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体系论文

2022-05-13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市场监管体系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南宁市市场监管体制改革起步晚、任务重,纵向改革迫在眉睫。研究发现,“化学合并”、府际协同监管、智慧政务和基层能力建设是南宁市市场监管体制当前面临的“四个转变”挑战。

第一篇:市场监管体系论文

道路运输市场监管体系研究

【摘要】 文章面对我国道路运输市场监管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出了加强行业管理的重要性,认为规范道路运输管理行政执法,强化道路运输管理服务职能,健全高效应急指挥体系,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加强基础建设和管理是提高运输市场监管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道路运输 市场监管 从业人员

目前,交通部发布《关于促进道路运输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未来5到10年,道路运输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道路运输业的比较优势,着实提高市场监管能力,推进道路运输业实现运输安全高效、服务文明诚信、节能减排主导、技术装备先进、市场规范有序、站运协调发展的目标。道路运输市场监管作为道路运输业的管理部门,落实《意见》,就是要以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构建和维护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提供安全、便捷、可靠、经济、优质的道路运输公共服务,充分地满足道路运输服务消费者和道路运输经营者的需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但是近年来,我国道路系统已发生多起重大运输灾害事故,这暴露出道路运输安全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应引起有关管理机构高度重视。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对道路运输现状加以研究尤为必要,并有针对性地改善道路运输条件,提高道路运输的市场监管。

一、我国道路运输市场监管的必要性

从道路运输业的业态,尤其是我国道路运输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看,我国道路运输业基本不具备自然垄断的条件,决定其必须要在政府主导的市场监管下进行工作。某些公用事业性质的企业并不是自然垄断的,并且也不是所有的自然垄断企业都是公用事业。当前对道路运输行业进行监管主要是出于以下的考虑。第一,包括汽车运输在内的交通运输业对公众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政府不能对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道路运输失去控制和主导。第二,道路运输业内存在着极其不公平的恶性竞争,严重地影响了行业内众多守法企业和行业外消费者的公共利益。所以尽管道路运输业内的自然垄断并不明显,但作为一类公用事业的道路运输业,政府对其进行监管是完全必要的。在市场监管中,政府具有以下权:政府保留控制进入的权利;政府保留管制价格的权利;政府保留为公共利益而指定质量标准和某些其他服务条件的权利;被授权者有责任向所有的消费者提供上述两条确定的“合理”服务。总之,政府主管部门为了保证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条件,必须对该行业的市场进入进行监管,必要时还可对价格进行管制。但是监管并不是对竞争的全然抹杀,恰恰相反,监管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或者保持一种必不可少的条件,使全社会的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保持竞争的机制。

二、当前道路运输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

1、立法环节步伐缓慢

首先,从道路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来看,客观上要求有一部效力相应的全国性法律文件引导、规范道路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但是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分歧很难形成统一的制度安排,所以长期以来国家依靠部门规章对全国庞大的道路运输行业进行引导、规范。受效力的影响,部门规章往往起不到统一监管的作用,这种局面,客观上造成了道路运输行业管理的地方化、多元化。其次,从1985年开始起草的《道路运输条例》,历时19年才出台,立法步伐缓慢,对道路运输业的秩序要求回应迟滞,从一个侧面反映国家对道路运输行业管理重要性认识的艰难转变。还有一些地方道路运输行业立法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沦为国家立法的翻版使得地方道路运输立法对中央立法的具体化、补充性功能弱化,缺乏可操作性。在实践中往往表现为国家立法没有解决的问题,地方立法也没有解决,国家立法的空白恰巧也是地方立法的空白。

