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停车管理立法思考

2022-10-29

第一篇:地方停车管理立法思考

关于地方立法选项机制的思考发展与协调(定稿)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关于地方立法选项机制的思考

一、编制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的目的和意义

编制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是地方立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地方立法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立法规划和计划的重要性也在日益增强。编制立法规划能够预先把握一段时期内地方立法的总体需求,确定地方法制建设的重点和主要目标,整合立法需求,避免重复立法和分散立法。编制年度立法计划,是为了在立法规划的基础上,选择当年立法需求最为突出,立法可行性最强的项目,并合理安排审议时间,保证审议工作有序进行,提高审议质量和效益。立法规划和计划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地方立法同改革发展稳定的社会大局相结合,同国家的立法进程相适应,同地方其他立法项目相协调,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编制计划(规划)过程中的若干问题

(一)立法项目申报中存在的问题

1.有些部门申报项目的指导思想不准确。项目申报应从地方法制建设的大局出发,从人民群众的普遍需要出发确定需要立法的事项。然而有些部门却将制定法规当做部门权力和利益的法定化,有些部门将立项成功看作本部门的政绩和公关能力的体现。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申报过程中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重立项甚于重法规起草。因为法规一般由申报部门负责起草,只要立项成功,怎样起草就基本由政府部门自己决定,因此能否在人大计划(规划)中立项就比完成法规起草更为关键和重要。甚至有的部门在申报规划时据理力争,列入规划后就置之一旁,不闻不问;二是互相攀比。用政绩的眼光看待立项,自然产生攀比倾

向。有的是部门之间互相攀比,其他部门有法规本部门也要有;有的是后任和前任之间的攀比,前任没有申报成功的项目后任一定要申报成功。

2.申报项目中修改和废止项目较少。法规应当及时修改或者废止,以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申报部门比较重视制定新项目,修改和废止法规的意识不强。例如上海市编制1998-2002年规划时,有关部门共申报213件项目,其中修改项目占18.3%,废止项目仅占0.4%.修改和废止项目偏少,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部门认为,制定新法规能够体现工作成绩,而修改法规的成绩就不明显;有的部门认为法规改不改无所谓,只要不影响执法活动就可以;有的部门认为,废止法规会影响工作形象,法规有总比没有好。

3.项目申报来源单一。从工作而言,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各工作部门、政府各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青妇等单位都可以提出申报项目,代表提出的立法议案也有可能列入计划。上海市在申报1998-2002年规划项目时,共有65个单位提出申报,其中政府部门占87.7%,人大部门占7.7%,社会团体占4.6%.在编制计划时,政府申报的占90%以上。项目来源的单一化趋势一方面减少了其他渠道特别是代表参与立法的积极性,削弱了立法视角的全面性,另一方面增强了立法计划(规划)对政府工作的依赖性,减少了人大对计划(规划)安排的主导性。

(二)计划(规划)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编制部门对社会宏观需求把握不足。编制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机制和专门的渠道掌握社会立法需求,往往只是到开始编制计划(规划)时,才进行一定的调研。因此编制部门对社会立法需求的平时储备不够,对需求把握不足。在对申报项目的选择过程中,调研论证工作主要是听取政府部门的汇报,编制部门主动调研不多,出去调研不多,调研工作局限性还比较大。

2.编制部门在编制工作上的主导性不强。编制计划(规划)的一项重要功能在于对申报项目进行整合,即要求合并调整范围相近的项目,支持社会急需的项目进入计划(规划),或者要求修改项目进行长远安排。

由于项目主要由政府部门起草,编制部门的意图往往难以影响政府的起草工作,只能在现有的申报的项目中进行选择。编制部门的主导性不强,影响了现行地方法规总体结构,表现在:部门性法规多,综合性法规少;某些项目在短时间内多次修改;调整范围相近的法规比较多。

3.编制的科学性还不高。立项标准得到贯彻的程度是检验立法计划(规划)科学性的标准之一。如上海市的1998-2002年立法规划对立项标准作了规定,申报项目应具有法律上的可调整性、重大问题应当经过协商、具有法规初稿并有立项申请说明。目前不少不符合立项标准的项目,因为各方面的意见一致,或者某一方面的极力坚持,而最终能够立项。这种情况反映了计划(规划)编制的科学性还得不到重视。

(三)计划(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1.规划的实现率不高。上海市1995-1997年立法规划共列有项目67件,至1998年1月,完成规划项目35件,占项目总数的52.2%.1998-2002年立法规划共列有项目66件,根据前4年的落实情况和2002年度立法计划的安排,预计规划可以完成42件,占64%.从两个规划的执行情况来看,规划的实现率并不高。

2.计划变动性大,计划的严肃性未得到充分尊重。每年的立法计划由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并作为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的一部分提交常委会表决,具有相当的严肃性。然而上海市1998年计划的变动率(计划增加项目和减少项目数量的总和占计划项目的比例)是15.4%,1999年计划的变动率是46.2%,2000年计划的变动率是30.4%,2001年计划的变动率是78.6%.计划变动的原因往往在于现实紧急需要,致使一些项目未经过充分论证也进入了计划。有的计划变动还有主观原因:一些部门以现实紧急需要为托词,要求将一些修改内容不尽合理的项目挤入计划。变动性大致使计划的规范性和法规自身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3.每年的立法工作前松后紧。每年的立法计划在1月份基本确定,政府部门往往要等计划确定后才对列入计划的法规草稿进行最后研究修改,经过一系列必须的程序,政府的立法案提交到常委会时常常在

