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论文

2022-04-23

【关键词】素质教育;农村;小学语文一、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应试教育同素质教育从教育目标来看处于对立面。应试教育仅仅关心学生的考试得分,觉得得分高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却不重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受过应试教育的优秀学生很有可能仅仅会“纸上谈兵”,而在实践中使用所学知识时,却无从下手。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农村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农村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论文 篇1:

素质教育下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构建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都会在语文课堂中得到提升,因此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构建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一直以应试教育模式为主实施教学,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不感兴趣,使语文课堂并未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与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相背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素质教育下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构建进行了研究,以期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堂,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道德品质。

关键词:素质教育;农村;小学语文

语文知识千变万化,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把探究未知世界大门的钥匙,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潜能,从而构建语文知识体系,以此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那么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实现素质教育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希望为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场景,让学生在场景中理解语文知识,之后加以掌握,最终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由于语文知识涉及的方面较多,所以教师在引入课堂知识时,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将内容导入,这样不但使课堂教学变得连贯,内容更加新颖,而且还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信息技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一课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于是笔者为学生创设了故事情境:古时候,张三经发奋学习,考上了状元,他想把这个消息传递给家人,应该怎么办呢?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再如,在学习《怀念母亲》一课时,笔者给学生播放了一个短视频,在下雨的天气里,一位母亲为了给孩子遮伞,自己却淋透了。之后,让学生们回忆自己平时与母亲的互动,并且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情感。经过这一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共鸣,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难点

小组合作教学是目前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学生和教师所喜爱的一种教学形式。在小组合作中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而且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小组中对某个问题进行自我表达,并与其他的学生进行讨论,进行思维的碰撞,集思广益,最终整理小组同学对这一问题的认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分析能力,完成教学目标,使每位学生都得到成长和发展。

例如,在教学《长相思》这首诗时,笔者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这首诗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分析“程”“榆关”“那畔”“帐”“更”“聒”“故园”等字词的意思,并结合古诗中的字词来体会诗中的意境,最后通过小组的探讨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移情想象之中构建“故园”的丰富生活场景,体会作者“忠孝难两全”的矛盾心理。再如,在学习《将相和》一课时,笔者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从人物语言中体会人物形象,并对其中的人物性格进行了探究,学习人物的好品质,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以此获得成长和发展。

三、布置有效作业,巩固课堂知识

课后作业是对学生课堂知识的检测,也是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布置有效作业,不但可以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而且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一些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布置作业时,常常会以题海战术的形式为主,使得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产生恐惧。因此,教学作业的布置内容有待改善,优化作业内容与形式,以此让学生对课堂知识加以巩固,最终完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例如,在学完《有趣的汉字》一课后,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巩固课堂知识,笔者为学生布置了以下作业:收集字谜、歇后语、谐音笑话等等,如字谜:给一半,留一半。学上段,觅下段等等,使学生在谜语和歇后语以及笑话中来学习汉字,并掌握汉字,从而体验不同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在作业中拓展思维,体会汉字的博大精深。再如,在学完《慈母情深》一课后,笔者让学生搜集有关描述母爱的文章进行阅读,并且总结其中的写作手法,分析作者如何来表达这一情感,通过对比掌握写作技巧,从而为接下来的写作积累经验。总之,作业的布置一定要符合素质教育下的教学要求,让学生在作业中能够得到提升,并且拓展学生的思维,以此完成教学计划。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改善了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让语文课堂变得具有活力,同时为学生开启了新的学习模式,所以教师要响应这一教学要求和发展趋势,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学科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同时,构建自身的知识框架,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永建. 浅谈素质教育视野下小学语文的创新[J]. 中国校外教育,2017(34).

[2]楊建平. 基于素质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5(17).

作者简介:余智会,出生于1987年2月,女,贵州遵义,现任习水县仙源镇黄龙完小,二级教师,语文教学。

作者:余智会

农村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论文 篇2:

素质教育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素质教育;农村;小学语文

一、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应试教育同素质教育从教育目标来看处于对立面。应试教育仅仅关心学生的考试得分,觉得得分高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却不重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受过应试教育的优秀学生很有可能仅仅会“纸上谈兵”,而在实践中使用所学知识时,却无从下手。由于社会的进步,教育同样也要从应试教育往素质教育转变,增强学生的素质和自身的能力。对于教学环节的处理,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学习文化内容,也要增强学生的创新、研究以及发现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自难题的分析中了解新知识同时得到良好的发展;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对成绩的关注决定了教学形式以知识的讲授为主,使课堂教学过于简单和机械,教师把课本中的内容硬性地塞给学生,学生学得多,掌握得就多,重复的次数就多,在考试中的表现就越好。学生只能按照这种学习要求被动地机械学习、模仿和严格应用,他们感觉不到学习的快乐。

