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心理学论文范文

2022-05-13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青年心理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新青年》的“青年教育”类栏目集中展现了五四时代各路学者、教育家面对新思想浪潮的汹涌来袭,在滚滚波涛中寻得教育出路的过程。笔者将针对当时诸位大家对青年教育的异同言论以及杂志编辑人员对栏目安置的更改变化展开讨论。

第一篇:青年心理学论文范文

乡村建设青年与当代青年理想主义

摘  要:源于20世纪末“三农”问题的当代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实践内容之一是学生社团支农下乡,其目的在于一方面通过青年人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助力他们自身的成长,另一方面也促成他们关注并致力于改善身处其中的社会状况。随着20年来的发展,乡村建设青年通過“下乡”获得精神成长资源的途径已不再那么有效,面对新的现实状况,有必要重新探索乡村建设青年参与社会实践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乡村建设青年;理想主义;“三农”问题;精神困境

在今年(2021年)7月25日—26日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孟登迎老师组织、“北京·当代中国史读书会”贺照田等老师们协助的“90年代以来的青年理想主义工作坊”线上讨论中,几位老师特别关注乡村建设青年的成长历程,为此邀请了十几位曾经或者一直参与乡村建设实践的老师们分享他们的思想与行动经验。孟登迎自2000年以来,就通过参与环保、乡村建设等社会实践和志愿公益服务的方式,与青年一代有更多思想和行动上的联系;而贺照田则一直关注当代青年的精神状态,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有助于推进青年理想主义者有效介入当下社会。{1}贺照田聚焦的参与运动的青年自身成长的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虽然参与者大多并没有自我确认为“理想主义者”,但毫无疑问,这些常到乡村社会开展社会实践、参与乡村建设的青年们的确更加关注社会平等与正义,善于发现社会问题,保护弱势群体权益,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们就是“理想主义者”。那么,20余年来,这些乡村建设青年们的主体精神状态如何?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了哪些变化?他们介入社会的方式与个人生命的成长之间面临着什么样的张力?笔者在大学期间参与“三农社团”{2},就职高校后仍然关注历史与当代乡村建设行动③,通过与各位与会者的互动,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厘清这些问题有助于今天更多关怀社会的青年汲取有效的经验,更好地处理参与社会建设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

当代乡村建设运动源于“三农”问题。2000年,长期参与农村改革的温铁军从农业部调到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负责《中国改革》这个杂志,吸引各地对乡村建设感兴趣的年轻人建立了一个支农调研小组,从2001年到2004年,不仅在各地培育出多个学生社团,还组织了几十个农民合作社。{1}可以说,最初的乡村建设运动源于现实问题的促发,政策界、知识界和大学生自发结合,希望推动乡村社会诸多问题的改善。2021年7月,作为当代乡村建设运动的思想引领者和长期志愿者之一的戴锦华教授,在香港岭南大学举办的“南南论坛”上提到:“新乡村建设运动,是我作为志愿者长期参与的社会实验,是去寻找现代主义文明的另类可能性的一个努力……我们要学会的是降低我们的欲望,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接受我们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减少和反省人类中心主义、发展主义、历史目的论这种扩张,而更多的经由自然回到我们自身。”{2}

