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管理的范文

2022-06-10

第一篇:公共危机管理的范文

农村公共危机管理的文献综述

关于文献综述的一些介绍

一、 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

《农村公共危机及其管理的文献综述》,就是针对我国正处在社会变革期,农村易爆发、可能爆发公共危机这一专题而写的综述,并为以后研究我国农村公共危机的处理、管理提供了参考。

二、 对文献综述的基本解释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 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决不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

《农村公共危机及其管理的文献综述》确立的主题就是:农村公共危机及其管理。这篇综述是在确立主题之后,围绕主题及研究领域通过广泛阅读理解21篇最新的研究成果或是观点后总结而成的。主要包括一些学者对一般概念的不同理解,如危机、公共危机等;综合各学者对农村公共危机产生原因、影响等新观点、研究成果的总结。

三、 文献综述的一般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正文、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对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第二篇:警察论文:警察公共关系的危机管理

【中文摘要】公共关系学科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后,发展极为迅速。目前,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管理职能,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公安机关作为与人民群众接触最为广泛的司法行政机关,正确运用现代公共关系理论和方法,必将对进一步塑造人民警察形象,密切警民关系,改善执法环境和促进警务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2008年6月5日,江西省遂川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被上千群众围堵,不法分子乘机进行打、砸、抢,致使办公大楼损毁严重,交通混乱,影响恶劣。事件发生后,笔者亲自参与了事件的处置,平息了骚乱,恢复了秩序。事后,笔者一直在深深地思考这个问题。近些年来,出现的孙志刚事件、瓮安事件、云南“躲猫猫”事件、巴东邓玉娇事件、杭州交警“70码”事件,还有发生在我身边的打砸交警大队的“6.5”事件等等,都是一些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的实例。“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正是秉承这一思想。本文以政府公共关系理论、公共行政理论和危机管理理论为基础,在分析我国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现状及缘由、借鉴国外经验和成效的基础上,着重探讨我国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完善和对策。提出了我国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要树立公共利益至上、预防为主、整体统一的思想;要深化执法为民、公共服务、媒体合作、警务品质、全员参与的理念;要坚持快速反应、真实公开、科学指导的原则。并按照过程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根据危机的生命周期,将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分为常态预防、预警评估、处置化解、善后处理等四个环节和四项基本职能,强调管理的系统性,即四个环节是一个完整的循环往复的管理链,应统一规划,系统运作,紧密衔接。以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制度激励机制、教育培训机制、形象展示机制、媒体沟通机制、权益维护机制作为管理基础和预防途径;以科学有效的监测预警作为识别、发现、评估、应对危机及其潜在诱因的前提条件;以合理运用策略、采取针对措施作为处置化解危机的根本手段;以危机过后的形象重塑和总结改进,作为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

【英文摘要】Public relations discipline in the early 1980s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China’s development is extremely rapid. At pres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anagement function, widely used in political, economic, military, cultural and other fields. As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s and people’s access to the most extensive judicial and administrative organs, the proper use of modern public relations theory and methods, will further shape the people’s image of the polic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public,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law enforcement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olice work.June 5,2008, Jiangxi Suichuan County Public Security Bureau Traffic Police Brigade was to contain thousands of people, criminals take advantage of the beating, smashing,

looting, causing serious damage to office buildings, traffic chaos, affecting the poor. After the incident, I personally participated in the event of disposal, to quell riots and restore order. After that, I have been deeply thinking about this issue.In recent years, there’s the Sun Zhigang case, the Weng’an incident, Yunnan “hide and seek” event, Patong Deng event, Hangzhou, the traffic police “70 code” events, as well as in my side of the traffic police thwarted a “6.5” event etc., are some examples of the police public relations crisis.”Safety and forget danger, save and forget death, chaos rule not forget, is a body of national security and may protect it.” “Police public relations crisis management” is adhering to this idea.In this paper, the government’s public relations theory,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ory and crisis management theory, the analysis of our police public relations crisis management situation and reason, learn from foreign experience and effectiveness on the basis of our police focused on the improvement of public relations and crisis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Made a public relations crisis management of our police to establish the supremacy of public interest and prevention, the overall unity of thought; to deepen the law enforcement people, public services, media cooperation, police

quality, full participation in the concept; to adhere to rapid response, real public, the scientific principles of guidance. And process analysis metho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basic ideas and framework, according to the life cycle of crisis, the police public relations crisis management into the normal prevention, early warning assessment, disposal to resolve, deal with the aftermath of four links and four basic functions, stress management system, that is a complete four part cycle of the management chain, should be unified planning, system operation, closely co-ordinated.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s, incentive system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image display system, the media, communication mechanisms, rights management infrastructure and maintenance mechanism as a means of prevention; to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as to identify, detect, assess, and respond to crises a prerequisite for potential incentives; a reasonable use of strategies, and take specific measures to resolve the crisis as a fundamental means of disposal; to reshape the image of crisis and summary of improvement, as the past and the important part. 【关键词】警察 公共关系 危机管理

