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准入监管论文

2024-04-20

市场准入监管论文(精选8篇)

篇1:市场准入监管论文

市场准入监管是银行监管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指通过对银行机构进入金融市场、经营金融产品、提供金融服务依法进行审查和批准,将那些有可能对存款人利益或银行业健康运转造成危害的金融机构拒之门外,来保证银行业的安全稳健运行。市场准入监管的目的在于防止过度竞争,维护银行特许权价值;抑制逆向选择,防止投机冒险者进入银行市场;同时促使银行审慎经营,防止银行过度冒险行为。由于存款保险(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会导致银行的道德风险,市场准入监管就成为确保银行业安全的第一道关口。通过对银行体系“进入通道”和组织结构的管理,银行监管对整个银行业的结构和规模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篇2:市场准入监管论文

《核心原则》原则3具体规定了五个方面的银行发照标准,包括银行所有权结构,经营计划、控制制度和内部组织结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审查,财务预测以及对外资银行的审批。《核心原则》要求,监管机构应当能控制银行准入,制定准入标准,确保新的银行机构所有权结构和经营计划合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合格、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完善、包括资本金在内的预计财务状况良好。如果认定申请人达不到标准,监管机构有权拒绝审批。当某家已成立的银行机构不能达到上述标准时,可以据此吊销其执照。

除审批新银行外,《核心原则》原则4明确了对银行股权变动的准入管理。它要求监管机构全面掌握银行股权的变化情况,对于超过一定持股比例的银行股权的变动,应当经过监管机构批准或备案同意;对于低于该持股比例的银行股权的变动,监管机构也要关注其对银行控制权和管理结构的任何不利影响。如果投资者不能满足相关的监管规定,或者其资格条件与新设银行股东的各项标准不相一致,监管机构应当有权制止这种投资,以此防止不符合条件的投资者或者恶意经营者规避市场准入监管,以投资方式间接进入银行业。

篇3:市场准入监管论文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将调整重点放在了降低外资银行的准入门槛, 松绑业务范围的限制上, 赋予了外资银行国民待遇, 使内外资银行在同一准入标准下进行公平的市场竞争。但是相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条例》的全文这次修改也仅仅是一小部分。观察国家政策趋势来看, 深化银行业改革已经成为接下来的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 继续放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条件也不无可能, 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 对于外资银行的态度也悄然发生着转变, 这一切因素都推动了外资银行的准入条件的放宽。

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作为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改革步骤。中国不应继续将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视为一种危险物品, 更不应该设置更多的限制和条件来阻碍外资银行的进入, 这时候就应该进一步松绑外资银行, 降低准入门槛, 以适应改革的需要。

二、中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的完善建议

中国的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已经是市场发展不可逆的潮流, 国家的货币金融政策在对金融业的经营、运行方面有着很大程度的倾斜, 但我们必须在政策开放的同时加紧对外资银行的法律监管制度, 这对于中国有效利用外资、强化市场竞争机制、扩大外资收益具有重大意义。

1.提高立法层级, 明确准入监管的目标。由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起步较晚, 有关金融监管的法制建设也相对滞后。基于这样的国情, 目前中国的外资银行监管的法律制度主要以法规和规章为主, 在立法层次上效力较低, 所以有必要提高立法层次, 进而明确中国法律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监管目标, 建立一套与中国金融业发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 是当务之急, 明确监管目标对于削弱外资银行在市场占有和资金规模对本土银行的冲击, 维护中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2.完善业务范围。在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门槛不断降低、准入机制透明化的背景下, 由于外资银行的发展较早, 相较于中国的本土银行具有丰富的经验和雄厚的资产基础, 中国本土银行面临着外资银行的竞争压力增大, 在金融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那么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对外资银行的经营业务就应进行一些限制, 中国在金融市场中实行保险业、银行业分业经营模式, 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的母国很大一部分都已经实行混业经营的模式, 如果不对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加以限制, 极有可能造成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冲击。中国应对一些外资银行权利和义务及业务范围进行明令性的禁止, 避免出现外资银行对法例做出扩大解释的现象, 以及外资银行经营母国的业务而与中国的规定不兼容的现象的发生。

3.健全市场退出机制。金融是国民经济全局的核心, 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主题, 其撤销破产等造成的市场退出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那么如何保护外资银行市场退出时涉及到的各方利益, 就要在立法选择上建立外资银行市场退出的机制, 首先明确外资银行退出的善意性, 要对恶意的外资银行市场退出进行严惩, 以免损害中国的利益和保护社会中所涉及到的各方利益, 应对市场退出机制做出详尽的规定, 在程序性和实体性的市场退出机制中保障其顺利进行而缩减对经济所造成的波动。

三、中国外资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的完善建议

外资银行市场退出机制是指外资银行由于经营不善或基于发展战略的考量而依照程序退出东道国市场的一系列活动。外资银行因经营不善导致的破产清算等情况的发生, 会致使东道国的金融业面临着整体的系统性风险, 所以有必要对此类外资银行进行清理, 整合外资银行在东道国的资源和基本格局。

根据中国法律和以往市场退出经验的整合, 外资银行退出中国的市场的形式分为以下几类:

1.解散。解散是指外资银行因为中国法律规定的事由而经批准登记注销后归于消灭的法律行为。外资银行在解散的过程中应该在中国的监管部门的监督下进行, 成立清算小组对外资银行的资产进行清理, 并整合剩余资产进行债务清偿。

2.撤销。撤销是指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对于发生违法违规行为的外资银行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 并禁止其相关的业务活动, 最终结果也是必须对其进行清算, 终止其在中国的经济主体资格。对于发生违法违规的外资银行进行撤销其主体资格可以有效地规范银行业的发展, 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3.并购。并购是指外资银行因为兼并和收购的法律行为而导致的主体资格的丧失,

