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心理学论文范文

2022-05-13

小编精心整理了《建筑心理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建筑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围绕心理学研究所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其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包括心理学、生态学、社会学,尤其是与建筑学、环境学、园艺学等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第一篇:建筑心理学论文范文

建筑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

摘 要:在环境科学中,建筑环境心理学是其中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建筑环境心理学就是运用心理学的相关方法及知识点,对建筑环境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建筑与环境还有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起一个能够满足人们身心发展需要的建筑环境,实现人与建筑环境更加和谐的相处。在对建筑环境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同时还能进一步为人们带来更好的服务。在建筑环境心理学的应用中,其中涉及到了很多其他方面的学术领域,比如环境工程学、建筑学,还有城市规划学等,所以对建筑环境心理学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将其应用在建筑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环境心理学;建筑设计;应用

建筑环境心理学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得到应用,是在近几年才兴起的。但是,在这段时间内,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且在建筑行业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建筑环境心理学进行研究,因为研究建筑设计以及环境设计时,都需要通过建筑环境心理学为基础对其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由此可见,建筑环境心理学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只有通过对相应的规律以及知识进行更加灵活的应用,才能设计出一个符合人们需要的建筑环境,让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因此,本文主要对建筑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论述,希望对今后的建筑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據。

1、在建筑空间设计方面的应用

通过对空间环境心理进行充分的研究以及认识,有助于帮助人们对生活空间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这样可以更加充分的了解人们的日常生活情况,从而找到心理距离以及实际距离之间的差异,将个人空间以及他人空间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对于空间的开敞感以及封闭感进行有效地控制。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或者是对环境进行设计时,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合理的对空间进行组织,对建筑物以及建筑群落加以科学的布置,将人与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并且在必要时,可以对建筑的面积以及高度的问题加以调整,这些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建立在环境心理的基础之上,只有设计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了,才能够满足人们在心理方面的最本质的需求,为人们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空间环境。

2、在建筑形式设计方面

环境心理学在建筑形式的设计过程中也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因为在对环境心理学进行研究的环节中,其在建筑环境心理学中占据着很大一部分。人们更加容易对一些形状新奇或者是特殊的建筑物产生极大的好奇心,进而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反映。由此就形成了视觉心理这一概念。在建筑形式中,包含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图形、背景或者是建筑物的线条以及工艺质量等,这些因素都会让人们的视觉产生不一样的感受,同时还具有不一样的作用,这些都可以成为主要的客观环境影响因素,进而对视觉环境带来不同的效果。对视觉环境心理进行充分的了解以后,就可以对建筑物形式进行更加完善的设计,使之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将建筑形式变得更加美观。同时,建筑物的功能性要求也能得到满足,与周围的环境保持协调一致的效果,进而人们对于环境的心理要求也就得到了满足。

3、在建筑色彩设计方面

建筑色彩也会对视觉环境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一点与建筑形式是十分相似的。建筑色彩与建筑形式相比,更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能够对人们的视觉带来一定的刺激,从而将潜在的心理需求展现出来,从而得到良好的设计效果。由此可知,应用建筑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对建筑外观的整体效果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按照视觉环境心理的规律,建筑色彩能激发感情效果,如舒适与不舒适、紧张与松驰、兴奋与沉静;温度效果,如温暖与寒冷;轻重效果,如轻浮与沉重;明亮与暗淡,大小效果,如大与小,膨胀与收缩;距离效果,如前进与后退。此外,建筑色彩还具有联想性、象征性和记忆性。这些都属于心理效果的范礴,同样包含着视觉环境心理的规律,对于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起着指导作用。

4、在室内设计方面

室内设计,说到底,就是室内环境设计,同样要遵守视觉环境心理的规律。例如对于室内空间的区划、尺度和比例的确定。某些空间的扩充和变化,如何取得空间各部分的平衡,如何在室内突出视觉焦点,如何取得人和物的立体感等,都可按照视觉环境心理的规律进行设计。

