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市场论文范文

2022-05-09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书法市场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中山市西区开办文化公益培训学校以来,不但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好评如潮,更令人欢欣鼓舞的是推动文化产业的新一轮发展,这里书法产业为例。并对加强社团管理、加大人才培养,遵循产业规律、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借力融资平台、完善中介服务,完善政策、优化环境等四个层面的探讨,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论断,充分证明书法产业新模式将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一篇:书法市场论文范文

探析日本书法艺术发展与书法教育

摘要:书法艺术在日本文化历史中发挥着浓墨重彩的作用,本文概述中国书法艺术对日本书法的影响。日本书法吸取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精髓,并在临摹与模仿中创新,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文化特征的“和样”书风;其书法教育由小学高中的书道课展开,论述了书法教育的启蒙功能、育人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

关键词:书法艺术;书法教育;书法功能

1 中国书法艺术对日本书法的影响

“新春吉书”是日本新年第一次握毛笔书法绘画的仪式,通常在1月2日举行,也被称为吉书、试笔、初砚等。用若水研磨,向着吉利方位书写诗歌,常写的诗歌有“长生殿里春秋富,不老门前日月迟”等汉语诗句[1]。每年1月15日东京都会还在东京都千代田区的日本武道馆举行新春吉书大赛活动,这已经成为新年的代表风物诗,寄托着日本人对新的一年的期待与向往,书法已成为日本民众对新生活新气象期望的载体。

书法这一艺术荟萃起源于中国,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璀璨结晶,并且在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熠熠生辉,汉文明体系与中国儒家和禅宗思想一起沦肌浃髓地影响熏陶了日本的书法艺术[2]。日本书法虽出自中国且深受中国影响,但经发展,已经完全形成了本身独特的风格,独树一帜,与日本的民族精神和思想文化深深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日本是一个擅长于模仿与精进的国度,公元5世纪,书法经由朝鲜半岛流传到日本,日本便在形式与书体上模仿中国书法,继而与中国书法比较相近.这一时代为日本书法的奠基时期——平安时代[3]。随着日本汉字石碑的出现,临摹中国书法之风盛行,日本的书法艺术开始萌芽,其中最著名的便数日本最早的书体石刻《宁治桥碑》,成为日本后人临摹欣赏的典范,拥有一定的艺术成就与价值。唐朝年间,经济文化日益强盛,为全面广泛地借鉴吸收唐朝的先进文化和技术,促进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日本先后多次派遣遣唐使来中土大唐,中日之间的文明往来也日益密切[4]。唐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的作品经由遣唐使传入日本,影响了一代日本书法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书风——唐风。

2 日本书法艺术发展与书法教育

平安时代中期,书法传入日本后,日本不再拘泥于效仿中国书法,而是形成本身独特的书风,在书法发展之路上不断拓宽自己的道路,规范了书法的书道,创始了日本独有的和样书风,其中楷范的书法艺术就是“三迹”。“三迹”即小野道风、藤原佐理、藤原行成,这3位都是平安中期的书法家。小野道风出身汉学世家,为和样书风的代言人,其作品被称为“野迹”,主要作品有《玉泉帖》《常乐里闲居诗》等;藤原佐理的作品被称为“佐迹”,擅长草书,真迹有《诗怀纸》《离洛帖》等;藤原行成则另有一番成就,和风书法源于小野道风,发展于藤原佐理,完善于藤原行成,他的真迹被称为“权迹”[5]。

平安时代后期,假名书法逐步风靡,模仿借鉴了中国草书,较之模仿的晋唐书法抽象简练,后发展成一种日本独有的唯美性艺术形式。而正是由于这种极致的唯美性,导致此书风发展之路愈来愈窄,最终只是昙花一现[6]。

日本书法受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经过不断临摹与模仿,逐渐掌握了书法艺术的精髓,汲取了书法艺术的精华,与日本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相结合,形成属于本国独特的书法艺术,成为日本璀璨的文化瑰宝,令后人欣赏与敬佩[7]。

