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行政企业创新管理论文

2022-04-24

近年来,奉节县一直致力于交通建设,坚持按照“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标准要求,着力实施国省县乡公路提档升级、村通畅工程、危桥改造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1330公里,全县公路国土面积密度为277.23公里/百平方公里,超市上平均密度65%;全縣人均密度为105.89公里/万人,全市人均密度为50公里/万人,超市上平均密度118%。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县乡行政企业创新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县乡行政企业创新管理论文 篇1:

扎实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推动有条件的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在2010年10月召开的全省中心镇发展改革暨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会议上,赵洪祝书记、吕祖善省长都对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建成一批管理水平高、集聚能力强、服务功能全的现代小城市。这些充分说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小城镇,把培育发展小城市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新农村的战略节点,意义重大而深远。

充分认识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小城镇是我省区域和城乡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优势。经过多年的改革培育,全省涌现出一批人口数量多、城镇规模大、经济实力强、设施功能全,初步具备小城市形态的特大镇。目前这些特大镇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力促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要求。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我省正处在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把加快中心镇改革发展和培育小城市作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重点。通过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把试点镇培育发展成为小城市,可以更加有效地加强城乡联系,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人口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有利于加快形成创业创新、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试点镇的快速健康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乡镇党委、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最为直接和紧密,是行政改革的前沿、重点和关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分别于1992年、1998年、2002年和2006年开展了四轮乡镇机构改革。经过历次改革,乡镇在转变职能、理顺关系、规范机构设置、精简人员编制、强化公共服务、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特别是2006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综合改革的统一部署,我省在调研试点的基础上,开展了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在转变政府职能、明确乡镇政府职能定位和理顺县乡权责关系、规范乡镇机构设置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得到省委、省政府和中央编办的充分肯定。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相应行政管理权限”。2010年初,中央编办等六部门下发了关于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对经济发达镇要加快推进体制创新,继续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要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整体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推进小城市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探索职能定位科学、机构设置综合、管理扁平高效、人员编制精干、运行机制灵活的新型基层行政管理体制的具体实践。

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破解体制难题,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迫切需要。我省乡镇企业、个私经济发达,外来务工人员、流动人口多,乡镇特别是中心镇在块状经济、民营企业、流动人员、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集镇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任务非常繁重,实际承担的职能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各个领域。但由于县乡关系不顺、条块分割、资源分散,造成乡镇职能定位不明晰、责任与权力不对等、运行机制不顺畅,同时,乡镇政府缺少法律赋予的执法权和主体资格,在当前依法行政的大环境下遇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导致“权在部门,事在基层”、“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与乡镇政府实际承担的管理服务任务极不协调,迫切需要创新乡镇行政体制,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提升乡镇履职能力,促进乡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解决困扰这些特大镇管理发展的体制障碍的有效办法,对于解决其他类似问题具有先导示范作用。可以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提高基层党委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认真把握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

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按照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努力破解试点镇发展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理顺职责关系,优化组织结构,着力增强科学决策、统筹协调、管理服务能力,加快人口产业集聚,充分发挥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与小城市发展相适应、权责一致、运转协调、便民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改革探索中,要注意把握目标导向,着眼于推进新型城市化,促进城乡一体化这个战略目标,着力提高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科学决策、统筹协调和管理服务能力。促进试点镇逐步发展成为小城市。并在区域发展中发挥集聚辐射带动作用:要注意把握需求导向,着眼于试点镇日益繁重的管理服务任务对创新体制机制的迫切需求,通过改革,为试点镇更好地转变职能、履行职责、增强生机活力、加快改革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要注意把握问题导向,着眼于解决试点镇当前行政管理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巩固农村综合改革成果,完善基层公共治理结构,建立符合小城市发展特点的体制机制。

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试点镇产业特色、城镇规模、人文底蕴等各不相同,在改革中,要鼓励试点地区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要坚持权责一致、事财匹配。县乡关系不顺,“有责无权,办事没钱”是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中的突出矛盾,因此,必须赋予与小城市发展相适应的事权和财权,着力解决权责不符问题。要坚持依法行政、科学管理。乡镇是基层一线,也是执法第一线,而乡镇缺少法律赋予的执法权和主体资格,需要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通过

授权、委托等形式,赋予试点镇相应的执法权限,让“看得见”的“管得着”,增强试点镇执法监管能力。要坚持精简、统一、效能。乡镇政权是我国政权结构中的基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必须合理配置行政资源。优化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配备,充分体现小政府、大部制、大平台、大服务。

