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政治论文范文

2022-05-09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青年政治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青年人作为我国知识分子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他们政治参与方式日趋理性、参与形式多样,同时,他们也受到经济、政治制度、历史文化、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存在政治参与积极性与冷漠性并存,政治参与的功利性趋势增加等一系列问题。

第一篇:青年政治论文范文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研究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揭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青年发展的意义关系,对于深刻把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发展的必然性、科学性,推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分析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方向与表现,提出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实现的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方向;途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己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与高度重视,并己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按内容来分,可以分为物质的需要对象与精神的需要对象,物质的需要对象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客观物质内容,包括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条件等;精神的需要对象包括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按需要的性质可分为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指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所形成的社会效应或社会环境、社会氛围的需要;个人的需要指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个体人格的需要。

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方向与表现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领域发展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最直观的外在表现。

1.向宏观领域方向发展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向宏观领域拓展,即是说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于一个更宏大的社会时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适应青年发展的这种形势的变化需求,其价值也就必然在更宏观的领域层面上体现,表现为向现代化建设的国内舞台以及改革开放的国际空间拓展。

就国内而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经济建设,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抓住经济建设不放松,集中精力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青年活动空间在扩展,青年活动领域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从而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挑战,要求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适应其发展需求,扩大外延,拓展价值。

2.向微观领域方向发展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微观领域是相对于宏观领域而言的,主要是就青年本身的内心世界而言。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促进青年身心协调发展,实现价值向微观领域发展。

在向微观领域发展中实现价值,在于青年内心世界需要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关注。内心世界属于意识层面,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社会存在”。①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深入研究青年内心世界,把握其发展特点,才能更好地引导规范青年的思想与行为。

(1)引导青年社会心理发展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新形势,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问题,充分了解和掌握由社会变革和各种矛盾引发的青年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以提高青年的心理素质,促进青年身心和谐。

(2)开发青年人力资源

青年人力资源是最可宝贵的人力资源,青年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对象。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重视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从研究青年复杂的内心世界入手,探索青年内心世界各变量因素的运行状况及规律,通过教育实践实现优化组合与优势发挥,从而充分挖掘青年的潜能。

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的实现途径

研究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实现的途径,应还原到推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客体发展的途径中去探寻。立足于此,本文提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实现的途径如下。

1.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增强其科学性与说服力,必然有助于在实践中推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理论研究的重点在:一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研究;二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整体发展与创新研究。

(1)不断深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研究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②只要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理论上作深刻的揭示,它本身就会说服那些否定、怀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不仅客观存在,而且这种价值还在不断发展。充分认识这种发展性,有利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并坚定地推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发展。

(2)推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整体发展与创新研究

在当今时代,整个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客观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给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若干新问题、新挑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推进理论整体发展与创新,使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在与时俱进的发展中不断实现价值发展。

2.鼓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

创新对于进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实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进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面对形势,实现观念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创新不仅包括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的观念、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现的观念,还应包括“实现从强调社会需要为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观向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观的转变;从偏重社会性、规范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观向社会性与个体性、规范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观的转变;由以思想政治教育者如何施教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观向思想政治教育者如何施教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如何受教及如何自教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观的转变等等。③

(2)结合实际,实现内容创新

现实中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同程度地存在“远”“空”“浮”等问题,所谓“远”,就是脱离青年实际,多理论的抽象,少实际的关怀;所谓“空”,就是言之无物,不解决实际问题;所谓“浮”,就是表面文章比较多,不注重教育的实效性。这些弊端严重地危害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发展与价值实现,必须加以改革和创新。

(3)与时俱进,实现方法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更加丰富多彩,在这种形势下,应创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实现方法创新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要突出教育主客体的民主平等性。其次,要体现教育主客体的动态交互性。再次,要体现开放性。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教育方法要突破学科藩篱的局限,在全球文化视野中加强学习与借鉴,实现方法创新的新飞跃。

(4)转换模式,实现机制创新

随着形势发展,教育机制应实现创新,特别是过去封闭式、垂直化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应该得以改变。如果继续沿袭过去的思路与模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将一些不再归属于特定单位的青年个体不能纳入教育视野,体现不出其涵容性:另一方面也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增加了教育成本。如果能够实现单位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网络化立体化教育格局,将有利于实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3.激发青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需

激发青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求,是实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的必然途径。激发青年内需,实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应把握好如下几个问题:

(1)引导青年正确认识常要

人有生理需要,也有社会需要: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其次,需要之间相互依存。特别是当需要之间发生矛盾而不能兼顾的时候,个体需要要服从集体、社会需要。再次,需要是行为的先导。从心理学上讲,人的行为受动机支配,动机源于需要。因此,青年要培育好的思想行为,应从个人内在需要的深层上审视自身的思想行为,树立正确的需要观。

(2)积极培育青年的主体性

“所谓人的主体性,就是人自觉认识、掌握、超越各种现实客体的限定和制约,能在与客体的关系中取得支配地位,能按照自主的目的能动地改变现实客体的一种人的特性。”④培育青年的主体性,首先要增强青年的主体意识,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要培养青年的主体精神,努力培养青年自尊自重、自立自强的自主精神。再次,要塑造青年的主体人格,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人生理想。

(3)提升青年的人文素养

事实证明,如果青年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往往易于把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内涵与时代意义,从思想深处去接受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洗礼,以更开阔的视野、更深邃的思维去欣赏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美。人文素养的提高关系青年的前途、民族的未来、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教育过程,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四、结论

本文重点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分析了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方向和表现。这主要立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价值领域视角,深入探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实践中怎样发展的问题。

然后提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主要立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的过程,具体分析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实现过程的特点、阶段、途径等,解决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在实践中如何实现的问题。

(下转第43页)

(上接第28页)

[1]罗洪铁主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02-103.

[2]徐曼.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评价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3)102.

[3]张亚丹.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层次和规律[J].思想教育研究,2011,(03).15.

[4]李月玲,王秀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新解[J].长白学刊,2011(05)25;26.

[5]吴淖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405;406.

注释:

①罗洪铁主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02-103.

②吴淖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405;406.

③项久雨.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及其规律[J].江汉论坛,2006,(11).15.

④谢鹏.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07)101.

作者:李昊轩

第二篇:当代青年政治参与的时代特征

摘要:青年人作为我国知识分子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他们政治参与方式日趋理性、参与形式多样,同时,他们也受到经济、政治制度、历史文化、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存在政治参与积极性与冷漠性并存,政治参与的功利性趋势增加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当代青年;政治参与

DOI:10.13784/j.cnki.22-1299/d.2017.02.003

一、前言

“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是人民的政治参与,人民的参与过程是实现民主的根本途径”。[1](P138)而何谓“政治参与”,中外学者对这一概念有不同的界定。在《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政治参与指“参与制定、通过或贯彻公共政策的行为。这一宽泛的定义适用于从事这类行为的任何人,无论他是当选的政治家、政府官员或是普通公民,只要他是在政治制度内以任何方式参与政策的形成过程”。[2](P608—609)亨廷顿和纳尔逊认为政治参与是“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行动”。[3](P4)这一观点对政治参与的概念界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魏星河通过对“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阐释说明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公民在认同现有政治制度的前提下,为促进国家与社会关系良性互动、为提高政府治理公共事务的能力与绩效而进行的各种有秩序的活动,它包括各种利益表达、利益维护的行为。这种活动是依法的、理性的、自主的、适度的对公共事务或政府决策进行个人或集体意愿表达的行为。[4](P20)由此观之,青年政治参与,可以理解为作为公民之一的青年群体在认可国家的政治制度的情况下,通过法定程序或正规渠道,有秩序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表达政治观点,以此影响国家或政府的政策来维护自身和集体利益的行为。

二、当代中国青年政治参与的必要性

我国新世纪后的首份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2020年后中国大学入学率将达40%。因此,作为青年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将成为一支不可小视的社会主要力量。以培养理性的“政治人”为目标,将大学生引入体制内部,使其通过合法、理性、适度的表达方式和参与方式行使自身的政治权利。大学生通过日常的政治理论学习,能够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政治实践与政治参与,能够将理论付诸实践,有效地提高对政治体系的全面认识和了解,在加深对政治体制认同的同时,获得更多实际的政治知识、积累政治经验、形成政治技能,提高自身政治素养与政治觉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我政治意识和政治观念,并将其外化为自身的政治行为,实现了知识从内化到外化的全过程,完成政治社会化的转型。合法、有序的政治参与可以增强青年人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认同感,有助于我国民主政治文化的形成和持续发展,也能够使青年切实地认识到信息、知识及教育水平对于自身的价值,促使其更多地收集社会信息,提高知识水平和学历层次,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当代中国青年政治参与的时代特征