室内饰面材料是室内设计中重要的环节。对于这些材料的质感和色彩,如何取得它们的表面效果、色彩效果和装饰效果,都可按照视觉环境心理的规律进行设计。此外,对于陈设、家具、生活用品、灯具和盆栽植物等的布置及其相互关系,如何取得光影效果和环境气氛,同样可按照视觉环境心理规律进行设计。

5、在城市环境设计方面

建筑环境心理学是城市环境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可以进一步扩充为城市环境心理学。城市环境心理学是研究城市居民心理和城市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城市环境与居民心理的关系,城市环境的保护、改善或创造对居民产生的心理效果。前者涉及居民对城市环境的认知,在城市环境中的行为及对城市环境的评价等。后者涉及居民心理障碍的祛除,心理满意度的获得,城市经济发展的保证以及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弘扬等。

在建筑环境心理学中处理的一些问题,例如高密度居住区里出现日照、通风不足,噪声增多,生活互相干擾,室外活动用地过少等现象,造成了不良的居住环境;又如工厂地区附近的建筑物由于空气、水、土壤会受到污染,轻者影响居民健康,重者导致居住疾病流行,同样造成了不良的居住环境。类似这样的间题已不局限于建筑环境心理学的范畴,而是进而衍成城市环境心理学的内涵,但是进行城市环境设计时,建筑环境心理学的一些理论仍然在很大程度上适用,因此可以说建筑环境心理学大大促进了城市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同时也推进了城市环境设计。

6、结语

建筑环境心理学,简单的说,它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学科”,或者说是“研究人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这是将心理学引进建筑或环境,形成一门跨两个领域的边缘性学科。至今对它的理解还不尽一致。心理学界认为,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领域,它分析研究人的经验与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建筑学界认为,环境心理学与心理学其他领域有明显的差别,环境心理学着重研究人与周围社会的、物理的环境关系。重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探讨解决存在于人与环境之间未被认识的问题的途径。总之,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与多门学科关系密切。所以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今后的建筑的设计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晨.试论建筑设计中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J].福建建材.2016(12)

[2]陈嘉轩.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7(03)

[3]胡敬国.论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思维[J].住宅与房地产.2017(03)

[4]聂丹.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03)

[5]李岩.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6(12)

作者:徐晓娇 赵坤

第二篇:浅谈建筑心理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摘要】建筑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围绕心理学研究所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其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包括心理学、生态学、社会学,尤其是与建筑学、环境学、园艺学等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建筑心理学主要是通过探讨人们对现实环境的反应、选择、改善和创造使其适于生存、生活和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的学科,建筑设计师要通过学习建筑心理学,了解人们对建筑空间、建筑环境的需求,这样才能设计出尺度适宜被人们接受而且对整体环境起到积极作用的建筑,同时,建筑设计师通过不同的建筑设计手段也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空间体验,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这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心理学;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工作压力与日俱增,每一个现代人都面临着各式各样的压力与紧凑的生活状态,心理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因此,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及使用功能,还要同时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强调人与环境的有效沟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建筑设计中融入建筑物的形状、外观、色彩及环境。

1、建筑心理学的重要意义

建筑心理学是采用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来对人、建筑及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即研究人在不同环境下的心理,和由心理所导引出的行为,常与定的情境相联系。目的是满足人们的各种住房需求的同时,使人们生活得更加舒适,以及由此带来的诸如安全感、归属感、人情味等等各种心理需求。从心理问题的诱发因素和触发情境来看,心理问题跟个体周围的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即与城市密不可分。而一个城市的基本构成包含了建筑、道路、园林等等,建筑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人息息相关的,可以说,人类活动离不开建筑。不同功能的建筑有着与其功能相对应的外形与装修,一个造型适宜的建筑不仅可以给城市带来不同的风景,甚至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地标,反映一个城市的特色以及风貌。例如悉尼歌剧院,白色的风帆造型的建筑使人可以马上联想到悉尼蓝色的大海与帆船;而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则让人想起卢浮宫的神秘收藏。

2、建筑心理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2.1 建筑的形式、形态(造型)