按照形成与小城市发展相适应、权责一致、运转协调、便民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要求,要突出重点,完善政策,创新举措,做好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

增强管理服务功能。根据小城市培育发展需要,必须进一步提高镇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和统筹协调的能力,着力增强试点镇管理服务功能。构筑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平台。一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试点镇要把转变政府职能、增强统筹城乡发展能力、方便群众办事作为改革的重点,切实承担起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巩固基层政权、维护农村稳定等职责,更加有效地贯彻实施中央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二是赋予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1992年以来。我省先后开展了五轮“扩权强县”改革,在此基础上,各地进一步推动权力下放,进行了“强镇扩权”改革。试点镇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管理服务任务繁重,矛盾问题也相对集中,迫切需要获得更大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为此,要按照“权责一致、依法下放、能放则放、按需下放”的原则和培育发展小城市的实际需要,通过委托、交办等方式。原则上赋予试点镇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重点在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城镇管理、项目投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市场监管、社会治安、民生事业等方面全面扩大管理权限。三是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关于清理整顿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56号)精神,从2003年开始,我省’在衢州市、义乌市开展综合行政执法试点。2010年,经省政府批准,义乌市进一步深化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在佛堂镇探索实行城乡统筹综合行政执法,实现“矛盾在一线发现,问题在基层解决”,取得了良好成效。根据《行政处罚法》等有关规定,试点镇综合行政执法可采取由省政府批准其所在县(市)开展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并通过向镇延伸的方式实现。四是强化基层公共服务。公共行政核心在于为社会提供有效服务。随着我省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乡镇提供公共服务的内容任务广泛增加。试点镇要加强公共服务职能,着力做好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工作,使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惠及广大群众。同时要改进直接面向群众“窗口”机构的服务与管理,改进工作作风,方便群众办事。

优化机构设置。我省通过几轮乡镇机构改革,乡镇机构设置逐步调整完善。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的意见》(浙委办[2006]56号),乡镇党政机关按照职能归口设置综合性办公室;事业单位与党政机构设置统筹考虑,综合设置。现一般乡镇普遍设置“五办三中心”,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镇村规划建设办公室、综合治理办公室等5个综合性办公室和3个事业中心。人口较多、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略有增加。随着小城市培育工作的深入推进。试点镇根据实际需要。可进一步适当增加必要的机构。一是党政机构。统筹党委、人大、政府和群团组织设置,鼓励工作人员交叉任职。试点镇党政机构宜按照职能归口设置综合性办公室,综合性办公室一般为7—10个,名称要相对规范。除了相对统一的机构设置外,允许试点镇在机构限额内根据当地产业特色和工作特点。因地制宜设置一些机构。二是执法机构。可借鉴义乌市佛堂镇综合行政执法试点经验,在试点镇推行综合行政执法。在试点镇设立综合行政执法中队,作为县(市、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派出机构,同时挂镇综合执法办公室牌子,管理上以镇为主。推进综合行政执法的具体领域、范围等,由试点镇所在县(市、区)政府根据当地实际研究提出意见和方案,按法定程序报批。设在试点镇的公安、地税、工商等机构在镇域范围内行使相当于县级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责。其他县(市、区)政府工作部门派驻在镇的机构原则上都要下放。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职能相近的应予以整合,与试点镇相关职能机构综合设置。三是事业机构。试点镇要整合公共服务资源,优化事业资源配置,加强社会事务综合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公益文化服务和综合性农业公共服务等平台建设,健全完善基层公益服务体系。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各项工作需要综合安排,统筹协调。所以,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的机构设置应当坚持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按照建立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要求,实行综合设置,防止“上下一般粗”,杜绝机构林立和人员力量既分散又扯皮等现象。同时,机构名称也应当规范,统一称“xx办公室”。

合理配备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目前,我省第一批141个中心镇平均行政编制65名。事业编制63名,派驻机构编制196名;另聘有一部分协管员和大学生“村官”等。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的人员编制配置总体上要适度。考虑到管理服务任务需要,可予以适当增加,所需行政编制可从省分配下达给县(市)的乡镇行政编制总数内调剂解决;试点镇综合执法机构使用行政执法专项编制,具体数额根据执法权限和范围等因素,在整合归并原有执法队伍力量的基础上按程序合理确定:试点镇事业编制按行政编制的一定比例掌握,具体数额由县(市)机构编制部门确定。同时,鼓励试点镇探索公益性职能的有效实现形式,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的财政投入机制,采取灵活用工形式,可在县(市、区)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总额内聘用编制外用工人员。