首先,当代青年政治参与自主性逐步增强,被动参与逐渐减弱。在以往的一段时间内,青年人的政治参与多在学校老师、工作单位的动员鼓励下进行,其抱着“随大流”的心态被动参与。部分青年缺乏政治参与需要的最基本的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出现政治盲从的现象。自1993年团中央发起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累计已有3.82亿人次以上的青年和社会公众为社会提供了超过78亿小时的志愿服务,按照《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进行注册的志愿者人数达到2946万。青年人逐渐在学生会、社团、志愿者协会等自发组织中展露热情。众所周知,当代青年普遍接受高等教育,本身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又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国家机器的运行模式,在内因与外因的双重作用下,他们也顺应时代潮流,更加关注“国事天下事”,对重大国内外时政要闻发表自己的看法,民族担当意识与爱国主义逐渐得到彰显。

其次,政治参与形式多样化,网络政治参与日渐成熟。根据王明生教授的观点,如果从政治参与的方式出发,暂且将青年人的政治参与划分为两大领域,现实政治参与和虚拟政治参与,由于目前网络参与是虚拟参与的主要方式,所以接下来的分析就直接用网络政治参与代替虚拟政治参与。

当代青年人现实政治参与是很丰富的,包括参加社会组织,大学生群体参加学生会、学生社团和班级的学生干部竞选,党员同志参加推选党代表和人大代表的选举,还有积极入党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而网络政治参与则以一种更为方便快捷的方式存在于当代青年的政治参与活动之中。2015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中國网民数量达到6.6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8.8%,互联网发展的中心由“广泛”向“深入” 转换;其中,手机网民规模逐步稳定增加,达到5.94亿,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的地位更加巩固。并且我们知道青年人是智能手机的主要使用群体,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对青年人而言,已经逐渐成为其进行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学者陈凤兰将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概括为:开放、自由的政治参与;草根式自下而上的政治参与;理性与非理性并存。[5]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近些年来兴起的网络政府平台、人大代表公开网络账号来与网民进行互动、开设网上政府领导信箱,还有大量的网上社区论坛,这都为青年人政治参与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网络具有平等、开放、互动和隐蔽的特点,还有信息容量大、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征,它既给当代青年的政治参与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机遇,同时又提出了挑战。

再次,当代青年政治参与日趋理性,但是政治参与“理性经济人”成分渐趋浓郁。青年人能够以一种理性的思维去看待目前热门的一些政治话题,譬如“反腐”“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政府职能转变”“市场体制改革”等等,而且更多的是采用一种提建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建议,近些年兴起的当代大学生联名给人大提“议案”的现象也说明了这一有秩序的政治参与。

在看到青年人政治参与日趋理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本身也是“经济人”的事实。例如,有大量的青年人积极入党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入党前十分积极,入党后却变得消极,这种入党前后的落差着实使人失望;仍有不少人只是思想上入了党,但是行动上迟迟没有入党等。类似这样的政治参与屡见不鲜,可以说,这部分青年的政治参与不是基于一个国家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而是基于自身的利益甚至是某个利益集团的利益唆使才去主动参与政治的。

最后,当代青年政治参与冷漠趋势依旧存在。吴太胜博士认为从外在的政策环境看,青年政治参与遭遇“制度赤字”的碰撞。加之面临的心理困扰,导致政治效能低,冷漠化现象得以存续。[6]不容否认,在很多层面的问题上,青年人的“发声”往往会被曲解甚至是不予理睬,这直接导致青年的政治参与的成就感极低。这个道理与西方国家少数党选民的选票起不到实质性作用,从而带给选民的心理落差一样,会间接导致放弃自己的权利。青年群体的关心国家、关心时政和关心民族发展的心情,往往与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即“应然”与“实然”上的差别,过度的理想化与现实发展脱节使青年人的声音得不到很好的倾听,严重挫伤青年人政治参与积极性的同时,也导致部分青年对政治生活的冷漠。

四、对当代青年政治参与的引导

首先,增强青年政治参与的动能。青年是祖国的未来,身上所具有的能量是巨大的,他们热情积极、感情饱满、个性张扬、坚持正义,具有极强的创新性,如果能正确引导并加以利用,将对我国的政治参与注入新鲜的血液。所以应当通过进一步提高青年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为青年人提供其进行社会监督和社会批判的平台,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起“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民族忧患意识,以一种责任意识的培养来促使当代青年更加积极参政。

其次,拓宽青年政治参与的渠道。美国学者卡尔·科恩认为,民主要求通过具体的设施才能进行有效参与。基于目前青年主要的政治参与方式,笔者认为这种“具体的设施”的构建应主要从制度化参与渠道和网络政治参与渠道两方面进行设计。

