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行政管理创新扩大创业论文

2022-04-30

设立市场化母基金是吸引社会资本集聚、平衡商业性资本收益与风险、培育和壮大创业投资行业的重要手段。市场化母基金以其专业的运作,在促进政府引导创新创业方式的升级、提高资本链整体效率、支持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发展、提高创新创业成功率、有效连接全球创新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府行政管理创新扩大创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政府行政管理创新扩大创业论文 篇1:

全面推进创新型政府建设研究

摘要:全面推进创新型政府建设,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需要,是引领经济新常态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抓手,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要求。创新型政府建设的基本取向应该包括治理理念更新、组织机构创新、政府职能转变和工作方式创新四个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加快转变职能和简政放权,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方法不断创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显著,但也面临不少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建设一个精简、高效、廉洁、服务的创新型政府,要狠刹“四风”问题抬头趋势,严肃治理“庸政”“懒政”和为官不作为、乱作为现象,营造创业创新、务实重干的优良政治生态;优化政府部门组织结构,规范并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培育创新文化,培养扶持创新型干部和人才;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政府创新引领和带动社会创新。

关键词:创新型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政治职能转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一、全面推进创新型政府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2013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要实现“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的新一届政府三项施政任务,必须要有“建设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法治政府”的三大保障。①首次提出了建设“创新型政府”的任务,并将其作为政府自身建设的首要目标。此后,新一届中央政府从自身改起,把简政放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当头炮”和开门第一件大事。国务院机构改革大刀阔斧、有序实施,660余项行政审批事项分批取消和下放,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逐步推行。各级地方政府也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当前,我国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大幕已经拉开,以政府创新引领和带动全社会创新的氛围已然成型。全面推进创新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自1988年以来,经过20多年的探索,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已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政府职能基本实现了“四大转变”: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由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转变,由封闭政府向透明政府转变,由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但由于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例如,政府机构设置不够科学,行政成本居高不下,行政审批事项仍然较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难以有效发挥,政府职能的“错位”“越位”,使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政府职能的“缺位”,又使一些应该由政府管的事没有管到位。尤其是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还比较薄弱,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

建设成效不彰,市场监管与保障社会公平的机制尚不健全。因此,必须厘清政府职能的边界,加快简政放权的步伐,以高度的责任感推动政府自身革命。

2.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需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给政府行政管理和社会治理方式指明了新的目标和方向。尤其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进一步科学定位,强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对政府职能和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向纵深推进的每一步都面临着思想观念的束缚、利益固化的藩篱和体制机制的障碍。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政府自身改革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社会、文化等其他领域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前提和关键。因此,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要求推进政府创新。

3.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效抓手

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要建设一个创新型国家,政府应当成为创新的表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阶段,经济增长动力发生转换,由原来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由主要依靠出口、投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转为主要依靠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拉动。旧常态下依靠拼资源、拼消耗、拼人口红利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政府主导资源配置的强刺激政策也在某种程度上挤压了社会的活力和企业自主创新的空间。新一届中央政府成立以来,大量工作都在围绕就业、创业和创新展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批复和建设过程,本身就是中央政府放权、让利的过程。“通过政府放权让利的‘减法’,来调动社会创新创造热情的‘乘法’,不仅有利于带动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发展,而且有利于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引擎。”②通过政府创新来引导和带动全社会创新,已经成为引领经济新常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抓手。

4.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落地生根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明确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和主攻目标,开辟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四个全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内在要求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和提高政府效能,充分调动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加快建设创新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另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进一步树立,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为我们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作了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的准备。但是,如何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落地生根,将群众充分认同、党内外积极评价的好经验、好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从而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必须、也只能够通过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来实现。

二、创新型政府建设的基本取向

政府创新,是公共权力部门为了增进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创造性改革。它是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增进公共利益的基本手段,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法宝。③创新型政府建设的基本取向,至少应当包括治理理念更新、组织机构创新、政府职能转变和工作方式创新等四个方面。

1.治理理念更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命题,并将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我国政府管理的基本理念也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统治”到改革开放之后的“管理”再到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的“治理”,从“管”到“治”,一字之差足以反映出党和政府执政理念和治理方式的重大变化。新一届中央政府秉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按照现代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的要求,结合国内外政府创新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建设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法治政府的具体目标,体现了“由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由神秘政府走向透明政府、由任性政府走向守信政府、由权力政府走向责任政府、由利益政府走向中立政府”④的治理理念转变。俞可平将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概括为“民主、法治、责任、服务、优质、效益、专业、透明、廉洁”九个方面,指出“从管制政府走向服务政府、从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从人治走向法治、从集权走向分权、从统治走向治理”已经成为政府改革创新的必然趋势。⑤

2.组织结构创新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纵向垂直的等级制政府模式和横向的基于专业化分工的职能部门模式。这种政府管理机构依靠自上而下的威权等级、理性高效的分工和法制化运作,保证了中央重大决策和指示命令的统一指挥和迅速执行,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然而,传统政府结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例如,纵向的等级结构在保证指挥统一的同时,往往会造成下级缺乏主动性、创新性和想象力;横向的部门结构在适应专业化分工的同时,也会因为部门林立、职能交叉而带来部门之间的运作不畅和协调困难,从而影响效率的发挥。⑥再如,政府机构重叠、职能不清、职责交叉、权责脱节导致利益的部门化和管理的碎片化,九龙治水、政出多门、推诿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社会化大分工的展开,必然要求对政府部门的组织结构进行创新。

