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教育中人文素养渗透的途径

2022-09-11

1 人文素养的含义

确实人文素养不是一门知识, 没有哪门学科可以直截了当地教给你人文素养。人文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⑴对于古典文化有相当的积累, 理解传统、并具有历史意义。能够“守经答变, 返本开新。”⑵对于人的命运, 人存在的意义、价值和尊严, 人的自由与解放, 人的发展与幸福有着深切的关注。⑶珍视人的完整性, 反对对人的生命和心灵的肢解与割裂;承认并自觉守护人的精神神秘性和不可言说性, 拒斥对人的物化与兽化, 否弃将人简单化、机械化。⑷尊重个人的价值, 追求自我实现, 重视人的超越性向度;崇尚“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 并对个体与人类之间的关联有相当的体认, 从而形成人类意识;⑸对于人的心灵、需要、渴望与梦想、直觉与灵性给予深切的关注;内心感受明敏、丰富、细腻与独特, 并能以个性化的方式表达出来;⑹重视德性修养具有叩问心灵、反身而诚的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⑺具有超功利的价值取向, 乐于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事物;⑻具有理想主义的倾向, 追求完美;⑼具有终极关切和宗教情怀, 能对于“我是谁, 我们从哪里来, 又要到哪里去”一类问题作严肃追问;⑽承认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对于差异、不同、另类, 甚至异端, 能够抱以宽容的态度;⑾能够自觉地守护和践履社会的核心价值, 诸如公平与正义。说到底人文素养是一种践履, 对于在校高职生来说, 也并非遥不可及, 使自己的思想淳朴、纯洁, 胸怀开阔、富有人性, 就是人文素养的体现。

2 人文素养教育在高职校教育中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如雨后春笋一般, 一直保持着迅猛的发展速度。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 就院校数量、招生数、在校生总数而言, 高等职业教育用不到10年的时间, 走过了普通高等教育50年乃至近百年的路程。但从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质量、就业情况来看, 形势不容乐观。在各类高校毕业生中的平均初次就业率中, 高职毕业生是最低的, 根据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于2003年12月10日至2004年1月10日进行的一次调查, 2003年高职毕业生6月份的初次就业率平均只有60.9%。之所以造成这种困难的局面,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存在一些暇疵, 其中之一便是普遍不太重视人文素养教育, 而人文素养教育是高职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在我国, 高职校大多建校时间比较短, 很多是由原来的中专、技校发展而来, 中专、技校的痕迹太深, 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不足, 人文环境较弱, 加上办学理念上的偏差, 以至于出现人文素养教育的“盲点”。

3 渗透人文素养的途径

3.1 更新课程内容

目前, 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缺乏对人的整体性的培养, 把职业技能学习的世界孤立起来, 使学生学习成为一片孤岛, 一切为工作而学, 一切为了求职而练。导致学生的精神世界十分匮乏, 由于人文素养缺乏, 导致心理素养低下、创造能力不足。这样培养出的人成为畸形的、零碎的和不健全的。因此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应在重视课程应用性的同时引入情感、态度、理想、心理等人文素养教育。并将其贯穿于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始终。人文素养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 强调宽广的文化积累, 使学生在掌握高、精、深的职业技能时能汲取更广阔的发展养分。单纯的技术培养很难完成对人的改造、对观念的改造。充其量培养一些极端功利的“工匠”。所以我们把情感、态度、理想、心理、价值等人文素养作为职业教育的必要内容, 将对学生合作精神、心理素养、坚强意志、奉献精神等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

3.2 通过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来渗透人文素养

一个家庭中父母人文素养, 影响的只是一个孩子;而教师的人文素养影响的是一批又一批孩子。

要给学生一碗水。作为教师必须有一桶水, 这一桶水中除有专业知识, 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自己的文化素养, 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育有效果, 首先要使教育者有他信力, 要有宽厚的专业知识, 这是保证教学的准确性, 还要有宽广的文化素养, 这是保证教学的灵活性、趣味性, 否则教育就成了空洞、死板的说教。在办公室里常听到老师们议论:那么简单的知识, 可学生们就是学不会, 甚至不想学。这不仅涉及到教师本身专业素养, 讲课是否讲得深入浅出, 而且涉及到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 你是否有深厚的文化积累, 把课讲解得生动有趣?老师们想过吗?举两种现象来看, 同样的学生同样的知识, 有的教师讲得津津有味, 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而有的老师越讲越没自信,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你想过这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吗?很简单这“罪魁祸首”就是两种教师间文化素养的巨大差异。

3.3 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

教师不仅要注意自身的文化素养的提高, 而且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向学生渗透认为素养;教师要有正确的情感、态度。要做到“心中有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自己则作为指挥的启迪者, 情感的传递者, 知识的指导者;也不再是讲解员, 而是以情激情, 以情启智的教练员、陪练员, 是学生最好的学习伙伴。要宽容, 对于学生的标新立异要给与肯定和赞赏, 使他们敢于标新立异, 乐于标新立异。教师要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反思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也是一个人品质高尚的表现。会反思的人具有谦虚内敛的性格, 具有不服输的劲头, 具有探索的精神, 具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充分挖掘教材中知识与技能的人文内涵。积极挖掘知识、技能背后的具有人文思想的成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丰富学生人文知识, 增强人文意识。把握课堂细节, 及时开展人文教育。课堂教学中, 学生常常会出现“出轨”现象, 如果听之任之, 既会滋长学生的不良行为, 同时也失去了进行人文教育的良好时机。所以, 把握课堂细节, 及时调控课堂并适时进行人文教育将起到以点带面, 事半功倍的效果。

3.4 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虽然像高职校不必像普通中学一样迫于社会的期望, 只重视抓学生的学习成绩, 但它不可避免的同一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积累。学校应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文化活动, 丰富学生的人文阅历。例如, 组织学生游览当地的名胜古迹, 让他们在文化遗迹和人文景观中感受积累人文精神。古代文化遗迹都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是经得起我们用古代或现代文化的视角去审视, 推敲的;学生在缅怀古人, 游览自然风光过程中, 对古人文化精神, 智慧力量的崇敬之情能内化为自觉学习的力量;并能派生出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视之情,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对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学校还要鼓励学生去参观农田、搞公益活动、手拉手活动等, 唤起学生追求道德情感、审美情感、追求心灵完美的情感。

摘要:进入21世纪, 随着社会进入信息化、多元文化, 各行各业对新进入社会的职业人要求越来越高, 不仅要求具有在本行业的高超技术, 更要求职业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所谓文化素养即是要求进入各行各业的职业人具有对本行业、企业高度的责任心、忠诚感, 因此对高职校在校生逐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真正适应社会需求, 是我们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高职校,人文素养,渗透,途径

上一篇:浅谈中涂脏粒控制下一篇:试述企业经营中做好纪检监察监督工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