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对高职德育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以河南省周口市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2022-09-10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5年7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57亿。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通讯技术的逐步提高和互联网的普及, 新媒体信息传播与交流已经几乎包涵了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

新媒体同样成为高职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德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 如何认识新媒体环境对高职德育的影响, 如何更新德育概念, 提高德育的高效性是当前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媒体的概念及特征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出现, 是即报纸杂志、广播以及电视之后发展起来的, 运用数字、科技、移动技术, 并运用互联网、有线网络等多种方式, 为广大用户提供快捷的通讯和多种消遣娱乐的媒体形态。新媒体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 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其特征表现在:

(一) 即时性

传统媒体受通讯技术和信息传播手段的限制, 信息传递到人们手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由于互联网的传播超越了时间和空间限制, 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和传递。

又因为电脑和手机的普及, 信息接受者不再单一地通过电视和报刊等方式来接收信息, 信息传递与交流达到了及时性。

随着现代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步伐不断变化, 人们的休闲娱乐时间呈现出碎片化, 而这种休闲娱乐时间在新媒体的影响下, 不仅适合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快节奏, 而且也便捷了生活和学习。

(二) 交互性

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信息传递为单向传递, 对于大众而言信息无法反馈。

而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新媒体具有极强的互动性,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手机对接收的信息发表自身观点。

比如现今的微博, 每个人既是信息接收者, 同时也能发布信息。新媒体一个很显著的特征是互动性。为新媒体能够快速发展带来动力。

(三) 海量性与共享性

互联网是新媒体信息的一种传播媒介, 实现了信息传输、交流和沟通的及时性。

人人都可以通过新媒体来发布信息, 进行信息传递, 例如百度贴吧、百度文库, 在这类平台中既可以发布信息, 又能长时间保存以供后来者查阅。这是信息的海量性和共享性特征。

(四) 虚拟性

互联网中信息传播者的许多身份特征信息是非实名的, 所以在隔着屏幕进行沟通和交流时, 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存在着不真实性, 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神秘性。

“在互联网非实名制状态下, 信息传播者和接收者以一种符号化和虚拟的状态参与到新媒体活动, 体现出新媒体的虚拟性特征[1]。”

二、新媒体环境下对高职德育的积极影响

德育受环境的影响, 在德育效果上也有着一定的改变。

当前, 高职学生以18至23岁的青年为主, 对于新媒体接受程度高, 使用范围广。

新媒体已经成为高职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和相互交流的主要方式。

“新媒体在德育方面的优势在于:丰富的资源、快捷、开放、共享、尊重个性、多元化的形式”通过对河南省周口市周口职业技术学院150名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 媒体环境为加强高职德育提供了便利条件, 主要表现在:

(一) 新媒体推进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有32%教师认为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最前沿教育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功能来实现的, 有28%教师认为可以利用网络即时功能向相关人士咨询、即时分享关于德育理论、讨论德育心得, 从而更新教育内容, 改进教育方法, 提高德育效果。

有17%教师表示可以利用新媒体, 进行多媒体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可以运用微博平台向学生弘扬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 营造积极健康的德育环境;有15%教师能够通过QQ、微信即时通讯类软件发布教学信息与学生进行针对性交流, 因材施教, 解决学生在专业学习思想和心理上的问题[2]。

(二) 新媒体有利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营造舒适的德育氛围

在新媒体环境中, 有35%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可以是匿名的方式, 有19%师生认为这样可以更加坦诚, 减少彼此沟通障碍和面对面时的拘谨;有20%教师认为这些方式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 建造沟通的桥梁。

新媒体的出现在高职学生人群中不可或缺。

教师应顺应时代进步, 学习如何在新媒体下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和探讨, 学会运用多种形式的新媒体, 如微博、微信、QQ等。即时了解掌握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和需求, 给他们进行指导和帮助。同时, 有12%教师认为新媒体也可以作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不仅可以展现教师个人魅力, 贴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而且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更能提高德育效果。

三、新媒体下对高职德育的消极影响

在对河南省周口市周口职业技术学院100名学生的抽样调查可以看出, 新媒体环境给高职德育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了挑战, 其消极影响表现在:

(一) 高职学生对新媒体的过度依赖增加了德育的难度

90后的高职学生, 已经越来越关注自己, 他们渴望以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来寻找存在感, 而新媒体恰好迎合了他们表达自我、展示个性的需求, 但同时也存在隐患。

高职学生在面对新媒体中娱乐游戏、休闲内容时, 往往会难以抵抗新媒体的诱惑和产生的吸引力。

有46%高职学生表示受到网络的影响。由于社会经济发展, 生活水平提高, 处在青年期的学生物质条件较好, 沉迷网络后, 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失去学习兴趣, 人生方向不明确, 已经影响了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有的学生网络成瘾, 直接导致学业荒废。

有16%学生表示坦言自己在课堂下游戏娱乐, 课堂上昏昏欲睡, 学校德育成效甚微。

“新媒体中信息良莠不齐, 媒介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 也渗透着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价值观念, 动摇大学生思想观念甚至导致大学生道德沦丧, 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出现多元化的交锋和困惑, 思想政治信仰出现分化[3]。”