3.政府职能转变

机构改革是政府内部权力的优化配置,转变职能则是厘清和理顺政府与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机构改革不易,职能转变更难。简政放权,就是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解决目前政府职能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切实把政府工作的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也就是说,既要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又要把该管的事情管住管好。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是一场自我革命,开弓没有回头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清晰界定了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政府的职能和作用,即“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等五个方面。因此,建设创新型政府,就要管好用好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和放活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完善社会这只“自治之手”。政府“瘦身”的同时更要“健身”,切实防止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

4.工作方式创新

组织和理念的创新,必然要落脚到工作方法、方式的创新上来。一是要由单一主体行政管理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治理转变,努力做到“政府管理、社会自我调节和基层民主自治”相结合。二是要由依靠人治和行政力量向坚持依法治理、授权治理转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三是要由强调社会管理向提供优质高效公共服务转变,寓社会管理于公共服务之中,建设服务型政府。四是要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将原由政府包办社会的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或市场机构完成。五是要在政府运行和自我监督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力量,委托专业部门客观、独立、公正地评估政府工作,用群众的眼睛监督政府,进一步推动政策的落实,避免政府“自拉自唱”、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问题。六是严格规范政务服务和执法活动的工作规程,切实改变“冷、硬、横、推”的衙门作风,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七是推广行政服务中心“一个窗口”对外统一受理,实施“限时办理”“透明办理”“网上办理”,用便捷、高效、透明的行政审批打造政府服务品牌。八是要跟上时代步伐,借助互联网电子政务的东风,将各种行政审批事项和权力运行过程纳入法治化轨道,并通过媒体和网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三、我国地方政府创新面临的主要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一届中央政府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政策带动和舆论氛围下,在各种问题困境倒逼和发展绩效竞争下,一些地方政府提出了建设“创新型政府”的战略目标,出台了相关的实施方案,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地方性政府创新实践。经过持续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创新理念逐步树立,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职能进一步优化,行政管理方式方法不断创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显著。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和服务需求相比,我国地方政府自身建设还面临不少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各地各单位采取措施、狠抓落实,多年积弊陋习得以整改,干部作风明显转变,但仍有个别党员干部存在侥幸心理和观望心态,不收手、不收敛、顶风违纪的典型案例时有发生,并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形式主义方面,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办公用房清理中跑了调、走了样,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文风、会风改进成效不突出,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的情况还相当普遍,“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杜绝,一些政府部门尤其是领导干部追求形式、不重实效,图虚名、务虚功,工作抓落实力度不够。官僚主义方面,个别领导干部“官本位”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公仆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欠缺,权力崇拜、权力滥用、权力寻租问题依旧突出。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公车私用、公款旅游时有发生,公务接待超标准、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严重,公款吃喝和消费转向较为隐蔽的场所,且有抬头迹象。大操大办婚丧嫁娶等违规宴请、收受礼金问题依然存在。

2.部分公职人员“庸政”“懒政”“不作为”“乱作为”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一方面,部分官员办事拖拉、工作推诿、纪律涣散、追求安逸,缺乏责任心和同情心,“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服务态度差、办事效率低的问题仍然存在。另一方面,由于基层官员灰色收入和超规福利减少,反腐让他们丧失了寻租的机会,各项规定又对官员行为限制较多,“为官不易”甚至“为官危险”的观念正在一些官员中形成,“庸政”“懒政”现象不断出现。此外,一些地方和部门仍有“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不良习气,有的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遇到问题不敢抓、不敢管,没有动力作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等靠要”“混日子”思想严重。懒政怠政和不作为、乱作为导致中央重大改革举措无法落地,出现“肠梗阻”,严重影响了改革效率,降低了政府公信力。“尸位素餐本身就是腐败,不作为的‘懒政’也是腐败!”看似不争权、不争利,其实是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一种摆设,浪费国家资源,与党和政府的宗旨完全背道而驰,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不可低估。

3.一些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政府自身的组织结构、工作方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新需求

首先,目前中央和省一级政府机构改革已经深入展开并取得实质性突破,而市、县(区)一级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由于工作主动性不足等原因,力度仍然十分有限。政府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有权无责、有责无权、权责不对称等影响行政效能的突出问题依然存在。其次,一些政府部门“三定”工作完成得不到位,职能定位、机构设置、职责分工、运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的不少问题,大部门制、大科室制推广力度不够,改革之后各部门间工作的上下沟通和左右衔接不甚通畅,部分领域政出多门、九龙治水而又无法监督无人负责的局面依然存在。再次,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及其组成人员的结构比例也不尽合理,综合和执行类部门相对偏多,而决策和监督类部门则相对偏少;政治经济类部门任职人员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类部门任职人员少。最后,在编制、领导职数实行总量控制的情况下,在编不在岗的“吃空饷”现象得到了有效清理,但很多基层政府部门尤其是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数目依旧庞大,许多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门人才却引进不来,而有的单位编制多、人多,但上班人少、干活人少,编制资源浪费很大。

4.个别政府工作人员创新动力不足,服务意识不强,能力素质不高,存在“本领恐慌”

首先,一些地方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认识不到位,思维习惯和工作方式仍然停留在党的十八大以前的状态下,管理、用权意识强,服务意识弱;强调权力多,强调责任少;工作作风漂浮,主动性不足,创新性不强。其次,现在一些地方经济下行压力大,导致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加上八项规定和“三公经费”限制的压力传导,不少公职人员心态上不适应,认为多做事就有可能出事,宁愿不做事,没有动力作为。最后,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中央的新谋划、新举措陆续出台,同过去相比,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今天学习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但是由于部分工作人员知识结构老化,眼界和视野狭隘,仍然习惯于人治、管制,缺乏法治和服务的本领,对于在新常态下如何处理经济社会事务所面临的问题和压力产生了畏难情绪和消极应付意识,本领恐慌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