从温铁军的“下乡组织农民、改善农民处境”的“乡村建设”到戴锦华的“回到我们自身、反省发展主义”的“乡村建设”,应该说都是当代乡村建设运动的内容。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者之间呈现出来的乡村建设主体的变化,实际上反映出变化的环境导致的最初的“理想主义色彩”的弱化。从2000年到完全取消农业税费的2006年,这一时期的青年人显然怀抱着明确的社会目标——帮助农民改善他们的处境,他们在基层政府与农民之间发挥着协调沟通的作用,这无疑强化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并进一步巩固了他们改善社会的理想。2006年后,随着农业税费的取消,农村的环境和条件也发生了变化,无论是长期参与社会实践的乡村建设青年还是下乡的学生,他们的心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以从2007—2008年河南大学“三农”社团骨干的一场持续至少两年的争论中明显看出:当时社团的骨干们围绕社团宗旨应该是“锻炼自身才干”还是“促进三农发展”争论不休,最终还是将“锻炼自身才干”作为社团的首要目标。这场争论的背景是“乡村不再那么需要我们”,新的现实状况是“我们需要乡村获得个人成长”。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2000—2006年,全国有那么多大学生或直接休学或毕业后即投入到乡村建设工作,而2006年之后,大多数青年学生则开始转向“考研”深造,以探求更深入地认识乡村以及提高自我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温铁军开始建议各个全职从事乡村建设工作的团队从社会组织转向社会企业维持生存,也使得很多长期以志愿服务形式开展农村工作的青年人对此不适应甚至抵触。这场转型催生了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以及后来孵化的“分享收获农场”等社会企业,但相当一部分人仍没能从以往的“宏大理想”中走出来。这使得很多人可能连自己的基本生活都没法过好,作为乡村建设者之一的丽丽的感受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联想到2013年我回到老家后到县和乡镇开展支农对接、参与地方合作社发展、对接乡建和农禾之家活动和培训时……(就有很多的困惑)成家之后挣扎了5年之后,面临孩子的教育问题及自己的成长困惑,发现竟然无法适应家庭生活,无法把基本的生活过好,虽然也不间断地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乡建的活动,(感觉)非常吃力。③

2006年之后整个环境给予青年在乡村从事社会运动的空间逐渐狭窄,不仅是青年学生,就是以往的老骨干参与乡村建设运动的热情也持续低落。有些指导老师用“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固有特点”来批评这些参与者的生活顾虑和激情不再,但这些年轻人显然也觉得委屈:

对于那些特别诚恳的青年实践者而言,越是感到这些现实问题给自己的压力,就越是归咎于自己的“小资产阶级”特点,就越是自我否弃,其结果是让自己更加郁结。{4}

从上文至少可以看到自2000年以来乡村建设的三个阶段中青年人的不同状态:第一个阶段中的青年人更富有理想主义、奉献社会、锐意进取的精神,而乡村对他们的需要巩固了他们自身的理想价值,因此对改善社会的目标更为坚定;第二个阶段的青年人仍然关注社会,但在遭遇一定程度的挫折后,已经开始通过将自己的核心目标调整为“下乡”有助于增强自身才干等,来维持自己的精神热情;第三个阶段的青年人虽然也试图关怀社会,但受到的社会压力更大,导致内在的焦虑感与郁结感更强。这表明,以往那种主要通过“下乡”而获得精神成长资源的途径已不再那么有效,甚至有一些乡村也不再欢迎这些青年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青年人的心态变化其实与农民和农村的变化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后,农村集体组织逐渐弱化,农村经济组织进一步原子化、分散化,这种情况随着20世纪90年代税费负担的加重,“三农”问题凸显,农民才作为一个被同情的对象广泛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国家取消农业税费并不断向农村进行财政转移支付,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2015年脱贫攻坚的大力推进,整个农村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有人用“小有产者”形容现在的农民。该如何认识在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在历史巨变过程中的“农民”的特点,似乎也已经不再是一个不证自明的问题了。

由此便不难理解,为什么2015年后这些参与乡村建设的青年们开始寻求在如何过好自己的生活与开展乡村建设事业之间相结合的方式。以梁少雄等2015年扎根到山西蒲韩乡村社区的乡村建设青年们为例,梁提到:

如果说来到蒲韩后,我们提出“不是逃避,也没有光环,而是以生活的心态为理想奋斗”是一种理念和原则的鞭策的话,那当下我们的踏实与自信则是呈现了一种理想主义事业和生活的真实存在。{1}

转向以“自我生活”改造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建设运动并非只体现为从城市扎根到农村这样一种方式,同时也有一些青年人返回自己的家乡、到高校深造、在各行各业踏实工作等方式。也许上文提到的丽丽的实践可以给我们某些启发,她在上文提到陷入困境之后自身的改变:

两年前(2018年)开始从孩子的教育、自己的成长一点点扎扎实实地去学习并践行的时候,并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融入当地的圈层环境里,到现在心态平和了很多,反而能够随时切入社区联合當地的家庭教育深入家庭,做一些家庭成长服务的小事了,也稍微能理解一点并能跟得上乡建的一些新思路了……格局与大爱的方面,在落实到个人成长和家庭的时候还是很容易打开的。{2}

这段总结曾引发了不少乡村建设参与者的共鸣,如果将关于乡村建设的宏大理论和大爱落实到个人成长和家庭关系方面,就会开启另外一个与此前不同的个人理想的空间,进而帮助他们改善、创造不同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这个路径或许对很多怀有社会理想的青年人有所启发。如果理想不能和自己的生活有效联结,则难免会出现“悬空”的危险,一旦理想和生活都“悬空”的时候,就难以避免我们曾目睹的那些较为激进的青年面对“不顺利”而导致的悲剧。

目前无论是乡村建设内部的讨论还是思想界的知识生产,都还没有能对这个已经长期存在并且数量不少的青年人群体的实践探索进行有力的回应和指导。这导致大量具有强烈的社会关怀的青年人在摸索人生的道路时缺乏体制领域和知识界的有效支撑,而只能凭借个人的思考与经验默默探索。据观察,这些深受当代乡村建设思潮影响的青年人选择的人生路径可归纳为以下四种:第一,认同乡村建设的宏观理念,并持续在乡村建设领域做实践和科研活动,但很多人仍在摸索合适的道路;第二,受过一段时间的影响,而后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以充满良知和希望的状态工作生活;第三,感到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根本无法解决现实问题,最终仍然按照一般的市场和消费主义逻辑生活和工作;第四,较为激进的、反抗的左翼青年,认为当代乡村建设运动太过改良,转而寻求其他更为激进的思想资源,其中有一部分人因偏重“社会批判”维度而陷入困境。

以21岁开始参与乡村建设运动的“人才计划”二期学员刘良为例,看看他是如何在实践的摸爬滚打中逐渐认识社会和个人的。刘良大学毕业时在考公务员和参加中国人民大学组织的“农村人才培养计划”之间选择了后者。2006年下半年,经过半年培训后开始在山东微山一个村里驻点工作,这次工作对刘良印象最深刻的是“与村干部和地方精英的两次冲突,以及冲突过后两次心情和境遇不同的哭泣”。第一次哭,源于50万元扶贫款分配的艰难,村民代表拍桌子为自己村组争夺资金而相互对骂,这场对骂最后竟全部对准刘良本人,最终不得不听任他们将项目规划改得面目全非。他总结道:“这一次,他们原谅了我的毛躁,我接受了他们的‘自私’;这一次,我吞下了委屈,他们获得了现实的利益……让我明白在现实的利益中,不能再抱有浪漫的幻想。”第二次哭,是因为项目剩余资金的分配,刘良说:“真正体会了理想在利益面前被碾压的绝望和说不出委屈的伤心”,“这次的哭,是委屈,但更多的是绝望,是理想坍塌的绝望,在利益面前,我所追求的理想,我要追求的公平,并不是他们需要的;我所付出的努力,收到的却是恶语相向,甚至威胁或者滚蛋”。经过两年多的锻炼,等项目结束后,刘良一度想要离开乡村建设领域,但因为2008年的金融危机,广州工作机会少,后经朋友推荐去了国际扶贫机构从事行动援助,此时的刘良,在驻乡工作中也已经慢慢有所调整,开始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三年后,随着国际援助资金的减少,刘良离开广西,又相继到过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在江苏的项目点以及本部工作过几年,虽然有诸多冲突与不顺利,但最终他总结道:“不论事情大小,都去做一做,希望能在平静和细微中,慢慢磨炼自己的心性,毕竟任何宏大理想,都必须建基于细小的一砖一瓦之中。”{1}