在此值得留意的是现实政治参与亟需相应的制度化政策措施的保障。无论是参与党团组织还是竞选学生干部,无论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就某项重大事件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都需要本着程序正当和适度灵活的原则不断完善相应的制度,使之成为青年人保护自己权益的法律武器。

网络政治参与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代青年政治参与的主要渠道,但是我们不容否认网络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为尽量规避网络参与的弊端,我们亟需对网络参政议政进行规范性程序设置,各级相关机关要加强网络安全与秩序性管理,健全和完善网络立法。与此同时,我们更应鼓励青年人通过网络就现行的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发表自己的评论;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校园管理;鼓励他们经常登录政府网站或是人大代表个人主页,就自己所关心的问题参与讨论。

再次,加强教育,提升青年政治参与的成熟心理。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物质世界的发展。加之,价值观决定方法论,青年人对政治信息的把握和认识能力直接决定了他们政治参与的行为。如果青年的政治敏感度低、政治参与心理不够成熟,那么很容易做出不负责任的行为。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提高青年人政治参与修养,在感性面对政治局面的同时不失理智,塑造成熟的政治参与心理。既要预防青年人因其权利意识和自我中心意识过强、参与动机不端正、义务意识和规范意识淡化而引发狂热的政治参与,也要防止青年人因其政治参与冷漠化、政治效能过低而引发普遍的政治“无声”。

参考文献

[1]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英)戴維·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3](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4]魏星河.当代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陈凤兰.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正面负面影响及其应对[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6).

[6]吴太胜.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实考量与态势期望[J].中国青年研究,2010,(1).

[7]宋立会.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及对策[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作者简介

吉喆,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公民政治参与。

责任编辑 李冬梅

作者:吉喆

第三篇:青年政治动员的路径及其策略

摘要:三线建设作为新中国工业建设史上的重要事件,其有效推进离不开政治动员的策略选择。通过对三线建设期间政治动员政策与宣传口号的梳理,发现衡量政治动员实效,除去传统的将动员目标的实现程度作为主要标准之外,还应当结合动员对象的个体反馈进行评价。三线建设政治动员宣传口号从动员客体的青年群体特征与行为方式出发,实现了动员客体的有效反馈,促成三线建设者的积极参与。结合青年群体特征进行动员策略选择也是新时代青年政治动员工作有效提升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政治动员;青年文化;话语分析;策略选择

引言

三線建设是指自1964年到1980年,我国先后在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十几个省、自治区开展的以备战为中心,以工业、交通和国防科技为基础的大规模基本建设[1]。这场建设因其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动员范围广,不仅是我国建设史上的重大事件,也对我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一系列关于三线建设的重要文献资料首次公开与出版,拉开了我国有关三线建设研究的序幕,并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再次成为学界瞩目的焦点。

近年来学界对三线建设的既有研究多是“从上而下”看政治动员如何实施,例如上海三线建设是如何开展搬迁动员工作的[2],辽宁是如何在三线建设中进行支援与做出贡献的[3],但聚焦普通三线建设者个体,“自下而上”对政治动员个体反馈的研究还不多。事实上,三线建设作为共和国建设史上的重大事件,其参与者的个案反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设的正常推进,同时也是政治动员机制与实效的有力印证。基于此,我们对贵州三线建设的部分亲历者进行访谈,通过对亲历者口述历史的收集与整理来获得其主观心理上的“真实”,以期补白这一段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历史叙事[4],同时,也希望借助亲历者的口述历史来佐证三线建设时期政治动员从青年群体特征出发所取得的重大实效,为今天开展党的青年工作提供方法上的借鉴与参考。

一、三线建设政治动员背景及其策略

对政治动员及其策略的理解首先要对其必要的先决条件进行解读,然后对其动员手段进行分析,同时还需要对动员所承载的国家政策的作用和影响作出判断。就三线建设而言,备战是当时政策提出的主要社会背景之一,也是三线建设决策形成的直接动因和政治动员宣传口号的着眼点,对政治动员的生成机制与实效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此,对三线建设时期的社会背景、国家政策以及动员方式进行考察,发现基于备战而形成的一系列三线建设政治动员实施方式和宣传口号都充分凸显出国家策略与动员客体青年的身份特征、价值选择及行动方式紧密结合。