(二) 教育主体信息优势面临挑战, 导致权威性下降

在传统德育过程中, 教育主体获取传信息的主要方式, 往往是长期的知识积淀和丰富的人生感悟。

对于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大众化和传递间的迅速化, 高职学生已经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新星队伍。

有24%的学生表示借助新媒体可以迅速主动接收在新媒体上的各类信息, 减少在传统教育中的被动形式。

这动摇了教育主体的主体地位和权威性, 同时也降低了教育信息的优良性, 学生对教育信息的选择也更加多元化, 容易降低德育的积极性和正确性, 不利于德育实效性的提升。

四、新媒体环境下提升高职德育实效性的举措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由于新媒体环境下, 对高职德育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方面的影响, “德育工作者要不断发展德育理念, 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 改进德育方法, 实现德育手段与新媒体发展同步化, 从而改善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德育的新面貌[4]。”

加强高职德育队伍建设, 加强德育过程中新媒体的应用与管理。

把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要将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德育目标明确化, 实施方法可操作化, 适应新媒体时代下德育的发展要求。

(一) 更新德育理念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下的高职学生, 他们的自我意识和参与意识不断发展, 互联网的资源共享和平等开放性特征, 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便利的交流平台。

为此, 我们在高职德育理念上应树立平等、开放、共享等理念, 积极与学生互动沟通, 不断更新思想, 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如果仍持权威自居, 那么高职学生的反感和抵触心理将直接影响德育效果。

高职德育应以学生为本, 尊重、平等看待每一位学生, 与他们和谐相处。

当前仍有德育工作者仍以上位者自居, 以尊者的身份来管理学生, 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不强, 甚至有些德育工作者仍抱有封建思想, 将教师与学生两极化。

因此, 德育效果不甚理想。走进学生, 关注学生,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是新媒体环境下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根本。

(二) 提高德育针对性

高职学生总体文化素质偏低, 认知方式单一。

很多高职学生缺少学习目标, 学习动力不足, 然而当前高职德育仍采取普通高等院校的德育方法和理念, 没有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转变德育方式、调整德育理念。

因此要提高德育的针对性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 深入研究高职学生思想状况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其次, 提高高职学生的实际能力;第三;契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 做到一切从高职学生实际和培养目标出发。

(三) 创新德育方法

马卡连柯说:“方法和目的的关系应当是检验教育逻辑的正确性的实验场所[5]。”

德育内容应基于正确的德育方式, 朝德育目标靠近。

但高职学生由于文化基础知识不牢固, 学习思想道德理论的情绪不高涨, 新媒体环境下学习的积极性难以保证。

因此, 要充分利用网络和手机新媒体的及时性和交互性的特征, 积极运用新媒体手段如QQ、微信等途径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针对学生的特点, 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

在学习过程中多采取启发和鼓励的手段, 提升高职学生德育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采取树立榜样的方式, 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积极性。

(四) 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

有好的教师, 才有好的教育。“严格教师的资质, 提高教师的全面综合素质, 努力打造一支德高望重、师资力量雄厚精、业务熟练精湛、充满朝气的高素质、精准专业化的教师队伍[6]。”

开展德育工作, 学校必须加大德育师资培训的力度, 不断提高德育师资队伍在实践中的教学能力。

同时在培训的内容上要增加新媒体使用和新媒体德育创新等专题, 如慕课、混合式教学、反转课题的应用。让教师熟练掌握新媒体的运用, 更好的开展德育工作。

(五) 优化德育环境

环境因素对于高校德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是提高德育成效的重要条件。

对于认知能力薄弱的高职学生来说, 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思潮很容易造成高职学生的思想迷失。

因此, 想要提升德育工作的成效, 净化德育环境必不可少。

从高职院校来讲, 首先要加强新媒体引导, 提升学生鉴别不良信息能力, 不信谣不传谣。

其次应积极开展相关活动,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提升学生个人素养;再者要健全规章制度, 严格管理, 利用新媒体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对于高职学生中打架斗殴、盗窃诈骗、考试作弊等恶劣行为, 要严格处理, 决不姑息, 维护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从而提升高职德育的实效性。

摘要:作为传统媒体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 具有即时性、交互性、海量性、虚拟性等特征, 对高职学生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 高职院校应更新德育理念, 提高针对性, 创新德育方法, 提高学生媒介素养, 加强德育教师资队伍对新媒体的学习与创新, 优化德育环境, 从而提高新媒体在促进高职德育实效性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德育,影响,对策

参考文献

[1] 王文杰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共青团工作方法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 (6) :85-87.

[2] 郑元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 (11) :107-109.

[3] 苏运生等.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传播[J].教育评论, 2012, (3) :84-86.

[4] 丁卫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 2011, (7) :159-160.

[5] 熊峰.高职德育改革探索[J].教育探索, 2014, (5) :131-132.

[6] 姜忠爱.新形势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能力[J].2013, (5) :261-263.

上一篇:结节性硬化的影像诊断下一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在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