完善运行机制。健全县(市、区)镇两级协调运转的工作机制,及时督促检查权限下放和运转情况,落实管理责任制,搞好主管部门与试点镇之间的工作衔接配合。健全完善与试点镇职能任务相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县(市、区)政府部门派驻试点镇的机构,业务上接受上级职能部门的指导,日常工作和管理以试点镇为主,其负责人的任用、调整及工作人员的调动,应书面征得试点镇党委的同意。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权力运行的监督,保证扩权事项和行政管理规范运行,做到权力更大,监督更有力。加强试点镇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着力改善队伍结构,提高队伍素质,增强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积极有序地推进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广,社会关注度高,既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又要充分考虑改革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扎实实地推动改革工作走向深入。

加强组织领导。各试点镇所在县(市、区)党委、政府要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并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小城市培育的基础性、长远性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机构编制部门要把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推动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大胆探索,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计划,强化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支持试点镇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使试点镇成为改革探索的实验区、创业创新的示范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

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制定改革方案。要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研究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会同有关部门和试点镇,因地制宜研究制定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并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试点镇的改革方案经县(市)党委、政府研究同意后,按规定程序报批。

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注意政策和舆论导向。开展试点工作,重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在推进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各地党委、政府和各级机构编制部门既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及时总结交流经验和做法;又要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原则进行,注意政策导向和舆论导向,避免炒作概念,防止把试点搞成简单地增机构、升规格等。同时,对各地在改革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要及时反映汇报,并尽快加以解决和改进,确保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康、有序推进。

作者:陈小恩

县乡行政企业创新管理论文 篇2:

铸造“四好农村路” 谱写扶贫新篇章

近年来,奉节县一直致力于交通建设,坚持按照“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标准要求,着力实施国省县乡公路提档升级、村通畅工程、危桥改造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1330公里,全县公路国土面积密度为277.23公里/百平方公里,超市上平均密度65%;全縣人均密度为105.89公里/万人,全市人均密度为50公里/万人,超市上平均密度118%。全面提升了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为全县脱贫攻坚夯实了基础。

一、打好“效益牌”,建设注重“三个实”

奉节县以交通建设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健全工作机制,严抓质量安全,大手笔、大投入,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效用。

(一)保障手段实在。一是组织保障健全、规范。成立了“四好农村路”建设指挥部;各乡镇(街道)落实精干力量,成立相应领导班子,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二是管理机制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若干意见》《奉节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办法》《奉节县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办法》《交通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廉政行为“十不准”的规定》《交通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制度》等一系列文件。三是配套资金足。2017年,通过贷款、自筹等方式配套农村公路建设资金18.29亿元,整合易地扶贫搬迁资金配套农村公路建设资金1.4694亿元;县级财政通过自筹、贷款等方式配套养护资金1054万元,各乡镇利用投工投劳、公益性岗位等方式配套养护资金1152万元;县级财政安排农客营运补贴专项资金200余万元。

(二)项目建设实干。奉节县坚持把农村公路建设与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努力实现农村公路“村村硬、组组通”的工作目标,“竞争立项、择优实施”的建设模式曾在全市予以推广。近三年来,农村公路建设每年都在600公里以上,截至2017年底,奉节县交通扶贫及农村公路建设共投入资金11.7亿元,实施通畅工程1419.1公里,实施通达工程2578.5公里。全县行政村通畅率100%,撤并村通达率100%,交通民调大幅提升。2018年,将投资4.8亿元实施贫困村通组通畅工程560.9公里。

(三)质量监督实管。在建设过程中,紧扣“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四个环节,实行项目建设计划管理、项目实施法人负责、施工企业黑名单以及建设质量安全责任追究等制度。采取“一月一检查、一季度一通报、一年一评比”的方式,加强了农村公路项目建设进度、质量、安全的监管。坚持“规划从群众中来、设计到群众中去、建设由群众监管、验收由群众把关、管养由群众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群众参与和监督力量,促进农村公路建设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打好“服务牌”,管理明确“三个到”

科学的管理体系是建设工作有效推进的重要保障。为推动“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奉节县立足实际需求,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了农村公路管理全覆盖的目标。

(一)执法管理到乡村。成立了农村交通管理所,组建了8个片区交管站,将交通执法管理工作前移到乡村,并在乡村公路及附属设施管理中合理利用公益性岗位人员,实现了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管理格局,解决了乡村道路“无人管”的问题。