四、推进我国创新型政府建设的对策建议

全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建设一个精简、高效、廉洁、服务的创新型政府,对于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破解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民群众的期待和需求,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要从执政理念更新、组织机构创新、政府职能转变和工作方式创新等方面,继续对作风积弊和“庸政”“懒政”、不作为、乱作为问题进行大扫除,对政府权力运行流程进行再造,从而为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体制机制保证。

1.狠刹隐蔽“四风”抬头趋势,严肃治理“庸政”“懒政”和不作为、乱作为问题,营造创新创业、务实重干的优良政治生态

治理“庸政”“懒政”和为官不作为、乱作为问题,营造优良的政治生态和干事氛围,是建设创新型政府的关键前提。近期以来,一些“四风”问题改头换面,不断翻新花样,日趋隐蔽化;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部分腐败分子一意孤行,仍然没有收手,甚至变本加厉,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塌方式腐败”。一要狠刹“四风”问题抬头的不良趋势,持之以恒地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继续对中央要求和禁令进行广泛宣传,并进行明察暗访和突击抽查,对顶风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以在党内外达到警示和震慑作用。二要严肃治理“庸政”“懒政”现象和为官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树立正确的管人、用人导向,把好领导干部“入口关”和“出口关”,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标准和“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选拔正直、清廉、勤政、担当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及时淘汰腐化堕落、为官不为的党员干部,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营造创业创新、务实重干的浓厚氛围。三要始终保持“打虎拍蝇”的高压态势,持续遏制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蔓延势头,重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态。要抓好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同时坚决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行为。要建立长效机制、树立政治规矩,制定并执行领导干部“公务用车、企业兼职、为官不为、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借机敛财”等违法违纪行为的管理办法,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坚决克服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现象,扎牢重构和保障良好政治生态的制度“篱笆”,为全面从严治党打造作风新常态,建构政治新生态。

2.优化政府部门结构,规范并公开政府权力运行流程

政府创新是一场政府的“自我革命”,其实质和核心是政府部门结构的优化配置和政府权力运行流程的再造。一要明确提出“创新型政府”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制定中长期的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避免政府创新成为“一阵风”而缺乏可持续性。二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市、县(区)级政府要坚持放管结合,承接和落实好中央和省一级下放和取消的审批事项,继续取消、下放本级行政审批事项,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三要坚持依法行政。创新型政府不是随意创新,而要按照法治政府的要求进行。要按照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强化运用法治的思维、手段和方式调节经济运行、管理社会事务,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确保每一项重大创新政策和决策都必须于法有据,每一项创新活动都必须沿着法治轨道进行。要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和决策程序。严格落实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动规范文明执法。努力创造“让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让社会法人法无禁止皆可为”的生动局面。四要创新政府治理结构,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和权力结构设置,以大部门制和大科室制为突破口继续探索部门职责和机构整合。五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服务方式、监督方式和公众参与方式。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改革,引入第三方力量评估政府工作,鼓励支持媒体舆论和社会民众监督,加大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力度,打造阳光政府和廉洁政府。

3.营造创新文化,培养扶持创新型干部和人才

良好的创新文化和浓厚的创新氛围,可以为建设创新型政府提供强大的内生力和驱动力,进而培育、催生创新型干部和人才,达到以政府创新引领和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目的。一要培育支持创新、大胆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竭力营造“想干事、肯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氛围。“政府创新风险大,很多是属于行政体制改革的内容,依然相当敏感,有可能失败,有可能得不偿失,有可能效益不大。因此,不少政府官员对政府创新还有一种惧怕的感觉。”⑦要充分发扬民主,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形成“以实干促工作、以实绩论英雄”的导向,各级党政组织尤其是组织部门要为那些“肯干事、能干事、敢担当”的干部撑腰,真正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肯干事的人有舞台、能干事的人受尊敬、干成事的人受重用”,营造“功成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的改革创新氛围。二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制度保障。“要给创新者以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和政策的保证,形成足够强大的激励力量,激发人们的创新积极性;同时也尽可能补偿创新者为创新所付出的代价,降低人们为创新所承担的风险,支持敢冒风险的创新者,奖励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创新者。”⑧三要营造宽松、公平、开放透明的创新创业环境。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要吸引鼓励企业家和高层次人才干事创业,重视企业家培育,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眼光、开拓精神、管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队伍。四要实施人才驱动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要深入实施“人才回归、全民创业”战略、全民技能振兴工程、职业教育攻坚工程、高等教育提升工程,大力引进各种高层次人才,着力培养一批急需的技能人才,为各种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广阔的空间、便利的服务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4.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政府创新引领和带动社会创新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要求,不折不扣地将中央和上级政府下放的权力放给市场和社会,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带动各个领域的改革全面深化。以政府权力上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上的“加法”。二要以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要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保障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让人民干事创业免除后顾之忧,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三要激活民间资本、依靠民间力量、激发社会活力。加快实施政社分开,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允许其成立时直接依法向民政部门申请注册登记。四要鼓励推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给很多想做事情的社会组织,尤其是公益性慈善组织提供专门渠道和专项资金支持。五要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适时推出一批市场化程度高、投资规模大、合同关系清楚、具有长期稳定需求的示范项目。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市政供水、供暖、供气,医疗和养老服务等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扩大社会事业开放,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将创新型政府建设的落脚点,落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安全感、幸福指数的提高上,最终打造人民满意的政府。

