出一篇能够表达自己思想的作文必须要有词汇作为基础。现在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就是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不会用词,经常选择一些不合适的词。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帮助学生分析每个单词的词性以及应该如何应用。而且需要学生增加词汇量的累积和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样,学生可以通过作文充分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也不再会出现一些词汇选择不正确的情况。因此,教师要着重让学生掌握好词汇,进而提升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

摘要:熟练掌握英语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所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文章将对如何运用词汇和如何提升英语写作能力进行研究。

词块的运用与英语写作能力的关系 篇8

词块是一个界于语法和词汇之间的一个单位, 由多个词组成, 在真实的语境中作为整体出现的频率比较高, 形式比较固定, 具有相对稳定的功能, 包括词语搭配、固定和半固定表达、成语、不完整的词语片语等丰富而又复杂的语言形式。对词块的研究已经发展成一门科学:短语学 (Phraseology) , 这是西方语言学界长期以来最突出的研究焦点之一。

目前大多数语言研究者都认同一个观点:语言学习者在习得语言之前就已经运用了大量的预制词块, 尽管他们对于词块的最终作用持不同看法。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证实了各阶段的语言习得都是在两个层面上进行的, 即词汇的习得和规则的习得。人们从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发现, 儿童倾向于将所接触到的语言表达看作是一个个不可再分的单位, 他们将这些单位作为一个整体而习得, 随后, 儿童才会学着将这些整体的各个部分与其意义连接起来。当这一整体或整体的某个部分在不同的语言场景中出现时, 儿童就会自然总结出这一整体的使用规则;这也就说明词汇或词块的习得极有可能是语言规则习得的先决条件。Hakuta (Nattinger&Decarrico, 24—25) 对日本儿童学习英语作了研究后发现, 儿童不仅将这些词块作为记忆的整体, 而且将其作为句法规则分析的原材料。Lily Wong-Fillmore (Nattinger&Decarrico, 25) 在以西班牙语为母语的儿童学习英语的数据中发现, 词块的使用在他们的语言行为中占主要地位。因此, 词块的习得是语言习得的重心。

这些研究都是基于儿童在自然条件下的二语习得;对于成人的语言学习, 由于研究不足, 他们在学习语言时所使用的预制词块的量学术界尚无定论。然而, 也没有证据证明成人的语言学习与儿童习得语言是完全不同的。从很大程度上来说, 成人和儿童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上是没有什么差别的, 这也就可以说明, 成人学习语言, 如果采用儿童习得语言时使用预制词块的方法, 极有可能会提高成人习得语言规则的速度。

原因之一是, 人们每天所接触到的语言有其特定功能, 是可以预测的, 依具体语境而不同。另外, 初级学习者在用所学语言表达时通常会感到压力, 当他们无法表达出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时很容易感到沮丧。成人比儿童更有可能体会到这方面的压力。而预制词块却可以让学习者无需通过语言规则来组织语言就可以进行表达, 因为这些词块是作为整体依据语境而接收和存储的, 到用时可以作为整体为实施某种功能而输出。因此, 研究者们认为预制词块的使用有利于语言表达的流利性。通过这种方式, 学习者不需要等到习得语言机制就可以流利地输出语言。随着学习者语言知识的增长, 这些预制的词块将会内化为语言的规则。与儿童相比, 成人在习得这些词块时有一定的优势, 因为成人可以很轻松地辨别出词块中的各个组成部分, 从而总结出语言使用的规则。

2. 国内外词块方面的研究现状

短语学的研究模式有两类:一是理论构建型, 二是语料库定量型。第一种模式的代表任务包括Pawley和Syder, Nattinger, Cowie等, 他们致力于构建特定的理论模式, 并以此为出发点, 对一部分研究对象进行界定。他们的研究模式存在着明显不足, 主要的取样标准是“所谓的心理凸现性, 不考虑语言形式使用的概率或频数标准”, 研究内容“仅聚焦于结构完整的语言实体和普遍认可的固定词组或成语” (卫乃兴, 2007) 。语料库定量型的短语学研究由Sinclair首创, 其优点为“不受制于特定的理论模型, 以语言形式的概率或频数高低为证据取舍标准”, 研究内容则是“根植于真实语言的使用” (卫乃兴, 2007) 。国内学界近10年来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主要针对词块重要性及其与二语习得的关系进行研究, 对短语学的教学方法探索比较少;语料库方向的研究也是刚刚起步, 濮建忠首次基于CLEC语料库研究了学生英语书面语的词块模式, 卫乃兴对COLSEC语料库做的词块证据分析涉及了中国学生英语口语的短语学特征 (卫乃兴, 2007) ;然而, 较大规模的数据统计和系统研究尚未进行过。