(二)安防设施到村道。采取“统一规格、统一制作、统一安装”的模式,加快推进安防设施建设,截至2017年底,在50余条乡道、2000余条村道危险路段设置了安全警示标牌4365块,在全市率先实现交通警示标牌农村公路全覆盖,安装防护栏1497.3公里,实现了危险路段安防设施覆盖率100%。

(三)信息管理到终端。采取超前规划、超前实施的工作方针,总投资500余万元建设了桥隧监控网路、公路信息网路、车辆监控网络、船舶监控网路、执法车监督网络、OA办公网络、视频会议系统、部分单兵作战系统,整合养护、运政、路政、海事等交通资源,集交通抢险指挥、管理于一身。

三、打好“创新牌”,养护实现“三个好”

“三分建七分养”,农村公路的养护关乎千家万户畅通、安全、舒适出行。奉节县坚持建养并重,把农村公路养护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手段,全县农村公路实现了有路必养的目标。

(一)主体落实好。坚持“以县为主、分级负责”的原则,健全完善了县、乡、村、社的“四级”养护管理体制,其中县道及以上普通干线公路由县公路局实行专业养护,在乡镇建立公路养护管理所,村建立养护站,社建立养护组,全面负责乡村道路养护管理工作,农村公路做到了“分工合作、分级养护,有路必养、养必养好”的工作格局,并积极引导每个乡镇制定了“乡规民约”“村规民约”,不断提高群众爱护公路意识。

(二)养护模式好。建立健全各种养护模式,保障了道路养护工作落到实处。一是专业养护。干线公路由县公路局实行专业养护,县路政大队监管,并定期对养护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辖区干线公路长期保特较好的技术状况。截至目前,全县专业性养护里程达853.761公里。二是公益性岗位养护。如羊市镇的“里程长”制、龙桥乡的“路长”制、红土乡的公路“保姆”、新民镇的政府购买等,都是充分利用公益性岗位,聘请当地村民担任农村公路养护工,制定养护职责和考核奖惩办法,营造了共同参与的养路护路氛围。截至目前,全县各乡镇利用公益性岗位参与道路管护人员共1840人,涉及贫困户1211人。三是协会养护。由乡镇组织引导辖区内企业成立农村公路养护协会,由协会负责制定公路养护方案、监督公路养护质量。四是承包养护。通过招投标与承包户签订公路养护合同,实行管养分离,每月按标准进行考核和计量支付。农村公路养护质量大幅提升。

(三)奖惩措施好。将农村公路养护纳入县综合考核的内容之一,严格考核,逗硬奖惩。采取“一月一督查、一季一通报、一年一评比”的方式进行考核评比,其中养护管理考核占60%,交通民调考核占30%,信访稳定考核占10%。年终时根据考核排名给予一定奖惩。

四、打好“机制牌”,营运呈现“三个全”

农村客运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奉节县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全力确保群众安全、便捷出行。

(一)管理模式全。灵活运用政策,将符合条件的“黑车”按程序改造为农村区间客运。创新运力投放模式,由乡镇提出申请,经交通、公安、安监进行评审并公示、投放。创新管理模式,实行农村区间客运公司化管理,坚持“集中调度、科学管理、一车多线”的营运模式,并实行统一车型、统一标识、统一色度、统一经营年限、统一保险的“五统一”规范化管理。

(二)监督考核全。将GPS安装作为农村区间客运投放车辆的“前置条件”,在全市率先实现9座以下农客车辆GPS安装全覆盖,保障群众安全出行。在全市率先建立农村营运车辆安全监管体系,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管网络。同时,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乡镇日常监管责任、发改委价格监管责任、交巡警违章管理责任、交管所源头管理责任,对全县农村客运实行单车安全服务质量考核制度,按考核结果依次递减油料(营运)补贴,直至取消营运线路。

(三)营运设施全。秉承“进得来、出得去、走得了、走得好”的原则,建立了“县至乡、乡至乡、乡至村、村至村”的农村客运四级体系。截至2017年底,奉节县已建成等级客运站8个、乡村道路客运招呼站609个、农村区间客运公司5家,开通农村客运线路179条、投放農村客运车辆834辆,实现了符合条件的农村客运通达率100%。

五、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以提质增速为核心,全面建好农村公路。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统筹抓好农村公路发展规划与脱贫攻坚规划、城镇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布局、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的有机结合,计划实施通组通达工程1418公里、通组通畅工程1293公里,实施普通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工程397公里。到2020年,全县将形成以国、省、县道为骨架、以乡道为支线、以村道为脉络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并按照“好中选好、优中选优”和“经验突出、可推广、可复制”的原则,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创建活动。