作者:南阳市建设创新型政府研究课题组

政府行政管理创新扩大创业论文 篇2:

发挥市场化母基金作用推动创新创业创投

设立市场化母基金是吸引社会资本集聚、平衡商业性资本收益与风险、培育和壮大创业投资行业的重要手段。市场化母基金以其专业的运作,在促进政府引导创新创业方式的升级、提高资本链整体效率、支持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发展、提高创新创业成功率、有效连接全球创新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为此,应大力发展市场化母基金,广泛吸引社会资本,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大潮,促进创业创新创投蓬勃发展。

一、我国创新创业母基金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相关定义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非上市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投资者按照出资份额分享投资收益,承担投资风险。母基金是专门投资于其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基金。它一般不对具体项目进行投资,只参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起和运作,是联结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和私募基金投资者的新型中介。与一般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相比,母基金属专业化极高的基金,是私募股权基金的最高形式,相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具有合理配置资产、有效制衡利益风险的优点。

(二)我国创新创业母基金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母基金是随着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悄然兴起的,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国内市场上逐渐形成了三大母基金阵营:政府引导基金、国有企业参与设立的市场化母基金、民营资本运作的市场化母基金。

其中,与创新创业密切相关的母基金以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为主。它是一种由政府出资设立、旨在引导民间资金参股各类商业性创业投资子基金的政策性基金,具有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增加创业投资资本供给的优点。代表基金是国家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它是2009年10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按照“市场运作、政府引导、规范管理、鼓励创新”的原则联合启动实施的,整合了中央财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央基建投资资金等,委托专业基金管理机构运营管理,与地方财政资金、社会资金共同参股设立创业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领域处于初创期、早中期的创新型中小企业。随着企业发展壮大,适时通过公开发行股票上市(IPO)、并购或股权转让等方式,实现出资人投资退出并获得收益。截至2015年底,我国共成立780支政府引导基金,已披露的基金总目标规模达21834亿元。

(三)现有母基金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母基金的数量明显增多,对经济发展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但是,与我国创新创业发展需求相比,现有母基金不论在基金设立、项目筛选、投后管理、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市场化程度,还是对创新创业的引导、带动作用上都存在较多问题,影响了母基金作用的发挥。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母基金投资偏向中后期

当前,我国并无单独的母基金投资结构,但是,我们可从整个创业投资领域的市场结构识别出母基金投资的阶段特点。与美国相比,当前我国私募股权投资中投资于天使阶段的仅占总量的1%,明显低于美国10%的水平;投资于创业投资阶段虽然占到总量的24%,明显高于美国18%的水平;投资于PE阶段占到总量的75%,略高于美国72%的水平。

2、资金来源较为单一,放大效应较为有限

目前,国内政府引导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政府通过财政出资独立完成,二是政府与政策性银行联合出资设立。但不论是哪种资金来源方式,都是以财政资金为主,其运作过程受到政府的干预,一般会严格限制子基金的投资区域、投资行业、投资阶段以及投资策略、注册地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引导基金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影响了基金规模的扩大。

3、政府在引导基金中的角色定位不清

目前,引导基金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并不统一。有的政府只作为LP(投资人)参与引导基金,并不参与子基金的设立等事项;有的政府则充当LP加GP(基金管理人)双重身份,即政府除出资参股基金外,也按投资比例参股管理公司(GP)的设立,使管理公司变成一个合资公司,由双方合营,较深度介入基金的管理及投资决策,参与最终投资决策模式;有的政府虽然不参与GP的设立及运营,但会派专业人员加入投资审议委员会,参与管理公司最终的投资决策。后两种角色定位都与标准的市场化母基金存在较大差距,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金的运作效率。

4、引导基金的监控能力偏弱

对政府来说,设立引导基金是一项新生事物,普遍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也不具备一般母基金那样丰富的业务体系,因此,政府在与基金谈判时,不具有优势地位,更多是以“合作”而不是投资者的身份去与投资机构建立关系,对基金的监控能力较弱。既缺乏长期和专业的监控流程,还存在着由于受更多行政管理因素的限制而导致监控手段失灵的问题。

5、引导基金的收益目标不明确、激励机制缺失

引导基金不设定明确的盈利目标,一方面导致激励机制设置上缺乏利益驱动,另一方面也导致各种政策导向性目标反向弱化了引导基金的激励因素。同时,虽然引导基金在与市场化机构合作过程中承认并引入市场化的激励机制,但是往往还是以政府管理手段作为限制和附加条件,进而导致管理团队的激励缺失。

6、放大引导基金的投资风险

与市场化母基金具有分散风险的优势相反,现行政府引导基金不合理的内部运行机制设计,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其投资风险。一方面,引导基金参股设立子基金时,由于政府与委托管理团队、投资者之间的目标存在差异甚至冲突,而政府一般又不直接参与基金投资及运营,只能在层层的委托代理中控制风险。在政府、基金管理公司和被投资企业的委托代理链条中,政府处于最初始阶段,也是信息的弱势群体,很难详细了解被投资企业的具体情况。同时,多重的委托需要政府支付多重管理费,代理成本相对较大,进而增大了引导基金在运营过程中的投资风险。