3. 研究设计

本次研究意在分析学生的英语写作语法规范性与他们的词块知识的掌握情况的关系。本研究的假设是:1) 学生的词块运用水平越高, 其写作的语法规范性就越好;2) 学生的词块运用水平越高, 口语表达就越好。

3.1 数据收集

本研究的材料取自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三年级1班和2班学生的写作材料, 以及本学期英语演讲课程的平均得分等级。写作材料来源:两个班学生 (共82人) 就以下四个题目任选其一写作一份3—5分钟的发言稿。

1) The importance of recycling

2) The mental health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

3) My view on TV pop shows

4) My view on cheating in exams

其中, 选择1号题目的共25人, 随机取其中20篇作为本次分析的数据。

3.2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的步骤如下:

1) 统计出每篇写作中正确使用的以动词开头的词块数, 如:take care of, carry out, move on to等。 (词块种类很多, 由于动词是句子的核心之一, 因此, 本文只关注篇章中动词词块的使用。选择时剔除了不含动词小品词的词块, 如acquire knowledge, 原因是很难将此处的词块与动宾结构区分开来。)

2) 统计出每篇写作的长度, 即单词数;

3) 统计出每篇写作的句子总数;

4) 统计出性、数、格、时态使用正确的句子单位个数, 并计算出句子单位的正确率T值=正确句子数/句子总数;

5) 收集该部分学生在英语演讲课程上口语表达的平均得分等级;

6) 从统计出的数据分析词块的使用量与T值的关系, 词块使用与学生口语表达的关系。

3.3 结果和讨论

3.3.1 学生作文中词块使用的情况

表一显示, 学生使用的动词词块数量非常有限, 在平均29个句子当中, 仅使用了不到7个动词词块, 学生采用的绝大多数的谓语动词都是be动词结构, 说明学生在使用动词时仍停留在初级水平。句子的正确率显示,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使用英语写作时根本无法顾及语法规则, 正确句子数占总数的65%, 这一现象也反映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没有重视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在进行学生的作文分析过程中, 笔者发现, 学生的作文短句的正确率比较高, 句子一长就犯种种语法错误, 其中时态的乱用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 也有学生误用一些具有动作意义的介词来代替谓语动词, 主语的缺失也非常普遍;另外, 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的主从句的正确率比较低, 主从句的关系理不清, 关系词的选用不恰当。

3.3.2 学生作文中使用词块的量与其语法水平的关系

数据处理:将20名学生按词块使用数量的多少分成两个组, A组为使用词块较少的10名学生;B组为使用词块相对较多的10名学生。统计结果如下:

表二显示, 在作文中使用词块数量较多的学生的句子正确率明显高于词块使用较少的学生, 两者的差额达到了14个百分点, 这说明学生正确使用的词块数量越多, 他们的语法水平就越高, 语言使用比较规范和准确;从口语等级的数据上显示, 词块正确使用数量多的学生的口语水平也要高于词块使用较少的学生。由此可见, 词块的运用与学生英语语言的正确性是密切相关的。

4. 结论

研究表明, 词块知识和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是基本成正比的:词块使用能力强的学生的语法水平明显高于词块使用能力弱的学生;另外, 学生词块运用的水平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映射出他们的口语表达水平。

我们还发现大部分学生严重缺乏词块知识, 使用衔接类的动词词块数量大于实义动词词块数量。衔接类的词块, 如:to start with, move on to, go back to等在英语写作课程上是作为重点强调的, 教师常会将这些内容设计成一个写作的模板, 供学生套用, 该研究说明这类词块的输入是非常有效的;而实义动词词块使用的数量比较少, 当然这并不说明学生没有采用动词词块的意识, 因为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的实义动词词块用得不恰当, 调查中我们只统计了使用正确的词块的量;这表明教学当中这类词块的输入是有的, 但学生尚未掌握它们的使用环境。学习一门语言包括学习语言的知识和语言的使用, 而词块界于这两者之间。一方面, 词块作为一个整体, 有其自身的功能和使用环境, 这属于语言能力的范畴;同时, 词块也有它的各个组成部分, 它们之间的关系反映一定的语言知识。调查结果显示, 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 教学中语言知识的输入是足够的, 而语言知识应用的操练还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如何使学习者具备词块应用的能力, 这是许多教育者和研究者关注的话题。英语当中词块的数量非常多, 学习者能否掌握这些词块的用法是其英语表达是否地道、流利的关键。传统的背诵单词的方法并不适用于词块, 因为词块的使用有相对固定的语境。如何提供相关语境, 让学习者练习词块的使用, 并加强他们对词块语境的意识, 掌握词块的用法, 是目前实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摘要:词块的运用有利于增强语言使用的地道和流利性, 掌握词块的运用对语言学习者非常必要。本文分析了词块的运用与英语写作能力的关系, 提出了学习者词块的运用水平越高, 其英语写作中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就越好, 并阐述了词块的运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学习者的口语表达水平。