6、7月份。而每年的项目至少在

13、14件,而年内提请审议的项目一般应当在年内交付表决,势必造成下半

年的立法工作非常紧张,而上半年的工作又相对宽松。某些下半年才提交审议的法规因为工作时间紧张而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三、改进计划的几点建议

1.计划(规划)的项目来源要争取多元化。首先,要在程序上保证代表议案进入立法计划的可能性:(1)代表审议结果报告对于立法议案的审议结果要明确意向,对于需要立法的要明确议案起草完成的最迟时间,明确将议案提交常委会审议的最迟时限,并跟踪代表议案的办理情况,督促代表议案能够提交常委会审议。(2)尝试将论证充分、可行性强的代表议案列入当年的立法计划。其次,要拓展渠道,建立制度,定期听取法院、检察院、社会团体的立法要求。对于法院和检察院在司法工作中发现的地方性法规中不完善的规定,由专门委员会根据他们的意见提出修改法规的议案。最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向全社会征集若干立法项目,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论证起草。

2.编制部门要把握宏观立法需求。编制部门要建立日常信息收集渠道,定期收集分析,把握改革发展的大局。对于申报项目,除了听取有关部门的汇报外,对于其中难以把握的问题还要进行必要的主动调研,对于建议项目必要时还可以邀请专家发表意见,保证列入计划的项目是必需的和最优的。

3.完善和坚持立项标准,增强编制部门在计划工作中的主动性。编制部门的主动性体现在能够坚持立项标准。首先,立项标准本身要符合地方实际,避免大而空泛;要科学化,具有可操作性、可判断性;还要根据每年地方工作的大局不断作出调整。其次,编制部门要勇于和善于坚持立项标准,防止适用标准不一,防止对标准的随意解释。

4.对修改和废止项目采取鼓励政策。每年申报项目时,改变目前的行政管理法规的议案由政府提,人大自身建设的议案由人大专门委员会提的状况,规定行政管理法规,除了政府部门,人大专门委员会以及其他提案主体也可以提出修改、废止要求;编制计划时,一般把握修改和废止项目占项目总量的30%~40%左右。

5.计划编制采用新方法。(1)改变目前以项目为单位,以年内表决为目标的计划安排方法。建议参照全国人大审议法规计划安排,以常委会会议为单位,以完成法规第几次审议为安排进度标准,这样符合立法工作的规律,避免形成所有计划内项目必须在年内表决的观念。新的计划安排方法突出了以几件法规通过,几件法规进行了初审,几件法规进行了二审作为衡量工作的观念,有利于保证法规审议质量。(2)建议两年为时间跨度编制计划。计划的时间跨度延长至两年,有利于起草部门及早完成法规起草,部分项目可以提前到上半年提交常委会审议,缓解常委会下半年的紧张状况;有利于编制部门掌握更长时期内的立法需求,增强计划的预测功能;有利于编制部门对计划项目进行宏观调控,起草完成早的部门可以提前提交常委会审议,完成晚的项目可以延迟到后一年,编制部门的主动性也可以相应发挥出来。

四、关于规划的几点专门建议

五年立法规划对安排五年立法工作,指导年度计划的编制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如上海市1998-2002年五年规划的完成率预计达到64%,证明了规划中的项目安排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但同时也要看到地方立法规划存在一些不足:①规划变动性较大。地方立法由于受到国家立法进程的制约,不少列入规划的项目往往需要等待国家法律的出台才能够制定,不少没有列项的项目因为国家法律修改而必须及时修改;②由于地方立法权限有限,地方立法的主要领域(就上海而言)是在城市管理领域,而这方面的法规基本全部由政府起草,人大作为编制规划的主体对规划实施的主动性就比较弱;③由于规划跨年限较长,而社会经济变化较快,因此,许多规划项目在列入计划时需要重新论证,这样,规划对计划的指导作用就比较弱。

关于地方立法规划,今后是否需要编制,不能一概而论。在计划跨越时间延长的前提下,可以不编制规划。如果编制规划,建议以三年为期。规划中的项目不宜全部确定。建议把握得准的,明确项目名称和起草单位;把握不准的,以“涉及某某方面的法规”为题,作比较笼统的规定,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再逐步明确。

第二篇:对我国地方物业管理立法的反思

自从1994年深圳颁布我国第一部物业管理地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住宅区物业管理条例》以来,到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城市(包括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已制定了自己的物业管理条例,各地还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很多的规章和行业管理规范,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物业管理法规体系,对促进各地的物业管理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我们也看到,各地进行地方性立法的过程中,主要依靠借鉴发达国家与地区特别是我国港台地区物业管理立法,很多法律制度不符合当地物业管理发展的实际,操作性不强,有些条款还与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不相一致,并且过多强调了政府的行政主导地位,而对本应重点保护的业主权利却不够突出,本文主要对这种现象进行反思并提出完善地方物业管理立法的对策。