(一)备战:三线建设政治动员的主要背景

关于三线建设决策形成的研究成果很多,主要集中在备战、改变工业布局以及优先发展重工业、“反修防修”等方面。不论是公开的档案记载,还是当时流传甚广的动员口号“备荒备战为人民”,以及“靠山、分散、隐蔽”的建设选址要求都凸显出“备战”不仅是三线建设决策的主要且直接动因之一,同时作为革命型政治动员范式“树立一个敌人”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政治动员的实效产生了积极作用。

也有学者专门对当时我国周边的国家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当时我国周边确实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面临三面受敌的军事处境[5]。同时,相关文献资料表明,1963年9月毛泽东在审阅《关于工业发展问题(初稿)》时提出“要以可能挨打为出发点来部署我们的工作,力求在一个不太长久的时间内改变我国社会经济、技术方面的落后状态,否则我们就要犯错误”,正是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党和国家决定在后方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建设。

可以说,“备战”不仅是当时三线建设决策形成的直接动因之一,还对三线建设的整体方案以及政治动员口号产生重要影响。1964年《关于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三线建设要遵循“靠山、分散、隐蔽”的选址原则,要把一线的老企业以企业或者车间为单位进行搬迁,尤其是有关军工和机械工业的,都应有计划地有步骤地迁移[6]。“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等脍炙人口的政治动员宣传口号表明“备战思维”深刻地蕴含在三线建设政治动员的话语表达之中,成为重要动员口号的着力点,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青年骨干投入三线建设。

(二)革命型动员:三线建设政治动员的主要策略

三线建设时期的政治动员具有中国革命型动员的典型特征[7],综观长达十余年的三线建设,其第一次建设高潮(1964年到1966年)集中体现在从制度、物质和精神等层面对三线建设进行全方位地部署、规划和动员。

一是制度动员。就三线建设所公开的文献资料显示,仅就1964年到1965年之间出台的关于三线建设前期部署的报告、指示、说明、方案、简报等就多达百项,这些制度性文件不仅对三线建设做了全方位部署,还就关键步骤提出了具体要求。作为确立三线建设决策的第一份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性文件,1964年8月公布的《关于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报告》确立了我国三线建设的战略方案,决定实施将位于一线的重要工厂、学校、机关向三线迁移的重大举措。1965年9月《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草稿)》明确了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方针与任务,要求立足战争,以国防建设为中心,加快三线建设,部署安排实施三线地区的基本建设、投资分配及重大建设项目。频繁而重要的文件颁布与措施的出台都显示出三线建设得到了党和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

二是物质动员。如果说制度动员带有一定的组织上的强制性,那么物质动员是具有一定的引导性的,对社会民众的政治动员具有促进和支持作用。我们在访谈中发现,在提及当时报名参加三线建设的动机时,相当一部分人的回答是为解决身份编制、夫妻团聚、入党提干、调回家乡等个人或家庭因素。这一点在公开的文献资料中得到了印证,如1964年《国家经委关于搬厂工作中几个具体问题的规定》专门对搬迁职工的工资标准、家属随迁待遇以及生活物资保障等做出补偿性规定。这说明物质动员在政治动员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激励作用。

三是精神动员。政治动员实效性测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动员客体对动员的认知及其政治效能感的激发。对于中国革命型范式的政治动员而言,革命性的情感表述与呈现是革命年代底层政治动员的社会基础,更容易唤起底层民众的苦难体验与共同行动,也影响着政治动员策略成败与否[8]。三线建设过程中的政治动员工作也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1966年《国家计委西南调查组关于西南三线建设几个问题的汇报提纲》专门提出:“矿山建设之所以建设快,主要是实现了四个革命”,对其中第一个“人的思想革命”的解释即为“主席的战略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广大职工一心为革命,坚决要和帝国主义抢时间。”访谈中我们也发现,即便时隔50年,當时的三线参与者对“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等当时响亮且极具号召力的政治动员口号仍然记忆犹新。

三、三线建设政治动员宣传口号的话语分析

虽然三线建设的政治动员从组织、制度、物质、精神等多个层面深入推进,但限于当时国家的物质条件,要面对工人从发达的一线迁往落后的三线地区所产生的巨大心理落差及家庭、户口等复杂问题,更多的动员策略和实施办法只能从精神动员层面出发。正如1965年9月三线建设全国搬迁工作会议中强调的:“做好搬迁工作,首先要突出政治,把政治思想工作放在第一位。”同时,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毛泽东的“动员要靠口说,要集中在宣传动员与思想动员等方面”的动员思想也对三线建设的政治动员产生深刻影响[9-10]。

