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中人文教育论文

2022-04-20

摘要论述了文检课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指出文理兼容是实现融合的主要方法,同时应该进行哲学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渗透。关键词文检课;科学道德;人文精神;文理兼容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主要是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予以培养和提高的,两种教育的融合特别是在课程中的渗透,可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科学教育中人文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育中人文教育论文 篇1:

探析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中学将“计算机”课程改成“信息技术”课程,这不光是名称的改变,其课程内涵与理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加强调信息技术中的人文素养。《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选修部分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关注技术文化与信息文化理念的表达”。由此,信息技术教学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一、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的工具性价值超过目的性价值,人文教育的目的性价值超过工具性价值。科学教育强调技术、速度、效率、精确性和简约性,注重掌握知识、技能和原理,并从中获得一定的社会生产能力。人文教育强调素养、体验、沉浸、生动性和丰富性,重在通过掌握人文知识,获得处理人类自身内部关系的能力,以达到健全人的精神世界之目的。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科学教育强调知识的迅速掌握,关注技能的有效训练,注重知识的准确获得,重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以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强调知识体验,关注学习情境,注重思想表达,重视人文信息素养的培养,以形成学生正确的信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可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各自既有合理的内核,也有片面强调某一层面而引起的自身缺陷,而互通有无成为弥补其不足的有效途径。只有二者有机融合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当前,信息技术在运用于社会实践时所遇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人类社会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如何防治网络病毒,如何杜绝网络犯罪,如何识别网络文化殖民等等,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同样,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也十分强调人文性,表现在:“课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设置,既表现出基本的工具价值又表现出丰富的文化价值,既有恰当而充实的技术内涵,又体现科学精神,强化人文精神”。只有既懂得人文又有人文精神,又懂得科技且有科技能力和科学精神的人,才可能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创新人才。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必须改变重视科学知识传授、轻视人文素质培养的做法,创造条件,更新观念,推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渗透与融合,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

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本质区别及其教育功能的不同体现等方面可以得出,信息技术教学注定要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道路,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实现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1.转变信息技术教育观念

转变信息技术教育观念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行动先导,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改变重技术功能、轻人文精神的观念。在今天,信息技术教育不再是技术教育的代名词,而是把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与人格的完善结合起来。因此,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目标转变教育观念,指导教育活动。将长期的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分割的教学按照学科发展的规律进行适当的综合和交叉,以实现横跨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的互补和交融,并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建立起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理念。

2.优化信息技术课程结构

优化信息技术课程结构是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核心,课程结构体系的改革必须注重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渗透。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计算机技术训练阶段,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因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应体现如下三个特点:第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第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第三,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

3.调整信息技术教学内容

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统一,在“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的要求下,关键是要合理地调整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要展现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技术应用中蕴藏的人文精神,要始终渗透有关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并有意识地设计相关的人文、社会教育主题,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不断内化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伦理道德观念与法律法规意识,逐步养成负责、健康、安全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中人文精神的渗透应多方面、多角度,有计划、分步骤进行。

4.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素养

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素养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推动力,在中学阶段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需要教师作为主导力量推动,提高教师的素养已刻不容缓。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自然的而不是勉强的、丰富生动的而不是单调枯操的人文与科学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有高深的学术造诣,还要有前瞻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更要有高尚的人文品质。为此,一要靠自我教育,提高教师对加强自身修养必要性的认识,在信息技术教育中自觉、主动地渗透人文与科学精神;二要靠政策激励,调动广大教师在信息技术教育中进行人文与科学教育的积极性;三要靠管理督促,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管理和约束,增强其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惟有如此,才能使我们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成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体现者和教育者。

5.完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机制

完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机制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中具有激励与导向的作用。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理念,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以及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全面评估学生的信息素养。

(1)评价形式多样化。评价形式多样化,是指改变过去单纯通过书面测验和考试(终结性评价)来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做法。综合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倡导运用前置评价、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形式。

(2)评价内容全面化。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与生活、社会密不可分。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侧重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还要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综合考虑。另外,评价要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通过适当的过程性评价方式随时把握、及时引导。

(3)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应注重发挥在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评价能力,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组织学生开展互评,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另外,教师根据评价目的和当地现状创造条件组织家长、学校、外部考试机构、教育团体等有关机构和人员参与教学评价,以评价促进学习。

总之,在社会科学化和科学社会化的大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中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互补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教学必须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只有这样,我国的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才能在科学技术与人文教育的统一中为社会培养出卓越的人才。

作者:张继军 李建珍 张红卓

科学教育中人文教育论文 篇2:

试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文检课中的融合

摘要论述了文检课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指出文理兼容是实现融合的主要方法,同时应该进行哲学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渗透。

关键词文检课;科学道德;人文精神;文理兼容

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主要是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予以培养和提高的,两种教育的融合特别是在课程中的渗透,可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1、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然和方法