一、各地立法口径不一,规范相互冲突各地的物业管理条例大多出台在全国《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之前,由于各地物业管理发展的水平不一,立法者对物业管理立法的理解不一致,各地制定出来的物业管理条例五花八门,在名称上有的称为“物业管理条例”(如杭州),有的称为“住宅区物业管理条例”(如深圳),有的称为“居住物业管理条例”(如上海),有的称为“城市住宅区物业管理条例”(如湖南)等。在内容上也是大相径庭,对很多事项甚至做出了相反的规定,如杭州规定“决定聘用或解聘物业管理企业”的职权属于业主大会,而深圳则规定聘请物业管理公司的职权属于业主委员会,两市对业主委员会职权的规定明显冲突;在业主投票权的计算方面,广东规定住宅按每户计算投票权,而深圳则规定各类房屋按建筑面积每十平方米计算为一票,省与市的规定相互冲突。就是地方条例内部也有诸多矛盾之处,如深圳物业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业主委员会委员由业主大会在业主中选举中产生”,同条中却又规定“业主委员会可聘请派出所、居民委员会等有关单位的人员担任业主委员会委员”。那么聘请的委员以什么身份担任委员?其在业主委员会中所占的比例是多少?这类委员行使什么职权?多种问题随之产生。同样,深圳条例在第十九条规定业主委员会有权采取公开招标方式聘请物业管理公司对住宅区进行物业管理,但在第二十六条又规定“住宅区开始入住后两年内„„业主委员会应与开发建设单位签订委托管理合同,并行使本条例规定的各项职责,但不得终止委托合同;开始入住两年后„„原开发建设单位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承包管理”,后者是对前者的明确否定。类似的矛盾几乎每一部地方物业管理条例中都或多或少存在,这不仅造成各地的物业管理条例相互冲突,就是同一部条例内部也难以协调,并与《条例》的规定明显不一致,破坏了我国物业管理立法的统一性。

二、强制性规范过多,业主自治原则体现不够与《条例》相比,各地的物业管理条例一般都明确规定“业主对物业实施自治管理”或“实行业主自治与专业服务相结合”,但是在具体的法律制度中,保障业主的自治管理权利方面的规定并不完善,往往用强制性条款限制业主的权利。如上海规定“业主或者业主委员会应当委托一个物业管理企业管理物业”,湖南规定首次业主会应当讨论“确定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其他省市的条例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业主聘请物业管理企业管理物业,但很多条款都体现了这种精神。在首次业主大会的召开方面,很多省市的条例规定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召集首次业主大会或者负责成立业主大会筹备组,而业主自己却没有权利组织成立自治组织。在监督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履行职责方面,政府也可以直接进行干预和管理,如深圳在业主管理委员会规则中就规定:“各区主管部门应经常检查考核各管委会的运作情况,定期组织各管委会人员学习物业管理法规政策和业务知识;及时派员出席或主持业主大会或管委会的重要会议;纠正或撤销业主大会或管委会作出的不符合法规政策的决议、决定;对运作管理混乱、严重影响工作或侵害多数业主权益的管委会,应当及时主持改组或重新组织选举。”此外,深圳市、区主管部门还有权决定管委会委员及执行秘书的停任、任免、撤换、增减(深圳已经几次发生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发文免除业主委员会主任职务的案例),并且业主委员会的重要会议应当“应当报请市、区主管部门派员出席并指导工作”。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本来属于业主自治范围内的事务,却都要通过行政权力进行主导,这能说不是对业主自治权利的干涉吗?在其他省市物业管理立法中也同样存在相似的问题,强行性规范过多,如各地普遍规定物业管理区域必须聘请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业主委员会必须与物业管理公司签订根据“示范文本”制定的格式、内容缺乏灵活性的物业管理委托合同等。

三、对业主委员会的定位不规范在业主委员会的定位方面,各地也有很大区别,没有理顺业主委员会于业主大会的关系。如上海、杭州规定“业主委员会是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代表全体业主对物业实施管理的自治组织”,湖南、天津规定“业主委员会是业主会的办事机构”,江苏在国家《物业管理条例》颁布后进行了修改,因此对业主委员会的定位与《条例》一致,规定“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另外还有不少省市对业主委员会的性质没有明确“说法”,但是从业主委员会的职权来看也明显与《条例》不一致。

各地物业管理立法的另外一大特点就是对业主委员会的权力非常集中,而忽视了业主大会的作用。如上海、深圳、杭州等地规定业主委员会有权“选聘或解聘物业管理企业”、“负责物业维修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审定物业管理企业的物业管理服务年度计划、财务预算和决算”等。这些事项属于涉及全体业主利益的重大事项,理应由业主自治的最高机构-业主大会来做出决定,并且《条例》也明确规定这些事项属于业主大会的职权范围,而不属于业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权力过大,并没有相应的监督措施,以致业主委员会滥用权力案件时有发生,损害了其他业主的利益。

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以及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都是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下位法,根据下位法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的原则,各地的物业管理立法不得与《条例》相抵触,否则无效,制定机关应当及时修改或者废止。所以,对各地的物业管理法规进行修改已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修改时应当注意以下方面:

一、统一条例的标题和基本法律概念。从维护法制统一的角度出发,各地的条例统一称为《xx省(市)物业管理条例》为宜,这样有利于地方立法与国家立法保持一致性,也有利于地方法规对实行物业管理的各种物业形态保持普遍的的效力,还有利于法规的名称与内容相一致(各命名为《住宅区物业管理条例》的地方都规定其他物业形态的管理参照条例执行)。物业管理法规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的涵义如业主、使用人、物业管理、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共用部位、共同设施设备等也要进行统一,并与《条例》的相关规定保持一致,避免出现人们无所适从的局面。

二、科学设置政府权力与业主权利的边界。我国政府机关目前正在进行“精简放权”,其目标就是要科学设置公权力与私权利的边界,从“全能政府”转向“有限政府”,在物业管理立法中也应体现这一趋势,裁减强制性条款,而增加对业主自治的授权性条款,科学设置政府权力与业主权利的边界,行政主管部门不直接干预业主自治范围内的事务,主要负责对物业管理活动进行监督。

三、突出业主在物业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业主对物业的管理权利直接来源于宪法、民法对财产所有权的规定,因此各地的立法应当突出业主在物业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保障业主对物业管理方式的选择权,为实现业主自治创造条件。另外,在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成立、召集的程序方面也应突出业主的主体地位,规定业主有权自主成立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

四、理顺业主委员会与业主委员会的关系,确立业主大会法律主体地位。鉴于各地对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定位相互矛盾,要与《条例》相一致,就应当规范业主大会与业主委员会的关系,对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职权进行调整,增加业主大会的职权,业主委员会作为执行机构负责业主大会日常工作。因为《条例》没有对业主大会的法律地位作出明确规定,地方立法可以根据本地实际作出适当规定,笔者认为应当确认业主大会的业主自治组织地位,并赋予其独立的法律主体资格,以便于其行使自治权利。

第三篇:地方立法机关组织准则

【法规名称】 地方立法机关组织准则 【颁布部门】

【颁布时间】 2002-08-21 【效力属性】 已修正 【正

文】

地方立法机关组织准则

第 1 条

本准则依地方制度法 (以下简称本法) 第五十四条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订定之。

第 2 条

本准则所称地方立法机关,指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乡 (镇、市)

民代表会。

第 3 条

直辖市议会应依本准则拟订组织自治条例,报行政院核定。

县 (市) 议会应依本准则拟订组织自治条例,报内政部核定。

乡 (镇、市) 民代表会应依本准则拟订组织自治条例,报县政府核定。

地方立法机关之组织自治条例,其有关考铨业务事项,不得抵触中央考铨法规;各权责机关于核定后,应函送考试院备查。

第 4 条

直辖市议会议员、县 (市) 议会议员及乡 (镇、市) 民代表会代表,分别由直辖市民、县 (市) 民及乡 (镇、市) 民依法选举之,任期四年,连选得连任。

第 5 条

直辖市议会议员总额,不得少于四十一人;直辖市人口超过一百二十五万人至一百五十万人者,每增加七万人增一人,最多不得超过四十四人;人口超过一百五十万人者,每增加十四万人增一人,最多不得超过五十二人。

直辖市有原住民人口在四千人以上,一万人以下者,于前项总额内应有原住民选出之直辖市议员一人;超过一万人者,每增加一万人增一人。

直辖市各选举区选出之直辖市议员名额达四人者,应有妇女当选名额一人;超过四人者,每增加四人增一人。

第 6 条

县 (市) 议会议员总额,依中华民国八十七年一月二十四日选出之议员名额为准;如因人口变动有增加必要者,调整如下:

一县 (市) 人口在一万人以下者,选出九人。

二县 (市) 人口超过一万人至五万人者,每增加五千人增一人。

三县 (市) 人口超过五万人至二十万人者,每增加一万人增一人;最多不得超过十九人。

四县 (市) 人口超过二十万人至四十万人者,每增加一万四千人增一人;最多不得超过三十三人。

五县 (市) 人口超过四十万人至八十万人者,每增加四万人增一人;最多不得超过四十三人。

六县 (市) 人口超过八十万人至一百六十万人者,每增加五万七千人增一人;最多不得超过五十七人。

七县 (市) 人口超过一百六十万人至二百二十万人者,每增加十万人增一人;最多不得超过六十三人。

八县 (市) 人口超过二百二十万人者,每增加二十万人增一人;最多不得超过六十五人。

县 (市) 有平地原住民人口在一千五百人以上,一万人以下者,于前项总额内应有平地原住民选出之县 (市) 议员一人;超过一万人者,每增加一万人增一人。

县有山地乡者,于第一项总额内应有山地原住民选出之县议员,其应选名额,以每一山地乡选出一人计算。

县 (市) 各选举区选出之县 (市) 议员名额达四人者,应有妇女当选名额一人;超过四人者,每增加四人增一人。县 (市) 选出之山地原住民、平地原住民议员名额达四人者,应有妇女当选名额一人;超过四人者,每增加四人增一人。

第 7 条

乡 (镇、市) 民代表会代表总额,依中华民国八十七年六月十三日选出之代表名额为准;如因人口变动有增加必要者,调整如下:

一乡 (镇、市) 人口在五百人以下者,选出三人。

二乡 (镇、市) 人口超过五百人至一千人者,每增加二百五十人增一人;最多不得超过五人。

三乡 (镇、市) 人口超过一千人至一万人者,每增加四千五百人增一人;最多不得超过七人。

四乡 (镇、市) 人口超过一万人至五万人者,每增加一万人增一人;最多不得超过十一人。

五乡 (镇、市) 人口超过五万人至十五万人者,每增加一万二千五百人增一人;最多不得超过十九人。

六乡 (镇、市) 人口超过十五万人者,每增加三万人增一人;最多不得超过三十一人。

乡 (镇、市) 平地原住民选出之代表名额,按平地原住民人口与总人口比例选出;平地原住民人口达一千五百人以上者,于前项总额内至少应有代表一人。

乡 (镇、市) 各选举区选出之乡 (镇、市) 民代表名额达四人者,应有妇女当选名额一人;超过四人者,每增加四人增一人。

乡 (镇、市) 选出之平地原住民代表名额达四人者,应有妇女当选名额一人,超过四人者,每增加四人增一人。

第 8 条

直辖市议员、县 (市) 议员、乡 (镇、市) 民代表应于上届任期届满之日,依宣誓条例规定宣誓就职。不依规定宣誓者,视同未就职。

前项宣誓就职典礼,在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乡 (镇、市) 民代表会所在地举行,分别由行政院、内政部、县政府召集,并由直辖市议员、县 (市) 议员、乡 (镇、市) 民代表当选人互推一人主持之。其推选会议,由曾任议员、代表之资深者主持之;年资相同者,由年长者主持之。

补选之直辖市议员、县 (市) 议员、乡 (镇、市) 民代表,应于当选后十日内,分别由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乡 (镇、市) 民代表会迳行依宣誓条例规定办理宣誓就职事宜。

第 9 条

直辖市议员、县 (市) 议员、乡 (镇、市) 民代表辞职、去职或死亡,由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乡 (镇、市) 民代表会分别函报行政院、内政部、县政府备查,并函知直辖市政府、县 (市) 政府、乡 (镇、市) 公所。

第 10 条

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置议长、副议长各一人,乡 (镇、市) 民代表会置主席、副主席各一人,由直辖市议员、县 (市) 议员、乡 (镇、市)

民代表以无记名投票分别互选或罢免之。但就职未满一年者,不得罢免。

第 11 条

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议长、副议长,乡 (镇、市) 民代表会主席、副主席之选举,应于议员、代表宣誓就职典礼后即时举行,并应有就职议员、代表总额过半数之出席,以得票达出席总数之过半数者为当选。选举结果无人当选时,应立即举行第二次投票,以得票较多者为当选;得票相同者,以抽签定之。补选时,亦同。

前项选举,出席议员、代表人数不足时,应即订定下一次选举时间,并通知议员、代表。第三次选举时,出席议员、代表已达就职议员、代表总额三分之一以上者,得以实到人数进行选举,并均以得票较多者为当选;得票相同者,以抽签定之。第二次及第三次选举,均应于议员、代表宣誓就职当日举行。

议长、副议长、主席、副主席选出后,应即依宣誓条例规定宣誓就职。不依规定宣誓者,视同未就职。

第一项选举投票及前项宣誓就职,均由依第八条第二项规定所推举之主持人主持之。

第 12 条

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议长、副议长,乡 (镇、市) 民代表会主席、副主席之选举、罢免,分别由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乡 (镇、市)

民代表会遴派三人至七人担任管理员,办理投票、开票工作,并指定一人为主任管理员。由议员、代表互推三人至五人担任监察员,监察投票、开票工作,并由监察员互推一人为主任监察员。

第 13 条

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议长、副议长,乡 (镇、市) 民代表会主席、副主席之选举票、罢免票无效之情事,准用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第六十二条第一项之规定。

前项无效票之认定,由主任管理员会同主任监察员当场为之;认定有争议时,由全体监察员表决之。表决结果正反意见同数者,该选举票、罢免票应为有效。

第 14 条

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议长、副议长,乡 (镇、市) 民代表会主席、副主席之选举票、罢免票之印制及有关选举罢免事务,分别由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乡 (镇、市) 民代表会办理之。

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乡 (镇、市) 民代表会应于议长、副议长、主席、副主席之选举票、罢免票开票完毕后,将有效票、无效票分别包封,由主任管理员会同主任监察员于骑缝处加盖印章后,保管六个月,除检察官或法院依法行使职权外,任何人不得开拆。如有诉讼者,应保管至

诉讼程序终结为止。

第 15 条

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议长、副议长,乡 (镇、市) 民代表会主席、副主席之选举结果,由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乡 (镇、市) 民代表会造具选举结果清册及当选人名册各一份,分别报请行政院、内政部及县政府发给当选证书,并函知直辖市政府、县 (市) 政府、乡 (镇、市) 公所。

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议长、副议长,乡 (镇、市) 民代表会主席、副主席之罢免结果,由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乡 (镇、市) 民代表会分别报行政院、内政部、县政府备查,并函知直辖市政府、县 (市) 政府、乡 (镇、市) 公所。

第 16 条

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议长、乡 (镇、市) 民代表会主席,综理会务。议长、主席因故不能执行职务时,由副议长、副主席代理。议长、副议长、主席、副主席同时不能执行职务时,由议长、主席指定,不能指定时,由议员、代表于十五日内互推一人代理之;届期未互推产生者,由资深议员、代表一人代理,年资相同时,由年长者代理。