刘良的个案与上文中的丽丽一样,都经过了艰苦的个人探索,付出的是20岁—30岁的十年时间代价。那么如何认识他们在农村的实际探索过程,以及有没有更好的思想与实践指导能使他们的个人成长与社会参与都能更加顺畅发展呢?这种状况之所以普遍存在,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宏观指导思想与微观实践之间的距离未能很好弥合,同时在思想理论上也没有对其进行及时、准确、有效的梳理和总结。当代乡村建设运动的指导思想内核是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理论与实践,而如何将其思想内核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是一个颇为现实的问题。在当代乡村建设的实践中,确实能看到“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等形式,但很多参与者并没有意识到其形成的具体背景与历史脉络,而仅仅是在形式上继承了我们党曾经成功开展工作的优良传统。大多数青年人因为缺乏历史感和社会感而未能找到如何激发具有向善向好的“农民主体性”的方法,正因如此,挖掘已经探索出来的但没有被有效归纳的社会经验就尤其重要。贺照田在《从社会出发的知识是否必要?如何可能》{2}(下简称“欢欢文”)一文中对此提供了重要的、可供参考的方法论。“欢欢文”描述了一个受当代乡村建设运动影响的农村媳妇如何“突破既有观念规定而焕发出强烈‘精神能量’、并在后来的实践中成长为一个‘新人’的故事”③,其中包含了当代知识分子(何慧丽所带领的青年知识分子)在社会实践中如何处理与农民之间的关系问题。“欢欢”人生变化的关键契机源于何慧丽到罗家村(她自己的家乡)开展乡村建设工作,“欢欢”在偶然被激发出“主体力量”后,没有仅仅停留在她的家庭层面,而是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参与村里的乡村建设工作,这就自然而然地达到了社会结构改善的结果。{1}贺照田在“欢欢文”中细致地展现了“欢欢”的个人主体成长过程,并深入个人经验层面分析了“欢欢”个人问题背后所包含的历史、社会和观念等因素的影响。贺文提醒我们:知识分子只有从“被帮助对象”自身的具体情况出发形成正确的对历史、社会和他人的认识,才能实现经由主体生命状态的改变而达到对不理想的社会结构的改变,才能让每个人的生命以尽可能舒展的状态参与到社会结构改良的大洪流中。这与当代乡村建设运动的基本思想是完全一致的:有效激发具有理想主义的乡村建设青年的“主体力量”,使他们在身心舒畅的状态下建设性地激发农民的“主体力量”,从而在二者都能获得自我培力的条件下达到对社会结构的改善。这是“欢欢文”提供给当代乡村建设运动开展青年人才培养和农民主体性培养的重要方法论,乡村建设实践者如果能依据地方性的实际情况和历史脉络,从青年和农民自身的需求出发,就可以找到开展乡村建设行动的更顺畅的道路。

当代乡村建设青年参与现实的有效途径不应该仅止于主体身心疗愈与安宁,或者个人德性的培育成长层面。正如宋少鹏所指出的:“欢欢认为她的孝亲行动与齐家行为可以影响到其他家庭,并从而改造所在乡村,甚至影响到乡村之外更大的世界。”{2}如何将青年与农民这两个群体的未来发展以及他们可能的结合方式处理好,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在新的情势下重构当代乡村建设青年的社会理想,使他们在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中发挥建设性作用,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引导具有理想主义的青年参與乡村建设或者其他社会实践之时,首要的问题是重构他们的理想主义以及揭示他们通向该理想主义的有效路径。正如贺照田在研究1980年代初陈映真的“理想主义重构”的思想历程时提到:“这新的困难是,如果有关新世界的思想原理、组织原理尚未被揭示出来,也就是新世界能否存在、如何存在便是个问题,那,以过去陈映真自以为存在的新世界为理由和目标的致力,就不管是革命式致力还是改良式的致力,其实都是虚妄。”③如果没有对未来世界的合理想象,青年人的奋斗不免沦为虚妄。当代参与乡村建设的青年的理想主义演进与个人曲折的成长经历,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值得学界关注。把贺照田对“欢欢”和陈映真的研究文章合读,会发现其中蕴含着非常重要的方法论:“欢欢文”以“青年农民”为研究对象,所提供的方法论是沿着农民自身的心理和情感脉络出发,在深入把握历史内在演变机制和社会现实变迁过程的基础上,分析可以激发“主体力量”的实际经验;对陈映真的研究文章,从怀抱“社会主义信仰”的知识分子入手,通过对陈映真1980年代初理想主义挫折与重建历程的分析,对于知识分子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应怀抱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和自我意识参与社会改良,以及在此基础上如何激发“工作对象”的“主体力量”等重要问题作出了深刻思考。这些思考对于怀抱理想的乡村建设青年如何参与“乡村改造”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当代青年努力关怀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探索具有可贵的现实意义,也必然会不断遭遇各种问题和挑战,如何给这些具有一定理想的青年提供更好的平台和空间,营造一个适宜他们身心发展的环境,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