高等教育的终始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正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需求。人的全面教育发展的根本特征,不仅体现在物质创造与精神文明的结合上,也体现了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的结合上。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一切的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两种教育的融合。人文教育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其人文精神。两者各有侧重,不可或缺。科学教育使人求真,人文教育使人求善、求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人全面发展的标志。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可以通过加大人文课程的比例和课程中人文精神的渗透等途径予以实现。哈佛大学的学士学位课程,人文学科几乎占了一半。理工类学士学位必须修习的课程中人文学科占了25%,主修人文学科的专业课也仅占40%。由此可见,国外著名大学中人文教育占的比重是相当高的。我们还应该看到,人文教育可以培养人文精神,而科学教育中同样蕴含有人文精神。所以科学教育中,教师应注重课程中人文精神的发掘,弘扬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和共同发展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认识社会和自然,将有利于他们对课程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的领悟。因此,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样重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同时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文检课中的融合

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简称文检课)作为一门公共课,80年代初开始在全国高校普遍开设,是与英语、计算机同等重要的工具性课程。但是,文检课却没有受到学校管理者和学生同等的重视,这既有外部因素,也有课程本身的局限。笔者认为,文检课不应过于强调课程的工具性,应该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借此凸现课程的价值。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可以在文检课中得以实现。首先,文献检索学是一门科学,则必然有其知识内涵,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学生必须掌握。其次,文检课是科学方法课,学生可以掌握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方法,即“学会学习”,从而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因此,文检课对大学生进行的主要是科学教育。同时,大学生掌握了学习知识的方法,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更为自觉地从课堂以外的途径,能动地学习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为成为社会需要的、既全面发展又有个性特点的,富有主体性的人才而努力。

大学生学习知识主要凭借兴趣,他们关心环境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等社会及科技问题,现代著名作家、作品以及古典名著,艺术与美等课题也始终让大学生们着迷。在文检课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对自己真正有兴趣探究的课题,在遵循认识规律和文献检索与利用规律的基础上,层层深入地自行探究,形成自己对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和观点。

3、文理兼容是文检课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主要方法

季羡林教授指出,21世纪文理不分家。近年我国高校非常重视理工科学生的人文教育,以清华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为代表的理工院校纷纷设立了人文学院,开设人文课程。同样,文科学生也需要吸收自然科学的养分,接受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的熏陶,借鉴科学思维的方法,实现两者的相通和融合。对于大学生来说,掌握了文献检索与利用的方法,就等于拥有了两者相通的钥匙。文检课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并且反复强调这一点,强化学生的认识。具体应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实现文检课中两种教育的融合。

3.1激发学生利用文献检索技能进性科学探究的动力

大部分学生在学文检课以前,对课程的了解均十分有限,对为什么开课的理解也很模糊。因此,在开课伊始教师应该对课程的全貌做一个概括性的介绍。阐明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及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信息素养教育应该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人必备的基本素养,信息意识、信息查找和利用能力是信息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评价能力也是信息素养的构成要素,是文检课教学中应该补充的内容。当然,要激发学生学习文献检索知识,掌握文献检索技能,进行科学探究的强烈欲望,仅靠课堂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由学生亲手进行文献检索和利用的实践,方能够体会其中的艰辛和快乐。引导学生对检索课题自行探究,运用数学和逻辑等科研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和推理,总结课题发展的规律,预见其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据此撰写出课题综述或述评,得到科学探究的结果。检索报告和论文是文检课程考核的主要依据。

3.2进行正确的思维训练

文检课的前期课程,除了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外语,还应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用科学哲学方法论和认识论,来指导文献检索与利用方法的学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念就是实践。所以,学生必须在掌握科学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检索实践,掌握文献检索和利用的方法和技能。检索实践既是检索技能的训练,同时也是辩证思维能力的锻炼。需要判断检辩证思维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检索实践过程中有判断过程,需要判断检索类型,根据课题判断适用的光盘型、网络型和印刷型的检索工具,并且加以选择及综合运用。检索实践也存在科学的推理,需要运用演绎、归纳和类比推理的方法,对检索结果进行新颖性、真实性和适用性的评价。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利用文献检索的结果得出创造性的结论。

3.3教学相长,与学生平等讨论的教学方式

文检课教师需要主动自觉地学习现代高等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教学才不至游离于改革的总体规划之外。建构主义是切合文检课教学的理论指导。该理论认为,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文检课教师设立的问题情境,可以与科研人员从事研究活动的过程完全相同。同时采用与学生平等对话和协商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由于存在有学科和专业的障碍,文检课教师并不总是万能的。通过协商与绘画进行的思维碰撞,始终存在于文检课的师生之间,从而可以是双方不断的修正错误,接近教与学共同的目标。教师应改成拿高分利用获取信息技能上的优势,在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检索技能的同时,有目的的学习各种学科专业知识,给学生树立一个不断学习的榜样。这样学生可以从课程当中,从教师身上,学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同时学到谦虚谨慎,和而不同,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