并购在中国的银行业的退出中是比较平缓的退出方式, 其包括兼并和收购两种情况。都是将债权和债务转移给其他银行机构并丧失自身的法人主体资格的方式。

4.破产。破产是在《公司法》和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名词, 是指基于保护存款人及债权人的利益的目的, 对于全部财产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外资银行停止经营活动, 由法院宣告此类外资银行停止营业, 并进行债务清偿。

四、结语

在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总资产规模不断增加的背景下, 中国基础薄弱的金融业必须及时的完善风控经验和经营技术, 加紧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监管质量, 必须完善外资银行的法律监管机制, 以保障内外资银行在公平竞争的平台上对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前景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篇4:市场准入监管论文

(一)搞好市场监管“三化”建设,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迫切需要

市场监管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以下简称市场监管“三化”建设)是适应形势任务发展,创新监管模式,全面提升工商市场监管水平,提高监管的实效性和有效性的需要,也是向社会展示工商依法监管市场的新形象和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消费安全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推进商业文明建设和提升城市整体形象。营造公平竞争、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既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目标,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大力开展市场监管“三化”建设,进一步创新市场监管机制,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和交易行为,有效遏制经销假冒伪劣商品、侵害消费者利益等突出问题。使四川市场的发展更加健康、市场交易更加有序:各类市场主体和上市商品质量得到全面有效监管:让人民群众对市场消费和商品服务,更加放心,更加满意。

(二)搞好市场监管“三化”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商品交易市场是一个地区物质文明的缩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窗口,折射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也是展现市民素质和城市投资软环境的一面镜子。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四川省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有了长足发展,目前已有6700多个商品交易市场,是名副其实的市场大省,但还不是市场强省。这是摆在全省工商干部面前既复杂又紧迫的现实问题。搞好市场监管“三化”建设。不仅促进工商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变革,监管效能提高。同时,也推动传统市场向新型的、现代化市场转型,努力构建具有现代流通特征的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建立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增加国家税收、扩大城乡就业、搞活市场流通。实现从市场大省向市场强省的新跨越,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搞好市场监管“三化”建设,是提升工商监管水平的迫切需要

目前,各地工商部门市场监管的机制制度、标准手段、方式方法还不完全统一、规范化程度高低不一。工商监管市场做了大量工作,但也不同程度存在人员看不到,监管标志不明显,人民群众对工商工作不知情不知晓等问题。开展市场监管“三化”建设,就是要改变以往传统的监管机制,整合工商机关内部资源,探索和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具有四川特色的有形市场监管新机制、新模式,全面提升工商监管市场的水平,提高工商处置市场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增强监管的有效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促进工商职能到位。

(四)搞好市场监管“三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开展市场监管“三化”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加强指导和规范的需要,是实施监管和执法到位的需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不办市场不等于不指导市场,不等于不规范市场。开展市场监管“三化”建设既是提高商品交易市场整体素质,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工商部门强化监管力度,促进职能到位的全新管理形式,更是树立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又发扬传统道德美德的社会窗口形象的具体举措。

二、市场监管“三化”建设的内涵

市场监管“三化”建设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党委和政府工作的要求,适应勤政为民的要求,对商品交易市场监管开展职责到位、管理有序、监督有力的市场监管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建立责任清晰、制度完善监管到位的市场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执法水平和效能,维护公平交易、平等竞争、诚实守信的市场秩序,让党委政府满意,让人民群众和广大经营者满意。

市场监管“三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标准化,即监管程序、内容、市场标识和政务公开的标准化,讲亮证亮照、监管文书、监管公告公示、监管场所设置、监管软件开发、监管网络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通过监管标准化,推动市场基础设施标准化。力争店招广告统一、市场设立要求统一、市场举办者责任统一:达到坐商归店、行商归市、商品归区、车辆归位、垃圾归桶:实行生熟食品经营分离、鲜活商品经营分离、自产自销商品经营分离。

制度化,就是要按照“放而有度、活而有序、管而有法”的原则,健全市场规则,规范市场行为,制定和完善《市场举办者第一责任人制度》、《重要商品备案制度》、《市场交易商品准入制度》、《不合格商品退出制度》、《市场商品质量查验登记制度》、《市场商品经营者信用承诺制度》、《市场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联络制度》、《市场预先赔付制度》、《市场商品交易索证索票管理制度》、《市场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等有关制度,并公示于众,监督到位、落实到位。通过实施制度化来提高市场监管能力和水平。

规范化,主要是规范市场主体和主体的经营行为及工商自身监管服务的行为。对市场主体的规范,要依法登记,确保市场举办主体和市场经营主体资格规范:要依法监管,严厉打击经销假冒伪劣商品等各种违法行为,确保市场交易行为、退市行为规范。对工商自身来讲,要依法行政,廉洁执法,监管执法行为规范,服务市场主体规范。

开展市场监管“三化”建设,宗旨是“以管助办、以管促兴”。带动市场全面“三化”建设,引导市场从传统营销方式向现代营销手段转变。市场监管“三化”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是党委重视抓,政府支持抓,工商主动抓,部门配合抓才会取得真正的实效。要促使各类市场从简单依靠政府优惠扶持向规范竞争和信用支撑转变,从价格竞争向完善服务、依靠品牌竞争转变,形成有四川特色的市场监管模式,推进商业文明建设,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完善市场体系,实现从市场大省向市场强省的转变。

三、进一步推进市场监管“三化”建设,推进市场监管方式新跨越的对策

(一)把握一个原则,积极稳妥推进

市场监管“三化”建设要立足长远,狠抓当前。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狠抓当前,一是先抓好城区有形市场的“三化”建设,今后再逐步建设农村市场。二是抓好示范市场,不能盲目铺摊子,要有规划,成熟一个推出一个,切实起到示范效应。既要重点抓好城区有形市场的三化建设,又要针对乡镇和农村市场的特点,做好日常巡查,重点规整农村市场的交易环境,严格监管上市交易的食品、农资等重要商品的质量,严禁假劣食品、农资流人广大农村地区。