(二)以完善体制为重点,全面管好农村公路。采取委托执法的方式,在乡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所配备1名执法人员,在村级养护站配备1名护路员,负责村级公路的路政及农村公路附属设施管理工作。在全县各级管理机构和养护人员中推广信息化管理,利用移动手持终端完成公路桥梁日常巡查和阻断信息报送等工作。配合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村建设,逐步实现“路宅分家、路田分离”,打造“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

(三)以有路必养为目标,全面护好农村公路。以完善农村公路养护机制体制为重点,全力完善村级养护站和社级养护组,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水平。在每个乡镇(街道)打造一条示范“四好农村路”,并将其列入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目标考核,实现各有看点、各有示范的目标。

(四)以保障便捷出行为根本,全面营运好农村公路。按照“公交优先,城乡一体”的要求,对全县城区公交、城乡客运、出租汽车发展、客货运场站及现代物流中心建设进行系统规划。按照“对接城乡、方便群众、聚客驳客”的思路,将农村客运站和招呼站纳入,并与农村公路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以农村区间客运为载体,以邮政物流进驻行政村为基础,逐步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节点。

作 者:重庆市奉节县交委主任

责任编辑:马 健

作者:彭书山

县乡行政企业创新管理论文 篇3:

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摘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意义重大。当前各地应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明晰政府职能为基础,以调适层级关系为核心,以优化政府组织为重点,以创新管理方式为手段,以健全财政制度为保障,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关键词:地方; 服务型政府; 思路; 对策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摆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指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明确要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那么,各地应当如何进一步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呢?笔者以为,当前各地应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 以明晰政府职能为基础

政府职能是政府管理活动的核心,决定着政府管理的基本方向。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为企业、市场和社会服务的新体制,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各地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以明晰政府职能为基础。

首先,理顺四方面关系,推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将我国政府的职能定位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党的十七大报告则进一步强调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鉴此,当前各级地方政府必须实现由全能政府、万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克服越位、纠正错位、弥补缺位,把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上来,同时突出其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而为了顺利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目标,就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要求,理顺政企、政资、政事、政中四方面关系。

其次,结合政府工作实际,明晰地方政府职能总体构成。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十六字”的政府职能定位及地方的实际,我们认为,当前及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各级地方政府应当履行的职责和发挥的功能可以进一步具体化为“6+1”:“6”即规划管理、经济管理、国资管理、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六个方面,“1”是指城市管理。一般来说,省、县政府主要为前六方面职能,城市政府如市、区政府因城市管理任务较重,故应在此六方面职能之外单列出城市管理职能。具体来说:(1)规划管理,即研究和制定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有效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制定区域开发、功能布局的规划管理。(2)经济管理,即根据中央统一要求和地区实际情况,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同时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指导、发布信息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总量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保持辖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运用财政手段调节地区间、社会阶层间的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3)国资管理,即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依照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国有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4)市场监管,即依法组织实施对市场主体经营行为和活动的监督检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服务;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侵犯知识产权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建立健全诚信体系,实行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5)社会管理,即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协调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保证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协调社会的各种矛盾,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保证社会的公平与公正,严肃处理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发挥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作用;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社会治安,严厉打击犯罪,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6)公共服务,即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科文卫体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7)城市管理,即按照城市规划,有序推进区域内的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和旧区改造;组织实施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城市交通、房屋土地等行政管理和执法工作,为企业和市民创造良好、便捷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 以调适层级关系为核心

各级地方政府间职责不清、关系不顺以及行政层级过多是当前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明晰地方政府职能总体构成”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合理划分各级地方政府职能,理顺纵向政府间关系,完善地方政府分层管理体制。