在建筑心理学中, 建筑环境心理占有重要的地位。 人们的视觉对新颖、特殊、变化、对比的形状等的刺激容易引起注视, 并产生心理反应, 形成视觉心理。建筑形式包括图形和背景、建筑物的体量、轮廓、线条、形状、表面状态、工艺质量等, 这些对人们的视觉都是刺激条件, 成为客观的环境因素, 当然要影响视觉环境, 而形成一些规律。 仅就其中的形状而论, 这样的规律就有形状的构成因素、简洁定律、错视、恒常性、立体感以及对称、类似 、对比、秩序等。 当熟悉视觉环境心理的理论以后 , 就可以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建筑形式的设计, 充分发挥出它的美观功能, 在周围环境的陪衬下引人注目, 满足人们的环境心理要求。建筑的美是客观存在的, 不管是简单的几何形体, 还是复杂的建筑群落组合, 其实在人们心里有一个与之对应的美学原则, 例如, 一排柱廊所形成的光影效果, 这是一种客观的形式美。 譬如:帕提农神庙那一排排粗壮的柱子, 使人觉得一种美的效果。 建筑的错视觉, 即一般的错觉, 在建筑中仍有作用。 很好的例子就是雅典卫城上的帕提农神庙, 其柱式就是使用了这个原理。

2.2 建筑空间尺度、导向(平面布局)、定位,人际距离的设置

下面以建筑的空间尺度为例做出分析。人们在多种不同的环境空间中进行着多种社会生活, 也在多种不同空间中占据着适合于自己心理需要的、一定的空间位置。 对如此空间定位问题,心理学家进行了以下两项观测实验:

第一, 在日本某火车站的候车厅内, 心理学家从多次不同位置的观察中发现, 绝大多数的候车旅客倾向于站在厅内柱子的附近, 同时又离开人们行走路线的地方。

第二, 在某国一个餐馆的营业厅内, 心理學家从观察中发现, 绝大多数就餐顾客在选择用餐座位空间时, 都不约而同地喜欢选择在靠边墙的餐桌, 而不去选用那些在中间的桌子。从上述两个实例中不难看出人们利用外界环境的方式并非是随意的和漫不经心的。 对建筑空间的使用者来说, 存在着一种共性的心理反应模式, 而这一模式也正是建筑设计师们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1)人们应用周围环境时基于行为心理的需要, 以使自己能够获得一个满意的空间位置。

2)人们选择自己的空间位置, 不仅简单地与周围环境有关, 而更重要的是与其他人的活动行为有关。

3)人们在使用建筑空间时, 总是设法使自己处在一个视野开阔, 但又不引人注目的空间位置, 以取得自己行为心理上的平衡。

4)心理上的安全感是人们在选定空间位置时的另一重要考虑因素。

2.3人们的心里知觉对建筑空间的营造

正如芦原义信所说:“空间基本上是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形成的”。建筑的空间与人们的心理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空间是建筑师限定的一个区域,不管在建成初期是能够完全满足或者不能完全满足使用者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建筑空间的要求会有所改变,这时候使用者就会在心里激发改变建筑使用空间或者建筑功能的想法,这就是人们的心理感知对建筑设计的一种变相的影响。根据这种心理特点,建筑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限定一部分空间留出一部分空间,这部分空间可以给使用者自己改变和调整。正如赫曼·赫茨伯格所说,做出选择的先决条件不仅在于被限制的一部分空间内,也在于选择者运用自己的思维来进行选择,使用者在现有的空间与自己的心理学求两者存在矛盾的情况之下形成的心理张力系统进而影响建筑的某些设计。

2.4当地的社会文化心理对建筑设计有一定的影响

建筑设计的很多元素和依据是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当地的一些原有的因素,建筑设计必须融入当地的社会历史文化才能使建筑自然地存在于这个场所而不是遭到环境的排斥。比如:苏州博物馆,贝聿铭老先生就是充分挖掘了苏州园林具有的园林景观设计的精髓并将其提炼成未来中国园林建筑发展的方向,建筑风格也很好的结合了当地的清雅、精妙的特点,宛如天成,整个地块看起来是非常和谐的。

结语:

建筑设计与建筑心理学是相辅相成,相互关联的,建筑心理学是一种塔式思维过程,是一个整体的思考方式而不是单一的,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建筑是要从整体思路来考虑空间与环境的关系,空间与心理之间的辩证关系等,进而更加客观地进行建筑空间的设计与营造,努力为人们创造一个宜人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孟宪惠.环境建筑心理学的问世及其对建筑界的影响[J].辽宁工学院学报,1995(01).