作者简介:张艺英,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国时期乡村建设史、当代乡村建设的思想与实践。

①  贺照田:《从社会出发的知识是否必要?如何可能?》,《文艺理论与批评》,2018年第6期。

{2}  刘雅静、宋少鹏、李静:《围绕贺照田〈从社会出发的知识是否必要?如何可能?〉一文的讨论》,微信公众号:《论文衡史》。

{3}  贺照田:《当信仰遭遇危机……——陈映真20世纪80年代的思想涌流析论(二)》,《开放时代》,2020年第12期。

作者:张艺英

第二篇:《新青年》“青年教育”类栏目研究

摘 要:《新青年》的“青年教育”类栏目集中展现了五四时代各路学者、教育家面对新思想浪潮的汹涌来袭,在滚滚波涛中寻得教育出路的过程。笔者将针对当时诸位大家对青年教育的异同言论以及杂志编辑人员对栏目安置的更改变化展开讨论。

关键词:《新青年》 “青年教育” 陈独秀 新旧文化 杂志

“青年教育”类栏目可谓是《新青年》杂志的“重头戏”,不单是两者的名称中都含有“青年”二字,更多的是展现了当时五四时代各路学者、教育家面对新思想浪潮的汹涌来袭,在滚滚波涛中寻找教育出路的过程。民国的教育如何改革?如何革故鼎新?这些问题的议论均在《新青年》中淋漓展现。各方言论亦对当时杂志的编辑人员产生了强烈冲击。笔者将针对当时的诸位大家对青年教育的异同言论以及杂志编辑人员对栏目安置的更改变化探讨各路教育家、学者是如何影响了《新青年》编辑们对有关“青年教育”内容的筛选编排。

一、《新青年》“青年教育”类栏目的构成

《新青年》“青年教育”栏目是云集各家学者、教育家对当时的儿童教育、青年教育各抒己见、百花齐放的平台。针对不同年龄层,教育的不同方面(思想教育、知识教育、道德情操教育、人格教育等)所集合的改革方针和理论阐述,为教育界提供了各方知识分子的意见,供大众学者评判。

(一)栏目伊始:敬告青年,奠定基调。创刊之初,《新青年》将重点放在对当代青年人应当秉持的精神思想予以探讨方面,议论主体是青年人本身,多与当时的政府、战争、国家前途相结合,分析青年人的思想行为对大局的影响。陈独秀《新青年》发刊词为《敬告青年》,文章旨在鼓励青年抛去腐旧思想,要做“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隐退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青年。可以说,这篇文章正是陈独秀的青年教育观,奠定了《新青年》杂志“新”的思想基调。之后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章基本都是站在国家的角度探讨五四青年应具备的能力和品格。这段时期的文章对青年教育的议论并不丰富,主要是为唤醒青年一代的自觉——于社会、于国家的自我觉知。毋庸置疑,陈独秀创刊之初衷乃是抒己见以警示国家,乃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道。《新青年》中针对青年教育的文章并不多,因为此时的编创理念还未成体系,编者们还在创刊的道路上一边摸索,一边前进着。

(二)栏目的发展更替:回溯以往,对比评断。创刊一段时间后,《新青年》逐渐把视野重心从新青年的思想精神层面转移到新旧青年的思想对比上,继而延伸出对新旧社会的规章制度、新旧生活、新旧教育的思考与比较。针对青年教育提出的文章议论也逐渐丰富起来,探讨的角度、层面亦是多样。外来思想、文化、科技的引进,让国内众多学者重新审视与定义“旧文化”,以便更有方向性地建构中国领先的新思想、新道德、新文化。这段新旧探讨的热潮过后,《新青年》杂志编辑又转向对教育方法的阐述,开始深入探讨何为“教授”以及国内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且大量译介国外先进的“教授方法”。相比于创刊初期“警示性”的发言,《新青年》中期的文章偏向于思考旧文化体系与外来文化体系的冲突,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产生了头脑更为清晰的、五四时期的新青年和新中国思想,众多文学家、思想家对旧制度和腐朽思想的批判也更为强烈。