【英文关键词】police public relations crisis

management 【目录】警察公共关系的危机管理3-4ABSTRACT4-5

摘要

1.1 研究1.1.2 研究意1.2.1 研究的思第2章 警察公共关

第1章 引言8-12的目的和意义8-10义9-10路10-11

1.1.1 研究目的8-9

10-121.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2.2 研究的方法11-12系危机管理概述12-1912-14

2.1 警察公共关系的含义和特征

12-13

2.1.2 警察2.1.1 公共关系的一般含义公共关系的含义13-1414

2.1.3 警察公共关系的主要特征

2.2.1 警2.2 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含义14-16察公共关系危机的含义15义15-16

2.2.2 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含

2.3.1 国外研

第3章 2.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16-19究现状分析162.3.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16-19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现状19-24管理的现状19-2020-24

3.1 警察公共关系危机

3.2 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不足之处

4.1 警第4章 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的原因24-28察公共关系危机产生的原因24-25机管理的原因25-28策28-40

4.2 制约警察公共关系危

第5章 完善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对

5.1.1 管5.1 强化对危机管理的认识28-31

5.1.2 管理的理念要创新理的认识要变革28-2929-305.1.3 管理的原则要优化30-315.2 完善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对策31-405.2.1 完善保障机制

31-345.2.2 完善预警评估机制34-355.2.3 完善处

结束置策略35-38语40-41致谢

5.2.4 完善事后处理的机制38-4041-42

参考文献42-44

第三篇:试论如何提高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

摘要: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国际形势下,发展的机遇可能平地而生,灾祸也可能从天而降。因此,加强政府危机管理,对于国家成功避免和驾驭各种风险和危机,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共危机,政府危机管理,危机预防,管理实践,公共管理

1 危机与公共危机

所谓公共危机就是指在政府管理国家事务中,突然发生的如地震、流行病、经济波动、恐怖活动等对社会公共生活与社会秩序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危机发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然产生的,二是人为引起的。自然危机是天灾,具有不可抗拒性。人为危机是人祸,更具偶然性,危害也更大。

2 我国政府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应对各种危机所暴露的问题是多方面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公共危机意识淡薄

政府官员、公共管理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公共危机管理意识淡薄,在政府管理过程中就表现在对危机管理的认识不足。

2.2对公共危机的基本特征认识不够

充分认识公共危机的基本特征是干预和解决公共危机的前提。公共危机的特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危机的突发性。公共危机的爆发突然,时间短促,传播迅速。公共危机的这一特征要求政府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反应,形成正确的判断,以争取到宝贵的时间,使可能的损失最小化。

(2)危机的破坏性。公共危机所具有的突发性决定了它的巨大破坏性。

2.3公共危机管理未实现法制化

我国在应对SARS公共卫生危机期间暴露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弊端,使我们看到健全危机管理机制的迫切性。

2.4缺乏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操作系统

对于公共危机管理,国家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理程序和规则。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能保证政府在危机发生时能在最短时间内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将危机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3 如何提升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水平

为了减轻公共危机对国家发展、社会安定的不利影响,做到处变不惊、审慎应对,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方位地加强公共危机管理。

3.1建立政府危机管理的系统操作程序

(1)调整组织机构,建立危机管理中心。危机管理中心也就是应急中心,是危机预防管理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对各种潜在危机进行预测,为危机的处理制定有关策略和步骤,危机发生后,指挥中心立即做出反应,负责指挥危机的处理。在今天这样一个高危机的社会里,只有成立常设规范的危机管理中心,才能将政府的危机管理纳入到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 (2)建立危机管理信息资源库。危机管理中心应主要从服从组织战略出发,识别各个部门内部、外部潜在的危机,捕捉危机前的征兆性的信号,将潜在的导致危机产生的信息归类、编号,并为每一类别或级别的危机制定具体的危机处理战略和战术,一旦发生危机,可根据危机应急机制马上进人危机处理。

(3)建立公共危机操作流程、程序,并使公共危机管理法制化。应急反应机制规范化、法治化,对于一旦发生影响社会稳定、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发性重大事件,及时地、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防止损失、消除不利影响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4)强化危机训练与危机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政府在危机预防管理中一方面要警钟长鸣,经常进行危机训练和演习,提高公民的危机意识,树立危机观念同时不忘大力普及有关危机知识,让公民掌握正确的应对危机的措施与方法,明确个人在危机中的职责。加强危机的预防训练,整体提高国民的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一旦发生危机,国民才能从容应对。