[2]邹晖.建筑心理学研究的轮廓描绘[J].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02).

[3]陈充.浅谈建筑心理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J].山西建筑,2010(11).

作者:车敏娜

第三篇: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幼儿园建筑设计

摘要:环境激发感知,影响行为。本文主要从声景的设计、人的知觉以及人与环境的相互反馈中论述,认为幼儿园应该是避免麻木的,激发灵感的,有益心灵的,有吸引力的,并且帮助儿童树立勇气和学会交往的场所。因此,本文给出了一些建议:生活中物理现象透明化、利用变化激发儿童创造力、设计学习种植和浇灌的场所、设计多种使用用途的室外楼梯。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心理;设计

1、研究内容

1.1幼儿园声景的设计

所谓声景就是指美好的声音在适当的时候发出,任何美好的声音在休息的时间叨扰大家就不得称之为声景。这个概念很生动的表现出了声音的美好。幼儿们喜欢唱歌,但是琴房练琴的声音也应该远离阅读室,有的幼儿园会有音乐喷泉,也要在适当的时侯开启,形成一道美好的声景。树叶的沙沙声和鸟鸣的叽喳声都是美好的声景。

1.2强调嗅觉的设计

美国3M嗅觉广告曾宣称:“如果想要他们知道,就说给他们听;如果想让他们相信,就拿给他们看;但是如果想让他们记住,就让他们闻。”据调查,同样的玩具香型的比无气味的更受儿童喜爱。在颐和园种植许多桂花,当游人靠近总是欣喜万分,并且离去时留下美好的记忆。同样,在幼儿园的环境设计中使用栀子花、桂花等植物时要注意,在活动场地最好不要使用,应使用在每天会经过,但不会长时间逗留的交通场所,校园门口等,因为长时闻到浓度较高的香味会影响人的嗅觉,经过的人闻到花香再走远会让人铭记在心。

1.3富有触觉体验的设计

通过接触并感知对象的肌理和质感式体验环境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成人,主要来自步行和坐卧,对于幼儿,温柔而又亲切的触觉是出生初期的主要体验之一。创造富有触觉体验、既安全又可摸的环境,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界面的质感变化,可作为划分空间和控制行为的暗示,如用不同铺地暗示空间的不同功能,用相同铺地外加图案表明预定的行进路线,不同的质感如草地、沙滩、积水、厚雪、土路、磴道有时还可以用来唤起不同的情感反应。

1.4动觉传递的设计

动觉是对身体运动及其位置状态的感觉,他与肌肉组织肌腱和关节活动有关。如水中的汀步要求人必须每走一步停下来观察下一个落脚点,从而产生视觉上的变化。这不同于我们走楼梯,下楼走楼梯时当人掌握了既有的规律之后就不会再步步观察形成视觉焦点,从而产生不同感受。幼儿园设计时,可以通过装饰的手段或者是创造不同的空间造成不同的动觉感受,如较小的阅读空间和较开阔的美工空间可以互相联系,形成颜色、质感以及空间上的改变。

1.5温度和气流体验的设计

人对气流和温度也很敏感,春天会有“暖风熏得游人醉”,夏天河边的清风拂面,环境设计中要尽量为人提供夏日成荫、冬季向阳的场所并努力消除温度和气流造成的不利影响。例如不宜在室外铺设大面积硬质地面,因为他们为西北风肆虐毒日逞威提供了地盘。在幼儿园的设计中,虽然不适宜让儿童感受各种温度的变化,但是一面大的落地窗可以给儿童观察风霜雨雪的空间,一个大的灰空间可以在下雨天遮风避雨的同时给儿童留出一个室外玩耍的空间,并且可以嗅到泥土的芬芳。

