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的立法思考

2022-09-12

一、引言

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大力推广下, 我国已经顺利的完成了人口从死亡率和出生率的双高状况向死亡率和出生率双底的过渡, 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入长寿时代。然而与此同时, 低出生率也加速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早在1998年, 我国便成为了老龄化发展中国家的阵营。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 我国会在2030年达到与美国24%的老年人口比例的同等水平后, 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老龄化速度将远远超过美国等发达国家。然而, 人口老龄化不仅仅会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严重制约我国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社会各个层面的发展进程, 同时由于我国是世界上的超级人口大国, 我国的社会的老龄化也会对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相比于近年来, 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老年学等各个领域在人口老龄化研究中取得了出色成果, 我国的法学界却在这个方面的研究稍显不足。但由于老年人在我国人口中的比例日益增加, 相关老龄化立法工作的滞后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 所以为了更好的保障我国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加快中国人口老龄化相关法律的研究和制定进程显得尤为重要。

二、文献综述

在社会学领域权威专家的潘光旦的主持下, 我国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便对家庭的养老展开了一系列社会调查。作为我国社会学领域涉及老年人问题的开篇之作, 《论老年人问题》便是建立在该调查结果基础之上的。但是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关于养老问题的研究才在我国得以正式全面开展, 我国养老工作的欠缺便是在那时发现的, 通过对我国社会人口的迁移与流动问题以及家庭特性进行细致研究后, 许多学者提出我国加大社会养老方面的建设工作。

我国学者曾庆敏在其《老年人权益保障与社会发展》中明确指出, 我国当前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已经无法胜任老年人的照顾工作了, 并提出我国应该从人口老龄化的角度出发, 加大相关的立法力度, 增强老年人养老的法律保护措施, 让国家和家庭共同为老年人提供照料服务。

三、我国人口老龄化概述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 人口老龄化速度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的老年人群体数量日益增大, 并且依据区域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呈现出极大的地域差异。不仅如此, 相比于全球其他处于同等社会老龄化水平的国家而言, 我国当前的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都出现了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严重失衡, 也就是说我国社会一时间难以承担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巨大老年群体的养老工作。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比较, 不难发现我国老龄化是极具自身鲜明特性的。

首先, 我国社会的老龄化进程是远远高于世界各国的平均速度的。仅仅经历了20年的社会发展, 我国便顺利完成了以往老龄化国家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时间才能完成的成年型社会转变为老年型社会的过程。

其次, 我国各地的老龄化速度参差不齐, 不同地域之间、不同省份之间、不同城市之间、不同城镇之间都依据各自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差异。相比于经济发展迅速的沿海地区日益成熟的老龄化结构, 经济相对落后的内陆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比较滞后, 人口结构成体呈现出较为年轻的状态。例如,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我国上海市便已经完成了成熟型社会结构向老年型社会结构的转变, 但是我国甘肃、宁夏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却比上海慢了近三十年, 一直到四年前才达到上海上个世纪的社会人口结构水平。

再者, 由于我国占据了世界近19%的人口总量, 这直接导致了我国成为了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便高达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8%。

最后, 全球其他国家的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往往是经济的发展领先于人口老化的脚步, 但我国却恰好相反, 未富先老使得我国经济无法为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提供殷实的养老物质条件, 这便使得我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难上加难。

四、我国人口老龄化引发的社会问题

我国不断加快的人口老龄化速度使得社会各个方面与老龄问题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主要分为社会保障问题、社会和谐发展问题、经济发展问题以及劳动力问题这四个方面。

(一) 社会保障问题

社会保障问题是指, 我国当前有许多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而造成经济收益急剧下滑或企业停产倒闭, 这就使得这些企业当中许多已经退休离职的员工无法领取到应有的养老金, 而我国经济又不足以支付这类老年人群的生活费用, 从而使得许多老年人出现经济困难, 生活水平日益下降。

(二) 社会和谐发展问题

影响社会和谐发展是指, 我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计划生育措施之后, 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 以往父母对于孩子过于怜爱而导致不断出现成年子女“啃老”的社会现象, 给许多已经没有经济收入老年人造成了过重的生活负担, 同时子女也疏于对父母的照顾, 从而造成了许多老年人在经济拮据之余, 精神文化生活也过于欠缺。