书法的兴盛和发展也促进了书法教育的普及,日本小学阶段设立书写科目,自小培养学生欣赏书法美的兴趣。高中阶段设立书道课。日本高中的《学习指示纲要》书道部分的目标提出:“参与一些普及性的书法项目,养成对书法崇高的热爱,丰富文化修养,使自身的书法功底得到潛移默化的积累,进一步提高表现与品鉴方面的基础技能。”[8]日本书法教育也包含政府和一些教育机构举行的习字常识教学和文化项目,可分为师范教育、职业教育、书法家培养这几个大目标,以师范教育为主要目标,如培育小学、高中的习字书法教师。

日本书法具有教化育人的功能,儿童与幼儿在识字启蒙阶段就有机会上习字课,反复练习假名和汉字书写。历史上,文字是作为统治阶级垄断性文化象征出现于历史舞台,平民百姓无法进入官方的教育机构进行文字习得,当时能写一手好字便是体现文化权威的标准之一[9]。所以,在日本,从小就十分注重学习写字与书法,书法活动成为人们走向上流社会并提高修养的重要手段,这为书法教育的发展以及书法教育传统的形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书道教育注重对人心性的培养,显得平易近人,更显书法艺术的本色,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书法学习已成为提高个人修养与文化素质的具体表现[10]。书法在培育大众的品德修养、智力素质、生活习气、特性形成、鉴赏才能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恰如包世臣在《艺舟双揖:答三子问》中说:“书道妙在性情,能在形质。”

日本书法的萌芽兴起与蓬勃发展也产生了对书法专职人才的需求,书法的职业教育也应际而生,以满足普通国民对于书法教育的需求[11]。日本有一种名为“赏状士”的生业,他们处理各种证书、邮件、项目会议的姓名卡、典礼程序安排表、祝词、海报、信纸等等,包括学生的结业证书、集会的标题、位置姓名笺都是由赏状士和学者一类的正规科班人士用毛笔亲手书写,并在字体、格式上都有着日本独特的规定[12]。

书法职业教育不仅是一种鉴赏教育,也是一种人格教育,更是一种人文教育,它在提升人们书法欣赏能力的同时,也能够提升人们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13]。政府与机构会开设一些书法文化班,个体也会开设一些书法教育机构,如书道会、书法联盟等,进一步提升人们的书法文化素养。随着对专职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以书法为职业的情况有3种:教育机构中的书法教师、艺术文化机构中的管理者、企业中的艺术设计者。这是一种良性发展趋势,不仅有机会普遍提升人们的书法能力,也填补了市场人才需求的空缺。通过书法职业教育发展,不仅可以增加受教育者的才华和学识,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修养和人格魅力,塑造职业人的高尚品格[14]。

日本是一个鼓励“终身学习”的国度,书法是一种细水长流的生活情操,可以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因如此,书法作为传统文化便呈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书法习得可以陶冶情操,参酌古代字帖,敬仰古人风姿,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的人格培育和人文熏陶[15]。生活中离不开文字,书法艺术是人类高级的生命活动,陈绎曾在《翰林要诀:变法》说:“喜即气和而宇舒,怒则气粗而宇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书法艺术是愉悦精神的再生体,宇宙间唯人有心,有心则有情,有情乃有趣,乃有心灵之愉悦。书法是一门奇妙的艺术,是灵魂与情感的产物,是把生命、生活自身审美化的成果,是形式美和情感要素的直接结合。书法是纯粹的艺术,是灵魂的原始创造,它不只是一种高级的艺术形式,还具备普通文字艺术无法获得或无法望其项背的非凡价值和功用——身心双修[16]。

3 日本书法教育的社会功能

书法与现代社会密切结合,具备强大而不能取代的社会功用。首先,书法文化由教育传递,教育活动对个体和社会发展产生各种影响与作用,使书法文化更好地被一代一代人传承。其次,文字是承载文化的必备工具,是人类书写言语的符号和交换信息的工具。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识便是文字的产生,同时它也是人类由愚陋走向文明的分水岭,大大推动了社会发展,是历史记录的工具。而书法是文字的艺术体现方式,通过艺术书写能更好地记录与传播文化,使人类精神文明的宝库日益丰硕而生辉[17]。并且,艺术是人类在物质生活之上创造的一种精神产品,来源于物质生活的同时高于物质生活。日本社会通过书法教化,将书法艺术与传统节日巧妙联结,如文章开头所述的日本新春吉書活动,将书法推广普及至全社会乃至全民族,形成一种欣欣向荣、温良儒雅的社会书风。