1.6环境与行为的关系

唤醒理论在神经心理学上指在刺激作用下,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会增加,并且全身的肌肉也处于紧张状态,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并且还会伴有一些自主活动,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等,表现在行为上是体力活动会增加。

1.6.1环境会影响人的情感

情感的维度有快乐、不快乐、控制、屈从、唤醒、睡眠、广泛探索和深度探索。即使是出生的婴儿也会用哭和笑来表达快樂和不快乐,因此环境对少年儿童的影响需要引导其积极的情绪,激发其创造力。适当的欲望可以激发儿童探索和追求的勇气和动力。日本某幼儿园,将上水管道和水龙头等做成透明的亚克力材质,这样可以刺激儿童探求生活中的物理知识。除此之外一些教具设备甚至房屋结构都可以展现在外,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孩子们探索的欲望。在幼儿园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避免习惯性的麻木过程,使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变得有趣。

1.6.2对环境适应的可能性

环境会影响人类,人类也会在环境的刺激中矫正自己的行为更好地适应环境。生物学研究,传递欲望的化学递质是多巴胺,传递快乐的是脑啡肽,当人的欲望得到满足时,多巴胺含量减少,脑啡肽水平上升。可以说,快乐是对于探索行为的一种奖赏。潍坊陕山双语小学,为孩子们设计了木质南向宽楼梯。设计师没办法限定儿童的行为,但是可以为他们提供一种可能性。这个楼梯的设计一般人会认为只是一个交通的功能,其实还能够提供游戏的功能,也会有人选择坐在楼梯的边上阅读,甚至是一个能够容纳上百人大合唱的舞台。

1.6.3学会掌控

研究表明,许多企业家工作压力大,平时休息不好,但76%的企业家是快乐的,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经济地位,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掌控权,对事物的掌控权可以使人快乐。曾经有位太太,十分富有,无压力、不辛苦,整日打麻将,最终却送到心理医生那里检查,说他十分不快乐。幼儿园的尺度问题会影响孩子的控制力,若孩子的凳子和成人的凳子一样高,那么会使儿童使用起来很苦恼,更不利于其掌控心理的培养。因此,在卫生间马桶、设备教具、玩具、生活用品都要让儿童易于掌握,适应年龄。

1.6.4设置合理的环境容量

幼儿和教师生活在不同的空间,霍尔的人际距离理论指出,当人际距离与身高之比大于4时,除了旁观和打招呼之外,几乎不产生什么影响,这一比值小于2时,相互间有了更多的表情、感觉认知、语言和动作方面的联系,气氛就转向活跃,比值小于1时,熟人会产生密切感,陌生人则会产生拥挤感和逼仄感,因此,开阔空间要根据使用者身高范围按人数计算,做到开阔但不空荡,私密空间做到相互之间不会互相影响。

2、总结

在设计中,环境的设计可以很有趣,并且为师生的活动提供了许多可能性。完善私密性公共性层次,不分散儿童注意力。注重外部空间的生态联系,做生态校园,注意保护环境。此外,要合理满足行为习性,要考虑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为了什么,从事什么活动。最后要考虑预防和减少不良的破坏行为。

参考文献:

[1]胡正凡,林玉莲《环境心理学》[A],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刘田洁,《新型幼儿教育模式影响下的幼教建筑研究》[A],天津大学2012

[3]郭晓君《适应幼儿教育理念的变化,探讨我国托幼建筑新思维》[J],工业建筑2005,1

基金项目:

创新基金项目名称:基于心理体验的幼儿园设计研究-以张家口为例

创新基金项目编号(XB201751)

作者简介:

王颖(1992-),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作者:王颖 李嘉悦 郭玥

上一篇:教师一职称论文范文下一篇:工矿自动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