(二)抓好三大环节,实行全程监管

各地开办各类市场,要以达到本地城建规划或市场建设地方标准的

要求为条件,切实做好市场举办主体企业法人资格的审查和依法登记注册工作;以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加强商品质量监测、健全消保维权机制为重点,切实抓好市场运行的监管:以贯彻国家工商总局的要求,创建信用规范市场等活动为中心。切实抓好市场评价体系建设。一是抓好举办环节,提高准入质量。实行市场企业法人登记,规范市场设立行为。确保市场主体合格、合法。二是抓好运行环节,确保市场繁荣有序。三是抓好信用规范市场创建环节,有力推进以诚信为核心的现代商业文明建设。

(三)坚持四个结合,提高市场监管效能

一是与推进12315行政执法网络体系建设相结合,增强市场监管执法力度。要健全12315维权机制,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农村打假维权网络、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与名优企业联手打假维权协作网络的作用,为群众参与市场监督提供通畅的渠道,建立健全市场自律、社会监督与工商监管执法“三位一体”的机制,提高工商对市场秩序的控制力。二是与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工作相结合,营造诚信消费环境。三是与信用分类监管相结合,努力创构“信用规范市场”。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力推进连锁、超市等现代营销方式,开展多渠道经营,为“放心肉”、“放心禽蛋”上市提供便利。要实行信用信息披露制度,依法公开市场举办者和经营者违法行为记录,并对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反响强烈的典型案件予以曝光,强化各类市场主体的诚信意识。四是与围绕“三个一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市场监管“三化”建设要紧紧围绕以发展农村经济组织为重点,大力培育发展发展农村经纪人。鼓励和支持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搞活一方农村经济;以实施农产品商标战略为重点,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建设,带动一方农业产业: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为重点,加强市场监管,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村市场秩序,保护一方农民权益,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作出新贡献。

(四)构建五大机制,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系

建立健全市场监管长效机制是加强市场监管的治本之策。要突出抓好市场预防、市场诚信、市场整治、市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市场监管责任追究五大机制建设。争取通过几年的努力,建立起依法行政、诚信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要全面建立经济户口,前移市场监管关口,实行市场监管警示制,全面推进市场监管巡查制,建立“以防为主、防打结合”的市场预防机制:要加强对市场经营主体信用的监督,完善信用激励与惩戒制度,建立“守信褒奖、失信惩戒”的市场诚信机制:要依靠政府领导,加强部门协作,建立“条块结合、协调配合”的市场整治机制;要加强系统协调配合,完善系统监管网络,实行监管资源共享,制订完善市场应急预案,防止因突发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造成的肉类、禽蛋等重要商品供求关系突变导致价格异常波动和商品脱销问题的发生,建立“反应灵敏、处置有效”的市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要强化市场监管责任追究。明确市场监管责任归属,建立“权责统一、违法必究”的市场监管责任追究机制。

(五)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强大的部门合力推动市场监管“三化”建设

要继续坚持“三个不变”。即: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不变: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的支持不变;加强与有关部门配合协作的良好关系不变,合力推动市场监管“三化”建设。工商牵头带动“三化”建设,要给党委、政府做好汇报,提出“三化”建设的可行方案,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领导,争取他们对市场监管“三化”建设的理解和支持。

(六)齐抓共管,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要认清市场全面“三化”建设与市场监管“三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市场全面“三化”建设涉及工商、规划、建设、商务、卫生、城管、环保、税收、公安、质监、畜牧等很多职能部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积极主动加强同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联系、沟通,做到互通情况,形成合力,提高应变能力,不断改进工作,共商发展大计。要建立健全稳定有效的横向合作机制,及时可靠的信息通报机制,坚强有力的联合执法机制,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形成部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保障市场监管“三化”建设顺利实施。

要调动市场举办者的积极性,使之自觉参与市场“三化”建设。2006年以来,全省各地市场监管“三化”建设试点市场呈现“三明显、三提高”的局面:市场内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与2006年同期相比明显下降,消费者纠纷和消费者投诉明显降低,不合格商品率明显降低:市场举办者举办市场的积极性提高了,经营者诚信经营、服从管理、主动缴纳税费的自觉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提高了,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的充分肯定。

(七)强化教育培训,积极打造新时期市场监管队伍

篇5:烟草市场监管思考论文

[提要]随着行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和专卖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如何通过提高监管人员的效能促进卷烟市场监管水平上升,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次研究以和县烟草专卖局为例,通过分析卷烟市场监管人员工作现状,总结目前监管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以“细分岗位、细分考核”为基本思路,以APCD为基础操作方法,创新网格化管理方式,推动市场监管工作上水平。

关键词:烟草专卖;市场;监管;网格化管理

市场监管人员工作推进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卷烟市场监管工作水平,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对县级局执法主体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以和县烟草专卖局(以下简称“和县局”)为例,积极探索就加强监管人员内修对促进卷烟市场监管效能的发挥。

一、和县烟草市场监管现状

和县位于长三角地区的边缘,与卷烟品牌影响力较大的江苏地区毗邻,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和县卷烟市场管理的难度。一个时期以来,和县烟草专卖管理已进入瓶颈期,对市场状况的整体定位不准确,管理不科学,再加上盲目定指标,考核的定性多、定量少,限制了基层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队伍活力不足、市场管理方法单一、监管手段简单雷同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二、内部监管人员的问题

卷烟市场监管效能的低下,与监管主体,即监管人员密不可分,主要表现在结构分配的不平衡、综合素质低下、考核机制僵化等问题。

(一)监管人员结构不平衡。目前,专卖监管人员平均年龄接近40岁,人员严重老化,新鲜血液注入不足,与阶梯式人力资源管理相悖,直接导致了实际监管工作动力不足、效率低下。