(三)栏目的成熟:眼光扩大,领域延展。随着《新青年》“青年教育”栏目的成熟,编辑从以“青年”为主体扩大到了多年龄层教育,如第六卷第六号的《儿童公育》一文,更是从家庭、女性两个角度展开议论,重点讨论二者对儿童教育的影响。此外,《新青年》从主要探讨思想教育扩展到讨论教育方法、新教育与旧教育的分歧、书本教育的改善、文法研究等更多领域,这就逐步完善了“青年教育”栏目的内容定位、结构设置与层次搭配,并且从学术、社会影响等层面阐述“何为教育改革”以及“如何进行教育改革”。此时正值白话文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新青年》主张普及白话,诸多学者都对“汉字问题”力陈己见。钱玄同甚至以汉译英的翻译举例,主张废孔儒,废道家,废灭汉文。站在今天的文化视角回顾,这种观点不仅不可取,简直称得上可怕,但在当时,一切都在实验阶段,各家之言皆可发布于《新青年》,确实体现了五四时期学术方面的言论自由。多篇文章还提到美国、德国的教育方法、教学课表,无不体现《新青年》的编者、作者眼光之广,涉及领域之多。

二、《新青年》“青年教育”栏目的主要内容

(一)试论《新青年》对青年人的健全人格树立的观点。陈独秀说:“自居征服地位,尊重个人独立自主之人格,从事国民运动,勿囿于党派运动。”明确提出青年要首先完善独立人格。前文提到陈独秀在《新青年》发刊词提到的“青年六义”——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以此观照当今社会,青年教育的主要内容居然仍是以知识的输入为主,“应试”之地位几不可动摇。当代青年杂志上也有许多学生读者投稿,抱怨学习压力过重、自由时间太少等问题。陈独秀等认为,青年人在汲取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完善人格,培育思想。陶履恭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二号的《新青年之新道德》文章中提道:“新道德乃创造的,新道德乃进取的,新道德需用智识。”主张戒恶求善,而道德的前提就是教育高,知识富,因为只有知识广博,视野宽阔,才能周瞩情势,详审利害,才能看到旧制度的迂腐,新思想的进步性。但是,又不能仅仅局限于获取知识,而是要活用知识以化为智慧。

(二)《新青年》对新旧教育各层面的冲突性、对立性、相承性议论的反思。五四时期,作为《新青年》主创的陈独秀,从专注于青年个人教育到着眼于宏观社会层面的改变,一是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二是陈独秀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三是与新文化运动的转型有关。所以,《新青年》甄选的文章变化也是从专到博,由单到多。前两卷将重点放在青年本身、青春时代、青年与国家的关系上;三、四、五卷则着重对新旧教育、文化制度做梳理和探讨;六、七、八、九卷主要对教育目的与教授方法做进一步细分,引进国外课程设置、学习方法同中国当时的教育做对比评判。

言及国外教育就不得不谈外来先进思想所带来的冲击与对编辑们旧传统中糟粕部分的厘定。正是西方教育的新颖、自由、重视实践、启发性和社会性等特点,让《新青年》的诸位编者对旧教育制度中的应试性、过于死记硬背、课程单一化、个人主观性、奖罚分明的弊端重新做了思考。各家学者更是做了诸多议论,从完完全全摒弃旧教育到发展成保留旧教育中好的部分,结合西方教育成为新的中国教育体系。《新青年》杂志其实就是一部记录五四时期中国学者研究新教育的过程图。

《新青年》众编者对新旧教育的观点:

1)新旧青年之区别在于生理上与心理上孱弱与否。

2)新旧教育间的分歧不同。

3)旧教育是要受教育者依照教育者的理想成为伟大的人;新教育是注重在改良社会,不专在造成个人的伟大。新教育和旧教育的主义和方法完全不同,新教育的效力大于旧教育。

4)新旧生活是两种精神活动的方向,旧生活是必须代谢的,需创造一种新的生活。

三、《新青年》“青年教育”类栏目对现代期刊的借鉴意义

(一)栏目内容专且精,容纳各家之言。《新青年》编者都是哲学家、思想家,故而在撰稿时多有创发,选稿时眼光犀利独到。所选文章不会囿于自我意识囹圄,止步不前,而是能够凌波步虚,从多角度对所探讨的问题进行有深度、有力度的诠释,这就极有助于激发读者热情,尤其是进行共鸣式、争鸣式思考的热情。关于“青年教育”的文章,往往还涉及对女性问题、新旧制度文化冲突等热点。第五卷第二号的《南归杂话》中,刘半农并非以学术的角度来审视青年教育问题,而是记录下自己与友人间的闲谈,侧面引申出“职业教育”“实利主义”“留学”“科教书”等社会问题。在刘半农与妻子谈话中,更流露出其对旧社会中国女性伦理制度、教育制度的批评,彰显五四时期学者们更加开阔的眼界和向往着自由平等的意志。一篇文章兼及多个领域是《新青年》杂志的特点,也正是这种兼容并包的态度让它底气十足,成为一代“名刊”。

(二)根据当时社会热潮适当对栏目内容进行增改编排。栏目内容不死板,如山下泉出,稳固且灵动。《新青年》每期的栏目组成都有所调整,长期存在的专栏一般为“诗”“随感录”“通信”等。其他栏目则经常变换,专栏编排更多是根据当时社会热点来进行组织,也会按照读者合理的建议进行内容的修订和排版的调整。

编者对社会热点、学术热点把握精准,该舍弃的不留恋,该增补的不犹豫。《新青年》向中后期发展时,青年教育板块中道德、科学、文化教育内容逐步弱化,更多的篇幅运用在国文教授、研究方法上面。而有小部分的篇幅旨在鼓励新青年“自我革命”,换句话说,就是要进行思想的“革命”,除旧布新,锐意进取,树立正确、积极的新思想。这段时期中,陈独秀本人对新教育和旧教育做了系统的比对、定义与归纳总结,明确了新旧思想差别的根本所在——新教育的效力大过旧教育。《新青年》杂志后期的文章几乎不再涉及青年教育板块,而更多地关注政治、哲学层面,这与当时引进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响应一般是大众呼声,将杂志作为革命思想的舆论阵地。

作者:萧涵糠 张佩

第三篇:成立青年教师培养团队,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青年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未来和希望,不论是学校层面还是上级教育机关,都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非常关注。如市区级教研活动,对于同一学科的青年教师成长有很大帮助,但是由于彼此不在同一学校,平时交流较少;在很多较大规模的学校内,会有青年教师解题竞赛、课堂教学设计比赛等,但还是以在学科内进行为主。我校规模较小,每学科的青年教师仅一两名,要进行同学科青年教师之间的竞赛促进成长相对来说比较困难。同时,仅仅将目光局限在学科内相互切磋就太狭隘了,也不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因此,我们打破教研组的界限,成立青年教师培养团队,希望在学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作出贡献,具体研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精神塑造唤起职业自豪

教育意识和职业信念是教师工作的内驱力,也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关键要素。我们以一个“导”字为准绳,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精神塑造,以唤起他们的职业自豪感、幸福感。