3.2动员全社会参与危机救治,增强社会认同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政府的社会职能日益弱化,不可能面面俱到的管理所有的社会事务。因此,危机事件处理中调动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就成为政府危机处理的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场危机可能涉及到社会中的每个人,只有全社会和衷共济、共渡难关,才能战胜危机。因此,由政府出面构建中国的社会民间救助组织,组建社会义务工作者队伍是政府危机预防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此外,加强和促进危机管理的国际合作也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出现的危机,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国际影响,一个国家的危机也会演变成地区危机乃至全球危机。生活在各国相互依赖的世界中,我国政府有责任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危机管理方面扩展合作,加强信息沟通,协调危机管理事务,在科研、技术、资金、人员、教育和培训等方面相互支持和帮助,这对关键技术的选择以及研发路径的确定均具有重要意义。

4 结束语 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态势决定了中国技术发展路径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因此,加强技术预测,选择合适有效的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战略,将有助于切实推动我国高新技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使企业在技术的发展中处于有利地位。

企业安全文化 摘 要:安全文化伴随着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产生和发展,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文化”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这时的安全文化是从属于组织文化的一个子概念,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理论,是在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的基础逐步产生的新管理理论。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安全文化的内涵在不断的优化、繁荣和发展,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赋予新的时代特点和新的内涵。安全文化已扩展为保护大众从事一切活动而保障身心安全和健康的有行与无形的东西。

关键字:企业安全文化内涵 功能 公共安全文化 必要性 一: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或行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为全体职工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 、安全管理机制及安全行为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的奋斗目标和企业安全进取精神;为保护职工身心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安全、舒适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防灾避难应急的安全设备和措施等企业安全减灾工程技术能力;安全的价值观、安全的审美观、安全的心里素质和企业的安全风貌、习俗等种种企业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之总和。

安全表述的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动态过程或状态,过程的趋势或状态是人和事物受到的伤害(包括身体的和精神的)或遭受的损失在当时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因此安全是一种社会(个人、家庭、企业、场所等)状态,是一种社会现象的抽象。也就是,安全文化既包括企业安全文化(生产安全文化),也包括公共安全文化、生活安全文化、家庭安全文化等。 企业安全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1.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生产过程和经营活动中为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保护员工身心 安全与健康所进行的文化实践活动。

2. 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目标是一致的,都着重于人的精神、人的思想意识、人

的积极因素和主人翁的责任感,也即以人为本,以人的“灵性”管理为基础。 3. 企业安全文化更强调企业的安全形象、安全奋斗目标、激励精神、安全价值观和安 全生产及产品的安全质量、安全风貌,对员工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企业安全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1.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生产过程和经营活动中为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保护员工身心 安全与健康所进行的文化实践活动。

2. 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目标是一致的,都着重于人的精神、人的思想意识、人

的积极因素和主人翁的责任感,也即以人为本,以人的“灵性”管理为基础。 3. 企业安全文化更强调企业的安全形象、安全奋斗目标、激励精神、安全价值观和安 全生产及产品的安全质量、安全风貌,对员工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安全文化的功能

1、规范功能。企业安全生产方面规范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规程等。建设安全文化可以通过文化的力量,让这些安全规范成为企业成员认同的安全价值和安全目标,并实现自我控制、形成有形的、无形的、强制的、非强制的规范作用,规范每一个员工的安全行为。

2、导向功能。由于安全文化集中反映了企业成员共同的安全价值观念、安全理念和安全经济利益,有着强大的感召力。安全文化的导向功能表面在两方面,一是安全生产价值观念和目标化解为具体的行动依据和行为准则后,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员工按即定开展活动,二是对员工安全行为进行跟踪引导,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使之不脱离目标轨迹。安全文化的导向作用能将企业成员个人目标引导到企业安全生产的大目标上来。

3、凝聚功能。建设企业安全文化使企业成员在安全生产观念、目标、行为准则方面形成心理认同的整体力量,这种心理认同就仿佛一种粘合剂,使每一个员工融合于其中并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员工自觉产生为企业安全生产尽心尽力的责任感、压力感和荣誉感。

4、激励功能。作为自然人,每个人都有个体心理的需求与动机;作为社会人,每个人又有精神需求。安全文化的建设过程,就是对人的这种精神力的开发,让积极向上的安全生产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形成强烈的使命感和持久的驱动力,这种使命感和驱动力使得企业成员以安全行为准则作为自我激励标尺,在安全价值观念和目标的强大精神感召下,相互激励,形成人们自觉、自信和自如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活动的内在动力。

5、约束功能。与传统的管理理念单纯强调制度的硬约束不同,安全文化虽然也有硬制度约束,便更强调的是不成文的软约束。对一个企业来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作业规程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规章制度和作业规程不能被企业成员所认同,就必须不会成产强大、深刻、持久的约束效果。建设企业安全文化,能使安全生产信念在企业成员心理深层形成一种定势,构造出一种响应机制。从而缓解自治心理与被现实形成的冲突,使安全意识成为一种心理自觉,一旦出现外部的积极引导,就能迅速转化为规范的安全行为。