(二)监管人员综合素质低下。由于目前的监管人员大部分来自于早期社会招聘或退伍战士,学历不高,综合理论水平偏低,熟练掌握专卖管理、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的人员较少,造成在管理市场、专卖执法过程中出现一些程序不规范、效率低、没有创新精神等问题。

(三)监管人员考核机制僵化。随着卷烟市场环境的变化,监管人员的考核范围需进一步扩大和细化,而传统、单一的业务考核方式限制了监管人员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的积极性。另外,考核机制的僵化也间接造成了员工考核的不公平、不公正。(四)监管人员思想落后。由于烟草行业的特殊性,和县烟草专卖的监管人员具有大部分县级局普遍存在的问题,即危机意识、竞争意识不强,乐于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思想的落后使得监管人员工作主动性和责任心不强,执行力弱,严重影响卷烟市场监管作用的发挥。

三、和县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管内部改进实施

(一)改进思路。以监管人员的改进促进卷烟市场监管效能的提升,这是当下规范卷烟市场秩序的首要出发点。结合卷烟市场监管现状和实际监管人员存在的问题,和县局通过“细分岗位、细分考核、细分市场、细分客户”为基本思路,提高监管人员工作的有效性,进而强化卷烟市场监管能力。

(二)操作方法。自4月,国家烟草专卖局下发了《烟草零售市场检查工作指引(试行)》以来,APCD工作法(分析、计划、检查、处理)被广泛运用到卷烟市场监管工作中。和县局积极学习国家局会议及文件精神,融合APCD工作法于工作实践,总结出对于监管人员的“四要”:一是市场信息分析要准确;二是工作计划制定要精细;三是市场检查监管要精准;四是检查结果处理要精实。

(三)创新改进方式。和县局根据市局(公司)《关于推行烟草市场网格化管理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本区域卷烟市场监管的`现状和监管人员的内修需要,提出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四个细分”为创新点的符合本地实际的管理模式。

1、细分岗位(1)强化监管力量。我们根据相关文件要求,配齐队所,遴选所队长。现两个管理所分别配置8人,正副所长各1人,市管3人(1人兼综合管理员),稽查3人。管理所长侧重解决市场矛盾,与县局稽查队联动,开展三级考核等;副所长侧重APCD工作法使用、市场规范指数、许可证管理、经营规范信息核查以及后勤管理等。(2)明晰岗位职责。目前,市场监管主要分为查处烟草违法案件(稽查岗);监督检查许可证使用(市管岗);监督检查卷烟零售户守法经营(稽查、市管岗);规范内部经营监管(内管岗);收集辖区市场涉烟违法案件情报信息(稽查、市管岗);宣传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及行业相关政策(全体专卖人员)等六类。不同岗位(市管、稽查、内管)有不同的关键节点、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如市管岗:关键节点为许可证管理、内部监管、零售户守法情况等;工作内容为日常管理服务、引导守法经营、收集市场信息、规范经营监督、法律法规宣传普及等;工作目标为市场秩序良好,许可证使用规范,获取卷烟市场中有价值的信息,提升烟草法律法规的知晓率,提高市场规范指数。

2、细分考核。根据市场监管人员岗位及职责的划分,和县局制定县局(营销部)《监督考核实施方案》、《考核管理办法》、《奖励资金使用实施办法》及二、三级考核细则,横向到边、纵向到角,全面覆盖。设定市场网格考核细则,对网格内三员实施月度二、三级绩效考核。如,市管员的考核量化指标是网格内零售户日常监管、基础信息维护、许可证实地核查、许可证后续监管、预警信息核查、市场异动分析等主要业务占80%(其中市场管理25%,证照管理20%,内部监管20%,制度执行10%,主管评价5%),专销协同20%。客户经理:营销指标80%(其中网络建设、客户服务、基础工作65%,制度执行10%,主管评价5%),专销协作20%。通过科学细化考核条款,实行定性与定量不同比重,严格考评落实运用。

3、细分市场。实行网格化管理,将责任辖区市场根据地理位置分成若干基础网格。并按业务在纵向上分成两个微格。即服务微格和监管微格。划分的标准:原则上是持有合法有效零售许可证3年以上无违规记录且配合执法的客户为服务类客户,归为服务微格;3年内存在违规记录户、无证经营户、以烟带货的批发户、各类名烟名酒店、各种娱乐性场所的客户为监管类,归入监管微格。

4、细分客户。结合APCD工作法的“A”分析,按照客户的守法度、配合度、依存度等维度将客户(按上述标准)分为两大类,分别纳入服务微格和监管微格,比例大致为2∶8(二八定律)。纳入服务微格的一般守法户的走访频率设定为每三个月走访一次,每次时间设定为5~8分钟左右,走访内容为法律法规宣传,市场规范指数及了解客户需求。纳入监管微格的,走访频率设定为一个月不少于一次,每次时间设定为10~15分钟左右;工作内容是亮证经营、证照管理;有无公开摆卖;了解库存量(总量、紧俏品牌),分析对比查有无异常;宣传烟草法律法规;收集其送货车辆、仓储存放地等基本信息和经营规模、辐射客户等业务信息。

四、市场监管改进效果对比

篇6:市场准入监管论文

市场监管转变的思考

曾敏周立智

(江西省兴国县烟草专卖局)

摘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烟草行业提升“烟叶防过热、卷烟上水平、税利保增长”的重要时期,也是烟草改革发展不断深入、传统烟草向现代烟草和可持续发展烟草加快转变的关键阶段。做好新形势下的烟草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全局理清治烟兴烟思路、着眼长远谋划治烟兴烟举措、与时俱进创新治烟兴烟机制,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加快推进传统市场日常监管向现代市场监管的转变,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专卖日常监管传统现代思考

