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学论文范文

2022-05-09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书法教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书法教学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大学设置书法课程是现代大学教育的一种趋势,它有利于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发扬和传承,更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对书法理论文献的类型进行研究,来分层次地探讨其在书法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及产生的效果,以期为书法教学者提供借鉴。

第一篇:书法教学论文范文

书法教学与德育教育

素质教育离不开德育教育,应包含思维、道德、心理、行为等许多要素。单纯的讲道理,对小学生来说,往往感到枯燥无味。在书法教学中,结合有关的教学媒体,联系书法五千年文明的丰富内涵,不失时机地进行点滴渗透,使之潜移默化,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书法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旨在研究书法艺术教学和德育教育两者的和谐统一关系,研究书法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方法、途径,分析德育教育对学生书法技能、鉴赏能力、素质提高的作用方式、影响效果。寻找德育教育对书法教育发挥的功能优势,关注学生的艺术学习,提高书法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书法能力的进步、提高。因此,书法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就要注重德育与书法教学的相辅相承。书法教学不单单是书法技法的训练,不仅关注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提高,更要着眼于通过书法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以书载道,书道融汇育人”的德育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规规矩矩写字,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的教育。德育在书法教学中的渗透,表现形式应该是一种潜移默化式的,不是为德育而进行的“德育”,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自然般和谐统一。

一、讲述书家人品,塑造美好心灵

清人刘熙载说过:“书者,如也,如其人,如其学”。书法强调书品与人品的统一,学书先学做人。古代许多著名书家不但书艺精湛而且人品高洁,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王羲之“骨硬”,虞世南“德行忠直”,颜真卿“忠义光明”,柳公权“心正则笔正”,蔡襄“才德俊伟”,黄道周“不谐流俗”,他们的品格令人高山仰止。在书法教学时,教师有意识地用生动的语言叙述,介绍中国历史上顶天立地、坚贞不屈、英勇顽强、勇于抗争外辱,敢于为民请命,且书法上有一定造诣的英雄人物、著名政治家、知名学者等的故事,激发培养学生崇高的民族气节和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通过讲述,可以引导学生向人书俱佳的书家学习,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塑造美好心灵,从而影响学生在书法学习过程中,养成沉着冷静,做事有始有终、勤动脑、善观察的良好品质。

二、欣赏书法之美,陶冶高雅情操

鲁迅先生有言:“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书法是通过线条和空间的运动产生出无穷的意境,可表现书者的胸襟,表现生命的活力、意志以及无限的情愫。不同的书体,如篆书的古雅朴厚、隶书的沉雄遒劲、楷书的严整瑰丽、行书的秀娟活泼、草书的奔放奇逸,传递给人们不同的情感信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与书法艺术产生一种心灵的交流,情感的共鸣,精神得以升华,心理得到愉悦,性灵得以陶冶,情操得以培养。由于书法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美,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书法中体察提按、转折等用笔的美,刚柔、粗细等线条的美,浓淡、枯润等墨色的美,俯仰、向背等结构的美,疏密、穿插等章法的美。另外,我们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从不同的书体中汲取营养,感受诸家书体的美,如先秦书法的稚朴古雅、魏晋书法的奇逸开张、唐楷书法的法度森严、明清书法的个性张扬,以及现代书法的异彩纷呈。通过对优秀书法作品的学习、观赏和评点,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还可以指导学生在读帖时欣赏到汉字的结构美,从而在书法实践中产生审美体验,进而起到陶冶情操、培养高雅情趣的作用。

三、临摹书法作品,树立健康人生观

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以汉字书写为基础,要达到汉字书写形式与艺术的和谐统一,历代书法家都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往往古代许多著名书家又是文学史上重要的人物,如王羲之、苏轼、郑板桥等,因此学生在临摹书法作品中,大量接触的是歌颂祖国、歌颂人民、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向上的经典诗词、名人名言、智人睿语,能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汲取有益的营养,以提高精神境界,净化心灵,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临习书法作品时,要求他们能平心静气地考虑好作品的布局安排,有效地控制好心情,眼到、心到、手到,心手相应则写出的线条就有轻重、粗细、深浅、敛舒、险丽之变化的效果,最终达到抒情达意、精神愉悦、心专意畅的最佳目标。