日本现代书法文化还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第一,书法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日中天,国家软实力日益增强,人们的物质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文化消费的欲望也愈来愈强烈。书道事业的发展推动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书法展览、书道会等文化活动的开展,促进了书道用品如文房四宝产业的发展,书法教育发展促进文化发展,使文化具备经济力,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文化的商品属性释放出来,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迅速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高[18]。文化产业所蕴含的商机也越来越巨大,促使书法机构、书道企业的发展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书道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吸纳就业,使更多有用人才能在合适的岗位上创造出自己的一番天地。第二,书法教育的发展也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娱乐生活,促进人们全面发展,陶冶情操,修养性情,提高个人素质,也极大地提高了国民素质[19]。第三,书道已经扩展到商业设计行业,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日本新兴产业的诞生,这一产业叫作“设计书法”“数据化书法”“商业书法”“美术书法”,是借由计算机的平面图像处理性能来处理和设计书法艺术作品。书法设计基于手写书道作品,用于商业处理各种元素,如广告、包装、商标、产品设计等。这样的一批复合型人才将专业的书法知识技能与现代社会的元素结合起来,给书法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为书法艺术带来了新生[20]。

4 结语

书法艺术是一种独特而璀璨的文化瑰宝,象征着悠久厚重的文化历史中坚定不移的文化之基,具有多向度、多层次的文化品格,这种品格和性质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各方面都具备显性和隐性的亲密联结,在联结中显示出其多方面的文化功能与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 成玉峰.中国汉字中古音韵韵尾山摄、臻摄、咸摄、深摄与日语字训读音的对应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2016(5):86-92.

[2] 奚昕.《斧柄集》的深层生态学思想与中国的儒、释、道文化[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9(2):31-39.

[3] 陈红梅.混沌的阈限:自我探寻·艺术抉择·审美人生[J].三峡论坛,2019(5):60-65.

[4] 邵华.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J].疯狂英语,2018(4):148-150.

[5] 张永亮.西行《山家集》“恋歌”中的“物哀”美[J].安徽文学,2018(11):96-97.

[6] 韩启群.西方文论关键词:物转向[J].外国文学,2017(6):88-99.

[7] 张永亮.专利摘要汉日翻译策略研究[J].现代语文,2017(8):123-125.

[8] 祁文慧.翻译“理想”与“艺术”实践[J].英语广场,2019(2):57-59.

[9] 王富银.化妆品广告词修辞特点的语用分析[J].英语广场,2016(1):47-49.

[10] 鲍志坤.《宠儿》象征主义分析[J].英语广场,2019(12):6-8.

[11] 祝一舒.试论许渊冲翻译思想的特质[J].上海翻译,2019(5):83-87.

[12] 何宝年.中日同形词翻译対比研究[J].东北亚外语研究,2020(1):85-90.

[13] 邵华.英汉情感习语对比[J].艺术科技,2019(19):27-28.

[14] 朱德付.顺应理论视角下车贴的语用功能探析[J].汉字文化,2019(22):24-25.

[15] 祝一舒.语言关系与“发挥译语优势”——试析许渊冲的译语优势论[J].中国翻译,2017(7):65-70.

[16] 杨喜刚.“一带一路”视阈下江苏地方旅游外宣推介语言服务研究[J].英语广场,2019(04):50-52.

[17] 祁文慧.《呐喊》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评析[J].英语广场,2019(6):17-18.

[18] 祝一舒.翻译认知与翻译历史观的建立——“中外翻译史”课程教学探讨[J].山东外语教学,2018(11):109-117.

[19] 韩启群.“物的文学生命”[J].外国文学,2019(1):41-47.

[20] 刘祥海.从高低语境文化看中美广告语言差异[J].艺术科技,2019(18):33-34.