第 17 条

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议长、副议长,乡 (镇、市) 民代表会主席、副主席之辞职,应以书面向大会提出,于辞职书提出会议报告时生效。

前项辞职在休会时,得视实际需要依规定召集临时会提出之。

第 18 条

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议长、副议长,乡 (镇、市) 民代表会主席、副主席辞职、去职或死亡,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乡 (镇、市) 民代表会应即分别报行政院、内政部、县政府备查,并函知直辖市政府、县(市) 政府、乡 (镇、市) 公所。

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议长、副议长,乡 (镇、市) 民代表会主席、副主席出缺时,分别由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乡 (镇、市) 民代表会议决补选之。议长、副议长,主席、副主席同时出缺时,分别由行政院、内政部、县政府指定议员、代表一人暂行议长、主席职务,并于备查之日起三十日内召集临时会,分别补选之。

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议长、乡 (镇、市) 民代表会主席辞职或去职,应办理移交,未办理移交或死亡者,由副议长、副主席代办移交。

第 19 条

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乡 (镇、市) 民代表会会议,除每届成立大会外,定期会每六个

月开会一次,由议长、主席召集之,议长、主席未依法召集时,由副议长、副主席召集之;副议长、副主席亦不依法召集时,由总额减除出缺人数后过半数之议员、代表互推一人召集之。

第 20 条

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乡 (镇、市) 民代表会开会时,由议长、主席为会议主席,议长、主席未能出席时,由副议长、副主席为会议主席,议长、主席、副议长、副主席均未能出席时,由出席议员、代表互推一人为会议主席。

第 21 条

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应设程序委员会,审定议事日程及其他程序相关事项,并得设各种委员会审查议案。乡 (镇、市) 民代表会得设小组进行案件审查,并由主席审定议事日程。

前项议事日程属于定期会者,县 (市) 议会质询日期不得超过会期总日数五分之一;乡 (镇、市) 民代表会质询日期不得超过会期总日数四分之一。

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乡 (镇、市) 民代表会之议事日程,应分别报行政院、内政部、县政府备查。

第 22 条

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乡 (镇、市) 民代表会非有议员、代表总额减除出缺人数后过半数之出席,不得开议。议案之表决,除本准则另有规定外,以出席议员、代表过半数之同意为通过,未过半数之同意为否决。

如差一票即达过半数时,会议主席得参加一票使其通过,或不参加使其否决。

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乡 (镇、市) 民代表会进行施政报告及质询议程时,不因出席议员、代表未达开会额数而延会。

第 23 条

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乡 (镇、市) 民代表会定期会或临时会之每次会议,因出席议员、代表人数不足未能成会时,应依原订日程之会次顺序继续进行,经连续二次均未能成会时,应将其事实,于第三次举行时间前通知议员、代表,第三次举行时,实到人数已达议员、代表总额减除出缺人数后三分之一以上者,得以实到人数开会。第二次为本会期之末次会议时,视同第三次。

第 24 条

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乡 (镇、市) 民代表会会议应公开举行。但会议主席或议员、代表三人以上提议或依本法第四十九条列席人员之请求,经会议通过时,得举行秘密会议。

第 25 条

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乡 (镇、市) 民代表会开会时,会议主席对于本身有利害关系之事件,应行回避;议员、代表不得参与个人利益相关议案之审议及表决。

第 26 条

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乡 (镇、市) 民代表会之议事程序,除各该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乡 (镇、市) 民代表会组织自治条例及议事规则规定者外,依会议规范之规定。

前项议事规则,以规范议事事项为限,由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乡(镇、市) 民代表会订定,分别报行政院、内政部、县政府备查,并函送

直辖市政府、县 (市) 政府、乡 (镇、市) 公所。

第 27 条

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乡 (镇、市) 民代表会,得设纪律委员会、小组审议惩戒案件。其设置办法,由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乡 (

镇、市) 民代表会订定,分别报行政院、内政部、县政府备查。

第 28 条

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乡 (镇、市) 民代表会开会时,由会议主席维持议场秩序。如有违反议事规则或其他妨碍秩序之行为,会议主席得警告或制止,并得禁止其发言,其情节重大者,得付惩戒。

前项惩戒,由各该立法机关纪律委员会、小组审议,提大会议决后,由会议主席宣告之;其惩戒方式如下∶

一口头道歉。

二书面道歉。

三申诫。

四定期停止出席会议。

第 29 条

地方立法机关之行政单位组织如下:

一直辖市议会置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一人;下得分设九组、室办事。

二县 (市) 议会置主任秘书一人;下分设组、室办事。其县 (市) 人口未满五十万人者,得设五组、室;人口在五十万人以上,一百二十五万人以下者,得设六组、室;人口超过一百二十五万人者,得设

七、室。

三乡 (镇、市) 民代表会置秘书一人,下得设组办事;人口超过十五万人者,其代表会得分设二组。

前项行政单位组织,由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乡 (镇、市) 民代表会,分别于各该组织自治条例拟订之。