2、常现多头监管局面

《意见》对道路运输的各个环节做出了严格的规定,设置了多个运管机构,各机构均可对外执法。但相互之间协调、配合不够,人员、车辆调动不便。因此,不能形成管理合力,对运输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在一些地方几个运管机构分属多个领导分管,管理层级多、关系复杂、内部协调困难、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管理关系不顺。比如,2007年液氯泄漏事故中肇事车本身,按现有管理体制,就涉及到3个部门,槽罐归质检部门管,车体属交通部门管,车辆上路通行又涉及公安部门。安全监管各部门之间存在着管理职能交叉的问题,进而造成了安全监管的漏洞。

3、安全监管不到位

近年来,我国在道路运输安全监管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针对道路运输的安全监控与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仍相对较弱,难以适应道路运输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一是静态管理严谨,动态监管薄弱。道路运输的证书情况、运输状况等进行检查询问仍未跳出静态监管的模式,运输汽车的整个运输、装卸过程监管不够,未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从静态监管到动态监管的转变:二是全程动态监管体系尚未建立。人力、物力资源的不足制约了全程动态监管的实施,科技设备不能满足动态监管的需要;三是道路管理机构内部管理、运政等部门对危险品运输的监管行政执法效率不高:四是道路运输信息化管理十分落后,大部分部门和单位依靠经验进行管理,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信息系统,就难以为危险货物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应急处理指导,难以对道路进行有效的跟踪管理。

4、从业资格证的定位存在偏差

目前人员资质成为道路运输市场安全—E作的重要一关。但是我们认为,从业资格证不具有安全管理功能,只有驾驶证才具有安全管理职能。《营业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培训管理规定》提出从业资格证制度的目的是“为规范营业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培训活动,提高营业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素质,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提高道路运输服务质量”。这可以看出,从业资格证制度中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的职能相对较弱。相比而言,安全管理职能应该是驾驶证的职能,驾驶员持有从业资格证只是要求其必须掌握关于营业性运输的知识。

5、道路基础设施薄弱

我国很多道路特别是农村道路点多、面广、战线长,大多数是农民群众自筹自建。坡陡弯急,路况差,晴通雨阻现象严重。

三、加强道路运输市场监管的措施

1、规范道路运输管理行政执法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重要措施。道路运输管理系统要坚持依法行政理念,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履行《道路运输条例》赋予的道路运输监督检查的职能,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公正、规范、严格、文明执法,切实尊重和保护道路运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要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继续完善执法责任制,落实执法责任追究制度。以全面贯彻《交通行政执法检查制度》等行政执法责任制度为重点,健全完善道路运输执法监督机制,做好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层级监督,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要创新法律培训和普法宣传机制,提高道路运输管理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文明执法水平,提高广大道路运输经营者的守法意识。

2、强化道路运输管理服务职能

道路运输关系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关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因此,道路运输管理系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理念,创新管理制度,推行阳光化作业,简化办事程序,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和便民。比如要努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大力开拓跨省和农村客运班线,建设“三优”、“三化”标准客运汽车站,为社会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道路运输服务。同时围绕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求,积极引导货运企业利用现有场地、设备、设施,建立集仓储、包装、修车、加油、货运代理、停车食宿为一体的等级货运站,鼓励运输企业与生产企业、销售企业联合拓展物流配送业务,创造安全、高效、便民、和谐的道路运输环境。

3、健全高效应急指挥体系

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快速性和严重危害性,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健全完善应急指挥体系、提高应急反应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运输事故的危害。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形成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道路运输应急指挥网络,以促进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的形成。确保各级应急指挥机构成员的结构合理。指挥机构中,既要考虑相关部门代表的合理性,也要考虑道路运输的特殊性,确保应急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比例。通过建立健全应急工作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落实应急会议制度、演习制度和培训制度,提高应急指挥机构的指挥权威和指挥效能。

4、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关系到道路运输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作业规范能否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能否落实到位。当前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多数素质偏低,不能完全适应道路运输特别是危险品货物运输和管理工作的需要,一些环节的不安全隐患不能发现,对执行法律、法规和运输生产过程的监督到不了位,这是当前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为了迅速提高道路危险品货物运输从业人员的素质,必须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做好人才培训工作,使驾驶员、押运员人人技术熟练、个个职业素质好。比如装卸管理、押运人员应持相应工种的《岗位资格证》上岗作业,驾驶人员必须获得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其中所有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都要严格按照《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进行操作。