6、传递功能。文化具有传承性。无论是优秀的安全文化,还是不良的安全文化,都会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地传递,并影响员工的行为。正因如此,要努力培育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摒弃不良的安全文化。

7、经济功能和保护功能。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目的,一是保障企业生产安全顺利进行,安全文化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经济效益,体现了其重要的经济功能,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大力建设良好安全文化的根本目的所在。二是保障企业员工的生命健康不受侵害,体现了安全文化重要的保护功能。三: 公共安全文化

公共安全文化主要包括社区安全文化、交通安全文化、消防安全文化、休闲娱乐安全文化和保健安全文化。

1. 社区安全文化是专门研究在社区范围内安全文化的应用问题,保护社区成员的身心

安全与健康,创建文明、稳定、和谐的安全文化氛围。社区安全文化是公共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社区安全文化要求社区每个成员无论何时何地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视大众安全为第一重要的事情;要求各社会群体(组织或单位)在生产经营等各项活动中,始终坚持安全第

一、大众安全至上,坚持时时为大众安全着想,事事位大众安全服务,以有组织的生产活动和社会行为来保障大众安全! 2. 交通安全文化 现代交通高度发达。无论汽运、海运、铁运、航运都要求安全可靠,但对于某些不可抗拒的因素,为了尽量避免或减少灾难或伤害,要宣传安 全性自救、互救的应急方法。例如,如何使用高速汽车、火车、飞机上的安全装备?如何使用飞机上的氧气罩?在船上飞机上如何取救生衣、救生圈?大巴、火车的紧急出口如何打开?这些知识都是现代人在公共交通装置上应该熟练掌握的安全文化知识。四:我国安全形势

据国家统计局近五年的数据估算,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20万,伤残人数超过200万;经济损失年均近9000亿元,相当于GDP的3.5%,远高于中等发达国家1%~2%左右的同期水平。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期,公共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越来越凸显出来,但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在谋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的生命始终是最宝贵的,应当像对待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一样,把重视公共安全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目前,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将公共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高度,进行战略研究与产业化发展,在核心

技术方面已经占领了制高点。如果我们不加快步伐,将在这一领域始终受制于人,也难以保障我国的国家安全利益。

第四篇:论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危机管理的善后处理:坦诚示人 危机是每个企业都不愿面对的事,但是在发生后,如果刻意隐瞒或消极对待,危机对企业的发展将是致命的。因此当危机不幸来临时,千万不要只是怨天尤人,而应诚意面对问题,找寻适当解决方案,才能藉此将危机化为转机。 企业出现危机时,特别是出现重大责任事故,导致社会公众利益受损时,企业必须承担起责任,给予公众一定的精神补偿和物质补偿。在进行善后处理工作的过程中,企业也必须作到一个诚字。只要顾客或社会公众是由于使用了本企业的产品而受到了伤害,企业就应该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公开道歉以示诚意,并且给受害者相应的物质补偿。对于那些确实存在问题的产品应该不惜代价迅速收回,立即改进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以表明企业解决危机的决心。只有以诚相待,才能取信于民。 危机是危险,更是转机,机会是当你很