新形势下推进烟草改革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烟思路,围绕“烟叶防过热、卷烟上水平、税利保增长”的新要求,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新型机制,确保专卖市场日常监管由传统制约型向现代开放型的转变。

一、市场监管的重要意义

(一)是新时期行业发展的需要。

当前是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全行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市场监管自然是专卖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全面建设“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现代烟草的奠基石。

(二)是县级局专卖执法主体向规范化、信息化、日常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市场监管不单单是管理卷烟问题,更是县级局执法主体向规范化、信息化、日常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尤其体现在创建优秀县级局的具体工作中,为努力建设一支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管理队伍、专业化的卷烟打假队伍、敢于和善于开展内部监管的队伍的坚强支柱。

(三)是完善现行专卖工作模式的有效尝试。

现行专卖工作模式,不但是市场净化率的问题,也是专卖队伍建设水平提升的问题。必须大力加强基础中队建设,抓好“一个主体建设”的部署,理清思路,制定措施,保障县级局专卖管理基础性作用的有效发挥,推动基层建设的深入开展,夯实专卖管理基础。必须开展专卖队伍培训,提高管理层次的责任意识、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认真做好《县级局工作流程级规范》。必须加强专卖队伍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严格执行《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改进专卖队伍工作作风。

二、传统市场监管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思想观念上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

一是服务意识尚未完全夯实。一些单位与个人受传统强势、管制思想影响,工作角色尚未实现由“管理员”到“服务员”的转变,“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官僚主义、衙门作风依然存在;管理与服务关系尚未完

1全摆正,讲监管,就放弃服务,常以“管理者”自居。讲服务,就削弱监管,放任自流,机械地把监管与服务对立起来;

二是法治意识不够牢固。部分单位与个人“人情大于天”的人治思想影响比较深,依法行政氛围不够浓厚。单位功利化现象比较普遍,重处罚、轻管理现象时有发生。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准确、不科学,坚持过罚相当原则不到位,重责轻罚或轻责重罚现象时有发生;

三是创新意识不够强。基层中队开拓进取意识不够强,缺乏创新发展精神,习惯于用旧思维去想问题,用老经验去办事,用老办法干工作,因循守旧、安于现状,小富即安、小进即满。

(二)履职能力上的制约因素。由于基层干部主要来源于“枪杆子”和“笔杆子”等途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面对科学发展的形势任务要求,一是理解力不够强。学习掌握上级指示精神不够透彻,把握大局和中心工作不够准确,工作走弯路、工作效率差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执行力不够强。工作方法不够科学,烟草业务“看家本领”不够高,履行岗位责任不够到位,工作质量不够高,甚至造成工作失误而被责任追究;三是创新力不够强。工作特点规律把握不好,破解影响科学发展难题能力弱、点子少,一方面在推动发展面前无能为力,“有想法、没办法”,不会改革或不敢改革,工作循规蹈矩;另一方面改革思路不清、措施不力,眉毛胡子一把抓,“有姿势、没实际”,改革成效比较差,工作徒劳无功,创建意识不强。

(三)监管机制上的制约因素。监管模式上,仍然停留在突击性、专项性整治上,缺乏标本兼治长效机制,运动型比较明显,监管执法疲于应付;监管方式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比较普遍,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前瞻性,重行政处罚、轻教育梳导,重事后监管、轻事前事中监管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监管手段上,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检测手段、现代统计方法和现代管理工具等手段,来对市场的准入行为、经营行为、退出行为实施全程有效的监管能力比较低,“一看二摸三闻”的经验式监管方法在基层单位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监管手段科技含量不高,方式方法简单,客观造成基层中队市场监管嗅觉不灵、查获案源能力低,目前查办案件线索绝大部分来自于无证经营。

三、完善现代市场监管的措施和方法

(一)创新监管服务机制,不断提高市场监管效能。一个机制的形成需要相关制度的相互关联、综合运行才能形成。创新主体准入、市场监管、消费维权等市场监管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统筹兼顾、注重长效”的原则,立足于实现市场监管职能到位的需求,建立相关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完善相关积极推动和监督制度运行组织和手段。当前推动优秀基层创建活动,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市场监管机制的创新:

1、以推进基层中队服务窗口改革为重点。通过依法查处无证经营行为、完善服务举措、规范窗口建设,提高依法行政工作效率;

2、以推行市场巡查制为重点,创新市场规范管理机制。推进市场监管向综合式、动态式监管转变,适应全面监管统一大市场的需要;

3、以加强12313行政执法体系建设为重点,创新消费维权机制。构建“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消费维权体系,全力维护经营与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兴国烟草的和谐稳定;

4、以实行信用分类监管为重点,创新市场主体监管机制。建立诚信等级分类监管制度,推行网格化监管,增强卷烟零售户的诚信意识,推进社会信用体系

建设;

5、以建立健全预警制度为重点,创新市场应急管理机制。市场监管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的实际,坚持以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业务学习为基础,以建立健全市场突发事件管理预警方案为重点,以开展内部监管体系为抓手,完善市场监管应急管理机制,全面提高专卖部门市场监督能力。

(二)创新队伍管理机制,增强稽查人员的归属感。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和干部管理权限规定,科学划分各级干部管理事权,清晰界定层级管理和任免的审批、备案权限。特别是明晰基层干部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中队长的任免、管理、考核、调配权限,以及破格(越级)晋升资格条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加大系统干部纵横交流力度,不断疏通干部成长进步出路,形成干部成长进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良性循环;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