第 30 条

地方立法机关编制之职称及员额,应于各该地方立法机关组织自治条例及其编制表规定之。

地方立法机关应就其层级、业务性质及职责程度,依其所适用之职务列等表选用职称,并妥适配置各官等职等员额。

第 31 条

地方立法机关拟订组织自治条例报权责机关核定时,其编制员额,应依下列因素决定之:

一员额管制政策及规定。

二业务职掌、功能及各部门工作量。

三预算规模。

四人力配置及运用状况。

第 32 条

地方立法机关组织自治条例核定文,应分别送达各该地方立法机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应于收受核定文之日起三十日内公布之。

前项自治条例自公布之日起算至第三日起发生效力。但特定有施行日期者,自该特定日起发生效力。

未依第一项规定期限公布者,该自治条例自期限届满之日起算至第三日起发生效力,并由核定机关代为公布。

第 33 条

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乡 (镇、市) 民代表会开会期内,其事务人员得分别向直辖市政府、县 (市) 政府、乡 (镇、市) 公所调用之。

第 34 条

直辖市议会、县 (市) 议会、乡 (镇、市) 民代表会分层负责明细表,由议长、主席核定后实施。

第 35 条

本准则自发布日施行。

第四篇:对“停车收费管理系统”的思考

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风貌日新月异,高档次和高层次的生活如雨后春笋出现在我国中大城市中,而停车库的设备设施在传统的设施基础上,应用了自动控制、引导控制、局域网络控制、图像抓拍等设施以现代化技术以及智能化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越来越多的人和机构相信安全、可靠、平稳、高效的“停车库收费管理系统”对其生活幸福和业务成功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机构来说,设施设备犹如人的脏器,动力通信犹如人的脉络,智能管理犹如人的大脑。停车收费系统管理(Parking fee management system),是以最新的技术对人类的生活环境进行有效规划、整备和维护管理的工作;停车收费管理系统是一种运用于对停车场车辆停放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案,以使得停车场的管理工作有序化,合理化,效率化;提高停车场的自动控制水平,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使用者对生活和每个场所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停车收费管理系统的价值在停车场中已逐渐体现,因为它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工作质量。我们通过对设备设施运行管理为使用者提供服务,为行政、技术、管理等人员提供创造性的工作环境以使其身心得以尊重与满足,为使用单位保证其在此工作环境能够得以舒适与便利,为社会和谐和城市便捷做出贡献。

第五篇:地方行政立法质量评价标准分析

投稿邮箱:sclunwen01@163.com (请注明投稿期刊)

征稿BLOGhttp://blog.cnfol.com/zj2313569711/

巴蜀论文网:

李爱玲

【摘要】行政立法质量评价标准是构建地方行政立法质量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对提高地方行政立法质量意义重大。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立法法》的基本要求,考虑到地方行政立法的从属性、行政性、立法性和低效性等特点,单项地方行政立法的质量评价应主要以合理性、合法性、技术性和实效性等为标准。

【关键词】地方行政立法质量评价合理性合法性实效性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地方行政立法工作的重点必将逐步转移到提高立法质量上来。要提高地方行政立法质量,需要确定相应的质量评价标准作为衡量尺度。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的基本要求,考虑到地方行政立法的从属性、行政性、立法性和低效性等特点,单项地方行政立法的质量评价,应主要以合理性、合法性、技术性和实效性等为标准。合理性标准

合理性即地方行政立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程度,是衡量立法质量的首要标准。合理性标准考评的是地方行政立法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学理论的基本要求,能否准确反映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律,并贯彻立法为民的主旨等深层次质量问题,评价指标主要有:第一,立法事项的得当性。地方行政立法是地方政府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工具。符合人民的利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反映时代的特征,是其作用有效发挥的前提。因此,有必要对立法事项的得当性进行评价,以确定该立法文件能否继续存在或者是否需要修改。其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一是该事项否属于本行政区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或是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事务;二是能否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并且用法律来规范是否最有效率;三是有无立法空间,能否有效适用,是否存在重复立法和照搬照抄上位法的情形。第二,立法目的的正当性,即是否符合公平正义的基本价值理念。评价立法目的的正当性,应着重考察该立法文件是否满足以下条件,即:一,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是否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出发点,是否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规律;二,是否充分反映和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妥当处理了各种利益关系;三,是否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对人的行为起到了教育、指引、预测、评价、保障等作用。第三,立法内容的适当性。地方行政立法的功能之一就是为地方行政机关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的行为提供依据。这必然要求地方行政立法的内容应具有适当性,即其所设计的管理制度和对权利义务的安排应当合理,有序利用立法资源,遵循并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该立法文件所调整、规范事项的规律。评价该立法文件的内容应包括:一是对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的界定,对相关部门权力配置的规定是否准确、恰当;二是对权、责、利尤其是公权与私权的配置是否平衡、合理,有无违法扩大部门行政权力和地方利益的情况;三是制度安排是否合乎常理常识和人性人情,合乎所规范事项的实际特点,合乎所规范事项的管理规律;四是法律责任的设定与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是否相适应,执法自由裁量权的幅度范围是否必要和适当。

合法性标准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宪法原则。这一原则在具有明显从属性的地方行政立法中的体现,就是要求地方政府的立法活动及其发布实施的法律文件具有合