二、发展市场化母基金的意义

(一)有利于政府引导创新创业方式的升级

回顾我国政府鼓励和引导创新创业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是政府补贴、税收优惠等纯政府行为阶段;之后,进入到以补贴、税收等政府行为为辅,产业引导基金结合社会化资本发挥主导作用阶段,在这个阶段政府引导基金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母基金的角色,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但也存在着引导放大作用有限、专业性不强等问题。要想进一步提升政府引导创新创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必须通过设立市场化母基金实现在母基金和子基金两轮的放大效应,将过去几倍的放大倍数扩展到几十倍,从而使政府引导基金的引领功能得到最大化体现。

(二)有利于提高资本链整体效率

政府作为支持创新创业的顶层出资人,应该向市场化母基金出资,这样在母基金层面即可放大和吸引社会资金的进入,在所投资的直投基金层面又一次吸引社会资金,两级结构、两轮放大,从而更有效地放大资金规模,一方面用更少的政府资金做更多的引领放大,另一方面,有效集聚社会资金并引导投向创新创业领域,积极引导社会资本的正确流向,实现区域内资本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随着全民富裕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大量高净值人群出现,社会资本盲目涌进房地产和高利贷等不规范的投资领域成为发展隐患。这些社会闲置资金如果只投资直投基金,风险相对较大。但是如果投资母基金,可以透过专业管理、分散风险、持续运营等大幅降低投资风险,有效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帮助政府解决社会闲散资金无序流动带来的问题。同时,社会资金通过市场化母基金的方式进入具有发展前景的创新创业和实业发展领域,有利于优化资本流动方向,促进创新资源集聚,助推经济良性发展。

(三)有利于支持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发展

通常情况下,创新创业的发展是从一个想法到一项技术,从一个团队到一个成功的企业,其逐渐蜕变长大的过程有着科学、完整的生命周期——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而每个周期都有不同的资源需求,需要不同类型的资本支持,分别对应着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和并购/定增基金等。

市场化母基金,可以围绕整个生命周期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布局,让整个创新创业周期完整和活跃起来。政府可以把创新资源的配置权交给市场,并从原来支持项目转变为支持市场化母基金,支持整个产业全生命周期发展。在生命周期的前端,可以通过“天使投资母基金”等支撑公共科研机构、大学、民间创新等原创型创新活动;在生命周期的后端,通过引领和撬动设立并购基金、定增母基金,借助专业投资团队的力量,通过并购、投资等多种手段,推动成熟期企业持续创新、再创新,焕发新的活力。

(四)有利于提高创新创业成功率

推动创新发生并成长壮大,不仅要沿着创新生命周期配置资本资源,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服务机构的辅助作用。这样才能形成生态系统的内部有机循环,即大众创业在全生命周期里通过市场化资本和市场化机构的支持发展为标杆企业,标杆企业再通过并购、投资等方式反过来引领和投资创新创业,从而构成一个欣欣向荣的创新生态系统。

为了投资业务的持续运营和投后管理,市场化母基金必将投资众多的市场化服务机构,从而为基金和创业企业提供大量的增值服务,提升被投企业的成功率,降低投资风险,并全面实现创新生态系统的高效构建,达到或超越政府引导基金的预期目标。

(五)有利于有效连接全球创新

美国的“再工业化”,德国的“工业4.0”,日本的“再兴战略”,法国的“新工业法国”,都给“中国制造”带来了巨大压力。而东盟国家的快速工业化、南亚的发展和拉丁美洲的再度崛起,也正在不断削弱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大国的中国突然发现自己站在一个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在于过去的十几年中国的制造业龙头一直是努力通过模仿复制和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而忽视了“创新”这一核心价值优势。当前许多核心技术都掌握在美国、以色列等高精尖企业手中,而中国要想培养自己的核心技术与企业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积累。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快速引进国外核心技术的最有效方法是“带土移植”,即将国外有潜力的、有高精尖技术的优秀创业企业,从建立早期就开始引进中国,帮助它们在中国成长发展,在中国扎根,成为中国经济的一部分。引进企业通过在中国开拓业务市场,在中国寻找后续股权投资,被中国上市公司收购,甚至未来在中国上市这四阶段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国际创业企业到中国创业成长。而通过设立市场化母基金,可以实现投资于全球创新高地的一线创业投资基金目标,通过股权投资的紧密连接,与美国、以色列等国际一线投资基金合作,大力引进国际创新创业企业来到中国“带土移植”,促进更多优秀创新创业国际企业落户中国,与中国市场紧密连接,为中国市场发展贡献力量,与中国资本紧密连接,为中国上市公司寻找潜在收购和投资标的,促进中国上市公司的持续创新与全球化扩张,推动中国加速成为全球创新中心。

三、发展市场化母基金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推动政府向创新创业的顶层出资人转变,有必要加快政府引导基金向市场化母基金的转型,通过市场化母基金实现创新创业全周期的合理化布局,实现创新全价值链的引领与贯穿,并且通过加强各个创新环节之间的有序流动,有效提升政府引导基金对创新扶持的价值与效率,避免政府引导基金单一地集中于某一阶段,避免“资出多门”的重复建设问题。具体应该从基金管理团队挑选、项目筛选、投后管理、激励机制等方面真正引入市场机制,实行专业化管理,努力提高基金运作效率、有效降低投资风险。

(一)引进市场机制优选基金管理团队

市场化母基金运作的前提和关键是用市场化手段确定政府与母基金管理机构以及所投子基金的关系。要从市场的角度,通过公正的遴选,择优确定基金管理人,将基金运作交给真正有能力的基金管理人,确保形成与基金的方向契合,与产业资本融合,与金融企业结合的多赢格局。