1、要创新用人机制。充分发挥专卖人员的潜在优势,使其在各自岗位上闪光是做好专卖工作的关键。一方面,管理者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专卖管理人员,通过从工作,为人,生活,交往,言谈,性格等多方面入手,切实真正地了解每个人的优势与劣势,然后,将人才安排到合适的岗位,用在“刀刃”上,让他们大胆工作,不把人才当花瓶、当摆设,努力做到“人尽其才”,如:把思想正派、业务精通、通晓管理,能“带兵打仗”的专卖人员充实到“指挥员”岗位上;另一方面,要优胜劣汰,为确保人才进出口关道畅通无阻,既要通过严格的考评实行末位淘汰,将一些业绩平庸,不能胜任专卖工作的人员淘汰出局,又要通过公开招聘将社会上的优秀人才充实到专卖队伍中,打破身份制,同工同酬,提高专卖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2、要创新激励机制。要正面激励,运用先进集体或个人的模范事迹对员工进行引导和示范,使员工焕发出工作热情和干劲,对打造“精品案件”或“精品工作”的部门和员工记功授奖,并作为提拔重用、晋职晋级的重要条件;对于反面事例,要敢于真抓实管,敢于批评处理。可设立专卖管理奖罚专用基金帐户,专款专用,对“打假破网”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专卖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也可定期奖励在“争优创先”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当月典型”、“季度明星”、“年度先进”人物,掀起工作中“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竞赛高潮。

3、要创新考核机制。一是进一步细化和量化奖罚分明的专卖人员工作考核标准,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质量与效果有一个清楚的自我评价,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提高执行力;二是坚持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并重的原则,对员工进行类别划分,实行差异化绩效考核,实行异岗异薪、同岗不同酬的激约机制,加大考核力度,拉大收入差距,实施未位淘汰制,增强员工的危机意识;三是公开考评结果,一方面建立考核档案,详细记录考核中的每件事情及结果,为发放专卖人员工资、资金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按月张榜公布每名员工考核情况,使其对自己及他人的工作业绩心中有数;以此,考出成绩,考出干劲,考出实效,做到罚你有根据、奖你有办法,切实调动专卖人员工作积极性。

(三)创新惩防监察机制,促进队伍安全稳定。以构建烟草廉政文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大廉政教育力度,构筑思想防线;建立健全行政问责机制,完善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制度、监督失察责任追究制度、推行重大事故领导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制度,构建廉政“高压”防线;创新监督方式,建立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报告制度、基层中队长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制度,健全义务监督员队伍、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社

会团体、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的监督,设立行政效能投诉热线,完善内外监督机制,落实诫免谈话,形成规避廉政风险的“低压电”;创新行政效能监察手段,建立电子监察系统,对政务公开、审批时效、流程规范、收费合理等情况进行实时、全程和自动监控,使行政监察由事后监察为主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监察相结合,促进监督监察由软约束转变为硬约束。

(四)创新沟通调协机制,构建内和外顺的发展环境。公共关系,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生产力。良好、密切的内外关系,是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烟草部门队伍庞大、监管服务领域大、任务重,加强队伍建设、实现职能到位,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与关心、离不开有关部门的密切协作与支持、离不开监管服务对象的理解与配合。要建立工作联席会议、情况通报、相互走访等制度,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形成对市场监管与行政执法合力;要进一步健全义务监督员队伍,积极推行基层中队长向监管对象述职述廉制度,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对烟草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营造有利于兴国烟草科学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五)创新构建“数字型向素质型”的人才转变,随着我国烟草行业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在卷烟专营方面已经实现了由粗放经营向规范经营的转变,建立了统一经营、专销结合、网络管理、电话订货、集中配送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使行业的服务工作在某种程度上落在专卖管理人员的肩上,把专卖管理工作推到了专销结合,以专为主的位置上。这种新情况、新问题对专卖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专卖管理工作如何与时俱进,适应这一要求,尽快实现由单一专卖管理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是摆在我们全体专卖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突出而紧迫的问题。笔者认为提高专卖队伍的综合素质,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针对当前的实际,重点是提供服务意识、增强合作凝聚能力:

1、分清对象,区别对待。专卖管理、整顿秩序的重点对象是打击那些长期从事贩运、贩卖假冒卷烟和倒卖违规卷烟、搞黑批发的违法违规大户,而广大零售户是我们专卖教育团结、服务合作的对象。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就要区别对待。对违法大户要加大打击力度,死看死守,直至依法取缔,而对广大零售户则在依法管理、规范经营行为的同时,加大服务、团结、合作的力度,把他们凝聚到我们的卷烟销售网络内。即使查出了个别零售户有违规行为,也要依法管理,管在理上,以理服人,不伤感情,处理后能使他们入网订货,而且订货量增加才算成功。

2、放下架子,摆正位置。专卖稽查人员一定要放下管理者的架子,不能总是以管理者的面貌出现,进门就查,违规就拿,扣了就走。没有一点服务和帮助的意识是起不到好效果的,只能是越管越难管,越管对立面越多,与烟草的离心力越大。我们专卖人员要把自己摆在与广大零售户平等的位置,亲密合作伙伴的位置,不能高高在上,居高临下。行为要文明,讲话有分寸,态度要亲切,处理要公正。管理中体现服务,帮助广大零售户守法经营,规范经营。要经常主动征求零售户的意见和建议,对专卖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分析,对的加以改进,不对的耐心说服。对卷烟经营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也要认真记录,及时传递给经营管理部门,并把采纳和解决问题的情况反馈回去。只有这样才能使专卖管理起到服务、合作、凝聚广大零售户的作用。

3、掌握情况,主动服务。各级专卖管理人员都应对所辖区域内零售户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而且要掌握公司卷烟品种及到货情况和价格变动,以便在卷烟销售上有针对性地提供主动服务,帮助广大零售户在规范经营的前提下扩大卷烟

零售的销量,提高经营收入。同时,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力争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如为零售户打扫一次卫生,摆放一次商品,提供一条信息,唠一次家常,宣传一次法律法规。通过这些活动,使专卖稽查人员增强服务意识,密切与零售户关系,树立专卖工作新形象。