法性,即必须把宪法和上位法作为立法依据,做到不超越立法权限、不违背立法程序、不与上位法相抵触。合法性标准的评价指标包括:第一,立法主体的合法性。《立法法》对中央与地方的立法权限范围做了划分,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只能就“地方性事务”立法。因此,本指标应重点考察该立法文件是否属于《立法法》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允许地方政府立法的事项,有否存在违背法律优先原则、法律保留原则等情形。第二,立法程序的合法性。良法的产生有赖于科学、民主的立法程序。因此,有必要对该立法文件的立法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民主、科学、合理进行考察,具体评价内容包括该立法文件的立法程序是否完整,立法过程中是否做到了严格遵守立法程序,所遵守的立法程序本身是否科学合理等。第三,立法内容的合法性。立法内容的合法性是立法合法性的核心,其基本要求是地方行政立法要从维护国家整体利益、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出发,努力做到与宪法、上位法的规定和基本精神相一致,实现不抵触、不越权。评价内容包括:一是该立法文件的具体规定与宪法、上位法的立法精神、基本原则以及具体条文规定是否相抵触。二是该立法文件设置、规定的行政许可、行政强制措施、收费等具体内容是否违反《行政许可法》及有关法律、行政规章有关实施机关、程序、条件和期限等方面的规定。三是该立法文件规定的法律责任是否违反《立法法》、《行政处罚法》和有关法律、行政规章的规定。技术性标准

立法实际上是一种以精确的方法和技巧来准确表述客观规律的科学活动和技术活动,所以技术性标准应成为衡量地方行政立法质量的重要内容,其用来全面考察立法文件的制定是否遵循了立法原则、立法惯例和法学原理,是否选择了适当的模式、方法安排其结构安排,并做到文字表述清晰、规范。技术性标准的评价指标包括:第一,文字表述的明确性。法律规范都是用语言文字表述的。立法文本中法律用语的使用只有做到概念明确,逻辑严密,法律指示清楚且无歧义,才能保证法律规范的有效实施。对文字表述明确性的考察内容包括:一是概念表述是否准确,有无概念之间矛盾、前后不一的情形。二是语言使用是否规范,且简洁易懂。三是句子结构的主谓宾搭配是否妥当。四是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规范。第二,逻辑结构的完整性。这是从立法技术角度来考察该立法文件的内在结构是否合理,条文设计是否科学严谨。评价内容包括:在整个立法文本中,前后条文之间是否相互呼应,完整体现假定、处理和制裁这三部分内容,做到了一定的行为模式配以相应的法律后果。立法文件是否对法律行为,尤其是执法行为的方式、顺序和步骤作出足够充分的规定,能指导人们正确地依法办事。第三,相关立法间的协调性。法律部门之间、法律渊源之间、法律制度之间以及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形成统

一、有序、和谐的整体,有益于提高地方行政立法体系的整体效益。因此,需要通过对相关同位法、配套规范性文件、其他公共政策等的比对,确定该立法文件的内容与本行政区域内的其他地方性立法文件的内容是否相协调、衔接;通过比对该立法文件的条文内容,确定各法条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冲突,以对该立法文件的协调性作出判断。第四,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地方行政立法切实解决自己特殊问题的基础是符合本地基本情况和现实状况。地方行政立法只有认真把握针对性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才能获得较高效益。对针对性的评价,应着重于考察该立法文件所规范的事项是否是本地特有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手段是否有本地特色。实效性标准

实效性标准通过检验地方行政立法设置的制度在实施中的实现程度,使我们得以立足于更广阔的时空基点来观察该立法文件,为法规的立、改、废等提供依据。评价实效性的基本指标如下:第一,行政执法的有效性。地方行政立法是为行政执法而立的法,行政执法的有效性最能反映立法文件在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整个实效性评估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评价内容包括行政部门执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行政部门执法的难易程度和针对该行政执法行为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者投诉的数量。第二,守法的有效性。法律制度高效实现

的表现和重要条件之一是社会主体的普遍守法。因此,有必要通过考察该立法文件对人们行为的规制状况,以及公众对该立法文件的认知和自觉遵守情况,对守法有效性进行评价。对人们行为规制状况的考察,应着重于了解在实施该立法文件的不同阶段内,违法行为的总数量和同一行为人重复违法行为的次数;对公众认知遵守情况的考察,则可通过了解本行政区域内社会公众对基本制度的知晓率、对立法制度的认可度、对行政执法效果的评价和自我守法情况的评价等来完成。第三,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地方行政立法功能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立法文件设立的制度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适应的程度。本指标通过对该立法文件实施后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实施成本与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情况等的分析,评价该立法文件是否基本满足该立法文件调整对象的社会需求;是否有针对性地解决了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是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预期的立法目的能否实现等。

上述四项评价标准,是对单项地方行政立法进行总体评价的主要依据。在实际操作中,这四项评价标准应当综合运用,但并不一定要将所有指标逐一考察。我们倾向于评价任何一部地方行政立法,都必须对立法内容的适当性、合法性,立法的明确性、完整性、协调性,行政执法的有效性,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适应性等指标进行评价。至于其他指标,可由评价主体根据被评价对象的具体内容与实际需要,选择评价。

(作者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法律系副教授)

上一篇:党风廉政建设经验介绍下一篇:党风廉政集体谈话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