作者简介:刘扬(2001—),女,江苏徐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日本语言文学。

陈爱琴(1962—),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日本语言文学。

作者:刘扬 陈爱琴

第二篇:以文化市场化的眼光照观书法产业的路径

[摘 要]中山市西区开办文化公益培训学校以来,不但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好评如潮,更令人欢欣鼓舞的是推动文化产业的新一轮发展,这里书法产业为例。并对加强社团管理、加大人才培养,遵循产业规律、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借力融资平台、完善中介服务,完善政策、优化环境等四个层面的探讨,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论断,充分证明书法产业新模式将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书法产业 新模式 产业规律 创新产业平台

在当前的大力弘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蓬勃发展的前提下,中山市西区文化公益培训学校的成功举办,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由此而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的前提下,笔者就如何借文化产业崛起之机加快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问题,结合西区的实际,仅以探讨发展书法产业为例,通过书法产业案例的研究,以冀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书法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书法产业的现状经过近年来的大力发展,书法产业具备了一定规模和实力。具体表现在:书法产业基础明显改善,初步建立起现代书法市场体系框架;各级书法协会和各类书法社团组织有了长足发展,举办了许多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书法节庆活动;搭建起一批书法交流与交易平台,促进了书法产业的发展,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2.书法产业存在的薄弱环节

从总体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书法产业体制尚未完全形成;书法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还不够大,书法产业发展水平与建设现代书法强国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书法产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和集约发展优势,书法企业的竞争力和书法产业的整体实力还不够强;书法产业人才发展还不够均衡,配套政策有待完善。

3.引领书法产业今后的发展趋势

部分传统的书法发展模式将逐步走向衰微,适应市场需求的书法行业将继续保持活力,新兴书法产业将引领书法产业的潮流,以“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公众参与、成果共赢”为主要内容的产业运作模式将成为书法产业核心竞争力。创意产业将成为书法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网络等现代科技的应用将成为书法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书法与科技进步的高度融合将成为书法产业的突出特征。提高书法产品生产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将成为促进书法创新和业态更新,进一步提升书法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书法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

在国家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书法产业必将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1.引领书法产业布局更加合理。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的书法产业发展新格局,现代传媒业、书法产品制造业、出版发行印刷业、纪念会展业、书法旅游业等领域形成明显优势,城乡书法产业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2.引领书法市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书法市场更加活跃,书法产品和市场要素结合更加合理,现代书法艺术流通组织方式不断完善,一大批流通型组织和区域书法产品交流中心培育成型,书法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引领书法产业人才进一步集聚。加快培养一批适应书法产业发展需要的书法创意人才、书法经营管理人才、书法科技创新人才以及书法中介组织,培育一批书法名人和优秀书法经营企业家,形成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书法产业人才队伍。

三、夯实基础、激发活力,为实现书法产业化创造条件

首先,应加强书法社团管理,推进相关人才培养,不断夯实书法产业化基础。

1.引领社团管理规范化,推动各类人才兼容凝聚。书法社团是各级书法协会的延伸和纽带,也是书法产业化发展的细胞。因此,充分发挥好社团组织凝聚人才、汇聚资源的作用,是实现书法产业化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书法类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但也出现了杂乱无章、鱼目混珠等现象,特别是有些书法社团以名师工作室的形式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文人相轻、相互排斥、互不兼容的现象,形成了各自为战的局面,不利于产业化的发展。因此,必须要打好社团基础,使之逐步规范发展,推动各类人才兼容凝聚。在此基础上,要着力建设区域书法交流中心,进一步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格局,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供需平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繁荣健康、充满活力的书法市场,打造具有特色的书法交流品牌。

2.引领资源设置标准化,科学培养书法艺术后备人才。一是整合教学资源,实现协作与分工相统一。一方面,对现有书法教材进行整合,组织高素质教学团队按照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标准,编纂一套技法上循序渐进、教学上环环相扣、理念上一脉相承、流派上百花齐放、口碑上广泛认可的书法教学教材,打造中国书法研习的“新概念”系列。另一方面,要对学校培训资源与社会培训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推进学校资源社会化,为优秀教师参与社会培训提供更多平台和载体,让优质资源为更多书法爱好者所共享;推动社会资源公益化、开放化,依托公益性培训组织将民间教学资源组织运作起来,着力开展一系列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书法公益性讲座活动。二是推进书法等级考试的普及与发展。中国书法等级考试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全国书法学习者的技能培训与测评系统。通过举办中国书法等级考试,可以引导和激励爱好者学习和继承优秀传统书法,普及书法艺术,逐步达到对书法艺术的初知、认知,提高学习者的书法艺术技能和审美水平。应该借助素质教育这一平台,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等级考试中来,为书法薪火相传源源不断地培育“火种”。