政府 公共危机管理是指在政府管理国家事务中,突然发生的如地震、流行病、经济波动、恐怖活动等对社会公共生活与社会秩序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在危机发生越来越频繁的今天,一个国家要减少危机的发生,降低危机的损失,提高政府应对危机的效率,必须建立系统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系统的公共危机管理包括危机的预防与应对。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能够将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纳人一个有序、规范、条理的轨道中,保证政府在危机发生时能在最短时间内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将危机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一、政府公共危机的预防管理 1.建立政府危机管理控制指挥中心。 公共危机管理控制指挥中心是危机预防管理的核心部分,其职能是对各种潜在危机进行预测,为危机的处理制定有关策略和步骤,危机发生后,指挥中心立即做出反应,负责指挥危机的处理。在美国,危机管理的决策中枢由总统、副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国务卿、国防部长等组成。俄罗斯的决策指挥中心由总统、国家安全秘书、紧急情况部长、内务部长、国防部长等组成。从世界范围看,总统制的国家一般建立以总统为核心的机制,议会制的国家一般建立以总理为核心的机制。与国际社会相比,我国没有一个独立和常设的公共危机管理协调中心,灾害发生后,一般都是临时成立工作组应付危机,这种工作组不能保证危机管理工作的及时性和连续性,缺乏对危机处理的经验教训进行有效总结、分析、保留和借鉴。在今天这样一个高危机的社会里,只有成立常设规范的公共危机管理中心,才能将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纳人到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 2.建立公共危机管理风险评估机制。 危机预防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对各种潜在危机风险随时进行评估。首先评估政府可能遇到的各种危机,把握政府危机的数量、种类、性质、特点及其规律,对危机管理thldl.org.cn的形态进行分类,并根据危机的不同性质,对危机划分等级;其次,为每一类别或级别的危机制定具体的危机处理战略和战术,一旦发生危机,可根据危机应急机制马上进人危机处理。如美国在“9・11”事件后成立了国土安全部,该部直属总统领导,专门处理美国国内危机,将美国的安全分为5个等级,并相应做出不同的防御措施;再次,监控危机的发生,注意搜集与危机有关的各种信息,通过对信息的整合、处理、判断和数据的分析,掌握危机的各种变化和最新信息,监测危机发生的概率和趋势,分析危机所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对危机作出科学的预测和判断。 3.加强公共危机管理训练与危机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 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养成了中国人以不变应万变的性格,向往“永世不易”的理想社会,老百姓的危机意识比较淡漠。我们虽然热切关注“9・11”事件、伊拉克战争等国际危机,但总是认为那是外国的事情。由于缺乏危机意识,当危机来临时,人们便毫无准备,手足无措,立即陷人恐慌之中,给政府处理危机带来极大困难。2003年春天“非典”事件中老百姓的恐慌、无所适从并导致社会局面的失控即是一个显着的例子。因此,在危机预防管理中政府必须做到:一是要警钟长鸣,经常进行危机训练和演习,提高公民的危机意识,树立危机观念;二是要大力普及有关危机知识,让公民掌握正确的应对危机的措施与方法,明确个人在危机中的职责。加强公共危机管理的预防训练,整体提高国民的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一旦发生危机,国民才能从容应对。 4.建立健全社会救助机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政府的社会职能日益弱化,不可能面面俱到的管理所有的社会事务。因此,危机事件处理中调动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就成为政府危机处理的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有关学者调查表明,当国家和社会遇到困难与危机时,853%的民众比较愿意或愿意站出来为政府分忧解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只有6.4%的人不太愿意或不愿意。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场危机可能涉及到社会中的每个人,只有全社会万众一心、和衷共济、共渡难关,才能战胜危机。只有有效地组织社会力量,让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到政府的救灾行为中,而不是被动地过分依赖政府,才能更快更好地战胜危机。目前,我国没有健全的社会救助机制,政府只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通过各个单位、各个系统一层层地去组织和动员,时效性不够,成本较高。因此,由政府出面构建中国的社会民间救助组织,组建社会义务工作者队伍是政府危机预防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5.公共危机管理培育健康的人文社会环境。 危机不仅是对一个政府管理制度和应变能力的考验,更是对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国民心理承受力的考验。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一个民族能否精诚团结,以健康、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危机,是一个民族民族特性的具体体现。危机的预防管理不仅包括制度的预防,还包括人们精神健康和心理的预防。首先,要建立诚信、友爱、信任、关怀的人文社会环境,建立社会的信任机制。当危机来临时,人与人之间应关怀、友爱、理解、宽容与帮助,而不是冷漠、猜忌与排斥,这是战胜危机的首要要素;其次,培养健康的社会心理,提高公民抵抗危机的心理承受力。危机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和身体上的危害,更有心理的考验,越是对社会公共生活危害比较大的危机,越会造成令人恐惧的效果。危机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危机的恐惧。危机预防不仅仅是危机本身的预防,还包括心理危机的预防。加强对公民危机意识的教育,培育公民健康的心态,提高公民的心理承受力,建立健全社会心理咨询和精神援助系统,是政府危机预防管理的一项艰巨任务。