关键词:词块运用,英语写作能力,关系

参考文献

[1]Nattinger&DeCarrico.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Sinclair, J.Corpus, Concordance, Colloc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3]丁言仁, 戚焱.词块运用与英语口语和英语写作的相关性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 第28卷, (3) .

[4]刘晓玲, 阳志清.词汇组块教学——二语教学的一种新趋势.外语教学, 2003, 第24卷, (6) .

[5]濮建忠.英语词汇教学中的类联接、搭配及词块.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第35卷, (6) .

[6]王立非, 张大凤.国外二语预制语块习得研究的方法进展与启示.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5) .

大学英语教学中词汇运用能力的培养 篇9

不少学生上大学后对英语学习存在认识上的迷茫, 认为大学英语不学语法知识, 课堂上就学不到实质性的知识, 考试内容与课本也无多大关系, 难以在课堂上形成师生互动的状态, 因此, 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投入必要的精力, 明确大学英语并不是传授英语知识点, 而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最好的办法是从词汇教学入手, 鼓励学生掌握较多词汇, 因为词汇是比较浅显易懂的语言基本要素之一, 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才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大学英语知识奠定基础, 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兴趣和效率。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修订版) 提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1]著名的语言学家Wilkins也说:“Without grammar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美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L.Ron Hubbar的教育学理论认为, 影响理解和应用的最重要因素是词汇, 如培养阅读能力, 包括回忆单词含义、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在文中直接找出问题答案、作出判断等;再如培养写作能力, 包括回忆单词及用法、组织成文, 恰当地运用词汇, 因此, 大学英语教学中强调词汇教学非常重要, 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培养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从基本的词汇学习入手, 全面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才能达到提高文化素养、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词汇作为语言三大要素之一具有基础性、直接性、可感性等特征[2], 作为最小的意义单位, 还具有易理解和长期记忆的特点, 需要经过较长时间记忆才能完成词汇的记忆与学习, 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应用, 可以说, 人类思维活动和思想交流首先必须依靠词汇进行, 不熟练掌握词汇就不可能掌握一种语言, 一个人掌握的词汇量和牢固程度将直接影响其语言表达能力, 影响他思想表达的丰富与准确程度。从大学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来看, 无论是阅读、听力、写作, 还是日常的训练, 都与词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此,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词汇的传授, 并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词汇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词汇教学的具体方法分析

目前, 学生对新学到的词汇过后就忘, 或只知语意, 不知用法, 解决这种“学未致用”的问题就要明确词汇学习与应用的密切关系。一个词的读音、外形结构、多层意义、语法特征及与其他词的关系等都可能给词汇学习带来困难, 心理语言学对于第二语言单词识别的研究表明, 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在识别书面英语单词时, 依赖最多的是词形, 其次是词音, 最后才是语义。“英语并不是一种容易拼写的语言, 我们的字母表中有26个字母, 共45个基本音素, 可是这些字母与音素之间很少能一一搭配”, 这也增加了英语学习者掌握英语单词的难度。教学中开展词汇教学可通过以下具体方法。

(一) 直接记忆法

记忆词汇需要日积月累, 特别对于每个单元新学到的长词汇、难词汇更是如此, 只能通过直接记忆来完成。上课之前, 对词汇的考查必不可少;按照记忆规律, 单词的考查需要不断进行才能得以巩固。为避免学生的互相“参考”, 词汇测试时可以让单排学生写奇数单词, 双排学生写偶数单词, 再要求学生把所听写的单词翻译为汉语, 这种方法需要长期坚持, 尽管开始时难以把握, 但对督促学生记忆词汇来说, 效果较好。