3.引领师资培训系统化,打造“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队伍。要制定书法产业人才发展规划,构建以高等院校为主体,以专业院校和专门培训机构为辅助,以与国外合作办学为补充,与人才市场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制,形成规范的全日制书法专业培养教育体系。要着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使其具备全方位的理论素养,不仅精通中国书法的“笔墨之法”,也要了解中国传统的“黄老之学”;不仅深谙中国书法的“意象之境”,也要领会中国哲学的“抽象之美”;不仅掌握“二维世界”的构图之要,更要明白企业管理的“经营之道”;不仅能教中国学生,而且也能带“洋徒弟”,能够通过深入浅出地讲解将中国艺术精髓推介给世界。要着力培养善于借鉴、博采众长的创新型教师,使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广泛汲取当代书法艺术营养,全面创新书法艺术理念、艺术形式和艺术技法,赋予书法艺术以新的生命力。要创新教学管理方式,打破以师带徒、自我循环的“门户主义”,培养一批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包容开放的创新型教师队伍,实现竞争与合作的相统一。

4.引领相关人才配套化,打造一支与产业化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大力培养造就和凝聚高层次、创新型书法领军人才,加强对优秀民间人才的挖掘、保护和使用,建立书法产业高端人才队伍。培养书法资本运营、书法经纪代理、书法产业经营管理和书法科技创新人才,建立书法艺术专业人才库和书法经营管理人才库。逐步推行书法行业人事代理制度和书法人才网络化管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引导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建立人才评估和激励机制,健全技术、管理、品牌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具体办法。在书法企业中积极尝试企业家年薪制,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

其次,应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充分建立产权清晰、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发展模式。

1.引领运作模式企业化。利用文化体制改制的东风,发展股份合作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实施龙头带动工程,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国有或国有控股的书法产业战略投资者,使之成为书法市场的主导力量和书法产业的战略投资者。降低社会资本进入书法产业的门槛,鼓励非国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书法产业领域,培植一批骨干民营书法企业。支持中小型书法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富有活力的优势产业群。

2.引领企业发展集团化。通过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以资本、技术、管理入股的形式,通过联合、重组,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书法企业和企业集团。支持大型国有书法企业和集团实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支持组建多媒体书法企业集团,培育一批外向型骨干书法企业(集团)。建立书法产品“走出去”平台,开展对外书法合作,拓展民间交流,扩大商业性展演、展映和书法产品的销售渠道,借助国际性节会举办(如法兰克福书展等)的契机“走出去”。注重将书法“走出去”与外贸、科技、旅游、体育等工作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对外书法交流的合力。例如借助孔子学院扩大国际传播,应当不失时机地将中国书法艺术纳入孔子学院的选修课程体系,这对扩大中国书法艺术的全球影响力来说是一个最佳的载体和平台。坚持做大做强对外书法贸易品牌,重点扶持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书法艺术以及电子出版物等新兴书法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整合资源,突出重点,组织重大工程项目,打造书法精品,扩大中国书法的国际影响力。

3.引领成果展示项目化。发挥产业和区位优势,借助书法国展、省展和各类专题展,推动书法节庆会展发展,办好各种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力争打造知名的会展品牌。丰富国内外会展业权威机构的内涵,提高书法会展业的专业化水平。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指导与管理,规范会展业发展。实施重大书法产业项目带动战略,通过项目征集,每年确立和推进一批重大书法产业项目,带动书法产业发展。结合城市内老城区、老建筑、旧厂房的保护与改造,建设一批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书法创意中心示范基地,搭建书法创意平台,延续城市历史书法发展。以书法创意设计为项目核心,着重发展传媒、培训、书法创意门类,培育一批龙头创意书法企业,形成优势书法项目创意产业群。