四、坚持书法训练,塑造健全人格

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人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每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创造禀赋,但只有心理正常、健康的人才会把创造潜力付诸实现。”

首先,书法训练可以培养学生高度认真的精神。一位心理学家讲:调整学生的心理素质,规范其行为有两种好办法,一是练习平衡木,二是练习书法。这两种练习均能使学生进入到一种相对静止的心理状态。练习书法,必须进入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状态,这种状态叫静止状态。只要这种状态能持之以恒,就能使学生养成逢字不苟、严谨认真的好习惯。写字前,要求把笔、墨、纸、水瓶放得有条不紊;下课后离开座位,手与桌面上不留一滴墨迹和水迹,这对培养学生动作的准确及谨慎细致的心理很有好处。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的:“养成这种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

其次,书法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不怕困难的优良心理素质。

实践表明,学习书法急功近利,反而欲速则不达。要心静气和、端正姿势、持之以恒地苦练。如果没有长期艰苦的磨炼,就无法领悟到艺术真谛,难以敲开艺术之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经常以名家刻苦练字的故事教育学生,如:唐代的怀素,因家贫买不起纸笔,便种下三万株芭蕉,采芭蕉叶练字。老叶摘完了,新叶还小,舍不得采摘,干脆就在嫩页上悬臂练字,终于成为书史名家。郑虔家贫,练字常常没钱买纸,听说长安城南恩寺里贮藏着几屋子柿叶,于是就住在寺里,以柿叶当纸练字,正面用完用反面,竟把几屋子柿叶全写完了。后来,他把自己写的诗和画合成一卷献给皇上,唐玄宗称之为“郑虔三绝”。北宋的欧阳修,小时候家贫如洗,没钱买纸笔,母亲见他好学,就教他用芦秆在沙地上练字。由于他勤奋刻苦,书法终有成就。正是在这一笔一画的书写练习中,学生获得了韧劲与耐力,形成了锲而不舍、精力专注、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

在书法教学中如果能注重挖掘这些德育因素,并恰当地将其融合、渗透在教学当中,充分发挥书法艺术美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心智与德行一同成长,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和知识水平会大有裨益。

作者:曲会利

第二篇:论书法理论文献在大学生书法选修课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书法教学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大学设置书法课程是现代大学教育的一种趋势,它有利于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发扬和传承,更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对书法理论文献的类型进行研究,来分层次地探讨其在书法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及产生的效果,以期为书法教学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书法;理论文献;应用

一、大学书法选修课的重要性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界广泛关注的问题,素质教育要求大学生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以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型人才。书法教育是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操的一门重要课程,利用中国书法在潜移默化之中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1]。

(一)书法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

书法艺术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民族文化的瑰宝,凝结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书法,可以使大学生对我国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有进一步的认识,加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增强他们的信心。另外,书法练习重在平心静气,沉着自然,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二)书法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审美观念的提升

书法艺术教育其实也是美学教育,书法知识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学、美学知识。书法艺术中不同的线条,不同的技法给予人们不同的美的享受。例如线条方圆曲直、长短粗细、轻重缓急都可以在书法家独特的表现下显现出不同的情感。

(三)书法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书法贵在其自身的千变万化,中国的书法也是在不断的创新之中才得以继承和发扬,从而形成了今天百家争鸣的状态,所以,书法本身的创新性不可忽视。大学生通过研究学习古代书法大家的艺术创作风格,不断练习,最终形成具有独特个性的书法作品,以利于其创新能力的提高。

书法教学在大学生教育中的作用不再赘述,教师也在不断地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学质量,其中书法理论文献的应用,对于书法教学具有显著的效果[2]。

