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教学中教学法的灵活运用

2022-10-24

2 0世纪是外语教学蓬勃发展、教学法研究硕果累累的世纪。一直以来, 创新的教学法不断崛起并茁壮成长, 形成了多元并存、争奇斗艳的局面。如一直都被广泛使用的“语法-翻译法”, 60年代出现的“听说法”, 7 0年代出现的“认知法”、“交际法”, 以及后来出现的“沉默法”、“全身反应法”等等, 都广泛地运用到外语教学中。现在就简单介绍四种主要的教学法的特点及其灵活运用。

1 四种主要的教学法及其特点

1.1 语法-翻译教学法 (Grammar-translationMethod)

语法翻译法产生于1 8~1 9世纪, 它是外语教学中历史最长, 使用最广的方法之一。它认为语法是语言的核心, 也是外语学习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中以翻译为手段, 强调母语和目的语的共同使用。将母语作为学习的媒介, 有利于学生了解两种语言的共性, 从而掌握语言规律。语法-翻译法强调翻译的训练和重视阅读的方法,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但同时也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中心, 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 很少能参与课堂交际, 缺乏互动, 很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 不利于学生口头交际能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

1.2 听说教学法 (Audio-Lingual Method)

听说法, 是一种强调通过反复句型结构操练培养口语听说能力的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 以句型为中心, 通过句型操练自动化地运用每一个句型, 掌握目的语。同时, 它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语和翻译, 要求用目的语直接理解和表达。由于这种教学法注重口语, 认为听说是一切言语活动的基础, 读写是在听说的基础上衍生出来。因此, 它忽视了读写能力的培养。而且听说法枯燥的机械性的训练, 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1.3 认知教学法 (Congnitive Approach)

认知法, 是作为听说法的对立面而产生。认知法主张在第二语言发挥学习者智力得到作用, 通过有意识地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知识, 理解发现掌握语言规则, 并能从听、说、读、写方面全面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并且肯定了强调语法学习和发展智力的语法翻译法, 又称为现代语法翻译法。在教学过程中,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积极参加大量的言语活动来锻炼运用外语的能力。但这种着眼于培养实际而全面地运用语言的能力的教学法, 在美国多用于本国人学外语, 而在国内外教他族人学英语基本不用此法。

1.4 交际教学法 (Communicative Approach)

交际法, 是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 着重培养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教学要为学生的交际需要服务, 交际既是学习的目的也是学习的手段, 所以教师的任务是努力给学生创造真实自然的情境, 鼓励学生参与言语交际活动, 培养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能力。但这种以培养学生掌握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法, 在强调语言的真实性和交际性的同时, 一定程度上却忽视了语法的系统训练。

语法-翻译法把重点放在外语书面语的阅读和理解上, 忽视了口语教学。听说法注重口语, 听说领先, 正好弥补了语法—翻译法所忽视的口语。而认知法, 交际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克服了语法-翻译法中教师的绝对权威而阻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问题。同时, 认知法的注重理解, 使听说法中机械性的死记硬背更好意义。而交际法让学生处于情景之中, 身临其境地感受气氛, 用英语进行交际,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 教学效果明显, 语法-翻译法又弥补了交际法的过分注重交际能力, 而忽视系统语法知识的学习。总之, 每一种教学法的产生都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 对当时和以后的教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没有绝对性, 不存在哪个方法好, 哪个方法不好的问题, 它们并不完全对立, 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 互为补充的。

2 教学法的灵活运用

语言知识是交际能力的基础, 而交际能力又是语言能力的延伸和升华。所以, 我们应该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法, 取长补短, 以培养既有扎实语言基础, 又有语言实际驾驭能力的人才。现以《综合教程》中第一册第四单元课文“Moving from Detroit to Hobbs”为例来谈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2.1 自由发挥