再次,应借力融资平台完善中介服务,为丰富书法产业市场提供活力。

1.推动融资渠道多元化。拓展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利用政府资金引导、银行贷款筹资、民间资本投资、上市融资等多种途径,实行多元化投资。创造宽松的金融服务环境,在相关的政策范围内,吸引金融机构加大对书法产业的信贷支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拓展适合书法产业发展特点的贷款融资方式和相关保险服务,创新信贷手段和担保办法,为书法企业向金融机构借款提供便利条件。探索建立书法产业创业与风险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书法产业投资领域。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团体、个人依法组建各类书法投资公司。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拓展书法产业融资渠道。

2.推动中介服务专业化。加强中介机构的组织建设,发展和完善书法经纪、代理、评估、推介、咨询、拍卖等中介机构,制定和完善书法中介机构管理办法,规范中介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使其充分发挥市场协调、监督、服务、维权等职能。积极构建现代组织形式的流通体制,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形式,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建立具有广泛辐射能力的书法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书法艺术品的现代市场营销体系。规范产权交易,重点发展版权和其他无形书法资产交易市场,完善书法信息、技术交易市场,提升服务水平。

3.推动发展方式兼容化。实施优势书法产业重点培育工程,加快形成一批优势书法产业。大力发展传媒业,积极发展数字内容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传媒业,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提升产业竞争力。着力发展出版发行印刷业,支持传统出版业做大做强,积极扶持数字化出版新兴产业的发展。利用出版社的内涵式发展路子,构建以书法创作为龙头,以教育、科技、社科、数字出版、电子音像等为支撑,书法出版、发行、印务、物流、版权贸易多元化发展的出版社。

最后,应着力强化书法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打造书法产业品牌。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是书法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如果鱼目混珠、浑水摸鱼、良莠不齐、假冒伪劣充斥着书法产业的各个领域,那必将成为书法产业化发展的拦路虎、拌脚石。要想使书法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下大气力保护知识产权,守住诚信的基本底线。要实施品牌建设工程,就必须大力培育一批诚实守信的书法产业品牌,把培育书法产业品牌作为提升书法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鼓励书法企业开发市场占有率高的原创性产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书法品牌,着力培育书法产业产品品牌、服务品牌、节会品牌和民俗书法节日品牌。推行知识产权代理、市场开发、信息提供、法律咨询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制定行业规范,鼓励书法中介机构向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注重构建依法监管的书法市场管理体系,加强书法市场执法队伍建设,健全市场规则,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构建书法市场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完善书法企业信用档案和书法市场信用制度。建立和完善书法市场群众监督和举报奖励制度,严厉打击盗版、侵权等非法行为。着力用高新技术手段打造书法产品防伪系统,建立起作者、作品、出资人相统一的保真一体化的信息查询系统。

四、完善政策、优化环境,为书法产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1.必须设立书法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基金)。对符合书法产业(基地)发展政策,达到一定规模或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社会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书法产业项目、书法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基地、园区等,采取政府贴息、补贴和奖励等方式给予支持。技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适当向书法产业企业倾斜。设立书法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奖。将书法产业优秀项目评选纳入推荐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

2.必须充分发挥书法经济政策作用,引导书法企业成为书法创新主体。落实培育创新型书法企业的相关政策,重点扶持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品牌的创新型书法企业。推动书法业态更新,积极发展书法类电子图书、网络出版物等新兴产业。完善书法产业流通体系和链条,运用各种营销手段促进书法产品的流通。加强书法产业和书法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实现书法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实施书法创新工程,培育书法创意群体。积极营造有利于集体和个人充分发挥创意、技艺、技术的氛围,重点培育音像、传媒、图书、文学、表演艺术等方面的创意群体。完善书法发展环境和政策环境,为各类创意人才群体提供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朱天曙.中国书法史.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9(1);

[2]冯守仁,鲍和平.群众文化基础知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

[3]吴敬连,马国川.重启改革议程——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1);

[4]黄杨略,朱毛齐.经济导报. 2014年第12期;

[5]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十八大报告 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2(1):P242--250;P259--267;

[6]国务院研究室编写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学习问答.中国言实出版社, 2014(1):P278--282;P297--301。

作者简介:康华燕(1969-)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多年,曾先后组织大型群众文艺演出60多场;参与策划中山市西区醉龙文化节活动四届;负责省港澳“艺海同舟”书画联展的组联工作,现为中山市西区文联副秘书长,西区宣传文体服务中心文化管理部部长,中山市西区公益培训学校教务长,研究方向:群众文化、文化产业、青少年书画培训、书画摄影展览等。