二、书法理论文献的产生及发展

我国的书法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已经存在了几千年。隨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多种多样、风格迥异的书法形式。在中国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下,逐渐形成了书法理论。自东汉末,人们开始对书法形成艺术表达的意识,注重汉字的审美意象,从而促进了书法理论的形成。

(一)中国书法理论文献的起源

商周时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早期形式,又称为“殷墟文字”。先秦时期,又出现了金文、盟书、石鼓文、小篆等。秦朝统一了文字,统称为秦篆,篆体书写不便,人们追求快捷的书写方式,书法就逐渐演变成了隶书。隶书的出现,将中国的文字引向方正,为后期的文字演变奠定了基础。

发展至两汉时期,篆体向隶书完成了最终的转变,隶书逐渐走向成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碑刻,例如摩崖石刻中被书法家称为“神品”的《石门颂》。这个时期的碑刻艺术出现了纷繁的艺术形式,都各有特点,或古朴、或华丽、或含蓄、或张扬。可以说,这一时期的碑刻体现了隶书发展的多向性,也是不同美学追求的体现。这一时期,书法的艺术意识已经萌芽,直至东汉时期,书法艺术达到了繁荣的发展。在东汉之前,并没有专著来具体论述书法,直至东汉中期,人们将目光投向书法的艺术性,便逐渐产生了关于书法的记述或论著,对具体的书法现象进行专门的讨论,这就是中国书法理论文献的起始阶段[3]。

(二)中国书法理论文献的发展

随着历史的发展及朝代的不断更迭,形成了多样的书法艺术,而相应的也出现了阐述相关书法的专著或资料。

在东汉时期,出现了记述书法优劣的《与弟超书》,作者是班固。隶书的发展演变形成了草隶、章草的出现,崔瑗的《草书势》是历史上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它与后期赵壹的《非草书》极大地丰富了东汉时期草书的发展理论。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楷书、行书、草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此三书也是现代书体的起始来源。这个时期的书法理论文献相当丰富,例如魏晋时期的《草书赋》《行书状》《隶书体》等,此外还有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自论书》。南北朝时期,有关书法的理论文献主要有袁昂的《古今书评》、王僧虔的《述书赋》和《论书》等。

此外,还有许多后人在对前人的书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归纳、总结,加入自己的见解形成新的论著。例如探讨汉朝时期对书法进行强化所带来的成效,此书是丛文俊著的《论“善史书”及其文化含义》,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则系统论述了中国书法体现的美学思想。大量后续的书法理论文献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书法的理论研究,更深层次地剖析了中国书法理论的发展进程。

三、书法理论文献的类型

文献作为书名出现最早是在元代马端临所编的《文献通考》,在此书中将文献所包含的内容作了基本的概括,认为凡是经典的论著、野史记录、流传的文字形式的资料或者口头上的传说,只要是可以作为理论依据的,都可以称之为文献。而现代,更多的是将文献视为一个载体,承载着人类知识传播和继承所需要的记录[4]。

如今我们可以查询的书法理论文献主要有四种:

(一)关于书法论著的古籍

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经典的文字资料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流传下来的被后世的人经过重新的编写、印刷,形成了现代版的古籍。这些古籍经过重新整理、研究,使宝贵的书法史学资料得以继续传承。

(二)关于书法的碑帖

没有纸的古代,古人们将字刻在石碑上,或者木板上,石刻、木刻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对后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另外还有许多采自书法名家的拓片,供后世学习和临摹,如秦汉时代的简帛、木方都成为了后世珍贵的书法文献资料。

(三)散见于传世书画作品、碑拓、古籍中关于书法的题跋、批注等

历朝历代不少书法家、书法研究者、收藏者出于各种原因在书画作品、书籍上题跋、批注,对书法作品的风格、传承脉络、碑帖的学术源流等进行考察、议论,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献资料。