3.4 教师人格的力量

文检课教师同样是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同样担负有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事实证明,教师对教学认真负责的态度,启发学生与之进行思想交流的热情和方法,现代教学理念、方法及手段不断创新的精神,这些都会深深的影响着学生,对其产生综合的影响。不能想象,一个本身即认为文检课可有可无的教师,会教出有活力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从事文检课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有高度的热情,才能强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自己也会从中得到强烈的满足感。

4、 加强哲学教育和德育在文检课中的渗透

4.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文检课中的渗透

如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文检课的前期课程。与之相应地,文检课的学习也可以促进学生对哲学理论的深入理解和自觉运用。通过文检检索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大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实现人的认识与实践的相互统一。文检课应用“引导-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自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始终都离不开逻辑思维方法,也离不开形象思维方的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方式,设计自己的研究课题。然后,运用发散性思维方法对该课题进行纵横比较,宏微兼顾地思考和实践。最后,在合理利用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创新。教师需要与学生保持积极有效的联系,始终参与学生课题调研的全过程,并且给以适时适当的点拨。作为文检课的教师,应该自觉运用认识论的基本理论组织教学,妥善处理重点与一般、普通与特殊的关系,以及认识的局限性和发展的无限性的关系,以利于学生的意义建构。

4.2科学道德教育在文检课中的渗透

高等教育中的德育不仅仅是德育课程的任务,高校教师应该以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包括科学道德教育。科学道德主要表现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待科技成果利用的严肃态度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现在文献检索实践过程中,按照教师预先设计的规范的检索报告格式,学生要对检索过程做准确、详细的记录。这样既可以揭示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的情况,又利于总体的意义建构。学生会意识到求知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投机取巧也不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利用文献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合理使用他人成果与创新的关系。鼓励学生,敢于而且善于在总结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通过文献调研,较为全面地掌握前人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使用他人的研究成果(调查结果、观点等)应在论文(及综述)中予以明示。潜移默化的科学道德教育,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生可以课题小组的形式进行课题调研,以培养与人协作的精神,这也是科学道德的一项内容。

参考文献

1肖峰.论两种教育的融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报,2000(2):58~64

2刘旭东,薛荣。人文精神: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9~43

3中国大百科全书光盘(1.1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10

作者:高兵

科学教育中人文教育论文 篇3:

学科规训:中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关系演变简述

摘要:从学科规训的视角来看,知识、学科发展过程中,学科规训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壮大。同时规训也剥离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精神层面和知识层面,致使人文和科学都仅仅被作为一种“器一来进行传授,教育只重视知识的累积、科学的研究方法、学科范式的规训等方面,统一的人文世界裂变为科学与人文对立的两种知识形态。

关键词:学科规训;科学教育;人文教育

“学科规训”是由学科发展而来的一个概念,是一种知识分类的规则和学科分立的制度,即以学科标准对知识的有效性、合法性进行评判,对知识的门类界限、地位等级进行规范协调的制度。以“学科规训”来观照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科规训”是如何使古典形态的教育嬗变为现代大学的学科体系。

1 古典教育:人文教育

殷周之际的宗教变革建立了一套具有人文精神的宗教伦理体系,西周文化继续把它发展为周礼。《周礼》中规定了教育的内容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知识的传授者是“半巫半史的贵族知识者”。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自孔子在杏坛设私塾,就开始把知识生产同教育联系起来了,“士、儒”开始从事专门的知识生产。教育内容也有了确定,即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去实现完整的人性发展。同时,孔子还传授“有更加纯粹的文化修养性质”Ⅲ的六艺,这种教育是一种德性的教育和人的教育。这一时期,诸子百家,流派繁多,从某种意义上说,存在着科学教育,但他们不被自然秩序吸引,而是把科学教育纳入到经世、治事的价值体系中去,使科学教育体现出人文性。

教育进一步发展,就要提可与西方“大学”相提并论的太学和书院了。太学的教育以经学为主,是圣贤教育。与孔子时代的人文教育一脉相承。书院,是一个独特的教育机构,目标是培养对儒学和儒家经典有造诣的“儒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是“将《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及《诗》、《札记》、程张诸书分明易晓处反复读之,著实行履”。

由此可见,直到科举制度被废除之前,高等教育的内容只有儒家经典,虽有数学、天文等课程,却有名无实。传统文化中没有诸如“科学、哲学、经济”等学科思想,因此,古典教育是以人文教育为主要特征的教育,科学教育附于人文教育之中。