5、加强基础建设和管理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是道路运输监管管理的重要范畴,也是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的基础和保障。我们要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在公路等重大建设项目中,坚持安全与建设并举的方针,把运输安全工作充分融人到公路施工、维修、养护中,这是确保道路运输安全的重要内容,一是在公路、站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时,充分考虑安全性能,提高安全防护标准,确保消防、抗震和保护设施齐全有效;二是强化安全生产,做到文明施工;三是规范维修作业;四是加强对危险路段、易发生事故路段、危险桥梁、陡坡、视距不良路段警示警告标志设立;五是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和除雪防滑工作。

总之,既然把道路运输行业定义为公用事业,那么对此行业进行经济性和社会性市场监管就是顺理成章的政策取向了。根据我国当前把道路运输行业视为一般服务行业的做法、我国道路运输业市场竞争不完全和运管部门管理缺乏力度的现状,必须加强政府对道路运输行业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王俊豪: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基本理论及其在政府管制实践中的应用[M].商务印书馆,2001.

[2] 张昕竹:中国规则与竞争:理论和政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 路成章、王文龙:对我国道路运输行业管理方针的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2007(5).

[4] 李华中:适应科学发展新要求,推进道路运输管理新发展[J].企业经纬,2007(1).

作者:汪洋权

第二篇:智慧监管:南宁市市场监管体系优化路径研究

摘 要:南宁市市场监管体制改革起步晚、任务重,纵向改革迫在眉睫。研究发现,“化学合并”、府际协同监管、智慧政务和基层能力建设是南宁市市场监管体制当前面临的“四个转变”挑战。为提升机构整合后的市场监督效能,建议从培育市场监管文化、健全管理机制、打造市场监管大數据平台等方面突破,形成南宁市市场监管体系的智慧优化路径。

关键词:智慧监管;市场监管体制;体制改革;南宁市

一、问题的提出

2017年颁布的《“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为全国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明确了改革的方向。2018年3月,国务院《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出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成立。此后,我国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方式由“自下而上”转至“自上而下”模式。南宁市市场监管体制改革起步较晚,按照《南宁市机构改革方案》要求,2019年3月新组建的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整合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职责,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执法职责、市科学技术局的知识产权相关职责。

相对于其他地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改革创新实践,南宁市市场监管改革显得被动和难以融合,改革推进缓慢。改革固然需要稳步推进的理性规划,但是,随着简政放权的力度不断加大,南宁市市场主体总量激增,新领域、新业态的冲击,合并后陡然增加的业务,公众对市场经济环境的更高要求以及疫情常态化防控等等,都给南宁市场监管提出迫切的深入改革需求。在中央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的同时,地方政府必须按照改革的总体思路,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全力深化市场监督改革,完成蜕变。

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指出,“坚持智慧监管,运用大数据等推动监管创新,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打造市场监管大数据平台,推动‘互联网+监管’,提高市场监管智能化水平。”如今南宁市面临的问题是,智慧监管意味着什么?它对市场监督部门提出了哪些要求?南宁市场监督部门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实现智慧监管,优化监管体系?