在每学期初向学生讲明进行分组学习的意图和益处, 让学生自由组合, 每组5~6人。每次上课的前5~10分钟轮流由各组派代表 (一个或两个同学) 向同学们展示小组所准备的材料 (材料题材、内容、形式不限) , 所展示材料由小组成员或集体共同完成, 但保证小组成员都有参与和展示的机会。代表在陈述的过程中, 教师和其他同学都要参与, 或提问、或质疑、或讨论。刚开始时出现这样的情况, 基础差的同学不敢表达自己, 有的同学认为课后准备材料麻烦, 不予配合, 还有的同学则认为英语没必要搞这么多花样, 总之, 持不同意见的同学很多。这时, 教师则要耐心的通过各种方法鼓励学生参与。若小组代表所展示的内容新颖, 制作精美, 同学们反应好的话, 对该组给予肯定和鼓励, 这样的话可以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 让那些不怎么配合的同学也有兴趣参与之中。展示之后, 由教师或其他学生进行总结。这个过程控制在5~1 0分钟之内, 且要求学生用英语表达, 学期末进行评比, 对表现好的小组给予奖励。这样不但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还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养成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 也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2 视听及讨论

为了正式进入到课文, 先用P P T播放一段关于介绍Detroit和Hobbs两个城市的视听短片, 同时让学生回答问题“D o y o u like living in a big city or a small town?W h y?”这个问题跟学生的现实生活很贴近, 而且P P T中的短片图文并茂, 给学生非常直观的感觉, 所以他们会很踊跃的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认为住在大城市好, 因为各个方面的信息较小城市灵通等;有的同学认为住小城镇好, 因为那里安静, 空气好等等。大家都能说出大城市和小城镇之间的差别, 各自选择的原因。这正是课文所涉及到的内容, 这样可以很自然的进入主题, 还可以锻炼同学们的听力跟口语表达能力。

2.3 课文的段落分析

引入主题之后, 可以让学生先读课文, 进行段落划分, 并回答问题: (1) What does the author tell us in the first paragraph? (2) What is the greatest difference between Detroit and Hobbs? (3) What does the last paragraph tell us?这个过程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让他们带着问题去理解课文, 进行段落划分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段落划分出来了, 问题答案找到了, 整篇文章的布局结构随之清晰, 这样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还可以进行讨论, 对教师给的问题的提出质疑, 发表他们自己的观点。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锻炼了学生的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2.4 语言点的讲解

这个过程可以用网络来完成, 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出现的重要的词汇、语言点, 利用超链接方式, 链接到网络上该词的讲解, 网络有发音和例句讲解, 同时也配有适当的图片。这种直观的方法, 可以加深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基础知识, 为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打下了语言基础。

2.5 听力训练, 总结全文

让学生合上书本, 闭上眼睛, 听课文录音。听完之后, 让学生进行复述和总结全文的中心思想。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水平, 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由此不难看出, 翻译法、认知法、听说法、交际法等都运用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己展示材料环节其实就是运用了交际法, 让学生自已演示, 自己找话题, 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在认识知法的指导下,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总结、概括、讨论、归纳等过程, 锻炼了学生的理性思维, 也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时视听环节, 发表观点, 复述课文等体现了听说法中注重口语, 听说领先的重要性。利用翻译法对课文的重难点词、句进行讲解, 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因此, 课堂教学不是单独使用某一种教学法, 而是根据不同的对象, 不同的教学内容, 综合起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法, 取长补短, 让学生不但对课文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外语教学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 不管哪一种教学法有其优点和缺点。因此, 随着人们对英语学习要求的多样性,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与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 采用灵活机动, 切合实际的教学法, 尤其是在当前的信息技术进代, 我们更应该把网络技术引入到教学中, 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摘要:本文通过对几种教学法进行对比, 说明各教学法之间存在着互补性, 并结合一次具体的课堂演示, 进一步阐述了教学中灵活使用不同教学法的必要性和好处。

关键词:英语教学,教学法,运用

参考文献

[1] Jack C.Richards and Theodore S.Rodger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 Andrew D.Cohen.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 Peter Skehan.A Con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4] C.J.Brumfit and K.Johnson.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上一篇:组织环境: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一个解释框架——基于湖北英山县T合作社的个案研究下一篇: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