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2-09-10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己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努力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它是借助言语实现人的理性认识过程,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下面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1“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要关注人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在向学生传授知识, 要注重学生能力、品质方面的发展, 数学活动是一种思维的活动, 而数学思维活动又集中表现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如我在设计“关于正方体”的探究活动中, 提出问题: (1) 请数出每个正方体各有几个顶点, 几条棱, 几个面? (2) 若分别在每个正方体上, 用不同的方法‘只切一刀’, 把它切去一块, 请你归纳出切以后的立体模型的顶点数a、棱数b、面数c之间的数量关系 (用含a、b、c、的一个等式表示) 。很多同学一开始都有点“摸不着头脑”好在有个别同学率先探究出某个符合题意的模型, 经交流、观察后, 逐步有了感性认识, 探究进程加快了好多。有个别同学边动手边抱怨:“要是没有这‘只切一刀’的限制, 那该多好”并立即得到了许多同学的附和。我见学生个个都造出了模型。又提出问题 (3) , 若在问题 (2) 中删去“只切一刀”的限制, 情况如何?问题一出, 正符合了学生的口味, 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同学们纷纷把自己创造出来的杰作 (模型真是五花八门) 进行交流和相互欣赏, 不时还传来开怀的笑声。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信心更足, 有人开始向老师提出新的问题, 师生互动解答。在新课改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更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品质方面的发展, 要在心理上给学生予以支持和理解, 因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只有这样, 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凝聚力, 更加生动活泼, 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从不同角度进行训练, 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发散思维品质和能力

创造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是后天培养训练的结果。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要经过从发散性思维到集中思维, 从集中思维到发散思维再到集中思维, 多次循环才能完成。因此既要重视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集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也要重视流畅、变通、独特、首创与独创等发散思维的训练。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比如: (1) 训练学生在同一条件联想多种结论; (2) 改变思维角度, 进行变式训练; (3) 培养学生个性, 鼓励创优创新。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开放问题的出现, 不仅弥补了以往习题发散训练的不足, 同时也为发散思维进入了新的活力。如给下列八个单项式:a 2, -b 2, -c2, -d2, 4ab, -2bc, 4b2, -2cd.请你从中选取两个或三个单项式组成一个多项式 (用“+”连接) , 使这个多项式能因式分解。 (每小标题写出两个多项式) (1) 能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有: (2) 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有: (3) 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有:。这种开放式的题目,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 用操作实验, 找规律, 培养农村初中学生思维的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

用操作实验引发动作性思维, 是创设思维情境的又一种重要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 折线、度量、拼图教具制作等, 常常可以启发萌生新思路、新结论。特别在拼图题中常常需要演示操作, 以分清哪些量发生变化, 哪些量保持不变, 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如“字母表示数”这一节的内容有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按口图的方式组合, 搭2个正方形需要根火柴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根火柴棒。提问题: (1) 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2) 搭1 0 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你是怎样得到的?

(3) 如果用n表示所搭正方形的个数, 那么搭n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与同伴交流.显然, 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 农村初中学生是以“做”而非“听或看”的方式介入学习活动, 而且实实在在地进行着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 而且对于提高自己从事数学活动的能力, 对于促进自身整体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实现了从常规的思维方式向创造性思维方式的转换。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师生作为学习的共同体, 一起发展、进步。

4 重视常规运算教学, 培养农村初中学生良好的运算能力和思维品质。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数学运算教学的根本保证。有些同学不愿花时间进行规范的运算, 久而久之, 不仅运算逐渐生疏, 而且养成了马虎、粗心的不良习惯, 造成题目一看就会, 一做就错。有些同学缺乏意志和毅力的磨练, 对绝对值较大的数字或较复杂的代数计算, 望而生畏, 信心不足。有些同学只习惯于单项, 单层次顺向计算, 而不习惯于多向、逆向运算。因此, 教师在常规教学中, 应加强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有计划, 有目的地指导学生练习, 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培养农村初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要使学生思维活跃, 最根本的一点, 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 使学生变学为思。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但只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培养, 就会有所形成。思维能力的提高与培养的基础, 是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的, 这个目标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得以实施, “启发式”教学在于激发学生思考, 通过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作用进行学习, 从而获得知识。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注意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这样才能有效地加强思维训练, 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知识, 又能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摘要: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 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给学生数学知识, 揭示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努力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教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姚丽行.初中数学新课程校本教研问题与指导[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6, 1.

[2] 赖德胜.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

上一篇: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小议下一篇:临床外科应激相关障碍28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