(二)促进决策机制市场化

市场化母基金是通过投资子基金来间接实现项目和行业的覆盖,因此,对子基金的选择也就是对行业的配置,需要把握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实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目的。要以市场规律为基础,加快引导基金市场化决策机制的建立。同时,母基金发挥其政策导向作用时,也应以市场规则为原则,杜绝任何与市场相背离的决策,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构建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

管理团队的市场化要与激励约束机制的市场化相对应,科技创业和股权投融资,都是以“人”为核心、以市场为基础的运作方式,必须对管理团队建立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真正调动管理团队的积极性,保证管理团队的稳定性。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母基金管理的人才匮乏,是制约母基金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制约区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大力培养母基金管理人才,建立一个市场化的管理团队建设机制,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尽一切办法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母基金管理人员。同时,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推动市场化管理团队的建设。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所)

作者:刘国艳

政府行政管理创新扩大创业论文 篇3:

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演进与实施路径

摘要: 创新创业已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繁荣的一股新的推动力量,推动创新创业教育逐渐成为时代热点。与此同时,国家出台了诸多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以鼓励与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演进趋势研究和实施路径优化值得深入研究。基于此,研究者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法,收集了中国政府网创新创业政策专栏中的有关政策文本,勾画出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以及其发展历程,并从政府支持、高校培育和企业发展的三个角度,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实施过程。研究发现: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经历了政策起步期、政策扩散期和政策全面落实期三个历史演进时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政策演进;政策实施;政策研究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01-13

作者简介:刘春湘(1966- ),女,湖南湘潭人,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非营利组织的治理与管理、政府治理与社会保障研究;刘佳俊,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以来,人力资源与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和調控能力,以及其连带的知识产权的拥有、运用能力日益成为国家综合国力、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1]。2012年开始的中国经济运行进入了新常态发展,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标志我国的创新创业发展有了进一步的驱动推进力[2]。创新创业的发展是我国综合国力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是创新创业事业的新生力量保障。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应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出具备专业创业技能以及坚韧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使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型为人力资源大国。在此背景下,完善的有关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对于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持续高效发展十分关键。那么,我国的创新创业政策的历史演进过程是怎样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是如何实施的?在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需要完善优化的路径选择?为回答以上问题,笔者从中国政府官方网站收集国务院、部委和地方政府有关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文件,进一步清晰勾勒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演进路径。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国家到地方的政策实施落实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笔者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对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演进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我国对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研究内容,同时也为我国政府重新审视、调整、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提供一定的方向参考,以更好地适应国际创新创业形势的需求。

二、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研究现状与述评

(一)创新创业教育及其政策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学科专业定位暂时模糊,没有严格的界定。创业教育的概念在198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国际教育研讨会首次被提出。国外相关研究代表人物熊彼特提出,从创新的角度研究创业教育,将创新的特点融入到教育之中[3]。我国国内的学者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的研究观点各不相同。高晓杰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新生的教育形式和观念,旨在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4];张冰、白华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富有远见、勇于面对挫折、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创造能力[5];董泽芳认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目的性、中介性、开放性、多样性与可仿效性等特征的有关人才培养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操作样式[6]。本文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跟随时代发展在创业教育基础之上融入创新教育因素,提升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创新技巧,助力今后创业发展的新教育理念和方式。

关于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内涵,在学界中也有不同的解读。近年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多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创新创业[7]。何云峰等利用多源流理论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创新创业中的问题流是创新创业人才缺乏,政策流是政府官员开始关注创新创业问题,政治流是创新创业的氛围在我国已经形成,在本世纪新十年的开局之年这一关键时间点上,三流汇合,进而促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形成[8]。综合各方学术观点,笔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是政府为了完善或改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而制定的政策。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合理制定,可以有效培育创新创业人才,为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输送人才,从而进一步提升国家创新创业综合实力。

(二)政策研究现状与综述

目前我国对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针对性研究并不多,大多数学者通过对比分析中外的创新创业教育,来为中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提供建议。比如,张竹筠建议:第一,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相应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如应深入并系统地对管理专业和经济专业的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其他专业的学生,可以为其挑选经提炼后的选修课程,这样也不妨碍感兴趣的学生感受创新创业教育的魅力,从中汲取创业知识;第二,我国高校需将创新与创业教育共同实施,以教育的创新来推进教育改革,使教育整体的机制与创业人才的培养相一致;第三,确保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圆满实施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这需要整合有生力量并采用多方积极有效的配合来完成[9]。

(三)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实施路径

在论述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及途径上,我国学者做了较多研究。陈桂香提出,高校、政府、企业协同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有利于发挥各育人主体的资源优势,激活资源存量,放大资源效能,实现协同方利益最大化。三方联动耦合的人才培养机制的实现,可以从组织领导、资源共享、激励约束、考核评价和组织文化等方面着手[10]。刘洋提出,应该构建合理化的课程体系,对教学效果的评估手段进行改革,同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等[11];杨艳萍研究了如何将创业教育课程化[12];陈雄一等指出了加强实施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及途径[13]。

在现有可搜集到的文献研究中,大多数文献研究处于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的细节部分,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等,却并未从创新创业政策的宏观视角去深入研究政策的实施路径及改进方向。本文则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宏观发展进程深入分析,试图探求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演进过程,并基于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实施情况,给予优化实施路径的建议,以完善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