虽然“备战”确实是三线建设决策方案的重要且直接的原因之一,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备战”也确实是此次政治动员宣传的一个有力策略,尤其是在早期建设时期。通过梳理当时广为流传的几句动员口号,我们发现最早最常被提到的一句话就是“让毛主席睡好觉”。可以说,“备战”是三线建设政治动员早期唤醒动员客体情绪并形成集体认同的重要策略,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优秀典型和选拔先进群体也成为加强三线建设政治动员的重要策略与手段,即大力宣传“好人好马上三线”。在访谈中,诸多被访者在提及当初入选三线建设内迁人员名单时,都有油然而生的自豪感,甚至可以说言语间满是政治身份上的优越感。

1966年,三线建设在原有“备战”基础上,根据当时国内外发展的具体情况增加了“备荒”和“为人民”,有关部门对此做出专门解释:“一切统一于中央,卡得死死的,不是好办法。把此事与备战、备荒、为人民联系起来,否则地方有条件也不会热心去做。要将这几方联系起来,才能动员群众,为较快且稳步地实现此种计划而奋斗。”这也是党和国家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做出的政治动员策略的转变,动员范围的逐渐扩大是为了汇总更多动员客体的认知形成共识。从最终动员成果来看,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访谈中,我们发现在三线建设物资匮乏的艰难时刻,投身三线建设的工人,不论是当时青年时候的人生选择还是站在今天的时间节点上对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回忆,都没有显现出是“多么的难以抉择”。对动员客体青年群体的认同和肯定让青年更加热情地参与,换句话说,政治效能感让青年感受到被需要与被关注,这激发了他们社会参与的热情与行动。

四、总结:青年政治动员的有效路径

通过与三线建设参与者的访谈,我们发现他们在决定是否响应国家政治动员时的决策过程是复杂且受到多方影响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当时正值青年的他们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国家政治动员所带来的一种简单的信号输入与行动的简单刺激过程,而是在口号的影响下产生了自身身份的反思性界定,并在这种认知过程中形成了参与三线建设的主体性和获得了参与建设能够带来政治效能感,即国家需要和个人价值的肯定是他们义无反顾参加三线建设的重要原因。正如三线建设的参与者对该工程的描述或许受限于个人经历、主观情感与记忆状况而存在部分失真的可能,但是却可以给研究者提供官方叙事之外的视角。考察国家重大工程政治动员下的个体应对以及政治口号与宏大叙事之外的个体观感,正是因为这种理解之间的差异凸显了国家与个体之间的均衡,在均衡中个体认为其主体性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从而形成自身强烈的政治效能感。

今天,伴随全球化与转型期,当代青年对国家政策认知和理解更具有多元化和个体性,也因为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性而存在一定程度的冲动和逆反心理[11],尤其是在当代,受互联网的影响,成年人主导的社会秩序正在被青年群体所颠覆[12]。因此,对当代青年开展政治动员需要准确把握青年特征,立足政策导向,通过探究当代青年个体和群体视角所蕴含的认知规律与行为模式,进而总结获得他们的认同以及激发他们行动的规律。尤其在互联网时代,面对网络原住民的当代青年群体,只有通过掌握规律才能更好地运用他们日益高涨的社会参与热情和力量。基于以上研究,我们认为正视青年群体特征,发现青年运动规律,激发青年政治效能感,是当代青年政治动员,将其引向正向社会参与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 陈夕.中国共产党与三线建设[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

[2] 李浩.上海三线建设搬迁动员工作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3] 王恩宝.辽宁在支援“三线”建设中的贡献[J].党史纵横,2011(8).

[4] 周晓虹.口述史、集体记忆与新中国的工业化叙事——以洛阳工业基地和贵州“三线建设”企业为例[J].学习与探索,2020(7).

[5] 刘海泉.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周边安全战略评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3).

[6] 六十年代三线建设决策文献选载[J].党的文献,1995(3).

[7] 李勇军.政治动员地形成机制与范式之比较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8] 黄润青,赵兴胜.政治动员与话语建构:莒南大店“平鹰坟”的故事[J].广东社会科学,2018(2).

[9] 徐有威,周升起.近五年来三线建设研究述评[J].开放时代,2018(2).

[10]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81.

[11] 陆益龙.“80后”“90后”青年的思想特征[J].人民论坛,2018(8).

[12] 毛晓华.成人社会要研究青年改变自己[J].中国青年研究,2010(7).

作者简介:时昱(1984—),女,汉族,江苏连云港人,社会学博士,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青年社会学。

(责任编辑:朱希良)

作者:时昱

上一篇:文化传媒论文范文下一篇:卫生保障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