二、智慧监管的内涵与认知

智慧监管(Smart Regulation)的概念最初由Gunningham,Grabosky,Sinclair(1999)在《智慧监管:设计环境政策》一书中提出,认为非正式社会控制机制往往比正式社会控制机制更为重要。智慧监管是广义的监管方式,包括政府、企业及第三方提供直接及间接的监管,是为了满足具体环境的需要而量身定做的监管主体和监管工具的互补组合。相较于传统监管,智慧监管更加灵活和有效率。通过该体系,政府可以与各监管行为体互动,鼓励以各种各样的安排来解决公共问题,并在若干个行为体之间分配服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7)认为,要有意识地突破传统的命令控制型监管模式,寻求更智慧的监管模式。Mandelso(2008)认为政府要“管得更少,管得更好”。Zetzsche,Bucklay,Barberis& Amer(2017)提出更智慧的监管包括包容无为、审慎许可、结构化政策试验以及信息工具创新在内的一系列监管创新。Hilts在《保护公众健康:美国食品药品百年监管历程》书中提出,好的监管是保护公众健康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保持市场活力和鼓励创新。Archbold,Hart&Minarik(2019)认为,智慧监管=监管成本-收益分析+信息化创新。刘鹏(2020)认为,应从“智”(技术)和“慧”(合作)两个维度拆解智慧监管,即智慧监管=信息技治主义+治理合作主义。

本文认为,智慧监管理论与善治理论中的基本要素:有效性(Effectiveness)、透明性(Transparency)、责任性(Accountability)、回应性(Responsiveness),相互融通,进一步证明智慧监管路径的正确性和必然性。智慧监管是智慧城市、电子政务建设的一环,根据智慧监管理论中多元化要求,应从跨学科视角以及管理、文化、信息化等多学科领域给出多样化的解决方法和思路。

三、改革成效

(一)机构设置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管理局出台的“三定方案”,南宁市市场监管局一共有35个内设机构、2个直属机构。其中直属机构分别是12315投诉举报指挥中心和市场监测与电子数据取证中心。改革后机关行政人员编制数量270名(含分局、中心机关行政人员编制91名)。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网站于2019年7月完成三局网站合并,组建成新的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网站,并完成了新平台的数据转换、更新同步。

(二)落实监管职责

一是制订了广西贯彻落实《“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的实施方案,明确“通过加强和完善市场监管,权责明晰、重心下移的监管体制基本形成,协同配合、科学高效的监管机制基本健全,手段先进、标准规范的监管方式基本完善,多元共治、社会监督的监管格局基本确立”的总体目标。二是制定了《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年中长期规划》,围绕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以“三项推进四个抓、一个保持一落实”为重点,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三是落实监管职责,出台了《南宁市2020年“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要点》,明确了南宁市开展双随机工作方向,并先后发布了《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年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第一版)》及《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年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第二版)》,以规范监管行为。

(三)基层综合执法改革

一是简政放权。深化“证照分离”,推动“照后减证”,减少企业开办的时间,不断推广商事电子化全程登记的管理手段。2020年行政许可数量为27项,比去年减少1项。二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和“互联网+监管”的监管手段。三是创新监管方式。开通上线18家“在线消费纠纷解决(ODR)”企业,以解决在线消费纠纷问题。四是加强政企合作。同上海凭安征信服务有限公司合作,该公司根据网监工作需求适时补全网络经营主体数据,生成网络市场分析报告,开展违法行为专项监测,为专项任务提供技术支持,提高应用先进技术和大数据对网络交易进行精准监管的能力。五是加强在线服务。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提供在线办理、信息公开等服务。截至2019年12月,网站共发布公开信息2 010条信息,其中政务动态专栏1 284条、通知公告306条。

四、面临的挑战

南宁市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总体上进展顺利、初见成效,但由于改革力度大、任务重,涉及部门多、环节多,推进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因此,进一步改革面临着“四个转变”的挑战,即“物理合并”向“化学合并”的轉变、去垂直化管理向府际协同监管的转变、数字政务到智慧政务的转变、传统业务培训向基层能力建设的转变的挑战。

(一)“物理合并”向“化学合并”的转变

由于合并的不同部门人员监管理念和知识结构存在差异,合并后,市场监督管理人员不仅要克服执法文书、执法流程、部门文化氛围的不同,还要克服改革进程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正如经历一场机构改革领域的文化冲击,心理上的不舍、担忧与模糊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市场监督体制改革从“物理合并”向“化学合并”转化的进程,也局限了监管创新的活力。