首先,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各级地方政府职能,理顺纵向政府间关系。一般来说,各级地方政府因性质、行政地位、政府权能和管辖范围等等之不同,其政府职能会有相应的区别。我们认为,各级地方政府管理职能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1)各自公共物品和公共事务的范围;(2)决策、执行、监督职能在不同层次的不同侧重点。如前所述,规划管理、经济管理、国资管理、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城市管理是各级地方政府职能的基本内容,但这些职能在不同层级地方政府那里的分布和重要性是不同的,即使是各级地方政府共同承担的职能其实现方式也有所不同。换句话说,省级政府在管理上具有宏观性、指导性和间接性的特点,应注重政策法律制定和宏观管理的职能;省以下地方政府,特别是城市政府,直接面对社会、企事业单位和公众,应强化直接提供公共服务和行政执法的职能。以宪法明确规定的省、县、乡三级政府为例。省级政府的职责应主要是:(1)处理地方与中央以及兄弟省市的关系;(2)协调市县之间的关系;(3)提供全省性的公共物品,管理全省性的公共事务,如规划、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公益性问题设施等。在七大职能中以规划管理、经济管理、国资管理为主,其行为方式主要以行政立法与制定公共政策和战略规划、协调监督为主,一般不应直接从事具体事务的管理。县级政府的职责应主要是:(1)结合区域实际,贯彻落实省政府各项决策;(2)处理与邻近市县的关系;(3)负责提供辖区范围内的公共物品,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其行为方式兼具决策型和执行性。而乡镇政府和城市中为办事处的街道则应更多地负责具体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工作,行为方式以执行为主。

其次,减少行政层级,完善地方政府分层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在地方上一般设有省、市(地)、县、乡四级政府。而从国际经验和我国历史上看,三级是主流。[1]行政层级过多不仅造成机构臃肿、人员冗多、滋生官僚主义,而且延缓了信息传递速度,易导致信息失真,从而既增加了行政成本又降低了行政效率。随着经济的市场化、信息的网络化、交通的便捷化、公务员的专业化,取消市(地)行政层级的条件已经成熟。而从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长远要求看,我国行政区划改革创新的大思路应该是缩省并县、省县直管、创新市制、乡镇自治,因此各级各类行政区划建制都有改革创新的任务,但考虑到行政区划改革创新的复杂性和敏感性,调整变更宜从低层开始,逐渐推进。鉴于此,当前应重点搞好以下三方面的改革探索:(1)扩大县乡规模。随着撤乡并镇工作的开展,乡镇数量大幅度减少。但同时县市规模过小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县乡规模过小必然造成行政成本高、资源浪费以及自我调节能力差等问题,严重制约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2)精简市区内部管理层次和机构设置。目前地级以上城市不论规模大小都有四个管理层次,即市政府—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称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政府管理层级过多,严重影响行政效率和效益。当前应以减少管理层次为目的,鼓励大中城市进行行政区划建制和机构设置改革,并引导它们按照精简、效率原则调整和重组市内各级各类机构的管理职能。(3)逐步推进省县直管体制。当前应在总结强县扩权等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进省县直管体制。为此,要着重研究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省市县行政管理职能的划分和调整问题,二是财政税收问题,三是司法体制问题。需要指出的是,省直管县不宜一步到位,应该分步实施,比如首先改革财税体制。[2]

三、 以优化政府组织为重点

政府组织是行政管理体制的物质载体,其对于政府职能的实现和行政效率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当前应在前述“明晰政府职能,调适层级关系”的基础上,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深化机构改革,优化政府组织。

首先,理顺政府机构改革与党委机构改革的关系。政府机构改革中必须解决党政机关机构持续膨胀、人员大量超编、职能交叉重复的问题。对不同层级的党政机构又须采取不同的思路。县及县以下党委和政府,在工作方式和方法上,党委应侧重总揽全局,管大政方针、重大决策;政府应侧重于行政执行、实施决策。但是不能绝对化和过分细化。县、乡党委面对的是许多具体实际问题,党委不参与政务,其总揽全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会被架空,且易形成两个权力中心,加深矛盾。为此,党政部门之间职能不能交叉,要将交叉职能合并到一个部门,有的机构可用一套人员两块牌子或合署办公。省、市(地)级党政关系的处理上,则应注意把党的领导职能同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分开,避免职能交叉与机构设置上的重叠。要撤销各级党委办事机构中与政府重叠对口的部门。并且要注意社会公共权力与党的执政权力的区别。党要把直接承担的社会公共职能交还给其主体,党委也要善于把政治权力转变为社会公共权力,增强自己的执政能力。