四、当前几项加大市场监管的力度

一是加大对销售异常的卷烟零售户的监管力度。各专卖管理所向辖区客户经理了解目前各个品牌规格卷烟的投放情况,确定本辖区需要重点监管的品牌规格卷烟的销售动态。同时,对辖区卷烟零售户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清点登记各卷烟零售户的卷烟库存,认真分析各卷烟零售户销售卷烟的变化情况,仔细排查卷烟销量异常的零售户及其原因,分析零售户存在违法行为的可能性,确定需要重点监管和检查的对象。在明确重点监管的品牌规格卷烟和卷烟零售户后,制定详细可行的工作计划,细化每个工作日的工作内容,组织安排市管员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和监控,严查违法经营卷烟行为。

二是加大对重点区域的检查力度。各县级局在当地政府的组织领导下,抓住适当时机,联合工商、公安等部门对各城镇和周边毗邻的农村卷烟市场等重点区域进行突击检查,保持对卷烟市场强力监管态势。专卖管理所密切关注周边毗邻农村市场的销售动态,与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所协作,定期联合对周边毗邻的农村市场的巡查,防止外地卷烟渗透、蚕食周边农村市场。

三是加大对卷烟销售大户的监管力度。各专卖管理所根据已掌握有违法经营记录或者有可疑经营迹象的销售大户的基本情况,合理安排人员,加强对销售大户经营场所、仓库、运输车辆及人员进行监控,现场发现违法经营卷烟行为,立即予以查处,掌握有重大违法经营证据线索的,及时向稽查部门负责人和分管领导汇报,由稽查部门接手经营案件,妥善处理好“露头就打”与案件经营的关系。四是加大清理无证经营卷烟的力度。各专卖管理所充分掌握辖区市场动态,仔细排查无证经营摊点,采取堵疏相结合的方法,区别对待。对符合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办证条件,有依法经营意愿的商户,责令其先停止经营卷烟业务,劝导其办证后再经营。对不符合办证条件的,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取缔。五是加大对卷烟零售户的宣传教育力度。在日常检查过程中,市管员积极向卷烟零售户宣传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对违法经营行为举报途径和举报奖励政策,通报典型违法案例,提醒卷烟零售户务必守法经营、诚信经营。专卖管理所组织召开卷烟零售户自律小组会议,进一步对卷烟零售户进行宣传教育。

五是加大网上监管力度。各级内管部门随时掌握辖区卷烟货源分配办法、品牌投放策略,使内部专卖监管更有针对性。内管人员每天从内管信息系统上的预警排查出可疑订单,及时发现卷烟零售户订单总量、单品牌规格卷烟数量异常情况,采取电话与实地抽查相结合方式,或通知专卖管理所实地检查,了解掌握零售户订购卷烟销售的真实去向,防止烟贩子套购、倒卖卷烟。

篇7:中级技能-市场监管市场检查

(1)零售业态的识别方法 X

(1)分析关键要素。包括:①经营商品的品种;②经营场所和规模;③经营方式;④此外,还要进一步分析零售者确定的目标客户情况、店堂设施的情况、主要的服务功能等关键要素。

(2)做出业态判断

(2)我国各种烟草零售业态的标志特征X

七大类(1)食杂店

以销售烟、酒、饮料、休闲食品及日杂货为主,独立、传统的无明显品牌形象的零售业态。其基本特点有:

①多位于各种居民区内或传统商业区内以及农村地区;

②营业面积一般在100平方米以内;

③采取柜台销售与自选(开架)销售相结合方式;

④服务时间一般在12小时以上; ⑤一般无管理信息系统或具备初级信息管理系统。

(2)便利店

以开架自选为主,销售小容量应急性的食品、日用小百货等,以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其基本特点有:

①多位于商业中心区、居民区、交通要道以及车站、医院等公共活动区附近;

②营业面积一般在100平方米左右;

③采取自选销售方式,结算在收银处统一进行;

④服务时间16小时以上;

⑤管理信息化程度较高、采取单体或连锁经营方式。

(3)超市

以开架自选、消费者在出口付款为形式,满足消费者一次性购全大众化适用品需求的零售业态。其基本特点有:

①多位于市、区(县)商业中心、居民区、交通要道、城郊结合部附近;

②营业面积一般在200-6000平方米之间,大型综合超市一般在6000平方米以上;

③采取自选销售方式(烟草制品采取柜台销售方式);

④出入口分设,在收银台统一结算;

⑤服务时间不低于12小时; ⑥管理信息化程度较高;采取单体或连锁经营方式。

(4)商场

在一个建筑物内,经营若干大类商品;实行统一管理,分区销售;满足顾客对时尚、中高档商品多样化选择需求的零售业态。其基本特点有:

①多为市、区(县)商业中心、历史形成的商业集聚地;

②营业面积至少在2000平方米以上,多在6000至20000平方米之间;

③采取柜台销售与自选(开架)销售相结合方式;

④服务时间一般在12小时以上; ⑤管理信息化程度较高。如:王府井百货商场

(5)烟酒商店

以销售烟草制品、酒类商品为主的零售业态。其基本特点有: ①多位于市、区(县)商业中心、居民区或百货店、购物中心内; ②大多在200平方米以下; ③采取柜台销售与自选(开架)销售相结合方式; ④服务时间一般在12小时以上; ⑤管理信息化程度不

篇8:我国转基因食品的监管与市场准入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监管,标识制度,市场准入

转基因技术是21世纪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之一,是生物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是当前国际科技竞争的焦点,对增强各国核心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近年来,我国将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和生物新品种列为国家战略,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基础上,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与此同时,由于对基因、转基因作物、转基因食品、转基因生物安全等不甚了解,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成为公众讨论的热点。

1 转基因食品的概念和特点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GMF),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包括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直接加工品和以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其直接加工品为原料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

转基因食品分为转基因植物食品、动物食品和微生物食品,在三类转基因食品中发展最快的是转基因植物食品。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转基因动物食品批准上市,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基本上是转基因植物食品。