作者:康华燕

第三篇:当代书法的“尚技”风尚与高校书法教育关系研究

摘 要:中国传统书法经过千年的演变已经形成多种书法字体风格,随着近些年书法评价标准的不断改变,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书法界对书法“技巧”的崇尚已经兴起,“尚技”风尚成为当代书法评价的首要考量标准。近些年,随着大众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提高,书法比赛和书法作品展示等活动变得火热起来。在这类活动中,大众审美标准往往侧重于书法书写技巧的评定,专注于“技”的高低。社会书法评判标准的变化,与高校书法教育的推进有紧密关系。文章主要从两者的联系出发,阐述书法“尚技”风尚与高校书法教育开展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书法评价标准;尚技风尚;高校书法教育

1 现代书法“尚技”现状和高校书法教育的情况分析

1.1 现代书法发展现状

书法艺术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墨纸砚下一横一竖的中国字承载的是我们千年来的文化积累,楷书、隶书、小篆、金文等字体是各个朝代兴衰更迭的见证。书法艺术作为中国民族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技艺,在我国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近些年来,越来越火爆,话题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的兴起带动了人们对书法艺术的重视,各个地区承办的书法比赛和书画作品展览数量繁多,小到学校组织的书法展览,大到中国书法家协会承办的书法盛事和研讨会,大众和媒体的参与度和关注度越来越高,相关研究领域的知识人才也越来越多,大大提升了书法艺术在我国的发展水平。

1.2 高校书法教育开展情况

由于书法热的兴起和国家与公众对书法艺术的重视,各大高校近些年纷纷设立书法专业,同时,相关专业的教师人员的配备和学生人数也在不断扩充。由于书法艺术在我国取得良好的发展,书法艺术相关的评价标准和价值评定已经逐步成熟,这些条件都为书法专业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基础。

目前,我国开设书法专业的高校很多,除了一些综合类的大学如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一些艺术类学校和师范大学也有这一专业的设立。系统专业的培训和学习能够为我国的书法艺术输送一大批高质量的后备人才,同时,高校培养下的书法人才具备一定水准的知识文化水平,对书法的历史变革和字体演变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这些知识无形中提升了书写者的文化底蕴,对书法艺术在民间的传播和发展有积极意义。

尽管高校书法教育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问题。高校书法教育体系的培养注重学生对书法技巧的掌握。受到书法界“尚技”风尚的影响,书法专业的学生往往追求自身书法技巧的提升,关注于自己的书法能否在赛事中获奖,并将比赛中的导师评价和取得的成绩作为自身书法水平优劣地唯一标准,这样做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学生在社会评价中难以找到自身作品和风格的定位,容易丧失自我,最终导致学生被社会评价“绑架”,难以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有一个长远的发展。

2 书法“尚技”风尚盛行对高校书法教育产生的影响

2.1 对书法教学的影响

高校书法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注定与社会书法界流行崇尚标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尚技”风尚盛行的今天,各大书法比赛和研讨会的开展过程中,评委和奖项成绩的评判标准,作品的价值衡量都打上了书法作家本身的书法技巧的烙印。尤其是现在的网络和自媒体发展迅速的今天,媒体的引导对书法“尚技”风尚有推动作用,高校书法教育必然会受到这种社会氛围的影响,调整自身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评价标准。

由于书法本身具有艺术性的特点,自古就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艺术类作品的评价往往是各花入各眼,没有明确的是非正误判断标准。但是由于社会上书法“尚技”风尚兴起,对书法的评价不再仅仅是从每个人的主观上进行评价,更多的是掺杂了对书法艺术家技巧的评定,这样就为高校书法教学目标的设立和教学方式的安排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书法教学变得有规范、有标准,高效的书法专业培养体系能够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书法知识传授。