其次,理顺条块关系,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我国条块关系不畅的症结在于职责同构。要从根本上理顺条块关系,就须打破职责同构,实现从“每一级政府都要管所有的事情”向“只负责特定事情”转变。反映到各级政府的机构设置上,则应坚持因地制宜,按照各级政府实际履行职责的需要设立。具体来说,对于中央专有的事项应该由中央垂直管理,且中央在地方的派驻机构在人事、财政和编制上应与地方政府脱钩,当然,地方政府也没必要再设立类似的主管部门。中国目前有一些机构该垂直管理的还没有垂直管理,对于这样的机构,变革的思路是,一律改为中央部委在地方上的派出和垂直领导机构,而不能再作为地方政府的一个组成部门。对于中央和地方相交叉的事项,可以考虑坚持目前上下对口的机构设置,但要抛弃“双重领导、条块结合”的旧思路,明确以哪一方的领导为主,以避免职责不清,互相推委的现象发生。另外,上级要减少部门的发文、检查等的数量,必须处理的重要事务尽可能由上级政府向下级政府统一发布指令。对于地方专属事项,中央不要随意干涉,允许地方政府根据需要因地制宜,也不要在中央设立类似的主管机构。对某些机构设到什么层次不必强求一律和一致,应根据业务性质不同考虑各类机构具体设到哪一个层级的政府为宜。[4]对于新出现的社会问题,需要各级地方政府设立机构予以重视的,应尽量采取“增加牌子、不增机构、不添人员”的应对措施,多留几枚公章解决上下对口的问题。对于部分未能进入行政机构序列的单位,可采取“拖尾巴”的方式,设置归口管理部门,由此走出政府机构膨胀—精简—再膨胀—再精简的怪圈。

最后,推行“大部门体制”,优化同级政府机构设置。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最新一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根据这一要求已进行了这方面的改革探索。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各地应加快探索推行大部门体制,并最终形成机构设置的板块模式。所谓大部门体制,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雷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进行管理,以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目标。例如建立“大文化”管理体制,由文化厅(局)承担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版权及文物管理工作。板块模式则是在大部门体制基础上,进一步从职能角度对政府机构进行重组,形成若干政府机构板块。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前述“规划管理、经济管理、国资管理、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七大政府职能结构,在每一个职能下设立一个或若干个政府机构来履行有关职责,形成七大基本政府机构的模块。此外,由于目前省、市、县级政府还有办公厅(室)、监察厅(局)、审计厅(局)、研究室、法制(局)办、新闻办、机关事务管理局等机构,这些机构主要是围绕政府自身事务或针对其他政府机关的行为开展工作,因此可以称之为支持辅助系统,其职能可以称之为支持辅助职能。这样,加上前七个,最后得到八个政府机构板块,八类政府职能。板块模式使政府机构设置真正体现一项基本职能由一个机构或以一个机构为主管理的原则,从而能够达到整合行政资源、缩小政府规模、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5]

四、 以创新管理方式为手段

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和手段是解决行政低效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题中之义。当前,应当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动部分公共服务市场化,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等,进一步提高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首先,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近年来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当前要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我国《行政许可法》的相关规定,从以下五方面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1)把取消和调整的审批项目落实到位;(2)加强后续监管工作;(3)加强《行政许可法》的配套制度建设;(4)清理规范社团、行业组织和市场中介组织;(5)认真组织“回头看”,加强监督检查工作。

其次,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开展了工程建设、交通、农业及城市管理等的综合执法试点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当前应在研究总结综合执法试点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着力扩大综合执法范围,优化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设置与配备。同时,要尽快从法规、体制、资格等方面进一步为综合执法工作创造条件。此外,应通过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度等,完善行政执法机关的内外部监督制约机制,以进一步规范和监督行政执法行为。

复次,推动部分公共服务市场化。公共服务市场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政府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指政府通过与社会合作,利用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与约束机制,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从而实现政府以较少的资源和较低的成本提供质量与效率都更高的公共服务的目的。[6]其具体方式有合同出租、公司合作、用者付费、凭单制等。需要指出的是,只有那些具有非强制性、可选择性、可替代性的公共服务才可以采取市场化;而那些具有强制性、不可选择性、不可替代性的公共服务则不能实行市场化,而应由政府提供。就我国来说,当前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推进部分公共服务的市场化:(1)依据国际通则,放宽准入标准,在交通、能源、通讯、金融、医疗卫生等经营领域扩大竞争。(2)在公共工程管理领域(如公路管理等)、公共服务领域(如垃圾清理等)以及在事务性管理领域(如数据处理等),可以实行政府合同出租制。(3)在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和一些缺乏实际竞争者的公共服务项目发展方面,可以走公私合作的路子。(4)可以在福利待遇货币化的基础上,使一些消费性公共服务领域像去公园、走高速路那样实行一定程度的用者付费制。(5)在一些社会保障领域如医疗保险改革后的就医、最低生活水平保障等项目上,可以实行用户凭单制。[7]