(三) 经济发展问题

伴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日益增多, 我国国家政府将面临巨大的社会离退休人员保险福利费用的支出问题, 但正如上文所说, 我国是属于未富先老的社会, 所以这一部庞大的经济账目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财政支出带来前所唯有的困境, 从而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 劳动力问题

尽管我国目前有充足的中青年劳动力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 但几十年之后, 这批劳动骨干也终将进入老年, 而我国的出生率又不足以提供足够的人口弥补他们带来的劳动力空缺, 从而人口的老龄化发展还会制约我国劳动生产率的稳定, 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五、针对人口老龄化立法面临的问题

(一) 立法不健全

老年人的权益保护工作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工程, 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所以要想合理保障老年人的相关权益, 仅仅依靠立法的支持是不够的, 还要建立起健全的执行和管理体系。然而, 就我国当前法律状况而言, 使用的仍旧是1997年颁布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时隔多年, 该法律条例早已不能满足我国当前社会养老保障的需求了, 同时相关的进一步配套措施也一直出于空白状态, 也让该法律制度在执行过程中面临了诸多问题。

(二) 法律关系混乱

尽管1997年颁布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专门针对老年人赋予了许多权益, 但是要想切实落实这且措施, 让老年人真正享受到应有的权利, 则务必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支持体系去监督各项工作的执行, 但就当而言, 我国老年人的各项社会保障工作在政府各个职能部门间并未有清晰的工作范围和职责界定, 从而使得相关工作的开展杂乱无章, 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把控。权责制度的缺失使得老年人权益保护工作一旦出现问题, 各个部门之间便相互推卸责任, 无法让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六、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法律措施

(一) 增大老龄理论的研究力度

我国当前的老龄理论研究仍旧存在着许多不足, 所以政府以及学术界需要大力倡导各项对老龄化理论的研究工作, 从而为我国更好地管理老龄人口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从理论上帮助我国社会支持政策、老年人照理服务以及老龄社会保障政策的顺利制定, 并保证它们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除此之外, 还需要提高社会公共道德和社会伦理相关知识和观念的宣传普及力度, 强化我国社会大众的亲情观和伦理观, 让我国的养老体制获得传统孝道的坚实思想支持。

(二) 增大医疗、养老保障相关立法的力度

为了让我国的每一个公民老后都能安享晚年, 不再出现老无所依的现象, 势必要增强我国在养老保障规章制度的制定和立法上的执行力度, 应有针对性地对社会保险、养老金以及养老保险进行相关法律条例制定, 不断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

针对不同的老年人建立起多元化的医疗保障制度, 大力推进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 加速医疗保障的立法效率, 为我国公民的老年生活提供健全的医疗保障。

有针对性的建立起全新的农村医疗和保险制度。由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老龄化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所以国家在加强城市医疗保险之余, 更应该针对农村的医疗合作法律条例的制定加大工作力度, 为农村医疗制度的建立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对农民的养老保障体系从政府扶持、家庭赡养和土地保障这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性完善;加强对建设村级医疗合作保险站、保险组织的相关工作的监管力度;对参加合作医疗的弄明的义务和权利等进行明确制定;建立健全的医疗工作规章条例, 明确医护人员的工作职责, 让医护人员的工作行为得到不断规范。

建立健全的社会援助制度。对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要给予他们以充分的法律援助, 并通过健全的养老和医疗救助制度帮助那些由于没有经济收入而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老年人。在社会上建立起转向的扶持基金, 让病症缠身以及高龄的老年人获得生活以及经济上的援助。

提高社会监督和舆论宣传力度。对于监督者, 建立起科学合理地绩效考核制度和惩罚力度, 激发他们对工作的热情, 对于工作中的违法乱纪行为, 一经发现, 严惩不贷。同时不断利用新才信息交流渠道, 联合起社会中各个阶层的力量, 让公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管力度得以大幅度提高。