(二) 联想记忆法

学习新知识要联系过去所学的旧知识, 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巩固旧知识, 如讲授arise (出现) 的时候, 可以先复习rise (上升, 升起) 和raise (提高, 抬高) , 然后引出arise和arouse (唤醒, 激发) 等用法, 通过归纳类比, 使学生较快地掌握这些词的用法。对于短语, 也可利用联想法, 如遇到break into (a cry, a laughter...) “突然发出……”时, 可以把所掌握的break短语尽量列举出来:break up (分开, 结束, 停止) , break down (破坏, 损坏) , break in (闯入, 打断, 插入) , break off (终止, 折断) , break out (突然发生) , break through (突破) 等, 使学生联想break短语, 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三) 纵横延伸法

不少词汇由词根派生词缀构成, 大多数前缀不影响词根的词性, 而仅对词根的意义加以限制, 如possible (可能的) 加前缀后变成impossible (不可能) 。后缀则具有较强的语法作用, 可以改变词性, 如success (成功, 名词) 加后缀-ful变为形容词successful (成功的) , 通过前缀、后缀、反义、词性变化等很容易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 且容易记忆。利用此法关键在于找出一些词的同义词和反义词, 如unavoidable (不可避免的) 同义词inevitable, private (私人的) 的反义词public (公共的) 等, 还可以通过讲解词根来辅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如:press (to push firmly and steadily against something) , 词根加上不同的词缀可以构成不同含义的词汇, 前面分别加上前缀re- (do...again) , com- (do...together) , de- (cause to lower) , im- (in) 可构成repress (抑止, 压抑) , compress (压缩) , depress (压下, 使消沉) , impress (使印象深刻) 。不断地积累达到巩固的目的[3]。

(四) 词汇扩展法

瑞士语言学家Ferdinand de Saussure认为:“语言是相互依赖的词项系统, 某一词项的义值 (value) 只有从词项的同时出现中才能得出, 如bachelor的义值只有在spinster, woman, husband, boy等参照系统中才能生成。”因此相关的词项构成了联想语义场 (semantic field) , 适当地将同一语境的词汇进行扩展, 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特别要注重同一语境的词汇扩展。联想、词汇教学应逐步扩大, 如讲到“conversational ballgames”时, 可让学生找出所知道的体育词汇, 列出basketball, volleyball, football, table-tennis, soccer, tennis, golf, bowling等, 再补充词汇, 如goal (得分, 进球) , shoot (射门, 投篮) , pass (传球) , serve (发球) , kick-off (足球中的开球) , foul (犯规) , 既活跃课堂气氛, 又使学生学到了感兴趣的词汇[3]。

(五) 选择注意法

学生选择性注意的使用一般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分析难词在词形或词音方面的特征, 主观上将一个单词分解为若干部分, 即若干个记忆单位, 注意自己认为熟悉的部分和难记的部分, 熟悉的部分用熟词去记, 难记的部分则特别留意;第二步是意象、谐音。为便于回忆, 学生一般都会充分发挥想象力, 尽可能将难词的特征与其词义联系起来。记忆Mediterranean时, 可分为三部分, Medi/terra/nean, “Medi”联想到media (中介) , “terra”联想到territory (领地) , 而“nean”联想到ocean (海洋) , 这样就记住这个词的意思是“地中海”。类似的还有:compliment和complement (熟词是complete) , typhoon, tornado and hurricane (谐音) , 因此, 通过熟词、意象、谐音和联想等选择注意法可应用于难记、难辨的词汇[4]。

总之, 词汇使用不当会影响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效果, 为了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就必须重视词汇教学, 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学生词汇学习的能力。

摘要:培养词汇运用的能力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和效率的保障,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对词汇学习及应用能力重视不够, 导致学生不能大量理解和应用词汇, 因此, 要完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词汇运用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修订本) [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李蓉.直接词汇教学法在大学英语中的运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 (10) :109.

[3]周书阅.浅谈词汇教学在低起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 :122.

运用英语的能力 篇10

一背诵对于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作用

1. 有助于学生在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协调发展

课文或文章是包含语言诸多要素 (语音、词汇、语法) 的综合体, 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语言素材。背诵课文或文章能促进学生语音、词汇和语法能力的协调发展。首先, 背诵伴随着朗读, 以语音为媒介。在背诵中, 学生会反复实践已学过的语音知识;而且也只有在相关语言知识的指导下, 才能流畅地朗读课文, 从而达到背诵的目的。其次, 有许多学生往往采用死记硬背或抄写单词的方法来记忆单词, 因而遗忘率较高。而背诵课文能使学生把词语放到句子、段落、语篇中去理解、记忆和体会。在一定的语境中记忆单词, 不但较之孤立地记忆更为容易, 而且记忆保持的时间更为长久。而由于课文给词汇提供了语境, 背诵课文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词的准确意义和用法, 不会使学生陷入将英语和汉语的词义完全等同起来的误区, 且能帮助学生识别和记住上下文中充分展现出的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最后, 从语法的角度来看, 课文中词的词形变化和句子结构为学生掌握词形变化规则和用词造句规则提供了鲜活的范例, 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语法规则的理解, 还可以使学生通过背诵这些范例, 经过创造性思维去发现新的语法规则, 或生成符合语法规则的语言, 从而进一步增强语言感知和运用能力。