(二)去垂直管理化向府际协同监管的转变

2013年以来进行的市场监管部门的垂直化管理是出于明确界定市场监管的事权和责任、规避问责不清的情形。目前大部分市场监管的事权都划拨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会根据当地的实际安排政府监管的优先级,在追求经济社会效益的选择时,容易向经济发展目标倾斜。归地方政府管理后,不合理的任务指派挤压了市场监管队伍专注从事本部门关键业务的时间和精力,稀释了执法力量,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监督部门事多人少的情况。

(三)数字政务到智慧政务的转变

一是行政审批方面。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是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上办事的依托平台,支持在线办理行政许可等事项63项,但不支持预约(截至2020年7月4日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数据)。虽然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并联办理事项不断增加,但仍然还有很多事项不支持在线办理。二是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还有待加强。政府主动将政务信息在官网公示,并能保证一定的实效性。但总体而言,电子政务的推行不够彻底,部门与用户的双向互动较少,除了以南宁市人民政府网站为依托的“在线咨询”模块有部分留言之外,调查征集模块的信息在2019年3月之后只发布了两条;此外,配套文件的政策解读形式还需要多样化,公众参与监管的渠道需进一步扩宽和深化。

(四)传统业务培训向基层能力建设的转变

改革后,基层市场监管部门职责加重,对各类市场主体的检查频次及审核逐步提高,尤其是在产品质量监管、药品监管、食品安全监管等监管领域。但是,现今南宁市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身份属性和知识能力结构等方面与实际业务操作的能力需要之间存在缺位,监管主体与业务需要间不匹配。另外,基层人员的晋升渠道单一且缺乏激励机制,导致基层市场监管工作人员的执行意愿与执行能力并不理想,这严重阻碍了基层队伍体系的构建。

五、政策建议:优化南宁市场监管体系的智慧路径

(一)重视培育市场监管文化,立理念之“慧”

市场监管文化是体现市场监管职业特点的价值观及相关知识、技能,其核心是市场监管价值理念。它与市场监管工作相伴相生,影响着市场监管队伍的内部协作及监管效率,对塑造市场监管部门的精神面貌具有促进作用。南宁市“三合一”的整合方式类似于要面对进行双文化或多文化团队的建设,即要审慎思考本部门的核心理念,通过系统的教育学习和示范,将其融入内心,并外化于日常工作中,做到知行合一,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部门文化氛围。本文针对市场监管的工作职责和发展要求,建议从市场监管文化的洋葱模型进行部门文化的培育,见图1。模型从外到内依次代表市场监管的理论知识(法治)、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和谐)以及核心理念(系统化思维)。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护体制之“慧”

一是完善顶层设计。科学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监管事权和责任,加强府际合作,通过定期会议及时发布市场监督改革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为地方政府市场监管体系改革提供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支持。二是创新引领机制。鼓励基层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研究机构、中介组织、非营利组织、新闻媒体和公民从监管客体转变为监管主体,发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优势。创新协作监管方式,尤其是对东盟范围的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手机应用软件商城等新模式的监管。三是加强平台管理机制。整合系统,统一规划、管理和运维,扩大电商平台内部消费争端解决机制的使用面,使网络消费纠纷问题在经营主体上得到解决。四是加强基层能力建设,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资金保障,对目前南宁市场监管局、所的能力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制定能力提升方案和标准。依托南宁市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培养既熟悉监管业务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产业合作、学术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全社会的专业人才资源。

(三)打造市场监管大数据平台,赋技术之“智”

智慧监管离不开技术支持。要按照国务院“一门、一网、一次”办理的总体要求,推进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不同层级和部门之间的数据融通。一是对现有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流程再造,扩宽在线办理的深度和广度。二是优化双随机监管执法工作,强化部门间的协同监管,减少去垂直管理化给市场监督局、所负荷的不合理执法任务。三是依托一体化平台提高市场监管重点领域风险治理,加强对信息的研判和利用,明确监管方向,使市场监管有的放失,更加科学和智慧。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1/23/content_5162572.htm,2020-07-05.

