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育中人文素质的培养

2022-09-12

前几年, 中学历史教育围绕着历史教学应以能力培养为主, 还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展开了一场大讨论。其结果各执一词, 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其实《历史课程标准》早就指出: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 既有能力的训练, 又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 更有态度, 情感和价值观的体念和培养。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 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这突出了历史教育的本质, 又突出体现了历史课程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 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独特教育功能, 是历史教育的生命。

一、历史教育的困惑

教育最终要解决的是人的发展问题,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艺术就在于, 要让受教育者把周围的东西加以人化, 从这些物品中感到人性的东西——人的智慧, 才干和人对人的爱。但我们目前的教育却被不断地肢解化, 工具化, 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却被严重弱化。让我们看看这些令人震惊的事件吧: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家爵残忍杀害室友, 被称为“校园屠夫”, “冷酷杀手”。2007年济南某职业学院一女生被同室几个室友扒光衣服, 轮流殴打, 逼着学狗吃食, 强逼喝尿。2008年以来, 全国有影响的杀师事件就有数起。是什么让我们的学生的心理可以扭曲到这种程度?难道他们对生命最起码的敬畏都没有?没有友爱, 没有感恩, 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失败。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人们的经济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市场经济带来了物质生活的丰富, 但也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世风日下, 人情淡漠, 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面临危机。我们正处在一个鄙视道德, 崇尚财富的“唯物”主义时代, 人们疾呼人文精神的回归。

由于在教育主导方面对应试教育的过分侧重, 使作为升学考试科目之一的历史学科, 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被考试的指挥棒所左右, 历史学科应试的工具性和功利性得以最大的张扬, 而历史教育的人文功能却被严重削弱和遮蔽了。由于应试的功利性目标代替了素质教育目标, 历史教育的本质功能与价值自然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和发展。这直接导致广大历史教师教学目标定位的偏差。20世纪50年代以来相当长的时间里, 历史教育片面强调历史教育的政治教化功能, 其人文精神往往异化为某种政治理论的诠释。因此, 历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现在是为政治教育服务, 或者是为考试服务。

二、培养人文素养的几点思考

1、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历史教学目标的首位。

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任务不是要培养出一个个小历史学家,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 情感, 态度, 价值观的培养与教育比多掌握一些具体的历史知识更为重要。一个人只要没有阅读障碍, 如果他有学习历史的心理需要, 一生中随时可以学, 而青少年时期正是情感, 态度, 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 我们必须把握良机。因此, 在每一堂历史课中, 都必须设计出情感价值目标, 并放到首位, 作为这一节课的灵魂而贯穿始终。

例如《鸦片战争》一课, 通过战前中英两国社会状况的对比, 学生明显感到中国已经落伍于世界了, 引导学生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从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行动中,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引用林则徐的名言:“苟以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引导学生学习他的国家利益至上伟大情操。他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首倡向西方学习。引导学生从顺应历史潮流, 开拓创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去认识人生的价值。从中国战败中, 让学生认识到落后必然挨打的道理, 因而要努力学习, 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

2、教学内容的安排应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要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他们既应有参与全球竞争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更要有立足于民族自身的独立意识和主体意识。如何通过展示和分析历史资源, 以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形式来达到上述目的, 是历史教学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们对教学内容的选取, 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 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观的教育。 (2) 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国情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 使学生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 有利于培养学生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认识历史的能力。 (4) 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 逐渐形成真诚善良, 积极进取的品格, 健全的人格和心理,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参与。

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 这就要求历史课堂必须改变过分注重知识结论的灌输, 忽视探究性学习过程。要摆正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不断诱发学生的主动探究的动机, 循序渐进地培养综合能力, 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

历史教学的评价, 不单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状况的评价, 而是要对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情感态等学习目标达到的程度进行综合性, 发展性的评价。随着重庆新课改的全面推进, 将会加快这种评价模式的建立。

总之, 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中, 要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全面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素质。

上一篇:对打造有效课堂教学的思考下一篇:如何提高电视台的新闻采编能力