二、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处理的应对策略 危机的预防只能减少或预防危机的发生,并不能完全阻止危机的发生。一旦危机发生,原有的社会公共生活秩序被破坏,整个社会处于危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根据预防公共危机管理程序,立即进人危机处理状态,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危机,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如果措施不当,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会造成民众对政府信心的减弱甚至丧失,由此导致整个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1.公共危机管理建立公开、顺畅、权威的沟通渠道,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当社会面临重大危机,人们的生存与安全受到威胁时,便会陷人极度恐慌之中,为了减轻或消除心理上的紧张与压力,人们必然要通过各种渠道去获知与危机有关的信息。当人们从正式渠道获得的信息不足,无法解释目前正在发生的危机或不能解除其心理上的紧张和压力时,各种流言就会迅速出现,从而引发更大的社会恐慌。因此,危机发生时,公众出于对危机的恐俱和对危机事件的不明真相,各种流言蜚语的出现是必然的,封锁消息反而会为流言的传播创造条件,况且信息全球化使任何政府想隐瞒事实真相成为不可能。 杜绝谣言的产生、避免发生群体性的社会恐慌,惟一的办法就是建立公开、顺畅、权威的沟通渠道,及时、全面、准确地告诉公众事实的真相,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2.快速反应、及时处理,将公共危机管理控制在最小范围。 政府必须具备敏锐的危机意识,这种意识是指对处于萌芽状态危机事件的一种敏感性,缺乏这种敏感性就会贻误危机处理的最好时机。危机发生时,政府应立即投人到危机的处理中,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解决危机,将危机造成的损失和冲击降至最低点。我国2003年春天“非典”疫情在短时间内爆发并在较大区域内流行,与政府有关人员的危机意识淡漠有直接关系。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工作人员存在着报喜不报优的心态,危机发生时常常采取低调处理和封锁消息的做法。这种做法不仅不能解决危机反而会丧失平息事态扩大的最佳时机,导致危机进一步扩大。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政府面临的矛盾错综复杂,随时随地都存在爆发各种危机的可能性。因此,具备敏锐的危机意识,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对政府处理公共危机尤为重要。 3.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要发挥其行为的规范导向功能。 社会学有一个“紧急规范”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在紧急状态下人们的行事规则容易受最先行为者的带头作用的影响,从而形成“紧急规范”,“紧急规范”一旦产生,就会对其他人的行为起到导向作用。如发生火灾时,如果有人提一桶水来救火,这个行为就成为“紧急规范”,大家就会冷静下来,跟着去提水救火;相反,如果有人第一个逃走,这个行为也将成为“紧急规范”,大家同样会效仿,争先恐后地逃跑。因此,面对突发事件,政府必须成为“紧急规范”的首倡者和实施者,通过政府的“紧急规范”,全国同心协力,步调一致,共同战胜危机。 4.公共危机管理及时发挥政府宏观协调、整合资源的作用。 危机发生时,政府出面协调、组织、调配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社会资源的最大整合,这在政府危机处理中是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世界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危机状态下政府协调职能的发挥,例如英国为了协调各部门的紧急应变工作,政府于2001年设立非军事意外事件秘书处,秘书处的宗旨是“就预见、预防准备和解决办法提高英国应付突发挑战的能力”,在政府内外协调各部门作出综合整体反应,与各有关组织建立伙伴关系,开发和共享英国关键网络和基础设施资源,统

一、合理、有效使用政府各部门资源,确保预防和控制灾难的规划和机制实施到位以及发挥效应,确保政府在处理危机期间能够继续发挥正常社会职能。美国国务院下设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集中中央到地方的救灾资源,建立了一个统合军、警、消防、医疗、民间救难组织等单位的一体化指挥、调度体系,发生重大灾情即可迅速动员一切资源,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支援工作,将灾情降到最低。总之,在社会面临危机的时候,由政府出面的有效组织、协调和调控是迅速控制危机,将危机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的最重要保证。 5.公共危机管理做好善后沟通工作,提升政府形象。 危机给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损失,也使人们对政府的管理能力产生怀疑,即使政府采取了积极而有效的处置方法,政府的形象也不可能完全恢复到危机发生之前的水平。因此,危机的结束并不代表危机处理的结束。当人们度过危机之后,政府还应做好危机后沟通工作,向国民承诺政府今后的措施,表达政府的诚意,恢复国民对政府的信心,重新提升政府的形象。总之,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危机虽然不可避免,但危机却是可以管理的,有效的危机预防可以减少危机的发生,积极的危机应对则可将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危机管理的方法,你知道吗?

危机管理是企业为应对各种危机情境所进行的规划决策、动态调整、化解处理及员工培训等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危机管理是专门的管理科学,它是为了对应突发的危机事件,抗拒突发的灾难事变,尽量使损害降至最低点而事先建立的防范、处理体系和对应的措施。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诸多因素导致的危机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近年来,人们常常获悉,一些名声赫赫的世界品牌、知名企业,突然间被一连串纠缠不清危机包围,接二连三地掉进了不能自拔的泥潭。更有一些新兴企业,在遭遇一两个似乎不大的危机后,因处理不当,而便导致千辛万苦培植起来的品牌功亏一篑,多年心血付诸东流!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无法避免随时都可能发生的危机。但是很多企业往往缺乏危机意识,总要到危机发生后,才寻求解决之道,抱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心态来面对危机。这次突如其来的非典事件也再一次敲响了企业危机管理的警钟。那么,企业在面对危机时,如何应对才能转危为安、成功进行危机管理呢?找到危机管理的秘诀是危机管理的关键。 危机管理方法: 事前预防:通盘考虑 危机管理成功与否的一个决定在于事前准备功夫是否完善。面对危机,不能坐以待毙,应该在危机发生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危机做到通盘考虑,才能从容不迫的应变。 事前充分的准备包括:对所有产品及企业信息,有通盘的了解,并且洞悉危机发生的潜在原因;列出一张危机评估表,详列出可能发生的危机,并且评估它们的等级,依发生的可能性从最可能到不太可能依序排列;成立危机管理小组,成员包括公司内部以及顾问公司的人员,分配好职责和任务,每个人都适时扮演适当的角色。另外,发言人的设立也是非常重要的,他可能是公司的负责人、总裁、执行长,或是对某危机最了解的人,还要具有沟通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建立可信度及权威感,才能在第一时间传递出最适当的讯息。 理想上,企业还应该最少一年有一次仿真训练。例如设计一个突发状况来测试危机管理小组的应变能力,事前完全采取保密措施,让公司花半天到一天的时间来练习,之后再检讨过程中有无疏失。仿真演练可以让员工在面对危机时,有经验可循,才能临危不乱、从容应变。 危机管理控制:快、狠、准 危机降临时,要在第一时间查出原因,找准危机的根源,并尽快将真相公之于众。同时要狠处相关责任人,及时转变战略,展示拯救危机的决心。 在危机管理时,要立即调查情况、制定计划以控制事态的发展,启动危机管理小组对危机管理的状况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内因还是外因?危机发展的状况及趋势如何?受影响的公众有哪些,他们可能希望通过什么方式予以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弄清楚,因为这将是企业采取补救措施的直接依据。 一旦找出危机产生的原因,就必须立刻制定相应的对策。如果是内因就要下狠心处置相应的责任人,给舆论和受害者一个合理的交代;如果是外因要及时调整企业战略目标,重新考虑企业发展方向。在危机发生后要时刻新闻媒体保持好密切的联系,尽可能的把完整情况告诉新闻媒体,由其广而告之。只有公布真相后,才有可能避免公众的各种无端猜疑和流言的产生。当企业与公众的看法不一致。难以调解时,必须靠权威发表意见。在很多情况下,权威意见往往对企业危机管理thldl.org.cn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企业在处理危机时,一方面要作到谦虚自责,勇于承担责任,始终把社会公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另一方面也要作到坚持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既能控制事态发展,转危为安,又能由此迈上一个新台阶。

