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习作成为一种乐趣

2022-09-11

小学生习作的主要任务, 就是帮助学生尽快构建起习作概念, 即通过教师的科学引导, 培养学生的浓厚兴趣, 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使学生乐写到善于表达对生活的理解, 从而实现小写生作文从恐惧到乐写的跨越。因此, 应该努力培养兴趣, 并在习作成功后所带来的喜悦中得到发展。

习作对于小学生来说, “怕”字当先, 很头疼, 心中充满了恐惧, 他们对习作缺乏信心。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学生不树立信心, 就难以根治“心理恐惧症”。因此, 小学习作教学的首要任务, 就是帮助学生尽快构建起习作概念, 即通过教师的科学引导, 培养学生的浓厚的习作兴趣, 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并逐步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使学生乐于并善于表达对生活的理解, 从而实现小学生作文从恐惧到乐写的跨越。

1 激发习作兴趣, 快乐习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 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激活他们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 有了兴趣、乐趣, 习作就会成为一种享受, 而不是负担, 所以, 在习作教学中, 首先在思想上要清除种种顾虑, 认识“言为心声”的道理, 做一个真实的人;其次再选才上要选自己熟悉的生活来写, 选对自己有触动的人和事来写;再次在立意上要写自己的认识水平所及的思想、观点;最后要设计富有趣味性, 学生乐写的题目, 根据各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针对习作训练的目标、内容和形式, 统筹规划、精心设计, 从学生的体验和兴趣出发, 真正是他们有话可写, 乐于表达, 充分调动他们的习作积极性。

2 注重实践性, 学生乐写

作文源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 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习作命题要关注生活与语文的联系, 努力寻找语文运用与生活体验的结合点, 让学生在生活化的综合实践中学以致用, 让他们敞开心扉, 尽情抒写心曲。例如在小学语文第六册以“保护环境”为话题的习作中。让学生走进生活中去观察、去思考, 寻找习作的素材。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我首先指导他们走向社会, 制定调查计划;其次写出调查报告, 汇报出你周边生活的环境如何, 有无污染现象, 何时被污染的, 污染的程度如何, 原因是什么……最后, 让学生交流记录材料, 整理材料, 汇集成文。这样的习作, 打破了课堂上“师名生写”的写作教学模式, 不但丰富了写作素材, 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重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课表的这种论述集中体现了习作教学的理念, 即尊重生活, 把生活引进课堂, 诱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 丰富学生习作素材, 拓宽学生写作思路,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浓厚的习作兴趣, 能使感知清晰, 即以鲜明, 想象活跃, 思维敏捷。强烈的兴趣可以变枯燥为生动, 变艰苦为乐趣。作文是一项艰苦的劳动, 鲁迅说过;他的文章, 哪怕是极短的杂文, 都是绞尽脑汁, 用“血”和“命”换来的。因此, 应该努力培养兴趣, 并在习作成功后所带来的喜悦中得到发展。

然而, 习作兴趣在小学生这里很难发现他的踪迹。

3 记录生活中的突发事件, 让积累成为一种习惯

生活中, 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令人兴奋不已;有的令人愁肠百结;有的令人激昂奋进;有的令人萎靡消沉。只要我们引导学生养成收集、积累这些素材的好习惯, 作为就会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2008年5月12日, 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 当学生听到这个消息后, 来到学校互相纷纷述说, 有的跑到我的面前, 着急地说;“老师, 你知道吗四川地震了……”他们讲述着震区的人和事, 有的声音呜咽, 有的泪流满面, 一天又一天, 课上课下讨论的话题都是震区如何如何, 此时, 我知道, 孩子们在为灾区的人民担忧, 为灾区的同龄人担忧, 我对他们说;“听了你们的讲述, 我知道灾区涌现出许多英雄, 也知道了你们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和同情, 让我们继续关注灾区, 把你们知道的最感动的人和事讲给大家听”。于是, 孩子们早晚中午回到家认真看电视, 并记录让人感动的人和事, 来校后互相交流。这样做不但激发了学生关注他人、关心他人的热情, 又积累了习作素材。我抓紧时机, 让他们把知道的人和事写下来。有一名学生写的是《我最敬佩的人—谭千秋老师》他不但写了谭老师舍己救人的事迹, 并展开想象, 对谭老师在困境中语言和心理活动进行了描写, 更好的展示了谭老师舍己为人, 爱生如子的高风亮节, 在给灾区小朋友的信中, 写出来对灾区小朋友的问候与鼓励和对他们的挂念, 一篇篇习作, 言辞恳切, 热情洋溢的讴歌了抢险中那些可歌可泣的人和事, 并做到了文从字顺。在这次习作中, 学生的写作热情高涨, 让我激动不已, 从中我看到了学生的爱心感受到了写作中的自如和自信, 以及创作的浓厚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是习作的源泉, 源头盛而文不竭”。让学生留心生活中的事件, 写作时才会兴致盎然, 文思泉涌, 信笔拈来。

4 体验生活, 吸取习作营养

现在的孩子, 独生子女居多, 自理能力差, 社会交往能力也很差。他们自我感觉就是一个“娇”, 因此, 就变成了说话娇声娇气, 做事拈轻怕重, 怕风怕雨, 怕日晒, 有如一棵弱不禁风的小草。他们对于生活中的一些事根本就不了解, 也不愿意去了解, 更不用说去做了, 要想让他们描写生活中的一些事, 更是难上加难, 面对写作这号“巨狮”感到无从下口, 就更无乐趣可言, 针对这一现状, 于是我与家长取得联系, 适当给孩子安排一些家务事, 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体能,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 体验了父母的辛劳, 又让他们积累了一些生活素材, 让他们在习作中能言之有物, 言之有序。课堂上我失时机的请他们交流做家务的感受, 他们有的说我学会了拖地、有的说我学会了炒鸡蛋……在这样的体验中, 学生丰富了情感, 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 为写作开启了不断更新变化的源泉, 在习作《难忘的一件事》中, 学生因有了亲生体验, 因此他们积极主动地完成这次习作, 有的同学不断地追着我问;“老师, 下次写什么, 再写一篇吧, 我还有好多内容没写呢!”看到孩子们扬起的笑脸, 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的习作热情正在由“厌写”到“乐写”的转变。

5 精心点评, 呵护写作热情

常言说得好, 美是打造出来的, 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 习作的修改是写好作文的重要方法, 因此, 实施修改作文的有效方法, 才能收到更好的习作效果。所以, 对学生的习作评价, 应把传统的全由教师个人包揽的做法, 改为教师评, 学生自评, 同桌互评等多方参与。民主开放式的评价方法, 并着眼于发展二字上, 即任何一个学生, 只要他的作文与原来相比有所提高, 由闪光点, 教师就要给予表扬, 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作文的乐趣和生活的精彩, 使他们感到作文是一种值得期待, 展示自我的机会, 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习作中去, 开启幽闭的心扉, 点燃思维的火花, 放飞绚丽的梦想, 为活力四射的人文生命的健康成长奠基。

摘要:习作是培养学生文字写作能力和语言驾控能力的重要载体, 本文通过四个方面论析了如何激发小学生的习作兴趣。

关键词:小学生,习作,兴趣,实践性,热情

上一篇:DHS治疗转子间骨折45例分析下一篇:“一带一路”中的传统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