(四)后世关于书法的研究成果

古今书法文献的种类多如繁星,许多学者潜心研究,对书法文献进行不断地探索,对书体变化、名家笔迹特点、书写的技术规律、历朝审美风格的嬗变精心研究,并记录了许多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现在学习书法、研究书法理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四、书法理论文献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书法艺术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的文化,蕴含着历代先贤的美学思想。开设大学生书法选修课,可以让书法这一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得以继承和发扬,可以使学生们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魅力。

学习书法可以陶冶情操,加强大学生艺术修养,书法不仅仅追求形式美,更蕴含着深厚的意境,文质兼胜。在书法实践中积累大量的古诗词、文字学、文献学等知识,可以提高文化修养,不断地临摹经典佳作掌握书法的精妙,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毅力。总之,书法教学对大学生素质的综合提高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中,充分地利用书法理论文献可以使书法教学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书法理论文献培养学生的兴趣

书法理论文献发展本身就是一部历史。中国文字从象形文字开始,逐渐演变,经历了一系列书法形式的变化,每一种书体的变化都对应着具体的时代以及这个时代接触的书法家,可以利用书法理论文献中的内容结合书法家本身的生平,讲述与其创作密切相关的故事或者传说,让学生了解书法家艺术创作的背景。在书法教学中结合书法名家的论著讲述其生平事迹能够使学生摆脱枯燥地学习课堂理论知识。另外结合书法理论文献中字体的变迁,能够让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书法的变化过程,文献中丰富的解读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二)书法理论文献可以让学生对书法简史、书法美学有更深入、系统地了解

历代书法理论对书法的体势变化、审美趣味、笔墨技巧均有精彩的论述。比如:蔡邕《笔论》里讲道“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欧阳修《试笔·学书为乐》所云“苏子美尝言: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苏轼《论书》中云“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锭,不作张芝作索靖”。这些字句朗朗上口,学生易于接受,印象深刻。既可陶冶性情,又能激励学生学书。另如张怀瓘《论用笔十法》云:“敛心为阴,展笔为阳,须左右相应……谓勒锋磔笔,字须飞动,无凝滞之势,是得法……”孙过庭《书谱》云:“……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这些理论直接为学生的书写实践提供了详细的理论指导。

至于书法字体、风格变化等理论方面,如刘熙载《艺概》有及:“论唐隶者,谓唐初欧阳询、薛纯陁、殷仲容诸家,汉、魏遗意尚在,至开元间,则变而及远,此气格言也……”现代熊秉明先生的《中国书法理论体系》亦条分缕析,议论甚详。这些理论简要明确,方便学生理解书法风格嬗变主脉及书法美学思想变化的概况。

(三)书法理论文献对教师的作用

书法理论文献可以为书法艺术教育、书法创作提供切实可用的理论基础。研究书法理论文献,可以使教师自身的教学具有较强的学术水平,也使其自身对于书法的认识得以不断地加深。通过书法理论文献的研读可以实时了解到书法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利用這些最新的理论研究指导自身的教学,使教学具有前瞻性,提高教学质量。

(四)书法理论文献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作为大学里的选修课,其课程的课时是非常有限的。而书法教学其实是需要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才能达到成效,教师可以利用书法理论文献让学生们在课外时间研读,在课堂上就学生不懂之处进行讲解,省下来的时间可以进行书法相关知识的拓展,这样便可以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

总之,书法理论文献的运用对书法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大学书法教学过程中引入书法理论文献是提高书法选修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何薇.论书法教学与大学生素质教育之关系[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4):44-46.

[2]王文影.在书法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5):150-151.

[3]杨磊.中国古代书法理论发生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4]任平.中国书法文献的整理研究[J].中国书画,2012,(03):112-115.