学生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书本上,学习的压力和学习效果不匹配,自身不具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面对未接触过的知识和题目时不会变通,有时仅提升了考试成绩却没有提升学习能力。应试教育以选拔为目标,素质教育以发展为目标。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使教师在教学中具有功利主义思想。以高分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将着重培养优秀学生和关注优秀学生,而很少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和中等学生,使教育不平衡。在课堂上,学习成绩是两极分化的,素质教育是针对所有学生的,它提高了整个班级的整体学习成绩和自信心。应试教育特别在意文化知识的学习,因为缺少了德育,所以不能切实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思想道德本身就是人们立身之本,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才会言行有礼、举止恰当,获得别人的认同,懂得明辨是非对错的同时健康成长。

二、农村山区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困难

(一)师资队伍素养不高

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是课堂,核心之处是教师,教师本身就是教学行动的组织人,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发挥引导作用;是教育体制改革以及教育行业进步的中流砥柱。所以,在乡村区域落实素质教育,第一步就要打造一个高素质的教学阵列。但因为偏远,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学校的教师的工资很低,不能让教学能力强、学历高的人才留下,农村山区小学的教师资源非常少,很多偏远地区的本地教师虽然有心想进行素质教育,却因为自身的能力和经验的制约,难以有效落实落实素质教育。

(二)以“考试”为主的教学评价制度局限

当下,我国偏远区域的学校还是选择“测验”当成检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唯一方法,教师的薪资、职称评定等全是依照学生的考学百分比以及最高分的占比来决定。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教学模式在山区农村学校的教育和教学中日益普遍:所有教学都是为了考试。现实的教学行动中,学校还明确选择教材作为工作的重点,把教师当成重点,一切依靠教师,此类教学环境并不能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教学设备老旧落后

优化的教学硬件设施成为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石,因为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把当下领先的科技添加至课堂,开始变成了教育发展的方向,其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增强教学的成效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对于偏远地区的学校来说,因为教学设施不完善,老旧的教学硬件极大地妨碍了山区学校素质教育的进行。

(四)学生父母教育意识薄弱

父母的教育意识会变成落实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父母日常生活中的言语和行为都会极大地干扰到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发展。可是在边远地区,因为科学水平、教育水平和信息传播的落后,许多父母自身的教育水平也很低,存在很多不识字的人,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关注,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三、新课标下素质教育农村语文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为学生创建场景,让学生了解场景中的汉语知识,然后掌握并最终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由于语言知识涉及很多方面,教师在介绍课堂知识时可以通过创造情境来介绍内容,这不仅使课堂教学更加连贯,内容更加新颖,更能使学生专注于课堂,激发了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在课堂上要开展真实有效的合作学习

1.在农村课堂的教学中,不能把合作只是当成口号,没有实际行动,合作学习不能只是表面化,如此既浪费时间,也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需要我们的教师找到可行性比较好、效果也比较明显的合作学习方式法,使学生可以真正进行合作学习,并从中获益。

2.关于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需要恰当的配置小组人员,达到小组比例的最优化。教师需要了解农村孩子的学习情况,把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进行搭配,同样把性格不同的学生进行搭配,使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发挥自身的优点。例如,在学习诗歌《长相思》时,教师可以选择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了这首诗的内涵,并分析“程”“榆关”“那畔”“帐”“更”“聒”“故园”等词的含义,让学生结合古诗词,体会诗中的意境,最后通过小组讨论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建立“故乡”生活场景,体验作者对“忠孝”的矛盾。再举一个例子,在《将相和》课程中,教师选择可以将学生分为几组,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从角色语言出发,探索角色的角色,学习角色的良好素质,从而调节自己的行为以获取成长和发展。

(三)布置有效作业,巩固课堂知识

在农村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对作业进行精细的安排,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当天的课程知识。例如,在完成《有趣的汉字》课程后,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巩固课堂知识,教师可以给为学生安排作业:收集单词拼图,解构词,谐音笑话等,例如单词拼图:给一半,留一半。通过学习上段内容,寻找下一段内容等,学生可以学习谜语,续集和笑话中的汉字,并掌握汉字,从而体验不同形式的作业,从而使学生扩展自己的思维方式,并体验汉字的深刻。

(四)利用多媒体进行有效的分层教学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上比较少使用多媒体设备,但教师也可充分利用投影仪等设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幻灯片展示课程内容,这样能节约很多板书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投入教学之中,增强教学的效率。与此同时,农村学校应尽量完善基础教学设施,也可以通过“共享课堂”的方式,引入其他优秀教学资源,把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师教学视频转发到学校家长群中,供农村孩子课后学习。比如,对于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咏柳》一文,因为是古文,学生掌握古诗的信息、感受作者情感活动时会出现不理解的状况,教师选择多媒体设备来展现文章所出的背景,能帮助学生细致地解析古诗的结构,感受“草长莺飞”之美。在课后布置学习任务,设置课后问题,让学生通过观看“共享课堂”回答问题,上交作业,巩固教学成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课程改革改善了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使汉语课堂变得充满活力,同时为农村学生开辟了新的学习模式。因此,教师应顺应这一教学要求和发展趋势,尊重农村学生的主观性和差异性,并结合农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汉语科目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农村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其中,同时掌握课堂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

作者:吕俊平 康蓉

农村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论文 篇3:

浅谈素质教育如何走进农村小学语文课堂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 促进受教育者全面、生动、活泼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既体现一种教育思想, 也表现为一种实践模式, 它具有广泛的思想涵义; 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 世纪挑战, 提高国民素质, 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 语文学科既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途径, 也是素质教育本身的有机组成部分; 实施语文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传统的语文教学大都以“ 介绍作者、时代背景———教认生字新词———划分段落———归纳主题———总结写法”五步式为基本特征, 以教材和课堂讲授、老师独占讲台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体现,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形式, 是素质教育的新境界。我们应该明确,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已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 不是停留在静态的理解和思考上, 而已开始应用于动态的实际操作和运行中。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用创新的方法来实施素质教育, 在此浅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爱是行动的源泉, 爱可以推动人去进行他所从事的任何事业。”教师应用深厚、博大、无私、理智、科学、严格的爱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 才能激起学生对老师的爱戴和依赖, 从而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课前唱唱歌曲, 猜猜谜语, 课堂上师生共同活动, 运用演、讲、唱、画等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有了独到的见解时, 老师应及时鼓励学生, 当学生回答错了也不责怪他们。这样无疑会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在这种气氛中敢想、敢说, 易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二、课堂学习方法的转变

自主、合作、探究是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学习方法, 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选择, 独立思考, 采取不同方法获

取知识, 得到发展。而素质教育也反对强迫、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要求从人性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尊重人的自由选择, 充分展现人的无限潜能。将素质教育与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可使得每个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成长。如在识字教学中, 我改变了以往就字认字的做法, 而是引导学生看字形、想字义、悟字理, 用生字编故事, 让他们通过合理丰富的想象感悟汉字的造字规律, 揭示汉字符号蕴涵的字理。结果学生不仅能又快又牢地记忆生字, 还充分发挥其创造能力。例如:“坐”字可以这样记忆:“两个人坐在土上。”再如“吃”字, 学生常常写成“口气”字, 所以我常常提醒他们有刺卡住喉咙, 吃不下了。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 也开阔了学生的思路。

三、情境性课堂感化

完美的教学, 它应该是情与理的交响, 真情与智慧的交融, 心灵和心灵的沉吟、感召和唤醒。这里的“情”, 是真情、深情、热情、激情、诗情、性情等, 而理呢, 它是思考、批判、明辨、智慧、哲理、包容等, 课堂中, 惟有涌动着饱满的热情、飞扬的激情、绚烂的性情、蕴藉的深情、流淌的诗情, 教学才可能唤醒孩子们心中的热爱与柔情、眷恋与期待、圣洁与庄严。例如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时, 用自己充沛的情感, 努力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 采用多种不同的活动形式, 为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情感背景。授课前, 将周总理画像贴在教室中央; 剪了四十多幅周总理生平图片, 贴在教室四周; 借来周总理故事书籍三十多册, 分给学生传阅, 并举办了“周爷爷故事会”, 讲述了周总理生前感人故事。整个教室庄严、肃穆、看得出学生心情是沉痛的。新的一课在低沉的哀乐声中开始了, 当我讲述了课文内容之后, 再让学生朗读课文时, 同学们早以泣不成声, 看得出同学们通过看图片、讲故事, 早已被总理为国为民、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伟大人格和精神所深深感动。

四、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兴趣是最好的的老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应该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 丰富教学形式,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在课堂教学中, 经常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自编故事来表演, 而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往往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对话来。对此, 我总是大力表扬, 肯定他们的创新成果, 使他们敢于表演, 乐于表演。例如, 在教《将相和》中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时, 为了着力刻划廉颇向蔺相如请罪的诚恳。课前, 我给学生布置一道作业,“课文里没有写廉颇和蔺相如见面时的对话和动作,根据插图, 设计出对话和动作, 通过表演, 表现出廉颇知错就改和蔺相如宽广胸怀的特点, 语言要符合身份和时代背景。”上课表演时, 学生的创造性发挥的淋漓尽致。精彩的表演, 不但使学生拍手叫好, 而且形象地表现出故事中内含的意义。树立他人形象, 陶治自己的情操, 这比老师绞尽脑汁呆板地讲解要强许多倍。

五、课堂教学的创造性运用

创造力是能力体系中的核心。我们面对的大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 不能灵活地去面对各种挑战。未来的社会, 将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一个人如果从小不培养独立能力及各种综合素质, 成才将是一句空话。所以, 我们在素质教育中, 应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放在重要位置。小学阶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 小学生在他们身体迅速成长的时候, 往往是通过自身的活动, 去认识世界, 体验生活, 学习本领。在生活和学习中, 他们总喜欢亲眼看一看, 亲耳听一听, 亲手摸一摸, 亲身试一试。这就要求学生灵活多样地掌握知识, 运用知识, 重组知识, 通过变化和重组为自己掌握的知识带来“附加量。”同时也要求课堂教学的形式不是封闭的, 而是开放的。今天的教育决定着明天的世界。只有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 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 才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教育的生命在于创新。我们探索创新教育的特点、规律、内容、要求、方法等就是为素质教育引进一渠活水, 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帮助学生, 学会生存, 学会合作, 学会创造。

(贵州省惠水县甲戎中心校)

作者:王明坤

上一篇:企业无形资产战略管理论文下一篇: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