最后,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利用信息技术重塑政府的组织与管理,提高政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既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也有利于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当前可从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以全面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现代化品质:(1)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网络覆盖率;(2)整合政务信息资源,推进政府业务电子化;(3)增强信息公开化程度,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

五、 以健全财政制度为保障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实际上,公共财政是服务型政府的经济基础,如果没有公共财政提供资金保证,服务型政府就只能是“空中楼阁”。当前各地应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公共化为取向,以均等化为主线,以规范化为原则,从以下方面着力,不断健全公共财政制度。

首先,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成功构建公共财政必须实现两个转变:一是财政收支运作的立足点要由主要着眼于国有经济单位的需要逐步扩展至着眼于满足整个社会的公共需要;二是财政收支效益的覆盖面要由基本限于城市里的企业与居民延伸至包括城市和农村在内的所有企业和居民。[8]因此,公共财政必须与政府职能转变相衔,突出财政的公共性。具体来说,就是必须以公共性为取向,以均等化为主线,进一步加快财政覆盖非国有部门和农村、农民、农业的进程。在此基础上,通过逐步偿还历史欠账,逐步拉近不同所有制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在享受基本公共物品和服务方面的距离,让政府通过财政活动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效益,无差别地、一视同仁地落在每一个企业和每一位居民身上。也就是在财政上要实行并坚持“国民待遇”。与此同时,坚决退出长期处于“越位”状态的竞争性领域,让财政腾出手来专注于公共性支出,从而补足长期处于“缺位”状态的基本公共物品和服务事项。在当前,尤其要确保新增财力全部或绝大部分投向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并避免在与商务经营有关的竞争性领域注入新的投资。

其次,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要在前述“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各级地方政府职能”,明确各级地方政府事权的基础上,根据各级财政支出责任划分以及财政收入分布结构,合理确定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具体来说,省以下各级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采用按税种或按比例分享等规范办法,遵循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配置与财政收入筹集能力相匹配的原则。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责任后,需要相应地进行财政收入调整,逐步达到尽可能地匹配。省级按比例分享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其他税种要全部下划市县两级;市级要进一步规范收入划分,按照县市级采取分别不同收入划分的方式,消除过多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收入的做法。市级对县级,要从有利于县市政府职能转变和县域经济发展来划分收入,将经济调节作用强的税种作为共享收入,其它税种作为县级收入;市对其辖区要从有利于城市协调发展、发挥整体功能划分收入,涉及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税种作为市级收入,规模小、税源分散、便于区级征管的税种作为区级收入,同经济发展联系密切但税源分散、征管难度较大的税种原则上作为共享收入。[9]

复次,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财政收入差距很大,这必然产生财政支出责任需要的财力与统一划分的税种配置的财政收入能力之间大小不等的差异。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合理、透明规范的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来解决财政支出责任与财政收入能力之间纵向上和横向上的不平衡问题,最终形成完全规范的政府间财政管理体制。

最后,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管理制度。当前应着重注意做好以下六项工作:(1)继续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将财政性资金纳入国库和财政专户管理。(2)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形成收支彻底脱钩的管理办法,对执收执罚部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经费按统一的预算政策和标准安排,与执收执罚的收入彻底脱钩。(3)完善部门预算制度。扩大部门预算编制范围,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建立科学的绩效预算评价体系,硬化部门预算约束。(4)继续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加强计划管理,健全监督机制,提高政府采购质量和效率。(5)探索完善“阳光收入工程”。实现公务员各类补贴、津贴统一发放,积极探索公务员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试点,建立规范的机关工作人员收入增长平台。(6)探索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要在总结经验、完善措施的基础上,扩大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财政管理体制,大力推进“乡财县管”等改革,力争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

参考文献:

[1]孙学玉.强县扩权与市管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6,(5).

[2]课题组.我国西部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5).

[3]张立荣.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周振超.打破职责同构:条块关系变革的路径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5,(9).

[5]曾峻.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行政体制改革总体思路的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3).

[6]何海兵.公共服务市场化:西方理论与中国实践[J].学术交流,2006,(4).

[7]张立荣.当代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取向与启示[J].党政干部论坛,2005,(2).

[8]高培勇.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指标体系:定位、思路及框架构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8).

[9]宋立根,邵源,吕旺实.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研究(三)[J].西部财会,2006,(6).

责任编辑 刘凤刚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07&ZD030)“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研究”;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8-ZX-169)“服务型政府建设模式研究”成果。

作者:何 水

上一篇:审计移送处理环节分析论文下一篇:科技情报研究金融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