作者单位: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作者:苏壁郎

第三篇:高校书法教学现状及策略探析

摘 要:书法教学曾一度在高校教育中被边缘化,如今书法教育重新焕发生机,并随着高等教育对其的重视实现了一定的发展与进步。高校是为社会培养优质人才的主要阵地,书法教学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书法水平、个人修养,并促进学生热爱以及弘扬民族文化。但是现阶段高校书法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并影响到教学质量。基于此,文章从高校书法教学的现状入手,对加强高校书法教学提出一定的建议,以期提升高校书法教学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高校;书法;教学方式;因材施教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书法可以说是记录了中华民族发展流变的过程,并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隋朝科举中,书法成为取士的标准之一,由此可见古人对书法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书法曾一度在高校教育之中被边缘化。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高校重视度的提高,再次兴起书法学习热潮。基于此,研究高校书法教学现状及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书法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學方式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书法教学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传承传统文化艺术以及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书法教学不仅要注重技巧传授,某种意义上讲,其也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但是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部分高校教师并未正确认识书法教学的重要意义,主观认为书法教学主要是教写法,让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笔法技巧即可,其他需要学生自主研究。至于考试,通常完成两幅临摹作品即可通过。整体来讲,高校书法教学的课堂没有灵动性,没有重视对学生书法学习兴趣的培养。以书法术语教学为例,对屋漏痕、虫蚀木等笔法术语,以及柴担、折木、竹节、鹤膝、耸肩、垂危、锯齿等病笔术语的讲解主要是填鸭式灌输式的,这种教学方法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强化部分学生的书写能力,但是从长远角度来讲,理论知识的枯燥以及教学方法的单一,将会影响学生对书法学习兴趣的培养[1]。

(二)系统性不强,未重视长久发展

在高校书法教学中,部分教师比较注重学生参赛成绩或者是创作成果,却未重视引导学生系统性学习以及研究书法知识,侧重于让学生提升竞赛能力,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比赛成绩,但是却会影响到学生的长远发展。急于求成的现象在高校书法教学中比较普遍,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学生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盲目去参加比赛,不理想结果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并容易使其失去对书法的兴趣。由于学生学习的书法知识系统性不强,学生在理解书法理论时就缺乏完整性。同时,因为书法常识的不足,很多学生并不懂得欣赏书法作品,无法深入理解作品之中的艺术性与独有内涵,还有的学生甚至无法说出书法五种字体的特征。此外,读帖是非常重要的书法学习环节,从书法教学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侧重于让学生去写,但是未重视引导学生读帖,学生长期临帖,却不与读帖有效结合,那么在实际创作的过程中就无法有效表现古帖的特征[2]。

(三)师资力量有限,不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我国高校书法教学曾一度被边缘化,虽然现在书法教学重新得到重视,但是书法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相对其他学科来讲重要性并不突出,书法教学师资力量长期较为薄弱,这是目前高校书法教学应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具体来讲,我国高校书法教师半专业化现象比较严重,缺乏具有时代特色的书法人才以及专业能力过硬的书法教师。部分高校的书法教师会经过一定的进修以及培训,但是教学能力仍有待提升,难以结合实际情况以及教学要求有效引导学生。因此,如今摆在广大高校书法教师面前的问题是如何丰富书法知识以及提升教学能力。师资力量的薄弱将会阻碍书法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加强高校书法教学的建议

(一)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校书法教师要提炼传统教学的精髓,以此为基础,对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进行探索。基于书法知识的特点,如果不抛弃墨守成规的旧方法、旧思想,那么将会影响到学生对书法的看法,不利于培育书法人才。因此,建议高校书法教师加强探索以及研究的力度:第一,书法是一门写字的艺术,虽然是一个艺术种类,但是书法并不是独立的,反而与其他艺术学科知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将书法知识与其他艺术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引导学生明确认识到学习书法要有广博的知识,特别是要了解书法文化的内涵,例如韵律、意境等。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适当融入其他艺术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并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情、胸中有诗、手中有墨,促进学生更好地鉴赏书法以及领悟其中的精神。第二,在讲解书法相关概念知识时,建议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讲解其中的核心要义,例如,可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生动形象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掌握理论知识,并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探讨,从而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探讨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理解,尽量能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第三,书法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身比较枯燥,加上教师枯燥的讲解实在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一方面可以尝试跨学科知识融入,引导学生从艺术角度理解书法,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在书法学习中的审美研究以及审美情趣培养,尽量让书法课堂变成一堂发现美以及创造美的课堂。第四,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经典的书法作品,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书法技巧,并理解书法作品的表现手法,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结合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目的是激发学生参与书法研究的积极性,避免让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听课状态[3]。