2.2 对书法创作的影响

书法创作过程是书法行业人才创造出有艺术观赏价值的作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能够综合反映一个书法艺术者的书法能力、艺术涵养等多方面综合素质。书法“尚技”风尚盛行能够促使高校书法教育中加强对学生书法书写技巧的培养,从而为书法艺术行业输送大量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有比较系统书法相关知识储备的专业人才。另外,娴熟的书法技巧是创新的基础,学生在高校专业的培养体系下对书法技巧进行熟练掌握,在创作中能够进行得心应手的应用,这样创造出的作品才能够在符合传统评判标准的基础上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效果,形成具有冲击力的优秀作品。

在书法创作过程中还存在书法家的个人风格问题,诚然,书法技巧的培养能够通过刻苦的训练和机械化练习在一定的积累后达到质的提升,但是过于“尚技”也会造成书法专业学生自身书法风格缺失的问题。正如成语“过犹不及”所说一样,对一个事物过于追求极致,失去需要把握的“度”,就会产生反面效果。书法艺术也是如此,过于崇尚技巧会使学生在书法学习中将自己的风格逐渐丧失,将自己的作品装入符合社会审美的标准“模板”中,从而形成千人一面的书法风格,这样反而不利于学生自身书法技艺的发挥和整个书法艺术的传承。

2.3 对书法相关研究的影响

现在社会发展中书法界“尚技”风尚的兴起给书法的相关研究一个新的方向。正如我们知道的,我国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数量众多的优秀书法作品,从古人的书法艺术中通过对技巧的研习,我们可以了解书法笔法和字体的变迁,这在高校书法教育中也有重要意义。书法专业的学生通过对具体的书法作品进行技巧分析,能够提出系统、科学化的理论,这些理论不是比较空洞的,而是有具体的实物作品支持,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实际的书法技巧培养中,使书法艺术不仅仅是一门手把手教学式的技巧,而真正发展成一门有理论支撑、有实物验证的科学的学科。

3 “尚技”风尚促进高校书法教育的思考

“尚技”之风已经成为现在书法界评判书法作品的标准之一,必然将影响书法界从业者学习的各个阶段。而高校书法教育作为未来书法艺术传承者的重要培养途径,影响我国书法界未来的发展走向和人才质量。由于两者与书法的现在和未来密切的关系,所以两者在各方面都会彼此影响。当代我国在轰轰烈烈开展高校书法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书法界“尚技”这一股东风,使“尚技”风尚为己所用,切实完善好高校书法教育的体系建设。

书法属于艺术的范畴,由于难以评价,所以对书法自身的发展造成阻碍。“尚技”风尚的出现给当代书法一个主流上的评价标准,补充了书法评价的相关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扫除了书法在我国发展的障碍。当代高校书法教育开设课程的过程当中要立足于当下,既注意对当下社会条件下书法“尚技”氛围的适应,又不能够丢弃传统的书法知识,书法主流艺术应该注意时代发展特点,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对传统进行创新,使之迸发出新的生命活力。我国高校书法专业开设中,集中了大量专业师资力量对书法领域研究并授课,能够起到使书法专业学生学习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尚技”风尚的流行也是立足于古人笔墨格局、笔法规矩等提出的系统的总结,今人在学习中应该着重学习古人的“書法”技巧与创作心态,但不能食古不化,墨守成规。

4 总结

当代书法“尚技”风尚的发展对高校书法教育的推进还是功大于过的,我国的书法艺术经过了上千年的传承,其中的书法字体演变和笔墨纸砚的相关知识都极其丰富,“尚技”风尚的盛行为高校书法教育提供了书法艺术的评价标准,也能够为高校书法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基本功提出具体的要求,从大局来看有利于为我国书法事业的传承输送大量综合素质较强的书法人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尚技”风尚的盛行不能使学生盲目追求技巧的高超,学生本人的书法风格和书法知识也十分重要,千人一面的书法作品缺少了艺术收藏价值,不利于书法写作者长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强.当代高等书法教育研究透视——以《中国书法》刊发的相关文章为例[J].中国书法,2019(14):192-197.

[2]陈樟楠.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开设书法艺术必修课的研究——以G学院为例[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95-97.

[3]高全欣.高校书法教育现状之我见[J].艺术科技,2019(4):249.

[4]段成贵.当代书法的“尚技”风尚与高校书法教育关系研究[N].中国书法报,2019-01-08(007).

作者:李亮

上一篇:文化危机论文范文下一篇:植物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