三、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演进

我国很早便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推动创新创业教育,1999年教育部发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便首次提到要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标志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开始。2002年教育部发布《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纪要》,提出在9所高校中开展创业教育示范工作,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起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政府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越发重视。201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对创新创业教育有了更详细、更具体的指导,自此开始大量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性政策出台,有效推动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我国创新创业主要政策文件如表1。

由此可见,从1999年至今,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出台数量不断增加、频率不断加快。政策内容由刚开始的宏观方向性建议不断具体到各类微观实施方案,并通过相关指标明确各个阶段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取得的成果[14]。同时,政府根据社会发展的特点,不断变革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内容。通过若干年的实践和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制定更为合理科学,有效地推动了高校建设相关创新创业基地、完善相关教育课程体系、开展相关活动,显示出国家对于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尤其是从2014年开始,李克强总理在公开场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后,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各类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从中央国务院开始发布,各个地方政府纷纷响应,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迅速改革与发展助力。

从国务院的创新创业政策颁布时间来看,中国政府网创新创业政策专栏中收录的国务院相关政策起始于2012年,政策数量逐年上升,在2015年迅猛上升并达到峰值,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16项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而在2016年国务院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强度突然减弱,如图1所示。

从地方政府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颁布时间—数量图来看,地方政府紧跟中央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积极响应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发布的教育政策,因而在时间颁布和政策数量上均与国务院数据相吻合(如图2所示)。由上述数据分析,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四个历史阶段。

(一)政策起步期(1999~2009年)

1999年为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元年,教育部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首次提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标志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开始。1999~2009年十年期间,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刚刚起步,该阶段的政策特点为:以教育部等部委政策为主,开始发布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零散政策文本,但并未形成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系统性文件,文件跨度大,细化程度不高,不能有效解决创新创业教育问题。

(二)政策扩散期(2009~2014年)

从2009年开始,地方政府响应中央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中央政策正式开始扩散至各地方,开启了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扩散落实时期。地方政府在该阶段中,发挥了主要推动作用,积极推进中央的政策扩散和落实。2009年上海市政府率先颁布《上海市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以培育青年、留学生及大学生创业群体为重点,着力打造创新创业文化,优化创业环境,进一步提升上海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城市经济活力。随后,北京市、黑龙江省政府也在2010年发布相关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正式开始扩散中央政策,落实到地方行政政策之中。

(三)政策全面落实期(自2014年至今)

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此表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15]在这样的背景下,从2014年开始,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数量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增长,中央和地方的政策都进入了全面落实的阶段。该阶段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增幅迅猛且增幅同步,表明中央与地方共同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一系列特定的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文件陆续颁布。比如,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年7月《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十六条措施的通知》、2015年8月《辽宁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为中央和地方开展和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方向。

四、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实施路径及优化建议

(一)实施路径

在政府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强有力的推动下,高等教育院校、政府和企业协同合作,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有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三方合作模式如图3。

1.政府机构

为适应时代发展,培养创新創业相关人才,政府通过制定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以行政方式推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通过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引导企业加入创新创业教育中来[16]。深圳市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不仅经济建设上取得了惊人的成果,在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制定和推动上也走在前列。深圳市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从资金、政策和平台等各方面给予高校和毕业生创新创业的支持[17]。主要措施包括:鼓励大学毕业生进行创业工作,并对相关满足条件的项目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为清华深圳研究院I-Space创新创业平台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并对相关的科研成果给予财政补贴和宣传。此外,政府还定期举办创新创业大赛,通过比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思,帮助企业发现好项目。这一系列措施有效刺激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热情,同时吸引了企业的加入。

2.高等院校

高等院校在政府创新创业政策的引领下,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首先是建立创新創业教育课程体系。高校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开设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课程[18]。理论课程主要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理论体系,了解创新创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掌握国家对于创新创业的政策动态,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等,是对学生创新创业的软实力培养。实践课程则是让学生切身体验企业运营、产品营销、项目策划等内容,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其次,各高校着力建设创新创业教育配套师资队伍[19]。结构合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要鼓励各专业教师加强对创新创业理论的总结和分析,增加对行业典型案例的研究剖析,提升专业水平能力;要积极聘请校外企业专家担任创新创业导师,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习工作、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提升实践能力。最后,需提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可以有效检验教学质量,同时让学生更深层次地融合所学知识内容。高校内部可以举办创新创业比赛(模型设计大赛、科技创新大赛、三下乡),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锻炼创新创业能力[20]。同时,高校可以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争取政府的支持,展开全国性的创新创业竞赛;与企业建立联系,安排学生到企业平台进行生产运作、项目设计、财务管理等的实操训练,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3.企业

在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中,企业是重要且不可忽视的一个重大主体。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大多在中小企业,而现有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普及面并不宽广,未涉及企业该如何引导创新创业教育,所以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有待完善。政策可以积极引导企业去承担并履行其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职责。企业首先要清楚意识到企业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不仅可以帮助高校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同时也是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培养和挖掘人才,可谓一举两得。企业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加入创新创业教育中去:一是可以跟高校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为高校提供学生实践锻炼平台,让学生通过实践平台体验创业过程,全面了解创业内容,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实践评价选拔优秀学生作为人才储备,助力今后发展[21];二是企业可以跟高校合作安排优秀员工、管理人员去学校担任学生校外导师,辅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三是企业可以设立相关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基金,对符合要求标准的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帮助其参加各类国内、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而多数情况下企业还未具备以上的观念和行动意愿,这就需要政府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以行政手段,通过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措施,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带动企业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来,通过良好的体验让企业化被动为主动,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

通过这些年的探索和发展,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合作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初见成效,具体案例内容见表2。