第五篇: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形象塑造的途径

摘 要:近年来,我国各种公共危机事件频频发生。危机事件的发生不仅对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也会阻碍社会的良好发展,更会严重冲击政府的管理能力和行政效率,影响政府良好形象的塑造。这就要求政府能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去管理公共危机,把危机损害降到最低,满足社会公众的利益需求,转危机为机遇,在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中修复、提升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关键词:公共危机;危机管理;政府形象;塑造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5-0056-02

公共危机是指由于自然灾害、人为因素等引发的可能危及社会公共安全,影响社会正常秩序的危机事件。它是一种在紧急状态下,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安全的事件,这就要求政府能够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危机,尽可能地减少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甚至化危机为转机,化悲伤为力量,这不仅能够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一、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处于危机中的人民群众正处于惶恐、无助、害怕等状态,如果国家和政府能在第一时间给予关注和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危机,减少损失。这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工作予以肯定、赞扬和感激,对政府今后的工作充满信心,这也大大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公共危机具有公共性,它不仅需要政府和其它社会组织积极应对,更需要联合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应对已发生的危机事件,在政府与公众齐心协力应对公共危机的过程中,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进而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

二、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形象不足的原因

1.政府危机公关意识淡薄

政府危机公关指的是政府危机的公共关系处理,即政府为了处理给公众带来损失,给政府形象带来危害的危机事件所采取的公共策略和措施,也就是政府从公共关系的角度对危机的产生、发展、变化,采取或实施的有针对性的一系列控制行为,其内容主要对违纪进行预防和处理。公共关系作为一门现代管理科学与艺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它不再仅仅局限于公司,而是广泛的被运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政府公关就是其中的一种。

就当前我国的情况来说,政府公关意识淡薄,对于很大一部分政府工作人员来说,他们对于公关关系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手段方法等一窍不通又不愿意去积极的学习实践,也不注重与公众、媒体之间的交流沟通。他们的危机公关意识不强,没有正确的认识到在政府工作中,政府的每个工作人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代表的是整个政府形象,也没有意识到政府危机公关的最终目标是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如何把握好时机采取积极措施对政府形象进行及时挽救、修复和重塑,如何更好地加大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以不断提高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众对政府的认可与信任。

2.政府危机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我国,政府危机管理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运行模式,而我国政府的层级比较多,政府上下级部门信息、政策等传递需层层递进,导致传递速度慢,容易出现偏差,面对一些突发的公共事件,政府不能迅速有效地做出反应,这会引起公众对政府的猜疑,引起不必要的骚乱,甚至对政府失去信心。另外,我国各层级的政府部门较多,但分工不明确,使得近年来如“踢皮球”等事件层出不穷,引起广大群众对政府意见较大。目前,在我国的一些政府部门里依旧存在着“官本位”的思想,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等之间的沟通较少,沟通渠道不畅通,这就导致政府与公众、媒体间不能有效共享公共危机信息,不利于政府危机管理活动的开展。

3.政府公务员的带头示范作用不强

目前,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如因权力异化造成的腐败,寻租等问题阻碍着我国良好的政府形象的塑造。在我国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中,一些公务员在处理公共危机时因其不恰当的言行或者是不作为的表现,更有甚者乘机谋取私利,以一种不屑一顾、居高临下的姿态乘机作威作福,这不仅没有体现出公务员作为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素质和责任,反而阻碍政府良好形象的塑造,使得政府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良好形象毁于一旦、功亏一篑。