2.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 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Ellis把外语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分为显性语言知识和隐性语言知识两种:显性语言知识指对语言分析性的、抽象的和解释性的知识;而隐性语言知识则是指存在于学习者的潜意识层中并已内化了的语言知识, 即学习者不知道已学到这种知识, 甚至不知道这种知识的存在, 即语感。它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 又反过来指导语言实践。要学好、用好英语, 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在背诵过程中对语言材料反复诵读, 是体会和感知语言, 从而获得语感的极好方式。当背诵进行到一定程度时, 学习者便仿佛进入了英语所蕴涵的思维和表达模式之中, 感觉到英语看起来顺眼, 听起来顺耳, 说起来顺口了。背诵在使学生形成英语语感的同时, 也有助于学生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逐步理解英语思维方式, 逐步培养起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3.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王初明、亓鲁霞通过对一名高分者和一名低分者进行个案对比研究, 得出结论:听写好坏的决定性因素是辨音能力, 而不是听力策略。因此, 学生平时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 掌握英美人士说话时的重音、节奏、连读、爆破及语调变化等技巧, 可以帮助学生准确识辨和理解听力材料中出现的各种英语特有的语调、节奏、连读等语流音变对说话者主题内容的暗示, 是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捷径。背诵除了让发音器官、口腔肌肉适应英语发音的需要, 形成熟练的嘴部运动记忆之外, 还有利于建立听觉记忆。通过对篇章的背诵, 学生对大量的复杂句型不再陌生, 因而听力质量将得以提高。Krashen的语言输入理论强调, 口语表达不是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直接传授就能在短时间内习得的, 而是需要语言学习者有足够的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以后才逐渐培养的。语言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输入——吸收——输出”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输入是第一性的, 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没有语言输入, 输出就成为无源之水, 学习者就会无话可说。而坚持不懈的朗读、背诵是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及训练语言技巧的有效途径。Sinclair (1992) 认为, 语言既是一个以语法为基础的可分析的系统, 又是一个以记忆为基础的公式化 (即短语化) 的系统。英语是由单词、短语、句子组成的, 背诵英语文章必然会熟记公式化的短语, 并创造性地运用于自己的口语和写作中。因此, 加强背诵, 能形成快捷的语流、语感。读得多了, 背得多了, 积累达到一定数量时, 语感和流利度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语感加强了, 理解力也得以增强, 语言表达就会流畅得体。实践证明, 经常背诵课文的学生能明显感到自己说英语时语速自然, 语言应变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4.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随着背诵输入的不断增加, 学生头脑中储存的语言材料也在增加, 许多英语语言形式和规则的知识也在逐渐积累, 语言运用逐渐准确、规范, 对英语的语感不断加强, 书面表达能力自然得以提高。因此, 通过背诵, 可帮助学生把书面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 为语言输出活动提供基础。

二教师指导、帮助学生使用正确的方法是实施背诵的关键

许多学生在背诵英语时只会“死记硬背”, 久而久之会觉得十分枯燥乏味, 以致记不牢, 甚至失去信心, 最终放弃学习。因此, 在背诵的组织与教学实施过程中, 教师应该十分注重背诵方法的指导, 帮助学生掌握方法并持之以恒, 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与积极性。教师在指导学生背诵时要让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 加深对背诵材料的理解

如果学生对背诵材料没有一定的理解, 就很难将它背诵下来, 因为无意义的材料比有意义的材料更难以识记, 只有所背诵的材料在与头脑中的已有知识形成联系并获得意义上的支撑后, 才易于恢复和记忆。另一方面, 没有被理解的材料, 即使背下来也忘得快, 且难以被综合运用。因此, 应对材料有了初步理解之后再进行背诵, 在背诵过程中又进一步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2. 正确、流畅的朗读是背诵的前提