(二)坚持因材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提升

在开展高校书法教学的过程中,书法教师一定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保障课堂教学有序开展,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目标。书法课堂上,不仅要注重书法知识以及书法技巧的传授,还要重视学生的体验感,让学生能够萌发创作的思维。基于此,建议高校书法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通过讲解启发、技巧引导,确保学生能够理解书法之中的内涵与精髓。

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还要注重书法示范,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这有利于彰显书法教师的个人形象、个人魅力,展示个性化的写字习惯以及写字风格,教师一些书法创作中的习惯性动作会深深印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可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感染力、激发力以及说服力,使学生能够领悟到书法技巧,从而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之中。因此,通过启发与引导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观察、感悟、模仿以及创作。在示范过程中,书法教师需要注意要开展不同于以往的示范模式,要以学生为主边示范边指引,现场展示,让学生理解书法意蕴,欣赏书法魅力,借助艺术欣赏中的通感效应,使学生决心学好书法。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借助自己的作品对示范的方法进行理解,使其能够找出自己作品中的优势与不足,有利于学生在同一幅作品之中发现不一样的美,督促学生不断实践,有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书法创作方式。在启发学生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忽视自己的辅助作用,将读帖与临帖充分结合,启发学生在读帖以及临帖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教师还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以自己对作品的体验为基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能够进行再创作,这样的作品才会有内涵,有助于形成书法教学的新模式[4]。

在实际教学中,还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领悟能力,让学生能够有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以及敏锐的观察能力,从而有效捕捉书法之中的美感要素,经过不断的累积,这些都可能成为学生书法创作的源泉。

在追求书法教学质量提升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过于重视比赛成绩或者是考试成绩,建议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计划循序漸进开展系统性教学,锻炼学生的书法技巧,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有利于提升学生书法水平。

(三)加强重视并提升书法教师的综合素质

第一,注重教师书法素养的提升。建议学校方面对此给予重视,加强对书法教师的引进、培养、考核、晋职等,让书法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享有同等的待遇,这样有利于调动书法教师的积极性,使其能够重视学校安排的培训,也重视通过自主方式提升自己的修养。第二,根据教学需求,建议为书法教师提供必要的培训与进修机会,有利于提升书法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书法教学。第三,建议学校以及书法教师开展大学生书法联谊会,或者是举办书法竞赛。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广场、工厂等区域开展一些公益书写活动,有利于锻炼师生的书写心态,尤其是学生,使其能够在这样的活动之中锻炼自我。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高校书法教学的质量,同时,适当开展实践活动,通过不同的主题让学生获得不同的内心体验,有利于激发情感共鸣,使其在艺术展示中提升书法能力[5]。

三、结语

书法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书法创作是技巧与情感的融合,重视书法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书法水平以及个人修养。因此,高校应当重视书法教学,充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策略,对书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进而促进高校书法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赢.对当今高等书法教育“书法文字学”课程的思考[J].大学书法,2020(3):57-63.

[2]宋立.地方高校书法学科建设的困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大学书法,2020(2):51-57.

[3]金千.谈书法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意义[J].大众文艺,2020(6):204-205.

[4]王敏.素质教育视角下高校书法教育作用分析[J].绿色科技,2019(24):321-322.

[5]都雪.我国高校书法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美与时代(中),2019(10):81-82.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

作者:谢璐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书法教学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书法市场论文范文05-09

传统书法论文范文05-09

书法文化论文范文05-11

米芾书法论文范文05-12

书法艺术论文范文05-11

书法教育论文范文05-14

书法和语文教学范文06-15

感悟书法范文05-16

米芾书法范文05-17

诗歌书法范文05-17

上一篇:开发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历史建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