通过法律手段让支付养老保险金的风险最小化。提高法律条例自身的强效性, 依法严惩不遵守养老保险金支付条例的违法行为, 一经发现诸如拒绝承担养老金支付义务以及缴纳保险费、对保障基金通过非法手段进行占有等违法犯罪行为, 严惩不贷。这样一来, 便可通过强制性缴纳保险金的方法, 保险金的发放与缴纳保持动态平衡, 不至于让保险金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 同时还能大幅度提高保险金的支付安全度。

提高政府干预力度, 保障老龄化的健康发展。各项养老、医疗保障制度的有效执行, 离不开政府的监管和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持, 只有加强政府的干预力度, 才能保障相关措施的切实落实, 让国家财政的医疗及养老资金能够真正及时帮助到老年人的养老生活。不仅如此, 政府还需要及时捕捉社会各个层面家庭的老年人照料需求变化, 并有针对性地给予人力和财力上的援助。在保证老年人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余, 大力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社会中积极促进各类针对老年人的文化、教育、体育等各类活动的开展, 为老年人营造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

(三) 增强老年人精神赡养相关的立法力度

虽然相比于以前, 我国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在法律上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但是近年来我国有关“空巢”老年人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许多子女由于长年在外工作而无法时刻陪伴在老人身边, 使得部分老年人尽管衣食无忧, 却在精神生活上过于“穷困潦倒”。早在1997年颁布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就有明确规定, 赡养人不仅仅需要保障老年人的物质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还应到为老年人提供精神上的照料。不过, 我国关于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只有这一条相关的法律明文规定, 而且《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也并未对不对老年人履行精神照料义务的赡养人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做出解释。面对这以法律条例上的缺陷, 我国对精神赡养法进行不断完善, 通过法律手段对赡养人的精神赡养义务进行强化。

(四) 建立健全的老年人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法律体系

最快最好的建立起老年人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的方法, 便是深入研究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案例, 不断吸取其中的成功经验, 从我国当代社会的发展特征和基本国情出发, 立足于我国社会老年人的自身需求, 在各个社区内部大力推进助老养老服务工作的进程。同时从养老院管理、社区服务机构建设、社会养老机构建设、老年人相关管理与服务工作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法律条例规定, 全方位保障我国老年人社会化管理服务的科学性、实用性与高效性, 通过法律规范让社会化管理服务中的每一项工作都得以不断专业化, 让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惩。与此同时, 还需要提高各个生活社区之间的资源共享度, 加快老年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进程, 提高社会各个服务机构以及文体活动场所对社区老年人的开放度。

七、研究结论与建议

我国正出于社会急速转型阶段, 城镇一体化的不断加速、可用土地资源的锐减、不断缩小的家庭规模、人口大规模迁移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使得社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而面对社会发展的全新局面, 我国以往的法律条例在新时代背景下显得力不从心, 无论是其自身还是在执行环节中都与社会发展存在着诸多矛盾。孝道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 而老年人依法享有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成果的权利, 但是在我国社会日益老龄化的状况下, 我国1997年颁布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早已无法满足我国社会的需求了, 日益壮大的老年人群体为我国的立带来诸多挑战, 这就要求我国从法律、制度以及政策三方面进行相应的社会变革, 不断完善、补充《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内容, 并对相关规定进行细化、标准化, 为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提供法律上的强力保障, 同时加大政府以及社会相关机构的监管力度, 确保老年人应有的权益得到切实落实, 并在此基础之上遵循我国的“孝道”精神, 加大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义务, 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

摘要:我国不断加速的社会老龄化进程, 为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从我国社会老龄化的特征入手, 对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立法措施以保障老年人的权益。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障,法律,对策

参考文献

[1] 韩鹏, 刘涛.人口老龄化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的再审视——以经济学意义上的老年人口内涵为研究起点[J].内蒙古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2] 张永春, 蔡军.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理念更新与制度创新研究——以剖析西安“白发浪潮冲击波”为城市个案[J].人文杂志, 2011, 06 (54) :161-165.

[3] 社会保障与人口老龄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研讨会发言择要[J].人口与经济, 2011, 01 (54) :69-75.

上一篇:论乡镇企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下一篇:厄贝沙坦对糖尿病高血压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