正确朗读, 一是要注意朗读技巧, 包括最基本的读音规则, 如连读、停顿、句子重音和语调等。二是要有感情地读。在朗读时必须神情专注, 把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通过语音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而不能机械重复文章的语句。否则, 背诵不但达不到提高语言能力的目的, 反而会形成错误的语言习惯 (尤其是语音) 。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逐步达到流畅, 进而实现以重现背诵材料内容而不是以语言形式为主的背诵,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背诵。

3. 正确的背诵方法是改进和提高背诵质量的重要途径

例如, 面对课文中出现的长句, 首先要正确断句。英语句中的断句方位并没有固定的规律, 这要根据句子的内容结构来确定。一个简单句可能会有一个很长的主语组合、宾语组合或状语组合, 有时还会有从句出现的情况。而有些学生习惯逐字逐句地背诵, 把一个完整的句子弄得支离破碎, 也会影响背诵的效果。所以老师在讲解课文时, 应该指导学生做出正确的断句, 以便他们能背出更动听的文章。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必修5 Unit 1 Great Scientists时, 指导学生进行断句。如:He found/that it came from the river/polluted by the dirty water from London.He immediately told the astonished people in Broad Street/to remove the handle from the pump/so that it could not be used.…In another part of London, /he found supporting evidence/from two other deaths/that were linked to the Broad Street outbreak.A woman/who had moved away from Broad street/liked the water from the pump so much/that she had it delivered/to her house every day.另外还要坚持复背, 及时检查, 即经常进行复习背诵, 两次背诵的间隔随着背诵次数的增多而延长。只要认真背诵, 每个人都可以摸索和创造出适合自己的背诵方法。

三教师有效的监督、检查是实施背诵的根本保证

教师如果不对学生的背诵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 必然会使背诵流于形式。由于逐个检查会占用大量的时间,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普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

把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 A组由英语学习水平中上的学生组成;B组则是学习水平中下的学生, 再把两大组分成若干小组, 每组不宜超过4人, 各设一名组长, 具体负责检查组员的背诵情况。教师可用早读课或课前10分钟进行抽检。教师可采用“级别浮动”政策, 如B组学生三次抽背到A等级的可升到A组;A组学生三次抽查到B等级的可降到B组。这样做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另外, 教师也可以从班里挑一些发音好、对工作负责的学生帮助检查背诵, 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七八个小组, 每个小组长负责检查六七个学生。每天早读课利用几分钟检查, 把每个学生的背诵成绩都详细记录下来。那些学习有困难或不用功的学生由教师亲自检查, 及时纠正他们背诵中出现的问题。每堂课再抽两三分钟默写, 默写内容选自前一天的背诵作业, 这样能更好地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2. 表演、游戏与背诵相结合

采用表演、对话、问答等形式来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使学生有听、读、问、答、说、背的机会, 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轻松愉快地背诵英语,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达到了检查背诵的目的。笔者在教学人教版必修2 Unit 4Wild Life Protection一课时, 把每个大组分成A、B、C、D四个小组。A组问:What problems are some wild animals in China facing?What has China done to solve the problem?C组问:How have things changed since China took action to protect wild animals?What would happen if we couldn’t protect wild animals?讨论几分钟后, B组派代表回答A组的问题, 而D组派代表回答C组的问题, 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讨论中, 达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 也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必修3 Unit 2 Healthy Eating时, 用“击鼓传花”的游戏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进行英语游戏之前, 教师布置学生以饮食健康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并选出最佳的十篇让学生进行背诵。检查背诵时, 教师在全班同学中依次传一件东西 (如doll) , 教师背过去拍手打出节奏, 学生可以根据节奏的快慢传递, 然后教师会突然说“stop”, 所传的东西在谁的手中, 就背诵一篇范文。

3. 利用听写、默写等手段进行有目的的检查

练习时可把课文的前半部分听写出来, 让学生默写课文的后半部分, 或在一篇文章中抽去一些关键词, 让学生填空或翻译还原练习等。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必修1 Unit 1Friendship时, 以短文填空的方式检查学生背诵“Anne’s diary”的情况。如:I wonder if it’s because for so long

与其他学习活动一样, 背诵也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 关键在于提高认识, 并能持之以恒。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正确指导学生背诵的方法, 并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教学实践证明, 贯彻与实施背诵, 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to do with nature.I can well remember that a deep blue sky, , moonlight and flowers.That’s changed....

参考文献

[1]Ellis, 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9

[2]Krashen, S.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1981

[3]Sinclair, J.Corpus, Concordance, Colloc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上一篇:时间阶段下一篇:中小学童声合唱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