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3-01-11

十九大报告提出, 要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4年7月, 苏州工艺美院主持建设的“百工录”资源库建设项目获得教育部批准, “百工录”资源库项目基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立足中国工艺美术非遗项目, 着眼百种手工技艺, 应用数字媒体技术, 以非遗传承创新模式为民族传承技艺, 为文化保留根基, 为大师 (传承人) 撰写传记, 为百工青史留名。

项目意义重大,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也是目前所有已建和在建的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中, 历史跨度和地域跨度最大, 工艺门类和合作院校最多, 内容最为复杂、特色最为鲜明的项目, 经过主持单位和联建单位、联建大师的共同努力, 项目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 这个项目建设本身也是校企深度合作、职业教育融入非遗传承保护的有益探索。

一、面向国际, 宣传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将凝聚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的文化遗产展现在世界面前, 让这些见证与参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历程的非遗项目述说历史, 带着当代非遗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百工录”资源库“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子项目组将建设成果推介到法国, 介绍给法国人民。经过与法国格勒诺布尔市政府友城处的友好协商, 签订了合作协议。

2017年第三届西班牙CCACO中国文化节隆重举办之际, 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马德里理工大学等联合发起成立中国工艺美术馆, 以促进中国与西班牙及欧洲工艺与文化交流, 该馆成立后, 将成为全球第一所中国本土以外的中国工艺美术馆, 为西班牙和欧洲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提供中国工艺美术与民间艺术研究支撑, 西班牙主办方已发出邀请, 邀请相关玉雕名家与“百工录”资源库“玉雕”子项目参加“西班牙中国工艺美术与传统艺术系列展暨国际研讨会”, 让西班牙民众了解玉雕工艺品的同时也能了解玉雕制作过程与文化。

二、面向全国, 推进非遗传承人群培训

在项目建设期间, 项目主持单位承担了贵州省、海南省非遗传承人的跨省培训, 贵州省选送了50名省级以上非遗传承人、海南省选送了26名非遗传承人赴沿海发达地区进行培训, 借鉴江苏等地区非遗保护与发展的先进经验。项目组根据培训要求, 将资源库“苏绣”、“苗族蜡染”等视频资源作为学员的学习资料进行了推荐。

学员认真学习了“百工录”资源, 通过“苏绣”资源库学习, 横向比较学习了各自工艺的优缺点, 激发了借鉴学习的热情。通过学习“苗族蜡染”资源库, 从“民族技艺”传承与保护的视角认识了自身的价值, 唤起了非遗传承和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

三、面向同行, 促进传统工艺与民间美术人才培养

项目主持单位充分发挥资源库在传统工艺与民间美术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通过组织承办由全国轻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教学研究与资源建设委员会主办的“2015年度全国高职高专教育艺术设计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汇报会”。

会议主题为:围绕职业教育“五个对接”, 深化教学改革, 共享优质资源。“百工录”资源库项目作为大会推荐优质资源向与会代表进行了推介。

同时资源库项目办负责同志被邀请为沙发论坛嘉宾参与了资源库建设的讨论及兄弟院校与会代表针对资源库的咨询。目前累计有37所中高职院校使用资源库。

四、面向人群, 纳入了文化部非遗传承人群培训课程体系

“百工录”资源库遴选了国家级民间美术与传统工艺的非遗技艺项目41项, 进行了大量的素材收集、整理和制作。“百工录”资源库教学资源的建设满足了非遗传承人培养的系统化、立体化、信息化的要求, 满足了“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的总体要求。在组织实施的12期“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群培训”项目中, 发挥了积极作用, 特别是“苏绣”、“苗族银饰锻造技艺”、“苗绣”等子项目作为培训课程, 得到了传承人的好评。

五、面向未来, 推动中小学民族文化与传统技艺的教育普及

我们作为教育者有责任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 开展与中小学普及工艺美术非遗教育的合作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中小学生对世界、价值的认识, 不仅是现代的、西方的、世界的, 更应该是历史的、东方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 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在教育中小学生的过程中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吸取精华。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习染, 使学生感悟文化、沐浴文化、享用文化, 使每位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内容加深了解。项目组与苏州市实验小学、苏州市跨塘中心小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小学生中开设民间工艺体验课, 通过资源库实体体验馆、网上博物馆、交互软件等方式, 激发学生了解、学习非遗文化的热情。

六、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 推进了文化传承创新

以人为本的社会, 必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无论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还是从多民族大家庭文化特点来看, 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共同构成传统文化基石。对非遗的认识必须是全方位的, 各民族都有民间信仰, 许多信仰并非儒道释文化所能涵盖。

作为非遗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思想情感表达方式, 维系着族群的生存发展, 传递着人们的信仰和习俗。文化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非遗作为中华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创意产业的发展、对就业与国计民生等都有推动作用, 但切不可承载过重, 否则将改变原来的味道、甚至变形走样并失去自我修复功能。

只有尊重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 再借助于先进的科学方法, 吸收外来文化, 创造性的把传统文化理念融入到现代化之中才能彰显出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百工录”资源库在项目选择上, 侧重选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代表性工艺美术非遗品类, 遴选的41个非遗项目分布在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 其中藏族非遗技艺2项, 苗族非遗技艺4项, 向贵州彝族、侗族、水族、海南黎族等少数民族进行推广、交流和应用, 对民族地区非遗传承与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保护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促进了文化交融与传承创新。

摘要:文化是学院全体师生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 建设校园文化、推进文化育人, 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培育大学精神、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卷中, 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成立的第一所艺术设计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立足传统与现代, 致力于苏州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保护、传承, 承载文化使命、体现责任担当, 通过“工艺美术传承创新实验区”、世界手工艺理事会 (亚太地区分会) 中国研作营等平台, 集中对桃花坞木刻年画、苏绣、雷山苗族非物质遗产进行发掘、传承与研发。2007年被文化部表彰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2015年被文化部、教育部确定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基地。

关键词:高职,教育,传统文化

上一篇: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试验管理系统软件设计下一篇:加强“三个环节”的新型教学模式来增强大学生的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