(二)优化建议

1.从政策角度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上文分析到创新创业政策的实施路径主要是由政府机构、企业和高等院校三者完成并循环落实,从政策角度建立科学、合理、多层次的评估体系是保障创新创业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推力。政府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动者和重要推手,有义务做好高校、企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监督工作,建立一套对高校和企业的评估体系政策,并且需要从高校、企业层面确定评价标准。对高校的政策落实情况评估,应关注其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比赛获奖数、科研转化成果等[23];对企业的评估应关注其是否切实履行与高校签订的合同条款。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执行者,要做好老师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和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针对授课老师,应该关注其专业水平能力、授课数量,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传统教师与创业教师的评价情况,保障创业老师的权益;针对学生,要重点考察其实践能力(方案写作、产品营销、财务管理等)[24]。企业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催化剂,要做好自身督查工作,及时与政府和高校做好沟通联系工作,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政府可以作为政策引导者和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评估者,积极引导高校和企业履行好其职责,充分发挥其各自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因此,政府要制定相关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政策,引导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估的主体责任划分体系,从而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估。

2.从政策角度加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需要高校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指导,另一方面更需要有产学研的平台让学生进行实践操练。因此,要从政策引导角度加强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建设。政府是引导主体,政府政策对企业和高校进行相关的产学研支持,对产学研平台的建设给予政策优惠及政策补助,有助于促进更多更好的产学研平台的诞生和完善。产学研合作平台是基于高校创新技术、项目、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借助企业或者政府的支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产品、推动经济建设的重要场所[25]。这也需要高校结合自身科研特色,把握社会经济建设方向,积极联系相关企业并签订合作框架。同时,高校应争取政府的政策优惠和财政支持,构建关系稳固的产业研合作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提供场所。从创新创业政策角度看,政府应该提高产学研平台的政策支持,在政策上给予多方平台互惠互利的条件与基础,使其更好地发挥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作用。

3.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支撑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支撑体系保障了创新创业教育顺利的开展。政府需要针对高校、企业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阻力进行深入研究,并制定相应科学、合理的政策帮助高校、企业解决问题和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26]。同时,政府要做好财政补助和创新创业教育监督工作,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序开展。高校要转变教学理念,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以培养全能型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27]。高校通过建设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搭建科学的教师队伍教学团队,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等措施,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导师,以合理的政策支撑体系来完成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引导。

五、结论与展望

从1999年国务院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开始,我国出台了各类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来推动高校和企业参与创新创业教育。随着工作的开展和经验的积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越发丰富和成熟,并且推动政府、高校和企业形成了三方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政府负责政策制定和监管,高校负责人才培养和技术成果输出,企业负责资金和实践平台的提供。这样的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现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主要还是服务于自身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国内知名高校,参加的企业多为校友企业或者大型上市公司等,还未能够有效普及至一般高校和企业。主要原因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虽在国家层面积极倡导,但是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目标,还没有被充分认识,需要认真地总结已有的实践经验,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上来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这就需要政府加强与高校和企业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环境、各个高校的优势特点,及时改进和制定科学、合理、更具地区特殊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

参考文献

[1] 李洁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2-6.

[2] 百度百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EB/OL].http://baike.baidu.com/item/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488664?fr=aladdin&fromtitle=大众创业万众创新&fromid=17564779,2017-03-20.

[3] [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邹建平,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21.

[4] 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综述[J].中国高教研究,2007(07):91-93.

[5] 张冰,白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念之辨[J].高教探索,2014(03):48-52.

[6] 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03):30-36.

[7] 高扬,付冬娟,邵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历史演变、合理性分析及建议[J].创新创业教育,2015(12):18-22.

[8] 何云峰,毛荟,王宁.基于多源流理论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解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2):41-45.

[9] 张竹筠.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对中国的启示[J].科研管理,2005(Z1):86-89.

[10] 陈桂香.高校、政府、企业联动耦合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分析——基于三螺旋理论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15(1):42-47.

[11] 刘洋.论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方法和途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153-154.

[12] 杨艳萍.创业教育课程化的框架设计[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126-128.

[13] 陈雄一,等.论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J].零陵学院学报,2002,(06):147-150.

[14] 刘伟,邓志超.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基于8所大学的抽样分析[J].教育科学,2014(06):79-84.

[15] 中国政府网.2015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www.gov.cn/guowuyuan/2015-03/16/content_2835101.htm.2017-03-20.

[16] 郭丽君,刘强,卢向陽.中外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的比较分析[J].高教探索,2008(1):132-135.

[17] 王贤芳,赵翠.创业教育政策的价值结构探析[J].交通职业教育,2011(4):47-50.

[18] 张洋磊,苏永建.创新创业教育何以成为国家行动——基于多源流理论的政策议程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0(05):41-47.

[19] 马永斌,柏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11):100-103.

[20] 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架构与理论价值[J].教育研究,2015(05):56-63.

[21] 王娜.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和政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13):65-70.

[22] 薛成龙,卢彩晨,李端淼.“十二五”期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回顾与思考——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03):20-28.

[23] 洪大用.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J].中国高等教育,2016(02):47-49.

[24] 李伟铭,黎春燕,杜晓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演进、问题与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3(03):42-51.

[25] 牛长松.英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4):79-83.

[26] 王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当下困境与路径选择[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6):140-144.

[27] 张其香.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背景下中国创业教育的新格局[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3):140-146.

(责任编辑 陈剑光)

作者:刘春湘 刘佳俊

上一篇:能源企业投资策略低碳经济论文下一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