教育自古分科,孔门之学即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南朝大学分为“玄、儒、文、史”四学,却始终没有产生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规训”机制——科举制度。然而,科举规训“是一种极端的规训,它倡导了知识的人文方面,而忽视了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的方面,故还称不上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学科规训制度”。

2 近代教育:学科规训制度建立与古典人文教育范型裂变

明末是西学(近代科学)正式进入中国的起点,西学的东渐,促成了中学解体和传统学术的转型。

近代学术的发展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1582年,利玛窦来华传教,开启西学东渐的先声。西方文化的传入,丰富了当时中国知识阶层的知识结构,“中国的思想和学风由明见心性的空谈一变而为讲求经世致用的实学”。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有识之士认识到落后不仅是知识和技术上的,更是制度和思想上的,一度因闭国中断的西学输入再次兴起。1860年,鸦片战争再败,国人彻痛地反思传统文化,西方的学科开始被国人意识到,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直接改变了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教育,由此开始西学中国化的历程。1867年,开始通过考试招生,一项具有示范性的措施出台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学科划分也出现了,1876年,同文馆设立8年制课程,指明了专门人才的培养方向。课程的设置,促进了学科分化和发展。自此,科学教育更加正规化。同文馆各科有月考、季考、岁考和年考。可见同文馆中已经初步具备了学科规训的雏形。此后,近代科学的各门学科开始被系统、有组织地引进并确立起来。

学科本身虽有规训功能,这只是种软性的约束,必须要有更强的学科规训的制度化安排才能使学科发展和壮大。甲午战争失败后,教育改革的呼声再次高涨,近代科技学堂开始形成与书院并存的局面,维新运动更加强了这种趋势。作为维新运动的产物,京师大学堂建立了,其学科建制完全模仿西方近代大学,中国具有了近代意义的大学。之后,清政府废除八股,改试策论,揭开了中国近代学科规训制度化的序幕。1904年,“癸卯学制”颁布,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系统学制,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证。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中国的教育制度进入世界的系统之中,现代意义的学科规训方式也顺理成章地被引进了,如考试、书写、评分。

中国近代教育制度逐步确立后,“不再把修养和道德作为教育中心,而把类似西洋的科学技术作为中心,开始效仿西洋知识教育的方式”,致使以儒家经典为中心的传统知识系统崩溃瓦解。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近代学术转型,至20世纪30年代基本实现了:其一,晚清新学兴起后建立了“七科之学”:文、理、法、农、工、商、医,教育的方式和内容都改交了。其二,新的学术方法和学科范式开始基本确立,“提倡科学方法、学术分途发展、中西融会贯通”。其三,新的教育体制下,一批新型知识分子诞生。其四,各种学术期刊创立,西方学科分类模式已正式引入中国学术领域,中国近代学术共同体已相应形成。

由此可见,随着学科规训制度引入并不断本土化,中国古典人文教育的范型发生了质的裂变。传统的人文教育失去了中心地位:传统的知识分子由“通人”变为了“专门家”,即授业与传道、为学与为人的统一变为了授业与传道、为学与为人的分离;教育的价值评判标准彻底地改变了,进入“纯任国势之强弱以为是非”的时代。教育由以价值为核心转为以知识为核心,知识的拥有量成为人的培养目标。

3 现代教育:学科规训对学科人文性的规限

新文化运动后,“科学”上升为普遍的价值,仅数年,科学的社会功能开始受到质疑,思想界随之发生了公开的辩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开始分道扬镰,最直接的冲突表现为丁文江针对张君劢在清华大学的演讲展开的“科玄论战”。张认为科学发展无法解决人生哲学问题,丁则认为科学是支配世界的工具。这场辩论的结果是使已处于劣势的中国传统学术再次受重创,唯科学主义成为了学界的主流思想,科学被用作衡量是非的标准。这种对人文学科持科学主义的态度一直顽强地左右着中国大学学科发展。科学方法以巨大的力量向人文学科渗透。

20世纪30年代,中学文理分科定型,“科学救国”的论调高扬,大学“重理轻文”的现象日益严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矛盾日趋突出。“通”与“专”的辩题也在这样的背景下提上了日程。建国初,我国学习苏联的经验,按专门化培养人才,实行全国统一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贯彻科学技术知识与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之后,人文教育与政治同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文教育一步步受到遮蔽。“文革”以后,教育部对教学计划、大纲等进行了较全面的改革,“专业化”却一直是主导思想,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大学人文教育可有可无的状态。

80年代末期,高等学校才逐渐认识到以往的做法有问题。过分注重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只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只强调人才的批量培养而忽视因材施教,教育变成强大的“规训”而无“教化”意识。

90年代中期以来,高等教育学界开始了文化素质教育改革,改革的思想被大多数大学接受,人们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进行不懈的努力。

作者:梁剑宏

上一篇:国际影响力农业科技论文下一篇:小排量汽车营销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