我们首先以“青年教师自主发展”为主题,邀请优秀青年教师来校与我们团队的青年教师进行交流,他们从自己的成长经历出发,结合前辈们的经验,向我们的成员阐述青年教师成长的途径、方法,为青年教师指明发展方向,鼓舞他们克服困难、不断探索的斗志。之后我们以“沙龙研讨”的形式进行专题交流、探讨,以“我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为主题,成员们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畅谈自己的感想。在交流与讨论中,大家进一步树立职业认同感,同时更深地体验到“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是良心的事业”的真正含义。通过分享教育过程中的喜怒哀乐,通过一个个自己亲身体验的事件,大家深深体会到工作着是美丽的,从内心深处唤起的职业幸福感,增强大家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令学校骄傲的人。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我们讨论了“成长元素哪个更重要?”关乎青年教师成长的因素很多,如:专业素养、高智商、学校环境、良好心态、家庭环境、学历、名师指点、人际关系、执著追求和机遇。到底什么最重要呢?大家从自己的经历与认识出发进行自由讨论,在讨论中,我们认识到:年轻是一份资本,我们有许多本钱。在乎什么、扬弃什么,很重要。所以,青年教师要不断修炼,不要在乎太多物质。

二、转变观念,强化学习内需

现在的青年教师大多都是本科生,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硕士生或在读研究生,知识水平无可厚非,但他们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与驾驭课堂、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有待进一步锻炼与提高。因此培养青年教师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终身学习观,培养“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观念。我们要求青年教师在每天的教学活动中,抓好“课堂教学常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基本功),做到“六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活动、辅导、试验),自觉进行基本功训练,在实践中提高。同时我们还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学习活动,要求每学期每位青年教师至少阅读一本教育专著,并撰写读书笔记与读书心得,同时不定期地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在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同时,我们还注意引导大家加强对新技术(如网络、各类辅助类软件、传感器等)的学习。

三、多种途径提升专业水平

只靠工作热情承担不了“百年树人”的重任,不断培养和提高青年教师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才是培养青年教师工作的关键。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

现在的青年教师都要担任班主任工作,即使一时没有当班主任,任课教师也应有一定的班级管理经验。我们以学习名师经验与互动交流这样的形式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学习。如邀请在班级管理或班主任工作方面有突出成绩的教师进行讲座(或观看优秀班主任的演讲录像),组织青年教师一起学习;或以沙龙的形式,组织青年教师一起交流自己在班级管理或班主任工作中的得失,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2.学习有效听课与评课

现在各类公开课、研究课很多,青年教师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也日渐增加,但是,对于大多数青年教师来说,如何有效听课,学习他人的经验;怎样进行课堂观察,学会专业地听评课,仍然是急需加强的方面。我们组织青年教师学习如何有效地听、评课,并学习制定课堂观察量表,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3.习题的编写与试卷的命制

对于教师来说,出题能力是专业能力的一个方面。现在各类题库很多,但可供选择的题目很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题目都可以拿来就用。如何编写难度适中、符合自己学生实际水平的习题?如何命制一张试卷,既能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能考查学生的能力水平?这些都是青年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的。我们邀请专家进行有关试题命制的讲座,并在讲座后请每位青年教师自己命制一张试卷,并由本组的有经验教师审核后使用,使用之后自己再次对该试卷作出修改,发现不足,提高自我。

4.多媒体的使用与电脑技术

对新时期的教师来说,电脑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电脑的使用不陌生,也可以说,有很多人都是电脑高手,但是如何将电脑应用于课堂,更好地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就不是强项。因此。我们邀请在这方面有经验的教师为青年教师做指导,教给大家如何在课堂中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如何使电脑技术真正融入自己的课堂。

四、全面提高教研能力的策略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青年教师的个人能力再强也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求青年教师认真参加市、区、校教研活动,发挥整体优势。集中群众智慧,弥补青年教师的经验不足。每次研究的内容,包括教学目的、重点、难点、选择的教法、培养的能力、板书设计等,可以共同讨论,相互取长补短,达到统一认识、共同提高的目的。

另外,在市、区、校各级公开课活动中,我们要求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教学观摩活动,促进教学研究,给青年教师创造锻炼学习、展示才能的机会,以促进教研,提高教学水平。

我们的研究小组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向更深层次发展。参加青年教师成长团队的老师有多人开设了市区级的公开课或课题研究课,多人获市区级以上荣誉,撰写的文章在省市级的刊物上发表。当然,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长远发展,才能发挥青年教师个人最大潜能,使其迅速成长为教育战线的跨世纪生力军。

作者:齐燕

上一篇:康复心理学论文范文下一篇:需要心理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