[2] 菲利普·希尔茨.保护公众健康:美国食品药品百年监管历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7.

[3] 刘鹏.中国市场经济监管体系改革:发展脉络与现实挑战[J].中国行政管理,2017,(11).

[4] 李清棟.为市场监管队伍“铸魂”[N].中国市场监管报,2019-09-03.

[5] 黄果.智慧监管关键路径的几点思考[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8,(4).

[6] 李保民.基层市场监管人员期盼智慧监管系统[J].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19,(8).

Intelligent Supervision:Research on Optimizing Path of Nanning Market Supervision System

TAN Na

(School of industry and Busines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Guangxi Foreign Language Institute,Nanning 530022,China)

Key words:intelligent supervision;market supervision system;institutional reform

作者:覃娜

第三篇:中美证券市场监管体系比较研究

[摘 要]本文拟首先对美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进行有效性分析和评价,进而从中汲取经验,并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现状,来分析监管体系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再与美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对比中找出解决如今国内证券市场监管弊端的途径。

[关键词]监管体系 有效性 问题 对策

在后经济危机时代,经济发展仍未能恢复危机前的水平,世界经济的发展放慢了脚步,政府救市政策的弊端也在逐渐显现,例如希腊政府的债务危机。因此,在这一特殊时期时刻,人们不禁会思考经济危机的首发地——证券市场的监管问题。

一、美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有效性分析

(1)美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简介

现今美国已形成联邦政府的监督与管理,各州政府的监督与管理以及证券行业自我监督与管理三个层次。联邦政府为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成立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证券交易委员会是统一管理全国证券发行交易的最高管理机构,每个区设立一个地区证券交易委员会;证券行业的自我监管是指由全美证券交易所和证券商协会发起为保障公正和道德的行为所制定的行业内部行为规范。

(2)美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有效性

1.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美国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齐全完善,覆盖了证券市场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以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为中心,以其他法律相配套的法律监管体系。作为美国证券市场的统一监管机构证券交易委员会没有立法权,但是执法权限大,美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悠久。

2.高度自律的证券市场监管体制

从证券监管体制来看,美国证券市场是高度自律的,其自律监管主要通过三类自律组织来实施:证券交易所,行业协会,其他团体,其中交易所和行业协会均是独立组织,并且具有法律赋予的一定的执法权,可以发挥有效的监管作用。

3.监管方式

美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主要是靠法律手段来实施,这使得证券市场主体必须使自身的行为符合法律的规定。依法监管证券市场也能使市场监管机构和交易主体减少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减少具有负外部性的行为,更加保证证券市场运营的稳健和高效。

(3)美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评价

首先,美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采取的是集中型监管的模式,其优点在于国家可以设立机构对全国的证券市场进行监督和管理,既节约了成本,也可以防范各州政策不一致所产生的种种问题。

其次,行业自律监管是证券市场监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美证券交易所和证券商协会负责对本组织成员的监管, 是自我管理的机构,通过行业自律组织的自律监管可以弥补政府监管的不足,改善政府在证券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

第三,注重在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这两个层面之外积极创新其他层面的辅助制度,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在对证券市场实施监管的同时,监管机关也同时优化证券市场稳健运行所需的一系列制度,降低证券市场主体投资风险,例如针对证券市场主体所设立的保险制度。

二、中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问题分析

(1)中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简介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80 年代中期到90 年代初期, 这是我国证券市场的起步阶段, 股票发行仅限于少数地区的试点企业,第二阶段: 1992 年10 月至1998 年8 月, 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负责对全国证券市场进行统一监管。第三阶段: 1998 年至今。1998 年, 国务院决定撤销国务院证券委员会, 其职能并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由中国证监会全面负责对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管。