三、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我国政府形象塑造的途径

1.健全行政问责制度,塑造责任型政府形象

目前,在我国责任政府的形象已在不知不觉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我国建立责任政府的道路上,应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立足于当前的基本国情,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从责任制度建设方面入手。针对当前的政府管理情况,可以从三方面着手来实现责任政府的建立,分别是:

(1)政府应当转变自身的执政理念

目前,在我国所进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等的改革都是由政府主导推动的,所以政府改革是我国所有改革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难的一部分。政府需要适时地转变自身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起服务经济、服务市场的意识,积极改进政府管理方式,转变政府发展职能,使之真正做到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应当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保障

依法行政是法治国家对政府执政的基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价值要素,是我国政府由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的重要里程碑,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民主政治的必然选择。在我国法律凌驾于一切之上,任何人都得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所以,在政府危机管理中,要建立责任政府必须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有效规范政府危机管理中的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3)健全行政问责制度

行政问责主要是指对政府活动过程中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滥用职权、违法行政;办事拖拉、推诿扯皮;不求进取、平庸无为;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态度冷漠、作风粗暴等行为进行问责,在当前我国这些行为时有发生,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能够明确责任,为提高我国的政府职能和行政效率,积极应对公共危机,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必须健全行政问责制度,明确责任归属。

2.完善危机管理机制,塑造透明型政府形象

透明政府是指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建设法治政府的框架下,按照政府信息公开、公民参与政务活动原则建立起来的以行政程序法制保证公民实现政府信息知情权和政务活动参与权的政府。自从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我国政府根据经济政治的发展需求,不断转变政府职能,提出进一步将我国政府打造成透明政府,这是我国遵守WTO透明度原则的需要,是近年来我国改革政府管理方式的必然选择,是遏制政府腐败的根本对策,更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在21世纪我国各类公共危机频发的时期,为积极加强对公共危机的管理,塑造好良好的政府形象,早日把我国政府建设成为透明政府是当前迫切需求,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建立。

(1)完善公共危机信息公开机制

在我国,政府掌握着绝大多数公共危机事件的消息,在公共危机发生时,公众、媒体、非政府组织等都时刻关注着它的发展变化,无论这些公共危机事件与他们是否有关。在公共事件发生后,有关信息大部分都由政府来提供的,因此完善公共危机信息管理机制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影响着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工作的进程,也密切关系着公众对公共危机知情权的需求,更是我国建设透明性政府的迫切需求,这就需要政府运用各种媒介手段与公众、社会进行信息沟通互动。公共危机发生时,特别是刚开始真相不明的突发事件,如果政府不能及时有效地发布相关危机信息,不仅会引起社会和公众的揣测和恐慌,导致遥言的传播与扩散,还会对政府的良好形象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所以,政府必须通过立法等形式不断完善我国的公共危机信息公开机制,保障公众对所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的知情权,建立好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从在社会公众心中树立积极进取、公开透明的良好的政府形象。

(2)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以增强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度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闻媒介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越来越明显。它成为“政府公共危机信息”的代言人,是我国现代政府政务公开的一种重要手段,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对新闻媒介的管理,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政府一定要做到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积极作用,加强对新闻媒体的指导和监督,以免过分夸大事实,造成不良影响。这就需要媒体在危机发生后必须采取积极向上的态度,把社会公众因公共危机的发生所造成的恐惧心理引导到有利于公共危机解决的正确方向上来,使他们尽早走出阴霾。在危机发生后,公众最想知道的是他们以及他们所关注的人员的生命安全、财产损失等情况,所以新闻媒体一定要尽可能的满足公众对公共事件的知情权,不接断的对公共危机进行跟踪报道,以免引起公众不必要的担心和过度紧张。另外,需要建立严格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积极加强对政府的政策宣传,塑造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管理中的良好形象。政府新闻发布部门及相关人员应该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应该认真负责的对公共事件进行如实报道和解释,充分发挥新闻媒介在政府与公众间的桥梁作用。

(3)激发民众的广泛参与能力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我国现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参与者。团结他们的力量,充分发挥他们在公共危机事件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危机发生后的恢复阶段他们的作用尤为突出。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积极的向民众科普宣传关于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预防、灾害发生后的自救呼救等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应该尽可能的保持与公众的沟通联系,保证他们的知情权,避免社会流言的传播所引起的不必要的惶恐。公众应该充分发挥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主人翁作用,理智的应对各类危机事件,以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胡税根,余潇枫,米红等.公共危机管理通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 (荷兰)阿金?伯恩,保罗?特哈特等.危机管理政治学[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

[3] 王丽莉.服务型政府:从概念到制度设计[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东方绪]

上一篇:钢筋工承包合同范文下一篇:各个颜色的寓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