转基因食品的主要特点: (1) 转基因食品能抗病虫和抗除草剂,可减少农药残留,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和人畜伤亡,降低投入成本。 (2) 转基因植物具有耐贮藏等良好性状,可延长转基因食品保存时间。 (3) 转基因食品可改变口味,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也可满足不同人群的膳食需求,增加其附加价值等。 (4) 转基因植物能抗干旱、耐盐碱、抗重金属,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世界不断增长的人口对食物需求的矛盾。 (5) 转基因食品的生产技术能提高生产效率,增加食品供应,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6) 转基因食品的生产技术具有独特的垄断性,能够享受比较优势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转基因食品在微生物毒素、农药残留方面比传统食品更加安全。如,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安全性甚至超过了传统产品。因为转基因抗虫水稻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农产品中农药的残留量。

2 我国转基因食品的监管与市场准入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转基因食品商业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进入了人类的食物链。目前,进口的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油菜以及以它们为加工原料生产的食用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大豆粉和玉米粉等,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见食品,我国的转基因甜椒和番茄也已经进入商品化生产。转基因食品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见食品,其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成为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严格的转基因食品市场准入制度是切实保障转基因食品安全的基础。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主要指:毒性问题、过敏反应问题、抗药性问题以及有益成分遭破坏问题等等,转基因食品的安全已经成为生态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

世界各国都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各国针对各自国情制定出相关的生物安全法律体系,以确保对转基因食品管理的安全有效。转基因食品管理的主要原则:一是执行严格的安全评价制度;二是标识制度,即在转基因食品包装上加贴标识。

1993年,经合组织(OECD)首次提出了转基因食品的评价原则———“实质等同”的原则,即:如果对转基因食品各种主要营养成分、主要抗营养物质、毒性物质及过敏性成分等物质的种类与含量进行分析测定,与同类传统食品无差异,则认为两者具有实质等同性,不存在安全性问题;如果无实质等同性,需逐条进行安全性评价。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的国家之一,我国的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和转基因食品的消费量已位居世界前列,我国还是世界上较早制定和实施转基因生物管理法规的国家之一。自1996年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等法规。建立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设立了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成立了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开发在我国有一整套严格的监督管理程序,在生产方面有确定的生产规范和严格的管理要求;有比较严格转基因食品市场准入条件,从食品的原料到加工、保藏、销售、进出口和检验监督等,产品链全程受到相应规则的限制,并实施严格的评价许可制度。对转基因食品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安全评价、生产许可、加工许可、经营许可,产品标识、进口安全审批制度,已经形成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惯例衔接的法律法规、技术规程和管理体系,依法实施安全管理取得显著成效。

我国依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指南》,参考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粮农组织和经济合作组织等制定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指南,制定了科学规范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食用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营养学评价、毒理学评价和致敏性评价等内容。营养学评价主要检测转基因作物在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淀粉、水分、灰分等,包括氨基酸和脂肪酸构成分析)、微量营养成分(矿物质、维生素)以及抗营养因子等方面,与非转基因作物是否有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异。毒理学评价分别通过转基因作物表达的蛋白和转基因作物开展动物试验,如:大鼠90d喂养试验、短期喂养试验、遗传毒性试验、三代繁殖试验、慢性毒性试验,观察其对试验动物是否有不良影响。致敏性评价方面通过与已知致敏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和开展蛋白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试验确保转基因作物表达的蛋白食用安全性。

对于转基因生物研究及其产业化,国家正不断强化独立的、科学的风险评估和安全性评价。根据充分的科学试验与实践的结果和数据进行独立评价,不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评估的结果科学、公正,放诸四海皆准。

3 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与意义

转基因食品标识,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有3种模式:美国的自愿标识制度、欧盟的以过程为基础的强制标识制度和中国的以产品为基础的强制标识制度。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规定对转基因产品实施标识制度。凡是列入标识管理目录并用于销售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应当进行标识;未标识和不按规定标识的,不得进口或销售。

标识有两个层面,一是宏观层面的标识管理,国家实行按目录准入。《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凡是列入标识管理目录并用于销售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应当进行标识;未标识和不按规定标识的,不得进口或销售。我国第一批标识管理的转基因生物目录是:大豆种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玉米种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油菜种子、油菜籽、油菜籽油、油菜籽粕、棉花种子、番茄种子、鲜番茄、番茄酱。二是微观层面的标识管理,是指按标签和标示内容准入。如《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第六条(二)中规定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品,标注为“转基因XX加工品(制成品)”或者“加工原料为转基因XX”,不按规定标识或未标识的转基因食品不准进入市场。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修订的新《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对属于转基因食品或者含法定转基因原料的食品,规定在其标识上标注中文说明。

转基因食品实行标识管理的意义: (1) 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2) 最大限度地预防转基因食品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或产生安全隐患; (3) 提升食品企业产品的信誉度及产品价值; (4) 构筑合理的贸易技术壁垒,保护国家经济利益。

转基因技术如其他科学技术一样,在其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潜在的风险。实践证明,通过规范管理、科学评价、严格检测和深入研究,完全可以预测、消除和防范各种风险,保证转基因食品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刘泽海.我国转基因食品市场准入制度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 2007 (21) :136.

[2]李建科.我国转基因食品终端产品市场监管现状及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 2008.

[3]付文佚.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比较研究[J].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 (年会) 论文集[C].2009:322~332.

[4]朱晓勤.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制度在WTO框架内的法律分析[R].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基地会议, 2005.

[5]顾加栋, 龚跃.转基因食品产业化安全风险防范及制度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 2008, 28 (5) :72~73.

[6]罗春明.提高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律对策[J].安徽科技, 2006 (9) :38~39.

上一篇:对跨境电子商务的理解下一篇:看着掉泪伤感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