(2)中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所存在的问题

1.监管法律制度不完善

美国证券市场已形成以《1933 年证券法》和《1934 年证券交易法》为基础, 以其它法律相配套的法律体系, 而我国证券市场从1999 年7 月1 日起开始实施《证券法》,证券市场法制建设仍然滞后于证券市场的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系统的思考,可操作性较差。

2.自律监管的作用有限

在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中,自律监管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中国证券市场的自律监管体系仍然存在漏洞和缺陷:首先,证券市场中的自律组织单一;其次,交易所作为证券市场的自律监管机构,并不能发挥有效地作用;最后,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业协会在权责上的关系不明确。

3.证券市场监管越位

政府干预加剧市场波动。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证券市场监管中仍然是以政府为主导,因而在监管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政府的过度干预,导致“政策市”的这种形象出现。

4.信息披露制度不规范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信息披露制度虽然不断进行完善,但是仍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一.上市公司对于本公司的经营状况不作及时披露,;二.信息披露存在不充分的问题,;三、不真实,操纵业绩,制作虚假财务报告。

5.新股发行制度的缺陷

中国的证券市场发展刚刚起步,对于新股发行制度的法律规定仍然尚不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具有明显的缺陷,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股发行的询价过分得注重形式,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询价;其次新股发行过程中往往倾向于机构投资者;最后,在证券市场中,新股发行必须以发行公司的资金量为依据,以此来进行配售。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中国的证券监管体系较之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那么,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应该如何改善呢,下面具体从以下六个方面来思考。

三、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几点建议

(1)完善证券市场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使证券市场监管法制化

我国从1999年7月1日开始实施《证券法》,但是配套相关的法律仍然不完善,例如《信托法》、《证券交易法》等,立法规范应该走在市场的前沿,《证券法》虽已出台,但是不能覆盖所有问题,构建证券市场的法规体系,对于转变政府在证券市场上的角色至关重要。

(2)强化自律监管制度,发挥自律组织的作用

在美国证券市场中,行业自律组织的监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全美证券业协会和证券商协会承担了此项工作,其拥有一定的权限,机构之间分工合理,不存在监管重叠和越位的现象。

我国的自律监管机构之间不能构成相互监督的局面,沪、深两大证券交易所之间不能有效合作,存在竞争关系,今后两者在结构上的互补应该更加紧密,从而发挥自律组织的作用。

(3)证券市场监管市场化来消除监管“越位”

进一步完善股权分置改革,可以增强证券市场的流动性,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在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分流通股减持过程中,必须坚持证券市场的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以投资者的利益是否受损作为评判股权分置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

(4)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首先,细化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条文,有了法律的保证,市场主体的行为就具有了一定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约束作用,在要求披露具体内容是,应当对需要披露的事件有一个量化的规定。

其次,完善信息披露流程;信息披露是市场约束的基础,我们应该汲取经验,将信息披露分为初次披露、持续披露和内幕人员交易等多方面内容。

四、结语

美国作为全球资本市场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已有百年,形成了三个层次成熟的监管体系,中国的证券市场刚刚起步,仍有很多地方尚待完善,但是,随着实体经济的不断进步,证券市场监管体制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基础上也将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郭田勇,郭宏坚.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混业经营监管模式的启示[J].投资北京,2008,(11).

[2]李香梅,王扬亭.完善我国证券监管的几点思考[J].管理科学文摘,2005,(1).

[3]魏益华.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监管质量的思考[J].经济纵横,2009,(07).

[4]何侃.美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简介[J].财会学习,2009,(04).

作者简介:

方玉(1988-),女,安徽大学2011级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与风险管理;

徐娜(1987-),女,安徽大学2010级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与风险管理。

作者:方玉 徐娜

上一篇:行动导向理念论文下一篇:计算机软硬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